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

合集下载

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之我见

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之我见

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之我见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之我见摘要基因工程的兴起,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最具革命性的成就之一,开创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纪元。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现主要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做出了一些评价。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食品安全性;生态环境转基因技术是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自1983年世界上首例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至今已有很多作物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转基因产品也越来越多。

但随之而来就是这些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人们对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争议颇多。

我国的新闻媒体在不了解详细背景的情况下,也作了不加分析的欠妥报道,有的甚至以毁誉参半的转基因植物为题,硬是把转基因作物的大好声誉毁掉了一半。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这一问题时首先应考虑几个基本点,即:(1)安全性是一个相对的和移动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可能会发生改变。

(2)任何时候食品供应都不可能100%安全。

如麦角中毒,黄曲霉毒素及细菌毒素污染食物等至今仍有发生。

(3)100%缺乏有害影响的证据是从来都不可能达到的。

没有任何人已发现转基因作物中的卵磷脂、大豆油或大豆淀粉食用后对健康有任何潜在危险。

在缺乏任何假设的情况下要设计一种灵敏的试验是不可能的。

食品安全性试验最主要的问题是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并加以回答,假如安全性分析包括所有可能的变数,则会太复杂到难以处置,相反,若仅观察少数变数,则某些重要因素可能会被忽略。

转基因食品就是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它可以是活体的,也可以是非活体的。

与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相适应,转基因食品也可以进一步分为转基因植物食品、动物食品和微生物食品,发展最快的是转基因植物食品。

转基因植物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的推广以来,全世界已有40多个可能作为食品来源的转基因植物获得批准上市,主要包括延熟番茄,抗除草剂的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抗虫的马铃薯、棉花和玉米,抗病毒的西葫芦、南瓜和番木瓜,雄性不育的玉米和莴苣,以及改变油脂特性的油菜和大豆等。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国际生物安全 协会(ISB): 推动全球生物 安全合作,包 括转基因生物
安全监管
各国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和监管
中国:农业部负责监管,要 求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安全 评估和标识
欧盟:欧盟委员会负责监管, 要求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安 全评估和标识
美国:FD负责监管,要求转 基因食品必须进行安全评估
日本:厚生劳动省负责监管, 要求转基因食品必须进行安 全评估和标识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XX,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转 基 因 生 物 的 安 全
性评估
05 转 基 因 生 物 的 安 全
性争议和前景
02 转 基 因 生 物 的 定 义 和分类
04 转 基 因 生 物 的 安 全 性管理和监管
P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rt Two
Prt Four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 性管理和监管
国际组织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和监管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转基因食品 进行评估和监 管,确保其安
全性
联合国粮农组 织(FO):制 定转基因生物 安全标准,推 动全球转基因 生物安全监管
国际食品法典 委员会(CC): 制定转基因食 品标准,确保 其安全性和质
THNKS
汇报人:XX
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可 能存在潜在的健 康风险
转基因作物:可 能对环境产生影 响,进而影响人 类健康
转基因生物技术: 可能引发基因污 染,影响人类健 康
转基因生物研究: 需要更多的科学研 究和数据支持,以 评估其对人类健康 的影响
转基因生物对经济的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增加农产品种类和品质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4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网络构建1)利用重组微生物进行基因制药等转基因成果 2)转基因家畜、家禽: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中含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蛋白3)转基因植物: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性状。

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中国。

种植最多的转基因植物有和,棉花和油菜次之。

一方观点:不能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掉以轻心理由:①反对“”,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食物安全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⑤担心会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一方观点: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可在技术上进行克服理由:①“实质性等同”是对安全性评价的起点,不是终点;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③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防止过敏蛋白出现,④至今未发现转基因食物影响健康的实例,⑤采取,防止贻误技术发展一方观点: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安理由:①转基因植物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野生种或杂草,②转基因植物竞争能力强,全生物安全可能成为“”,③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与细菌或病毒杂交,性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④可能使杂草成为有的“超级杂草”争一方观点:转基因农作物不大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论理由:①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会很快死亡,②转基因农作物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条件和种植技术,③存在,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④农作物传粉距离有限,⑤存活时间有限一方观点:转基因生物会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破坏理由:①转基因植物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②重组微环境安全生物产生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③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是否会产生有害病原微生物,④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蛋白可能通过进入生物一方观点:不必对环境安全问题做出过度反应,有的转基因生物有利于环境保护理由:①转基因生物移入的是已存在的外源基因,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②抗虫农作物可减少,保护了环境;③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的农田,管理容易,保护其土壤环境;④某些新闻报道不实正确做法:,而不能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制定政策和法规,如《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采取措施 2)遵守科学研究道德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网络构建概念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

