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合集下载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张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楚地看见最细微的事物,见到微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成群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就果真像变成白鹤一样;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累得发僵了。

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里浏览,安适愉快十分满足。

有一天,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

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家伙,拔山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

中考试题及答案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 徐喷以烟(3)鞭数十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个人写作

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个人写作

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个人写作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项为之强强: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___________ (3)捉虾蟆,鞭数十鞭:___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1、通“僵”,僵硬被鞭打2、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

3、记述了观飞蚊、观草木、观虫斗三件趣事4、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沈复(1763年—18____年),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

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童趣》等工诗画、散文。

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

我回忆幼稚的童年时,能张开眼睛看太阳,观察最细微的事情,看见藐小的事物,必观察它的特点,所以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成群,嗡声如雷鸣,我把它比作在空中的仙鹤飞舞,心里这么一想,果然出现成千成百的白鹤;抬头看着,脖子也为这种景象而僵硬,把蚊子留在蚊帐中,慢慢用烟喷它,使蚊子冲着烟雾而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图,果然仙鹤在云端鸣叫,眼前的景象使我感到,安适满足。

童趣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童趣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童趣⽂⾔⽂阅读原⽂附答案 《童趣》节选⾃清代⽂学家沈复作品《浮⽣六记·闲情记趣》。

⽂章通过描写⼉时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驱打蛤蟆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强的物外之趣。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童趣》⽂⾔⽂阅读原⽂和答案,⼀起来看看吧。

《童趣》⽂⾔⽂阅读原⽂ (1)余忆童稚时,能张⽬对⽇,明察秋毫,见藐⼩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观之,项为之强。

⼜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3)余常于⼟墙凹凸处,花台⼩草丛杂处,蹲其⾝,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蚁为兽,以⼟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得。

(4)⼀⽇,见⼆⾍⽃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物,拔⼭倒树⽽来,盖⼀癞虾蟆,⾆⼀吐⽽⼆⾍尽为所吞。

余年幼,⽅出神,不觉呀然⼀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驱之别院。

《童趣》⽂⾔⽂阅读题⽬ 【⼩题1】第(4)段中的“庞然⼤物”指的是所拔之“⼭”指的是所倒的“树”指的是(3分) 【⼩题2】翻译下列句⼦(4分) (1)昂⾸观之,项为之强。

(2)见藐⼩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阅读答案 【⼩题1】癞虾蟆,⼟砾凸者,丛草(3分) 【⼩题2】(1)抬头看着它们,连脖⼦都变得僵硬了 (2)见到细⼩的东西⼀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经常获得超出事物本⾝的乐趣。

解析【⼩题1】试题分析:“忽有庞然⼤物,拔⼭倒树⽽来,盖⼀癞虾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庞然⼤物是癞虾蟆。

从“以丛草为林,以⾍蚁为兽,以⼟砾凸者为丘”可以看出“⼭”指的是⼟砾凸者,树指的是丛草。

【⼩题2】试题分析: (1)注意“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2)藐⼩之物:细⼩的东西。

故:因此,所以。

时:经常,常常。

物外之趣:超出事物本⾝的乐趣。

《童趣》⽂⾔⽂阅读参考译⽂ 我回忆⼉童时,可以张开眼睛看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

《童趣》沈复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童趣》沈复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童趣》沈复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作品《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文章通过描写儿时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木,驱打蛤蟆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物外之趣。

作品原文:童趣余1忆2童稚3时,能张目4对5日,明察秋毫6,见藐小之物7必细8察其纹理9,故10时有物外11之趣。

夏蚊成12雷,私拟13作群鹤舞于14空中,心之所向,则15或16千或百,果17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18。

又留蚊于素帐19中,徐喷以烟20,使21之冲烟而22飞鸣,作23青云白鹤观24,果如鹤唳25云端,为之26怡然27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28林29,以虫蚁为兽,以土砾30凸者为丘,凹者为壑3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32。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33正浓,忽有庞然大物34,拔山倒树而来,盖35一癞虾蟆3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37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38,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39数十40,驱41之42别院。

作品注释:1.余:我。

2.忆:回忆,回想。

3.稚:幼小,形容年龄小。

4.张目:张大眼睛。

5.对:面向,对着,朝。

6.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

秋毫,指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来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之物:微小的东西。

8.细:仔细。

9.纹理:花纹和条理。

10.故:所以。

11.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2.成:像。

13.私拟:我(把蚊子)比作。

拟,比。

私,私自14.于:在。

15.则:那么,就。

16.或:有的。

17.果:果真。

18.项为之强(jiāng):脖颈为此而变得僵硬了。

项,颈,脖颈。

为,为此。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9.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20.徐喷以烟:慢慢地用烟喷。

徐,慢慢地。

以,用。

21.使:让。

22.而:承接关系,这里可解释为“便”“就”。

23.作:当做。

24.观:景观。

25.唳(lì):鸟鸣。

沈复《童趣》原文及译文

沈复《童趣》原文及译文

沈复《童趣》原文及译文赏析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试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项为之强强:___________(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___________(3)捉虾蟆,鞭数十鞭:___________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通“僵”,僵硬被鞭打2、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

3、本文记述了观飞蚊、观草木、观虫斗三件趣事4、这些小事之所以能成为作者幼年时的趣事,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大胆而富有童心的联想和想象,这启示我们应当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永葆童心,敢于想像联想,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少年。

二: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徐喷以烟(3)鞭数十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参考答案:17.(1)观察(2)慢慢地(3)打(鞭打)18.A19.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

童趣 延伸阅读《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阅读答案

童趣 延伸阅读《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阅读答案

童趣延伸阅读《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答案【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

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

②勃然:充满生机。

③滚汤:开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B.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D.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1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13.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参考答案:11.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12.(1)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事后才知道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13.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

