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案 2.4 水循环和洋流
高中地理 2-4 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河北省抚宁县第六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4 水循环和洋流(第1课时)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地理必修一2.4水循环和洋流学案

地理必修一 2.4水循环和洋流学案(阅读)‚水的星球‛在地球表面有71%被水资源覆盖,从空中来看,地球就是个蓝色的星球。
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了水圈,包括湿地、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
由于注入海洋的水带有一定的盐分,加上常年的积累和蒸发作用,海水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不能被直接饮用。
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盐水,比如:死海。
世界上最大的水体是太平洋。
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
欧亚大陆上的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 1,360,000, 000 立方公里。
海洋占了1,320,000,000立方公里(97.2%);冰川和冰盖占了25,000,000立方公里(1.8%);地下水占了13,000,000立方公里(0.9%);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000 立方公里(0.02%);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000立方公里(0.001%)。
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概念及类型⑴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⑵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⑶类型:①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更新,是最重要的水循环。
②陆上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③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更新作用,但其水量最大,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注意: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该循环环节最多,范围最广;就水循环参与的水量而言,海上内循环最多;陆上内循环既发生在内流区,也发生在外流区,外流区除有陆上内循环外还有海陆间循环。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维持全球地球各种水体的动态平衡全球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②广泛的热量输送:通过水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在地表和大气海洋与陆地低纬与高纬等等进行热量输送它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作用,能使赤道附近降温13℃,高纬升19--23℃③地表物质的大规模地运动海洋向陆地输送淡水,陆地向海洋输送泥沙、有机物和营养盐类④不断塑造地表形态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课文60页阅读—黄河输沙造陆)⑤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当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根本补给源是大气降水(阅读)我国的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4 水循环和洋流导学案及体例说明

2.4 水循环和洋流【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难难点】1.水循环的过程及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1.仔细认真阅读课文、要图文结合。
2.独立完成预习案(30分钟完成)。
3.通过预习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
【教材助读】一、水循环1.什么是水循环?其主要环节有哪些?其能量来源是什么?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表现在哪里?二、洋流1.什么是洋流?其作用是什么?2. 洋流的分布规律如何?【预习自测】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可以实现图中环节①功能的是A.黄河 B.植树造林C.南亚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2.建设三峡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② B.③ C.④D.⑤读印度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3-5题。
3.①、②两洋流的共同特征是A.都是低纬地区的暖流B.对沿岸陆地的气候有较大影响C.都给沿岸陆地带来丰富的水汽 D.都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4.洋流③形成的季节及动力分别是A.冬季,东北季风 B.夏季,东北季风C.冬季,东北信风 D.夏季,西南季风5.④处表层海水的流向是A.终年由北向南流B.终年由南向北流C.冬季由北向南流,夏季相反 D.夏季由北向南流【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案【学始于疑】1.大量砍伐树木会给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3.40°S-60°S之间分布的是什么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质疑探究】探究一:请你试着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据图回答: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2.水循环的意义;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探究二:请你试着绘制洋流的分布简图,并据图回答:1.洋流的分布规律;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4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好

班级: 姓名:高一地理学案使用时间:2013年xx 月xx 日 编辑人:高一地理组【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
(3)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4)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与难点】(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2)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3)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学习内容】知识点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概念: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 。
3、主要环节及类型(1)海上内循环:包括环节① ,② 。
(2)海陆间水循环:包括环节① ,③ ,④ ,⑤ ,⑥ ,⑦ 。
(3)陆地内循环:包括环节④ ,⑧ ,⑨ 。
促进各种水体间的 ,维持全球水的总量平衡4、意义 使地表物质大规模运动,塑造促进没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增加或减少。
(2)人工增雨。
(3)。
典例导航:1.水循环的实质是A.水体连续运动的过程 B.各种水体的状态变化C.海陆之间的水量交换 D.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2.水循环角度看,同纬度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主要途径有:①水汽输送②径流输送③洋流输送④人为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天上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动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把下列哪些圈层有机地联系起来:①大气圈②水圈③岩石圈④生物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在水循环过程中,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A.大气的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大气降水 D.海洋水的蒸发5.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水体的水量主要通过陆地循环来补给B.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C.海上的台风雨属于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D.水循环虽然影响着气候和生态,但对地表形态没什么影响知识点二:洋流1、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对气候的影响是按性质可把洋流分为对气候的影响是涓涓细流,百汇成川归大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4《水循环和洋流》(第2课时)word导学案

