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本诗为杜甫名作“三别”中的首篇,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反映安史之乱中朝廷征兵之惨酷。

全诗共32句,均为一位新婚女子的独白倾诉,而无一语其他旁白或*话,通篇又一韵到底,不像他的《石壕吏》多次转韵变换。

倘是俗手,极易写得平铺直叙,甚或慵散板滞。

然而本篇却呜咽凄切、回肠荡气,“情绪纷而语言*”(浦起龙《读杜心解》),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其原因之一即在于刘辰翁所指出的多用“转笔”。

仇兆鳌《杜诗详注》云:“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三段各八句”,共分五段,他是从全诗叙述的内容来划分的;刘辰翁的“七转”说,却着眼于新妇的感情起伏抑扬,分疏更为细腻,更能见出新妇曲折复杂的心绪。

但感情的变化实与叙述内容密不可分,把“五段”、“七转”结合起来,对掌握全诗的脉理构架是有帮助的。

“暮婚晨别”的巨大生活反差是新妇沉重悲感的根源。

首4句先用比体,以兔丝依附蓬麻,喻女子之依丈夫;又以兔丝引蔓不长,喻女子所靠不稳,紧接着直呼出“征夫”之妻犹如路旁弃物的悲叹。

一个“征夫”,既点明丈夫的身份,又说明造成悲剧的原由,此为一层;“结发”以下8句为第二段:前4句交代“暮婚晨别”的事实,并作“无乃太匆忙”的呼喊,语气直截紧迫,此为二层;“君行虽不远”4句却稍一转折,意谓丈夫突然被征,幸而所行不远,仅止河阳(此诗写于洛阳至华州道中),并非远别,只是婚礼尚未完成,媳妇的名份未定(古时礼俗,婚后次日拜见公婆,始确定媳妇身份)。

这一转折传达出新妇既悲且羞、吞吐难言的语气,语缓而意更悲怆,王嗣?]赞为“极细心语”(《杜臆》),此为三层;“父母养我时”以下8句为第三段,以今昔情事对比,感情趋于惨切,但先缓后急,应作四、五两层转折来读。

“父母”4句是追忆,自言虽是贫家姑娘,也享受一份父母宠爱,平日深藏闺中,不轻易抛头露面,但“嫁鸡随鸡,嫁*随*”,命运已与丈夫联在一起。

这两句实是全诗的感情高潮所在。

诗笔走此,都以倾诉新婚诀别的悲痛为基调,转转折折,含情不尽,一层深于一层,用一意反复之笔,充分揭示出新妇同一悲痛心情的多方面的内涵,均属顺转。

杜甫《新婚别》赏析

杜甫《新婚别》赏析

杜甫《新婚别》赏析陈才智新婚别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别”之一,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

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头天结婚,第二天新郎就去当兵,这完全违背当时新婚者不服兵役的常理和习俗。

一想到丈夫就要到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去,新娘悲痛得心如刀割。

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

于是,她强抑悲怨痛楚,在离情别绪中,平静而深情地鼓励丈夫,同时炽热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这首诗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以及他们对正常人生和亲情的留恋,他们为国家承担责任的勇气。

句解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兔丝附在又短又矮的蓬麻身上,它的蔓儿自然不会很长。

把女儿嫁给出征打仗的人,还不如把她扔在路旁!“兔丝”,一种蔓生植物,多缠附在别的植物上生长,古人用以比喻女子之依附男子。

这里是新娘用以自比。

“蓬麻”,两种低矮植物,用以比征夫。

开篇以“兔丝附蓬麻”这一自然现象,比喻婚后女子依附丈夫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比中有兴,贴切巧妙,恰到好处,不仅准确地把握了结婚仅一天的新嫁娘的特定身份、语气口吻、感情色彩及心理动态,也符合诗歌进程的需要。

比兴意义并不局限于表示夫妇的依存关系,而是更形象深刻地表达了新娘对新郎那种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情意,这样婉转入笔,比开门见山效果更佳,而且从新妇的角度叙述,不宜直截了当。

