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蒸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简单蒸馏的实验报告

简单蒸馏的实验报告

简单蒸馏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简单蒸馏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蒸馏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通过蒸馏苯和水的混合物,我们成功地分离了苯和水,得到了高纯度的苯。

介绍:
简单蒸馏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混合物先被加热,然后液体沸腾,蒸汽通过收集系统后在冷凝器中冷却凝结成纯液体。

实验材料和仪器:
苯,水,蒸馏瓶,冷却器,温度计,加热器,收集瓶。

实验步骤:
1. 在蒸馏瓶中加入苯和水混合物,苯和水的质量比为2:1。

2. 将蒸馏瓶与收集瓶用冷却器连接起来,调整收集瓶的位置,
使其底部略高于蒸馏瓶。

3. 开始加热蒸馏瓶底部,记录温度数据直到蒸馏开始。

4. 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记录温度数据,保持加热器的恒定温度,不要让温度过高,避免苯的燃烧。

5. 收集并记录样品,确定苯和水的纯度。

在收集瓶中发现了苯
的白色晶体时,停止收集。

结果和讨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分离了苯和水,得到了高纯度的苯。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蒸馏速度对分离过程有明显的影响。

温度
过高会导致苯的燃烧,使分离失效。

蒸馏速度过快会导致混合物
残留,使得苯的纯度下降。

结论:
本次实验成功分离了苯和水,得到了高纯度的苯。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简单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并深刻认识到温度和蒸馏速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普通蒸馏实验报告实验结论

普通蒸馏实验报告实验结论

普通蒸馏实验报告实验结论普通蒸馏实验报告实验结论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普通蒸馏方法对混合液进行了分离,并得出了以下实验结论。

首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蒸馏可以有效地分离具有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水和乙醇作为混合物进行蒸馏。

由于水的沸点较低,我们将其称为“馏出液”,而乙醇的沸点较高,我们将其称为“留下液”。

通过蒸馏过程,我们成功地将水和乙醇分离出来,得到了纯净的水和纯净的乙醇。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在蒸馏过程中,馏出液和留下液的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一开始,馏出液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乙醇,而留下液中含有较高比例的水。

随着蒸馏的进行,馏出液中乙醇的比例逐渐减少,而留下液中水的比例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乙醇的沸点较高,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蒸发,而水的沸点较低,更容易被蒸发出来。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蒸馏过程中,馏出液和留下液的温度有所不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温度计来测量馏出液和留下液的温度。

结果显示,馏出液的温度较低,而留下液的温度较高。

这也与乙醇和水的沸点差异有关。

乙醇的沸点约为78.5摄氏度,而水的沸点约为100摄氏度。

因此,在蒸馏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温度来判断馏出液和留下液的组成。

最后,我们还发现,在实验中,蒸馏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加热的温度和速率。

如果加热过快或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馏出液中含有留下液的成分,从而降低分离效果。

其次是蒸馏设备的密封性。

如果设备密封不良,可能会导致馏出液和留下液之间的混合,同样会降低分离效果。

因此,在进行蒸馏实验时,我们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和速率,并确保蒸馏设备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蒸馏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蒸馏是一种有效的分离纯化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具有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蒸馏过程中,馏出液和留下液的组成和温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蒸馏的效率受到加热温度和速率以及蒸馏设备的密封性的影响。

简单蒸馏实验报告

简单蒸馏实验报告

简单蒸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简单蒸馏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简单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熟悉蒸馏装置的构造与使用。

二、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基于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性差异的分离技术。

