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共51页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精选多篇)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通过课题组一年来的扎实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探求知识,拓展知识,掌握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形成等方面明显好转,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全校以及全市教师队伍中的骨干。
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面向全校开设电教实验公开课、多媒体观摩课。
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网络的操作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
例获苏州市教学设计一等奖。
丁凤秀老师获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
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以培养知识型的人才向培养创新型、能力型的人才转变,而学校教育的趋势应当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方向转变成为由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及方向,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新性地学习和生活。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更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
、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学校的教学面貌。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互连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校自2005年以来,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大力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配备有一定数量的网络平台、系统软件和多版本的电教教材,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并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制作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及时转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满堂灌”、“ 一言堂” 的现象仍较为普遍,部分教师一心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盲目应用多媒体课件,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
“ 穿新鞋,走老路” 严重地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索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教育,已成为我校必须进行的课题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文档
一、1.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②知识是信息时代的生产要素;③适应变化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④合作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生存方式;⑤科学范型走向非决定论。
2.学习方式的变革:创业性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基于技术学习; 3.信息化教育的定义(内涵):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
4.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的手段):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 5.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五化:1.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2.教育处理数字化3.教育信息存储多元化4.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5.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三性:1.开放性2.非线性3.交互性 6.信息化教育的作用: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改革 7.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三者可以互相转换。
二、8.教学媒体: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作为存储和传递事物信息的任何媒体,都能作为教学媒体。
媒体:承载信息的载体,存储和传送信息的实体。
9.教学媒体的发展四阶段:语言媒体阶段,文字媒体阶段,印刷媒体阶段,电子传播媒体阶段。
11.教学媒体的特性:呈现力,重现力,传送能力,可控性,参与性 12.教育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管理,最小代价原理 三、13.信息化教学(过程):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的过程)。
它既是师生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基于信息技术在师生间开展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14.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特点:信息化教育过程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开展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学双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信息传递,交流和探索的过程;是凭借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是突破传统课堂教学限制的活动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六实验报告
图7-18幻灯片母版
图7-19标题母版
步:插入图片和动画。
封面中的图片包括“作者简介”、“作品介绍”、“曲式辨别”、“全曲欣赏”等六个图片按钮和一个“音乐欣赏课件”标题图片。
还有一个《卡门》序曲的标题动画。
/“图片”/“来自文件”,在出现的文件选取对话框中,选择准备
动画插入方法是:单击“插入”/“影片和声音”
时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动播放,这时在课件封面上出现小喇叭,右击小喇叭,在快捷菜单
,在出现的声音选项对话框中,选中播放选项和显示选项,让声音循环播
图7-20课件封面图7-21作者简介页面
此页面只包括“作者简介”图片按钮和“作者图像”两个图片,插入方法,同封面制作中的第
第2步:插入文本。
插入文本的方法是: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文本框”/“水平”
现文本框后,或打字或复制将文字输入。
根据讲课顺序,对每个文本框进行自定义动画设置。
个音乐片段的结束时间点,用于计时中的延时设置。
具体动画设置如表7-4所示。
曲式辨别动画设置后的效果图如图7-22所示,播放后的效果如图7-23所示。
表7-4 曲式辨别界面中动画设置
序号对象名称音乐片段
时长(秒)动画设置
图7-22曲式辨别制作界面图7-23曲式辨别播放界面。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2017年10月,高庄镇第一中学通过了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达标验收。
学校的教学设施有了极大地改善。
学校建有实验室、微机室、数理室、图书阅览室、音乐美术室等,多媒体技术迅速得到普及,为教育教学带给了很大的便捷,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带给了技术保障,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学校目前拥有60台电脑的教师办公自动化系统、12套电子白板,班班通系统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现代教学技术设备。
为了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各科教学,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各课教学的融合,课题组成功申报了安阳县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研究》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学校课题组成员在学校校长赵红旗的引领下,开展了课题基于现代技术的初中各科教学设计研究,本课题于2018年6月正式开题,预期到2019年6月结题,历时一年时间。
时间已经过去一半,现将前一阶段的中期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状况:在这半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课题组6名老师经常在自己的各科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白板(西沃电子白板),计算机信息技术等。
并参加了安阳县教体局组织的电子白板全员培训,做到了人人掌握,操作娴熟,教室白板使用率、普及率高,覆盖学科广;每个成员完成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中应用的论文一篇。
二、课题研究进展:(1)健全组织,有序开展课题组自申报获得批准之日起,就专门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到达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拟订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的具体内容,制定了课题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措施,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人员分工,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法,初步制定评价标准等。
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阶段的课题正常活动,课题组注重过程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及时总结研究状况,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
