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重点汇总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试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试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泌尿系统疾病?
答案:冠心病
2. 泌尿系统主要由下列哪些器官组成?
答案:肾脏、膀胱、尿道
3.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排除体内废物,调节体液平衡
4. 哪种疾病最容易导致肾脏功能衰竭?
答案:慢性肾炎
5. 下列哪种疾病会导致尿液中出现蛋白质?
答案:肾病综合症
6. 以下哪种疾病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感染性疾病?
答案:尿路感染
7. 尿路结石是由什么物质的沉积所引起的?
答案:钙、尿酸等物质沉积
8.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泌尿系统肿瘤?
答案:白血病
9.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案:频尿、尿急、尿痛等
10. 膀胱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血尿
11. 尿毒症是由于哪个器官功能衰竭所引起的?
答案:肾脏
12. 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饮水、定期体检等
总结:
泌尿系统疾病涉及多个器官,包括肾脏、膀胱、尿道等。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及时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水分摄入和定期体检是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关键。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早就医,确诊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正确定期的治疗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第八单元泌尿系统疾病一、A11、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特征性的管型是:A、胶样管型B、透明管型C、细胞管型D、颗粒管型E、色素管型2、IgA肾病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系膜区IgA和C3沉积B、复发性血尿C、弥漫性系膜增生D、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E、呈膜性肾炎病变3、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特征性病变是:A、系膜细胞增生B、系膜内见致密沉积物C、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融合D、肾小球基底膜增厚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4、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主要是:A、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B、壁层上皮细胞C、脏层上皮细胞D、系膜细胞E、以上都不是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的肉眼病变是:A、大红肾B、大白肾C、多囊肾D、固缩肾E、分叶状肾6、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呈颗粒性固缩肾B、肾间质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C、肾小球纤维化D、肾小动脉壁常有纤维素样坏死E、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7、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改变是:A、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B、肾小球萎缩C、肾小球节段性玻璃样变D、肾小球肥大E、脏层上皮细胞增生8、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B、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D、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E、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或融合9、免疫荧光呈线形的肾炎是:A、IgA肾病B、膜性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炎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膜性增生性肾炎10、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B、肾小球毛细血管呈节段性坏死C、局灶性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呈节段性硬化D、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系膜基质增多E、肾小球局灶性新月体形成11、新月体性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血管内皮细胞坏死B、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C、中性粒细胞的渗出D、单核细胞的渗出E、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12、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A、新月体性肾炎B、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C、膜性增生性肾炎D、轻微病变性肾炎E、膜性肾炎13、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A、膜性肾炎B、新月体性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炎(脂性肾病)D、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E、膜性增生性肾炎14、下列有关肾盂肾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发病率较高B、多由细菌感染引起C、大肠埃希菌感染最为常见D、表现为化脓性间质性肾炎E、可分为上行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15、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最可能的诊断为A、良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萎缩肾B、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D、晚期肾小球肾炎E、慢性肾盂肾炎1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A、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B、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C、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肾球囊上皮细胞增生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E、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基底膜增厚1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改变为A、颗粒性固缩肾B、大瘢痕性固缩肾C、大白肾D、蚤咬肾E、大红肾18、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纤维瘢痕组织B、纤维化肾小球C、高血压病时细动脉D、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E、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19、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包括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B、肾小球壁层细胞和系膜细胞C、肾小球脏层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肾小球各种细胞均有较明显增生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二、A21、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银染色见肾小球基底膜呈车轨状。

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执业医师考试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考试之一,其中泌尿系统病学知识点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每位执业医师都需要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泌尿系统病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泌尿系统疾病分类泌尿系统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肾脏疾病和泌尿道疾病。

肾脏疾病主要包括肾炎、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而泌尿道疾病则包括膀胱炎、尿道感染、泌尿结石等。

二、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各异,但也存在一些常见的症状。

比如尿频、尿急、尿痛是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症状;血尿可以出现在肾脏疾病和泌尿道疾病中;疼痛性排尿障碍则是泌尿结石、膀胱炎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三、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手段。

其中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尿常规检查、尿液培养、肾功能检查、B 超、X射线等。

根据不同的病情,还可以进行肾脏穿刺、膀胱镜检查等其他进一步的检查。

四、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选择。

对于泌尿道感染,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泌尿结石,可以考虑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对于肾脏疾病,治疗方法涉及到减轻症状、控制原发病因等方面。

五、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预防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环节。

