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分析
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的问题及对策
在大学生 的人际交往 中,常常为一句话影 响人际关系的 和谐 ,例如 :某 同学对另一 同学说 “ 你真好啊 !” ,不 同同 学不 同的认识 ,会在人际关际 中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有的
心理上 的不成熟使其不 能全 面了解一个人 的整体面貌 , 往往 出现 以偏概全 ,甚 至在人 际交往 中情绪化 。情感 的喜怒 哀乐 、某种情感心理决定 了彼此今后 的交往 ,而大学生所处 的特殊年龄 阶段 ,情绪情感 日益 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在大学 生人际交往 常会 出现忽冷忽热 ,影响到正常 的人际交往 。 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1 . 嫉妒 。这是指在意识到 自己对某 人 、某物品的 占有或 占有 意识受到现实 的或潜在 的威胁时产生 的一种心理体验 。 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大学 ,尤其上 名牌 大学 ,这类学生在原来 的高中非 常优 秀 ,自我优越感 强 , 但一旦到 了大学里 ,发现很多 比自己优秀的同学 ,如果能坦 然 面对 ,积极地竞争及合作 ;如果心理不平衡 ,害怕别人超 过 ,不能正确地面对竞争 ,采取不正 当地方式竞争 ,必然造 成不 好的影响 ,从而形成 了人际交往困难 。 2 . 恐惧 。恐惧是 指对 常人不怕 的事物感 到恐惧 ,或者 恐 惧体 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常人的反应范围 。大多数 大学 生第 一次离开家及父母 ,对 外面的世 界即好奇青年 与社会
浅析大学 生人际交往 中的心理 障碍 的问题及对策
蔡 慧
武汉 4 3 0 0 5 6) ( 江 汉 大 学 文 理 学 院 ,湖 北
摘 要 :分析 大学生人 际交往 中的心理 障碍 的表现及成 因是认知 引起 的交往障碍 , 情感 引起的 交往障碍 , 人格 引起 的交往障碍 ; 并且提 出 了克服人 际交往 中的心理 障碍 的方 法技巧 ,这对 大学生的人 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人 际交往 ;心理 障碍 ;成 因;排除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中的 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 因 ( 一 )认识 引起的交往障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关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1、孤独心理2、自卑心理自卑,即因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低地估计自己,轻视或看不起自己,是人际交往中的羁绊。
过于自卑的人,别人同他打交道时也常常感到压抑和沉闷,他也害怕同别人打交道,久而久之,人际关系显的很不协调。
3、多疑心理其特点是不信任别人,与人打交道总好斤斤计较,不顾别人利益, 很少能体贴别人。
多疑的人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抱“以邻为壑”的态度。
多疑的人往往无中生有,搬弄是非,总把别人的善意当做恶意。
结果不仅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裂痕,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人际冲突和人际伤害。
多疑是一种没有出路的心理选择,是一种由主观臆断所产生的不信任他人的情绪情感。
多疑心理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多疑心理,这与我们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
如广为人知的“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这几乎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共性。
当然这也有其积极的一而,与人打交道时多点心眼,防备被骗等。
但在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起着消极的作用,如多种无谓的争执、吵闹等,往往都是多疑在起作用。
所以,多疑是人际内耗的祸根,是心理的毒瘤,它往往使“自我”变得阴毒可怕,无法沟通。
4、自负心理其特点是自高自大,争强好胜,固执已见,不信任他人,甚至瞧不起老师。
这类学生往往目中无人,总是过高地评价自己。
其同龄伙伴也讨厌同这种类型的同学交往,最后也会成为“孤家寡人”。
自负的人往往是以自我存在为前提的处事心态,凡是与我相吻合的便是真理。
这种人偏而强调“自我需求的合理性”,极端自私自利和自以为是。
如有些同学在午休或晚上,不顾别人是休息或学习, 便旁若无人地在寝室里为所欲为。
这种人还常常喜怒无常,让别人都围着他转,一不如意就火冒三丈,在同学中显得十分霸道,以此来满足自己的不良心态。
这是一种令人憎恶的“自我”表现。
这类学生产生的交往障碍主要是由于过分自满,自我评价过高造成的。
5、嫉妒心理其特点是在与人交往时,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如天生的身材、容貌、聪明才智、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各方而的差距,就会产生抱怨、憎恨、甚至愤怒等复杂的心态。
大学生社交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
大学生社交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1常见的社交心理障碍有恐惧心理、害羞心理、封闭心理、干涉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等,这些社交心理障碍对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有:不敢或不能与人交往;交往变得困难;交往给人带来的是不愉快、压抑等消极情感体验。
但在交往过程中,有的交往顺利,心情舒畅、身心健康;有的交往受挫,便心情郁闷,身心受损,产生各种不良后果,这在大学生中极为常见。
一.产生的原因1客观原因⑴是家庭的影响。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愈来愈多,成长过程中,缺少亲密的同龄人一起成长,容易有孤独感。
还有一部分学生早年生活在缺少爱的家庭中,有的是父母不和,经常吵架,有的父母离异,还有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导致自我封闭。
⑵教育方式的影响。
一部分家庭家长自身素质水平的制约,教育子女方法不妥,对孩子过分的关心甚至溺爱,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诸如自私、不合群,缺乏集体荣誉感的现象较为突出。
这些独生子女步人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差。
⑶环境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差,又不善于自我疏导,长此以•Bfl2往容易形成孤僻或扭曲的心理。
⑷环境变化的影响。
进入大学,原来相对稳定、熟悉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为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
加之接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
但由于他们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又使得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这些学生变得封闭自己或上网寻找慰藉,从而忽视与同学、朋友、教师之间人际活动。
