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王戎

合集下载

古代身上存在矛盾点的名人作文素材

古代身上存在矛盾点的名人作文素材

古代身上存在矛盾点的名人作文素材魏晋之中,有太多的自相矛盾。

真实且虚伪,浪漫又虚无,潇洒与势利,清高对贪婪。

而将这些矛盾点具于一身,就造就了王戎本人。

王戎,竹林七贤里最为意外的一位。

他没有嵇康的朗朗松下风;也没有阮籍、刘伶的酒酣断人肠。

相反他世俗得让人或许会有些鄙然,觉得这样一位将俗气沾染一身的人,为何能够名列“竹林七贤”的盛名之中?可他偏偏用一生,诠释了缘由。

王戎出身琅琊王氏,传闻他身材秀美,长于清谈。

对于品评和识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

家族的荫蔽让他的官宦生活并不坎坷,袭封贞陵亭侯,官至司徒位列三公。

不说富可敌国,也是家财万贯。

可就是这样一位贵家公子,在对待财富上,却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王戎的吝啬,面向的是所有的人。

侄子结婚时他送件便衣做贺礼,婚罢却又要了回来;女儿出嫁回门,他言谈之间暗示的都是怎样将嫁妆归还;女婿借了钱,他就很长时间没有给过他一个好脸色,直到还钱才肯翁婿一起喝酒;家里的李子拿出去卖,担心别人得了自家的好种,夜夜不厌其烦地将果核钻破;他甚至还将贪财发展成了家族事业,半夜三更同妻子摆开筹码算账,将财迷心窍演绎了个十足十。

或许“竹林七贤”也是嫌弃他的俗。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在一处喝酒,王戎后至,却被阮籍嫌弃道:“你这俗物又来败坏兴致!”王戎笑笑:“你们这帮人的兴致岂能败坏得了!”言谈虽是玩笑,却也可以看出,王戎的俗着实是深入人心的。

而魏晋史书中记载王戎,也更是将他贪财的本色描绘到了极致。

《世说新语》“俭啬”篇中九个故事,有四个都是王戎所贡献。

可他从未贪墨过一分一毫。

王戎做官一生,家财万贯是他生来的资本,却并不是他贪墨的积攒。

王戎的父亲王浑死于凉州任上,门生故吏筹集了一百万钱为他的父亲大办丧事,那年王戎不过十九岁,可他坚决不肯收下这笔巨款,自己葬父,维护父亲清廉一生的声名。

他贪财却取之有道,这是他骨子里的傲气。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9)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9)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9)推荐王戎做官的人,就是那个把“竹林七贤”之一的康推上断头台的钟会。

王戎和钟会是有交情的,当初钟会伐蜀前,告别王戎时问他“计将安出”,王戎却说:“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

”后来钟会反叛失败,众人都佩服王戎的“智者之言”。

王戎确实是个智者,有着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仅知道如何积累财富,更知道如何在险象环生的宦海中永不沉没。

王戎的族弟王敦曾经名噪一时,但王戎却看出了他的致命弱点,所以每当王敦拜访王戎时,王戎总是推托自己有病而不见他,实际上是想和王敦划清界限。

后来,王敦果然叛乱,王戎因此没受牵连。

孙秀为琅邪郡吏时,王戎劝弟弟王衍不要得罪孙秀,后来孙秀得志,杀了一大批官吏,王戎、王衍则安然无恙。

王戎官运亨通,位高爵显,本来应该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但他却只是明哲保身、委曲求全。

元康九年(公元299年),一心想要专权的皇后贾南风陷害太子,贵为太傅的王戎却始终保持沉默。

第二年,赵王司马伦等杀了贾南风,数十名高级官员受牵连被诛杀,王戎也受到牵连,但由于他明哲保身,所以只是被迫辞职,没有生命之忧。

“八王之乱”中,王戎因为出错了主意,险遭杀头之祸,他连忙跑到厕所解手,又佯装五石散药力发作,故意掉到茅坑里,弄得浑身腥臭,才保全了性命。

王戎踏入政坛前,也许有远大的抱负,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可能会有一番作为。

但是,在随时都会招来杀身之祸的魏晋政坛上,“智者”王戎只能自保性命而已,所以就有了他的种种让世人鄙视的立身之道。

而“竹林七贤”中的另一个人物山涛,却比他活得从容,可谓悠然自得,左右逢源——请看下篇《山涛:一盆晃晃悠悠的温水》。

五.山涛:一盆晃晃悠悠的温水好朋友前面已经提到:山涛推荐好朋友康来洛阳做官,没料到“好心没好报”,人家康不但不领情,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让山涛非常难堪。

就因为这篇绝交书,从此人们对山涛“另眼看待”。

他走在洛阳的大街上,人们迎面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可是扭脸就说他不够哥们儿。

魏晋风度小论文——王戎

魏晋风度小论文——王戎

王戎记得第一次接触王戎是老师讲的一折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讲的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和一群小孩一块儿玩。

发现路旁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

小孩们都争先恐后,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人站在那里没去。

有人问他,他答道:"树长在道路边,结了那么多果子却没人摘,这李子必定是苦的。

"摘下一尝,果然如此。

那时就在脑海中有一个印象,王戎必定是那种年少就是聪明睿智,长大必有作为的人。

然而在大学更加详细接触《世说新语》才了解到王戎此人的形象充斥着各种矛盾。

王戎是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在《世说新语》中提到王戎的一共有36则。

在德行,言语,雅量,赏誉,容止,伤逝,任诞,简傲,排调,俭啬,纰漏,惑溺中都有提到。

可看出他既有着超凡脱俗的名士风度,又聚敛无度极端俭啬,而在极端俭啬的同时又有不受赙仪的故事。

既积极入仕身居要职,又"士无特操"不谋其政。

在这里就只对王荣几个重要的特点说一说。

也就是超凡脱俗,俭啬、至情至性。

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

其次他早而夙慧,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

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在《世说新语》雅量中有两则故事,第一是之前就提到的王戎不取道旁李,还有一则是:也就是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包着老虎的爪牙,让人们去看虎搏斗表演。

