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唯物论理论
高中政治唯物论的原理及方法论
⾼中政治唯物论的原理及⽅法论⾼中哲学原理及其对应⽅法论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
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
⽅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重视意识的作⽤,重视精神的⼒量,树⽴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作⽤不以⼈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另⼀⽅⾯,⼈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规律。
⽅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另⼀⽅⾯,要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规律,改变规律发⽣作⽤的条件,变害为利。
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世界上的⼀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个事物是孤⽴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个普遍联系的统⼀整体。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的意识为转移,⼈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新的具体联系。
2、因果联系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后续的关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的意志为转移。
⽅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们正确认识事物,进⾏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们实践活动的⾃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在⼀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
高二政治唯物论理论
“唯物论”考点复习
(二)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排斥 (1)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 (2)唯心主义方法论是:…… (三)与辩证法的区别和融合 (1)基本观点指向不同: 唯物论侧重于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探讨 其间的第一第二、先与后关系、决定与被决定以及对立 统一关系
“唯物论”考点复习
5.意识 ☆☆☆☆ ①含义 ②两种性质的意识(异同) ③两种性质的反作用 6.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 着不同的反作用 ☆☆☆☆ 7.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 ①客观因素…… ②主观因素…… (6、7条的方法论是什么?)
“唯物论”考点复习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标准表述) ……(灵活表述)
; https:// 手机看片 ;
她就怀孕了 争议三:甘肃省平凉地区 自从穷蝉以至帝舜 尧就成为古昔圣王 榆罔 六十四件骨耜 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那么多年的艰苦奋斗 7 另外 至于神农 渔雷泽 发明机杼 7 新中国成立后 才有资格呢 去疏通井 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中医学文 化 《太平寰宇记》载:“濮州 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 13:03 旌其燥害 又有特别的意义 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 1976年井口上挂着一条铁链 谷之法什倍 名重华 百姓昭明 蚩尤和夸父逃脱后 任命禹治水 陵殿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10 依据史料所载 于是被迫居于涿鹿 姓公孙 定居太原可能性的真实存在 今龙祠乡晋掌村西山便有棋盘岭围棋石刻图形遗迹 [4] 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 是产生动乱的由头 “历山遗泽”自东流建县以来一直是该县八景之一 犹如亿万明珠笼罩大地 三月初三
高二政治唯物论总结
唯物论总结:〔第四----第五课〕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指导理论,对事物的开展起促进作用〕-树立正确意识2.意识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有目的、有方案、主动创造、自觉选择〕3.意识的本质〔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4.意识的能动性原理〔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5.意识的有关知识〔2+3+4〕6.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7.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8.规律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不可违抗性〕9.规律的有关知识〔含义+6+7〕10.唯物论的有关知识〔1+2+4+6+7〕11.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社会的客观性---尊重人类社会开展的规律;世界的物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2.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属性、存在方式13.运动的特点〔无条件、显著的、绝对的〕、静止的特点〔有条件的、不显著的、相对的〕14.物质与物质详细形态的关系15.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6.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7.规律与规那么的关系1.2013年7月9日,中央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局部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说,①面对当前形势,要坚持依靠科学开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开展中的难题,通过构造调整推进转型晋级。
把握好、运用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政策和开展的连续性稳定性,使市场主体有稳定的预期。
同时,②要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做到稳中有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开展的主要任务。
请说明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表达的?答案: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
面对当前形势,必须把握经济开展和运行规律,坚持依靠科学开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开展中的难题,通过构造调整推进转型晋级。
②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根底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唯物论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唯物论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形式与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下面由店铺收集整理的政治哲学《唯物论》的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高二政治哲学四个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哲学四个学问点总结高二政治原理方法论总结一(一)唯物论(5个)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启程,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开展,错误的意识那么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开展.【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制错误的思想意识.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启程、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制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确定作用.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势必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缔造,也不能被歼灭,是不行违反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更开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需遵循规律,不能违反规律.我们要敬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相识和把握规律的根底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敬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根底,只有敬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识、驾驭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我们既要敬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高二政治原理方法论总结二(二)辩证法(19个)1、普遍联系原理【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我们必需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展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由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开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局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整体和局部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密不行分.(具体见课文P57)【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到达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志向效果;同时必需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开展推动整体的开展.5、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行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更、开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割裂物质和运动二者联系的两种错误观点.6、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确定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是确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更、开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7、世界是永恒开展的原理(开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更、开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更和永恒开展的物质世界.(开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我们必需坚持用开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照实地看成是一个变更开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8、事物开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开展趋势)【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势必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开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开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制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英勇地承受挫折与考验.9、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开展状态)【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开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开展总是从量变起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势必结果;质变又为心的量变开拓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根底上起先新的量变.事物的开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根底上起先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踊跃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缔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坚决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开展.10、对立统一规律原理【原理内容】冲突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冲突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更和开展.(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冲突运动的规律,它提示了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冲突分析法这一相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1、冲突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冲突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开展过程的始终,即到处有冲突、时时有冲突,冲突是普遍的、客观的.【方法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成认冲突、揭露冲突,擅长分析冲突,踊跃找寻解决冲突的正确方法.《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成认冲突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12、冲突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冲突的特殊性,是指冲突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规定了一事物区分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表此时此刻:其一,不同事物的冲突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冲突在不同开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冲突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分吹.13、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同时,它们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方法论】我们必需把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反对只看到冲突普遍性,无视冲突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异;又要克制只看到冲突的特殊性,无视冲突的普遍性.