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点考点复习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及典型题型(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及典型题型(精)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典型题型)数与代数第一部分:数的认识1、大数:读写注意有关“0”的读写法改写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看它的后一位比较大小数位的多少最高位典型题型:706402、900040000、80004000、900405、7064020000上面的5个数字最大的是(),读作();中间的4在( )位上,表示();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万;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等于()。

2、负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读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典型题型:下面每格表示10米,小刚骑车的起点位置是0点西东﹣50 ﹣40﹣30﹣20﹣10 0 10 20 30 40 50(1)、小刚从0点向东行驶30米,表示为()米;从0点向西行驶30米,表示为()米;(2)、如果小刚现在的位置是﹣50米,说明他从0点向()行驶()米;如果小刚现在的位置是﹢40米,说明他从0点向()行驶()米;(3)、如果小刚从0点先向西行40米,再向东行70米,这时他的位置表示为()米。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数的运算:计算竖式估算估算格式简算运算律的运用,注意乘法分配律四则运算运算顺序,注意大括号典型题型1:两、三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 370×36典型题型2:运算律——用简便方法计算125×12×8 44×25 29×45+458000÷125 138+293+62+107典型题型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估算、再竖式计算336÷21 918÷27典型题型4:商不变的规律——简算172000÷300 17200÷25我的易错题:(自行整理)空间与图形第一部分:线与角1、线:种类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位置关系用三角板画、判断垂线,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判断平行线典型题型1: A B C D(1)数一数,上图中有()条直线,( )条线段,()条射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总复习资料(自己整理-全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要点总复习资料(自己整理-全面)

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第一部分大数的认识一、数的产生1、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样的数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数位与数级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数位有“位”字,计数单位没有“位”字。

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一百万里有(100)个一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1、读数读数的方法:先按四位一级的方法进行分级,从高位读起,每级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如:304 2459 8762 读作:三百零四亿二千四百五十九万八千七百六十二2、写数写数的方法:找到“万”字或“亿”字,先分级,从高位写起。

确保每级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补0。

如:二千零九亿五千零三十万三千五百九十写作:2009 5030 35903、数的组成第一种:根据数位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304 2010 是由(3)个(百万),(4)个(万),(2)个(千),(1)个(十)组成的。

第二种:根据数级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304 2010 是由(304)个(万),(2010)个(一)组成的。

三、改写和省略(以“万”或“亿”结尾)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200000000=2亿2、省略看下一位数字“四舍五入”(0,1,2,3,4舍去,5,6,7,8,9进位)如:5 4340≈5万 5 6070≈6万 7 2002 3000≈7亿 4 5980 0000≈5亿1、一个数省略后是50万,这个数最大是( 504999),最小是(495000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重点知识点-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例如读一个数时,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 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

2. 难点-对大数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涉及多个0 的情况,如中间连续几个0 的读法和写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进位和舍去规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考点-读写大数,如给出一个大数要求正确读出或写出。

-比较数的大小,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例如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或者根据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重点知识点-面积单位的认识: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公顷或平方千米。

-单位换算:能熟练地进行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例如,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乘进率100;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 难点-建立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概念,因为这两个单位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直观感受。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以及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点01:用列表法解决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问题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1.步骤: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列表整理相关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写答。

2.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入手,通过列表等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所求问题入手,通过列表分析数量关系知识点02:多种策略解决归一(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用列表的方式收集整理信息,并根据表格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考点01:归一问题1.农具厂15天生产农具1500件,照这样计算,一年(365天)共生产农具()A.100件B.3650件C.365件D.36500件【答案】D【完整解答】1500÷15×365=100×365=36500(件)故答案为:D.【思路引导】此题属于归一应用题,先求出每天生产的农具数量,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然后用每天生产的数量×一年的时间=一年生产的农具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2.做蛋糕的王师傅5分钟能做15个双层小蛋糕,照这样的速度,他1小时能做个双层小蛋糕。

【答案】180【完整解答】解:1小时=60分钟15÷5×60=3×60=180(个)故答案为:180。

【思路引导】用15除以5求出每分钟做的个数,然后用每分钟做的个数乘60即可求出1小时能做的个数。

3.(2022四上·柯桥期末)明明用电脑打一篇文章,他12分钟能打360个字。

(1)照这样的打字速度,明明打一篇150个字的文章需要多少分钟?(只列式不解答)(2)如果用算式“360÷12×25”解决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

【答案】(1)解:150÷(360÷12)(2)25分钟可以打多少字?【思路引导】此题主要考查了归一应用题,每分钟的打字速度是不变的,据此列式解答。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六单元《可能性》(苏教版含解析)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六单元《可能性》(苏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六单元《可能性》知识点01: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

描述确定性事件通常用“一定”“不可能”,描述不确定性事件通常用“可能”。

知识点02:可能性大小可能性大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量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考点01:事件的确定与不确定性1.一个立方体,六个面分别写着1~6六个数,4的对面一定是()。

A.3 B.5C.2 D.6【答案】C【完整解答】通过立体想象能力,4的对面一定是2。

【思路引导】根据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正方体的特征,即得4的对面一定是2。

2.(2020四上·徐闻期末)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A.公鸡下蛋B.明天可能下雨C.哈尔滨今天下雪【答案】A【完整解答】解:选项A,公鸡下蛋是不能能发生的,即正确;选项B,明天可能下雨,可能发生,即错误;选项C,哈尔滨今天下雪,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错误。

故答案为:A。

【思路引导】不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确定现象: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本题中公鸡下蛋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一件确定的事。

3.(2020四上·项城期末)这次期末考试,兰兰一定能得第一。

()【答案】(1)错误【完整解答】解:这次期末考试,兰兰可能得第一。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引导】因为事件发生的结果有两种情况,兰兰可能是第一或者不是第一,所以不能确定。