2020-2021生物选择性3教师用书:第4章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含解析

2020-2021生物选择性3教师用书:第4章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教师用书:第4章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含解析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

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

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1.科学思维:通过辩论会理性地、负责任地参与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2.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转基因微生物(1)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原因:微生物的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

(2)转基因酵母菌减少了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了啤酒的发酵期.(3)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药物等。

2.转基因动物(1)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3.转基因植物(1)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作物。

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培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

(2)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3)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1.争论的原因(1)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出现了全新特征。

(2)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

2.争论的方面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2.建立相应法规,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过程按照途径可分为人工转基因和自然转基因,按照对象可分为植物转基因技术、动物转基因技术和微生物基因重组技术。
·转基因生物的优点
1、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植物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农业生产方面,其意义在于:其一,提高了抗逆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全球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表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不仅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成效显著,而且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培育抗病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碱、养分高效利用等的转基因新品种,将显著减少农药、化肥和水的使用,缓解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由于转基因新品种在增产、优质优价、低耗等方面的优势,已使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农户累计获得纯经济效益340亿美元,农民增收25%左右。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应用,实现了密植和免耕,有利于水土保持。我国棉农也因种植转基因棉花,每公顷减支增收1 950元,累计实现农民增收200多亿元。其二,丰富了食品的种类,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功能性和治疗性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能源和环保产品相继研制成功,部分转基因药物上市销售,使转基因品种正在由简单性状改良向复杂性状改良,由农业领域向医药、加工、能源、环保领域拓展等方向发展。总的来说,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革命性的暂时解决了粮食危机,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应用推广上公共部门应该用科学知识和事实增进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及其安全性优缺点的了解我们作为最终受益端抑或是受害段都应该辩证地看待转基因生物既不能恐慌着一刀砍断亦不能全盘接受一切都应该根据科学的发展来跟进对转基因生物的看法
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姓名:
学号: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其研究进展在社会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对“转基因”问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反对者认为“转基因”的研究违背了自然规律,其安全性有待考证,而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工程领域,有助于我国生物领域学科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利弊,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关键字: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利弊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是把来源于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

这可能是自然界无法发生的,人们也无法预测基因进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何种作用。

转基因动物一方面是将正常人的基因片断导入动物体内让这种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并通过该动物分泌的奶或其他组织提取获得具有活性的分泌物质获得大量廉价的珍稀药物。

另一方面是利用转基因动物培养人体器官,解决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1]。

一转基因生物的优点1、转基因植物的优点:可以培育高产、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抗除草剂植物;培育高营养作物,解决营养缺乏问题;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种口服疫苗;利用转基因植物消除环境污染等。

2、转基因动物的优点:提高动物育种效率;建立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而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转基因动物技术可改造动物的基因组,使家畜、家禽的经济性状改良更加有效,如使生长速度加快、瘦肉率提高,肉质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抗病力加强等;可以决定后代性别;是对多种生命现象本质深入了解的工具,如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细胞发育的潜能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胚胎发育调控,肿瘤,神经与发育等;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对濒危物种的挽救;生产人体或动物进行器官或组织移植时所需的器官和组织;转基因动物可作为医用或食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等等。