预防泌尿道感染可以通过多饮水、保持个人卫生等措施;预防泌尿结石则需要饮食注意和适当的运动。

对于一些容易导致肾脏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更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减少肾脏损害。

六、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比如针对肾脏疾病的研究,近年来发现了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七、结语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是医学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每位执业医师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文从泌尿系统疾病分类、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措施。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题三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题三

全科医学(医学高级):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题三1、单选肾损伤施行手术时,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一般经腰切口进入后腹膜间隙,便于发现肾脏的破口B.一般经腹切口先进入腹腔,便于探查腹腔其他器官C.先阻(江南博哥)断肾蒂便于检查肾脏的损伤情况D.术前应了解对侧肾功能E.合并肝脾损伤一般应先处理妥善后,再处理肾损伤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肾损伤往往同时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实施手术时应该选择经腹切口,便于探查和处理腹腔其他器官的损伤。

手术前应了解对侧肾功能,手术中首先应阻断肾蒂血管,控制出血以方便检查和修复损伤。

当合并肝脾损伤时与肾损伤相比对生命危害更大,所以应该先行处理,而后再处理肾损伤。

2、单选患者,女性,60岁,确诊慢性肾炎9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尿少。

血压110/60mmHg,双肺底较多湿啰音,心率140次/分,律不齐,双下肢水肿,血尿素氮35mmol/L,肌酐890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9mmol/L,此时最宜采用的治疗措施()。

A.积极补充血容量B.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C.血液透析D.腹膜透析E.强心、利尿、扩血管正确答案:C3、单选下列哪项提示患者的肾衰竭为慢性、不可逆性().A.Hb85g/LB.高磷低钙血症C.BUN25mmol/LD.SCr705μmmol/LE.B超示双肾大小为85mm×40mm正确答案:E4、单选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最主要特点为()。

A.尿中红细胞数]10个/HPB.肉眼血尿C.尿中红细胞数<10个/HPD.以正常红细胞为主E.以变形红细胞为主正确答案:E5、单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大量蛋白尿产生的原因是().A.蛋白质摄入过多B.肾小管回吸收蛋白质的能力降低C.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的滤过功能受损D.肝脏合成蛋白能力增加E.肾血流量增加正确答案:C6、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治疗急性前列腺炎的方法().A.卧床休息B.坐浴C.抗菌药物应用D.如有急性尿潴留应导尿E.前列腺按摩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急性前列腺炎不能行前列腺按摩,一是可以造成炎症加重,二是患者难以接受。

内科泌尿系统考试重点

内科泌尿系统考试重点

1.新月体:光镜下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严重损伤,毛细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肾小囊腔并凝固,导致肾小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分为细胞新月体、纤维新月体、细胞纤维新月体。

2.新月体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症,肾功能急剧恶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为临床特征,光镜下通常以广泛(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量新月体形成(占肾小球囊腔50%以上)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肾炎综合症。

3.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急性肾缺血或中毒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变性坏死,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临床变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但经恰当的治疗可完全恢复。

4.急性肾炎综合症:起病急,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尿。

常伴高血压和轻度水肿,主要病理类型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5.慢性肾炎综合症:指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肾小球肾炎症状迁延不愈超过半年以上者,多缓慢发病,最终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多种病理学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均可变现为慢性肾炎。

6.肾性高血压:各种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严重增生,肾小球结构破坏和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挤压闭塞乃至消失,导致肾小球缺血,肾素分泌增多,出现肾性高血压。

(另外,由于肾功能异常,体内水钠潴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增多,也可出现肾性高血压)7.肾性贫血: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导致肾性贫血8.选择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屏障的损伤。