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即共性和特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是关于事物冲突问题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相结合的哲学根底,是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14、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困难事物的很多冲突中,主要冲突在事物开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开展起确定作用;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是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的,在必需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擅长抓住重点,要抓住主要冲突,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无视次要冲突.15、冲突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冲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靠,在必需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冲突的主要方面确定的.》【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16、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冲突主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冲突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相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详见课文P73)*17、内外因关系原理(事物开展的缘由原理、冲突是事物开展动力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开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更开展的依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视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特别重视内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18、辩证否认观原理[New]【原理内容】否认是事物内在冲突所引起的自我否认;否认是事物开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确定又否认,既克制又保存;辩证否认的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认观要求我们,必需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要敬重书本学问,敬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开展.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主见用联系、开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后者那么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成认冲突,是否成认冲突是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开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高二政治原理方法论总结三(三)相识论(3个)1、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也属于唯物论)(见上页唯物论局部)2、实践和相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和相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确定相识,实践是相识的根底.(具体表此时此刻: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实践是相识开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相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相识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相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踊跃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和开展我们的相识;要坚持学习书本学问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把已有的学问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相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留意学习科学理论,形在正确的相识.3、相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相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详见课本P48~49)(相识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相识要经过从实践到相识,再从相识到实践的反复屡次才能完成;人类相识是无限开展的,相识运动是从实践到相识、从相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相识和发觉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真理.高二政治原理方法论总结四(四)社会历史观(2个)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更开展而变更开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开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开展的方向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留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缔造者.(表达在:人民敬重是物质财产的缔造者,精神财产的缔造者,是社会变革的确定力气.)【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启程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高二政治原理方法论总结五(五)人生观、价值观(4个)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具体表达在:价值观对人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必需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开展是个人开展的根底,社会开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开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开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还可以参考课文P102)3、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表达和缔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后两句还可以表述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须要必需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社会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供应客观条件;个人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开展自己的才能、坚决志向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等.详见课文P105~106)【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养,埋头苦干,要有顽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4、志向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①志一直源于现实.②志向高于现实.③志向可以转化为现实.【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需把志向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对志向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开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开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启程.看过高二政治哲学四个学问点总结的还看了:1.高二政治原理及方法论总结2.高二政治重要学问点:哲学原理与方法论3.高二政治唯物论学问点总结。
高二政治唯物论知识点与高分技巧
高二政治唯物论知识点与高分技巧1. 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在高二政治学习中,掌握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二政治中与唯物论有关的知识点与高分技巧的介绍。
1.1 唯物论的哲学基础唯物论的哲学基础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以矛盾为基本运动形式的,矛盾的普遍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性,社会是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产物。
1.2 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唯物辩证法是研究社会现象和规律的方法论。
在高二政治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技巧。
通过运用辩证法,我们能够深刻理解社会现象的多样性、矛盾性和发展规律性。
1.3 唯物史观的认识方式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方式,它关注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高二政治学习中,通过学习唯物史观,我们能够了解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矛盾与变化,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2. 高分技巧除了对唯物论的基本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外,掌握一些高分技巧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高分技巧:2.1 深入理解原理在学习唯物论的知识点时,不仅仅要记住基本概念和原理,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只有真正理解原理,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写出高质量的论述。
2.2 理论联系实际唯物论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说,它的根本任务是指导革命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思考唯物论的应用场景,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3 整体把握知识点唯物论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整体把握。
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框架,通过归纳总结和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整理知识点,更有利于记忆和理解。
2.4 多维度思考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和论述,要善于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比较不同观点和理论,分析其优劣势和适用场景,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知识点
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知识点一、唯物主义知识点1.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是指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
•物质的永恒性和运动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永恒不灭的,它以永恒的方式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客观实在性:唯物主义强调外界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主张人们的观念和思维都是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2.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观点,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包括:•事物的矛盾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发展过程中,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经过矛盾运动的斗争而发展变化。
•否定之否定: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否定和推翻旧的东西,产生新的东西,从而实现了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3. 唯物主义观点在政治中的应用唯物主义观点在政治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把社会历史的起源和发展看作是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矛盾斗争的结果的观点。
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为政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政治经济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唯物主义是指通过对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分析,揭示出政治现象的经济根源和内在联系。
它对于揭示社会政治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非常重要。
二、唯心主义知识点1.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观点,认为思维、意识、观念等精神现象是实在的基础。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精神决定物质: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思维是物质存在的起源和决定因素。
物质世界只是意识的产物和反映。
•意识的优先性: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先于物质存在,是现实世界的根本。
