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课件PPT

专科检查:左侧腹部及腰背部散在红斑,上有米粒至蚕豆大小水疱,水疱疱 壁紧张,疱液部分呈血性,呈簇集性分布,红斑、水疱沿单侧神经走向呈带 状分布。左腋下可见一鹌鹑蛋大小暗红色肿块,中心可见淡黄色痂壳,压痛 明显。
简要病史(五)
辅助检查
血常规全项:3月29日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压积:27.3%↓,平均红细胞 体积:70.5fL↓,平均血红蛋白量:23.3pg↓;
潜在并发症及处理
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处理:1.病室温度宜偏暖,避免直接吹风,防止感受风邪,保证患者睡
眠充足,注意休息。 2、可遵医嘱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达到消炎、
解痉、镇痛目的,注意操作安全,避免烫伤。疼痛剧烈,根据医嘱予 止痛药或配合针刺,理气止痛。。
健康指导
(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忌恼怒,情绪开朗,心气调 和。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 理评价
2.体温过高:与疱疹引起的发热有关 护理措施:1、每日监测体温4次,给予物理降温,加强皮肤与口腔
护理。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 理评价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带状疱疹引起的皮肤损伤及长期卧床有关 。
护理措施:1.加强皮损区的护理,避免疱疹受到摩擦,红外线烤灯照射 水痂处,睡气垫床加强翻身叩背。
查房流程
1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2
病情分析阐述1来自相关知识链接提问、讨论
2
查房小结
一、定义及病因
蛇串疮是因肝脾内蕴湿热火毒,兼受邪毒蕴蒸肌肤所致,是以成簇水 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特征的皮肤 病。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称缠腰火丹;本病又称之为火带疮、蛇丹 、蜘蛛疮等。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祥,系统 回顾无特殊。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口服中药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给予患者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外用药护理
对患处进行中药外敷或涂擦,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观察皮肤变化情况。
针灸护理
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 针灸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针灸后护理
针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观察患 者有无不适症状。
拔罐护理
拔罐治疗
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拔罐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拔罐后护理
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推拿护理
推拿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推拿治疗,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推拿后护理
推拿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04
日常护理建议
生活起居建议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直接吹风,防止感冒 。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 应的护理和指导,如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等。
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劳累等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问诊评估
询问病情
询问患者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治疗经过等,了解病情发展 情况。
询问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以便 更好地制定护理方案。
切诊评估
脉象
脉象弦数、滑数,提示热毒内蕴或湿热内蕴。
皮肤触诊
皮肤触诊可感知疼痛程度、温度变化等,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
03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护理
0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 换内衣裤,床单、被褥 应平整、柔软。
03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 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相关知识链接
哪些食物可以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
1、咖啡:咖啡因成分和人体中一种传递 疼痛信息的化学物质相似,摄入咖啡因 后,它会取代这种化学物质的角色,使 细胞接收不到传来的疼痛讯号,从而减 少疼痛感。
2、莓类:草莓、黑莓及樱桃阻断发炎的 能力更甚于阿司匹林。
3、樱桃、苹果、橘子、柿子、菠萝等:上 述水果存在一种物质“水杨酸盐”,这种 “天然阿司匹林”正是止痛药阿司匹林的 成分
一、定义及病因
蛇串疮是因肝脾内蕴湿热火毒,兼受邪毒蕴 蒸肌肤所致,是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 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其疼痛剧烈为特征 的皮肤病。因每多缠腰而发,故而称缠腰火 丹;本病又称之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 。相当于西医的“带疮疱疹”。
本病多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感染毒邪或 年老体虚等而发病。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5.局部遗留神经痛时,给予积极治疗。
饮食指导
1.饮食宜清淡,宜消化,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少吃油炸食物,忌鱼虾蟹、鸡肉、羊肉等发物, 忌辛辣、刺激食物、应禁烟酒。 2.对于肝经郁热证者,宜进清热解毒之品,如: 菠萝、苦瓜、西瓜、黄瓜等。 3.对于脾虚湿蕴证者,宜进键脾利湿之品,如: 冬瓜、扁豆、绿豆汤、薏米等。 4.对于气滞血瘀证者,宜食清热解毒,行气通络 之品,如:丝瓜汤、陈皮、洋白菜等。