足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构和它们的裂隙膜或GBM的损伤,使血浆中大量蛋白尿滤过并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中,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9.非选择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屏障损伤,足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构和它们的裂隙膜或GBM的损伤,使血浆中大量蛋白尿滤过并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中,当病变加重,更高分子量蛋白质(主要是IgG)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10.肾病综合症:诊断:1尿Pr>3.5g/d 2血浆白蛋白<30g/L 3水肿 4高血脂症鉴别诊断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典型皮损有助于鉴别,伴关节痛,腹痛 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查自身免疫抗体 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可找到HBV相关抗原 4糖尿病肾病:病史及特征性眼底改变有助于鉴别 5肾淀粉样变性:需肾活检确诊 6骨髓瘤性肾病:有骨痛,血清单株球Pr增多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Pr阳性治疗原则:1 减少和消除尿Pr 2保持肾功能,减少肾功能恶化程度 3减少预防并发症发生治疗细则:1一般治疗:有严重水肿低Pr血症者需卧床休息,给予正常量0.8~1.0g/kg.d的优质蛋白 2对症治疗:1 利尿消肿: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袢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 2减少尿蛋白:ACEI或ARB 3主要治疗 1糖皮质激素:1起始足量2缓慢减药 3长期维持2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盐酸氮芥 3环孢素11.慢性肾炎:诊断:1尿化验异常(Pr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2 除外继发性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肾炎,过紫肾炎,糖尿病肾炎2Alport综合征:起病于青少年(10岁之后)常伴有眼耳肾异常 3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1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 2感染后急性肾炎,C3变化有助鉴别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现有较长期高血压,后出现肾损害 5慢性肾盂肾炎:尿沉渣中常有白细胞,尿菌学检查阳性可见别治疗原则:1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2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 3防止严重合并症,不以消除尿红细胞或轻微尿蛋白为目标治疗细则: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血压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药物首选ACEI或ARB类 2限制食物中蛋白和磷摄入量,低蛋白低磷饮食 3应用抗血小板解聚药 4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一般不主张积极使用 5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感染、劳累、妊娠、肾毒性药物12.新月体:光镜下病变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严重损伤,毛细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入肾小囊腔并凝固,导致肾小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泌尿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泌尿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第六章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一:尿路感染【概述】(一)定义、发病率、分类尿路感染,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内大量生长繁殖所致的尿路炎症反应。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尿路感染中最多见的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急性尿路感染的80%~90%。

2.感染途径最多为上行感染,即细菌由尿道口上行至膀胱、输尿管、肾盂,少数经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

3.易感因素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导尿、膀胱镜检查、妊娠、性生活损伤和机体免疫力低下等。

糖尿病、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重症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等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妊娠或月经期妇女等是易感人群。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可无、可轻、可重,分述如下:1.急性膀胱炎占尿路感染的60%。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即尿路刺激征,常有白细胞尿,约30%有血尿,偶有肉眼血尿。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

2.急性肾盂肾炎可有或无尿路刺激征,可有或无腰痛、肋脊角压痛、叩击痛,可有或无全身感染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白细胞升高等,血培养可能阳性。

3.慢性肾盂肾炎单纯性尿路感染,即使反复发作,也极少能发生慢性肾盂肾炎。

复杂性尿路感染,在尿路有功能性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器质性梗阻(结石、畸形)时,可能会发生慢性肾盂肾炎。

4.无症状细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可以不予以治疗。

(二)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个/ml,如能排除假阳性,则为真性菌尿。

(三)诊断真性菌尿患者伴有发热>38℃,有明显肋脊角疼痛和叩击痛,血白细胞增加,可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

【处理要点】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消灭菌尿、控制症状、驱除诱因、防止复发、保护肾功能。

治疗应根据尿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化验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经验选药,一般选用肾毒性小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

转诊1.男性泌尿系感染或反复发作患者,应转上级医院行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泌尿系X线或B超检查,了解致病菌及有无前列腺疾病、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易感因素,并做相应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泌尿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常见临床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概述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与预防概述肾小球病系指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

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

原发性肾小球病的临床分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病因绝大多数患者病因尚不明确部分与溶血性链球菌、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有关少数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

临床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早期患者可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纳差等,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有急性发作的倾向,感染、过度疲劳为常见诱因。

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可见管型。

蛋白尿: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多在1~3g/d。

水肿:以眼睑及脚踝部晨起水肿为特点,严重时可呈现全身性水肿。

高血压:可为首发表现,严重时出现高血压脑病及高血压心脏病。

其他表现:疾病加重可出现:肾性贫血,多为正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眼底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肾功能轻度受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尿毒症的相应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尿液检查:见轻重不等的蛋白尿,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多为镜下血尿,尿畸形红细胞>80%,可见颗粒管型。

肾功能:早期正常或轻度受损(Ccr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晚期出现血肌酐升高、Ccr下降。