通过加热混合液,物质的挥发性顺序为常数挥发性的组分最先挥发,然后按照其蒸汽压大小逐渐递减。

利用这种挥发性差异,将有机液体与溶剂分离出来。

三、实验步骤:1.准备蒸馏装置,包括圆底烧瓶、冷凝管、接收瓶等;2.将待分馏的液体加入圆底烧瓶中;3.将冷凝管连接到烧瓶上,确保冷凝管的冷凝部分能够完全浸入水中;4.接上橡皮管,将其一端连接到冷凝管上方的出口,另一端连接到接收瓶中;5.加热烧瓶底部,使溶液逐渐升温;6.观察冷凝管中的气体状态,待有机液体完全蒸发后,收集冷凝液,记录收集时间;7.过程结束后,关闭加热,待冷却后进行清洗。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烧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并产生蒸汽;2.液体的蒸汽经过冷凝管后冷凝成液体,在接收瓶中收集;3.收集的液体是简单蒸馏后的有机液体,比起原液,其纯度更高。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到了简单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可以将混合液中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蒸馏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对蒸馏装置的使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操作蒸馏装置时,要确保装置的密封性,以防有机液体泄漏;2.加热时需要适度控制温度,以免烧瓶中的液体迅速沸腾,产生大量蒸汽;3.冷凝管要正确连接到烧瓶上,并确保冷凝部分完全浸入水中,以充分冷凝蒸汽;4.收集液体时,要注意收集时间的掌握,及时关闭加热,避免有机液体过量蒸发。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蒸馏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蒸馏技术的基本操作。

这对于今后的化学实验和化学制品的提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报告

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报告

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制取蒸馏水一、实验目的1.了解蒸馏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蒸馏水的制取方法;3.了解蒸馏水的应用领域。

二、实验原理蒸馏是一种通过经验判断一种或几种液体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蒸馏实验通常由加热、汽化、冷凝及收集组成。

本实验采用简单蒸馏法制取蒸馏水。

简单蒸馏法是通过加热使混合物中易挥发成分汽化,然后将汽化的成分冷凝回液体形式。

在冷凝过程中,易挥发成分被分离出来,就可以得到纯净的蒸馏水。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实验器材:蒸馏器、加热设备、冷凝器、导管;2.实验药品:自来水。

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仪器和装置的完整性和清洁度;2.将自来水倒入蒸馏器中,确保蒸馏器内的水面高度不超过蒸馏器的三分之二;3.连接好蒸馏器与冷凝器,并将导管的末端直接放入收集容器中;4.打开加热设备,开始加热;5.加热时应保持适中的加热速度,避免水的溢出或沸腾过程中产生剧烈振动;6.当水开始沸腾时,观察导管中的冷凝过程和收集容器中的液体;7.当收集容器中的液体不再有明显增多时,停止加热。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取到了蒸馏水。

蒸馏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蒸发的水蒸气在冷凝器中变为液体,并通过导管流入收集容器。

收集容器中的液体清澈无色,呈现出无杂质的特点。

通过定性分析,我们确认蒸馏水的纯度较高。

六、实验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简单蒸馏法制取蒸馏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合物中成分之间的沸点差异较大的情况。

蒸馏水是一种纯度较高的水,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化学分析以及一些特殊工艺中。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蒸馏水的制取方法,并了解了蒸馏水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实验中我们正确使用了蒸馏仪器和装置,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最终成功制取到纯净的蒸馏水。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蒸馏的原理和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科研和生活中。

九、附录实验记录表:实验时间: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实验人员:________序号操作步骤观察现象。

普通蒸馏法实验报告

普通蒸馏法实验报告

普通蒸馏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普通蒸馏法的操作,了解和掌握蒸馏原理、蒸馏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分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普通蒸馏法是一种通过升温使液体转化为气体,再通过冷凝使气体再转为液体的分离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中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将沸点较低的组分蒸发出来,然后经过冷凝器冷却传热,变为液体收集。

这样就可以实现分离液体中的混合物。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蒸馏设备:取得一个蒸馏烧瓶、冷凝管、蒸馏头、试管等设备,并进行清洗和消毒。

2. 组装蒸馏设备:将蒸馏烧瓶与冷凝管、蒸馏头连接起来,确保连接口处无漏气现象。

3. 添加混合液体:将待蒸馏的混合液体倒入蒸馏烧瓶中。

注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以防溢出。

4. 加热操作:将蒸馏烧瓶加热,并掌握适当的加热速度和温度控制,使混合液体在烧瓶中逐渐升温。

5. 收集馏出液:将冷凝管的一端浸入冷水中,使蒸发的气体在冷凝管内冷却,转化为液体,最终通过试管收集馏出液。

6. 分馏操作:根据混合液体中组分的不同沸点,逐渐调整加热温度,收集不同组分的馏出液。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体进行蒸馏。

通过逐渐升温,我们成功地将乙醇馏出,收集到了试管中,而水则留在烧瓶中。

普通蒸馏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行,对大多数有机溶剂和水溶液都适用;但其缺点是不能分离沸点相近的组分。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混合液体的组分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馏方法。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普通蒸馏法的基本操作步骤,了解了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蒸馏操作需要注意加热温度的控制、设备的连接和密封性等细节问题,只有细致入微地操作才能得到实验预期的结果。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其他分离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以便更灵活地选择适合不同实验需求的分离方式。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提升实验操作的技巧,增加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参考文献1. 王明瑜编著.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2. 朱钟贵等, 有机化学实验[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蒸馏的实验报告