杜甫《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甫《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特色
第五,细节描写。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便是这样一个细节。它不仅揭示了那个役夫“敢怒而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又如《石壕吏》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细节暗示出老妇竟被拉走的惨剧,《丽人行》用“犀助厌饫久未下”这一小动作来刻画那班贵妇人的骄气,都是很好的例证。他细节描写最出色的是《北征》中写他妻子儿女的一段: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冽。粉黛亦解苞,衾倜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这里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儿女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应该指出:上述诸特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读杜甫的诗,能使你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置身于战乱流离之中,特别是置身于民众之中。《石壕吏》中踰墙而走的老翁,《新安吏》中应征出行的肥男、瘦男,《新婚别》中因参加平叛战争而暮婚晨别的夫妇,《无家别》中无亲人可别的再次应征服役的战士,他们和杜甫一样,有家国之痛,离别漂泊穷困冻馁之苦。诗人了解这些人,与他们感同身受,同情他们的遭遇,发之为诗歌,为他们忧,为他们愁,为他们哭,为他们鸣不平,为他们呼吁,为他们祈请,也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诗人的心和他们一起跳动,息息相关。总观杜甫的诗,他的诗不仅有为而发,而且因情而发,写实深刻而又生动具体,情感表达淋漓尽致而又含蓄深厚,从而把写实与抒情高度完美结合起来,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提供了既符合写实原则又符合诗歌抒情的特征,是含蓄的民族审美意识的光辉典范。杜甫在特定的情况下,以其不朽的创作,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实现了由盛唐的书写个人情怀到写实的文学转变,而且继《诗经》之后,把《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推向一个更高的成熟阶段。

杜甫《新婚别》古诗鉴赏

杜甫《新婚别》古诗鉴赏

杜甫《新婚别》古诗鉴赏杜甫《新婚别》古诗鉴赏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新婚别》古诗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婚别杜甫唐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注释】:(1)兔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蓬和麻的枝干都很短,所以菟丝子附在上面的引蔓自然长不了。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2)无乃:岂不是。

(3)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4)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今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5)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6)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7)迫:煎熬、压抑。

(8)中肠:内心。

(9)苍黄:犹仓皇。

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10)事戎行:从军打仗。

(11)久致:许久才制成。

(12)襦:短袄,裳:下衣。

(13)不复施:不再穿。

(14)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15)双翔:双双对对一起飞翔。

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16)错迕:差错,不如意。

(17)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

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赏析】:这首诗写一对新婚夫妇,在结婚的次日清晨,新郎就要赴前线。

《新婚别》原文、诗意及赏析

《新婚别》原文、诗意及赏析

《新婚别》原文、诗意及赏析【原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译意】:菟丝子因为附着矮小的蓬草和麻生长,所以蔓茎长不长。

把女儿嫁给征夫,不如抛弃在路旁。

结发之时就嫁给你当妻子,还没睡暖你的席你的床。

黄昏时结婚第二天早上就告别,难道不是太匆忙!你走得虽然不太远,守边往赴河南的河阳。

我的媳妇身份还未明确,早上怎么去拜见公婆?父母养育我的时侯,每天让我待家里,不让我随便同外人见面。

生女女大总要嫁,鸡狗也得跟随。

你现在赶往生死战场,沉痛逼近我心断我肠。

本想跟着你去,情势急迫,内心反感到慌乱。

不要以新婚为念,努力从事军队里的工作。

妇人在军队中,军队的士气恐怕不能振发。

自我感叹穷人家的女儿,时间很长才置办好丝织的嫁衣裳。

丝织衣裳不再穿,面对你洗掉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两只必然双飞翔。

人事错杂多不随人意,同你永远相望。

【点评】:《新婚别》是杜甫所作的组诗“三吏”、“三别”之一。

“三别”都是写当时征丁所造成的悲剧。

而《新婚别》也可以作为在当时特殊背景下的一首爱情诗来读,全篇都是新婚女子送别丈夫的泣词。

先诉女嫁征夫之苦,暮婚晨别;次表自己从小受到传统道德的教育,知书懂礼,勉励丈夫为国尽忠;最后以布衣素妆,坚守节操,向丈夫表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

仇兆鳌说:“此诗君子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暂也;君行、君往,别之速也;随君,情之切也;对君,意之伤也;与君永相望,志之贞且坚也。

频频呼君,几于一声一泪。

”全诗铺叙丰赡精工,描绘深切细腻,多用民间语、乐府体。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悲伤诚挚、深明大义的新妇形象。

杜甫的三吏三别赏析

杜甫的三吏三别赏析

杜甫的三吏三别赏析“诗圣”杜甫是我国盛唐期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期间,其诗多涉笔社会动乱、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这。

此中的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老迈别》。

《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因为指挥不一致,被史思明援兵打得三军溃败。

唐王朝为增补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

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全诗的主题是经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述,揭穿官吏的蛮横,反映人民的磨难。

●《石壕吏》的翻译 :夜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

老翁赶快越墙逃脱,老妇赶快走出来查察状况。

差役吼叫得多么残忍啊!老太婆哭泣得多么凄凉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都服役去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二个儿子近来牺牲。