王戎当时七岁,也去看。

老虎乘隙攀住栅栏大吼,吼声震天动地,围观的人全都吓得退避不迭,跌倒在地。

王戎却平平静静,一动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雅量指的是雅量指宽宏的气量。

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这就要求注意举止、姿势的旷达、潇洒,七情六欲都不能在神情态度上流露出来。

表现出来的应神色自若,应付自如,这才不失名士风流。

王戎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足见其名士风度。

王戎身材短小,性格坦率而不注重仪表,为人健谈,善于提出话题,并能抓住谈话的要领。

钟会评论说:"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的作文素材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的作文素材

竹林七贤的作文素材【篇一: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四.王戎:卧在算盘上的隐士智慧是个宝,早慧更是稀世之宝。

王戎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典型的吝啬鬼,变成了算盘精。

他的算盘在官场上拨得噼里啪啦响,在算计别人的时候,也被别人算计。

但算来算去,王戎居然没从算盘上跌落下来,他成了官场上的不倒翁,成了一个卧在算盘上的隐士……两眼如电的神童在竹林七贤中,王戎年龄最小。

他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比山涛小近30岁,比阮籍小20多岁,比嵇康小10多岁。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洛阳任尚书郎。

王戎15岁那年,在父亲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阮籍。

阮籍与王浑相处得不错,但彼此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阮籍每次去找王浑,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

自从见到王戎后,阮籍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阮籍感慨地对王浑说:和你聊天不如和你儿子聊天有趣。

如此聊来聊去,王戎就加入到竹林七贤这个小团体之中了。

在洛阳大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贞富看来,如果说王戎有趣,倒不如说他有智,而且他的智慧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还被人称为神童。

王戎7岁时,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

一群人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才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

王戎不仅聪明过人,而且还是个小帅哥。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一双眼睛竟然可以直视耀眼的太阳,难怪一个名叫裴楷的人见到王戎后说:这小子两眼闪闪发亮,好像有电!两眼如电的王戎,小时候还很有胆量。

在他六七岁时,魏明帝曹把去掉爪牙的老虎放在广场上,让众人观看。

王戎也去看稀奇。

忽然,笼中的老虎猛地大吼一声,震得大地似乎也抖动起来,围观的人吓得四散而逃,王戎却一动不动,神态自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竹林七贤之——王戎

竹林七贤之——王戎

竹林七贤之——王戎文/百里冰,号琬雪宜人智慧与胆量魏晋都城洛阳的集贸市场上,推车的、担担的、补锅的、卖蒜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片忙碌繁荣景象。

此时洛阳城的季节正是炎炎夏日,小商小贩们顾不得擦去脸颊上的汗水,他们不停地吆喝着,为争相推销自己的商品而忙碌着,在众多的商位前,一家摊位前人群拥挤不动,争相购买。

而在他对面正是用来降暑解渴的西瓜摊位前却廖无几人,真的可以用空旷无人来形容其萧条景象了,卖西瓜摊主用一双既怨恨又无助的眼神盯着对方的摊位,让人既可怜又好笑。

在这家摊位前人们不顾天气的炎热你拥我挤。

说了这么多,大家只想知道这家究竟卖的什么货物这么抢手,告诉你,这家摊位卖的货物并不是稀有物品,就是普普通通的水果‚李子‛,但是这家的李子与其它的李子不同,它个大皮薄,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水灵灵的煞是喜人,李子的薄皮就像是二八姑娘的脸颊一样,红里透粉,粉嘟嘟的让人看着就喜欢,更别说咬一口就甘甜的美味了。

这家李子的这些特点还是其次,而最让人好奇、最特殊的是每个李子上都有一个孔,这样的李子成为洛阳都城街谈巷闻的一大‚奇异景观‛。

更因为这家的李子在京城独此一份,绝无第二家出售此类品种的李子。

后来人们渐渐地由困惑转为明白,原来李子上钻孔是它的主人在保护其独有的‚李子‛产权专利,在距今一千年多年前竟有这样的智慧注重产权保护的人实在是世间罕见……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童‛王戎。

王戎(234—305年)字濬冲,琅琊(今山东临沂)人。

官至司徒,自幼聪慧,眉清目秀,身材短小精干、体态轻盈、身姿矫健。

在‚竹林七贤‛中,王戎年龄最小。

比山涛小二十九岁,比阮籍小二十四岁,比嵇康小十一岁。

智慧‚精灵‛七贤中最小的帅哥闪亮登场了,竹林七贤就是七个帅哥组合,如果他们生活在当今,冲击人们喜爱的影视歌三栖的话,那些追星俱乐部的少男少女们恐怕能为了成为他们的粉丝而发狂的。

王戎不仅聪明过人,智慧超群,在他身上还有更令人惊奇的事情,就是他那一双乌黑闪闪发亮的眼睛,他的眼睛和他的智慧一样有着传奇般的色彩,他的双眼可以直视耀眼的太阳而一眨不眨,就和雄鹰的眼睛似的尖锐明亮,目光如电。

王戎的历史故事100字

王戎的历史故事100字

王戎的历史故事1、王戎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比父亲的朋友阮籍要小24岁。

阮籍与王浑同任尚书郎,造访王浑时,与时年15岁的王戎交谈之后,便对王浑说:“濬冲清赏,和你不是一类人。

与你说话,不如与阿戎说。

”可见阮籍与王戎是属于忘年之交。

他们常常一起饮酒清谈,打趣斗嘴,作竹林之游。

这样熟悉亲近的人,王戎聚会时来晚了,阮籍笑曰:“俗人又来败坏我的兴致!”王戎笑着答:“你的兴致也太容易被败坏了!”不是玩笑又是什么呢?2、据说王戎自幼聪颖,胆气过人。

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

王戎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验证之后,果然如此。

3、王戎是有名的孝子,母亲去世之后,那样热衷名利之人,毅然辞官为母守孝,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