2主观原因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基本相近,一般来说,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因而人际交往问题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而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则较大。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试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试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人际交往时,可能会遇到心理障碍。
这些心理障碍可能来自于个人的内在因素,如自卑、社交恐惧症等,也可能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同龄人的逐渐增多和社交压力的增加等。
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调试方法。
1. 自卑情绪自卑情绪是指自己在心理上感觉比其他人差。
这种情绪经常出现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面对自己认为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时候。
自卑情绪的表现可能是羞涩、紧张、退缩等。
在人际交往中,自卑情绪会让当代大学生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评价,也会影响到与别人交流的效果。
调试方法:(1)积极掌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我价值感。
(2)增强自己的信心和自信心,要相信自己能够和其他人一样做好事情。
(3)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害怕自己的观点不被人接受。
2.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指害怕面对社交场合而产生的情感障碍。
当代大学生面对人际交往时,可能也会遇到这种问题。
在面对陌生人或重要场合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紧张甚至惊慌失措。
(1)从小场合开始锻炼自己的社交技能,逐步扩大交际范围。
(2)学会与他人交流时关注对方的兴趣和需要,而不是过于关注自己的表现。
(3)使用松弛和冥想技术来减轻自己的紧张情绪。
3. 沉迷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交方式,但过度沉迷于社交媒体也可能会对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可能会过于依赖社交媒体,减少与现实中的人交往,导致交往技能的下降。
(1)合理规划时间,在保证完成学业的同时,更多地参加校内外的活动,多认识人。
(2)减少社交媒体使用的频率和时间,以便放松自己并与他人交往。
(3)合理地利用社交媒体,以扩大人际关系和掌握社交信息为目的适当进行社交。
4. 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的心理状态。
这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让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或他人产生过高的期望,导致朋友关系的破裂或交往效果的下降。
(1)转移注意力,把重点放在与他人交流,好好享受人际交往所带来的乐趣。
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精品文档3页
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一)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不与谐1、理想与现实落差,导致学生心理失衡。
有大学生发现现实中大学并非自己想象得那么完美;有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老师、家长左右,上了并非自己所愿大学。
导致他们对学校一切不满,这个陌生又不满环境使他们心理失衡,致使他们不愿与同学交往。
2、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
一方面,大学新生离开了家乡、父母、朋友,面对新校园环境,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寂寞感与恋旧感;另一方面,同学大多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处世风格、个性脾气。
并且特长爱好也千差万别,因此在人际交住中,难免会产生矛盾与冲突。
(二)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不与谐由于父母对独生子女关心体贴有余,培养锻炼不足,导致子女对父母、家庭依赖性较大。
父母长辈娇生惯养使得他们中一些人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人分享与合作坏习惯,一旦进入高校,远离父母,他们各种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很不利于他们人际关系形成与培养。
(三)毕业班大学生人际关系不与谐研究表明毕业生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些毕业生在回顾几年大学生活时,往往觉得收获不多。
自我评价较低,容易产生失落感。
2 临近毕业时,同学之间依依惜别导致情感失落;同时严峻就业形势,给众多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精神压力,引发出自卑、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
此外还有少部分毕业生,平时就有积怨,临近毕业时一下发泄出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四)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不与谐一部分贫困生,他们往往因自己家境贫困、经济拮据而自卑、痛苦,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常常自惭形秽,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心理上缺乏信心,行为上采取逃避、退缩应付方式。
有贫困大学生总是害怕被别人瞧不起,怀疑对方在恶意中伤自己,固而自我封闭,不愿与同学进行交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贫困大学生经济上不独立与消费欲望、消费需求之间产生尖锐矛盾,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一个重要障碍。
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困扰,人际关系问题在所有困扰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文章内容。
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一,追求人际交往的完美。
一方面是期望自己能够左右逢源,处理好所有的人际交往,对自己在交往中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感到非常苦恼;另一方面对别人的期望值过高,希望与人交往都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当自己友善的行为被同学误解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时,造成失望的心理。