活着的人苟且活一天算一天,逝世的人永久完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余男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开,进出入出都没有一件完好的衣裙,并且食不充饥。

老妇我固然年迈力弱,请让我随从你连夜赶回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可以够为队伍准备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逝了,仿佛听到朦朦胧胧的哭声。

天亮后,我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好同那一个老汉辞别。

《新安吏》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安庆绪退保相州,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

自冬至春,未能破城。

九节度的军队大败南奔,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据洛阳。

幸亏郭子仪带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挡了安史军队南下。

这一战以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增补。

于是朝廷命令征兵。

杜甫从洛阳回华州,经过新安,看到征兵的状况,写了这首诗。

●新安吏的译文: 游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按户籍册点兵。

汉古诗《冉冉孤生竹》与杜甫《新婚别》之对比赏析

汉古诗《冉冉孤生竹》与杜甫《新婚别》之对比赏析
王 晓妮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西安 70 6 ) 102
摘 要 : 人 认 为 杜 甫 诗 歌 对 汉 代 古 诗 有 诸 多方 面 的 继 承 与 发 前 展 , 别 从 《 婚 别》 《 冉 孤 生 竹 》 方 面 面 的 契 合 可 窥 见 一 特 新 与 冉 方 斑 。 本 文 意欲 从 时代 背 景 与 主 题 思 想 ; 妇 形 象 心 理 探 微 ; 而 新 和 不 同的 艺 术表 现 手 法 三 个 方 面 对 两 首诗 歌 进 行 对 比 赏析 , 以期 明
晓两 者 之 间 的 内在 联 系与 差 异 。 关键词 : 婚 ; 新 时代 ; 理 ; 术手 法 心 艺
的反 映 , 而更 可 能 是 汉 代 广 阔 的社 会 背 景 和 意 识 形 态 下 文人 士子
人 生 短 促 、 游 伤 别 思 妇 的感 伤 之 作 。 远 “ 君 令 人 老 , 车来 何 迟 ” 句 即 向我 们 透 露 了 一 些 信 息 : 思 轩 两 轩 车 , 屏 障 的 车 , 古 代 大 夫 以上 官 员所 乘 坐 。 可 见 丈 夫 婚 后 有 乃
“ 三吏 ” “ 、三别 ” 新婚别》 。《 便是这一组诗 中的一首 。 相隔几百年的汉代文人五言诗《 冉孤生竹》 冉 与唐代杜 甫诗 歌《 新婚别》 往被诗评 者联 系在一 起 , 往 主要是 因为 两者都 以新 婚 之 别 为 题 材 , 在 古 典 诗 歌 送 别 题 材 中并 不 常见 。为 了更 深 刻 这
亡的文诰。
无端 , 油然善入 。 《 ” 冉冉孤生竹》 古诗十九首》 为《 之一 , 以夫 妻新
婚离别为题材。
唐 代 由 盛 世 急 剧 衰 落 的安 史 之 乱 之 际 , 诗 人 杜 甫 颠 沛 流 大 离, 目睹 战争 中普 通 人 民 的 生 活 惨 状 , 诗 记 史 , 下 了 著 名 的 以 写

杜甫《新婚别》共34页文档

杜甫《新婚别》共34页文档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杜甫《新婚别》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杜甫新婚别原文及赏析

杜甫新婚别原文及赏析

杜甫新婚别原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Lynn整理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潼关吏》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注释】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无乃:岂不是。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

死地:冒死之地。

迫:煎熬、压抑。

中肠:内心。

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

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事戎行:从军打仗。

戎行:军队。

“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

扬:高昂。

久致:许久才制成。

襦:短衣。

裳:下衣。

不复施:不再穿。

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双翔: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

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错迕:错杂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

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赏析】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新婚别唐代: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才章?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译文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 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 ,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注释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无乃:岂不是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 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嫖:婆婆、公公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将:带领,相随。