4.长大后,小丽长到6米,她像妈妈那们做一名教师。

A.一定B.可能C.不可能【答案】C;B【完整解答】长大后,小丽不可能长到6米,她可能像妈妈那们做一名教师。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易错题集锦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易错题集锦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易错题集锦一、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人教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8.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9.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0.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2.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读数: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写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860个一组成。

4.“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5.用“=”和“≈”的区别:7580000=758万7508000≈751万9000000000=90亿9420000000≈94亿省略与改写:958 5006 52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959 0000 0000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959亿6.比拟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一样,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假如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一样,就比拟左起第二位上的数……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0不能作除数。

比方:5÷0不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又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要乘几或除以几。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倍数〔0除外〕,商不变。

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商也变大。

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小。

180÷30:可看作180除以30或30除180。

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拟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在笔算除法时,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或用几试商。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期末复习讲义)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期末复习讲义)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重难点知识点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本学期的知识吧,并且通过完成这些练习,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以便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

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加油!知识点一:认识容量1.容器盛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

如矿泉水瓶、水池的容量就是它装水的多少。

2.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知识点二:认识升1. 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知识点三:认识毫升1.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ml)”表示。

1.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 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

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容量的含义,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1升=1000毫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

难点:1.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考点一:认识升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用升作单位。

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考点二: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毫升可以用字母“mL(ml)”表示。

考点三:进率1.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

2.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一、填空题1.一种洗发水,有3种不同的包装:①200毫升售价12元;②500毫升的售价25元;③1升的售价48元。

( )号包装的价格最贵。

2.填“升”或“毫升”。

小明放学回家后先到卫生间用了400( )水洗手,他发现卫生间新装了个容量为280( )的浴缸,然后他来到餐厅拿起桌上容量为2( )的水壶,倒了200( )的水,一口气喝了下去。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原卷)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苏教版原卷)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知识点01: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1.认识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

2.认识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

3.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最短。

知识点02:垂线的画法画垂线有两个重合:一是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二是点在直线上时,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这一点,点在直线外时,经过这一点。

知识点03:平行线的画法画平行线:(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①使三角尺的;②使直尺靠在三角尺;③移动三角尺,使其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沿着三角尺另一条直角边。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考点01: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及性质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B点画直线的垂线。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的角一定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3.(2022四上·惠州月考)画一画。

(1)画出线段AB的垂线。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组平行线。

4.(2022四上·惠州月考)汽车灯照出来的光线,可以看作是一条(填“直线”“射线”或“线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时,它们就互相垂直。

5.钟面上时整,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

6.()在图中,线段()最短。

A.PA B.PB C.PC D.PD 7.(2022四上·微山期末)下图是由直线a、b、c、d、e、f组成,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直线和互相平行,记作;直线和互相垂直,记作。