第二,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感到交往困难,由于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妥当或某种个性缺陷,不能解决交往中的问题,致使交往不如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交往体验;不想交往,缺乏与人交往的愿望和兴趣,自我封闭,孤芳自赏,完全厌烦学校的人际关系;害怕交往,对交往特别敏感,不愿与人接触。
第三,交往需要与自己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
一些大学生交往甚广,但由于大学生交往经济化趋向,交往中的花费日益增大,甚至可能承受不起。
如果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会常常处于经济状况窘迫的状态中。
大学生的经济不独立和高消费欲望会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问题。
第四,异性交往适应不良。
除一般的交往问题外,大多数的交往障碍都是与异性交往的问题。
“异性交往恐惧”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它并非是大学生排斥异性交往,相反,它展现了大学生异性交往的强烈欲求和现实交往效用不尽人意的强烈反差。
例如,有一位男同学很想与女同学交往,但又怕见女同学,见到她们时就感到紧张、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几个特点:女生比男生更多地感到人际关系的不适;家境贫困和不幸家庭的学生人际关系往往不和谐,自卑感在他们身上表现较突出;班干部和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往往不和谐;相貌不佳的学生人际关系更多地不和谐。
不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存在孤僻、自闭、忧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有哪些认知因素首先是对自己的认知。
有无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影响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现,其次是对他人的认知,第三是对交往本身的认知。
交往的过程是双方彼此满足需要的过程,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满足而忽视对方的需要,就会引起交往障碍。
情绪因素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表现应是适时适度的,应当与引起情绪的原因及情境相称,并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情绪反应过分强烈,不分场合和对象,恣意纵情,会给人轻浮不实的感觉;若情绪变化激烈则会让人觉得过于感情用事;情绪反应过于冷漠,对本可引起喜怒哀乐的事情无动于衷,则会被认为麻木、无情。
这些不良情绪反应都会影响交往。
人格因素人际交往中。
人格因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良的人格特征容易给人以不良评价、不愉快的感受乃至一种危险感,因而会影响人际交往。
下面是较常见的一些不良人格因素及其对交往的影响。
①为人虚伪。
与这种人交往,人们没有安全感。
②自私自利。
这种人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关心他人,人们在与这种人的交往中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物质上受损。
⑦不尊重人。
与这种人交往。
易被挫伤自尊心。
④报复心强。
与这种人交往,使人常担心稍有不慎,就会遭报复,感到心理紧张。
⑤嫉妒心强。
与这种人交往,易使人感到自己被嫉恨、被排挤、被剥夺,从而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⑥猜疑心重。
常令人在交往中感到冤枉委屈,难以从内心接近。
⑦苛求于人。
这种人易使人感到紧张和压抑,并易使自尊心受挫。
⑧过分自卑。
这种人常被感觉为无能,与此种人交往使人感到负担、沉闷。
⑧骄傲自满。
使人感到威胁或难以信任。
⑩孤独固执。
自我防御心理太强,相互间难以影响,使人感到交往无效或交往很累。
因此,为了改善人际交往,应努力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能力因素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而对有些大学生来说,则是主要原因。
这些同学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他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想调解他人的矛盾,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出尽洋相;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则是硬梆梆的。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扰和障碍。
心理障碍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心理障碍的成因并进行矫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会探讨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一、成因1.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加和学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学业上面临巨大的压力。
长期紧张的学习状态容易使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2. 人际关系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面临与同学、室友等人的交往和相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与此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因素也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在校园时期就开始面临着对未来就业的压力。
对就业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4. 社交压力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期,对社交的需求和期望往往会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障碍。
比如社交恐惧症、人际交往焦虑等问题。
5. 自我认知许多大学生由于自我认知的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导致了自卑、自责等心理障碍的出现。
二、矫正方法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等。
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调整心理状态。
2. 寻求心理辅导当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主动寻求心理辅导或咨询。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3. 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长期的消极情绪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应该注重社交,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交能力。
适当的社交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更加自信、开朗,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一,追求人际交往的完美。
