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1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教案人教版四班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教案1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17——P18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觉并掌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究运算律的过程中,进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技能,培育同学的符号感。
3、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和概括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发觉并掌控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难点:由详细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师生沟通后,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你看,这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猎取信息。
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同学回答)3、师小结信息,引出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探究发觉第一环节探究加法交换律1、课件继续出示:“李叔叔今日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同学口头列式,老师板书出示: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你能用等号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0+56=56+40你还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同学独自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在小组内沟通各自写出的等式,相互检验写出的等式是否符合要求。
2、观测写出的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觉?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出来。
全班沟通。
从这些算式可以发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可以用文字来表示: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
3、假如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又可以怎样来表示发觉的这个规律呢?a+b=b+a老师指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4、初步应用: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7+36=36+( ) 305+49=( )+305 b+100=( )+b47+( )=126+( ) m+( )=n+( ) 13+24=( )+( )第二环节探究加法结合律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2情境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规律》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规律》课时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里填适当的数或字母。
68+45=+38+n=+38 103+ =75+1032.先计算,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468+575= 49+722= 1345+279=3.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在里填适当的数或字母。
(63+89)+11=+(+11)+(+)=(a+b)+c25+68+75+32=(25+)+(+32)答案提示1. 45 68 n752. 1043 771 1624 验算略3. 63 89 a b c 75 68第2课时练习课1.在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的算式后面写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65+72=72+65 ()(2)218+53+47=218+(53+47)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4+35+16 108+77+92+23356+(44+88) 612+169+313.丁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62页,第二天看了93页,这时还剩下138页没有看。
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答案提示:1. (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2. 135 300 488 8123. 62+93+138=293(页)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1.下面各式都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54+18=18+54 ( )14+(36+47)=(14+36)+47( )x+y=y+x()a+b+c=a+(b+c)( )2. 在计算结果相同的一组算式后面画“ ”。
(1)83+315 315+83 ( )(2)(42+81)+58 42+(81-58) ( )(3)73+64+37 73+37+64 ( )(4)206+189+94 206+89+194 ( )3.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38+227+173 69+406+9416+75+128+25+72 214+63+37+86126+62+48 9999+999+99+9答案提示: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1)( ) (2)( ) (3)( ) (4)( )3.538 569 316 400 236 11106第4课时减法的简便运算1.在○里填上“>”“<”或“=”。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如如: 125+36+75+264=(125+75)+(36+264)=200+300=500有的算式中带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不简便,根据数的特点可以先把括号去掉,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如:(452+36)+(48+564)=(452+48)+(36+564) =500+600 =1100注意:在计算连加算式时,不要盲目地进行计算,首先要观察算式中的数,看看有没有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如果有...,.那么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这样既简便.....又准确...。
二、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注意:根据数据的特点逆运用减法的性质也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改变运...........算符号...。
如:346-(146+63)=346-146-.63 =200-63 =137减法性质的逆运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相当于从被减数中连续减去这两个数。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
3.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数、减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a>c )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验算加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和是否相等。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b)+c = a+(b+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 =(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人教四下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1、加法运算定律(2个):☆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即:(a + b) + c = a + (b + c)(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198 =588 =293 = 200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b-c=a—c-b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 = 106-(26+74)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如:226-58-26=226-26-58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06-(26+74) = 106-26-74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加法运算定律 第1课时》教学反思
2020年春季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亲身经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总结规律”这一探究过程,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以成语故事“朝三暮四”为切入点,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发现规律,为举例验证埋下伏笔。
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同时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通过猜想、验证、类比、归纳,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1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科书第17、18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算式并归纳抽象运算定律,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师:大家都知道哪些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预设:跑步、骑自行车……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看,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通过这幅图,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预设:李叔叔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 km。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师:根据大家找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谁能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
预设:结合线段图,你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
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加法交换律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我是用上午骑的路程加下午骑的路程来算的,列式计算是40+56=96(km)。
预设2:我是用下午骑的路程加上午骑的路程来算的,列式计算是56+40=96(km)。
师:这两个算式都可以表示什么?它们的得数有什么样的关系?预设:都可以表示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
师: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你能比着这两个算式,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出示【学习任务一】。
集体汇报。
师: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举出的例子?学生展示自己举出的例子。
预设:15+75=75+15 129+54=54+129 86+0=0+86 师: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01课时《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1课时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复习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初步感知规律。
为加法运算律的教学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1.复习旧知。
(1) 计算下面各题。
34+50= 180+25++75= 420+280=()+42050+34= 180+(25+75)= 49+34+51= 51+()+34(2)说一说:在加法算式34+50=84中,34、50和84分别叫什么?预设:34和50叫作加数,84叫作它们的和。