营养,达到消炎、解痉、镇痛目的,注意操作 安全,避免烫伤。疼痛剧烈,根据医嘱予止痛 药配合针刺,理气止痛。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忌恼怒,情绪开朗,心 气调和。
2.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 物。注意个人卫生,睡前热水泡脚,促进全身 血液循环,有助入睡。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物, 禁烟、酒。多食蔬菜、水果。行气通络。清解 余毒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护理查房,是个需要细致入微的过程。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方面的内容,力求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关怀和专业的结合。
一、带状疱疹的基础知识1.1 带状疱疹的成因带状疱疹,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其实大家应该都听过水痘。
没错,带状疱疹就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
它在体内潜伏多年,等免疫力一下降,嘿,瞬间就冒出来了。
疼痛、瘙痒,甚至刺痛,像是小虫子在皮肤上爬。
真是让人受不了。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或者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中招。
1.2 症状表现一般来说,带状疱疹会先在皮肤上出现红斑,随后是水泡。
这些水泡聚在一起,形成一条带状的疱疹。
常常伴随剧烈的神经痛。
那种痛,形容不出来,简直让人想哭。
很多患者说,连睡觉都不安稳。
这个时候,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护理查房的重点2.1 病情观察护理查房,首先得做的就是观察病情。
每天都要关注患者的皮肤变化,看看水泡的情况,是否有破裂或感染。
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用一些专业的疼痛评分表。
这个很重要,只有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才能提供更好的帮助。
2.2 心理支持光关注身体的痛苦还不够。
心理支持同样关键。
带状疱疹的疼痛不仅肉体上折磨人,精神上也是个挑战。
我们要与患者多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
有时候,听一听就是最大的安慰。
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
陪伴,能让人觉得温暖。
2.3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要到位。
可以采取一些局部护理,比如用温水清洁患处,避免二次感染。
同时,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很多时候,患者对药物的使用不太了解,可能会出现错误用药的情况。
我们要手把手教会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三、患者教育3.1 生活方式的调整带状疱疹患者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也需要做些调整。
要鼓励他们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压力。
这些小细节,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3.2 注意皮肤保护皮肤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患者在疱疹愈合期间,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可以涂抹防晒霜。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汇报人:日期:•病例介绍•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目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健康宣教与随访计划•总结与反思01病例介绍患者基本信息职业:退休姓名:张三年龄:65岁婚姻状况:已婚性别:男家庭住址:XX市XX区XX路XX号主诉左侧腰部及腹部疼痛,伴水疱形成2周。
病史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3天后,疼痛部位出现成簇的红色斑丘疹,迅速演变为水疱,疱液澄清,周围绕以红晕。
患者曾自行涂抹止痛药膏,但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
无药物过敏史。
病情概述010204护理查房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护理需求。
针对患者的带状疱疹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提高患者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0302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皮肤疼痛的严重程度,如轻度、中度或重度疼痛。
皮肤疼痛程度皮肤破损情况皮肤颜色与温度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出现破损、渗液、感染等情况。
评估患者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以判断皮肤血液循环情况。
030201皮肤状况评估疼痛评估疼痛部位与性质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如灼痛、刺痛、跳痛等。
疼痛程度评估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了解患者因疼痛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情况,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观察患者情绪是否稳定,有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情绪状态了解患者面对疾病的心理应对方式,如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
心理应对方式评估患者家庭、朋友等社会支持情况,以判断其社会支持网络是否健全。
社会支持情况心理状况评估03护理措施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避免汗液和尿液等刺激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手触摸或搔抓患处,以免继发感染。
避免摩擦和搔抓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如中药膏、抗生素软膏等,以促进皮肤愈合。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应用到更多皮肤病领域,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03