(2)已知∠1=130°,那么∠2= ,∠3= 。

(3)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

8.(2021四上·郯城期中)请用你学过的知识,来检验一下a和b这两条直线是否是一组平行线?请把你的思路写出来。

9.(2020四上·沽源期末)量一量,画一画。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0页)(教师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20页)(教师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复习期末知识点串讲第一单元升与毫升【知识点总结】一、容量单位的产生: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升或毫升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L)作单位3、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ml 、mL)作单位4、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分米(dm)的正方体容器5、1毫升大约只有十几滴水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1、1升(L)=1000毫升(ml 、mL)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典型例题】1.同学们为花浇水,平均每盆花浇两杯水,每杯水200毫升.照这样计算,给50盆花浇水需要多少升水?答案:50×2×200=20000(毫升)20000毫升=20升2.爸爸要喝这瓶糖浆,最多可以喝几天?最少呢?答案:最多:10×3=30(毫升)120÷30=4(天)最少:20×3=60(毫升)120÷60=2(天)3.把223升汽油倒入大小两个油桶中正好都倒满,其中大油桶装的油正好比小油桶的4倍少12升大小油桶的容量各是多少升?答案:223+12=235(升)小桶:235÷(4+1)=47(升)大桶:223-47=176(升)4.有两桶水,如果从第一桶倒出8升给第二桶,那么两桶水正好一样多已知两桶水共有120升,这两桶水原来各有多少升?答案:120÷2=60(升)一桶:60+8=68(升)另一桶:60-8=52(升)5.有两桶水,第一桶比第二桶水多136升,第一桶水是第二桶水的3倍,这两桶水各有多少升?答案:第二桶:136÷(3-1)=68(升)第一桶:136+68=204(升)6.有两桶水,第一桶和第二桶水一共423升,第一桶水是第二桶水的8倍,这两桶水各有多少升?答案:第二桶:423÷(8+1)=47(升)第一桶:47×8=376(升)7.甲容器可盛水24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4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5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答案:240+40=280(毫升)280×5=1400(毫升)8.3升水可以倒满3个大杯和6个小杯,已知一大杯水可以到满3个小杯,一个大杯和一个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答案:3×3+6=15 3升=3000毫升小杯:3000÷15=200(毫升)大杯:200×3=600(毫升)9.2个同样的大杯装的水比4个同样的小杯多300毫升,已知每个大杯的容量是每个小杯的3倍,每个大杯和每个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答案:2×3-4=2 小杯:300÷2=150(毫升)大杯:150×3=450(毫升)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点整理】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中,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商是一位数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偏小;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偏大例: 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大);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偏小)()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5,4,3,2,1),最大是(5);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除数- 1例: ( )÷53=25…..☆,☆最小是 1,最大是52所以这道算式中,最小的被除数=25×53+1 =1325+1=1326,最大的被除数=25×53+52 =1325+52 =13772、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若有余数,余数跟着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如: 14÷3=4......2 (同时乘以10) 15÷4=3......3 (同时乘以3) 140÷30=4......20 45÷12=3 (9)问:乘或除以的这个数为什么不能是0?答:乘0或除以0,都会出现除数是0,这样的算式没有意义3、连除实际问题例:阅览室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放了22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方法一:224÷2÷4 方法二:224÷(2×4)这样的问题从条件想起比较容易找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题法”或“另解法”检验4、简单的周期: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是一组一组出现的,至少观察两组物体才能发现规律用排一排、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发现规律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典型例题】一、竖式计算,带有*的要验算318÷80= 209÷20= *135÷28=*706÷62答案:3......78;10......9;4......23;11 (24)二、填空1.计算158÷32时,可以把除数看做()来试商,商()(偏大、偏小),商是()位数答案:30,偏大,一2.计算158÷39时,可以把除数看做()来试商,商()(偏大、偏小),商是()位数答案:40,偏小,一要使 86÷68的商是两位数, 可以填();如果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填(),最小填()答案:6、7、8、9;5;1;4.如果 ÷14=15......9,那么方框里填()如果()÷ =15......9,方框里最小填(),此时括号里的数是()如果()÷14=15...... ,方框里最大填(),此时括号里的数是()答案:210;10,159;13,223;5.已知79÷3=26......1,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5倍,商是(),余数是()答案:26,56.小马虎在做除法计算时,把被除数282看成了228,得到的商减少了6,余数不变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答案:9 (3)7.如果A×B=36,那么(A×6)×(B÷6)=36○()如果A÷B=36,那么(A×2)÷(B÷2)=36○()(A÷2)÷(B×2)=36○()(A×3)÷(B○ )=36÷2答案:×、1;×、4;÷、4;×、6三、解决问题1. 小乐在计算时,把除数45错写成54,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18,正确的商是多少?答案:13×54+18=720 720÷45=162. 一张桌子需要两个人一起抬,现在3人要把桌子从离家600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人要抬多少米?答案:600÷3=200(米)3. ○△ ○△ ○△ ○△.....照这样排列下去,这列图形中共有78个△,○最多有多少个? 最少有多少个?答案:78×1+1=79(个);78×2=156(个);○最多有79个; 最少有156个4. 两个数相除,商是12,没有余数,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77,那么被除数是多少?答案:77-12=65 65÷(12+1)=5 12×5=60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总结】1、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2、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从一个点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3、规则长方体中小正方体个数=层数×一层小正方体个数4、不规则长方体中小正方体个数1)层数×每层可视小正方体个数2)在前面小正方形上标数字【典型例题】1.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个物体,从右面看到的是,有()种不同的拼法;从前面看到的是,有()种不同的拼法;从上面看到的是,有()种不同的拼法答案:3;3;12.用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是搭成这样一个物体至少要用()个正方体答案:53.数一数答案:5;9;7;194.用小正方体拼成立体图形,使它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答案:5;75.(1)搭成四个这样的立体图形,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答案:91(2)如果将2号拆开重搭,最多能搭多少个1号这样的正方体?答案:8(3)至少给4号增加多少个小正方体,使它变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答案:546.在下图中移动一个小正方体使新的图形从上面看和从前面看是一样的,可以怎样移?将()号移到()号的()面将()号移到()号的()面答案:②①上;①②上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总结】考点 1:统计表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2.用正字法来整理数据,整理完之后会统计表表示出来.在制表过程中,要注意不重不漏,仔细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好之后把每一项数据相加看看和是否和总数相等.3.分析统计表数据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根据要求具体完整的回答问题.考点 2:条形统计图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会讲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成统计图.2.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直条来表示数据的统计图,它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多少.3.会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4.条形统计图:要写好日期,看清每一格代表的数值是多少根据数据的多少画出直条的高度,每画好一个柱状图,要在上面写上所对应的数据考点 3:平均数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会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总数÷份数,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平均数考点 4: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2.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注意: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量的大小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确定好横轴、纵轴及单位度2.制作统计图(表)时一定要注明统计图(表)的名称和制作日期3.统计有时要分段整理数据,数据分段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连续”,4.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数据不遗漏、不重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典型例题】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1格表示:1格表示:1格表示:1格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答案:40吨;30米;10筐;150箱2.对下表进行数据分析车辆分类自行车小轿车电动车面包车数量/辆2416304经过校门前车辆(20分钟内)统计图年月(1)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完整(2)经过学校门前的车辆中,()的数量最多,()的数量最少(3)电动车比自行车多()辆面包车比电动车少()辆(4)小轿车的数量是面包车的()倍(5)一共有()辆车经过学校的门前答案:(1)略(2)面包车;电动车(3)6;26(4)4(5)743.一条河的平均水深是1.5米,小明身高1.8米,进入河中没有危险()答案:×4.四(2)班有42人,平均每人向希望小学捐3本书,一定有人捐了3本()答案:×5.小军所在单位平均月工资为3000元,小军月工资可能是8000元()答案:√6.明明所在班级这次数学检测平均分为95分,明明是第一名,考了94分()答案:×7.6 个男生的平均体重是 40 千克,4个女生的平均体重是 30 千克,这 10 个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答案:368.李师傅前四天平均每天生产40个零件,技术改进后第五天李师傅生产了55个零件,李师傅这五天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答案:43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为了按时到达,后3小时每小时加快5千米求汽车的平均速度答案:4310.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92,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81,丙数是多少?答案:11411.