在学科教学中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第一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研究在学科教学中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提供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正是这样,各个国家都把发展信息化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来抓。
比如美国启动了“国家教育技术工程”,欧盟发布了“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新行动规划”,新加坡在1996年推出全国教育信息化计划,马来西亚启动了多媒体走廊计划,我们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等等。
正是在这种大的发展背景下,在学科教学中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通过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新课程的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出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提升其教学水平。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4、通过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将会丰富已有的教学方法,将学校建设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校,以此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总目标: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探索适合我校实际,创建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方法,使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以此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总体提高,创建人民满意的学校。
2、近期目标:通过课题论证,制定课题方案,组织课题小组,对校情、学情、师情进行摸底排查,提高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并加速提高全体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技术,初步摸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方法。
3、中期目标: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课改实验,形成有特色的学科,获得初步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学生普遍养成网络环境下全新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能力以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
最新-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 精品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通过课题组一年来的扎实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探求知识,拓展知识,掌握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形成等方面明显好转,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全校以及全市教师队伍中的骨干。
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面向全校开设电教实验公开课、多媒体观摩课。
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络的操作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
例获苏州市教学设计一等奖。
丁凤秀老师获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
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精选汇编)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精选多篇)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总结通过课题组一年来的扎实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探求知识,拓展知识,掌握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形成等方面明显好转,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全校以及全市教师队伍中的骨干。
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面向全校开设电教实验公开课、多媒体观摩课。
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网络的操作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
例获苏州市教学设计一等奖。
丁凤秀老师获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
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014-2015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报告
3.带有麦克风的耳机
实
验
任
务
1.练习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机”编辑声音素材
2.利用Cool Edit Pro编辑声音素材
实
验
内
容
与
步
骤
(主要用到的技术及关键的实现步骤)
1.比较wav文件和mp3文件存储尺寸:将一个wav格式的声音文件,转换为mp3文件,记录其前后存储尺寸,并说明其变化情况。
4.制作透明背景的Logo标识;
5.为PPT制作背景图。
过
程
及
实
验
结
果
1、能用拷屏键或屏幕捕捉的方法捕捉图像,并进行裁剪(详细记录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实验执行的结果,可以贴图)
3.实验步骤1.图像常用格式 (1)BMP 1024*610 1M JPG 350*208 366KB(2)bmp是位图格式,没有压缩,但文件较大。jpg是有损压缩的图片格式,文件较小,但是质量有所降低。图像清晰度没有太大区别,是肉眼不可见的。
第3步:单击菜单项“效果”/“常用效果器”/“合唱”,打开“合唱”对话框,在”预制”中选择“Duo”(二重唱)或者“More Soprano”(合唱),如图2-9所示。单击“预览”按钮,听处理效果。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合唱特效的应用。我们也可以选择其他的预制方案,或者手动调节合唱特性,直至得到满意的效果。
第4步:选择音频文件结尾的部分波形,如音频最后的半分钟的波形。选择的波形越多,则淡出效果持续时间越长,音量由正常变化到无的速度越慢。
第5步:单击菜单项“效果”/“波形振幅”/“渐变”,打开“波形振幅”对话框,如图2-12所示,单击“淡入/出”,在“预制”中选择“Fade Out”(淡出),单击“确定”。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指南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制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规律、模式和方法。
依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2006--2010)》和我省实际情况,制订“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宏观发展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评价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研究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保障体系的研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与评价研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策略研究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与效益研究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环境建设研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三、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与区域协作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区域或学校内涵提升的研究★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区域协作研究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东西部地区校际互动发展研究四、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整合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绩效技术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与评价研究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活动的研究社会性软件(如Blog、Wiki等)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研究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五、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应用研究★面向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的评价研究信息教育资源的管理机制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人本特征研究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案例研究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教育城域网资源开发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网络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研究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实施研究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培训模式研究★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网络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研究教育技术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策略研究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七、信息技术