他与夫人之间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晋代妇人应以“君”称呼其夫,“卿”是夫对妻子的称呼,王戎的夫人偏偏称王戎为“卿”。

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

”他妻子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

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后来演化成了成语“卿卿我我”。

这样看起,王戎在感情上,是不俗的,甚至可以说是雅致浪漫的。

4、他对朋友,不吝赞美。

盛赞山涛:“山涛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或未经冶炼的金一样,人们往往欣赏金玉光彩夺目的外表,对于未经琢磨的玉石与金,却不知其内在的高贵质地。

”认为王衍“神姿高彻,像琼林瑶树般出众。

”他任尚书令时,一次途径黄公酒垆,对身边的人说:“我从前与嵇康、阮籍一起在这家酒垆痛饮,自从他们亡故以来,现在看到酒垆虽然很近,却又像隔着山那么遥远!”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这样出类拨萃的朋友,王戎本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与他们若不是真性情真友谊,又怎会有这样邈若河山的情怀?。

作文素材之竹林七贤

作文素材之竹林七贤

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四)成品展示正义的选择(02年高考全国卷)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遥远的年代。

夕阳西下,那个坐在地上,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

他的琴声低沉而又高亢,快乐而又悲凉,流露出无限的孤寂。

他,一个孤高绝伦的隐士,一个丝毫未被遗忘的才子,在这夕阳下深深地体味人生……他内心的焦灼与热烈在这恬淡的竹林中丝毫没有消散,反而在这时起时落的琴声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他静静地聆听着自己的琴声,感到无比的欣慰。

那是一曲几成绝响的妙曲:一个年轻的侠客,为报杀父之仇,一剑刺死了仇人——那个不可一世的国王,自己也毁容自刎。

听吧,高亢代表着刺客矢志不渝的决心,雄浑流露出毅然赴敌的沉勇,激荡显示了拼死战斗的壮烈,委婉透露出一丝的悲凉与赞叹。

这就是嵇康的《广陵散》,那绝世的《广陵散》。

嵇康是隐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沦,不屈地与司马集团斗争的战士。

他像一只卓尔不群、傲立鸡群的野鹤,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夕阳的余辉,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镜:欲隐而不能隐,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他本可以选择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诉他不能违背正义。

他蔑视权贵,带着一丝嘲讽的口吻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为了这种正义,他可以抛去一切:名与利,甚至于生命和友谊。

那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尽管人生短暂,他不知何时能看到司马氏的没落,然而,他还是义不容辞地卷入了朋友吕安的风波。

他本来想什么事都不问,只打他的铁,种他的菜,可是却有人用卑鄙的手法来从他身边夺走帮他种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选择了正义,站在了被告一边,自己也成了被告。

刑场上,他最后一次弹响了《广陵散》,无数的人被他的琴声所感动。

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阳西下,他的小车经过你旧时的小屋,一切如旧,竹子依旧翠绿,夕阳依旧把它的余辉洒满整个庭院,只有那个对着夕阳弹琴的影子,却为何不见?那首感人至深的绝响为何不闻?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说?只有那晚来的凉风夹带着辽远的笛声,吹过残败的墙垣,呜呜作响,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语。

王戎:“竹林七贤”中的吝啬鬼

王戎:“竹林七贤”中的吝啬鬼

ITQIW.鬧文苑•旧■见¥壬我:竹林七幻中約壬专勉◎文/陈甲取提起魏晋时期的名士,印象中总是洒脱快意、风 流不羁的。

按理说,名士应该视钱财如粪土,吝啬与他们不沾边儿,但当时“竹林七贤”中的王戎,却颠 覆了众人这一印象。

王戎悭吝的故事一萝筐,魏晋著名的《世说新语•俭啬》篇共九个段子,王戎一人就 占了四个,绝对称得上魏晋首席吝啬鬼。

王戎年轻时喜欢跟阮籍、嵇康这些超凡脱俗、放浪形骸的嬉皮士泡在一起,沾染了不少名士范儿,贏得了与他们齐名的机会,但临到老时,他却将以往的自己格式化了,专攻守财之道。

王戎有个侄子结婚, 他随份子送了一件衬衫,没过几天,王戎想来想去总觉得亏了,心疼得要死,又觌着脸把那件“结婚礼物”要了回来。

就连对亲生女儿,王戎也抠门得不得了。

王戎 的女儿嫁给了大才子裴鎮,小两口跟老爹王戎借了几 万钱来置办婚事,婚后一直没顾上把钱还给他。

对王戎来说,这点儿钱只是小意思,可是他就惦记上了,女儿回娘家时,王戎就拿着个算盘拨拉来拨拉去,摆 脸色给她看不说,还绕着圈子“友情提示”她尽快还钱。

知父莫若女,王女赶紧让婆家把钱还上,王戎的脸上这才阴转晴。

王戎的儿子王万,天生肥胖症,小小年纪就胖得很有水准,有二三百斤。

治肥胖症请医生就要花钱, 一想到银子要哗啦哗啦流出去,王戎就肉疼。

不想花 钱还想治病怎么办?王戎琢磨着,肯定是垃圾食品吃得太多了,导致营养过剩,必须注意健康饮食,鸡鱼肉蛋都戒了吧。

那吃什么呢?糠!从那以后,王万就再没正经吃过饭,顿顿吃糠,跟圈养的猪享受同等待 遇。

没想到,人胖吃糠都长肉,王万19岁就一命归西,硬是让他爹用糠给喂死了!还有更让人无语的事情:王戎家有棵李树,结 的李子味道好极了,王戎舍不得吃,拿到农贸市场上去卖,他怕别人得了果种栽培出好李子,断了自己的财路,为了保护这"独家专利技术”,王戎使 出了蔦招,在出售前,挨个儿把每只李子的核都钻个洞,这样一来,就算别人种也种不出那么好的李 树了。