小明前几次测验平均分为86分,这一次要考到98分才能把平均分提高到88分,这是第几次测验?答案:第六次12.有一次考试,某小组10人的平均成绩是87分,前八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九位比第十位多2分第十位同学得了多少分?答案:76分13.9个数字排成一行,平均数为87,前5个数的平均数为96,后5个数的平均数为73,第五个数为多少?答案:62第五、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步骤:1、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列式解答;4、检验反思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条件想起,看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看要求题目中的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分析问题从问题想起,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逐步解答问题【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同时计算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混合运算中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3、如果在一个混合运算的算中有两个或多个小括号,那么这几个小括号里面的部分可同时进行计算,互不影响4、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1)认识中括号:中括号又叫方括号,用“[ ]”表示在混合运算中,如果已经使用了小括号后,仍需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中括号(2)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中括号里必有小括号)5、同级的运算,哪个在前就先算哪一个【典型例题】一、计算1.592-168÷8+125 [196-(87+41)]×74答案:696;50322.把下面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136-46=90,4500÷90=50,22×50=1100综合算式:答案:22×[4500÷(136-46)](2)答案;200;7;207;40×5+28÷4=200+7=207二.填空1.按要求给算式添上括号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1200÷40-15×2答案:1200÷[(40-15)×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1200÷40-15×2答案:(1200÷40-15)×2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1200÷40-15×2答案:1200÷(40-15)×22.计算48+2×60与(48+2)×60的结果相差()答案:28323.用2,5,8,9这四个数算24点,列综合算式()答案:(9-5)×(8-2)4.某工厂每个车间18名工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60件,照这样计算,再增加6名工人,一天共可以生产()个零件答案:480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8,甲、乙两数的和是720,甲是(),乙是()答案:640;80三、解决问题1. 3辆货车运煤,6次运货144吨,现在有240吨煤,仍然需要6次运完,需要增加同样的货车多少辆?答案:22.某医院停车收费的标准如下:1小时以内,免费;超过1小时不满2小时,10元;2小时后,每增加一小时加收5元(不满1小时以1小时算)(1)王叔叔去医院陪生病的妈妈,车子停了6小时,应交多少元停车费?答案:30(2)如果王叔叔按照标准交了35元,那么王叔叔的车在医院停了几个小时?答案:73.一本漫画书300页,小军已经看了4天,还剩下180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这本书要用9天看完,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答案;30;364.甲、乙两桶水共重10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15千克水给乙桶,那么甲桶水的质量是乙桶水的3倍,原来乙桶有水多少千克?答案:105、(1)工人把做好的零件分箱包装,前12分钟一共装好4箱照这样的速度装箱时间/分钟12 48 60(2)一批苹果,如果每箱装24个这批苹果可以装75箱照这样的速度填写下表每箱个数24 30 506.帽子12元/顶上衣90元/件裤子?元/件鞋子48元/双芳芳:我带的钱全部用来买裤子,可以买4条,全部用来买鞋子,可以买5双红红:一条裤子多少元?芳芳:全部用来买帽子,可以买多少顶?芳芳:帽子、上衣、裤子和鞋子,完整地买一套,我带的钱够吗?答案:一条裤子60元;可以买20顶帽子;210<240够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相距960千米的乙地,6:00出发,司机每两个小时观察(1)行驶到乙地几小时?(2)行驶7小时后距离甲地多少千米?答案:12小时;560千米8.博物馆成人票价60元,学生票价30元,团体票价45元(10人或10人以上)(1)如果6个大人和4个学生,该怎样买票最省钱?(2)如果4个大人和6个学生,该怎样买票最省钱?答案:(1)450<480团体票便宜;(2)420<450 4张成人6张儿童票便宜9.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10元这时他的存折上还剩15元他原有存款多少元?答案:110元10.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不同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拼一拼,算一算,你能把结果整理成表格吗?11.李大爷用20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马圈,可以围成长是几米的长方形,列表分别算一算,再比较一下怎样围的面积最大?第六单元可能性【知识点总结】1.“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3.确定事件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不确定事件用“可能”来描述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量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所占的数量相等,可能性就相等【典型例题】1.口袋里有6个球,写着1,2,3,4,5,6,任意摸2个,有()种情况答案:92.“十一”黄金周期间,某市人人乐超市进行购物有奖活动,规定凡购物满50元者均可参加刮奖,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纪念奖100名妈妈10月1日购物56元,他去刮奖,最有可能刮中()奖答案:纪念奖3.图书室中有四本书小明非常喜欢,分别是A、B、C、D,如果图书室只允许最多借两本书,他有()种借书的方式答案:6口袋里有6个白球,四个黑球,那么至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一定有一个是白球答案:54.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着10个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黑球把它们搅匀后,请问:下列事件中,哪些是有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一定发生的?(1)从口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它刚好是黑球(2)从口袋中一次取出3个球,它们恰好全是蓝球(3)从口袋中一次取出9个球,恰好红、蓝、黑三种颜色都有(4)从口袋中一次取出6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2个蓝球,3个黑球答案:可能;可能;一定;不可能2.把10张卡片放入纸袋中,随意摸一张,要使摸出数字“1”的可能性最大,数字“5”的可能性最小,卡片可以是什么数字?请你填一填答案:1,1,1,1,1,1,1,1,1,1,3.甲、乙、丙三人排队,有()种不同的排法,甲在乙前面有()种可能答案:6;24.桌子上反扣着15张卡,分别写着1~15各数任意摸一张,如果摸到的数是2的倍数,那么小明赢,如果摸到的数是3的倍数,那么小亮赢谁赢的可能性大?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如果不公平,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答案:小明赢得可能性大,不公平;大于8的算小明赢,小于8的算小亮赢,等于8的重新摸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1、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延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形成一个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角的大小和角的边的长短无关,和角的开口大小有关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越大,风筝飞得越高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的距离也不同丹顶鹤结队飞行时通常排成“人”字形,角度一般保持在110度左右4、量角时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若是内圈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就看另一条边对准内圈的刻度若是外圈就读外圈的刻度5、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作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6、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可以画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相交不垂直不相交平行7、作图:画角:1、先画一条射线;2、量角器两重合(0刻度线,中心点)3、在量角器上找到题目要求的角度并做好标记;4、划线;5、标度(标出所画角的度数)垂线:两重一画做标记(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着已知直线,另一条直角边靠在所给出的点处,沿有给出的点的这条直角边划线)最后一定要做垂直标记!平行线:一合二靠三移四画8、直角=9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9、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0.一副三角尺的度数分别是:30度、60度、90度和45度、45度、90度用一副三角尺还能画出15度(60-45或45-30)、75度(45+30)、105度(60+45)、120度(90+30)、 135度(90+45)和 150度(90+60)的角典型例题一、填空1、度量一个角,角的一边对着量角器内圈的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内圈的60°,这个角是()°;如果角的一边对着量角器外圈的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内圈的120°,这个角是()°2、同一平面上的5个点可以画出()条线段3、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作()4、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角叫作(),它的度数是()5、一个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一个角量两次,而且这个角是锐角,这个角是()°6、钟面上显示7:30,这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如果显示9:30,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如果现在是3:30,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答案:1、120,602、103、一度,1°4、周角,360°5、606、45,105,75二、判断(1)凡是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2)两个锐角一定可以拼成一个直角()(3)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度的角,看到的是150°()(4)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和两个直角()(5)一条射线长150米()(6)把一个圆形纸片对折两次(完全重合),折痕一定互相垂直()答案:×,×,×,×,×,√三、量一量1、用量角器量出下列角的度数答案:90°,30°,120°,120°,90°,90°2、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分别算一算∠1+∠2+∠3是多少度?通过计算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0°,90°,30°,180°;(2)45°90°,45°,180°(3)15°,35°,130°,180°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四、数一数1. 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答案:4,7,152.下面图形中共有()条线段答案:6,53.上图有()个线段,()条射线答案:3;6五、操作题(1)以下面的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用量角器分别画出45°、135°的两个角(2)经过点A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3)明明家新建了一座房子,要安装排水管,把水排到河里,怎样安装比较合理?(画出示意图)答案:(1)、略(2、)略(3)做垂线即可六、解决问题1、放风筝比赛时,规定用30米长的线,比哪个风筝放的高,只要把每根风筝线的一段固定在地面上,分别量出它们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度数,已知小红的风筝量得角度是50°,小明的风筝量的角度是45°,谁的风筝飞的高,说说理由答案:小红的风筝高些,角度越大,风筝的高度就越高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水平放置的平行线和四条竖直放置的平行线,数一数一共组成了多少个长方形?答案:18。