生物技术安全性

生物技术安全性
生物技术安全性
1 带有特殊致病基因的微生物,如果从实验室逸出并且扩散, 势必造成可怕疾病的流行。
2 外源基因引入是否会破坏细胞重要生长基因或激活癌基因? 是否会造成致病力极大、难以控制的微生物?
3 人是否可以成为基因操作对象?基因诊断是否会侵犯人类 隐私权?克隆人是否应该禁止?
4 经基因改良的生物体是否会产生极强的破坏力,对环境造 成危害?
✓ 致病性和毒性 ✓ 生存竞争能力 ✓ 传播扩散能力 ✓ 遗传变异能力 ✓ 遗传转移能力(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疫苗株与野
生型强毒株进行基因重组,可使毒力增强)
生物技术安全性
安全控制措施
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 理、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和切实可行的安全 控制措施等。
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国家对生 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管理模式是,在法律、 法规和条例的指导下,由政府有关部门行 使管理权。
5 推动生物武器的研制与发展, 使人类生存危机加剧。
生物技术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在DNA重组技术诞生之初,伯格教授 等就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技术潜在的影响力。 他曾写信给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将重组 DNA的研究工作先冻结一年,以便让科学 家们有时间讨论这项技术的安全性。
生物技术安全性
1994年7月,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封对生物危 害的关键性建议的信件,也就是“伯格信件”, 对分子生物学中应用的宿主细菌——大肠杆菌深 表忧虑,因为该菌常存在于人类肠道中。假如重 组菌带有致癌病毒基因从实验室逸出,是否会象 鼠疫一样到处散播?是否会导致癌症的流行?
基因重组微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具有的性 状在自然界的复杂条件下并不一定能显现 出来,在自然选择下可能会被自动淘汰。
生物技术安全性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七日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一、定义和分类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在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中用于动物的重组微生物及其产品。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主要分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基因工程抗原与诊断试剂盒等。

(一)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植物等体系表达的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蛋白制备的疫苗。

该疫苗可以是纯化的抗原蛋白,也可以是未纯化的灭活混合物,其特点是含有目的抗原蛋白,无复制特性。

(二)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是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蛋白基因插入到低毒或无毒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载体微生物基因组中获得的活载体疫苗。

该疫苗的特点是在体内可复制,且低毒或无毒。

(三)基因缺失疫苗是指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或(和)毒力相关的、且复制非必需的基因或基因片段全部或部分删除后获得的低毒或无毒微生物制备的疫苗。

该疫苗的特点是带有基因缺失的遗传标记,可以据此区分疫苗毒株和野生毒株。

(四)核酸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含真核启动子)中形成DNA重组体,纯化获得的重组质粒即为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特点是质粒DNA,而非蛋白,质粒DNA进入细胞后表达抗原蛋白,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反应。

(五)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体外表达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等)、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和其它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因子。

这些制剂的特点是和正常动物体内相应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相似或相同,在机体内可发挥调节、干扰、或增强相应的生理功能。

(六)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植物等体系表达的功能性蛋白或肽类(如植酸酶、抗菌肽等)作为饲料添加剂。

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

目的基因: 药用蛋白基因
过程:
获取目的基因
(药用蛋白基因)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 基因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
显微注射
(哺乳动物受精卵中)
形成 胚胎
将胚胎送入 母体动物 动物进入泌乳期
(分泌的乳汁中包含所 需要的药物)
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只有在产下的雌性动物个 体中,转入的基因才能表达)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所谓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人工 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受体生物基因组中, 以改善生物体的特定性状。目前,最常见的转 基因技术就是给作物转入抗虫的Bt基因,这是 一种源于土壤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 )
抗虫机理
• BT基因表达的毒蛋白在虫子体内被分解成 有毒的多肽,这些多肽与虫肠上皮细胞一 些特异受体蛋白结合,破坏细胞膜,最后 导致害虫死亡。 而人体肠上皮细胞无相应 的受体蛋白,因此不受影响。所以很多转 基因农作物都用BT毒蛋白基因。 • 在形成抗虫转基因作物时,常用的除了BT 毒蛋白基因以外,还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淀粉酶抑制剂基因和植物凝集素基因。
紫西红柿 英国研究人员培育成一种转基因 紫番茄
转 基 因 西 红 柿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争论的问题:转基因食物是否对人体造成危害
争论的问题: 将各类活的转基因生物体释放 到环境中,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 风和威胁
争论的问题:
转基因生物是否会对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破坏。
Who made the lives of our marginalized!
请勿滥造转基因产品 如果将人的基因与毛毛虫的基因相结合,结果就会像 你所看到的一样恐怖,因此,转基因产品滥造不得!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3篇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3篇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第一篇:转基因生物的定义和分类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而转基因生物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转基因技术是指在生物体细胞或组织中导入外源基因,并将其融合到基因组中,以便对生物进行改良或产生新的性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受体细胞核的染色体切开,插入带有新基因的载体,然后通过细胞培养等手段,将修改后的细胞再次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依据被修改的生物种类不同,转基因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多个类别。

其中,转基因植物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的转基因实验,现如今转基因食品已经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转基因生物发展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的反对声音,认为这种技术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不可预知的危害。