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则应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

《童趣》原文及对照翻译

《童趣》原文及对照翻译

《童趣》原文及对照翻译《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作品《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文章通过描写儿时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木,驱打蛤蟆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物外之趣。

接下来,为大家提供《童趣》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出处或作者: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训练及答案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训练及答案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下面是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训练及答案,快来看看吧!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2题。

(16分)【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

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

②勃然:充满生机。

③滚汤:开水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B、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D、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分)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3分)(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3分)4、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5分)参考答案:1、(3分)B2、(2分)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3、(6分)(1)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闲情记趣》阅读答案

《闲情记趣》阅读答案

《闲情记趣》阅读答案《闲情记趣》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闲情记趣》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希望大家能够更快的.掌握这篇文章。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16分)【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

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

②勃然:充满生机。

③滚汤:开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B.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D.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1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分)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12.用现代汉语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3分)(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杀也。

(3分)13.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5分)参考答案:10.(3分)B11.(2分)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12.(6分)(1)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烫死了它。

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

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

沈复《童趣》原文翻译简析及阅读答案篇一:《童趣》阅读附答案《童趣》,完成小题。

(11分)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账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

(4分)(1)项为之强()(2)徐喷以烟()(3)见藐小之物()(4)果如鹤唳云端()【小题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2分)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小题3】本文段写了哪些“物外之趣”?(2分)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你愿作一个富于情趣的人吧!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下面的几个词营造出一份物外之趣!(3分)湖水斜阳流云答案【小题1】(1)同“僵”,僵硬(2)用(3)的(4)鸟鸣【小题1】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党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小题1】将蚊子冲烟飞鸣看作是鹤唳云端的景象。

【小题1】略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强”为通假字。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在翻译文言语句的时候,除了注意“故、之”等重点字之外,有时还要注意句子的省略成份,同时哈药注意整个句子翻译的准确性。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群鹤舞空”这一景象来概括。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围绕三个词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乐趣即可。

篇二:《童趣》原文和译文沈复《童趣》原文和译文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闲情记趣阅读题及答案

闲情记趣阅读题及答案

闲情记趣阅读题及答案闲情记趣阅读题及答案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

携盒而往,对花而饮,殊无意味。

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

鲍欣然允议。

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

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

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

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

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

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

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8.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2分)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19.以下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殊无意味(很,非常) B.或议就近觅饮者(寻找)C.择柳阴下团坐(围坐在一起) D.各已陶然(熏陶)20.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描绘你眼前所呈现的画面。

(2分)21.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2分)(8分)18.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2分,对三处2分,两处1分,一处不得分)19.D(2分)20.【例如】这是一个春风温暖阳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黄,蝴蝶蜜蜂到处飞,男男女女穿着漂亮衣服,纷纷出来游玩赏春。

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

(2分,表达流畅,意思符合即可)21.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2分,答出两点即可)。

【初中文言文阅读】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

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

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

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

”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

”余曰:“试言之。

”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芸:作者的妻子陈芸。

②盍:何不。

③踯躅zhízhú: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

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案头瓶花不绝②觅螳螂蝉蝶之属③不亦善乎④如其法行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②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③从本文中叙述与描写中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

()参考答案:9、(1)断;类;好;做2)①虫子跳跃而不受控制,哪里能够模仿(画中的草虫之法)呢?②虫子有的抱着花梗,有的踩在叶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样。

(3)√×√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文言文阅读】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

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

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

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

”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

”余曰:“试言之。

”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芸:作者的妻子陈芸。

②盍:何不。

③踯躅zhízhú: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

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案头瓶花不绝②觅螳螂蝉蝶之属③不亦善乎④如其法行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②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③从本文中叙述与描写中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生活。

()参考答案:9、(1)断;类;好;做2)①虫子跳跃而不受控制,哪里能够模仿(画中的草虫之法)呢?②虫子有的抱着花梗,有的踩在叶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样。

(3)√×√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

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

”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

”余曰:“试言之。

”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注释:
①芸:作者的妻子陈芸。

②盍:何不。

③踯躅zhí zhú: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

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案头瓶花不绝②觅螳螂蝉蝶之属
③不亦善乎④如其法行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②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③从本文中叙述与描写中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
生活。

参考答案:
9、断;类;好;做
①虫子跳跃而不受控制,哪里能够模仿呢?
②虫子有的抱着花梗,有的踩在叶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样。

√×√。

《闲情记趣》文言文阅读习题和答案

《闲情记趣》文言文阅读习题和答案

《闲情记趣》文言文阅读习题和答案《闲情记趣》文言文阅读习题和答案【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

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

②勃然:充满生机。

③滚汤:开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能张目对日/诚宜开张圣听B、私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C、又留蚊于素帐中/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D、兰坡临终时/未果,寻病终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分)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3分)(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3分)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5分)参考答案:(3分)B(2分)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6分)(1)果然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5分)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

对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则应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

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阅读答案

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阅读答案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阅读答案

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阅读答案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附答案)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节选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

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

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

”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

”余曰:“试言之。

”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注释:
①芸:作者的妻子陈芸。

②盍:何不。

③踯躅zhízhú: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

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案头瓶花不绝②觅螳螂蝉蝶之属
③不亦善乎④如其法行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
②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记叙了作者和妻子装饰瓶花之事,表现了夫妻之间的情深和自得其乐的家庭生活。

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妻子向作者介绍画中的草虫技法,作者欣然模仿这种方法作画。

③从本文中叙述与描写中可知作者甘愿过一种从事艺术的自由自在的平淡
生活。

参考答案:
9、断;类;好;做
①虫子跳跃而不受控制,哪里能够模仿呢?
②虫子有的抱着花梗,有的踩在叶子上,好像是活的一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