【期末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十大重点题型及解析

【期末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十大重点题型及解析

四年级上册十大重点题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900毫升水,已知乙容器的容量是甲容器的8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思路点拨】如果将甲容器的容量看作1份,乙容器的容量就有这样的8份,它们一共有1+8=9(份)。

容易求出甲容器的容量为900÷9=100(毫升),乙容器的容量为100×8=800(毫升)。

一个奶瓶的容量是250毫升,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每天要喝4瓶牛奶,这名婴儿每天摄入多少升牛奶?【思路点拨】“6个月”在本题中是多余条件,解题时有些同学会受到它的影响。

要求这个婴儿每天要摄入多少升牛奶,只需求出4瓶牛奶的容量是多少升。

250×4=1000(毫升)1000毫升=1升答:婴儿每天要摄入1升牛奶。

如下图,小红从家到学校要13分钟,如果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几分钟?【思路点拨】要想求出小红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多少分钟,首先要求出小红每分钟走的路程。

通过看图可知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是845米,根据“小红从家到学校要13分钟”,可以先求出小红每分钟走的路程是845÷13=65(米),她从家到少年宫要走520÷65=8(分钟)。

明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3误写成了32,结果得到商18还余12。

你能算出正确的结果吗?【思路点拨】这里我们可以用“将错就错”法来解题。

根据“把除数23误写成了32,结果得到商18还余12”可以求出被除数为18×32+12=588,正确的结果为588÷23=25 (13)一块边长18米的正方形草坪和一块长36米的长方形草坪面积相等。

长方形草坪的宽是多少米?【思路点拨】正方形草坪的面积是18×18=324(平方米),因为本题中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长方形的面积也是324平方米。

再根据“宽=长方形的面积÷长”求出长方形的宽是324÷36=9(米)。

小红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后,加满水。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如下。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0、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11、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

四年级数学上期期末复习要点

四年级数学上期期末复习要点

一、数的四则运算
1.100以内的加法、减法,包括进位和退位;
2.100以内的乘法,包括乘法口诀;
3.100以内的除法,包括整除和余数;
4.多个整数的加减法计算。

二、数字的认识
1.正整数的概念和性质;
2.1000以内的数字,包括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意义;
3.分数的引入,包括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三、数的应用
1.100以内的数的位置关系和大小比较;
2.100以内的数的排序;
3.100以内的数的奇偶性;
4.100以内的数的简便计算;
5.100以内的数的倍数和因数;
6.100以内的数的正方形根、立方根。

四、面积和周长
1.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单位换算;
2.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3.正方形、长方形和任意四边形的周长计算;
4.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五、分数的认识和计算
1.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2.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分;
3.分数的大小比较;
4.分数的化简和约分;
5.分数的加减法;
6.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六、几何图形
1.四边形的分类,包括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
2.三角形的分类,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3.圆的基本性质,包括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

七、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提取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2.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推理;
3.验证答案,检查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复习大数的认识一、数位顺序表1、十万十万的数,从七十万开始算第一次,数到一百万是第()次。

2、从个位起,第五位是(),第八位是(),百亿位是第()位。

3、万位的右边一位是()位,左边一位是()位。

4、()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万是();一亿里有10个(),()个一千万是一亿。

【根据数级写大数】1、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2、由2个亿、4个百万、5个十万、3个十组成的数是()3、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5,百万位是8,个位是l,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变式】1、800009000是由8个()、9个()组成的。

2、204506039这个数中的5在()位,表示()个()3、与307000相邻的两个数是()()二、大数读写和省略1、太平洋的面积大约是一亿八千一百三十四万四千平方千米。

上的数字写作:()平方千米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万平方千米2、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3、用三个7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三、求近似数1、一个数四舍五入后得到近似数是60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2、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所得近似数是60万,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巩固练习:【基本练习】一、选择1、由6个十万,8个万组成的数是()。