竹林七贤聪明骁勇克勤克俭的王戎简介

竹林七贤聪明骁勇克勤克俭的王戎简介
聪明骁勇、克勤克俭的王戎
• 王戎,生于公元234年,卒 于公元305年,字浚冲,琅 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少年时以聪明、勇敢闻 名,为时人所不及。曾与 阮籍等人交,被列为“竹 林七贤”之一。后于司马 氏时参与伐吴,骁勇善战 ,仕途通显,官至中书令 、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 、司徒。晚年以克勤克俭 而著名,于“八王之乱” 时死于奔途中。
勤俭?鄙的一位, 到他成人时,司马氏的江山已基本坐稳, 所以他不存在阮籍、嵇康等人的处境选择 问题。《世说新语》中关于王戎有大量记 载,集中来说有几个方面:一是他少年时 聪明、勇敢,为当时的帝王、名士所赏; 二是他晚年的勤俭、好财

竹林七贤王戎广为流传的故事

竹林七贤王戎广为流传的故事

竹林七贤王戎广为流传的故事竹林七贤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知名的文化符号之一,也是一群非凡的人物。

这七位贤人在东汉末年,即公元二世纪,独辟蹊径,退隐到竹林之中,以逍遥自在的方式度过了他们各自的余年。

他们是:刘伶、山涛、向秀、阮籍、嵇康、鲍照和王戎。

王戎作为竹林七贤中的一员,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名字广为流传,成为后世传颂的对象。

王戎的父亲是公安人,王戎小时候聪明好学,性格沉稳,深受父亲的教诲。

他年轻时投身于政治,拥有卓越的才智和杰出的领导能力,因此获得了许多人的赞誉。

然而,当时的政治氛围不佳,王戎看到了腐败的官场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他感到内心的不安和矛盾。

对于这种现实,王戎没有选择沉默和忍受,而是要求自我立后,改变这个不公正的现状。

于是,他与其他六位竹林七贤一起退隐山林,追求内在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

在竹林中,王戎开始研究道家思想,并通过与其他贤人的讨论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品性。

正是这种追求真理和人类理想的精神,使得王戎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了众人景仰和学习的榜样。

在王戎的思想中,他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内心的平静。

他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和精神上的升华,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他主张个人要保持内在的宁静,不被外界的功名利禄所迷惑。

他说:“人生苦短,为何要追求虚荣和名利,而不是追求内在的满足?”他提倡人们要追求内心的平衡和精神的自由,追求真理和美好的境界。

王戎的思想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他的精神和追求却一直影响着后来的人们。

他的境界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代人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和压力,很容易迷失自我,追逐虚荣和物质的满足。

王戎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追求精神的升华,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满足。

竹林七贤中的王戎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追求,成为了后世推崇的对象。

他的思想和境界,对于后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三百四十五:王戎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三百四十五:王戎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三百四十五:王戎
王戎出自琅琊王家,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那个王家。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最小的一位,他和山涛(最大)相差30岁,据说山涛带着当时10岁的王戎就开始喝酒。

竹林七贤前面已经写过刘伶、嵇康、阮籍,后面还有山涛、向秀、阮咸。

其实王戎7岁时就显示出不凡的能力,一群人在看笼子里的老虎,面对爬到栏杆上对他们咆哮的老虎,7岁的王戎竟然镇定自若、纹丝不动。

可是这么有风度的王戎,长大后却变得俗不可耐。

王戎超级俗不可耐,爱财如命说他一点都不夸张。

他官至司徒位列三公,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却一毛不拔。

说几件他吝啬的事给你们笑笑。

他侄子结婚,他送了件衣服,等结完婚又要了回来。

女儿结婚,给女儿的嫁妆,也话里话外的想让女儿还回来。

更有一次,家里种的李子拿到外面卖,又怕人家觉得李子好吃,会留下李子核当种子。

竟然一个一个的把李子核都取出来才才拿出去卖。

但是财迷的他,却和他老婆相当恩爱。

当时的女人社会地位较低,一般称自己的老公都得叫尊称“君”,基本意思等同于今天的“您”。

只有昵称才称“卿”,相当于今天的“亲爱的”,可是王太太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人面前都叫王戎“卿”。

王戎纠正她说:“你在外人面前给我留点面子,不要叫的那么亲热。


她却理直气壮地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亲你爱你,才这样叫你呢,我不叫你亲爱的,你想让谁叫你亲爱的。

王戎听了后,无话可说,只得听凭妻子这样叫下去。

从此留下一个成语:卿卿我我。

今日视之,邈若山河——王戎(上篇)(五篇)

今日视之,邈若山河——王戎(上篇)(五篇)

今日视之,邈若山河——王戎(上篇)(五篇)第一篇:今日视之,邈若山河——王戎(上篇)【引子】往事随着时光流逝,徒留下一些沉淀和感伤,那时,岁月沧桑中的王戎,多少有些心灰意冷了。

有意或者无意地路过,那个曾经纵酒昏酣的旧垆,回忆或者追忆,那个曾经玄风悠远的竹林。

琴声已去,笑声已去,人影已去。

徒留在眼前的,是仕道的束缚,人世的无奈,一个追逝往古的孤人,在嵇康行刑,阮籍亡故,竹林风散之后,一切依在眼前,犹在眼前,然而,物是人非,邈若山河,远远地,远远地失去。

【正文】王戎在这个人世荒诞,生命复杂,孰好孰坏,孰是孰非万难分的世道里,失去的不仅仅是道骨仙风的纵酒昏酣,不仅仅是任情放达的发言玄远,他失去的是自身的一种傲骨和遗世独立,是名士的一种精神和恒古芬芳。