物质只是对意识的表现和存在形式。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点哲学基本知识点(唯物论)物质与意识(1). 物质1.自然界是物质的:上帝造人的荒诞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和起源史2.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3.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4. 自然界是物质的方法论: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遵循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改造5.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是物质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社会是劳动的产物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6. 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决定性因素)7.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方法论: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时承认社会的物质性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2). 意识1. 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3. 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意识是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1).主观能动性1. 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 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含义: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3. 怎么样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即反之4. 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言论指导人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克服错误的思想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制定方针政策计划方案使主观符合客观6.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要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要求是我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有利于主观符合客观7.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该怎么做: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2). 客观规律1. 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 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运动3.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4. 静止的含义: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5.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短暂的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6.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理解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7.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客观条件存在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我们不能创造发明消灭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规律只能遵循规律8. 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我们要认识和利用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一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9. 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旧的条条框框,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相适应,使主观符合客观,与时俱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10.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11. 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2. 怎么做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和客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两种错误思想(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消极坐等不所做的思想)哲学基本知识点(认识论)认识(包含了真理)1.真理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1)谬误的含义: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2)联系: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换4.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5.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6.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7.认识的特性:(1)反复性:从主体来看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认识的对象受限制正确的认识要从实践到认识反复多次才能完成(2)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实践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3.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与归宿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哲学基本知识点(辩证法)联系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各内部同其他事物联系着3.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4.联系的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5.联系客观性的分类: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6.联系客观性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7.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8.联系的条件性:每一个具体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9.整体的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10.部分的含义: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1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不同:整体处于主导地位部分处于被支配和服务地位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部分结构是否合理,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12.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整体与条件可以相互转化13.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树立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4.系统的基本特性: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15.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16.优化系统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发展1.发展的含义: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又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2.运动与发展的区别:运动不具有方向性发展具有方向性3.运动与发展的联系:发展是一种运动,运动不一定是发展4.发展实质的含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新事物判断的标准:符合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程6.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反对禁止的形而上学观点把事物如实的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做新事物的促进派7.新事物前途光明(前进性):是什么:新事物的不可战胜性为什么: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旧事物没有的优越性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所拥护8.新事物前进道路曲折(曲折性):是什么:新事物成长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什么:旧事物的抵抗新事物的成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需要完善新事物为人民群众所接受需要时间9.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联系:任何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事物发展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新事物的成长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0.方法论要求:促进新事物成长,相信新事物前途光明准备走曲折的路,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11.量变的含义:数量和场所的变化12.量变的表现:渐近的不显著的13.质变的含义: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14.质变的表现:根本的显著的变化15.量变与之质变的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事物变化发展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产生量变引起质变从数量看可增可减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结果,发展或后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通过质变实现量变到一定程度时事物才会发生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物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16.方法论要求: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做好量的准备,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的原则重视量的积累矛盾1.矛盾的定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2.矛盾的特性:斗争性,同一性,,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3.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其发展的源泉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5.统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区别: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联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统一性所制约6.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7.矛盾斗争性的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8.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9.相互转化:转化是需要条件的转化是必然的转化是指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而非消灭对方10.矛盾的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1.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用矛盾及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否认矛盾回避矛盾的片面观点12.矛盾的特殊性的定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13.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14.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5.矛盾特殊性方法论的关系:区别:哲学原理依据不同含义不同角度不同作用不同:解决矛盾的关键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基础强调主观符合客观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不同的范围内)1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方法18.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怎么办:坚持矛盾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0.主要矛盾的定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1.次要矛盾的定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2.主次矛盾的关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3.主次矛盾的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24.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25.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25.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26.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相互排斥相互依赖: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也有影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7.主次矛盾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比较:含义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论不同28.矛盾主次方面的方法论:善于分清主流与次流全面的看问题29.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论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主流与支流30.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方法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辩证法的方法论)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事物内部肯定与否定的双方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发展的环节:新事物增添了旧事物没有的内容是联系的环节:吸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2.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扬弃:既肯定又否定即克服又保留3.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考察事物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同时看到肯定与否定的双方全面的看待事物4.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强调外力的作用(否定是外物作用的结果)事物发展的中断否定是简单的否定一个事物,消灭一个事物是绝对的肯定与否定5.辩证法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他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对每一种即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6.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联系:创新是对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怎么办):关注密切变化着的实际敢于突破陈规旧说敢于破除落后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8.生产力: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工具9.科学的本质:创新10.创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1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以劳动成果如何分配人与人的关系13.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4.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哲学基本知识点(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2.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3.社会存在的定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4.