A、68000B、6080000C、6800002、“3”写在百位上比“3”写在万位上少()。

A、19700B、9700C、297003、由三个0,三个6组成的六位数中,只读一个0的数有()。

A、4个B、5个C、6个以上4、用0、2、5、7、8五张卡片组成的最大五位数和最小五位数分别是()和()。

A、87520B、20578C、25780二、读写下面各数1、58760000 读作:2、34003400 读作:3、七百零八万写作:4、六亿二千八百七十四万写作:【变式题】1、写出下面各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数与计数一、整数数位顺序表:1、要明确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三者的含义:数级是指: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我们现在学到的有3个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数位是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

三者一定要区分清楚,做题时才不会混淆。

★易错题目:亿级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万级中所包含的数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易错题目:(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每相邻的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数位表说数的组成: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100个十万是一千万;一亿里有100个百万。

4、大数的组成。

如: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和861个一组成的。

(注意:个数用小写数字,单位用大写)5、读大数时,遇到“读作”要写成大写的。

0的读法要特别注意,每级末尾0不读,每级开头与中间,不管有几个都读一个零。

具体步骤分三步:先分级;再从高级读起,读完亿级,要加“亿”字,读完万级要加“万”字;最后读一遍对照检查。

6、写大数时,要牢记两个数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写数步骤分三步:先看分几级;再对应数位分级写;最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比大小儿歌:比大小,先分级,数位多的数就大。

数位相同从左比,数字大的数就大。

数字相同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

8、用一些数字排列最大的数或最小的数:做题方法:(1)排列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时,遵循的规律是:没有0时,最大的数直接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小的数直接从小到大排就行了。

如果有0时,最大的数不受影响,0肯定是最小的数,排在最后一位;但是排列最小的数时,就要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那么我们只需把除0以外的数字中最小的数放在最高位,紧接着排0,后面的数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能得出最小的数了。

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升和毫升 苏教版(含详解)

