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的集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五课矛和盾的集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五课矛和盾的集合
shén tuì bīng
神(精神)(神奇)兵(士兵)(兵法) 退(后退)(退步)
词语解释
• 矛( máo ):古代兵器,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 制成的枪头。 • 盾(dùn):盾牌,古代作战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 箭的武器。 • 招架(zhāo jià):抵挡。
• 紧张(jǐn zhāng):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高度集中。 • 戳(chuō):用力使长条形物体的顶端向前触动或穿 过另一物体。 • 固然(gù rán):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 自卫(zì wèi):保护自己。
25、矛和盾的集合
生字
wō 蜗 (蜗牛)(蜗居) dùn 盾(金盾)(盾牌) chí 持(支持)(坚持) Jià 架(书架)(衣架)
máo 矛(矛盾)(长矛) jí 集(集合)(集中) bān 般(一般)(这般) gu ī 龟(乌龟)(龟甲)
gōng
pào
攻(进攻)(攻击) 炮(炮口)(炮兵) tǎn zhàn 坦(坦克)(坦白) 战(战士)(战争)
• 履带(lǚ dài):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 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 进攻(jì n gōng):接近敌人兵发动攻击。 • 大显神威(dà xiǎn shé n wēi):充分 地显露出神奇的威力。 • 庞然大物(pá n rá n dà wù):形容高 大而笨重的东西。 • 善于(shà n yú):在某方面具有特长。 • 合二为一(hé è r wé i yī):把两种方法 或两件物件合并在一起。
多音字:
ná n( 难过 ) 难
nà n(难民 )
近、反义词:
近义词:招架——抵挡 固然——当然 进攻——攻击 长处——优点 反义词:紧张——轻松 进攻——防守 危急——紧急 自卫——防卫 善于——擅长 安全——危险 胜利——失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矛和盾的集合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矛和盾的集合
挡 难以招架 进攻 庞然大物 大显神威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赛,面对 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 左抵右 挡 ),还是( 难以招架 )。经过反复 思考,发明家将矛的( 进攻 )和盾的 ( 自卫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 这个( 庞然大物 )在战场上( 大显神 威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寓言故事
视频文件H:\矛和盾的集合\ 成语故事动画视频【自相矛 盾】_标清.flv

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
打仗用它来进攻,如果用盾是自卫。
矛 盾
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
打仗用它来进攻,如果用盾是自卫。
短撇长撇连十目, 万箭飞来能挡住。
矛和盾的集合
矛和盾的集合
自卫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进攻 庞然大物 大显神威
自卫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进攻 庞然大物 大显神威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赛,面对 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 ), 还是( )。经过反复思考, 发明家将矛的( )和盾的 ( )合二为一,发明了 坦克,这个( )在战场上 (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 十公里。
作业:抄写字词。
集合 招架 紧张 固然 乌龟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战场 首次 长处 大显神威 乱成一团 合二为一 胜利者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与写作特点分析
01
02
03
结构清晰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通过 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 分来叙述矛和盾的集合过 程。
语言简练
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准 确地表达了矛和盾的特点 以及它们在战斗中的重要 作用。
描写生动
通过对战斗场面的生动描 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紧 张激烈的战斗中。
矛盾冲突展现与主题思想探讨
矛盾冲突
文章中展现了进攻与防御、矛与盾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在战斗中不断激化,最终通过矛和盾的集合得到了 解决。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矛和盾的集合过程,表达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思想。只有进攻和防御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取得战斗的胜利。同时,文章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团结协作,共同面 对困难和挑战。
教材来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
内容概述
课文讲述了发明家手持矛和盾, 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 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的故事。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知识与技能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 者”的道理。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汇报人: 2024-01-13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古代兵器知识普及 • 思维训练:辩证看待问题能力培养 • 语言表达训练:复述、演讲技巧指导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材背景及内容概述预习下节 Nhomakorabea内容提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4段)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第二部(第5段)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第三部分(第6段)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

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3.体会发明家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品质,学会集合优点于一生。

重难点:重点:了解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过程。

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即“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并举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认识矛和盾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认识这两种武器吗?(板书:矛盾)随机教学“矛和盾”字。

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师小结: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

矛长长的,头上尖尖的,用来进攻。

盾就是盾牌,是用来抵挡的,保护自己的。

(教师随机板书:矛——进攻。

盾——自卫。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矛和盾的集合》(师补充课题)。

用来进攻的矛和用来防守的盾怎么能集合起来呢?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自学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集合招架紧张自卫进攻炮口坦克战场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自由读——指名读——同桌接读(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正音。