杜 甫《新婚别》

杜  甫《新婚别》

1.诗句难点解释: “妾身未分明”:古代婚礼,新娘过门三天后,要完成告 家庙、拜祖坟等仪式后才能正名定分,算作正式成婚。 2.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立意的难点是:国家正面临着残酷的战争,民众正遭 受着战乱之苦,但为了国家的利益,民众还得服兵役,从 而抵御和消灭叛军。因此,作者由浅入深构思了全诗的三 个层次,塑造了一个幽怨哀伤而又识大体明大义、坚强而 忠贞的新娘形象。 第一层从开头到“何以拜姑嫜”,表现了新娘的不幸命运 和新婚别的哀怨。 第二层从“父母养我时”到“形势反苍黄”,刻画了新娘 对丈夫
(5)759年春,史思明又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发兵13 万救邺,唐军溃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唐王朝为了 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 杜甫此时正在旅途中,从故乡洛阳回华州任上(杜 甫于758年6月出任华州司功参军,758年冬末,曾回洛阳 探亲)。一路上耳闻目睹了唐军惨败后到处动乱不安的 局面和人民遭受的痛苦,写下组诗“三吏”(《新安 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别》)。
759年《梦李白二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五 古) 759年《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 律) 760年《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律) 760年《江村》: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七律) 760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杂言古诗) 761年《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五律) 763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 伴好还乡。(七律)
垂 老 别 杜 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战争诗:杜甫《新婚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战争诗:杜甫《新婚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战争诗:杜甫《新婚别》原文翻译及赏析新婚别唐代: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译文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注释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无乃:岂不是。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三吏》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分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新安吏》这首诗的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石壕吏》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潼关吏》这首诗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

《新婚别》这首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赶赴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

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无家别》这首诗叙写了一个邺城败后还乡无家可归、重又被征的军人,通过他的遭遇反映出当时农村的凋敝荒芜以及战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垂老别》这首诗通过描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悲戚场景,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人民遭受的灾难与统治者的残酷,而且也忠实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精神。

《三吏三别》这组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诗新婚别·兔丝附蓬麻翻译赏析

古诗新婚别·兔丝附蓬麻翻译赏析

古诗新婚别·兔丝附蓬麻翻译赏析《新婚别·兔丝附蓬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前言】《新婚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所写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三别”之一。

此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丈夫头天结婚,第二天就要去九死一生的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

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全诗模拟新妇的口吻自诉怨情,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

【注释】⑴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⑵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⑶无乃:岂不是⑷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⑸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⑹姑嫜:婆婆、公公⑺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⑻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⑼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⑽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

死地:冒死之地⑾迫:煎熬、压抑。

中肠:内心⑿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

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⒀事戎行:从军打仗。

戎行:军队⒁“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

扬:高昂⒂久致:许久才制成。

《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三吏三别》分别指的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吏三别杜甫《三吏三别》指的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安吏【唐】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作品译文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点名征兵。

于是便问新安吏:新安是个小县,人口不多,连年战争,还会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吗?“兵府的文书昨夜才下达,命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怎能守住王城呢?”肥胖的青年有母亲来送行,瘦弱的青年孤零零的无人陪送。

河水日夜向东流,时至黄昏,青山里还留着送行者的哭声。

把你们的眼泪收起吧,不要哭干了眼睛,徒然伤了身体。

官军去攻取相州,日夜盼望着平定它。

可贼心难料,官军溃败,归来的兵士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

就着原先的营垒就食,练兵也在东都洛阳近郊。

他们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何况这一场战役里朝廷官军是正义之师,一切必然顺利。

主将对于战士的爱护,也一目了然。

送行战士的人们,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郭子仪像你们的父兄一样爱着这些士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新婚别》诗词赏析新婚别唐代: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译文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注释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无乃:岂不是。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将:带领,相随。

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

死地:冒死之地。

迫:煎熬、压抑。

中肠:内心。

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

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事戎行:从军打仗。

戎行:军队。

“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

扬:高昂。

久致:许久才制成。

襦:短衣。

裳:下衣。

不复施:不再穿。

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双翔: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

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错迕:错杂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

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

赏析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形象。

这首诗采用独白的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

全诗大致可分为三段,也可以说是三层,但是这三层并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层比一层高,而且每一层当中又都有曲折。

这是因为诗中人物的心情本来就是很复杂的。

第一段,从“兔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写新娘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

她是刚过门的新嫁娘,过去和丈夫没见过面,没讲过话。

所以语气显得有些羞涩,有些吞吞吐吐。

这表现在开头两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新嫁娘这番话不是单刀直入,而是用比喻来引起的。

这很符合她的特定身份和她这时的心理状态。

兔丝,即“菟丝”,是一种蔓生的草,常寄生在别的植物身上。

“蓬”和“麻”也都是小植物,所以,寄生在蓬麻上的菟丝,它的蔓儿也就不能延长。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活,可是现在她嫁的是一个“征夫”,很难指望白头偕老,用“菟丝附蓬麻”的比喻非常贴切。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是一种加重的说法,这位新娘子之所以会伤心到这步田地,“结发为君妻”以下的八句,正是申明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结发”二字,说明这个新娘子对丈夫的好歹看得很重,因为这关系到她今后一生的命运。