一方面是期望自己能够左右逢源,处理好所有的人际交往,对自己在交往中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感到非常苦恼;另一方面对别人的期望值过高,希望与人交往都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当自己友善的行为被同学误解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时,造成失望的心理。
第二,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感到交往困难,由于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妥当或某种个性缺陷,不能解决交往中的问题,致使交往不如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交往体验;不想交往,缺乏与人交往的愿望和兴趣,自我封闭,孤芳自赏,完全厌烦学校的人际关系;害怕交往,对交往特别敏感,不愿与人接触。
第三,交往需要与自己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
一些大学生交往甚广,但由于大学生交往经济化趋向,交往中的花费日益增大,甚至可能承受不起。
如果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会常常处于经济状况窘迫的状态中。
大学生的经济不独立和高消费欲望会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问题。
第四,异性交往适应不良。
除一般的交往问题外,大多数的交往障碍都是与异性交往的问题。
“异性交往恐惧”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它并非是大学生排斥异性交往,相反,它展现了大学生异性交往的强烈欲求和现实交往效用不尽人意的强烈反差。
例如,有一位男同学很想与女同学交往,但又怕见女同学,见到她们时就感到紧张、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有几个特点:女生比男生更多地感到人际关系的不适;家境贫困和不幸家庭的学生人际关系往往不和谐,自卑感在他们身上表现较突出;班干部和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往往不和谐;相貌不佳的学生人际关系更多地不和谐。
不少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存在孤僻、自闭、忧郁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如果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长此以往可能会没有自信、过于敏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导致大学生心理扭曲,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据相关报道:目前在校大学生由于不能有效的沟通导致心理问题,从而走上自杀之路的人数逐年上升。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是个性塑造的最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正逐步形成、发展和稳定时期。
心理发展成熟。
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具有的缺陷导致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有障碍。
一.这些交往缺陷表现在: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不再像中学一样仅仅局限于建立友谊这一层面上,而是要求个体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行为模式逐渐趋向成熟,符合社会要求。
但一些学生在开始新的生活时,仍旧按照原有的行为方式进行交流,或是仅仅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或是要求别人顺应自己的标淮,常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在认识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常常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一旦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便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认知障碍。
据有关专家调查显示65.85%的学生有某种程度的孤独感,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高评价自己,妄自尊大,孤芳自赏;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胆小自卑.在缺少人际交往实践锻炼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是语言缺陷。
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说话夹枪带棒,敲敲打打;有的出语尖酸刻薄,言外有意;或者冷言冷语,冷嘲热讽;这些言辞常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其次,交际礼仪缺乏。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无声名片.然而,今日的大学生在礼仪知识方面极度缺乏,许多学生跟老师说话都像是父母教训小孩,同学间更是火药味十足,不仅没有礼貌,而且有时还表现得极不道德。
这种礼仪上的毫不讲究使许多同学第一次交往就成了最后的交往,在求职中许多学生更是饱尝不懂礼仪的苦果。
此外,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技人际关系维持技巧、创造人际关系技巧等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缺陷。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①家庭结构的变化: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许多家庭都是一个子女,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没有兄弟姐妹,在爷爷奶奶、父母等多重保护下成长,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养成了一点点的自私任性,依赖性强,不懂得关心尊重他人,只要求他人迁就自己,这样的环境下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响。
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原因1、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
”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
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
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导致大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则: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后缺乏最起码的***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
2、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
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3、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