【K12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生字组词人教版

【K12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生字组词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矛和盾的集合》生字组词人教版【矛】读音:áo巧记:说它柔,缺木头。

字义: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组词:长矛矛盾矛头矛盾律自相矛盾造字:象形法造句:长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笔顺:第三笔横钩要长,稳住字的重心,“”写在竖中线上。

字歌:身披茅草手握长矛赋予使命做到最好【盾】读音:dùn巧记:遁走无形。

字义:①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②盾形的东西组词:①盾牌②金盾银盾造字:象形法造句:盾牌是抵挡箭和长矛最好的防护武器。

笔顺:平撇宜短,竖撇稍直;“目”略长。

字歌:手持盾牌两人遵循木来读走之逃遁【集】读音:jí巧记:“木”上无土堆。

字义:①聚,会合,总合②定期交易的市场组词:①集合聚集集思广益惊喜交集②赶集集市造字:会意法造句:同学们集合做操时,要做到快、静、齐。

笔顺:上窄下宽。

“木”的横要长,托住上面。

字歌:集市有小狗有人在出售小隼是猛禽焦急又发愁【持】读音:chí巧记:手拿“寸”“土”。

字义:①拿着,握住②遵守不变③料理,主管组词:①持刀②持久持之以恒③操持主持勤俭持家造字:形声造句:警察很快制服了持刀的歹徒。

笔顺:“寺”的“土”下横稍长,“寸”竖钩稍偏右。

字歌:一人侍候两人等待伸手支持出言诗【般】读音:bān巧记:小船无口“又”来添。

字义:①样,种类②古同“搬”组词:①这般那般般配百般照顾百般刁难如此这般万般无奈造字:会意法造句:明明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对奶奶百般照顾。

笔顺:“舟”做部首时中横变成提;“殳”捺伸展。

【架】读音:jià巧记:“加”在“木”上。

字义:①支承。

抵挡,禁受②用强力把人劫走③用作支承的东西组词:①招架难以招架②绑架③书架造字:形声造句:网球赛场上,她凌厉的进攻让对手难以招架。

笔顺:“木”的横要长,托住“加”,撇捺舒展。

字歌:有马把车驾烟草制雪茄献宝贝祝贺用木做书架【龟】读音:guī巧记:一刀削去电灯头。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PPT课件

炮口 履带
盾 矛
铁屋子
轮子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博采众长
你能不能想一个集合的办法, 你能不能想一个集合的办法, 改变你身边的小物品。 改变你身边的小物品。 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说 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 给我们的老师和伙伴听。 给我们的老师和伙伴听。
更多全套免费课件下载地址:六十铺 中小学教育网
+
=
+
=
坦克 大显 神威 自卫 善于
矛和盾互相集合会变成什么呢? 矛和盾互相集合会变成什么呢?
+
见识过坦克的威力吗? 见识过坦克的威力吗
5. 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 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 年 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 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 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 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 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5. 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 为一, 大显神威。 为一,在战场上 大显神威。 1916年, 年 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 德国兵 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 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 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 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
1.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2.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 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 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 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 盾太小啦! 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 盾太小啦! 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3.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 里保命的蜗牛和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里保命的蜗牛和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 4.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 枪口或炮口。 “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 枪口或炮口 “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 枪口或炮口。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 矛 枪口或炮口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 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说课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说课反思

《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说课赵家庄小学田小丽(一)说教材《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

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

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

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说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会写“矛”“盾”“集”三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

2.读懂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感受集合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对比阅读学法:自主、合作、表演体验(四)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课前读书:《论语三则》同学们的小古文读得越来越有韵味了!田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动画片,准备好了吗?看《自相矛盾》视频。

【动画片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观看动画片的同时也让学生积累了成语,感知到了矛与盾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1、动画片提到的两种兵器是什么?2、指导书写“矛”和“盾”。

矛: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

(书空)“矛”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那一点很容易忘记。

这是一个开关,古代中国的矛头是灵活可变的。

“矛”字的一撇同学们也很容易忘记,那一撇是矛头下的流苏,看起来美观,还可以辟邪。

盾:一个人的手举着盾牌,后面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这里进行的是字理教学,将学生的生字书写指导和生字识记变得更有趣,学生的记忆也会更深刻,同时在念儿歌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矛和盾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出了铺垫。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5矛与盾的集合(2020101419311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5矛与盾的集合(20201014193110)

25矛和盾的集合一、教学目标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二、预习学案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三、导学案一、导课:1、谈话:“矛”的长处?“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

2、出示坦克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二、探究发明过程1、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呢?坦克在战场上它们又如何来发挥优势的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带着好奇来一次神奇的“发现之旅”2、用心读课文1~4节,感悟课文。