然而,这洞房花烛之夜,却就是生离死别之时,头一天晚上刚结婚,第二天一早就得走,连床席都没有睡暖,这根本不像是结发*过的生活。

“无乃太匆忙”的“无乃”,是反问对方的口气,意即“岂不是”。

如果是为了别的什么事,匆忙相别,也还罢了,因为将来还可以团圆,偏偏丈夫又是到河阳去作战,将来的事且不说,眼面前,媳妇的身份都没有明确,妻子也就无法去拜见公婆、侍候公婆。

古代婚礼,新嫁娘过门三天以后,要先告家庙、上祖坟,然后拜见公婆,正名定分,才算成婚。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两句,点明了造成新婚别的根由是战争;同时说明了当时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守边”战争。

从诗的结构上看,这两句为下文“君今往死地”和“努力事戎行”张本。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广大地区沦陷,边防不得不往内地一再迁移,而此时,边境是在洛阳附近的河阳,守边居然守到唐王朝自己家门口来了,这不能不让诗人感到十分可叹。

所以,这两句也是对统治阶级昏庸误国的讥讽,诗人在这里用的是一种“婉而多讽”的写法。

第二段,从“父母养我时”到“形势反苍黄”。

新娘子把话题由自身进一步落到丈夫身上了。

她关心丈夫的死活,并且表示了对丈夫的忠贞,要和他一同去作战。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当年父母对她非常疼爱,把她当作宝贝似的。

然而女大当嫁,父母也不能藏她一辈子,还是不能不把她嫁人,而且嫁谁就得跟谁。

“鸡狗亦得将”,“将”字当“跟随”讲,就是俗话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可是新婚之时,“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丈夫要到那九死一生的战场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就不能再依靠谁了。

想到这些,这让她沉痛得柔肠寸断。

紧接着,新娘子表示:“我本来决心要随你前去,死也死在一起,省得牵肠挂肚。

但又怕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要把事情弄得糟糕,更复杂。

军队里是不允许有年轻妇女的,你带着妻子去从军,也有许多不方便,我又是一个刚出门的闺女,没见过世面,更不用说是打仗了。

真是叫人左右为难。

”这段话,刻画了新娘子那种心痛如割、心乱如麻的矛盾心理,非常曲折、深刻。

诗的第三段,是从“勿为新婚念”到“与君永相望”。

在这里,女主人公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剧烈的斗争以后,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中、从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眼光放得更远了。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她一变哀怨沉痛的诉说而为积极的鼓励,话也说得痛快,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吞吞吐吐的了,她决定不随同丈夫前去,并且,为了使丈夫一心一意英勇杀敌,她表示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这爱情,是通过一些看来好像不重要,其实却大有作用的细节,或者说具体行动表达出来的。

这就是“自嗟贫家女”这四句所描写的。

新娘说,费了许久的心血好不容易才备办得一套美丽的衣裳,现在不再穿了。

并且,当着丈夫的面,她这就把脸上的脂粉洗掉。

丈夫走了以后,我更没心情梳妆打扮了。

这固然是她对丈夫坚贞专一的爱情的表白,但是更可贵的,是她的目的在于鼓励丈夫,好叫他放心地、并且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去杀敌。

她对丈夫的鼓励是明智的。

因为只有把幸福的理想寄托在丈夫的努力杀敌、凯旋归来上面,才有实现的可能。

应该说,她是识大体,明大义的。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四句是全诗的总结。

其中有哀怨,有伤感,但是已经不像最初那样强烈、显著,主要意思还是在鼓励丈夫,所以才说出“人事多错迕”,好像有点人不如鸟,但立即又振作起来,说出了“与君永相望”这样含情无限的话,用生死不渝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

《新婚别》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杜甫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不可能去偷听新娘子对新郎官说的私房话。

在新娘子的身上倾注了作者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另一方面,在人物塑造上,《新婚别》又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诗中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丝毫没有给读者勉强和抽象之感,而显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并且能让读者深受感染。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新婚别》的一大艺术特点。

诗人化身为新娘子,用新娘子的口吻说话,非常生动、逼真。

诗里采用了不少俗语,这也有助于语言的个性化,因为他描写的本来就是一个“贫家女”。

此外,在押韵上,《新婚别》和《石壕吏》有所不同。

《石壕吏》换了好几个韵脚,《新婚别》却是一韵到底,《垂老别》和《无家别》也是这样。

这大概和诗歌用人物独白的方式有关,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更有利于主人公的诉说,也更便于读者的倾听。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

精品文档资料,适用于企业管理从业者,供大家参考,提高大家的办公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