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教案
初中生物血管训练教案
初中生物血管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2. 掌握血管的分类和结构特点;3. 认识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血管的分类;2. 血管的结构特点;3.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血管的内膜、中膜和外膜的结构和功能;2. 血管壁的厚度和弹性的关系;3.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相关知识点;2. 实验器材:玻璃管、水管、吸水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人体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血管的分类及结构特点;2. 讲解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的结构和功能;3. 讲解血管壁的厚度和弹性的关系。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用玻璃管、水管和吸水器模拟血管的实验,观察血管的特点;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血管结构的理解。
四、讨论(10分钟)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血管与其他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关系。
五、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加深对血管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血管的小结,包括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验操作使学生通过实践感受血管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血管的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深入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梳理血液循环系统中血管的分布和血流方向。
2.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血管模型和观察任务。
-各小组观察血管模型,讨论并记录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2.学生互动: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共同分析血管的特点。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撰写一篇关于血管健康的科普文章,内容需包括血管的分类、功能、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等。文章要求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传播科普知识。
6.收集与血管相关的成语、典故或名人名言,并简要阐述其与血管知识的联系。通过这一作业,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其作用原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分组进行课外研究,每组选择一种血管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制作成PPT或手抄报,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设计一个关于血管的实验方案,以探究血管的特点或功能。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预期结果。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师指导:
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
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篇一:关注心血管健康的教案[1]】《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2、分析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3、说出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
2、能力目标1、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尝试调查、收集资料及实验等基本方法。
2、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体的重要性。
3、掌握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方式。
3、情感目标1、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取成功。
3、确立严谨的科学探究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一)预习目标1、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2、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并讨论和生活习惯的关系(二) 预习过程1、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哪些?2、保持心血管健康,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三)自我检测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1、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们的__________。
2、吸烟、酗酒的危害: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__________疾病。
3、保持心血管健康:积极参加__________、养成良好的__________。
(四)我的疑惑请将你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课本上标记或总结记录在下面:二、课内探究【情境导入,展示目标】我们知道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如果这两者发生病变回有什么后果呢?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的脑中风患者和75万冠心病患者,由此导致的家庭、医疗和经济负担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心脏和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心脏和血管疾病的治病原因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使它健康的工作呢?展示目标:(学生读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查找问题】一、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观察血管》幼儿园教案
观察血管幼儿园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血管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培养孩子们观察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增强孩子们的美术表现力。
教学内容1.血管的分类:静脉和动脉。
2.观察血管:通过图片和动画等形式展示血管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让孩子们理解血液在身体中运行的过程。
3.绘制血管:引导孩子们用颜色笔和纸绘制血管,并在交流中深化对血管的理解。
教学方法1.图片和动画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动画展示血管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问答教学法:带着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颜色笔和纸绘制教学法:通过手工制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受血管的形态特征,增强他们的艺术感悟和表现力。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如“我们身体里有哪些东西跑来跑去?”2.认识血管:逐一介绍动脉和静脉的特征及其功能。
3.观察血管:通过图片和动画等形式展示血管的运行方式、结构特点和运作原理。
4.提问:让孩子们向前走,观察手臂处的静脉、动脉等血管,观察它们和身体的关系。
5.回答问题:引导孩子们回答既定问题,如“动脉和静脉之间有什么区别?”等。
第二课时: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如“你们能画出身体内的血管吗?”2.绘制血管:引导孩子们使用颜色笔和纸,在教师指导下绘制手臂处的血管、心脏等身体内部图像。
3.互相交流:在完成绘制的同时,引导孩子们与同伴交流自己画的血管的特点和风格。
4.分享: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画的血管,引导他们讲述自己的绘画故事。
教学效果1.通过图片和动画等形式,孩子们掌握了血管的基本结构和运作原理,达到了教学目的。
2.孩子们通过颜色笔和纸绘制血管,了解了血管的形态特征,增强了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悟。
3.绘制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情绪,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绘制血管时,要细心观察画面和标注血管的位置和特点,保证画面的准确性和美学价值。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一般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及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分辩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动脉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和腕部动脉的搏动,感受动脉所在的位置,观察、思考并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及言语表达的能力。
动脉一般分布较深,可以摸到但一般看不到。
2.静脉指导学生观察身体外表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即静脉,感受静脉的所在位置,说出静脉的分布特点:在较浅的位置有分布,可以再手臂、手背等处看到。
握拳,观察手背上凸起的“小包〞,了解静脉瓣的作用:预防血液倒流。
(二)新课教学分别播放关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视频,并配以图片出示让学生依据视频和图片的内容做出商量分别说出其特点,并就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管壁厚度、管腔大小(直径)进行商量,列表总结起不同之处,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渗透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思想。