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出一些简短的词句来体现发明家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整个过程”: (提示:从思考到发明的整个过程)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对了--------------------------- ”3、考眼力,大家能不能很快地从1-4小节中找出几个带“然”的词语。

我们比比看,哪个队比较快。

”忽然固然当然(出示在黑板上)分析三个词语(参考课文记录),4、“同学们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来把我们聪明的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讲一下呢?”5、“我们的同学们真厉害,通过这三个词语很清楚地把发明家思考发明的过程表达了出来,我们的发明家啊就比较辛苦了,他可是想了很久很久,他会在什么时候想呢?(他可能会白天想,晚上想,吃饭做事都在思考这个问题…….,)6、有感情读文7、引导相机板书板书:矛---------- 进攻------ 枪扣或炮口(集长处于一身)(胜利者)集合----坦克盾------- 防守------铁屋子(会动)8、出示发明坦克过程的课件“同学们,这个过程,就是发明坦克的过程,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原文及教案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

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发现问题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这样一段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对问题进行探索到欲通未通之际,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来讲,这种状态叫“愤”“悱”。

这时只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稍加启示引导,就可使学生豁然醒悟。

而学生的“愤”“悱”又必须以自主的阅读、思考、探索为基础。

因此,应帮助学生养成课前自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查找相关的资料的好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课前“有备而来”。

二、整体感知初读质疑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学习潜能很巧妙地牵引出来。

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在学生课前预习质疑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并提炼出两个重点问题: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2.“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这一提炼,既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带着他们直奔文章的关键处。

此环节的设计使以后的教学呈辐射状,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三、以疑促读交流感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组 25《矛和盾的集合》百兵之王矛相关阅读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组 25《矛和盾的集合》百兵之王矛相关阅读 新人教版

百兵之王矛矛与枪名称虽异,但两者都是古代战场上一种直而尖形的刺杀兵器。

枪由矛演变而来。

矛,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

最初原始人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等作矛头,绑在竹木竿上,用以锥刺。

进入新石器时期,人们已能反石头或骨木等材料经过精心磨制,装上长柄,用来刺杀野兽等。

根据这一时期出土的石矛骨矛木矛等看,较之前期不仅制工精细,而且刃部锋利。

矛在原始社会并无定形,到了商代出现了青铜矛,矛的形式才较为一致。

从河南湖北浙江山西山东等地出土的大量青铜矛看,矛形体宽大,刃部具有双锋,不少矛銎部的两侧有环或孔,用以系缨。

有的矛在当时既是实战的兵器,又是艺术的珍口,它们的制作技术和雕饰已相当精良美观。

到了西周时期,矛的形体向细长演变,由过去的銎比刃长,演变至此时的刃比銎长;刃部由原来的双隅(刃部隆起的脊角)到此时有3隅和4隅等数种。

成为当时战场上的主要武器,列为五兵之一。

《周礼·夏官·司右》郑玄注“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称其为“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则无夷矛而有弓矢”。

可见当时的矛,按用途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

据《周礼·考工记》说“酋矛常有四尺(古代8尺为寻,倍寻曰常。

故‘常有四尺’即2丈。

根据战国铜尺,1尺等于现在的0.23米,这样2丈便等于今天的4.6米)”,多用于步战而夷矛柄长2丈4尺,则多用于车战。

春秋战国时期,矛的形制数量质量等方面都有提高和改进,从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广东广西河北湖南等地出土的矛来看,制造精湛,锋部越来越厚实,杀伤力强(如图山西灵石出土的枪)。

战国时期铁制兵器广泛应用于战争,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能制造具有较大杀伤力的铁矛。

《荀子·议兵》篇中记载,楚国南阳的铁矛“惨如蜂蛋”。

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和长沙等地都出土过这个时期十分锋利的铁矛。

这一时期,我国铁矛青铜矛制造虽然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铜铁制的矛并没有完全取代石矛,在一些地区铁铜石制的矛同时并存。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城区西光实验小学吕建毅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

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组教材的专题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这个思想方法。

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设计理念和思路在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突出研读重点,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进行尝试阅读,充分发挥研读对全篇课文的穿透力。

在教学中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让思维在语言的优化下,更独特、更有创新性,从而实现多维教育目标的有效整合。

四、教学目标1、学习矛、盾、持、般、蜗、坦6个字;会写矛、盾等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词语;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

了解坦克在战场上是如何大显神威的。

3、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重点句段,在理解、揣摩、内化和吸收中学习语言,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和品悟积累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FLASHI动画)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矛和盾有什么特点?2.学写矛和盾(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学习这两个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课堂教学课件1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课堂教学课件1新人教版