而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已经采取了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监管措施,并积极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以弥补相关技术和安全方面的知识空白。

第二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估由于转基因技术涉及到外源基因的插入和改造,因此其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潜在危害,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

这个过程包括前期评估、中期监测和后期评估,需要全面、科学地评估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和人类的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前期评估是最为重要的阶段,需要了解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物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这个过程包括了基因导入和基因表达方面的安全性评价,可以通过基于现实生态系统中的实验来检测被修改生物对它们自身和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转基因生物的毒性、致病性、过敏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规定。

中期监测是对实验过程中和实验后转基因生物的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安全和符合预期目标。

这个过程包括了检测转基因生物的生长、繁殖、生育和免疫等方面的特性,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及动物生态系统等造成的影响。

后期评估是对已经推广的转基因产品进行的评估,需要对其使用过程中的影响进行跟踪和分析,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合理性。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七日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一、定义和分类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在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中用于动物的重组微生物及其产品。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主要分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基因工程抗原与诊断试剂盒等。

(一)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植物等体系表达的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蛋白制备的疫苗。

该疫苗可以是纯化的抗原蛋白,也可以是未纯化的灭活混合物,其特点是含有目的抗原蛋白,无复制特性。

(二)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是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蛋白基因插入到低毒或无毒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载体微生物基因组中获得的活载体疫苗。

该疫苗的特点是在体内可复制,且低毒或无毒。

(三)基因缺失疫苗是指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或(和)毒力相关的、且复制非必需的基因或基因片段全部或部分删除后获得的低毒或无毒微生物制备的疫苗。

该疫苗的特点是带有基因缺失的遗传标记,可以据此区分疫苗毒株和野生毒株。

(四)核酸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含真核启动子)中形成DNA重组体,纯化获得的重组质粒即为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特点是质粒DNA,而非蛋白,质粒DNA进入细胞后表达抗原蛋白,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反应。

(五)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体外表达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等)、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和其它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因子。

这些制剂的特点是和正常动物体内相应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相似或相同,在机体内可发挥调节、干扰、或增强相应的生理功能。

(六)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植物等体系表达的功能性蛋白或肽类(如植酸酶、抗菌肽等)作为饲料添加剂。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转基因技术是柄“双刃剑”,福祸相倚,好坏相依。

它解决了人类粮食问题,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却又带来了“基因污染”,“基因逃逸”等问题。

由于人类对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还并未达到透彻,现在过早、过度地使用转基因技术,将会带来许多潜在的风险。

1.转基因生物的潜在生态风险问题一般来说,普通自然界存在的外来种进入新的生态环境,其对生态环境或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或危险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有时需要10~15年或更长的时间。

而人工创制的转基因生物,其商品化种植至今最长的也不过7~8年的时间,却有多种转基因生物已表现出相当显著的危害和风险。

1998年,加拿大西部的Alberta省就发现一种Canola油菜,它由于“基因污染”而含有抗草甘膦、抗固沙草、imidazolinones等三种转基因堆积而成的“广谱抗除草剂基因”。

这种多抗性油菜的种子爆荚、休眠期长、种子小,可随风传传得很远,更易造成“基因污染”和扩散。

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事件出现多起。

这类转基因生物事件从侧面反映了转基因生物的潜在风险可能比想象估计的要严重,特别是“基因漂移”造成“基因污染”,进而从遗传基因的根本上威胁和危害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这值得高度关注和严谨对待。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方面可能出现的危害主要有植物的“转基因逃逸”。

“转基因逃逸”的途径极难控制,而且随之带来的“基因污染”将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自然界物种为了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与纯洁性,对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严格控制的,“基因漂流”仅限于同种之间或近源物种之间。

而转基因技术,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了这种飘变。

对于自然界的缓慢改变,人类和其他物种都能获得足够多的时间来适应这种转变,而若使用转基因技术,过快的改变或许能带来短期的收益,却也能带来不少潜在的危害,而这些危害由于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人类和其他物种无法快速适应,这很可能会带来灾难。

2.转基因技术对健康的潜在危害转基因技术动摇了人类通过几千年来自身实践所选择的并已相对固定的农业作物种类这一基础,因此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问题。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概述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概述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概述转基因植物是通过人为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使其具备特定的性状或新功能。

尽管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带来了诸多益处,例如提高抗虫性、耐逆性、营养价值等,但它们也可能带来一些生态安全性风险。