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一层上皮细胞很小,只同意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三)能力展示,稳固提高课件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稳固本节内容: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血液流动的方向性如何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完成了什么功能答:三种血管;血液流动方向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壁极薄,公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细胞只能单行通过,使得管内血流速度最,能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
《关注心血管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定义、类型及危害。
2. 使学生掌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关注心血管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心血管疾病的定义: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心脏和血管的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脑卒中等。
2.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心血管健康的认识和体会。
3. 采用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心血管疾病危害的短片,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心血管疾病的定义、类型及危害。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患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心血管健康的认识和体会。
5. 游戏互动:设计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问答游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游戏等。
2.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游戏问答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生活方式改变:关注学生在课后是否能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
六、教学内容1.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讲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2.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信号:介绍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早期症状,以及如何识别这些症状。
3. 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概述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法。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疾病。
2. 采用情景模拟法:模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患者的感受。
初中生物血管讲解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血管讲解教案设计主题:血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3. 掌握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原理。
教学重点: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2.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
教学难点:1. 理解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原理;2. 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教学准备:1. 教材、教学PPT;2.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管、红色液体(代表血液)、手电筒;3. 实验物品:弹簧装置、扫描仪;4. 表现手段: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用图片展示血管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知道血管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回答。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区别。
2. 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中的流动情况,帮助他们理解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输过程。
三、实验(15分钟)1. 实验步骤:a. 将透明塑料管用弹簧装置固定在桌子上,将红色液体倒入管道。
b. 用手电筒照射管道的一端,观察红色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并总结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原理。
四、总结(5分钟)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复习总结,强调血管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并帮助学生加深对血管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体会血管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血管结构和功能-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流动原理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重在让学生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验帮助他们理解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原理。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血管教案初中生物
血管教案初中生物
教学内容:
1. 血管的概念和作用
2. 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3.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血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各种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3. 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2.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学板书
2. 模型或图片展示血管的结构
3. 学生课前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图片或模型展示血管的结构,向学生解释血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血管的种类和结构:通过PPT或板书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并让学生做简单分类。
3. 讨论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回顾心脏的循环过程,并探讨血管在输送血液、调节血压等方面的作用。
4. 深化学习: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活动,如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管切片或在教学中心进行模拟实验。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强调血管在维持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或写一篇关于血管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小结。
扩展活动:邀请医生或相关专家来学校讲解血管相关知识,或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实验室,深入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血管的定义、种类和作用,并且能
够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对血管的理解。
在课后作业和扩展活动中,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初中生物教案血管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教案血管教学设计
主题:血管
年级:初中
所需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人体内的主要血管有哪些,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和联系。
3. 掌握血管系统在人体内的运输功能。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人体循环系统,了解血管在其中的作用。
2. 学习: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内的位置和作用。
3. 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和联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梳理学生的理解情况。
第二课时
1. 复习:通过提问或闯关游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习:继续讲解血管系统在人体内的运输功能,包括血液中的成分和循环过程。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血管在人体内的运输功能,从而加深对血管的理解。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整理所学内容,写一份关于血管系统的总结性文章。
教学资源:
1. 教学PPT、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实验器材及化学试剂。
3. 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
评估方法:
1. 考察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收集学生写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血管系统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医院或健康展览,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血管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初中生物血管特点教案