语文园地八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 (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同学们,再见!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语文园地二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第25 课
矛和盾的集合
图说成语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自相矛盾

→矛

→盾
我会读 集合 招架 紧张 固然蜗牛 乌龟 自卫 进攻炮口 坦克 战场 首次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紧张危急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我会写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发明家将( 盾)的(自卫) 和(矛 )的( 进攻)合二为一发明 (坦克 )的过程,说明了(
语文园地五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文园地六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语文园地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上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 完人,金无足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进攻戳雨点般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坦克炮口履带大显神威庞然大物”等词语。

会写“矛、盾”两字。

2.重点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大显神威”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五、教学媒体:电子白板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课前已经布置你们阅读了《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谁来给咱们讲讲这个故事。

2、认识生字“矛”“盾”
(出示矛和盾的图片,认识矛和盾)矛的作用是(攻击)盾的作用是(自卫)
书写:(1)师范写“矛盾”(先写一个予,再加上一撇,这一撇就是锋利的矛,少了
它可就无法进攻啦!盾字的外侧是两笔,先横撇再竖撇。

)(2)会写矛和盾了吗?那现在请大家拿出田字格本,把这两个字工工整整地写一遍。

注意写字的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足要安。

(3)展示后评价。

3、出示课题。

矛和盾是两种对立的兵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结果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请同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生字新词要多读几遍。

2、现在章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读的效果。

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固然进攻坦克炮口履带大显神威庞然大物乱成一团集合合二为一集于一身:
这里面有两个词很好地解释了“集合”,谁找到了?“合二为一”这里的“二”指得的(矛和盾)那这个“一”指得是什么呢?(坦克)“集于一身”又是集什么与什么于一身呢?(是集矛和盾的优点于一身。


3、课文主要内容:那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就是什么呀?(板书:坦克)现在谁能根据板书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发明家把()和()集合,发明了()。

三、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师:发明家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这还得从一场比赛说起!请大家自由读读第2小节,找一找描写比赛的句子。

2、师:现在老师把这场比赛搬到教室里来,谁愿意和老师实战一下呢!(请一生上来)
1)(左抵右挡)师:好,如果我的手指是矛,你的手掌是盾。

我往你的左边一下,你往什方向挡?(左);我往你的右边一下呢,你往什么方向挡?(右)这就是文中的一个词——左抵右挡。

师:我们的比赛还得继续!“矛”如此密急地向他袭来,刚才你们观察的是我,现在你们观察他!找两个词形容他的动作。

(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3、指名读:同学们,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啊?(精彩。

师:读出你的精彩!激烈)
4、(全班齐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精彩、激烈的比赛中。

5、师:正是这样一场紧张刺激的比赛,使发明家有了一个想法,发明家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2—4小节,把发明家的想法用横线画出来。

(相机出示)
6、师:科学家在第一个想法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生:(出示)盾太小了,如果做成铁屋子,敌人就戳不到我了!
(1)大家发现没有,这句话里有两个感叹号?他们感叹的意思一样吗?(第一个是因为“盾太小”而紧张,第二个感叹号是因为想到了方法而感到高兴。


(2)既然这两个感叹号意思不同,那你能把这两个感叹句读好吗?(指名生读)
(3)齐读
7、师:看,老师还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出来(师出示表格:)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盾太小铁屋子
师:按照上述的方法,你能解决后面的两个问题了吗?(能)注意: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出所遇到的问题,请你们先仔细读读发明家的想法,再思考讨论发明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最后再用简洁的语言填表。

请你们小组合作,试着完成以下表格。

填一填:
(投影)一学生的答案:
发现问题如何解决
盾太小铁屋子
不能进攻开个孔,把矛伸出来
不能跑安个轮子履带
(生拿着自己的纸条解说):发明家发现盾太小了,所以想到安一个铁屋子,后来他又发现不能进攻,就想到在铁屋子上开个孔,把矛伸出来,但是躲在里面却不能跑,发明家又想到给铁屋子安个轮子履带。

8、师:同学们,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老师相信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对你们来说也不是难事!(出示)
9、快看,这就是发明家发明的坦克!厉害吧!师出示坦克图:这就是矛和盾的集合——坦克,那谁来指指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还有“履带”在哪里?(一生指认)师小结:坦克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于一身,将矛的进攻盾的自卫合二为一,那坦克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集合了其它东西的长处,又是怎样集合在一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研究。

板书设计:25 矛和盾的集合
进攻自卫合二为一
集于一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