肾穿刺活检肾脏超声:双肾病变呈一致性,肾实质回声增强、双肾体积缩小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凡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者均应疑诊慢性肾炎。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知识点汇总泌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知识点汇总泌
答: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主要有两组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起病急骤,常伴寒战.高热,体温多在38-39度之间,亦可达40度,一般呈驰张热,常伴头痛.全身不适;2.泌尿系统症状: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大部分病人有腰痛。体检肾区有叩击痛,上输尿管点或肋腰点有明显压痛。
4.真性细菌尿的标准:
1.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尿路所至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
2. 尿道综合征(327)
3. 无症状性细菌尿(326)
二、 问答题:
1.尿路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及感染途径有哪些?
2.尿路感染常见的机体易感因素有哪些?
3.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3.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4. 非选择性蛋白尿: 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少数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的改变引起。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311页).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病理分型及治疗。
3.慢性肾炎的诊断?
答: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1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炎及遗传性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不到1年者有①呈急性肾炎综合征②仅表现中度蛋白尿及轻、中度水肿,需行肾活检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特点?
1.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急性起病,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
2. 慢性肾炎:是各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结果。临床特点病程长,多伴有漫长的无症状尿异常期,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一个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病情迁延,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

[病理学]《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一、单选题1.肾盂肾炎的发病机制是()A、Ⅳ型变态反应B、III型变态反应C、化脓菌感染D、代谢障碍E、过敏因素2.肾盂肾炎是一种()A、肾盂和肾间质的纤维蛋白性炎B、主要发生在肾小球的化脓性炎C、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D、变态反应性疾病E、肉芽肿性炎3.膜性肾小球肾炎光镜形态学特点是()A、肾小球细胞数量增多B、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C、肾小球纤维素样坏死D、肾小球广泛纤维化E、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增生4.肾小球肾炎属于何种性质疾病()A、化脓性炎症B、遗传性疾病C、内分泌性疾病D、纤维蛋白性炎E、变态反应性疾病5.关于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叙述,正确的是()A、好发于青少年B、可形成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C、出现明显血尿D、临床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E、多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并发症6.对某病人进行检查时发现尿中蛋白每天超过4克,血中胆固醇和血脂均超标,则此病人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A、肝硬化B、肾病综合征C、肝癌D、高血压E、肝功衰7.下列哪项不是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A、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浸润B、肾间质内炎细胞浸润C、肾间质内脓肿形成D、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E、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8.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内皮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B、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C、系膜硬化D、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E、肾小球内炎细胞浸润9.肾脏表面多个凹陷性疤痕,常见于()A、慢性肾小球肾炎B、肾动脉粥样硬化C、肾腺癌D、高血压病E、急性肾盂肾炎10.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肉眼观察不同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是()A、体积缩小B、肾脏内小动脉硬化C、表面呈颗粒状D、颜色苍白E、有不规则的凹陷疤痕11.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肉眼上表现为()A、细颗粒固缩肾B、大红肾C、不规则疤痕肾D、大白肾E、瘙咬肾12.某人因肾病而亡,尸解检查发现其肾脏体积变小,表面不平、质地变硬,有大的瘢痕凹陷。

肾盂、肾盏变形。

泌尿临床知识点总结

泌尿临床知识点总结

泌尿临床知识点总结一、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系统之一,包括肾脏、尿道、膀胱和输尿管。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起始部位,主要负责排泄体内产生的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肾脏内有大量的肾小球,是肾脏的过滤器,通过肾小球滤出的初尿流入肾小管,经过再吸收、分泌和浓缩等过程后形成尿液,最终排入膀胱。

尿道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二、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不全等,其中肾小球肾炎是比较常见的肾脏疾病,通常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

慢性肾脏病是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导致尿毒症的一种疾病。

肾功能不全指肾脏不能正常排泄体内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病理状态,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状态。

2. 输尿管和膀胱疾病输尿管和膀胱疾病包括输尿管结石、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输尿管结石是指结石在输尿管内阻碍尿液的正常流动,引起剧烈腰腹痛的疾病。

膀胱炎是指膀胱内黏膜受到感染或刺激引起的炎症,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膀胱肿瘤是膀胱内黏膜上皮组织发生恶性肿瘤,通常表现为血尿、腹痛等症状。

3. 尿道疾病尿道疾病包括尿道炎、尿道狭窄等。

尿道炎是指尿道黏膜受到感染或刺激引起的炎症,通常表现为尿带血丝、尿道痒等症状。

尿道狭窄是指尿道内腔因各种原因而变窄,导致排尿困难、尿液滞留等症状。

三、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 尿量改变:包括尿量增多或减少;2. 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指排尿感到急迫,尿痛指排尿时感到疼痛;3. 腰部疼痛:常见于肾脏疾病,尤其是肾结石;4. 血尿:尿液中带有血液,可能是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等疾病的表现;5. 水肿:通常是肾功能不全、肾脏疾病的表现;6. 尿失禁:失去排尿控制能力,尿液不由自主地排出。