初中生物血管特点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血管的组成和结构2. 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3. 能够描述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过程教学重点:1. 血管的组成和结构2.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教学难点:1.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和联系2. 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过程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2. 幻灯片或实物模型展示血管结构3. 血管结构示意图4. 讲义和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功能,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血管的组成和结构(15分钟)1. 讲解血管的组成和结构,包括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和血管的分支情况。
2. 展示血管结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血管的具体结构。
三、探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20分钟)1. 分别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2. 通过实例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作用和特点。
四、讨论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过程(15分钟)1. 讲解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过程,包括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循环。
2. 引导学生描述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题,检验他们对血管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讨论答案,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血管的重要性和功能。
七、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学延伸:可以请学生做实验,观察鸡脖子等动物的血管组织,并进行相关讨论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着重讲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血管的特点。
教学中能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血管外科学教案
血管外科学教案介绍血管外科学是一门致力于治疗血管疾病和病变的医学专业。
它涉及到血管的解剖、生理学以及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血管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基本的诊断和治疗技能。
教学目标经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 了解血管外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掌握血管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 掌握常见的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熟悉常见的血管疾病治疗方法;-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第一章:血管外科学概述1.1 血管外科学定义和历史发展- 血管外科学的定义- 血管外科学的历史发展1.2 血管外科学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血管外科学的研究内容- 血管外科学的应用领域第二章:血管的解剖和生理学2.1 血管的解剖结构- 动脉和静脉的区别- 主要血管的名称和分布2.2 血管的生理特点- 血液循环系统- 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第三章:常见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3.1 血管疾病的分类和病因- 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的分类- 常见血管疾病的病因3.2 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3.3 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血管介入治疗第四章:团队合作和职业道德4.1 血管外科团队合作- 血管外科团队成员角色和职责-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4.2 职业道德要求- 血管外科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 患者隐私和机密保护的原则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血管外科学的概念、内容和应用领域。
- 讨论: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问题和观点。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血管解剖实践操作和常见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操作。
- 研究性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研究,扩展知识面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 平时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勤、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估。
- 作业和考试: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考试,测试学生对血管外科学的掌握程度。
- 实践操作评估: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估。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学期春季课题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说出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
2.通过拼图游戏,结合文本概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演绎,解释不同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并说出正确的止血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
教学过程①动手实验,感知血管;②自主预习,构建概念;③小组合作,动手拼图;④磁吸演示,攻克重点;⑤情景演绎,解决问题;⑥归纳总结,情感升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在人体内流经的管道称之为血管,人体的血管像城市的交通网一样至关重要,血管因创伤出血时会出现不同的出血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判断并做出处理呢?学完本节课同学们将找到答案。
环节一:动手实验,感知血管1.既然要学习血管,首先我们要能观察到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我们要选用哪种材料呢?既要与人体血液和血管组成类似的生物,又要观察起来清晰,没错,我们选择了薄而透明的小鱼尾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同学们打开学生动手实验,录制视频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图像,观察出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
提前将小鱼用浓度为5%的酒精麻醉、减少小鱼的活动,保证小鱼正常呼吸(达成目标一);在实验方法上创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习任务单,完成任务一:观看实验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应该选择色素多的还是色素少的小鱼?2.为什么要往棉絮上滴水?3.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在实验之前,老师提前用5%浓度的酒精将小鱼麻醉,减少小鱼的活动,便于观察,同时保证小鱼正常呼吸,关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还有其他哪些创新的想法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吧!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学生观察到三种血管血流速度的不同,那么这和他们的结构有什么联系吗?接着进入自主预习,构建概念环节二:自主预习,构建概念1.组织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2.引导学生思考中医常说的切脉、青筋、医院指尖采血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血管分别属于哪种血管?不同的的血管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以快速判断出来3.组织同学们提前制作卡纸模型,分别模拟动脉、静脉,组织学生思考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哪个更厚?管腔大小如何?这和它们内部的血流速度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完成导学案:三种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表格联系实际,判断所给实例分别属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厚,管腔比静脉小,同时归纳总结动脉管壁厚与血流速度快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表格的形式,使三种血管结构比较更加直观、清晰(达成目标二)环节三;小组合作,动手拼图1.接下来,以一滴血的旅行为例,提出问题:想象一滴血从心脏泵出,它从出心脏开始,依次要经过什么血管,最后再回到心脏?该部分将由学生课前提前准备好的袋子里的卡片(分别模拟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按照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演绎推理,概述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通路四、板书设计生物观:结构和功能观组织学生拼图完成活动 2.引导学生思考血液为什么要在全身循环流动?血液从出心脏到回心脏,中间经过的血管路径依次进行排序拼图,最后由学生汇报成果联系实际,学生回答血液为了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径,顺利达成课标要求环节四:磁吸演示,攻克重点1.过渡:采用以旧带新的方式,先让学生回忆血液会和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那么是在那种血管呢?顺利过渡到在毛细血管这个位置,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毛细血管具有哪些结构特点利于它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2.关于“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一难点教师通过圆形磁吸演示红细胞单行通过和并排通过学生分析文本,联系实际归纳毛细血管分布广、管壁薄、流速慢;学生通过模型理解单行通过的含义,进一步认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模型道具演绎,化难为易,突破重点。
初中生物苏教版教案血管