(3)想一想:观察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预设1:第1组两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相同,前后位置不同,但它们的和相同。
预设2:第二组三个数连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运算定律,这节课先来研究“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习任务一:探究加法交换律【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先观察、再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然后猜想验证,讨论交流,进而发现、总结规律”这样一个思路来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汇报探究结果,并且把探究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渗透了“符号化”思想,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并体会了符号的简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概括能力,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基础。
1.谈话引入,呈现问题师: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观察情境图,寻找题中的数学信息。
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预设:已知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
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3.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1)你会用线段图表示出所要数学信息和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画出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
(2)学生生独立解答,说说不同思路,展示不同算法。
预设1:上午骑行的路程+下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40+56=96(km)预设2:下午骑行的路程+上午骑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程56+40=96(km)(3)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4)同样的一张旅行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骑的距离和下午骑的距离加起来,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说明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预设: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具准备: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忆旧知。
要求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过的乘法的运算规律。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那么,大家回忆一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又是什么呢?)a×b=b×a(a×b)×c=a×(b×c)(黑板板书)(那么加法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呢?让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二、创设情境、操作体验1、由生活引入,通过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换的含义。
数一数:本班男生的人数和本班女生的.人数,求本班一共有多少人?男生+女生:(26+17)人女生+男生:(17+26)人结果无论哪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再举书本上两个例子来说明。
26+17=17+263+2=2+315+20=20+15a+b=b+a(黑板板书)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分析比较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突出强调“交换”的意思。
结果表明:两个式子的加数交换了位置,但和不变。
再要求学生自己举一两个例子来试试看。
2、出示题目: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很丰富,看,有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方法一:先算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28+17人,再算全部的人数:(28+17)+23人。
方法二:先算一下女生,再算一下他们加起来一共是多少人:28+(17+23)人。
那么得出:(28+17)+23=28+(17+23)整十(3+2)+5=3+(2+5)(19+12)+38=19+(12+38)整十(a+b)+c=a+(b+c)结果表明,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3、再举书本中的例子来说明结合的两个数的条件和原因。
57+49=50+7+40+9=50+40+7+9=(50+40)+(7+9)因为50+40=90,90是一个整十数。
人教版数学4下_ 总复习_第1课时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
25 × 8 = 200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关系: ①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②各部分的关系:
375 ÷ 3 = 125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2)根据第②个算式,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
系,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乘除法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乘法算式:125×3=375或3×125=375 除法算式:375÷125=3
=316+50+9
=366+9
小明
=375
125×16 乘法结合律
=125×(8×2)
=125×8×2
=1000×2
=2000
小兵
(五)租船问题
探究最省钱方案: ◎基本方法:先假设,再确定。
课堂练习 1.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数。
365-(180)=185 365-185=180
(345)÷15=23 15×23=345
租金: 每辆租金650元。
可以租1辆大车和3辆小车 1000+650×3=2950(元)
7. 育英小学115人准备去博物院观看华夏古乐 团演出,有两种可以租用的车型,怎样租车 最省钱呢?请你设计一个租车方案。
2950<3000<3300
大车:限乘客40人, 每辆租金1000元。 小车:限乘客25人, 每辆租金650元。
(3)40+50+(12-8)<(40+50)×(12-8)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一)教学教案
运算定律(一)教学教案例2 用交换不同位置的方法算一算。
172+58+42+28拓展提升归纳1、若干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和位置,和不变。
2、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数、减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
考点题库一1.(重点题)比一比,算一算。
(1)43+64+36 43+(64+36)(2)73+26+27 73+27+262.(难点题)不计算,在圆圈里填上“>”“<”或“=”。
269+377 377+269360+178+40 (360+40)+17899+162 162+9825+98+12+75 (25+75)×(98+12)【知识点二】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115+132+118+85归纳总结在一个连加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考点题库二1.(重点题)填一填。
263+38+62+137=(263+)+(38+)46+35+65= +(+65)2.(难点题)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89+101+111 142+914+58+863.(辨析题)标出计算错误的步骤,并改正。
31+33+39+37=31+39+33+37=70+70 改正:=1404.(探究题)计算。
1+3+5+7+9+…+17+19【知识点三】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例1 计算:800-278-122归纳总结1、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即:a-b-c=a-(b+c)(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即:a-b-c=a-c-b2、应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考点题库三1.(重点题)填一填。
356-27-73= ()478-43-78=2.(难点题)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27-127-653-47 400-133-85-1673.(辨析题)标出计算错误的步骤,并改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下册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这五条定律的一些简单的运用。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有余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同时,这五条运算定律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它的基础作用。
1.使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培养为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探究和理解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2.灵活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2)加法的简便计算(1课时)(3)减法的简便计算(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6)乘法分配律(1课时)(7)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1课时)(8)练习课(1课时)(9)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学生的迁移,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同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用文字、符号、字母表示出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又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做了一些铺垫。
本节内容先安排加法交换律。
再教学加法结合律,由易到难,便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目标1.探究并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意义。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
88+104+96 =88+(104+96) =88+100 =288
(88+104)+96 = 88+(104+96)
再比较下面的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69+172)+28 = 69+(172+28)
155 +(145+207) = ( 155+145 ) +207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 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加,和不变。
4、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填空
45+ 36 =36+ 45 (27+38)+62=27+( 38 + 62 )
560+(140+70)=(560+ 140)+ 70 18+(32+ 24)=(18+ 32 )+24 (45+ a )+b=45+(a + b )
5、连一连。
83+315
64+(73+37)
87+42+58
315+83
(64+73)+37
87+(42+58)
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运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6、下面哪些式子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76+18=18+76 ( ) 37+45=35+47 ( ) 81+67+19=81+19+67 ( )
成功达标
1、做一做: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这样 计算。
1、425+14+186 2、75+168+25 3、245+180+20+155 4、67+25+33+75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__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人教版PPT教学课件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a + b =_b__+__a_
思考: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加法交换 律吗?
