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

合集下载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总结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总结

心理与教育测量知识点总结一、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1.1 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是指利用测量工具和方法来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状态和行为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刻画和评价的过程。

1.2 心理测量的目的心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客观、可靠、有效、全面的心理数据,从而在心理研究、临床诊断和心理干预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1.3 心理测量的特点心理测量具有客观性、可靠性、有效性、标准化、多维性、动态性等特点。

二、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2.1 统计学原理在心理测量中,统计学是一种无法绕过的基础理论。

心理测量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都离不开统计学原理,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

2.2 测试理论测试理论是心理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测试理论包括了信度、效度、标准化、测验的构设和评分标准等内容。

2.3 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是一种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组合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受控的综合指标的技术。

它可以应用于心理测量中的试题分析和心理特征的分析。

2.4 测量的多维性在心理测量中,一个心理特征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因此,心理测量需要考虑到多维性,如情感、认知、动机等多个维度。

2.5 验模与教育测量验模是指根据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推断该个体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的潜在态度、信念、情感和个性特质。

验证往往是心理测量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

三、心理测量的常用方法3.1 问卷法问卷法是心理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用于获取被试者的自我描述和看法。

问卷法可以通过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的形式,以调查法的形式获取数据。

3.2 量表法量表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它是通过直接测量来获取个体的某些心理特征或状态,如态度、情绪、动机等。

3.3 实验法实验法也是心理测量中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个体在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和反应。

3.4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通过观察个体在具体情境中的行为和表现来获取信息的心理测量方法。

3.5 访谈法访谈法是一种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的方式与被试者进行交流,从而获取其心理特征和特质的方法。

(完整word版)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

(完整word版)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一)一般测量概论1。

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2. 测量的基本要素:(1)参照点:①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如长度测量②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如对地势高度的测量。

(2)测量的单位:①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有人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②要有相等的价值,即第一个单位与第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三个单位之间的距离。

3. 测量的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

①陈名量表——用数字代表事物的成分或用数字对事物经行分类,但该类数字没有数量的意义。

可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命名量表(用数字指代个别事物,如用数字给运动员编号);二是类别量表(用数字指代事物的种类,如用1、2、3分别代表不同的职业类型)。

其适用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卡方检验。

②顺序量表—-其中的数字不仅能够指代类别,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它既没有相等距离的单位,也没有固定的测量原点。

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③等距量表——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和等级,而且具有相等距离的测量单位.没有绝对的零点,适用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④比率量表——具有类别、等级和等距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或固定的原点。

适用的统计方法除了与等距量表相同外,还与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相同。

(二)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1.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的原因:①从所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

②从所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和完善。

3.标准化需具备的条件:①测验内容的标准化②施测条件的标准化③评分规则的标准化④测验常模的标准化4.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1)①常模参照测验-—以常模为参照编制的测验(如高考只有百分之几的人可以进入重点大学)②标准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以标准为参照编制的测验(如,视力测验、考驾照)(2)①智力测验-—测量个人的智力(一般认知能力)水平的高低②能力倾向测验—-测量个人的潜在才能,预测个人的能力发展倾向③成就测验-—测量个人在接受教育后的学业成(3)①个别测验——同一主试在同一时间只能测量一个被试②团体测验——同一主试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测量许多被试(4)①难度测验--识别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②速度测验-—识别个人做题的最快速度第二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1.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2.卡特尔:①首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②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准确性③认为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与常模相比较,才能充分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3.比内:①1903年,《智力的实验研究》问世,提出了智力的定义,认为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②1904年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因此成为了心理测验的鼻祖4.智力测验的发展:①最著名的的是推孟于1916年修订的斯坦福—-比内量表。

(整理)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

(整理)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所谓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所谓事物的特征,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定属性。

所谓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

所谓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

2、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

3、测量量表分为4种:1)命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它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2)顺序量表,如第1名,第2名;3)等距量表,不仅能代表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4)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有绝对的零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心理与教育测量属于顺序量表。

★4、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4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从人的大量行为中抽取与欲测量的心理特质直接有关的一组行为进行测量,并依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这一组被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的行为就是行为样本。