完善护理规范
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
疗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未恢复
患者皮损未减少,甚至增多。
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评估
1 2
显著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能够正常进行日常生活 和工作。
部分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 扰。
3
未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未改善,甚至下降。
06
总结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护理总结
促进疾病恢复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方法,能够促进带状疱 疹的恢复,减轻疼痛和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家族史
患者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病史,但 其具体发病情况不详。
02
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评估
01
02
03
04
体温
监测患者的体温,观察是否有 发热现象。
脉搏
检查患者的脉搏,了解心率变 化。
呼吸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注意是 否有呼吸困难或急促现象。
血压
测量患者的血压,了解血压变 化情况。
疼痛评估
疼痛部位
确认患者疼痛的部位,如腰部、 腹部、颈部等。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 状疱疹查(蛇串疮)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病例介绍 • 护理评估 • 中医护理方案 • 西医护理方案 • 护理效果评估与反馈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介绍
基本信息
01
患者姓名:张三
02
年龄:62岁
03
性别:男
04
住院号:123456
9月蛇串疮教学查房

知识链接
(三)情志调理
1.主动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使患 者愉快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2.向患者讲解引起本病疼痛的原因、疾病的病程及缓解疼痛 的方法,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
3.指导患者通过聊天、听广播等放松,转移注意力,以减轻 疼痛。
护理措施
• 1P:疼痛:与热毒内蕴,气滞血瘀,络脉不畅有关 • 预期目标:患者三天内疼痛缓解。 • 1I、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进行疼痛评分的
测定 • 2I、穿宽松棉质衣物,防止衣服过小、过紧磨擦患处增加
疼痛 • 3I、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及家人陪伴 • 4I、协助病人采用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 5I、遵医嘱应用营养神经药 • 1O:09月05日患者疼痛较前缓解,NRS评分1分
•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8年,现服用缬沙坦,有糖尿病病 史,现服用二甲双胍。
病情介绍
• 专项评分 • Barthel评分100分
病史汇报
辅助检查 血常规: 平均血红蛋白:35.1 PG↑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73.00g/L↑ 血生化: 葡萄糖 6.48 mmol/L
病史汇报
诊断: 中医诊断:蛇串疮—肝火上炎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pathogenesis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
70%水痘
30%隐性感染
潜伏带病毒者
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
劳累过度、创伤、肿瘤、感染等(抵抗力下降)
病毒被激活
水
神经痛
疱
知识链接
肋间神经 (53%)
颈神经(20%) 三叉神经(15%)
中医护理护理查房严重带状疱疹查(蛇串疮)

查房前应了解患者病情和护理情 况
查房后应及时总结和反馈护理问 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查房时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查房时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 安全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适量运动,合理饮食,保证 充足的睡眠。
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预防 水痘的发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理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和感染,同时注意饮 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
目的:通过护理查房,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意义: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加强医护沟通与合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确定查房时间和地点 确定查房人员和分工 制定查房计划和流程 进行查房并记录患者情况
生活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带状 疱疹。
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是带状疱疹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 过度劳累。
积极治疗:如果已经患有带状疱疹,要积极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康 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 情等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20XX
YOUR LOGO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20XX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Part Five
带状疱疹是一种 由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引起的皮肤 病
症状包括疼痛、 水疱、红斑等, 通常沿神经分布
病程通常持续数 周到数月不等