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地理必修一:2.4水循环和洋流(第2课时)【学习目标】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能自己绘制出洋流分布模式图。
能说出副热带环流、副极地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说出这样的环流系统各有几个。
2、记住主要的洋流名称和分布。
3、通过物质运及其规律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重点和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讲授过程】导入新课:在二战期间为什么大西洋上的英军舰艇经常在事前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受到来自地中海的德军潜艇的袭击,事后却找不到德军的踪迹?一洋流的概念和分类(板书)1、洋流概念:洋流又叫海流,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分类(按性质)暖流:温度高于所流经海区寒流:温度低于所流经海区一般来说,从高纬流向低纬的为寒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为暖流。
23°c此为南半球寒流21°19°c__逆时针__流动;大陆东岸(大__寒__西岸(大洋东岸)是_暖__流。
三、南纬40-60度海区,形成全球性西风漂流四、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夏_顺_冬逆__学生根据全球风带分布简图,绘制一幅全球洋流分布规律简图。
学生读图记忆世界洋流分布 19°c23°c21°c 此为北半球暖流学生练习,完成学案 写出图中各箭头代表洋流名称。
(实线表示暖流,虚线表示寒流)【练习提高】幻灯片出示题目巩固练习板书:洋流(一) 全球风带和洋流分布模式图1、 洋流含义及性质分类: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较稳定的流动—洋流性质分类:寒流和暖流2、 全球风带图3、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简图)(二) 洋流分布规律 1、 世界两大洋流系统:中低纬度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北-顺,南-逆;中高纬洋流,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无此洋流(南极大陆)2、 洋流性质:中低纬洋流,大洋东—寒流,大洋西—暖流;北半球中高纬洋流,大洋之东—寒流,大洋之西—暖流。
高一地理学案24水循环和洋流

2.4水循环和洋流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 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课本P59-63,图册P21-23)一、水循环1 •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 ________________ 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 _____________ 和物理________ 的变化。
①使 __________ 得以大规模运动,塑造了多种 ________________ ;②使得 _________ 在地理环境中 大规模的 _________________ ;③使得水资源成为 ________________ 资源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增加或减少 _______________ 、人工增雨及 ________________ 。
二、洋流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洋流又叫 _____ ,是指大洋 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_________ 的流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 和寒流两大类。
3.主要成因:盛行风作用。
南、北赤道暖流 (信风作用),西风漂流(分布在北纬35。
〜45。
和 南纬30。
〜60°的宽阔地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4. 分布规律:⑴ 中低纬度:以 _____________ 为中心。
北半球呈 ____________ 方向流动,南半球呈 ______________方向流动。
(2)中高纬度(北半球):以 为中心,呈 时针方向流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流动。
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4 水循环和洋流