初中生物苏教版教案血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主要血管类型及其作用;
3. 能够描述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过程。
教学重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血流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过程。
教学准备:
1. 教材:《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
2. 教具:投影仪、PPT、人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人体血管系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血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
1. 血管的结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 血管的功能: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三、学生探究(15分钟)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血管的作用,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2. 实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毛细血管的结构,并了解其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
四、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血管疾病对健康会有哪些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相关实践经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血管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初中生物血管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血管教案
教学内容:血管
教学目标:
1.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
3.能够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运作过程;
4.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运作过程。
教学准备:教科书、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出示一幅展示全身血管系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讲解
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讲解血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引导学生讨论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2.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讲解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让学生区分它们的特点。
三、实验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的血管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点,并让学生探究不同类型的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四、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学习,加深对血管的认识。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护自己的血管健康。
六、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关于血管的海报,介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强调保护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七、反馈
下节课开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血管的理解和认识。
【教案结束】。
初中生物血管标准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血管标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 掌握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血管,并了解其在人体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血管的定义和分类2. 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 静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4. 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5. 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人体血液循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血液循环中,除了心脏,还有什么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血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血管的定义和分类,强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2. 详细讲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体需要不同类型的血管?”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理解,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呈现一些血管疾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血管疾病?”3. 讲解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图,并标注其功能。
2. 结合家庭作业,了解一种血管疾病,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笔记,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对血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生物血管标准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血管标准教案设计目标:1. 了解血管的结构和类型;2. 掌握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3. 理解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血管的结构和分类;2. 学生能够解释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说明一些血管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1. 血管的结构和类型;2.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3. 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血管内膜、中膜、外膜的结构和功能;2. 血管收缩和舒张的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生物教材》;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血管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关于血管的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你知道血管有哪些功能吗?二、讲授(15分钟)1. 血管的结构和类型:老师向学生介绍血管的结构,包括内膜、中膜、外膜,以及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
然后让学生观察血管模型,加深理解。
2.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通过示意图和动画,讲解血管在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泄代谢产物等方面的作用。
三、练习(15分钟)1. 向学生出示几道选择题和解答题,让学生巩固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讨论一些血管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四、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一种血管疾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六、板书设计血管的结构和类型:- 内膜、中膜、外膜-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血管的功能:-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排泄代谢产物血管疾病:- 预防措施补充说明:教案设计中需注意语言简洁、逻辑清晰,尽量使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来引导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初中生物血管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血管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血管的分类和作用。
2. 过程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血管的分类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实验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血管的形状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血管的好奇心。
2. 学习:介绍血管的基本概念,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设计实验,观察不同种类的血管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让学生亲自感受血管的重要性。
4. 总结:让学生总结血管的分类和作用,以及血管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加深对血管的理解。
5. 知识延伸:介绍一些与血管有关的常见疾病,引导学生了解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对生命健康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知识检测:设置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的测试,检验学生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生命健康的认识和态度。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血管的知识。
2.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血管的分类和作用。