2 + 7 + 8=2 + 8 + 7
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 的数字或字母。
57 + 14 =_1_4_ +_5_7__
201+102=_10_2_+_2_0_1_
666+42=_42_+_66_6
a + b = b + _a__
++11 773311+4466001110011105206验算:验算+1:+1371716403+4100116081120766
只需改变加数的位置!
收获:
1、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
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加 法交换律。
2、用字母表示:
a+b=b+a
第一天 88千米 第三天 96千米
这三天我 一共骑了 多少千米?
(88+172)+28 = 88+(172+88) (367+246)+754 = 367+(246+754) (468+33)+267 = 468+(33+267)
三个数相加,先把 (前两个数)相加,
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加,再同(第一个数)相 加,它们的( 和 )不 变,这叫做( 加法结合 律 )。
106+88+94=88+(106+94)
(加法交换律 和加法结合律)
你喜欢算哪一道?
__4__5__+___(____8__8_+___1_2__)__ (45 +88)+1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3 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理解和认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指导】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感性认识,促进学习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概括具有一定抽象性。
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学习,对加法和乘法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理性认识。
2.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运用具有一定灵活性,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这是问题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运算定律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提供了极好机会。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
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9课时: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1课时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1课时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1课时第4课时减法性质及应用………………………………………1课时第5课时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1课时第6课时乘法运算定律(2)——乘法结合律……………………1课时第7课时乘法运算定律(3)——乘法分配律……………………1课时第8课时乘法运算定律(4)——简便计算……………………1课时第9课时除法性质及应用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1。
部编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 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187+345= 2490+356= 249+88=2.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 38+62=62+38( )(2)129+235+65=129+(235+65)( )(3)(易错题)178+45+22+55=(178+22) +(45+55)( )3.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填空。
((2)35+(65+37)=)○)4.哪两只青蛙的和是整百或整千数?请连一连。
5.小丽为参加诗歌朗诵比赛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双鞋,一共花了多少钱?(用简便方法计算)89元102元98元6.用3、4、6、8编4道得数相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两数相加的和也是这4个数字中的两个构成的数)3 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187+345=5322490+356=2846249+88=337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加法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其实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让学生发现,其实我们早就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列竖式时,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2.(1)加法交换律解析算式中是把两个加数38和62交换了位置,但两边还完全相等,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符合加法交换律的概念,所以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解析算式中的235与65的和正好是一个整百数,所以先把它们两个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符合加法结合律的概念,所以是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析在这个算式中,为了计算简便,不但45和22交换了位置,而且把178与22、45与55进行了结合,所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1)129 451解析本题是对加法交换律的进一步认识。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要使两个加数相加的和不变,交换它们的位置即可,所以把451和129交换位置后填上即可。
(2)35 65 + 37(或35 37 + 65)解析解答此题,重点是要注意观察算式中数的特征。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培养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让学生理解数学规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2.数学抽象能力: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数学表达式,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其次,关于课堂活动的组织,虽然我设计了小组讨论和互动游戏,但感觉学生们的参与度并不如预期。我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活动形式,比如引入一些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我也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发现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的使用虽然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但有时也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我需要在这方面做出调整,比如在设计PPT和教学视频时,更加注重内容的精炼和直观性,避免过多的动画和音效,以免干扰学生的学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讲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3.实验法:设计互动游戏和数学实验,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PPT、教学视频等展示加法运算定律的直观图解和示例,增强学生的视觉记忆。
2.教学软件:运用数学教学软件,设计互动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性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3.实物教具:使用计数棒、算珠等实物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教学效果。
加法交换律说课稿
《加法交换律》说课稿一、说教材加法交换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18页加法运算定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算定律,为后面的字母表示数打下基础,这一课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课文的主题图结合生活情境,依托已有的知识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算定律。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加法交换律有了许多的感性认识,他们虽然没有正式学习过加法交换律,但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教材已经涉及过利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对加法进行验算,学生已经有了加法交换律应用体会。
他们缺乏科学的探究归纳过程,而基于此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学习过程,学生愿望不强。