下面对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风险进行概述。

第一,基因流动。

转基因植物通过花粉等途径可能会与野生种群发生杂交,导致基因流动。

这可能会造成野生种群的遗传污染,使野生种群丧失原有的遗传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可能会在环境中长期存在,从而对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影响。

第二,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能会对非目标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抗虫基因可能会对除目标害虫外的其他昆虫产生毒性,破坏生物多样性。

此外,转基因植物表达的抗草害基因也可能对与之共生的微生物、昆虫等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耐草害转基因植物的适应性。

某些耐草害的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带来新的生态问题。

转基因植物的抗草害性能可能导致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生长迅速、抑制其他植物种群的生长,从而改变植物竞争格局和生物多样性格局。

第四,农业系统的依赖性。

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农业系统对少数优化了的转基因品种高度依赖。

一旦这些品种面临问题,如病虫害抵抗性的逆转、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农业系统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存在生态安全性风险,但转基因植物也有可能为解决一些其他生态问题提供帮助。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转基因作物也可以增加作物的耐旱性、耐盐性等,有助于解决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为了确保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需要加强监管与管理。

在转基因植物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生态风险评估,包括基因流动、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等方面。

此外,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同时,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影响机制,为生态安全性的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进展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进展

2018年第2期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基因组中,从而形成的改造生物就是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微生物。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和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统称转基因微生物。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在农业生产领域或者农产品加工领域用于动物的重组微生物及其产品。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主要分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反向遗传疫苗、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基因工程抗原与诊断试剂盒等。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是一个关于科学的问题,是基于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等而可能导致的确定或不确定的潜在风险。

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新的基因、新的产物、新的靶标状态、新的遗传方式及转化方法、转基因生物的新用途,以及其长期的使用与积累过程中,都可能会对生态和健康带来许多的潜在的新的风险。

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对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客观安全评价,包括风险评估分析、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等三个方面。

大面积释放之前必须对转基因微生物在环境中发生的基因转移的潜力、存活能力、扩散能力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进行生态学研究和风险评价,还要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和风险评估策略。

1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发展概况动物用基因工程疫苗是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中最大的一类产品,对其研究与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

由于一些新病原的遗传结构容易发生变化,病原体出现了新的、自然变异和老病新发毒株的不断出现,而且某些疫苗还会引起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常规疫苗在安全和有效性效力方面表现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

而特别是对一些难以人工培养、病变CPE 不明显,或者没有细胞生长的病原、免疫原性差或毒力偏强的微生物如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的或疫苗研制来说,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发新型疫苗是必然趋势。

近几年来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在以动物以基因工程疫苗为代表的转基因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和进步,并且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

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
• 如果把一种微生物的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基因转入 另一种微生物中,使之具有抗药性,或将动植物 基因转入微生物中。这种后来具有抗药性或其他 新性状的微生物即为转基因微生物。例如,开始 时不具有产苏氨酸、天冬氨酸、凝血蛋白等,后 经导入外源基因而获得产苏氨酸、天冬氨酸、凝 血蛋白等的微生物均为转基因微生物。
• 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主要是指通过重组DNA微生物 研制的、直接应用于植物上的具有杀虫、防病、 固氮、生长调节等作用的微生物。
• 转基因微生物释放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 事前须对其在环境中的基因转移潜力、存活能力、 扩散能力及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等进行安全评 价,并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和风险评价策略.
• 防病转基因微生物:通过对生防菌进行基因改良,使 之获得对多种病害有拮抗活性,或增强抗菌活性。
将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转入一些木霉菌、枯草杆菌的菌 株中,使其产生更强烈的抑菌作用。
将一些杀虫基因转移到生防菌中,可使其同时具有防
病和杀虫的功效。
• 相对于传统化学合成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 高效、针对性强等优点,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 强的今天,生物农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全 球的市场需求稳步攀升。
• 痘苗病毒-狂犬病毒糖蛋白G重组体:已在多个国 家批准注册,我国评定的安全等级为Ⅱ级。
• 转基因禽痘病毒:已用于生产抗鸡新城疫疫苗、 H5亚型禽流感疫苗、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疫苗, 根据我国有关机构和部门的安全性评价,其安全 等级为Ⅰ级,可望不久的将来投入生产。
• 转p53基因腺病毒:导入了肿瘤抑制基因p53 , 其产品为今又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已获
第二节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与动物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也是公众最关心和最顾虑的一类转基因生物。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