3. 思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提出保护血管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血管的分类和作用- 运输氧气和养分- 运输代谢废物- 调节体温和保持水平衡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验,学生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命健康有了更加重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血管与其他器官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血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血管【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血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血管的存在和作用,认识到血液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模型或图片素材展示血管的结构,幼儿绘画工具和纸张。
2. 材料准备:红色和蓝色水彩颜料,画笔,水盆和纸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或模型向幼儿展示血管的结构,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引导幼儿了解“血管是什么”、“血管有什么作用”。
2. 观察血管的实际操作:让幼儿分组,每个小组提供一根玻璃管,让幼儿仔细观察玻璃管的结构,并感受一下玻璃管的光滑程度和质感,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认为这根玻璃管可以代表哪个器官或部位?为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3. 制作血管模型:请每个小组的幼儿拿出红色和蓝色的水彩颜料,并在水盆里添加适量的水。
让他们将红色和蓝色的水彩颜料分别放入玻璃管中,让幼儿观察颜料在玻璃管中的流动情况。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红色颜料和蓝色颜料会分开流动?”等问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
4. 画出血管模型:每个小组的幼儿可以使用纸和绘画工具,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玻璃管结构和颜料流动情况,画出一幅血管模型图。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的血管模型图供幼儿参考。
5. 分享和总结:每个小组在完成画作后,可以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血管模型图,并通过口头表达,分享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过程。
教师可以逐一点评每组的作品,并针对其中的亮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延伸活动:1. 血管游戏: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幼儿模拟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过程,促进他们进一步理解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
2. 制作血管手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幼儿制作手链的材料,如彩色丝线、小珠子等,让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血管手链,通过动手制作,进一步加深对血管的认识。
血管学科渗透教案
血管学科渗透教案教案标题:血管学科渗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血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血管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对血管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学重点:1. 血管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3. 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教学内容和安排: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血管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介绍血管学科的定义、基本概念、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常见的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血管模型的制作或观察血管切片,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血管结构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病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血管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血管学科的认识和体会,激发学生对血管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血管学科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血管学科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2. 实验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血管模型或观察血管切片,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能力。
3. 问题导向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制作血管模型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血管切片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血管学科的认识和体会,以及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布置作业或课堂练习,考察学生对血管学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的评估。
教学反思与改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安排,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血管的教案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情况。
3. 尝试探索血管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4. 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5.应用所学有关的结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血管的保健或简单解释一些血管病的原理。
本部分内容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难点: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四、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同学们坐在这里都很安静,但实际上在我们身体内部并不安静,在身体内部有哪些器官在活动呢?(学生: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动,消化器官在消化食物,肺在呼吸,大脑在思考问题……)同学们刚才提到了血液在流动,血液为什么要流动呢?(学生:为了向全身各器官运输氧和养料,同时把各器官产生的废物带走。
)血液在哪里流动呢?(血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血流的管道——血管”新课:第一环节:奇思妙想请每组同学们打个比方,人体内的血管像什么呢?(像楼房的供水管道、城市的道路、树叶的叶脉、电脑里的电路板、国家的铁路和公路、地球表面的河流……)同学比喻的都很恰当,说明同学们认识到了血管的功能。
下面让我们进行一个“奇思妙想”,假如我们来制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话,应该如何为他设计血管呢?(学生自由发挥)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的血管是不是这样长的呢?下面我们就通过看书来验证一下。
第二环节:观看录像,形成感性认识第三环节:自学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纲,通过阅读教材P66页,思考下列问题:1. 血管分为哪三种类型?2. 每种血管的定义、管壁特点和管内的血流速度如何?3. 这三种血管有什么区别?尝试用表格来表示。
第四环节:教师讲述重点讲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第五环节:知识与能力训练:一.请你填一填:1.血管分为、、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目标(三部分)
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三、课前准备
教师:
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
四、教学过程
师:平日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
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生1:我化验过血,是在手指尖上取血,好象是无名指。
输液是在手背上扎针。
生2:我见过在耳垂上取血化验的。
有的小孩子输液扎针是在脚上或头上。
师:想过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吗?
生:疑惑
师:同学们不妨抬起手,看看手背以及手臂内侧的“青筋”,这些被人们称为“青筋”的结构是什么?
生:这是血管。
师: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认识它。
[备注:结合日常亲历或所见,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激发探索热情。
]
(板书:血流的管道——血管)
师:刚才提到化验取血和输液,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部位?这与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没有关系?
生:身体内的血管粗细不同:手指尖和耳垂里面的血管比较细,手臂上的血管比较粗。
师:好,结合下面的事例作进一步推测,我们人体内的血管类型及其特点:中医诊脉时不是把手指放在“青筋”这样的血管,而是放在手腕处(示意位置),这里用肉眼看并没有清晰的血管;输液或抽血时用橡皮筋扎紧针刺部位上方,管内有回血立即松开橡皮筋,并且输液时针总是朝向上臂等等。
生1:血管的搏动情况不一样,有动脉、静脉之分。
生2:血管里面的血液流动有方向性,手背上隐约能看见的这些血管(称为“青筋”的)里的血液是从手向肩膀方向流动的。
生3:……
师:同学们根据提供的事例和各自的经验,对人体内血管的情况进行了推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
(视频展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操作,结合书本P64-65步骤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介绍实验注意事项。
并在整个过程中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
)
师:你观察到了几种不同的血管?这些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一样吗?
