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病理学》

A植物病害基本知识

1,病状: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现象。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2,病症(征):病原物在感病植物病部的表现。病征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点、粒、块状物;丝状物;脓状物。

3,植物病害根据发生原因可划分为: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定义,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发生原因,由不良的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如:缺素、环境污染、药害等。特点,不能相互传染。

侵染性病害:定义,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物。特点,能相互传染。侵染性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病原物、寄主植物、适宜的环境条件。病害形成过程,寄主与病原物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相互斗争,病原物战胜寄主而发病的过程。病害发生的内因和外因,内因:病原物和寄主植物、外因:环境条件。4,按病原生物种类不同可以分为:真菌-真菌病害,如稻瘟病;原核生物-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毒-病毒病害,如烟草花叶病;寄生植物-寄生植物病害,如菟丝子;线虫-线虫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病;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病害,如椰子心腐病。

5,病原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营养方式:专性寄生物、非专性寄生物。

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寄生性与致病性常呈负相关,即寄生性强的病原物致病性弱,寄生性弱的病原物致病性强。

B植物病原真菌

1,真菌的基本特征:具有真正细胞核;营养体为菌丝体;以孢子繁殖;无叶绿素,吸收异养。

2,真菌的营养体是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类型:原质团、单细胞、菌丝体。3,菌丝变态:真菌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条件、吸收营养或生殖的需要,菌丝体形态发生变化。变态类型:假根。菌丝组织:根据菌丝交织程度不同,菌丝体能形成两种组织,即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4,真菌的无性繁殖:真菌不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方式:通过断裂、裂殖、芽殖等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真菌无性孢子的类型: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5,真菌的有性生殖:真菌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真菌有性生殖过程: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真菌有性孢子类型: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6,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孢了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

7,真菌的侵染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

8,真菌病害的诊断:

a,根据症状特征进行诊断。病状:1)坏死:叶斑叶枯、猝倒立枯;2)萎蔫:茎秆斜切,维管束变色,但挤不出菌脓;3)腐烂:腐烂部位能见到明显的白色菌丝;4)畸形:桃缩叶病、白菜根肿病等。病症:病部常见到粉状物、霉状物、丝状物和点粒状物。

b,保湿后镜检。将病组织放入垫有湿纱布的培养皿内,一到两天后,显微镜检查。

C植物病原细菌、病毒和线虫

1,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途径:自然孔口侵入(气孔、水孔、皮孔、蜜腺)、伤口侵入。

传播途径:雨水--田间主要传播途径、介体、人为因素。

夏季暴风雨过后易造成细菌性病害流行的原因:夏季气温高,适合细菌大量繁殖;造成了更多伤口,增加了细菌侵入途径;雨水飞溅及串、漫灌增加了细菌传播途径。

2,植物细菌性病害在烟草上常引起坏死和萎蔫。细菌萎蔫与真菌萎蔫症状相似,但细菌性萎蔫的茎秆斜切面出现菌脓。

3,植物病毒的形态:杆状、球状-20面体对称、线状。

植物病毒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在内部,外部由蛋白质包被,称为外壳。核酸和蛋白质合称为核蛋白。

植物病毒的侵入途径:由摩擦或昆虫刺吸造成的微伤口侵入。

植物病毒的传染方式:非介体传染;介体传染。

非介体传染:植物病毒从寄主体上,由于伤残或分泌而达到体外,与另一寄主通过微伤口接触而传染。包括:机械传染、无性繁殖材料传染、嫁接传染、种子传染

介体传染:植物病毒依附在其它生物体上,借其它生物的活动而传染。介体种类很多,主要有昆虫、螨类、线虫、真菌、菟丝子等,其中以昆虫(70%为蚜虫)最为重要。

4,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通常为线形,圆筒状,两端稍尖;内部结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

5,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活史:线虫由卵孵化出幼虫,幼虫发育为成虫,两性交配后产卵,完成一个发育循环,即线虫的生活史。

线虫的传播主要通过人为的传带、种苗调运、风和灌溉水、农具的携带等;远距离传播主要是人为的传带、种苗调运。

线虫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的是食道腺的分泌物。植物线虫用口针穿刺寄主,通过食道腺分泌有毒物质破坏寄主的细胞和组织,植物被线虫为害后,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病害的症状极为相似。

6,寄生性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褪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的植物。

寄生方式。根据寄主植物对寄主的营养依赖程度分为:全寄生、半寄生;根据寄主植物对寄主寄生部位的不同分为:根寄生、茎寄生。

D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1,侵染过程: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侵入后,在寄主体内扩展和繁殖,然后引起病害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侵入期:病原物从开始侵入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这一段时期。

潜育期:病原物从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扩展方式:局部性侵染、系统性侵染。潜育期的长短受环境中温度的影响最大。

发病期:从出现症状开始到生长季结束,甚至直到植物死亡为止。

2,病害循环: 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3,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人为因素传播。

4,初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称。

再侵染:受到初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二次侵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