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专题讲义(知识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升和毫升   苏教版(含详解)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升和毫升【知识点归纳】一.体积、容积及其单位体积,或称容量、容积,几何学专业术语,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典例分析】例1:要求水桶能装水多少升,就是求水桶的()A、表面积B、体积C、容积分析:体积和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义不同: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或容量;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测量方法不同:计算物体的体积要从物体外面去测量,例如求木箱的体积就要从外面量出它的长、宽、高的长度;计算容积或容量,由于容器有一定的厚度,要从容器里面去测量,例如求木箱的容积或容量,要从内部测量出长、宽、高的长度.计算单位不同:计算物体的体积,一定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计算容积一般用容积单位,如升和毫升,但有时候还与体积单位通用.解:要求水桶能装水多少升,就是求水桶的容积;故选:C.点评:正确区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例2:盛满沙子的沙坑,()的体积就是沙坑的容积.A、沙子B、沙坑分析:根据容积的定义直接选择,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沙坑的容积就是指沙坑所能容纳沙子的多少即沙子的体积.解:沙坑的容积是指沙坑所能容纳沙子的多少,沙坑的容积即是沙子的体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容积的定义,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二.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容积单位: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厘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典例分析】例1:3升+200毫升=()毫升.A、2003B、320C、3200分析:把3升200毫升换算为毫升,先把3升换算为毫升,用3乘进率1000,然后加上200;据此解答.解:3升+200毫升=3200毫升;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例2:750毫升=0.75升7.65立方米=7650立方分米8.09立方分米=8升90毫升.分析:(1)把750毫升换算成升数,用750除以进率1000得0.75升;(2)把7.65立方米换算成立方分米数,用7.65乘进率1000得7650立方分米;(3)把8.09立方分米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8立方分米,也就是8升,把0.09立方分米换算成毫升数,用0.09乘进率1000得90毫升.解:(1)750毫升=0.75升;(2)7.65立方米=7650立方分米;(3)8.09立方分米=8升90毫升.故答案为:0.75,7650,8,9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辆小汽车的可装45()汽油.A.cm2B.L C.cm3 D.ml2.有甲、乙两个玻璃杯,甲杯最多可装450毫升水,乙杯最多可装3升水.()的容量大.A.甲杯B.乙杯C.无法比较3.一瓶饮料的标签上标着500ml,是指这瓶饮料的()是500mlA.表面积B.体积C.容积4.如图容器中装有400毫升的水,估计一下这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A.400ml B.600ml C.800ml5.下面()的容量大约是500mL.A.B.C.6.一只热水瓶的容积是()A.3升B.3毫升C.3立方米D.3立方分米7.1560cm3=()mL.A.1.56 B.1560 C.1568.3200毫升最接近()A.2升B.3升C.4升9.把1升水倒入容量为250毫升的茶杯中,可以倒()杯.A.250 B.4 C.1 D.210.一个暖水瓶的容积大约是2()A.毫升B.升C.立方厘米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下面的物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填在下面的括号里.立方厘米立方厘米.1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升=10000毫升3升30毫升=毫升13.0.8dm3=mL2700dm3=m36L=mL3.05dm3=cm314.在横线上填上“L”或“mL”.一瓶洗衣液大约有3;一瓶绿茶是500.15.计算木箱的体积必须从测量,容积从测量.16.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作单位.A.升B.毫升C.千克D.克.17.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8270毫升=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6.1立方米=立方分米64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8.按要求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鸡蛋的体积约是50一个水杯的容积约250一个冰箱的占地面约40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180三.判断题(共6小题)19.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也能求出它们的体积.(判断对错)20.4立方米>4平方米.(判断对错)21.为了计算准确,计算容器的容积时,数据应从容器的里面测量.(判断对错)22.一个箱子的体积和容积一定是一样大的.(判断对错)23.2.03m3=2030dm3=2030ml.(判断对错)24.9.56分米3=9.56升.(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3小题)25.如图,700ml的为A杯,500ml的为B杯,300ml的为C杯.请用这三个杯子量出100ml的水.(简要写出过程)26.用甲、乙两个玻璃杯给同一个玻璃缸倒水,用甲杯6次可以倒满,用乙杯8次可以倒满.哪个杯子的容积大?为什么?27.如图中一大桶药液相当于多少瓶250mL的药液?五.解答题(共3小题)28.在〇里填上“>”“<”或“=”.5立方米〇500立方分米327立方厘米〇3.27立方分米400毫升〇4升450立方厘米〇0.45升29.每瓶鱼肝油滴剂10毫升,现在有鱼肝油0.4升,可以装多少瓶?30.一桶5升的水,最多能装满多少瓶360毫升的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辆小汽车的可装45升汽油;据此得解.【解答】解:一辆小汽车的可装45升汽油;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分析】先根据1升=1000毫升,把3升换算成毫升,再比较.【解答】解:3升=3000毫升;450毫升<3000毫升,乙杯的容量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的单位换算:由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由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3.【分析】根据容积的含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体积;由此可知:饮料瓶子的标签上印有“净含量500ml”的字样,这个“500ml”是指瓶中饮料的容积.【解答】解:一瓶饮料的标签上标着500ml,是指这瓶饮料的容积是500m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体积、容积及其单位.体积、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物体所容纳物体的体积.4.【分析】已知400毫升占这个容器容量的,也就是这个容器容量的等于400毫升,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400÷=400×=600(毫升)答:这个容器的容量大约600毫升.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只要确定标准量,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5.【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一瓶酱油的容量大概是500mL,一瓶墨水的容量大概是50mL,一个暖壶的容量大约是2L,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得,一瓶酱油的容量大概是500mL;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6.【分析】根据题意热水瓶是容器,由此确定选容积单位,再比较毫升与升的大小,问题即可解决.【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一只热水瓶的容积是3升;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7.【分析】立方厘米与毫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解答】解:1560cm3=1560mL.故选:B.【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8.【分析】把毫升除以进率1000化成升,计算出与哪个答案的差最小,就最接近哪个答案;也可把三个答案中的升乘进率1000化成毫升,再计算差.【解答】解:3200毫升=3.2升,3.2﹣2=1.2(升);3.2﹣3=0.2(升);4﹣3.2=0.8(升);0.2<0.8<1.2,因此,3200毫升最接近3升;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及换算、小数减法.9.【分析】要求可以倒几杯,也就是求1升里面有几个250毫升,用除法计算.【解答】解:1升=1000毫升1000÷250=4(杯)答:可以倒4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0.【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暖水瓶的容积应用“升”做单位,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暖水瓶的容积大约是2升.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图1由11个小正方体组成,它的体积是11立方厘米;图2是由13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是13立方厘米.【解答】解:如图,故答案为:11,13.【点评】关键是看每个立方图形由内上小正方体组成,注意看不到的有几个小正方体,是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2.【分析】(1)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2)把3升乘进率1000化成3000毫升再加30毫升.【解答】解:(1)10升=10000毫升;(2)3升30毫升=3030毫升.故答案为:10,3030.【点评】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13.【分析】(1)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2)低级单位立方分米化高级单位立方米除以进率1000.(3)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4)高级单位立方分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厘米乘进率1000.【解答】解:(1)0.8dm3=0.8mL(2)2700dm3=2.7m3(3)6L=6000mL(4)3.05dm3=3050cm3.故答案为:0.8,2.7,6000,3050.【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14.【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一瓶洗衣液的容积用升做单位;计量一瓶绿茶的容积用毫升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得,一瓶洗衣液大约有3 L;一瓶绿茶是500 mL;故答案为:L,mL.【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5.【分析】计算木箱的体积要从外面量出它的长,宽,高;计算木箱容积要从里面量出它的长,宽、高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只不过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由此解答.【解答】解:计算木箱的体积必须从外面测量,容积从里面测量.故答案为:外面,里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容积和体积的意义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相同,所不同的是计算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面量长、宽、高;计算容积是从里面量长、宽、高;由此解决问题.16.【分析】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计量比较少的液体,用毫升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用升作单位.故选:B、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常用的容积,以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换算.17.【分析】(1)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2)高级单位立方分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厘米乘进率1000.(3)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乘进率1000.(4)低级单位立方厘米化高级单位立方分米除以进率1000.【解答】解:(1)8270毫升=8.27升(2)立方分米=400立方厘米(3)6.1立方米=6100立方分米(4)6400立方厘米=6.4立方分米.故答案为:8.27,400,6100,6.4.【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18.【分析】(1)、(2)、(4)根据对1立方厘米(毫升)、1立方分米(升)、1立方米实际有多大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及数值的大小,计量一个鸡蛋的体积用“立方厘米”作单位;计量一个水杯的容积用“毫升”作单位;计量一间教室的体积用“立方米”作单位.(2)根据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公顷、1平方千米实际有多大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及数值的大小,计量一个冰箱的占地面用“平方分米”作单位.【解答】解:(1)一个鸡蛋的体积约是50 立方厘米(2)一个水杯的容积约250 毫升(3)一个冰箱的占地面约40 平方分米(4)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180 立方米.故答案为:立方厘米,毫升,平方分米,立方米.【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三.判断题(共6小题)19.【分析】由于一些物体的形状不规则,所以用排水转化的方法,即水面上升的体积就等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也能求出它们的体积,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通常通过排水法进行测量.20.【分析】因为立方米是体积单位,平方米是面积单位,所以4立方米和4平方米无法比较大小;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4立方米>4平方米,说法错误,因为4立方米和4平方米无法比较大小;故答案为:×.【点评】明确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单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分析】根据容积的意义,容积是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度量的方法不同,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是从这个物体的外面度量,容积要从里面度量.【解答】解:为了计算准确,计算容器的容积时,数据应从容器的里面测量,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一定要注意,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度量方法不同.22.【分析】先要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定义,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质的体积,所以容积体积不是一回事,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容纳物质的体积;所以说冰箱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大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体积,容积的定义,要从定义方面理解.23.【分析】高级单位立方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分米乘进率1000,即2.03m3=2030dm3;高级单位立方分米化低级单位毫升乘进率1000,即2030dm3=2030000ml.【解答】解:2.03m3=2030dm3=2030000ml原题第二步换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24.【分析】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解答】解:9.56分米3=9.56升原题换算正确.故答案为:√.【点评】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四.应用题(共3小题)25.【分析】根据题意,500+300﹣700=1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500+300﹣700=100(ml);把500ml和300ml的杯子倒满水,把500ml的水全部倒入700ml的杯子,然后再把300ml的水倒入700ml的杯子,倒满700ml的杯子后,300ml杯子剩下的水就是100ml.【点评】要想得出100ml的水,也就是用三个杯子的水相加或相减得出100ml,然后再进一步解答.26.【分析】根据经验可知:同样的一个玻璃缸,倒满后倒入的杯数越少,说明容器的容量越大,反之,容器的容量越小;由此即可判断.【解答】解:用甲、乙两个玻璃杯给同一个玻璃缸倒水,用甲杯6次可以倒满,用乙杯8次可以因为6<8,所以甲杯的容积比较大.【点评】此题考查了体积、容积及其单位,应明确:同样的一个玻璃缸,倒满后倒入的杯数越少,说明容器的容量越大,反之,容器的容量越小.27.【分析】一大桶药液是120升,一瓶是250毫升,求一桶药液相当于多少瓶,把120升乘进率1000化成120000毫升,再用120000毫升除以进率250毫升.【解答】解:120L=120000mL120000÷250=480(瓶)答:一大桶药液相当于480瓶250mL的药液.【点评】升与毫升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首先把升、毫升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用大桶中的药液体积除以瓶子中药液的体积.五.解答题(共3小题)28.【分析】(1)5立方米=5000立方分米,5000立方分米>500立方分米.(2)3.27立方分米=3270立方厘米,327立方厘米<3270立方厘米.(3)4升=4000毫升,400毫升<4000毫升.(4)高级单位升化低级单位立方厘米乘进率1000,即0.45升=450立方厘米.【解答】解:(1)5立方米>500立方分米(2)327立方厘米<3.27立方分米(3)400毫升<4升(4)450立方厘米=0.45升.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29.【分析】要求可以装多少瓶,就是求0.4升里面有多少个10毫升,先把单位化统一,再用除法计算.【解答】解;0.4升=400毫升,400÷10=40(瓶).答:可以装40瓶.【点评】此题考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但注意单位要化统一后再列式计30.【分析】求5升的水,最多能装满多少瓶360毫升的水,即求5000毫升里面含有几个360,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5升=5000毫升,5000÷360≈13(瓶);答:最多能装满13瓶360毫升的水.【点评】此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解答此题应结合实际情况,应用去尾法.。