生:有许多细小的血管,有些比较粗。
特别细小的是毛细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很慢。
师:你是怎样区别毛细血管与周围其它血管的?试着总结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
(播放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内各类血管及血流情况录象)
生1:可以看到红细胞单个通过,就象它的名称细如毛发。
生2:小鱼尾鳍毛细血管比较多。
毛细血管的血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
生3:毛细血管具有:管细、壁薄、量多的特点。
师:同学观察的很细致,而且归纳的也很好。
毛细血管的特点可以再加一点:面广——毛细血管在身体内分布广泛,除指甲、毛发等处外,毛细血管几乎无处不在。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
生:毛细血管周围就是人体组织细胞,这样有利于血液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液里运输着营养物质,同时可以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
师:(课件展示)下面同学们看一下《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动画》,了解一下毛细血管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与毛细血管两端连接的较为粗大一些的血管,它们分别是什么血管?判断依据是什么?
(小组简短交流)
生1:与毛细血管相连的一端是动脉,一端是静脉。
来血的一端是动脉,因为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输送过来的血管,另一端是静脉。
生2:(手持自制的血管模型)还可以根据血管壁的厚薄来区分:我们用报纸卷的纸筒来说明,两个纸筒外观直径一样,其中一个纸筒的层数较多——管壁厚,代表动脉,弹性大;另一个纸筒纸的层数比较少——管壁薄,代表静脉,弹性小。
另外我们还用一层纸卷粘合,代表毛细血管。
师:这个创意很好,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
(出示动脉、静脉的横切面图)
(另有其他类似制作,用厚度不同的塑料管及口服液的吸管分别代表动、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也有用橡皮泥搓的厚度不同的管代表的各种血管的等等。
)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区分方法?
生:可以根据动、静脉血管的血液流动速度区分: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里血流速度慢,和消防水管有些相似,管内水流速度快时,管壁比较硬,管内水流速度慢时,管壁按上去比较软。
师:血管内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就不同,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血压。
由于心脏向血管供血是间断的,和消防水管略有区别,动脉表现的是搏动明显,相比较静脉搏动较弱,根据搏动情况不同可以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
生1:明白了,难怪中医诊脉要在手腕位置,这里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搏动比较明显。
我们手背和手臂上的这些血管,搏动较弱,都是静脉血管。
生2:一些粗大的动脉血管一般在身体比较深的位置,分布较浅的多是静脉。
生3:在人体四肢,还可以根据血管中是否有静脉瓣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静脉血管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则没有。
师:很好,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比较了人体内的各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
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下列表格中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总结归纳。
(学生总结,教师进行补充)
血管名称结构血流速度功能
管壁官腔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师:在人体内,血液循环需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那么,三种类型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通连关系?
生:(上黑板图示)
师:那么,能否解释输液或抽血时,为什么要在针刺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生:输液或输血时选择的是静脉血管,在针刺位置上方用胶皮管捆扎可以阻碍管内血液回流,使血管胀粗,容易辨认。
生:选择静脉血管还与这种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有关。
师: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心脏和全身各类血管的连通,形成了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所以管道系统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物质的运输。
有没有管道阻塞或流通不畅的情况呢?
生:有些人血管硬化,对血液循环会有影响。
生:看到有些人,一般老年人多见,小腿部位出现静脉曲张,影响下肢血液回流。
生:……
师:对于各种由于血管管道不畅引起的各种病变,请你设想,如果治疗需要用人造血管替换局部血管时,用作替换材料的人造血管应满足哪些要求,才能用于临床?
[备注:引导了解现代医学有关心脑血管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
]
五、巩固练习
1.下图是在显微镜观察到的蛙蹼内两种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
据图分析图中A、B两处血管各是什么血管?
A B
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
(1)
A是
B是
C是
(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
较的血管流向较而的血管;静脉内的血液
由而的血管汇流入较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一般成通过,血流速度。
(2)粗细分支多;细分支多粗;单行慢。
3.医院的护士为病人输液时,常用一根橡皮筋扎紧手腕,待手背上的血管凸现出来才好一针到位,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