疼痛是带状疱疹 最显著的症状, 尤其是老年人和 身体虚弱的人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9月)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护理业务查房记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录一.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二.临床特点为群集疱疹,带状分布、单侧性发病、疼痛剧烈。
三.医疗目标止痛、抗病毒、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和缩短病程。
四.治疗原则抗病毒,营养神经。
五.护理评估1.观察止痛药物的效果2.观察病人患处是否有感染征象3.经治疗,观察病人视力恢复的程度六.护理目标1.病人自述疼痛减轻或消失2.不出现继发性感染3.视力恢复或基本恢复至原有水平七.护理问题1.疼痛: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有关。
2.预防感染:与免疫力低下和疱疹破溃有关。
3.预防视力减退:与病毒侵犯眶上神经,疱疹累及眼部有关。
八.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疼痛护理1.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2.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
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4.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三)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病人)1.眼部分泌物多时可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
2.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3.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4.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
带状疱疹查房

2020-12-17
30
• 【火疗适应症】
• 烧头部:脑血栓、良性脑瘤积水、脑萎缩、脑供血不足、失眠、头痛、神经痛、神 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
胸背部疱疹部分已结痂,局部红肿较前消退。 疼痛1分
2016.4.25 右侧胸背部疱疹较前消退,局部红肿基本消 退
2016.4.30 右侧胸背部疱疹及局部红肿基本消退,患者 症状好转,病情稳定,予5月1日出院。
疼痛1分
P:80次/分 R:24次/分 BP:160-180/7080mmHg
P:72次/分 R:21次/分 BP:140-198/7098mmHg
2020-12-17
27
治疗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局部治疗: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湿润烧伤膏、
喷昔洛韦乳膏外涂。 ➢物理治疗:红外线、火疗
2020-12-17
28
治疗
物理治疗: 一、 可选用红外线治疗仪(频谱)照
射,以缓解其疼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痂。
2020-12-17
29
治疗
4
• 护理体查:患者已出院,只能做回顾性查房。
2020-12-17
5
护理问题:
1.疼痛:与所患疾病神经痛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病毒疱疹破溃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疱疹破溃、感染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高血压、高龄行动不便有关; 5.舒适度改变:与皮肤瘙痒,疼痛有关 6.焦虑:担心愈后不佳有关
• 3、导致运动性神经麻痹: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 经麻痹。当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时,出现耳壳及外耳道疱疹,可伴有耳及乳突深部疼 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以及舌前1/3年味觉消失。
中医科带状疱疹教学查房

治疗方案
(2)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10g 茯苓15g 陈皮 10g 厚朴10g 泽泻10g 滑石30g(先煎) 大青 叶15g 板蓝根15g 元胡10g 生甘草6g
中成药:可予健脾除湿的中成药如参苓白术丸等。 疼痛剧烈者可配合内服元胡止痛胶囊。可选用健脾 益气中药针剂,如黄芪注射液等。
中医科带状疱疹教学查房
主要内容
一、病史汇报
二、医疗诊断 三、治疗方案 四、相关知识 五、饮食指导
病历汇报
患者董腾蛟,男,28岁,因“左侧颜面部水泡伴头疼3天余”,门诊拟“ 带状疱疹合并感染2.颈部淋巴结肿大”,于2016年11月25日 11:55:15:00收住入院。病史特点总结如下:
主诉:左侧颜面部水泡伴头疼3天余 患者于3天前无诱因左侧颜面部疱疹,高出皮肤表面,流出少许水样分泌 物,无瘙痒,头疼,无头晕,当时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症状未见好转 ,故今日到我科门诊就诊,门诊以“1.带状疱疹合并感染2.左侧颈部淋 巴结肿大”收入院,本次发病以来精神欠佳,神志清,无头晕,有头疼 ,无恶心及呕吐,无纳差及消瘦,二便正常
(4).糖皮质激素:适于老年早期患者,可口服强 的松,每日30mg,疗程5-7日。
(5).局部治疗:外用含樟脑、硫磺的炉甘石洗剂,
治疗方案
3.其他治法:
(1)外治疗法:
①抽疱液:水疱较大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液;
②中药湿敷:红斑、水疱、渗出皮疹给予清热解毒 中药湿敷,如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g,制乳 香、制没药各5g。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 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四、治疗方案
• 1.中医辨证论治:
• (1)肝经湿热证