2)标准化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测验的标准化要具备下列条件: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条件的标准化;c、评分规则的标准化;d、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4)信度和效度5、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按测量对象: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量方式: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内容的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功能: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知识重点1、测量就是一句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从字面上看,包含三个主要元素:事物、数字、法则。

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艺术性的量。

这些数值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如区分性、序列性或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

2、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3、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大小关系相等单位绝对零点在顺序量表中,既无相等单位,有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

等距量表的数值可以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不能做乘、除运算。

等比量表的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类别量表无无无顺序量表有无无等距量表有有无等比量表有有有4、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5、心理测验的分类:按测验的功能分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有两类:问卷法: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投射法: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 )。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按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6、错误的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正确的测验观:心理测验时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7、比内,经过他与助手西蒙的精心研究,1905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8、常模团体样本的大小要适当: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

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9、取样即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抽样方法:①简单随机抽样:按照随机表的顺序选择被试样本,或者将抽样范围内的每个人或者每个抽样单位编号,再随机选择。

心理的与教育测量重点

心理的与教育测量重点

心理与教育丈量第一章心理与教育丈量概论(一)一般丈量概论1.丈量:依照必定的法例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绘的过程。

2.丈量的基本因素:(1)参照点 :①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丈量的起点,如长度丈量②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立的零点为丈量的起点,如对地势高度的丈量。

(2)丈量的单位:①要有确立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全部人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②要有相等的价值,即第一个单位与第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三个单位之间的距离。

3.丈量的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色数目化的数字的连续体。

①陈名量表 --用数字代表事物的成分或用数字对事物经行分类,但该类数字没有数目的意义。

可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命名量表(用数字指代个别事物,如用数字给运动员编号);二是类型量表(用数字指代事物的种类,如用1、2、3 分别代表不一样的职业种类)。

其合用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卡方查验。

②次序量表 --此中的数字不单能够指代类型,并且能够表示不一样类其余大小、等级或事物拥有某种特色的程度,它既没有相等距离的单位,也没有固定的丈量原点。

合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有关系数和肯德尔和睦系数等。

③等距量表 --不单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型和等级,并且拥有相等距离的丈量单位。

没有绝对的零点,合用的统计方法有均匀数、标准差、积差有关系数、等级有关系数以及t 查验和 F 查验。

④比率量表 --拥有类型、等级和等距的特色外,还拥有绝对的零点或固定的原点。

合用的统计方法除了与等距量表相同外,还与几何均匀数、变异系数相同。

(二)心理与教育丈量的性质1.心理与教育丈量的定义:依照必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试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绘的过程。

2.心理与教育丈量的量表属于次序量表的原由:①从所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丈量和心理丈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

②从所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丈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余丈量的单位成熟和完美。

《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汇总

《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汇总

《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汇总注:结构顺序按照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一书,知识点根据真题略有增减,重点以红色加粗标注,次重点黑色加粗。

复习需结合学校范围,此文档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1.测量“根据法则给客体或事件的属性指派数字”,通俗地说,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1.称名量表称名量表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其中的数字只是事物属性的符号,并不具备有意义的固定原点、单位的等距性和数字的顺序性,因而该类数字没有数量的意义。

2.顺序量表顺序量表上的数字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类别,而且能够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征的程度。

3.等距量表等距量表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距离的测量单位。

4.比率量表比率量表是最完善的测量量表,因为它除了具有类别、等级、等距的特征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或固定的原点。

5.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6.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就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

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只符合某种统计规律。

7.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就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

这种误差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之中,此时尽管多次测量的结果非常一致,但实测结果仍与真实数值有所差异,是不正确的。

8.信度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9.重测信度指的是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10.复本信度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心理与教育测量考试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1.编题计划:是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

编题计划要明确的信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而具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不致使测题偏离了应测的内容;二是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标明。

2.百分等级: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

3.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4.测验偏差:指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5.常模:是一组有代表性的被试群体的平均测验分数。