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4、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
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等心理疾病。
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疏导对策
摘要: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70%的时间用来进行人际交往,人类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完成的。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人际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他们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获得友谊,获得爱情,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求。
大学生在这个社会化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他们越来越功利化,使得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歧变,从而导致了各种不良心理。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功利化心理失衡1大学生不良心理常见类型及原因1.1自卑心理这种心理是个体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偏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
自卑表现之一是敏感多疑,过分看重别人对待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对不经意的批评或夸奖会胡乱猜测,导致内心强烈的情感冲突。
长期得不到自我价值的体验,内心失衡,又走不出这种阴影,缺少应对能力,因此遇到事情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来处理,比如打架、自残等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种心理的形成除了自我认知的因素外,还受家庭经济、成长经历、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这类型人在和别人比较的过程中,容易反省自己的短处,忽略自己的长处,从而加重自卑感,进入恶性循环。
1.2异性交往中的困惑在大学,除了正常的恋爱关系,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进行男女生之间的沟通,怕遭非议,而不愿与异性交流交往。
这部分学生因为好奇希望与异性交往,但是走不出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而感到痛苦。
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除了男女生在智力、情感、个性方面的不同,陈旧的教育观念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都害怕他们早恋影响学习,盲目地反对男女同学的交往。
这种好奇和外界环境的阻碍的矛盾性,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性别的敏感性。
1.3社交恐惧心理社交恐惧心理是人在社交活动中渴望与人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不对,或者自己的个性缺陷等原因,致使效果不尽如人意,从而产生的一种恐惧的情感反应,比如见到生人时脸红、说话紧张。
因此经常感到苦恼,害怕与人接触,自己封闭自己,常常陷入焦虑、痛苦之中,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报告一、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大学生,就读于一所知名大学,是一个有活力,阳光的年轻人。
他在大学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人际交往问题。
小明性格开朗,善于交际,但在大学期间,他发现自己很难融入班集体,不会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他总是感到自己和他人之间存在着隔阂,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关系。
他也曾试图与同学建立友好关系,但却频频碰壁,让他倍感失落。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明的学习和生活,使他备受困扰。
二、问题分析1. 内在因素小明可能存在着一些内在因素,如个性特点、心理抵触等,导致他与他人产生隔阂。
可能是他的性格太过外向,给人一种距离感,也可能是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
小明可能还存在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比如自卑感、焦虑感等,这些都会影响他与他人的交往。
2. 外部环境大学生活环境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也是导致小明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这些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也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难度。
三、解决策略1. 自我认知与调整小明首先需要对自己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
只有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并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
他还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自信、乐观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积极主动地融入集体。
2. 完善交际技巧小明可以通过学习一些交际技巧,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学会主动与同学交流,关注他人的需求,加强沟通、表达能力。
还可以尝试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自己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3. 寻求帮助小明可以寻求老师或辅导员的帮助。
大学里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和心理咨询中心,他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自己的心理问题,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也可以向身边的朋友或同学寻求帮助,倾诉自己的困扰和烦恼。
4. 建立信任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小明应该主动去了解他人,加强与他人间的互信和信任。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继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发生后,又暴出江西医学院大四学生薛荣华杀人事件。
据报道,发生在大学校园内学生自杀或因诸多因素走上歧途而造成的惨案正逐年增多。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研究统计,目前大学生中有16%—25%的人有心理障碍,主要特症是焦虑不安、精神恍惚、恐惧、强迫症及抑郁症等。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心理障碍形成原因一是环境因素。