•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1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2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3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4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5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6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7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8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9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10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9月)11 / 4912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13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14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15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16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17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护理业务查房记19 / 4920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21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23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24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25 / 4926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27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28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29 / 49护理业务查房记录30 / 49一.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二.临床特点为群集疱疹,带状分布、单侧性发病、疼痛剧烈。
三.医疗目标止痛、抗病毒、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和缩短病程。
四.治疗原则抗病毒,营养神经。
五.护理评估1.观察止痛药物的效果2.观察病人患处是否有感染征象3.经治疗,观察病人视力恢复的程度31 / 49六.护理目标1.病人自述疼痛减轻或消失2.不出现继发性感染3.视力恢复或基本恢复至原有水平七.护理问题1.疼痛: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有关。
2.预防感染:与免疫力低下和疱疹破溃有关。
3.预防视力减退:与病毒侵犯眶上神经,疱疹累及眼部有关。
八.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疼痛护理1.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2.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
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4.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三)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病人)1.眼部分泌物多时可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
32 / 492.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3.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4.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
九.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病经治愈后不再复发,解除其后顾之忧,积极配合治疗。
3.介绍治疗的效果及皮肤不会出现永久性疤痕。
4.告知患者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
眼部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年6月15日《中国实用医药》第17期【摘要】目的探讨眼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21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病例病情得到控制,均康复出院,没有出现严重的眼损害和后遗神经痛。
结论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在强而有效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恢复视力,缩短疗程,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起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眼部带状疱疹;护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以后病毒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各种诱发刺激下,可使之再活动,生长繁殖,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的水疱疹和神经痛,即带状疱疹。
好发于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布区域。
当发生在三又神经眼支时,除眼睑皮肤发病外,常累及眼睛引起结膜、角膜、甚至色素膜的损害,患者视力下降,严重的可致失明,影响其身心健康。
33 / 49本院眼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眼部带状疱疹21例,经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1~93岁;分型:轻型:病变仅累及眼睑皮肤者11例;中型:眼睑皮肤有带状疱疹并发浅层角膜炎者7例;重型:眼睑皮肤带状疱疹或并发角膜虹膜炎,同时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者3例。
1.2临床表现患者多因单侧头额、面颈部出现疼痛数天,伴红斑水疱,并出现同侧眼睑水肿、眼睛刺痛、畏光、流泪而就诊。
检查:轻型者患侧眼脸水肿,有小水疱,结膜充血,畏光,流泪,中型和重型的患者角膜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视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重型的患者伴发热。
2护理2.1皮肤护理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的环境。
做好疱疹护理,减少摩擦,疱壁一般不刺破,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搔抓、热水及皂类刺激。
在发生疱疹处用3%硼酸溶液湿敷,以防继发感染。
为促进疱液吸收及伤口愈合,用红外线灯照射2次/d,30min/次,注意调整灯距,防止烫伤。
照射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遮盖双眼并嘱患者闭眼。
本组均未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