四、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B超、CT、MRI、肾活检等。

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重点知识点归纳

病理学第十三章泌尿系统疾病重点知识点归纳
4.1982年WHO分类: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分类
肾小球轻微病变 7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1.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外)
3.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
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素
促RBC生成素
高活性VitD3:钙磷代谢、促进成⻣
结构
肾单位:
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产生原尿)
肾小管(重吸收、排泄)
肾小体:肾小球: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
系膜、系膜细胞
基底膜
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
体积依赖性屏障作用:
一般情况下,69kD的白蛋白可少量滤过,150~200kD的免疫球蛋白则阻止在基膜内。
9.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基本病理变化
• 变质
肾小球固有C变性或坏死
• 渗出
中性粒及单核C;可有纤维素渗出,RBC漏出
• 增生
系膜C,内皮C, 壁层C 系膜基质 基底膜增厚
• 玻璃样变和硬化
• 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一)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AAA
病因
病理变化:大体 、光镜、电镜、免疫荧光
(括号内为原因)
预后
大部分→治愈,尤其是儿童
少数→慢性
极少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死亡
(二)弥漫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AAA
概述
病理变化
临床与病理联系
结局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是一种少⻅的类型,成年人多⻅
发病机理主要是体内产生抗基底膜抗体, 导致肾小球损伤。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概述一、基础知识:1、肾:它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方;两肾上端相距较近,下端斜向下外;右肾较左肾稍低。

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似蚕豆。

有上、下端,内、外侧缘,前、后面。

肾小囊肾小体肾单位血管球近端小管肾肾小管细段泌尿小管远端小管弓形集合小管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乳头管(1)肾的构造:在肾的额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肾皮质、肾髓质。

肾皮质:位于浅层,血管丰富,新鲜标本呈红褐色。

肾髓质:位于深部,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色淡,肾锥体的尖端朝向肾窦,成为肾乳头,上有乳头孔。

肾锥体之间的皮质部分为肾柱(2)与椎体的关系:左肾:上端: 第12胸椎上缘;下端: 第3腰椎上缘。

右肾:比左肾大约低半个椎体。

(3)与第12肋的关系: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后面的上部。

肾门:约平第一腰椎平面肾区:第12肋与竖脊肌外缘的交点。

(4)肾的被膜:它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肾段:肾动脉在肾门通常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再分为4个二级分支,成为肾段动脉。

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称为肾段。

每侧肾分为5个肾段:即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后段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肾盂出入的部位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由结缔组织包在一起形成。

2、输尿管:它分腹段、壁内段、盆段。

有3处狭窄即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与髂血管交叉处、壁内段3、膀胱:它位于小骨盆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

空虚时全部位于骨盆腔内,充盈时膀胱腹膜反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

分膀胱尖、颈、体、底。

毗邻:前:耻骨联合;后:男: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子宫和阴道下:男:前列腺女:尿生殖膈膀胱三角:它在膀胱底内面的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呈三角形。

4、尿道:(1)女性尿道:长约 3-5 cm.,起于尿道内口,终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特征:宽、短、直。

易于发生泌尿系感染。

(2)男性尿道:曲、直、长二、症状:水肿、高血压、肾区钝痛和肾绞痛、膀胱刺激征、排尿异常。

泌尿系统疾病重点归纳

泌尿系统疾病重点归纳

泌尿系统疾病重点归纳
泌尿系统疾病是指影响泌尿系统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

根据病因和病理机制的不同,泌尿系统疾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对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重点归纳:
肾脏疾病
1. 肾结石:肾脏结石是由于尿液中的某些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固体结构。

常见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血尿和尿路感染。

2. 慢性肾脏病:长期肾脏受损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常见症状包括血尿、尿频、水肿和高血压。

3. 急性肾炎: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肾脏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下肢水肿和蛋白尿。

膀胱疾病
1. 膀胱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内壁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腹部不适。

2. 膀胱癌:膀胱内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血尿、尿频、尿急和腹痛。

前列腺疾病
1.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组织的非癌性异常增生,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尿流变弱。

2. 前列腺癌:前列腺内的恶性肿瘤,早期往往无症状,晚期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骨痛。