这个平均测验分数表示的是普通人的一般状况。

6.弗林效应:过去半个世纪中发达国家年轻人的IQ指数都出现增长,指智力测验结果逐年增加的现象。

7.干扰项:测验选项中易被选择的错误项。

8.基础率:指未经选择的总体中某些现象的出现率。

9.结构效度: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它是指测验分数那个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10.结果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以鉴别学生个体差异为指导思想,目的为测验学生在所处团体的相对水平。

11.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

12.内容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依据某种特定操作标准可以直接解释测验结果的测验,以求被测者达到标准的程度。

13.评定:将受测者反应与记分键比较,确定其分数并描述其心理特质的过程。

14.区分度: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15.特质:相对稳定的、对个人的行为具有持久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征。

16.效度概化:是通过元分析及技术对普遍化的预测效度的估计,通常也成为“外部效度”“生态效度”17.心理测验: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对行为样本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18.行为样本:被抽出的作为直接测量对象的行为。

19.真分数:1.一个测量工具在没有测量误差时所得的纯正值2.反应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称作该特质的真分数3.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的平均值。

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

收集精品文档============================= =================================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期末考点复习测量(1)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量表分类称名量表顺序量表:例——考试分数等距量表:例——海拔、温度比率量表1、心理与教育测量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

2、简史中代表人物高尔顿(1)人的能力是由遗传而来的,并设想不同人的能力水平的分布是正态的,其差异是可以测量==============================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的。

(2)将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3)扩充了百分位法卡特尔(1)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一样的准确性。

(2)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与常模相比较,才能充分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比内(1)测量比较复杂的心里功能,不必苛求精确度,因为这些功能的个体差异大。

(2)心里测量的根本原理在于将个人的行为与他人作比较。

(3)智力的定义: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误差(1)定义:指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专业收集精品文档收集精品文档============================= ================================= ==========================================测量效应。

《心理与教育测量》大纲知识要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大纲知识要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大纲知识要点心理与教育测量是一门关于测量和评估个体心理和教育特征的学科。

通过定量的方法,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目标是获得关于个体心理和教育特征的可靠和有效的信息。

以下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一些重要要点。

第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测量是指通过收集数据来衡量个体心理和教育特征的过程。

测量结果可以是定性的(比如问卷调查中的选择题),也可以是定量的(比如心理测试中的分数)。

第二,测量的属性。

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的测量属性包括可靠性和效度。

可靠性指的是测量工具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和评分者下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

效度指的是测量工具是否能够准确地衡量目标特征。

第三,测量尺度。

测量尺度是指测量工具所采用的刻度类型。

常见的测量尺度有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和比例尺度。

不同的尺度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测量目的和数据属性。

第四,测试的设计与发展。

测试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重要工具。

测试的设计与发展包括确定测试的目标、编写测试项目、试题选择、试题试验和测试修订等过程。

测试应该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被测量特征。

第五,测试的应用与解释。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最终目标是将测量结果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为评估个体心理和教育特征提供支持。

测试结果的解释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注意避免错误的解释和判断。

第六,教育测量中的评价。

教育测量是教育改革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教育测量中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对教育政策和方案的评价等。

第七,基于测量结果的决策。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最终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测量结果的决策需要充分考虑测量的可靠性、效度以及其他相关特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心理与教育测量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测量和评估个体心理和教育特征,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了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属性、尺度、设计与发展、应用与解释、教育测量中的评价以及基于测量结果的决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量学的知识。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重点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概论一、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二、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和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三、测量的基本要素: 1. 参照点(1)绝对参照点(有绝对的零点,可进行乘除运算)(2)相对参照点(以人确定的零点,只可加减)2. 单位:条件:要有确切的意义和相等的价值四、测量的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可进行加减运算)、比率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五、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六、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标准化条件:测验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和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

七、1918年,桑代克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提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作业补充题: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分数本质上是顺序量表上的分数?答:从本质上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1)从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2)从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完善。

第二章简史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1)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学生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3)卡特尔1890 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