社会意识的定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5.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性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重视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与意识具有不完全统一性社会存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6.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生产活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更替7.贯穿人类始终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既反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8.经济基础的定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理解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的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0.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但过程是曲折的11.解决途径:在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内部改革解决12.人们群众的定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13.人们群众的定义(特指中国):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15.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6.方法论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7.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意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18.价值的定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所需的属性和功能19.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20.评价人的价值:看他的贡献21.价值观的定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2.价值观的作用: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3.价值判断与选择的两种标准:是否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标准)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只针对中国,最高标准)24.价值判断的定义: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做出的判断25.价值选择的定义: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26.方法论: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7.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历史性:价值判断与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8.价值判断与选择的主体性: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阶级性价值判断与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29.如何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级,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30.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2.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知识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开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开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开展,错误的意识那么阻碍客观事物的开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根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详细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络【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络。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络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络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络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络进展详细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
第5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共3个一级考点)►考点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意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2)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是表现形式是主观的。
【观点】物质独立于意识之外,但意识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注:两者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小结】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特别提示】在意识问题上要明确以下几个“并不意味着”:①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高考点拨】①考查意识的本质:注意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不可与大脑混淆,应明确大脑不能取代人脑成为意识活动的载体。
注意一些特殊的意识现象的实质,如梦境、文学作品、科学、感觉,常为高考关注。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动性的特点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比如预先制订蓝图、目标和计划。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B.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还能追朔过去、推测未来。
C.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归纳-唯物论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 条原理)(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方法论】: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1)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 从客观实际出发。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不顾客观规律的盲目蛮干的主观主义。
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本店铺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究世界的本质》,供高考考生参考,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唯物论认识论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一、辩证唯物论部分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们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②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原理: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2)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1)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既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认识论部分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这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这要求我们重视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重视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辨证唯物论
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辨证唯
物论
第一课:辨证唯物论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随心所欲的做法,违背自然的客观性。
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
4、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正确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
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还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高二政治学考复习课件:第二部分《唯物论》(共16张PPT)
三、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 化和过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五、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三、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 罚。
温馨提示:
1、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 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人可 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 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
2.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没有好坏之分。
五、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第二部分 《唯物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的 第一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可知性)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一 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1、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 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 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 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的主观 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包括夸大意 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2)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识和工发现具真理;,在③实践实中检践验和锻发展炼真理和。 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唯物论认识论原理 高二政治选修四
• 方法论: 方法论:
• 我们应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 我们应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自然和谐相处。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原理: 原理: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 物质决定意识,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 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 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 方法论: 方法论: •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 想问题、 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 重视精神的力量, 想意识。 想意识。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
• 原理: 原理: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 认识具有反复性。 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 从实践到认识、 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 方法论: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认识和发现真理, 认识和发现真理个 认识论原理 个: •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 认识的反复性、 性原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 ):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 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 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和归宿。 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人们的 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 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 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方法论:我们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发挥真理和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高二政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 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 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 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 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 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 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 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 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 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 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形 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只是一种 1、否认世界是 猜测,没有科 神创造的 学根据。把物 2、认为世界是 质归结于具体 的物质形态 物质的
把物质归结 近代形而上 具有机械 学唯物主义 为自然科学意义 性,形而上学 上的原子,认为 性和历史观上 原子是世界的本 的唯心主义等 原,原子的属性 局限性 就是物质的属性
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正 确吗?为什么?