尿路感染
1. 膀胱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

2. 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延伸至肾脏,常见症状类似急性肾炎。

以上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重点归纳,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和特点,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评估。

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

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

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1.概述1)肾小球肾炎(GN):简称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比较常见。

2)分类●根据起因●原发性●继发性●一般所称肾炎是指原发性的肾小球肾炎●根据病变范围●弥漫性>50%●局灶性<50%3)临床表现●尿异常:蛋白尿、血尿、少尿、无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晚期出现)2.病因和发病机制1)引起肾炎的抗原种类很多,分两类●外源性抗原●病原微生物●药物●异种血清●内源性抗原●肾小球抗原●非肾小球抗原2)发病机理●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肾小球基膜抗原●植入性抗原●Heymann肾炎●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3.病理变化1)肾小球细胞增多2)基底膜增厚3)炎性渗出和坏死4)玻璃样变和硬化5)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4.原发性肾炎的分类和病理临床联系1)病理分类●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综合征●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慢性肾炎综合征●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综合征2)临床分类●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明显血尿、轻到中度蛋白尿和水肿,并出现高血压。

重症可有氮质血症或肾功能不全●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尿改变后,迅速出现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引起急性肾衰●肾病综合征●三高一低●高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慢性肾炎综合征●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迁延不愈超过一年以上,缓慢发生肾功能衰竭。

为各型肾炎终末阶段的表现●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肉眼血尿(血细胞>1ml/L)●镜下血尿(每高倍镜>3个)●蛋白尿(>100ml/L或150ml/24h)5.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炎1)又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2)病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病变特点:以肾小球内cap丛的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为主,伴有多少不等的变质和渗出4)好发年龄:多见于5~14儿童,成人少见5)病理变化●肉眼观●大红肾●对称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蚤咬肾●肾表面和切面有散在出血点,如蚤咬状,切面皮质增厚,纹理模糊。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重点汇总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重点汇总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重点汇总一、名词解释: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PCR)>200mg/g称为蛋白尿。

2.微量白蛋白尿:指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在30~300mg。

3.血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血尿,1L尿含1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

4.白细胞尿:新鲜尿液白细胞数超过40万或12小时尿中超过100万者称为白细胞尿。

5.肾小球病:系指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

6.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A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7.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

8.IgA肾病: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

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9. 尿路感染(UTI):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10.慢性肾脏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KD)。

11. 慢性肾衰:广义的慢性肾衰竭(CRF)则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12. 肾病综合征: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

二、简答题:1.毛细血管壁的构成:毛细血管壁由有孔的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GBM)和足细胞(脏层上皮细胞)构成。

泌尿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泌尿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泌尿系统疾病考点总结第六章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点一:尿路感染【概述】(一)定义、发病率、分类尿路感染,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内大量生长繁殖所致的尿路炎症反应。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尿路感染中最多见的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急性尿路感染的80%~90%。

2.感染途径最多为上行感染,即细菌由尿道口上行至膀胱、输尿管、肾盂,少数经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

3.易感因素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导尿、膀胱镜检查、妊娠、性生活损伤和机体免疫力低下等。

糖尿病、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重症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等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妊娠或月经期妇女等是易感人群。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可无、可轻、可重,分述如下:1.急性膀胱炎占尿路感染的60%。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即尿路刺激征,常有白细胞尿,约30%有血尿,偶有肉眼血尿。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

2.急性肾盂肾炎可有或无尿路刺激征,可有或无腰痛、肋脊角压痛、叩击痛,可有或无全身感染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白细胞升高等,血培养可能阳性。

3.慢性肾盂肾炎单纯性尿路感染,即使反复发作,也极少能发生慢性肾盂肾炎。

复杂性尿路感染,在尿路有功能性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器质性梗阻(结石、畸形)时,可能会发生慢性肾盂肾炎。

4.无症状细菌尿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可以不予以治疗。

(二)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个/ml,如能排除假阳性,则为真性菌尿。

(三)诊断真性菌尿患者伴有发热>38℃,有明显肋脊角疼痛和叩击痛,血白细胞增加,可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

【处理要点】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消灭菌尿、控制症状、驱除诱因、防止复发、保护肾功能。

治疗应根据尿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化验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经验选药,一般选用肾毒性小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

转诊1.男性泌尿系感染或反复发作患者,应转上级医院行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泌尿系X线或B超检查,了解致病菌及有无前列腺疾病、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易感因素,并做相应治疗。