首提“心理测验”。

3)比内和西蒙在1905 年合作完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 西蒙量表。

第三章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一、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的定义和特点
2.测量的目的和意义
3.测量的分类和层次
二、心理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1.测量目标的确定
2.测量内容的选择
3.测量工具的构建
4.测量工具的考试
5.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6.测量结果的应用和评价
三、测量工具的可靠性
1.可靠性的定义和特点
2.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4.可靠性的提高途径
四、测量工具的效度
1.效度的定义和特点
2.效度的评估方法
3.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4.效度的提高途径
五、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与工具
1.个别测量和群体测量
2.笔试测量和面试测量
3.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
4.智力测量和个性测量
六、测试的应用与发展
1.测试在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2.测试在选拔和招聘中的应用
3.测试在教育和职业指导中的应用
4.心理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七、心理测量的伦理问题
1.道德和伦理的关系
2.心理测量中的伦理问题
3.心理测量的伦理原则和准则
八、心理测量的应用前景
1.心理测量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2.心理测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心理测量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重点总结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重点总结
3.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有哪些?(学会计算提高测验长度提高测验信度) 答:①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②控制题目的难度分布,使其处于中等水平;③努
力提高每道题目的区分度;④选取适当的被试团体,努力提高测试在各个同 质亚团体上的信度;⑤规范施测程序,统一施测环境,严格控制误差。
第五章 测量效度
掌握概念: 1.效度:指一个测验所能测量到其想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表面效度:指测验的表面看起来与其所测验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3.内容效度:指测验所能测量到的心理特质的内容与其想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内
5.影响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测验本身:a.测题中所用的词汇或句型不能太难;
b.测题的指导语应该清楚; c.测题中不能提供额外线索; d.测题的难易顺序编制要合理; e.选择题的正确答案不能有明显的组型; f.测题的难度要适当; g.测题数目要适当; ②测验的实施:a.指导语标准化;
b.排除意外干扰; c.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客观评分; ③所选校标的性质; ④测验的信度。
2.简述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答:标准化测验的技术指标有常模、信度和效度。
(1)常模: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 标准。常模形式有:均数、标准分(如 Z 分、离差智商、T 分)、百分位、划 界分等。常模的制定要通过标准化的取样过程,样本的代表性要好。 (2)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和真实性,即某种测验测查到所要测查内容的 程度效度高是心理测验的充分必要条件。有内容关联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 构关联效度。 (3)信度:指测验分数反复测量的可靠性,反映测量误差。有分半信度、重 测信度和α系数等。
2.验证内容效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逻辑分析法;②克伦巴赫估计法;③再测法。
3.验证结构效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测验内方法:a.内容效度法;b.口语报告法;c.相关分析法;

心理与教育测量考试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1.编题计划:是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

编题计划要明确的信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而具代表性的测验内容,不致使测题偏离了应测的内容;二是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标明。

2.百分等级: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

3.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4.测验偏差:指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5.常模:是一组有代表性的被试群体的平均测验分数。

这个平均测验分数表示的是普通人的一般状况。

6.弗林效应:过去半个世纪中发达国家年轻人的IQ指数都出现增长,指智力测验结果逐年增加的现象。

7.干扰项:测验选项中易被选择的错误项。

8.基础率:指未经选择的总体中某些现象的出现率。

9.结构效度: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它是指测验分数那个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10.结果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以鉴别学生个体差异为指导思想,目的为测验学生在所处团体的相对水平。

11.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

12.内容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依据某种特定操作标准可以直接解释测验结果的测验,以求被测者达到标准的程度。

13.评定:将受测者反应与记分键比较,确定其分数并描述其心理特质的过程。

14.区分度: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15.特质:相对稳定的、对个人的行为具有持久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征。

16.效度概化:是通过元分析及技术对普遍化的预测效度的估计,通常也成为“外部效度”“生态效度”17.心理测验: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对行为样本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18.行为样本:被抽出的作为直接测量对象的行为。

19.真分数:1.一个测量工具在没有测量误差时所得的纯正值2.反应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称作该特质的真分数3.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的平均值。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要点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要点

心理测量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一、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该定义包括三要素:事物(指我们要测量的对象),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法则(代表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有好坏之分)。