大概,生命并不是表现出的那么简单,本质也不是深究出的那么清晰,甚至,没有本质只有感性,两者是一体。

所以,人有人的活法,个体有个体的存在方式,各不相同,一切原不该说。

然而,生活依旧过着,文章依旧写着。

就有许多无奈的日子,犹如建安七子气韵的文章,犹如竹林七贤风雅的谈玄,是一种生活的慰藉,也是一种生活的必然。

每个人都一以个体存活于世道,只要人格是独立的,思想是自由的就好,毕竟人总是人,生在这个世上。

魏晋就是这样的一个世道,名士生活其中,有时建功立业,有时清淡无为,有时空灵顿悟。

同时,世道的荒诞,纷乱,更添了人的无常和无奈。

因此,有的名士可敬,有的名士可爱,有的名士可厌,有的名士可憎。

而反馈在人个体身上的,就是时而混沌,时而清醒,时而混沌而清醒,时而清醒而混沌。

犹如“竹林七贤”中的王戎,众说纷纭,吝啬也好,守财也好,聪明也好,谈玄也好,毕竟是个人物,更是生活中的魏晋之人。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竹林七贤之一,官辟相国掾,仕历散骑常侍,荆州刺史,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司徒等职,封爵安丰侯,位列三公。

其祖王雄,拜幽州刺史,其父王浑,拜凉州刺史,为贞陵亭侯。

王戎出生世家,地位显赫,从少聪慧颖悟,神彩秀丽,《晋书》记载:王戎“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

西晋竹林七贤之王戎:聪明勇敢,孝顺至极的吝啬首富

西晋竹林七贤之王戎:聪明勇敢,孝顺至极的吝啬首富

西晋竹林七贤之王戎:聪明勇敢,孝顺至极的吝啬首富他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是伐吴功臣征东大将军王浑,家族中有名的人物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战国时期王翦。

身为魏末晋初时期竹林七贤之中年龄最小的王戎,自幼就被人称作神童。

聪明伶俐的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而且是一位出了名的大孝子。

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异与同龄人的成熟和稳重。

当时皇帝曹睿举行人虎搏斗表演让百姓观赏。

只有七八岁的王戎也跟着去看。

旁观的老百姓无不感到惊恐害怕,唯独王戎气定神闲的看着铁笼中老虎,丝毫没有恐惧的表现。

有人问他,张牙舞爪的老虎在笼中咆哮你怎么一点不害怕呢?他却说,既然老虎在笼中,且锋利的爪子已经被割去,何惧之有?就连魏明帝曹睿都对这个小孩儿刮目相看,甚至还派人调查他的来历。

更让人佩服的是,在其他小朋友玩泥巴斗蛐蛐的时候,他却已经跟自己老爹的同事阮籍交上了朋友。

王戎的父亲王浑和阮籍同朝为官,而且都身居尚书郎。

每逢阮籍到王浑家中与其聊天时,总喜欢喝这个小大人王戎多聊几句,一来二去阮籍和王戎居然成为了忘年之交。

后来阮籍来家中做客都没工夫和王浑搭话,径直就去找王戎了。

至于说他是个大孝子,我们从世说新语中能窥探一二。

据记载当时和峤与王戎同时丧亲,和峤虽然整天以泪洗面,但精气神还在;王戎虽然不周礼数,可整个人因悲伤过度消瘦不堪,甚至走路都要有人搀扶。

所以大家都觉得和峤的孝是行于表面,而王戎的孝是发自内心,说他是在拿生命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对亲人的思念和哀伤。

从此就有了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的著名典故。

西晋时期对孝道非常的重视,就连晋武帝司马炎本人也奉行其道。

王戎的这种孝顺在当时的社会从普通老百姓到王公贵族都是认可的美德。

所以上至天子下到平民,对王戎都是另眼相看。

人无完人,王戎这个人什么地方都好,就是一点让人觉得有失雅士之风。

那就是他视钱如命的性格。

在朝中已经身居高位的他,按理说看重的应该是权力。

但他偏偏对金钱情有独钟,即便是已经有数不尽的良田豪宅,他也是精打细算。

颇多争议的王戎

颇多争议的王戎

颇多争议的王戎黄河故事之六十七:竹林七贤(七)颇多争议的王戎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但他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官宦之家,祖父王雄任过幽州刺史,父亲王浑任过凉州刺史,作为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的后裔,他从小就在父亲的官邸玩,由此还认识了当时与王浑同任尚书郎的阮籍,也是缘分吧,阮籍和王戎虽然相差二十多岁,但两人志趣相投,很能谈得来。

王戎也由此进入七贤行列。

王戎不仅自幼聪慧,而且很有主见,不会轻易被别人左右。

从两件事上可以见证。

王戎与小朋友一起玩,大家看到路边的李子争着去攀摘,而王戎却没有去,他认为路边唾手可得的地方,长着这么多李子,它一定是苦的。

小朋友们一尝,果然如此。

这一点,我在去青海的路上,导游也告诉过类似的事,开在原野上颜色鲜艳的花大都是有毒的,因为牛羊都不吃。

另一件事是看老虎表演,大老虎趴在栏杆上向人群示威,吼声震天,许多大人都吓跑了,而王戎却镇静自若,他认定老虎被圈在里面出不来,这不仅是需要主见,更需要胆识。

王戎好玄学,善清谈,这是七贤的共性。

南宋李处权有诗赞曰,“爱酒犹能致山简,清谈兼喜对王戎”。

明末陈恭逸也有诗,“超庭来杜甫,清论得王戎”。

或许是因为王戎后来在官场上一直做到了司徒,位列三公的缘故吧,后人对他的微词颇多。

王戎二十四岁时,曾被钟会推荐为司马昭的掾属。

钟会是司马昭前的红人,又是明理派清谈的代表人物,正是他陷害嵇康,把嵇康送上了死亡之路。

有人认为,身为“七贤”之一的王戎不应该接受他的举荐作官。

个人认为,这是两码事,没有必然联系,王戎有才干,即使钟会不推荐,也会有别人推荐,拿这一点说事未免有点牵强。

还有一个关于王戎钻核卖李的故事。

说王戎害怕别人买了他的李子,用李子的核种树,就用锥子把李子的核钻一钻。

北宋刘挚在诗中讥讽,“钻核乃独善,王氏亦已鄙”。

刘克庄在诗里耻笑,“如何阿戎辈,钻核怕人传”。

明末方启龙更是抨击“视彼馈李钻核人,千秋应足使之愧”。

我不质疑这些诗人,我质疑的是钻核卖李的这个传说,试想一下,卖的又不是一颗李子,那得费多长的时间去钻啊,再说,好好的李子钻了个窟窿,还有人买么。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怎样的人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怎样的人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怎样的人王戎,西晋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那么王戎是个怎样的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王戎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自古以来,中国流传的神童就不少,而王戎作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小的一员,他也是在因为年少时期就才智过人而备受关注与称赞的一位著名神童,在他小时候还流传着不少相关的典故。