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有关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预祝您考试顺利通过!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掌握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关于发病机制有时会考填空,不过也许是因为太过于简单,考的几率也不是很大。

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如果在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上去理解,记起来不难。

关于治疗,由于没有特殊治疗,所以只要知道原则就可以了。

要提起注意的是要知道卧床休息的时间,考试有时会有的。

还要注意一下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损害的鉴别。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重点掌握其病理改变,即确诊依据(两个50%)。

其他内容熟悉一下即可,考试很少出这部分的题目。

(3)慢性肾小球肾炎:熟悉一下临床表现和诊断(注意排除继发因素才可以诊断)。

另外,要注意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区别。

(4)肾病综合征:为本章的重点,本节内容往往为出题者青睐。

重点是其基本特征,是一定要掌握的,这也是临床诊断的基本条件。

还有并发症也是要掌握的,经常考填空题。

至于病理类型,主要是为了帮助判断激素治疗的敏感性的,知道一下哪些类型是激素敏感的就差不多了。

关于治疗,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这其中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最为重要(即激素的使用原则)。

本人建议,就算大家再不愿意背书,这一段文字也最好能背下来,考试中往往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实习的时候,老师查房最喜欢问这个问题了,由此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另外,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也最好能熟悉一下。

2、尿路感染:根据我的经验,这一章考试出的题目不多。

其实我认为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实习中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

要熟悉一下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

关于治疗,我认为知道抗生素选用原则就可以了,具体到各种疗法和治疗方案掌握起来还是有些难度,考试时也很少涉及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重点汇总二、简答题:1. 毛细血管壁的构成 : 毛细血管壁由有孔的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 GBM )和足细胞(脏层上皮细胞)构成。

2. 肾小球系膜细胞结构特点及功能:⑴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环绕的基质构成系膜区,通过内皮与毛细血管腔分开。

⑵肾小球系膜细胞除支撑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外,还有收缩、分泌功能,其上有一些血管活性物质的受体,因此可以根据全身情况调节收缩而改变滤过膜的滤过面积。

系膜细胞还有吞噬功能,可以清除肾小球滤过的某些大分子物质。

3. 肾脏和激素的分类:①肾脏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肽和非血管活性激素。

②血管活性肽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内皮素、利钠肽(包括旁分泌的肾脏利钠肽 urodilatin )以及类花生酸类物质;③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 1 a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4. 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分类:⑴原发性肾小球病的临床分型:①急性肾小球肾炎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③慢性肾小球肾炎④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隐匿性肾小球肾炎)⑤肾病综合征⑵原发性肾小球病的病理分型:①轻微性肾小球病变②局灶性节段性病变,包括局灶性肾小球肾炎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增生性肾炎:(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D.新月体性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5. ①肾小球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联系,并随着认识的深化可找到更多的规律。

但二者之间又常难以有肯定的对应关系,同一病理类型可呈现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而相同的一种临床表现可来自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

②肾活检是确定肾小球病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需手段,而正确的病理诊断又必须与临床密切结合。

6. 多数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病的始发机制.7.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分型:RPGN 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三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①I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由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GBM )抗原相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

②□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因肾小球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激活补体而致病。

③川型为少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内无或仅微量免疫球蛋白沉积。

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 )常呈阳性。

④W型一ANCA阳性的I型⑤V型一ANCA阴性的川型8.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肾脏体积常较正常增大。

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光镜下通常以广泛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为主要特征。

9.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强化血浆置换疗法:⑴应用血浆置换机分离患者的血浆和血细胞,弃去血浆以等量正常人的血浆(或血浆白蛋白)和患者血细胞重新输人体内。

⑵通常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置换血浆2〜4L,直到血清抗体(如抗GBM抗体、ANCA )或免疫复合物转阴、病情好转,一般需置换约6〜10次左右。

⑶该疗法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1mg/ (kg •d), 2〜3个月后渐减]及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2〜3mg/ (kg • d)口服,累积量一般不超过 8g],以防止在机体大量丢失免疫球蛋白后有害抗体大量合成而造成“反跳”。

⑷该疗法适用于各型急进性肾炎,但主要适用于I型;对于Goodpasture综合征和原发性小血管炎所致急进性肾炎(川型)伴有威胁生命的肺出血作用较为肯定、迅速,应首选。

10.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高血压治疗目标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v 1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 130/80mmHg以下。

尿蛋白的治疗目标则为争取减少至v 1g/d o11.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引起原发性NS 的肾小球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