【期末复习】四年级数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编--人教新课标版

【期末复习】四年级数学上册核心知识点精编--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核心考点精编(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2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4.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5.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学习难点: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角的意义;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3.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4.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5.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框架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框架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框架
一、数与代数
1.1 数的认识
- 复习万以内整数的认识,包括数的组成、数位顺序、数位名称、以及整数的读、写法。

- 掌握千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 复习100以内的乘法口诀,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1.2 简单的方程
- 理解等式的概念,能解简单的方程,如2x + 3 = 7等。

二、空间与图形
2.1 平面图形
- 复习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能进行分类和识别。

- 理解角的含义,能比较角的大小。

2.2 立体图形
-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掌握球体、圆柱体的基本概念。

三、统计与概率
3.1 统计
- 复习统计图表的种类,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能根据
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

-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2 概率
- 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能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4.1 数的应用
- 能应用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优惠等。

4.2 图形与几何的应用
- 能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面积、体积等。

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的框架,希望同学们能通过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 1、零下温度表示比零摄氏度还低的温度,可以用负数表示。

零下2℃表示比0℃低2℃,用﹣2℃表示,读作负二摄氏度(或
零下二摄氏度)
2、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时,负号后面的数越大,温度越低
零上温度都高于0℃和零下温度。

正负数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一个量为正,与它
相反意义的量就为负;正数是在数(0除外)前加”+”或者省略不写,读作正几或几,负数必须在数(0除外)前加“﹣”号,读作负几。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单元基本方法复习
【基本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借助模型或事物来表示)
典型例题甲冷库的温度是﹣12℃,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库低5℃,则乙冷库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方法指导为了明确两个冷库的温度情况,可以用数轴表示
同步练习在某海岛的地图上,甲地海拔高度为30米,乙地海
波高度为﹣20米,丙地海波高度为﹣10米,其中最高出为地,
最低处为地,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米。

单元重点考点复习
【考点一】温度
1、判断
(1)10℃和+10℃表示的温度一样
高。

()
(2)比较﹣2℃和+2℃,+2℃更接近0。

()(3)0℃表示没有温度。

()(4)今天的气温比昨天下降了2℃,今天的最低气温是﹣
2℃。

()
2、把下面的温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2℃1℃0℃﹣14℃﹣18℃20℃14℃
[考点二]正负数
3、填空
(1)与﹣3℃相邻的整数是()和( )
(2)与﹣2千米相距3千米的是()和( )
(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方的一艘潜艇所在的位置是海波﹣200米,蓝方的一艘潜艇在红方上方140米,蓝方所在的位置是海波()米。

(4)在4,﹣3,﹣2,3这四个数字中,最接近0的数是()4、一种食品包装上标有“质量:500±5克”,质检员随机抽检了5袋,质量分别是497克,495克,506克,492克,507克,那几袋不合格?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知识模块具体内容要点提示
在蒜苗(一) 1、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从条形统计图中能清晰、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在绘制统计图时,如果统
计图所表示的数据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

条形统计图重在突出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

在绘制时一定要将要素填写完整。

在蒜苗(一) 1、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的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2、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先要根据数量的多少在格子图中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突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单元基本方法复习
【基本方法】观察法
典型例题下面是2013年红星袜厂四个车间的职工人数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