大学生中有许多人来自农村,他们十几年在农村贫富不一、环境不同的地方生活,进入大学后与家乡的环境、生活方式及人际交往反差巨大,都有个难以适应的过程,如果个别同学长期不能调整好心态,适应新的生活,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二是压力因素。
经济压力。
据了解普通高校学生一年的费用平均在1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对于农村来的学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由于贫富差距太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之间关系和使个别同学产生一种难以解脱的思想负担。
学习压力。
现在大学生除了必修课外,还有不少选修课,加上国家的四、六级英语务必过关才能拿上学位证,特别是在大四时又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使他们整日忙着考试、英语过关、计算机达标和千方百计地做好《就业推荐表》等,长期的高压生活得不到有效的释放。
三是缺乏心理知识教育。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只重视业务、科研知识教育,忽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人文教育等,使不少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无法应对,不会正确对待和处理,个别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的同学,容易产生偏激行为,甚至走上歧途。
四是缺乏思想品德教育。
现在许多大学一味追求扩大规模、增加生源、增加收入,每年投资数百万、数千万元的建大楼,但对校内的文体设施建设、实习场所建设等更新不多或维持原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程度不够,一些学生缺乏上进心、凝聚力。
二、心理障碍预防对策(一)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
”所谓的“大师”就是懂得教育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有用人才的老师。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人际交往是新世纪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常的人际交往是作为一个新世纪大学生生活的必备条件。
当期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其克服的方法,诣在使大学生克服其心理障碍,达到自我完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人际交往;自卑;害羞;猜疑;恐惧;嫉妒一、大学生交往的自卑心理(一)自卑的表现及成因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轻视自我、对自己不满意的情绪体验。
大学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四点:①对自身的生理条件感到不满意,如认为自己的身高、容貌、体态等不如他人,或患有疾病,或存在生理缺陷等。
②感觉自己的社会条件不如他人,如家庭条件不好、生活条件不宽裕、来自农村、不善言辞等。
③好胜心受到挫折,如学习上的失败、集体活动中的失败等。
④与其心理认识与自我评价有关,怀有自卑感的人在内心深处总是过高地评价他人,而过低地评价自己。
(二)改善自卑心理的方法自卑来源于对自我的过低估计,在内心深处缺乏自信心。
自卑者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有自卑心理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消除因自己的长相、身材、语言、家庭条件的弱势带来的“我不如他人”的消极暗示,有意识地多想自己的长处,给自己打气、鼓励。
②不要凡事追求十全十美,你的行动只要有所收获,就应当感到高兴。
③要多用与人交往成功的喜悦来鼓励自己,常对自己说:我能行!二、大学生交往的害羞心理(一)害羞的表现及成因羞怯心理的产生大致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活动类型;二是后天的心理发展状况。
具体来说,大学生产生害羞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性格内向,气质属于粘液质、抑郁质类型的人易害羞。
他们说话是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紧张、脸红吗,不敢与生人对视。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才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的关键原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1.恐惧心理。
调研资料的分析还说明,不少同学对人际交往有恐惧感,或者觉得自己不善交际举止无措,或者觉得人心如潭高深莫测,更有少数同学觉得人心险恶不得不防。
在人之本性的善恶问题有恐惧心理的人不是不愿与人交往,而是不敢与人交往,心中跃跃欲试,行动上却畏首畏尾,自信心的培养对他们是至关重要的。
2.封闭心理。
大学生中有封闭心理的不乏人在,他们喜欢流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沉思默想,他们囿于“人性是自私”的判断避开群体独往独来,他们对周围的人不屑一顾孤芳自赏,他们宁愿把喜怒哀乐都自己扛也不愿与人交流与人分享。
3.冷漠心理。
一部分同学很少关心他人冷暖,也不屑于集体事务,不关注公益事业,对一切都抱着“冷眼观看、保持距离”的态度。
4.嫉恨心理。
嫉恨在部分同学的心中有滋长的土壤。
嫉恨心理是人际交往中最有害的一种心理,它容易降低人的理智使人处在情绪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往往会有偏激、冲动、暴怒等过激行为,从而恶化人际关系。
当代大学生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既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又有着许多心理障碍,他们渴望交往,渴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为自己融入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他们在面对交往时又显得力不从心,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障碍。
探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并对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有所帮助。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一)客观因素首先,家庭因素。
在校的大学生们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过分关爱甚至是溺爱,容易使子女形成自私、自爱、偏激、不合群等不良性格。
一些家庭父母子女长时期不生活在一起,子女无法体味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容易形成自卑、自闭、抑或是过分自尊等消极性格。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调适策略
阅读材料2:仰巴脚效应
心理学家阿龙森等人(1978)的经典研究: 请被试根据主观感觉评价对录像中被访者喜欢的 程度。被访者是大学生,访谈的内容是一样的, 分四种情形:第一位被访者才能杰出,完美无缺; 第二位被访者与第一位大同小异,只是有点紧张 打翻了咖啡杯;第三位被访者表现平平;第四位 被访者与第三位基本相似,又象第二位那样打翻 了咖啡杯。结果发现:大家最喜欢才能出众而且 犯错误的人,其次是才能出众完美无缺的人,最 不喜欢才能平庸而又犯错误的人。