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⑴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

免疫病理检查阴性。

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⑵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依其增生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

免疫病理检查可将本组疾病分为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前者以IgA •沉积为主,后者以IgG或IgM沉积为主,均常伴有C3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

电镜下在系膜区可见到电子致密物。

⑶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较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GBM )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双轨征”。

免疫病理检查常见IgG和C3呈颗粒状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沉积。

电镜下系膜区和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

⑷膜性肾病: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弥漫性病变,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见多数排列整齐的嗜复红小颗粒( Masson 染色);进而有钉突形成(嗜银染色),基底膜逐渐增厚。

免疫病理显示 IgG 和 C3 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

电镜下早期可见 GBM 上皮侧有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常伴有广泛足突融合。

⑸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镜下可见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表现为受累节段的硬化(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闭塞、球囊粘连等),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病理检查显示 IgM 和 C3 在肾小球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足突与 GBM 分离及裸露的 GBM 节段。

12.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①感染②血栓、栓塞并发症③急性肾衰竭④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13•肾病综合征的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⑴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

⑵使用原则和方案:①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 (kg • d), 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mg/d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③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d )再维持半年左右。

激素可采取全日量顿服或在维持用药期间两日量隔日一次顿服,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水肿严重、有肝功能损害或泼尼松疗效不佳时,可更换为甲泼尼龙(等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

14. IgA |肾病的临床表现:⑴发作性肉眼血尿:多见于儿童。

其肉眼血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亦有部分在急性胃肠炎或尿路感染后发作,间隔时间多在24〜72小时。

⑵镜下血尿及无症状性蛋白尿:此为儿童及青少年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常在体检中被发现,可表现为单纯镜下血尿,或镜下血尿伴少量蛋白尿。

⑶蛋白尿:为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1g/24h,少数患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⑷其他:部分IgA肾病患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少数可出现腰和/或腹部剧痛伴血尿。

15•尿路感染的病因、感染途径、易感因素:⑴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见于血源性尿感⑵感染途径:①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

②血行感染: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

此种感染途径少见,不足3%。

多发生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属等。

③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时,病原菌偶可直接侵入到泌尿系统导致感染。

④淋巴道感染:盆腔和下腹部的器官感染时,病原菌可从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但罕见。

⑶易感因素:①尿路梗阻②膀胱输尿管反流③机体免疫力低下④神经源性膀胱⑤妊娠⑥性别和性活动⑦医源性因素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⑨遗传因素16.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⑴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排尿困难。

⑵肾盂肾炎①急性肾盂肾炎:局部与全身症状,血、尿检异常,一般无高血压及氮质血症,可逆性小管损伤,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约5%为球菌感染。

②慢性肾盂肾炎:症状不典型,早期常无体征;急性发作时其临床表现同急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贫血,小球,小管功能障碍; B 超及 X 线的改变。

⑶无症状细菌尿:有细菌尿而无尿感症状,常于尿检时发现。

菌尿可来自膀胱或肾,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

细菌尿本身不会影响老年人的寿命,但会发生急性肾盂肾炎17. 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真性菌尿的存在表明有尿路感染,但不能判定是上尿路或下尿路感染,需进行定位诊断。

⑴根据临床表现定位: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而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

⑵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①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②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③尿NAG升高、尿伦-MG升高;④尿渗透压降低。

⑶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除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之外,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脏功能检查。

①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②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③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具备上述第①、②条的任何一项再加第③条可诊断慢性肾盂肾炎。

18. 尿路感染的一般治疗:①急性期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

②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③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ig,每日3次,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形成血凝块,对应用磺胺类抗生素者还可以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并避免尿路结晶形成。

④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祛除诱发因素。

19. 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条件:是否治疗目前有争议,一般认为有下述情况者应予治疗:①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②学龄前儿童;③曾出现有症状感染者;④肾移植、尿路梗阻及其他尿路有复杂情况者。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主张短疗程用药,如治疗后复发,可选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20. 孕妇妊娠期尿路感染的治疗:①宜选用毒性小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咲喃妥因或头抱菌素类等。

②孕妇的急性膀胱炎治疗时间一般为3〜7天。

③孕妇急性肾盂肾炎应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可用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或第三代头抱菌素,疗程为两周。

④反复发生尿感者,可用咲喃妥因行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

21. 慢性肾衰进展的危险因素:⑴慢性肾衰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CRF 病程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控制不满意、高血压、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吸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