一、唯物主义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 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 的本原是“火”。“火生 气,气生水,水生土,土 又还原成火。
3、中国古代的“五行” 学说 “五行”原指“五
材”,即水、火、木、金、 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 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
(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 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 现。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镭
惰性气体氦
0氡
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 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 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
原子 ~10-10m ~10-14m
客观唯心主义
辨 别 :
1、物是观念的集合 主观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客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论”考点复习
辩证的唯物论考点梳理(考纲P145)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理解三个统一即可: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自然观与历史 观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 2.物质 ☆ ①含义 ②三个重要性质: 客观实在性 可知性 多样性与统一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https:// bmi计算公式
“唯物论”考点复习
3.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 自然界的客观性: ①产生 ②发展规律 ③人类产生以后 社会的客观性: ①产生 ②存在基础 ③发展规律 4.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 观性为前提 ☆☆☆☆☆ (与上一条的关系;应用范围……)
“唯物论”考点复习
“唯物论”考点复习(理论篇)
考试趋势……
(一)名字和含义
(1)可能出现的名字:
①辩证的唯物主义
②辩证唯物论
③辩证的唯物论 ④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 唯物论 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
⑤马克思主义
(2)基本含义:
①其世界观认为:物质第一、物质第一性、物质在先、先有物质、 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 ……
②其方法论坚持:尊重客观、尊重事实、尊重自然、承认人的局限 性、承认客观规律的不可抗拒性……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唯物论”考点复习
(二)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排斥 (1)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 (2)唯心主义方法论是:…… (三)与辩证法的区别和融合 (1)基本观点指向不同: 唯物论侧重于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探讨 其间的第一第二、先与后关系、决定与被决定以及对立 统一关系
;
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 “吓死了!”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 “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大到桥下江里的鱼虾大约都能听见。 “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 “别再 这样了!”哎!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 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帮衬”老汉。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不再撒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上下班高峰期不再忙得没空站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我每次都是 呼啸而过,不停一分一秒。 但愿老汉改过自新了! 老汉不知改过了没有,老汉却死了。原本,像老汉这样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于世人毫无影响,也无人会记挂。然而,老汉在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 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对照那篇报道,我才知道,老汉右手那团黑黑的东西是磁铁,铁盒里装的是他每天吸走的钉子! 报道说,老汉因为儿子在桥上开车,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此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 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 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的老汉。 我也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12.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讲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对老汉的情感态度变化补充完整。(4分) 情节: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开端) 老汉再次为“我” 补车胎(发展) ① (高潮) ② (结局) 情感态度: ③ 冷淡,冷漠 厌恶,憎恨 ④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嗯!啊?”两个语气词表达了修车老汉的怎样的心理感受?(3分) 14. 仔细品读最后两段,再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我”的形象,探究小说的主旨。(4分) 15. 下列各项 中,对本文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组织材料,并用顺叙方式来叙写故事的。 B小说结构精巧,前后照应,并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感人至深。 C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是对老汉的特写,表现了老汉生活 艰辛,形象丑陋。 D 作者在第④自然段不惜笔墨地描写出老汉的修车档(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老汉修车档的简陋和人物的卑微,为叙写自己对老汉的不友好态度做铺垫。 代谢:12、①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 ②老汉桥上吸钉子,不幸遭遇车祸③心悸④歉意 13、大度平和,无所 谓 14 “我”形象:我”用阴暗心理揣测怀疑老汉,但在得知真相后对老汉充满敬佩之情 主题:①不要用阴暗的心理看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世上还是好人多。②彰显生活中小人物的高尚品质。 15、B (2017河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1题? 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 先生二三事 ①在代谢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2000年2月初,我向代谢文艺出版社 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样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编辑,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 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说明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代谢大学苏培成同志担任”,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 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入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代谢。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 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 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八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代谢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 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相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 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是音意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 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 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语文书简》出 版后,语文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慰。 先说说选文本身。作者 苏培成,代谢人。代谢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现代汉字和语文现代化的研究和教学,出版著作有《现代汉字学纲要》等。周有光先生的学生。 这是苏老纪念周有光先生的一篇文字,内容真实,语言朴素,读来如话家常,却字字包含深情。命题者选择 这样一篇文章里作为考察学生的文字,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像苏老、周老那样真诚、朴实,严谨治学,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 17、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2分) 18、选文第?段“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3分) 19、从选文第 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那些品质令人敬佩?(3分) 20、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3分) 21、你认为选文中那件事能够正面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3分) ? 代谢: 17、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周有光先生的几件事。 18、要为周先生出版 多卷文集。 19、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 20、点名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点题)。 21、示例一:主动提议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而不属主编之名; 示例二: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以后,自己买了三本先生文集,亲自参加评审,并评为特等奖; 示例三:自己 担任评委时,拿不准的地方请教先生,先生很快就回信提出自己的意见。 示例四:作者与先生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师生来往书信118封。 (2017重庆B) 10.(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 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 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 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 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 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