二、测量要素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两个要素: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例如测量轻重、长度等都以零点为参照点。

另一种是人为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

例如测量海拔高度和温度等。

心理测量中一般采用的是相对零点。

三、测量量表测量的本质在于,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

依单位和参照点的不同,量表的种类也不一样。

根据测量精度高低,斯蒂文斯将量表分为四个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一)命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

命名量表中的数字没有任何数值意义,不能作量化分析。

无大小意义,只表明类别,无参照点和单位,无法比较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方法运算。

如学生和运动员的编号,用1代表男,2代表女等。

(二)顺序量表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指明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顺序。

在顺序量表中,既无相等单位,有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如短跑比赛中甲得了第一名,乙得了第二名,丙得了第三名。

(三)等距量表不但有由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单位,其数值可以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不能做乘、除运算。

等距量表的数值加或减一个常数乘或除,不会破坏原来数据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个量表上的数值可以转换为另一个具有不同单位的量表上的数值,而且几个不同单位的数值可以转换到一个量表上以便于比较。

(四)等比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所得的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不过利用某种统计方法,可以把这种顺序量表得到的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进行统计。

心理与教育测量考试重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考试重点

题型:1.单选(20-30*1分)
2.多选(5-10*2分)
3.判断(10*1分)
4.名词解释(6-8*3分)
5.简答(4-5个)
6.论述(1个)
名词解释:
1.编题计划
2.百分等级
3.标准化
4.测验偏差
5.常模
6.弗林效应
7.干扰项
8.基础率
9.结构效度
10.结果参照测验
11.量表
12.内容参照测验
13.评定
14.区分度
15.特质
16.效度概化
17.心理测验
18.行为样本
19.真分数
20.标准分数
简答范围:
1.测验工作的基本道德准则(必考)
2.提高效度的的主要方法
3.提高信度的主要方法
4.信度的作用
5.列举估计结构效度的方法
6.如何理解区分度的相对性
7.编制常模需要的三步
8.确立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9.确立效标关联效度的步骤
10.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11.测验施测前的主要准备工作
12.简述自陈式人格量表的特点
13.人格解释的理论取向是哪四种
14.解释测验分数应该注意的问题
15.测验说明书包含的基本内容
16.投射测验的特点
17.为什么说“智力测验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18.现代测验发展趋势施什么
19.在分析项目区分度时,四种相关法各自使用的前提条件
判断答案: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B. 13.A 14A 15.A 16 17.B 18.A 19.B 20.A(A表示对,B表示错误,17题没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与教育测量重点全部第一章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1、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所谓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所谓事物的特征,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定属性。

所谓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

所谓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

2、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理想的测量单位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价值。

3、测量量表分为4种:1)命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量表,它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2)顺序量表,如第1名,第2名;3)等距量表,不仅能代表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等距量表没有绝对的零点;4)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量表,有绝对的零点。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心理与教育测量属于顺序量表。

★4、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4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从人的大量行为中抽取与欲测量的心理特质直接有关的一组行为进行测量,并依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这一组被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的行为就是行为样本。

2)标准化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测验的标准化要具备下列条件: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条件的标准化;c、评分规则的标准化;d、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4)信度和效度5、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按测量对象: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量方式: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内容的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功能: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潜力参照测验。

第二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董仲舒“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高尔顿出版了《遗传的天才》,提出人的能力是由遗传而来的,他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成立了一个人类测量实验室,参观者可得到身高、体重等信息,这可以视为第一个大规模系统测量人的个别差异的尝试,人发明了许多测量仪器,他还是应用评定量表、问卷法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卡特尔致力于心理实验室的建立与测量思想的传播,他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比内在索那建立法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发表了修订后的比内-西蒙智力量表,测验成绩用“智力水平”表示。

第三章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1、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可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特质是一组具有内部相关的行为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2)特质是一种一般的神经心理系统,它可以综合不同的刺激,使人对这些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

3)特质是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特点。

4)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由多种特质分多个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

5)特质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倾向,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2、测量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心理测量也有两种误差,即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所谓随机误差就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

