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水循环和洋流洋流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知识点

⾼⼀地理必修⼀⽔循环和洋流知识点 ⽔循环是⽔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在⼀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资源是有限的。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地理⽔循环和洋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理⽔循环和洋流知识点 ⼀、⽔循环 1、主要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蒸发、⽔汽输送、降⽔、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3、⽔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促进陆地上⽔资源不断更新 ②维持全球⽔体的动态平衡 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是海陆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

⼆、洋流 1、性质分类:暖流——较低纬度流向较⾼纬度(⽔温较⾼的海区流向⽔温较低的海区) 寒流——较⾼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温较⾼的海区) 2、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的⼤洋环流(中低纬度):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的⼤洋环流(中⾼纬度):北逆南⽆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西向东流)冬逆(⾃东向西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候的影响 ①暖流增温增湿--西欧温带海洋性⽓候的形成 ②寒流降温降湿--秘鲁沿岸的荒漠地带 (2)对海洋⽣物的影响--形成著名的四⼤渔场 a.北海道渔场--⽇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b.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c.北海渔场--北⼤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交汇 d.秘鲁渔场--沿岸上升补偿流的影响 (3)对海洋航⾏的影响:顺洋流航⾏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a.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b.使污染范围扩⼤。

⾼⼀地理⽔循环和洋流同步练习题 “⼀滴⽔可以汇⼊⼤海的波涛,可以化为⾼⼭的彩虹,可以变为地⾯的积雪。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句话涉及了⽔循环的哪些环节( ) ①径流 ②蒸发 ③降⽔ ④⽔汽输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这段话说明⽔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圈 ②岩⽯圈 ③⼤⽓圈 ④软流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第1题,“汇⼊⼤海”是径流、“化为彩虹”需要蒸发、“变为积雪”为降⽔。

高一地理必修1水循环与洋流

高一地理必修1水循环与洋流

高一地理必修1 水循环和洋流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海洋水是地球水体的最大组成部分,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实现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

因此,洋流的知识属于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内容与前后几节教材的内容有紧密联系。

表现如下:一方面,关于洋流的分布,与前面所学的全球风带的分布、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世界气候分布等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体现。

对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学习,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

二、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从课程标准要求看,本节课不再以世界洋流分布的成因为重点,而重在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课标解读从本条“标准”的内容要求来看,重在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对教学过程也提出了要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进行判读分析。

五、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存量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海洋的一些知识。

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学习洋流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类似知识的延续。

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来看,他们比较关注对地理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一般都具备读图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解决一些地理疑难问题。

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绘制全球洋流模式简图。

高一地理必修1(湘教版)2-4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1(湘教版)2-4水循环和洋流课件

③若流量曲线起伏特别和缓,可能主要为地下水补给。 ④若河流流量曲线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河流可能为高 山冰雪融水补给。
(2)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 ①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 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 则补给河流。
②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 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 给地下水的情况。
集中,不连续
河流补给 径流变化规律
水源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地区
补给特点
季节性积 雪融水
随着太阳直射点
春季积雪融化常 的移动而变化,
形成春汛
北半球春季气温
升高,积雪融化
东北地区的河 流
补给在春季, 水量变化较缓 和
冰川的消融量随
高山冰雪 夏季汛期;冬季
气温的升高而增
融水
封冻,河流断流

西北地区的河 流
图注:①水循环是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四 大圈层范围内进行的。②海陆间水循环是发生在海洋和外流 区域之间的水的连续运动过程。
特别提醒: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年降水量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与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2)“四看法”确定水循环的类型 一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 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二看发生领域:海陆间循环发生的领域包括陆地和海洋, 而海上内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上。
三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水循环环节最多,其他两种 水循环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上内循环没有下渗环节。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示意图 ,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拟、分析 ,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比拟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 ,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开展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 ,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

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 ,生机盎然。

那么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推进新课课件显示:水循环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 ,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

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 ,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 ,注意图文结合 ,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思考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 ,答复以下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 ,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 ,观察水循环有哪些根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

地理必修1《水循环和洋流》教案一、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综合处理信息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达其对地理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增强学生节水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通过物质运及其规律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三、教材分析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

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

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 必修一 2.4水循环和洋流 (1)水循环

高中地理 必修一 2.4水循环和洋流 (1)水循环

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 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 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 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黄河断流
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 径流量逐渐变小,在30年时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 减了近一半。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1997年黄 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断流多达12次,合计226天, 断流里程长达622千米。大河断流,世界罕见!近年来,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协调措施,黄河断流的 情况已有所好转。
报复
了我们
!!!
一、第二长河——黄河 1、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2、长度、注入海洋:5464千米、渤海 3、流经省区: 9个 主要流经地形区: 4个 4、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旧孟津 二、母亲河的奉献——功 1、丰富的水能资源: 2、塑造了肥沃的平原:上游——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下游——华北平原 3、引黄灌溉: 三、中国的忧患——过 1、地上河的危害——洪水灾害 2、断流: 3、其他忧患:凌汛、水污染 四、根治与开发黄河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重力能
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水循环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陆 地上的径流输送而实现的。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 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下渗,降水等环 节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主要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可以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
活动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李白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对) 青藏高原
黄河
渤海
(不对) 奔流到海不复还。
事实上,自然界的水在周而复始的连续运动,即 水是循环的。
自 然 界 的 水 循 环

必修1第2章第4节水循环和洋流复习学案

必修1第2章第4节水循环和洋流复习学案

必修1第2章第4节水循环和洋流复习学案【课标要求】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复习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了解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分布。

2、理解水循环的意义;理解主要洋流的成因。

3、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

【自主探究】一、水循环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_________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__________和物理__________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在__________及__________的作用下,水在__________、海洋和__________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3、主要环节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4、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人工增雨及__________。

二、洋流1、概念:洋流又叫__________,是指大洋__________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__________的流动。

2、类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和寒流两大类。

3、主要成因:盛行风作用。

南、北赤道暖流(信风作用),西风漂流(分布在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宽阔地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4、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__________为中心。

北半球呈__________方向流动,南半球呈__________方向流动。

(2)中高纬度(北半球):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__________方向流动。

(4)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的流向:__________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寒流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高一 必修一 地理水循环及洋流

高一 必修一 地理水循环及洋流

世界四大渔场
北 海 渔 场 纽 芬 兰 渔 场
北海道渔场
秘鲁渔场
5
英吉利海峡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 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 用了22天,试解释其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 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 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 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例如: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西风带
风海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对照课本62页的图2—41思考:此图哪 些地方需要修改和补充的?
提示1: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有什 么不同?为什么?
提示2:南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是否完整?
分布规律
西风漂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30
西风漂流
30
世界洋流模式图
太平洋
分布规律
逆时针
西风漂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顺时针
西风漂流
逆时针
世界洋流模式图
大西洋
4、洋流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反气旋)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逆时针(气旋) 东暖西寒
60°
(2) (1)
30°

30°
(3)南纬30°~60°:西风漂流
A C 黄河水注入渤海 未登陆的台风 B D 天山冰雪融化 亚洲东部的夏季风
2
•地球上的水体大部分是咸水。 思 考: •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 •水污染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 •人类利用水资源数量逐年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