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信息技术环境对未成年人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研究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评价与干预策略研究★网络条件下家校互动对构筑和谐德育环境的应用研究未成年人信息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青少年网络心理研究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身体成长影响作用研究★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网络信息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用研究八、“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现代化发展研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数字化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数字化校园”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九、教育技术领域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发展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信息化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研究★网络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网络通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人工智能系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适应教育教学应用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应用绩效的实证研究十、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中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中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比较研究★中外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比较研究国外中小学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国外中小学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培养与发展研究★国外中小学学习资源建设模式机制研究说明:一、本课题指南所列课题内容和课题名称,为导引“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方向及专题。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精)
11
个 案 研 究 法
学生个案的研究:学生基本情况、问题行为表现、 背景资料调查、分析诊断、指导对策、干预措施、 教育结果与分析、小结和启示。 课堂教学个案的研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课 堂观察、访问师生)、记录和分析现象(师生行 为表现、师生情感体验、认知学习过程、教学目 标达成等)、得到研究结果。
个案、群体 观察、谈话 测验、自然 定量 定性
不平衡性
变
因变量 量 无关变量
论 文 写 作
处理
标准化
10
准
实
验
法
准实验法是一种接近实验法,而控制又不十分严格的 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 2.不设控制组,因此实验结果不十分精确;
1.研究对象自然形成,因此削弱了无关因子的控制程度; 3.测量不是专门设计,因此影响
19
自主学习的目标5——
培 养 写 作 技 能
自我评价与监控: 我用多少时间来写教师布置的报告、对自己要表达的想法做了多少草稿、有多 少草稿可以归类、有多少归类的笔记可以转化为文章、文章做几次修改、自 我效能感如何 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 (1)目标设置——一种计划策略,决定写作的基本目标,如比较、分析、描述等 (2)观念生成的提问——一种草稿策略,应用问题来刺激学生产生想法 (3)匹配与网络化——一种计划策略,利用视觉化的概念图或网络图将观点和事 物联系起来 (4)变换句子结构、模仿作家范文——一种打草稿策略 (5)寻找同伴编辑——一种修改策略,找同学阅读,针对草稿提出反馈 (6)成为自我编辑者——一种修改策略,用一系列的提问自我审视文章 策略执行的监控: (同前) 策略结果的监控: (同前)
1.文献研究法 2.经验总结法 3.调查研究法 4.实验法与准实验法 5.个案研究法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选择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选择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选择与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选择与课题方案的设计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进程简介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延伸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主要手段是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等;第二阶段: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主要手段是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等;第三阶段: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主要手段是广播、电视等;第四阶段: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将教育理论、传媒理论、学习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优化学习系统(电化教育);第五阶段: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现代”二字所体现的是在第四阶段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总是注入最新科技成果所引起的观念、系统、技术和手段上的元素,当今时期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以及产生的新的系统方法等。
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出来的是声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化,信号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储存的光盘化,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等趋势,使世界各地的受教育者能够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快速,便捷地获取世界最先进,最优秀的文化。
它更注意探讨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更注意充分利用众多的现代科技成果,作为传播教育信息的媒体,为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更注意吸收科学和系统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有时代特色,更科学化,系统化。
换句话来说,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既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使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选择1、什么是教育科研课题(1)教育科研课题是研究者要研究的教育科研问题,它是针对教育科学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从某一研究方向所指向的教育科学问题中确立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规划课题
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规划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规划课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研究”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此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长期以来,学校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活动单一,模式呆板,形式机械,学生对做课间操缺乏理解与做操的激情,学生大多数只是敷衍了事,因而锻炼效果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让学生染上一些不良习惯。
如做事马虎,被动应付,从而影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因此,改革传统的课间操形式势在必行。
改革传统的课间操单一模式,构建生活的、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的、生活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形式,是现在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的新形式下的要求。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是研究如何进行有序的、丰富多彩的、快乐的、多项目的体育活动。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它是一种学校课程与校本研究,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全面育人任务,调节学生的心理与身理健康的重任,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使学生乐学和乐于参与。
2、它是一种生活。
是一种学校生活中的一方面。
学生来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也是生活的。
因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容忽视的起点。
既然是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生活,也就要进行“人文”教育,使活动具备“人文”爱怀,使活动人情味十足。
3、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能力培养。
通过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实行不同项目的不连续滚动,使学生能逐步掌握,仍至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增进学生体质,使之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体育活动就应以持续的发展的眼光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