王戎出生名门,在他小时候,其父王浑有一个朋友叫阮籍,二人关系不错,但话题不多每次说不上几句就告辞了。

有一次王浑带着儿子王戎见了这位老朋友,阮籍见了王戎反而大开话匣,两人聊得十分尽兴,阮籍遂略带感慨地对王浑开玩笑说:“和你聊天还不如和你儿子交谈有意思。

”王戎也正是如此,与之建立了友情,进入竹林七贤之中。

王戎小时候,就独具个人看法,看事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会盲从于旁人。

在他七岁时,小朋友们看到路边有一棵硕果累累的李树,纷纷去摘。

王戎却认为,路边的果子没有被采摘一空则味道定是苦涩的,大家尝后,果不其然。

王戎不但年幼早慧,小时候的他两眼放光,一双眼睛竟然可以直直地注视太阳的光线,丝毫不躲避,有人见到他以后,就夸赞说这个孩子两眼放光,如同带电一般有神。

除此之外,年幼的王戎不仅思维过人,胆识也过人,在他六七岁时,丝毫不怕广场中砍去爪牙的老虎,尽管众人听到老虎的怒吼都吓得纷纷瘫软后退,但小王戎却定睛直视毫无惧色。

或许王戎小小年纪就尽显才智与他极其优越的家庭背景有关,他早熟的见识、胆量、孝道以及种种特质,想必都与出生于名门脱不了关系。

王戎观虎的故事中国古代出了不少神童,而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自小便极其机灵,是一个早慧的神童,极具观察力且年纪小小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年幼时看到老虎也丝毫不露惧色。

据悉,在王戎小的时候,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将大老虎的牙齿和爪子砍下来,举办人和老虎之间互相搏斗的表演,任凭路过的行人观看,凡是路过的人无不心惊胆战。

当年的王戎年仅七岁,也跑去观看。

老虎趁间隙抓着栏杆,把头攀在栏杆上面仰天长啸,十分凶狠地对着围观的行人怒吼,声音响彻云霄。

[宝典]高考作文汗青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王戎

[宝典]高考作文汗青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王戎

[宝典]高考作文汗青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王戎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王戎四(王戎:卧在算盘上的“隐士”智慧是个宝,早慧更是稀世之宝。

王戎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典型的吝啬鬼,变成了“算盘精”。

他的算盘在官场上拨得噼里啪啦响,在算计别人的时候,也被别人算计。

但算来算去,王戎居然没从算盘上跌落下来,他成了官场上的“不倒翁”,成了一个卧在算盘上的“隐士”……两眼如电的“神童”在“竹林七贤”中,王戎年龄最小。

他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年),比山涛小近,,岁,比阮籍小,,多岁,比嵇康小,,多岁。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洛阳任尚书郎。

王戎,,岁那年,在父亲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阮籍。

阮籍与王浑相处得不错,但彼此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阮籍每次去找王浑,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

自从见到王戎后,阮籍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阮籍感慨地对王浑说:“和你聊天不如和你儿子聊天有趣。

”如此聊来聊去,王戎就加入到“竹林七贤”这个小团体之中了。

在洛阳大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贞富看来,如果说王戎有趣,倒不如说他有智,而且他的智慧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还被人称为“神童”。

王戎,岁时,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

一群人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才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

王戎不仅聪明过人,而且还是个小帅哥。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一双眼睛竟然可以直视耀眼的太阳,难怪一个名叫裴楷的人见到王戎后说:“这小子两眼闪闪发亮,好像有电~”两眼如电的王戎,小时候还很有胆量。

在他六七岁时,魏明帝曹把去掉爪牙的老虎放在广场上,让众人观看。

王戎也去看稀奇。

忽然,笼中的老虎猛地大吼一声,震得大地似乎也抖动起来,围观的人吓得四散而逃,王戎却一动不动,神态自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王戎(竹林七贤)

王戎(竹林七贤)

王戎(竹林七贤)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人。

琅琊郡在秦朝时为三十六郡之一,琅琊王氏世代居住于此,直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方举族迁居金陵。

在中古时期众多的家族中,琅琊王氏可谓鲜有其匹。

这个家族自汉代便登上历史舞台,两晋之际逐渐兴盛,子弟众多,才俊辈出,三百余年冠冕不绝,是真正的簪缨世家。

王戎的祖父王雄,在曹魏官至幽州刺史;父亲王浑,官至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都官居高位。

王戎自幼“清明晓悟”,据记载,他七岁时与同伴在路边玩耍,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采,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询问时,他答道:“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最后果然如此。

俗话说三岁看大,终王戎一生,他处理事务时都有着敏锐的眼光,往往料事于先,在政治乱局中才得以祸不及身。

王戎十五岁时,认识了父亲的同僚阮籍,阮籍长他二十四岁,两人是忘年交。

阮籍造访王浑时,每每会说:“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以为王戎的清赏,其父不能比拟,遂超越年龄的差异,将其视为同类。

魏初迁都洛阳时,河内郡山阳县成为了达官贵人密集修建庄园的地区,王戎之父也在山阳置下园宅,这样,王家就与在此修建竹林园的嵇康成为了长期邻居。

到正始之后,他与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诸人,共为“竹林之游”,史称他们为“竹林七贤”,而他则是这七贤之中最小的一位。

所谓竹林七贤,其实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产物。

正始之后,司马氏政变,沉重打击了曹氏集团,基本上控制了政局。

为了乘胜前进,司马氏开始对异己势力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镇压。

此过程中,杀人如麻,腥风血雨,人人自危,朝不虑夕,于是,一股退隐之风盛行开来。

这七个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他们在当时的思想环境下,本就有着相似的哲学倾向,加之对世事的共同感受与对自身声明的忧虑,更是相结为友,“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清谈中回避政治。