所以让学生真正深入体验就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多煤体演示教学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导法: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学法: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目标通过解读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感和推理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交换律。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交换律,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六、说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创设“朝三暮四”的故事情景过渡。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体验加法交换律,唤起求知欲。
】(二)复习引入1、口算练习:(课件出示)37+22=? 44+56 = 80+20= 0+17= 24+26= 15+30=2、说说各部分的名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的相关内容,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三)探究加法的交换律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10总复习【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梳理本学期学生所学知识,查漏补缺,针对重难点章节内容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1.掌握四则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理解和认识运算定律,会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3.感知空间与图形。
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了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分析其特征特点;知道图形的对称与平移。
4.理解掌握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和鸡兔同笼问题。
5.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1.复习前,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做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措施有力、效果显著。
2.引导学生分析个人知识掌握情况,拟定好个人复习安排。
注重小组间合作交流,互相探讨,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3.复习时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突破。
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班级交流、分析、讨论,强化训练,注重督促。
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复习工作做到重点突出、步步推进、训练扎实、成效明显。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4课时: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1课时第2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加减法…………………………………1课时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1课时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复习掌握四则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相关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掌握计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景导入】口算:2.5+6.2 7.1-6.43.6+5.5 9.2-1.717×32+68×32 55+47+45174-95-74 104×55-4×553.8+7.1 5.9-4.6【复习讲授】1.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和认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指导】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2.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
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9课时:
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1课时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2)——加法结合律……………………1课时第3课时加法运算定律(3)——简便计算……………………1课时第4课时减法的性质及应用………………………………………1课时第5课时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1课时第6课时乘法运算定律(2)——乘法结合律……………………1课时第7课时乘法运算定律(3)——乘法分配律……………………1课时第8课时乘法运算定律(4)——简便计算……………………1课时第9课时除法的性质及应用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情景导入】
谈话导入: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称作运算。
上面这几组都属于哪种运算?(加法运算)在加法算式30+20=50中,30、20和50分别叫什么?(30和20叫做加数、50叫做它们的和。
)
【新课讲授】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时节,李叔叔准备骑车开始一个星期的旅行。
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
(出示课件)根据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解答?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一下吧?(生在本子上解答)
谁起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40+56)
还有其他方法吗?(56+40)
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第一个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第二个是下午和上午的路程和是多少?得数是一样的。
)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
观察每组算式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数没变,符号没有变,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
)
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我们来验证,先请同桌之间相互举例。
哪些同学能写出像上面一样的算式来呢?
(例如:8+6=6+8等等)。
这个式子也是等式吗?数不变位置发生变化不影响计算结果。
观察这几个算式,把你观察到的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一下吗?(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
我们给这条规律起了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数,交换律还成立吗?(成立)
请你与同桌交流一下,用自己喜欢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
方式表示。
(○+△=△+○)
通常我们数学上可以用字母表示数。
今天我们就选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
a表示第一个加数,b表示第二个加数。
用字母就可以表示成:a+b=b+a 用文字表示和用字母表示你们觉得哪种更一目了然,更简洁?(用字母更简洁)。
等式左边的a和b就是等式右边的b和a,也就是数没有发生变化。
刚才我们的猜想验证了加法交换律,现在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阶段练习:返回课前复习,让学生观察左右两排得数,并把相同得数的用线连起来。
30+20=50 28+72=100
38+50=88 20+30=50
72+28=100 50+38=88
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每个同学都信心十足。
敢不敢接受挑战?
【课堂作业】
1.应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
29+17=□+29 128+□=15+□
□+□=323+186 54+x=□+□
2.填空。
(1)一个数加0,还得()。
(2)两个加数()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
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1)276+124=180+220()
(2)a+20=400+a()
(3)550+240=240+550()
(4)a+c=c+a()
4.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456= 验算:
307+348= 验算:
123+2847= 验算: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数学家们总结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同学们真棒。
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
(2)看来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计算的规律了解了不少,在加法的计算过程中还有很多的规律,比如说25+32+75怎样计算更简便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来迎接下一节课吧!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9页练习五第2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40+56=96 56+40=96
40+56=56+40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