所谓系统误差就是那种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

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准确性,不影响稳定性。

而随机误差既影响稳定性又影响准确性。

误差来源主要有3个:测量工具、被测对象、施测过程。

3、经典测量理论的数学模型及其基本假设:观察分数X=真分数T+一个随机误差E,这就是CTT的数学模型。

根据这一公式可引申3个假设公理: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

2)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

第四章测量信度1、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2、信度的作用:1)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2)信度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3)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

3、重测信度指的是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4、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如果两个复本测验是同时连续施测的,则称这种复本信度为等值性系数。

如果两个复本测验是相距一段时间分两次施测的,则称这种复本信度为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

计算复本信度的条件之一是首先要构造出两份或两份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条件之二是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

5、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分半信度通常是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

而且,在使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时要求全体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变异数要相等。

当一个测验无法分成对等的两半时,分半信度不宜使用。

6、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题目间的一致性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所有题目测的都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其二是指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

同质性信度就是一个测验所测内容或特质的相同程度。

7、评分者信度指的是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当评分者人数为2时,评分者信度等于2个评分者给同一批被试的答卷所给分数的相关系数。

当评分者人数多于2个时,评分者信度可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估计。

★8、影响测量信度的主要因素:1)被试方面2)主试者方面3)施测情境方面4)测量工具方面5)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9、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1)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2)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3)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5)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

第五章测量效度1、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注意以下几点:1)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2)效度是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3)判断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从多方面搜集证据。

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1)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效度高,信度必须高;2)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制约。

3、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主要应用于成就测验、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不适合用于能力倾向和人格测验。

表面效度是外行人对某个测验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测某种心理特质的一种现象。

4、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法,其步骤是:1)明确欲测内容的范围,包括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

2)确定每个题目所测的内容,并与测验编制者所列的双向细目表对照,逐题比较自己的分类与制卷者的分类,并做记录。

3)制定评定量表,考察题目对所定义的内容范围的覆盖率、判断题目难度与能力要求之间的差异,还要考察各种题目数量和分数的比例以及题目形式对内容的适当性等,对整个测验的有效性作出总的评价。

5、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主要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6、结构效度的估计方法:1)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首先,考察该测验的内容效度;其次,分析被试的答题过程;再次,通过计算测验的同质性信度的方法来检测结构效度。

2)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首先,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相同特质的旧测验之间的相关;若两者相关较高,则说明新测验有较高的效度。

这种方法叫相容效度法。

其次,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不同特质的旧测验间的相关。

若两者相关较高,则说明新测验效度不高,因为它也测到了其他心理特质。

两测验间相关不高只是新测验效度较高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这种方法叫区分效度法。

再次,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来了解测验的结构效度。

3)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4)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

7、实证效度: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也就是说一个测验是否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来作为检验标准。

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差异,实证效度可以分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

8、效标就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它是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直接获得我们所感兴趣的行为。

9、实证效度的确定方法大体分3个步骤:1)明确观念效标;2)确定效标测量;3)考察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的关系。

从效度估计的方法上看,实证效度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估计: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

10、影响测量的因素:1)测验的构成;2)测验的实施过程;3)被试;4)所选效标的性质;5)测量的信度。

11、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1)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2)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3)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4)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第六章测验的项目分析1、难度对测验的影响:影响测验分数的分布形态和离散程度。

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有密切关系,难度越接近0.50,项目潜在的区分度越大,而难度越接近1或0时,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小。

2、对多重选择题的项目具体分析的步骤:1)按被试测验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列试卷;2)从最高分依次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

3)从最低分依次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

4)分别登记高分组与低分组选中各选择项的人数,然后登记。

5)根据登记结果进行选择项的质量分析。

第七章测验常模1、原始分数:被试在接受测验后,根据测验的记分标准,对照被试的反应所计算出的测验分数。

2、导出分数:就是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考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这种按某种规则将原始分数转化为导出分数的过程称作分数的转换。

常用的导出分数有百分等级、标准分数、T分数等。

3、百分等级:一个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

4、百分等级分数优点: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具有可比性,且易于计算、解释方便,较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性质不同的测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