活动1:
故事1、一个画家画了一幅颇为得意的画后,拿到 画廊里展出,在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他的要求:每 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笔,均请在画上标 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这幅画,发现整个画都被涂 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画家决定换一个 方式试试看。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画廊上展出, 不过这次要求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 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他看到 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赞 美的标记。
• 如何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 SOLER模式
• S(Squarely)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 人";
O(Open)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 L(Lean)表示“身体微微前倾”;
E(Eye)表示“目光接触”; R(Relaxed)表示“放松”
(二)人格障碍
• 1、自卑心理(psychological inferiority) • 2、多疑心理 • 3、孤独心理(psychological solitude) • 4、自负心理 • 5、嫉妒心理(psychological jealousy) • 6、逆反心理(psychological inversion)
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文章内容。
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1、人际理想失落进入大学后,拥有了许多自由的空间,他们带着强烈的交往欲望,带着对友谊的美好憧憬来结交朋友,相处时间一长,发现了朋友身上的一些缺点、毛病,有的大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改造他人,但结果通常是失败的;有的大学生因此疏远朋友,把友谊停留在表面。
有些大学生经历了几次这样的打击,就容易引起强烈的失落感,时间久了就导致了交往恐惧,拒绝与他人沟通,自我封闭,从而远离整个集体,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
2、功利性的不正当交往物质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有所影响,使得大学生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更注重物质条件,这种带有功利性的交往很容易忽视弱势群体.一些家庭比较困难、又有些内向的学生,往往被人忽视.在这种功利性的影响下,产生了自卑心理。
个别学生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荣誉、成绩都属于自己,别人都不如自己。
3、寝室交往危机在寝室中,几个同学朝夕相处,他们相处基本都比较融洽,但时间长了也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的摩擦,如果寝室关系处理不好,对于一些人来说就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如果一个寝室里只有一两个人被孤立,那么,这一两个人自然就会有被冷落、忽视的感觉.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憎恨他人、悲观厌世或打击报复等不良情绪,很容易走向极端。
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自杀甚至犯罪等。
像马加爵事件就是个典型。
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
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很难融合到大集体中,产生一种极不和谐的情况。
大学生人际关系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在大学里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人际理想失落进入大学后,拥有了许多自由的空间,他们带着强烈的交往欲望,带着对友谊的美好憧憬来结交朋友,相处时间一长,发现了朋友身上的一些缺点、毛病,有的大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改造他人,但结果通常是失败的;有的大学生因此疏远朋友,把友谊停留在表面。
有些大学生经历了几次这样的打击,就容易引起强烈的失落感,时间久了就导致了交往恐惧,拒绝与他人沟通,自我封闭,从而远离整个集体,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
功利性的不正当交往物质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有所影响,使得大学生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更注重物质条件,这种带有功利性的交往很容易忽视弱势群体.一些家庭比较困难、又有些内向的学生,往往被人忽视.在这种功利性的影响下,产生了自卑心理。
个别学生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荣誉、成绩都属于自己,别人都不如自己。
寝室交往危机在寝室中,几个同学朝夕相处,他们相处基本都比较融洽,但时间长了也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的摩擦,如果寝室关系处理不好,对于一些人来说就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如果一个寝室里只有一两个人被孤立,那么,这一两个人自然就会有被冷落、忽视的感觉.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憎恨他人、悲观厌世或打击报复等不良情绪,很容易走向极端。
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自杀甚至犯罪等。
像马加爵事件就是个典型。
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
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很难融合到大集体中,产生一种极不和谐的情况。
在大学里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大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家庭教育的原因现在大学生在家里父母总怕孩子吃亏,慢慢的就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
并且有些家长本身人际关系就不好,由于长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与人交往。
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所以有时候,做家长的应当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亏教育,这样才会让他们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原因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大学生人际交往心里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JS2013--085)