然而,在司马氏的屠刀下,要想彻底置身事外并不可能。

高平陵政变后,中国历史走向了血腥的魏晋禅代之路,司马氏希望拉拢名士为己所用,这种情况下,竹林名士群体也发生了分化。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戒小时候善于观察什么的故事广为流传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戒小时候善于观察什么的故事广为流传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小时候善于观察李子的故事广为流传。

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游戏,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

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却又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拿来一个确实如此。

王戎识鉴过人
景元四年(263年),钟会、邓艾等率军伐蜀,钟会在出师前过往与王戎道别,询问王戎有什么灭蜀的计策。

王戎说:“道家有句话叫‘为而不恃’,成功并不难,保持成果就难了。

”次年,钟会叛乱失败被杀,大家都认为王戎有见识。

王衍曾拒绝品评当时在琅邪作郡吏的孙秀,而王戎却劝王衍给孙秀好的品级。

到司马伦、孙秀掌权时,杀戮朝官,王戎、王衍得以幸免。

王戎厌恶族弟王敦,经常托病避而不见,后来王敦果然起兵造反。

他的有先见之明到了如此境界。

竹林七贤王戎的故事

竹林七贤王戎的故事

竹林七贤王戎的故事王戎死孝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

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

中书令裴楷前往凭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母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

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王戎卖李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

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所以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

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

同时又十分吝啬。

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

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

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

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

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

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晋武帝也曾以“不欲为异”为王戎辩解。

东晋人戴逵评论道:“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

”今人余嘉锡则认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于“名士相为护惜”,“阿私所好,非公论也。

”卿卿我我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

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

”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

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

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

邈若山河王戎任尚书令的时候,有一次身穿官服,乘轻便小马车,从黄公酒垆经过,回头对后面车上的人说:“我从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这家酒垆痛饮,在竹林之下游乐,我也参预末座。

自从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来,我就为时事所拘。

现在看到这酒垆虽然很近,却又像隔着山那么遥远。

”璞玉浑金瑶林琼树王戎盛赞山涛说:“山涛就像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王戎
四.王戎:卧在算盘上的“隐士”
智慧是个宝,早慧更是稀世之宝。

王戎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典型的吝啬鬼,变成了“算盘精”。

他的算盘在官场上拨得噼里啪啦响,在算计别人的时候,也被别人算计。

但算来算去,王戎居然没从算盘上跌落下来,他成了官场上的“不倒翁”,成了一个卧在算盘上的“隐士”……
两眼如电的“神童”
在“竹林七贤”中,王戎年龄最小。

他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比山涛小近30岁,比阮籍小20多岁,比嵇康小10多岁。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洛阳任尚书郎。

王戎15岁那年,在父亲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阮籍。

阮籍与王浑相处得不错,但彼此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阮籍每次去找王浑,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

自从见到王戎后,阮籍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阮籍感慨地对王浑说:“和你聊天不如和你儿子聊天有趣。

”如此聊来聊去,王戎就加入到“竹林七贤”这个小团体之中了。

在洛阳大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贞富看来,如果说王戎有趣,倒不如说他有智,而且他的智慧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还被人称为“神童”。

王戎7岁时,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

一群人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才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

王戎不仅聪明过人,而且还是个小帅哥。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一双眼睛竟然可以直视耀眼的太阳,难怪一个名叫裴楷的人见到王戎后说:“这小子两眼闪闪发亮,好像有电!”
两眼如电的王戎,小时候还很有胆量。

在他六七岁时,魏明帝曹把去掉爪牙的老虎放在广场上,让众人观看。

王戎也去看稀奇。

忽然,笼中的老虎猛地大吼一声,震得大地似乎也抖动起来,围观的人吓得四散而逃,王戎却一动不动,神态自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魏明帝曹在阁楼上看到这一幕后,也为这个小娃娃的胆量所折服。

也许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非凡胆量,使王戎在讨伐吴国的战争中表现突出,他遣兵布阵、攻城略地,后因其功绩卓著被封为安丰侯,在他的人生留下了光彩的一页。

生不逢时的吝啬鬼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

《世说新语》点评魏晋时期的吝啬鬼的文章共9
篇,王戎就占4篇,真让人对这个昔日“神童”的变化大跌眼镜。

王戎的女儿出嫁后,可能因婚事操办得阔绰了点儿,女婿手头比较紧张,就向老丈人借了几万枚铜钱,结果每次女儿回娘家,王戎总是阴沉着脸。

女儿当然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就和丈夫想方设法赶紧把钱还了。

这样,王戎再见女儿时才又“阴雨转晴”。

还有一次,王戎的侄儿要结婚,当叔叔的当然得“出点血”,表示表示。

王戎咬咬牙狠狠心,给侄儿送了一件不值钱的单衣当贺礼。

过了一段时间,王戎越想越心疼,就伸手向侄儿“讨债”,直到把那件单衣要回来了,王戎才舒了一口气。

王戎有一个独生子,名叫王万,小小年纪就胖得出奇。

有人好心地对王戎说,你这个宝贝儿子得的是肥胖症,要赶快给他看病,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王戎听说要花钱,就如同割肉一般难受。

不过,他自己倒是想出了一个绝招,不再让儿子吃好东西了,只让儿子吃糠,结果儿子越吃越胖,19岁时便一命呜呼,从此再也不用浪费王戎家的粮食了。

对儿子如此,王戎对自己也不大方,从来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不舍得多吃一粒米。

由于他长期营养不良,结果面容憔悴、未老先衰,早早就拄上了拐杖。

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这个道理王戎也懂,所
以他想方设法地挣钱。

在当时,经商是被人瞧不起的事,甚至还对商人有专门规定:商人必须戴头巾,头巾上要写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卖商品的名称;商人还要一只脚穿白鞋,一只脚穿黑鞋。