第四节水循环与洋流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得过程与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得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得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得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得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得过程及洋流得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得兴趣与热情,树立相互联系得观点与可持续发展得环境观。
教学重点1、水循环得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得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得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得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得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得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
以情景问题得方式导入。
师地球因为有了水与水得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
那么,地球上得水就是如何运动得呢?推进新课课件显示:水循环师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瞧到自然界中得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得循环运动,这就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得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
请大家结合屏幕上得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得含义。
投影:思考题1、什么就是水循环?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3、水循环得能量就是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地球上得水循环就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得移动,以及与之相伴得运动形态与物理状态得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总结)在太阳能与地球重力得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与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得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得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生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太阳能推动水循环得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得大规模转化与交换。
高中地理2.4《水循环和洋流》学案(1)(湘教版必修1)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知识摘要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
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
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 .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 .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 .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2.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A .塔里木河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3.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 洋流的运动4.关于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B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C .所有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D .我国大多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很大5.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②是雨水补给③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6.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A .地下水B .冰川C .河水D .湖泊淡水7.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B .赤道逆流是风海流C .秘鲁海流是密度流D .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8.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 .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B .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C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D .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9.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A .舟山渔场B .秘鲁渔场C .纽芬兰渔场D .北海道渔场10.2月份,下列纬度大致相当的亚热带海区中,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的是( )A .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B .亚洲东部沿岸海区C .南美洲西部沿岸海区D .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海区二、综合题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课本P59-63,图册P21-23)一、水循环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___________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________和物理_______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在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水在________、海洋和________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3.主要环节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4. 水循环地理意义①使_________得以大规模运动,塑造了多种__________;②使得________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③使得水资源成为___________资源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__、人工增雨及____________。
二、洋流1.概念:洋流又叫________,是指大洋________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________的流动。
2.类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和寒流两大类。
3.主要成因:盛行风作用。
南、北赤道暖流(信风作用),西风漂流(分布在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宽阔地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4.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以____________为中心。
北半球呈_________方向流动,南半球呈__________方向流动。
(2)中高纬度(北半球):以为中心,呈时针方向流动。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____________方向流动。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_______、______作用;寒流起到_______、_______作用。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规模较大的海域常形成世界级大渔场。
(3)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污染海域净化的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________。
(4)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逆洋流航行速度则。
[课中学习]探究点一水循环【探究材料】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材料二“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材料三“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圆道》)。
1.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且“奔流到海不复回”吗?请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软流层④大气圈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材料三这段文字涉及的主要地理事象是()①西风环流②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水资源的更新A.①②B.③④C.②④ D .①④【考例探究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___循环。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
图中b1、b2、b3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________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探究点二洋流【探究1——根据海水等温线判断寒、暖流】在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上,经常遇到有关洋流流向及对其热力性质判断的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主有: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图中甲为半球,理由是;图中乙为半球,理由是;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则该洋流为;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则该洋流为。
读图:请将下图洋流所在半球和性质写出。
半球流半球流半球流半球流规律总结:(请你来总结等温线的弯曲和洋流流向的规律)【探究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洋流模式:在下图中左图画出全球风带模式,右图中画出全球洋流模式。
例 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A 、B 、C 、D 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大洋环流。
读图解答:(1)环流 、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环流 、 流经大陆西岸时应为寒流。
(3)假如该图为大西洋,环流B 的西部洋流名称是 ;环流C 的南部洋流名称为 。
【探究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1)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0C 以下。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在图中,用“⑧”表示纽芬兰渔场。
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 、B 两条不同的路线。
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 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 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
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5)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使该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海域的?[课后练习]1、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水循环施加重要影响的主要环节是:( )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地表径流2、下列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A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B .北半球副热带海区C .南半球副热带海区D .冬季北印度洋海区3、(1)在右图中用箭头标注洋流的运动方向。
(2)从成因上讲,直接由风带形成的洋流有 ;从性质来讲,属于寒流的有 。
(填代号)(3)图中A 、B 两地可能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原因是: 。
(4)图中②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5)如果该图是太平洋海区,则图中数码表示的洋流名称是:② ④4、读下图回答(1)在图中画出太平洋的大洋洋流图示。
(2)1月份,A 处沿海气温比B 处沿海气温 ;原因是: 。
(3)图中甲处是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 ,乙处是秘鲁渔场,其成因是: 。
(4)图中乙丙两处沿海荒漠环境形成的原因是: 。
(5) (填洋流名称)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5、读上图回答2011年7月,一艘货轮从埃及首都开罗出发,经过红海,印度洋到达中国上海,经过数日休整后,这艘货轮又从上海出发到最终目的地---南美洲西海岸秘鲁首都利马。
据此回答:(1)该货轮在印度洋航行时是 (“顺”或“逆”)风, (“顺”或“逆”)水。
(2)从上海到利马航行过程中,该货轮先 (“顺”或“逆”)水,后 (“顺”或“逆”)水而行,最终到达利马。
(3)航行途中,船员们看到C 处发生石油泄漏事件,那么在图中D 、E 、F 三处海域可能被污染最严重的是 ,原因是: 。
CDEF 利马罗马 上海2.4 水循环和洋流学案参考答案[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一、水循环1.概念:指水在地理环境中__空间位置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__形态_和物理__状态_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在_太阳能_及_地球重力__的作用下,水在_陆地_、海洋和_大气__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3.主要环节A_蒸发___,B_水汽输送_,C_降水_,D_地表径流__,E_下渗__,F_地下径流__。
4. 水循环地理意义①使_地表物质_得以大规模运动,塑造了多种_地表形态_;②使得_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的_转化交换_;③使得水资源成为_可再生_资源5.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方式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_、人工增雨及_跨流域引水_。
二、洋流1.概念:洋流又叫海流__,是指大洋_表层_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_稳定_的流动。
2.类型:洋流按性质可分为暖流_和寒流两大类。
3.主要成因:盛行风作用。
南、北赤道暖流(信风作用),西风漂流(分布在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宽阔地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4.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
北半球呈顺时针_方向流动,南半球呈_逆时针__方向流动。
(2)中高纬度(北半球):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_逆时针_方向流动。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_增温__、增湿作用;寒流起到_降温_、_减湿作用。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规模较大的海域常形成世界级大渔场。
(3)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污染海域净化的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_。
(4)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则慢。
[课中学习]探究点一水循环【探究材料】材料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材料二“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材料三“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圆道》)。
1.黄河之水真的“天上来”且“奔流到海不复回”吗?请说明理由。
黄河源头在巴颜喀拉山,这里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来自冰雪融水,但是冰雪是大气降水的结果;而巴颜喀拉山的降水有一部分来自海洋的蒸发的水气输送来的;由于地势的原因,黄河水最终向东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入海洋。
2.据材料二,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B)①水圈②岩石圈③软流层④大气圈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材料三这段文字涉及的主要地理事象是( C)①西风环流②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水资源的更新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 .①④4.分析水循环形成的内因和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