大学阶段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促使身心健康发展,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形形色色的人际交往问题;如今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的偏差而走入心理误区,导致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1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1 自卑心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推进,各色各样的学
生也都走进了大学校园,好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表现的极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部分学生一天到晚总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任何人处处都比自己强,做事情缺乏信心,总担心做不好被别人嘲笑,个别学生因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导致了心理疾病,不得不休学或辍学。
1.2 孤独心理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
孤独的学生常常因为找不到倾诉的对象,甚至觉得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意与自己交往而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也就不主动地与他人交往,久而久之更是感觉到自己总是处在自己编织的圈子里,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1.3 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发现别人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甚至怨恨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和好评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心理还常常表现为缺乏竞争的勇气,甚至不采取合理有效的竞争方法,用一些极端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心
理健康和人际交往。
1.4 以自我为中心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强烈的时期,大学生过分关注自我,愿意从自我角度进行认识和评价。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事情,要求别人时刻都围着自己转,喜欢以凌驾他人之上的口吻与人交谈,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坚持己见,虽听他言但不传其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不能包容他人,当别人损害到自己的利益时就显得不高兴,做事之前先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受不得一点委屈和挫折。
2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
2.1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而易见,所谓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情绪体验和行为特征会在无意识中影响到孩子[2];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再加上有些家长受自身素质水平的制约,教育子女方法不得当,导致这些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差,长此以往形成了孤僻心理。
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早年生活在缺少父爱或母爱的环境中,还有的是父母不和,经常吵架,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自我封闭。
2.2 学校环境
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生活环境较为固定和单一,固定的老师,固定的教室,熟悉的同学,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生活锁事都由父母帮着处理,因些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不需要费心地去考虑如何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交往。
进入大学后,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加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
再加上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
但由于他们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受交往失败的影响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这些学生变得自我封闭或上网寻找慰藉,以此来弥补空虚[1]。
2.3 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需求的满足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导致整个社会逐利性增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时间变少,人情
淡漠[2]。
大学生就业难与单位用工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大学生越发感到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这种过度的压力与紧张使部分大学生整日埋头苦读,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忽略了与他人的交往,“只顾埋头读书,从不抬头看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成了这些学生的代名词。
在知识和信息更新如此快的社会,这些整日与书为伴的学生在短期内又看不到任何收效,于是又自暴自弃,没有理想和目标,看不到前途,只好将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网络上,长时间的自我封闭,必然导致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一个发展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的必然要求。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要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逐渐学会交往,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
参考文献
[1]何维林,李哲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4(8)
[2]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2)
[3]骆风.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
[J].中国青年研究,2005(6)
作者简介
张士峰,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边兴科,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