爱钱如命的王戎要钱不要脸面。

他家种有一棵李子树,品种很好,吃起来非常甜,他就让家人拿到市上去卖钱。

令人拍案称奇的是,王戎为了不让别人得到他家的优良品种,出售前总是将李子的核通通钻破这就是有名的“王戎钻李”典故的来历。

王戎官至尚书令,拥有大量田产,富甲一方。

但是,王戎仍不满足,每天晚上还和老婆一起用自制的牙筹在灯下算来算去,挖空心思地盘算着如何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看着钱财一天天多起来,王戎的老婆越算越高兴,忍不住对心爱的老公叫起“卿”来。

“卿”是长辈对晚辈的亲昵称呼,就像现在父亲称儿子“小子”一样,王戎觉得老婆这样叫有失自己的身份,当然很不高兴。

有一次,老婆又“卿”长“卿”短地叫起来,王戎就一本正经地说:“女人称自己的丈夫为‘卿’,不合乎礼节,是对我不尊重,以后不要这样叫了!”王戎话音刚落,老婆马上就数落开了:“我亲卿爱卿,所以才称卿为卿。

我不对卿称卿,谁该对卿称卿!”王戎无可奈何,从此就听任妻子叫“卿”了。

这件事流传开以后,人们就把“卿卿我我”当成了男女恩爱的象征。

现在看来,王戎实在生不逢时,能看出道旁树上的李子
苦,说明他眼光独到,善于思考;钻李而卖,说明他有产权意识;灯下算账,说明他不辞劳苦,这些都是经商之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果王戎生活在现代社会,那他可能就不会被认为是吝啬鬼,而是一个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理财高手了。

曾是不爱财的“俗物”
王戎何时变得吝啬起来,至今无从考证,但他曾经很“慷慨”。

王戎的父亲王浑是个大官,死在凉州后,他的老战友、老部下非常难过,纷纷解囊相助,捐赠的钱财达数百万。

但当时王戎却一分钱也不要。

这件事使他声名鹊起,人人都知道王戎不爱钱财。

不知道当时王戎是不是在作秀,但由此可以看出王戎的“志向”。

魏晋时期,名声关天,没有好的名声,想在仕途上取得大的发展绝非易事。

王戎为何要加入“竹林七贤”,和一帮大他一二十岁的老同志混在一起,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讨碗酒喝吧?他看重的是他和谁一起喝酒,因为阮籍、嵇康等人当时已经名扬天下了。

阮籍、嵇康等人也不是笨蛋,和王戎在竹林中喝酒的次数多了,大概看出了王戎的心思,就称他为“俗物”。

每次聚会王戎总是姗姗来迟,他一出场,阮籍就说:“你这个俗物又来扫我们的兴!”王戎也不恼,反而笑着说:“像你们这样的人,还有谁可以扫你们的兴呢?”
从这两句对白可以看出,王戎在“竹林七贤”中有点“另类”,其实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王戎祖籍山东,王氏一族在当地是有名望的大家族,王戎的祖父在曹魏时期就被封为贞陵亭侯。

王戎的族辈中出了王衍、王澄、王导、王敦等人物,人称“八王”,掌控着西晋、东晋的政坛。

“八王”与同为山西名族的裴氏“八裴”并称,两家还结上了亲家,王戎的女儿就嫁到了裴家。

生活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的王戎,当然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不是一直混迹于竹林中喝得烂醉如泥。

小时候,王戎和裴楷一起拜访钟会,和钟会打了个照面就走了。

有人就问钟会:这两个小娃娃怎么样?钟会说:“裴楷清通,王戎简要,20年后,这两个贤人应该成为吏部尚书。

”这话不会不传到王戎的耳朵里,恐怕从小他就立下了要当吏部尚书的志愿。

结果也真如钟会所说,他和裴楷一起成为西晋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

宦海沉浮的“不倒翁”
父亲死后,王戎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当上了相国掾。

此后,王戎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

后来他因为挪用公款修建自家的宅院,按律应当免官,最后他花钱买平安,总算摆平了此事。

此后,他又迁任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奉诏伐吴。

平吴之后,他晋爵安丰侯,增邑6000户,赐绢6000匹,又大捞了一把。

推荐王戎做官的人,就是那个把“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推上断头台的钟会。

王戎和钟会是有交情的,当初钟会伐蜀前,告别王戎时问他“计将安出”,王戎却说:“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

”后来钟会反叛失败,众人都佩服王戎的“智者之言”。

王戎确实是个智者,有着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仅知道如何积累财富,更知道如何在险象环生的宦海中永不沉没。

王戎的族弟王敦曾经名噪一时,但王戎却看出了他的致命弱点,所以每当王敦拜访王戎时,王戎总是推托自己有病而不见他,实际上是想和王敦划清界限。

后来,王敦果然叛乱,王戎因此没受牵连。

孙秀为琅邪郡吏时,王戎劝弟弟王衍不要得罪孙秀,后来孙秀得志,杀了一大批官吏,王戎、王衍则安然无恙。

王戎官运亨通,位高爵显,本来应该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但他却只是明哲保身、委曲求全。

元康九年,一心想要专权的皇后贾南风陷害太子,贵为太傅的王戎却始终保持沉默。

第二年,赵王司马伦等杀了贾南风,数十名高级官员受牵连被诛杀,王戎也受到牵连,但由于他明哲保身,所以只是被迫辞职,没有生命之忧。

“八王之乱”中,王戎因为出错了主意,险遭杀头之祸,他连忙跑到厕所解手,又佯装五石散药力发作,故意掉到茅坑里,弄得浑身腥臭,才保
全了性命。

王戎踏入政坛前,也许有远大的抱负,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可能会有一番作为。

但是,在随时都会招来杀身之祸的魏晋政坛上,“智者”王戎只能自保性命而已,所以就有了他的种种让世人鄙视的立身之道。

而“竹林七贤”中的另一个人物山涛,却比他活得从容,可谓悠然自得,左右逢源——请看下篇《山涛:一盆晃晃悠悠的温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