2.2眼睛护理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视力的保护,是护理的重中之重。
在提高免疫力和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的前提下,应及早短期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眼损害。
遵医嘱交替使用抗病毒、类固醇类等滴眼液,每2h1次,每次1~2滴,每种滴眼液应相隔15min。
滴眼前先用棉签将分泌物拭去,不可将药物直接滴在角膜上,以免刺激角膜。
滴眼药动作要轻柔,以免眼球受压引起角膜疱疹破溃。
瞩患者注意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和用不干净的手34 / 49帕、纸等擦眼睛,勿让眼睑的疱疹液及清洁液流入眼内。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视力情况,防止葡萄膜、视网膜炎的发生。
本组中、重型患者经过及时、综合的治疗及实施针对性护理,病情得到控制,视力逐渐恢复,有效防止了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的发生。
2015-08-0419:57 首次病程记录患者吴治芬,女,59岁。
因“右腰腹部灼热刺痛,水疱疹12天”于2015-08-04 15:06:13入院。
病史由患者本人P5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急症。
I5:1、避免诱因:向病人阐明不良情绪诱发高血压急症,根据病人的性格特点提出改变不良性格的方法,保持心绪平和、轻松、稳定,指导病人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更不可突然停服。
避免过劳和寒冷的刺激。
2、病情监测:定期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运动障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3、高血压急症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保持安静,避免搬动病人。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安定病人情绪,必要时用镇静剂。
O5: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或直立性低血压有关目标:病人控制好血压,了解关于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能进行基本的自主活动,尽量不发生此现象。
35 / 49I2:1、避免受伤:定时测量病人血压并做好记录。
出现头晕、眼花、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时要嘱其卧床休息,上厕所或外出时有人陪伴,避免迅速改变体位、活动场所光线暗、病室内东西乱放、地面滑、休息拉上床栏。
2、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A、首先要给病人讲解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为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要特别注意。
B、知道病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是刚服药后,要休息一段时间在下床活动;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更不宜大量饮酒。
C、指导在病人直立性低血压发生时采取下肢抬高,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O2:病人的血压控制安全范围内,了解关于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且未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叙述,可靠,记录于当时。
一、病史特点:1.年龄性别特点:患者为老年女性,59岁;2.起病特点:急性起病,病程短,12天;3.症状特点:右腰腹部灼热刺痛不适,痛势剧烈,呈持续性针刺样痛,伴烧灼感,继而疼痛区出现成簇水疱,色鲜红灼热刺痛,疱壁光亮,内容物澄清,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4.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220/120mmHg,长期口服药物(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患者自行停药3天。
否认“心脏病、冠心病”病史;36 / 495.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0/116mmHg,患者神清,痛苦面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及调节反射灵敏,双眼球活动可。
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部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听诊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肾区无叩痛。
6.专科情况:沿右腰腹(腰3、4、5神经根分部区域面积约2㎝×6㎝)簇集成群小水泡,暗红色丘疹,呈粟粒大小,累累如串珠,疱壁破溃色暗,部分结痂,皮肤周围不红,间有正常皮肤。
7.辅助检查:餐后电脑血糖监测7.5mmol/L。
二、拟诊讨论:37 / 49一)、初步诊断:中医诊断:1.蛇串疮(肝经郁热证)2.眩晕西医诊断:1.带状疱疹 2.原发高血压3级1.带状疱疹西医诊断依据:①患者为老年女性,59岁,急性起病,病程短,12天;②因“右腰腹部灼热刺痛,水疱疹12天”入院;③症状特点:右腰腹部灼热刺痛不适,痛势剧烈,呈持续性针刺样痛,伴烧灼感,继而疼痛区出现成簇水疱,色鲜红灼热刺痛,疱壁光亮,内容物澄清,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④沿右腰腹(腰3、4、5神经根分部区域面积约2㎝×6㎝)簇集成群小水泡,暗红色丘疹,呈粟粒大小,累累如串珠,疱壁破溃色暗,部分结痂,皮肤周围不红,间有正常皮肤。
中医辩病辩证依据:患者为老年女性,59岁,以“右腰腹部灼热刺痛,水疱疹12天”为主要症状,故可诊断为蛇串疮。
症见:右腰腹部灼热刺痛不适,痛势剧烈,呈持续性针刺样痛,伴烧灼感,继而疼痛区出现成簇水疱,色鲜红灼热刺痛,疱壁光亮,内容物澄清,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患者老年女性年近六旬,肝肾亏虚,肝血不足,血虚则肝旺,肝经火毒炽盛,多发于躯干。
湿热毒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外溢肌肤而发为疱疹疼痛。
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为肝经郁热之征象。
2.原发高血压3级诊断依据:①患者为老年女性,59岁;②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220/120mmHg,长期口服药物(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患者自行停药3天;③体查:血压:180/116mmHg。
无头昏不适。
无心脑肾疾病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