首先,基因改良微生物存在着未知的风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研究显示,基因改良微生物可能会对土壤、水源和野生动植物造成危害,甚至引发生态灾难。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

其次,基因改良微生物的使用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一些研究表明,基因改良微生物可能会产生新的毒素或过敏原,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

例如,转基因大豆中含有的转基因蛋白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因此,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

最后,基因改良微生物可能会对农业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基因改良微生物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耐药性增强,从而削弱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增加农药的使用量,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

首先,基因改良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抵抗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节约农民的成本。

因此,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可能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

其次,基因改良微生物可以用于生物治理和环境修复。

例如,一些基因改良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

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可能会影响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的效果。

最后,基因改良微生物的使用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微生物可能会阻碍科学家对微生物的研究,限制科技创新的发展。

总之,基因改良微生物的使用存在着利与弊,应该在充分评估风险和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而不是全面禁止使用。

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解决创造问题的人所创造的问题,我们需要更高的思维水平。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基因改良微生物,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同时加强风险管控,实现科技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知识讲解及典型题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知识讲解及典型题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学习目标】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3、讨论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转基因生物是指运用基因工程操作程序,即通过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对目的基因的维持和表达进行检测和鉴定等获得的转基因生物。

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例如抗虫转基因棉花、转基因鲤鱼。

2.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辨析要点二、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1.克隆人引发的争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1)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等。

(2)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成熟。

(3)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1)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2)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造血干细胞是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脐带血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1)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泄漏造成的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性失业大军、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2)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对于基因歧视对象,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姓名:学号:班级:学院: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单位( )单位( )摘要: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生物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对其潜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对策;风险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是指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改性获得的、具有复制功能或能将其插入基因转移给其它生物的生物,它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从1986到2000年的15年间, OECD国家共批准10 313例转基因生物进入田间试验,其中植物占总数的98。

4%,细菌占1。

0%,病毒占0。

3%,真菌占0。

2%,动物占0。

1%。

由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转基因生物面临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

1 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1986转基因农作物获得批准进入田间试验。

1994年美国Calgene公司培育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被批准商品化生产。

1998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27 800 000 hm2。

ISAAA报告显示, 2004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81 000 000 hm2 [1]。

据不完全统计,转基因研究至少在35科120种植物中获得了成功,所涉及到的性状包括抗虫、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除草剂、抗逆境、品质改良以及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以提高产量潜力等。

广泛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延熟番茄、抗虫玉米、抗虫棉花和抗除草剂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其中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分别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2%和30% (1998)。

2003年,全球收获的大豆有55%是转基因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 微 生 物 制 造 然 料 含 油 细 菌
----
嗜汞细菌----能清除汞污染
第一节 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概况
• 根据转基因微生物的用途,可分为动物用转基因 微生物、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和医药用转基因微 生物三大类。
•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是应用于动物的活疫苗、饲 料添加剂和其他用途的转基因微生物。
§各国获准进入田间释放的转基因微生物主要为转 苏云金芽孢杆菌遗传工程菌和转基因根瘤菌等活 体产品,转基因病毒杀虫剂、防病转基因微生物。
§我国已构建转基因工程菌近百株,有十多株转基 因微生物处于安全性评价和田间试验,6种菌经安 全性评价的抗性基因工程菌 BMB820Bt已进入商品化生产。
• 防病转基因微生物:通过对生防菌进行基因改良,使 之获得对多种病害有拮抗活性,或增强抗菌活性。
将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转入一些木霉菌、枯草杆菌的菌 株中,使其产生更强烈的抑菌作用。
将一些杀虫基因转移到生防菌中,可使其同时具有防
病和杀虫的功效。
• 相对于传统化学合成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 高效、针对性强等优点,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 强的今天,生物农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全 球的市场需求稳步攀升。
一、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发展概况
1 转基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 酶制剂(重组酶):利用高产能和生产饲料酶的基因 工程菌,添加于饲料中,提高饲料的效价。如产植 酸酶的重组毕氏酵母菌(2000年许可证)。
• 抗菌肽:抗菌肽对水生生物常见病如大肠杆菌、沙 门氏菌等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4年农业部批准转抗菌肽基因酵母生产的抗菌肽 制剂的效价达5000U/ml
转基因活疫苗根据其外源基因载体可分为病毒活载 体疫苗和细菌活载体疫苗。前者针对病毒病,后者 针对细菌性疾病。
• 转基因活疫苗已在全球范围开展科技研发和应用研 究,将成为今后疫苗制剂的主要趋势。
二、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的发展概况
§应用重组DNA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微生物或其产品 的遗传性状和生物学活性,可进一步增强杀虫防病 效果、扩大作用谱、延长田间持效期、从而提高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增加,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的 应用,以及有机农业的不断扩大,预计在未来数 年生物农药的研发将取得更多突破性的进展。
• 生物农药的主要发展趋势为:以基因重组为核心 高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关键技术创新显著加快; 转基因生物农药新品种不断涌现,其研发和应用 向更安全和更环保方向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 加快,已成为涉农工业最具前景的发展领域。
•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利用微生物的某种表面结 构成分(抗原)制成不含有核酸、能诱发机体产生 抗体的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它是一种保留病原 体中有效免疫原成分,而去除其无效或有害成分的 单纯疫苗。例如,只含霍乱毒素B亚单位制成的霍 乱毒素B亚单位疫苗;用狂犬病毒主要抗原粘附在 脂质体上制成的狂犬病毒免疫体亚单位疫苗;以 及麻疹病毒亚单位疫苗;等等.
第五章 动植物用转基因 微生物的安全性
第一节 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概况 第二节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 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 动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管理
• 以微生物为受体的转基因生物称为转基因微生物。
•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转基因微生 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例如,生产奶 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胃中获得, 现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 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成本。
1 转基因生物农药
• 杀虫转基因微生物
转基因病毒杀虫剂: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外源杀虫基 因如蝎子神经毒素基因等与昆虫病毒重组,使重组病 毒杀虫速度和毒性提高,或成为双价杀虫剂;
转Bt基因杀虫剂:将来自苏氏杆菌的Bt基因导入受体 菌株中,利用受体菌或载体的增效基因,制备效力更 强和更持久的基因工程菌,以菌体或分离的Bt 毒蛋白 制造杀虫剂。在国外已有10多种制剂投入商业化生产。
2 转基因微生物肥料
• 转基因微生物肥料主要是遗传改良的联合固氮菌 和根瘤菌,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外源固氮基因 及其调控基因进行转移至受体微生物而构建出来 的新型重组固氮菌。
• 由于铵对固氮菌的固氮有一定的阻遏作用,构建 耐铵或泌铵的固氮工程菌株将能减轻铵对固氮的 阻遏作用,明显提高其固氮效率。
• 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主要是指通过重组DNA微生物 研制的、直接应用于植物上的具有杀虫、防病、 固氮、生长调节等作用的微生物。
• 转基因微生物释放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 事前须对其在环境中的基因转移潜力、存活能力、 扩散能力及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等进行安全评 价,并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和风险评价策略.
• 如果把一种微生物的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基因转入 另一种微生物中,使之具有抗药性,或将动植物 基因转入微生物中。这种后来具有抗药性或其他 新性状的微生物即为转基因微生物。例如,开始 时不具有产苏氨酸、天冬氨酸、凝血蛋白等,后 经导入外源基因而获得产苏氨酸、天冬氨酸、凝 血蛋白等的微生物均为转基因微生物。
• 重组生长素:GH由脑下垂体分泌,能促进动物的 生长发育,加速蛋白质合成,但在鱼类体内含量极 微。将鱼GH基因转入微生物中大量生产重组鱼生 长素,作为添加剂具有很强的促生长作用。
产植酸酶的转基因重组毕氏酵母菌
2 基因工程疫苗
• 利用重组DNA技术研制的疫苗,包括:亚单位疫 苗、活载体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我国经批准进 入商业化生产的有狂犬病疫苗和牛羊腹泻疫苗; 通过安全性评估的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禽 流感疫苗、鸡痘疫苗等。
将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基因转移到非 致病的微生物中表达,可从其培养物中分离制备出 亚单位疫苗试剂。
• 转基因活疫苗:活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在人工诱 发突变,失去致病性但保留免疫原性、繁衍能力和 剩余毒力的无毒或弱毒病原微生物。
活疫苗接种后在人体内有一定程度的繁殖或复制, 类似一次轻型的自然感染,但不导致人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