蒸馏的实验报告

蒸馏的实验报告在化学实验中,蒸馏是常见的一种分离技术。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简单蒸馏法,旨在通过蒸馏的过程将水和乙醇分离出来。

本文将从实验操作步骤、原理、结果及讨论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将仪器进行清洗和检查。

将蒸馏塔和加热器使用酒精灯清洗干净,并检查开水管和冷却水管是否畅通,检查密封性是否完好。

2.装取试剂将试剂孔内加入50毫升水和5毫升乙醇,并将试剂孔密封。

3.开始加热打开加热器,使加热器内的水开启,并将试剂孔处的温度计插入。

当温度达到纯水沸点100℃时,管内气体开始饱和,能够观察到水在试剂孔处的沸腾。

水蒸气由输液管进入蒸馏塔里。

4.收集蒸馏液在冷却水管处放置收集瓶,待观察到蒸馏液滴入收集瓶中时便可停止实验。

原理蒸馏的分离原理是依靠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利用沸腾、蒸馏和冷凝技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开来。

在此实验中,水和乙醇之间的沸点差异较小,仅有12℃左右,因此采用简单蒸馏法,通过加热水和乙醇混合物,使其沸腾,分离出水蒸气和乙醇蒸气,在冷凝后收集蒸馏液即可。

结果及讨论实验收集到的蒸馏液,查看其成分后,发现其中是水和少量的酒精。

由于水和酒精沸点接近,蒸馏过程中难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此外,水和酒精的沸点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在沸点下降之前需要及时关闭加热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加热强度的控制,以避免沸点下降导致分离效率的降低。

此外,可以采用其他分离技术辅助分离,例如醚抽提、析出等。

总结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简单蒸馏法,将水和乙醇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加热强度的控制,以及搭配其他分离技术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

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在化学实验和工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蒸馏技术,对于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分离纯化物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单蒸馏的实验报告

简单蒸馏的实验报告

简单蒸馏的实验报告简单蒸馏的实验报告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通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将其分离出来。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简单蒸馏的方法,分离出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实验设备和材料:1. 蒸馏瓶和冷凝管:用于进行蒸馏操作。

2. 温度计:用于测量蒸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用于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 将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倒入蒸馏瓶中,确保液面高度不超过瓶口。

2. 将冷凝管连接到蒸馏瓶的出口,并将另一端浸入冷水中。

3. 开始加热蒸馏瓶,同时用温度计测量冷凝管出口处的温度。

4. 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合物开始蒸发,蒸汽通过冷凝管冷却后变为液体。

5. 收集冷凝管出口的液体,分别记录不同温度下收集到的液体。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现象:1. 初始阶段,温度升高较快,液体开始蒸发。

2. 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速率逐渐减缓。

3.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我们观察到液体开始从冷凝管中滴下。

4. 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滴下的液体逐渐增多。

5. 最终,我们分别收集到了酒精和水两种液体。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酒精和水的沸点差异导致了它们在蒸馏过程中的分离。

2. 酒精的沸点较低,因此在蒸馏过程中较早地蒸发出来并冷凝成液体。

3. 水的沸点较高,因此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蒸发,并在冷凝管中滴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简单蒸馏的方法将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分离出来。

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加热的温度,以免发生意外。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对于蒸馏分离的重要性。

蒸馏技术在化学、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提取纯净的溶剂、分离混合物中的有机物等。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蒸馏的原理和应用,为实验和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蒸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还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设计的细节。

普通蒸馏实验报告

普通蒸馏实验报告

普通蒸馏实验报告引言: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通过利用液体成分的不同沸点来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并纯化一个给定的二元液体混合物,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仪器与材料:1. 蒸馏瓶2. 钢球装置3. 温度计4. 水侧装置5. 热源6. 给定的二元液体混合物实验过程:首先,将给定的二元液体混合物倒入蒸馏瓶中,在蒸馏瓶中加入少量玻璃珠。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蒸馏瓶的温度计套管中,确保浸没在液体混合物中,并固定好。

接下来,将钢球装置放入蒸馏瓶中,并把弯曲的真空管的一端连接在温度计套管上,另一端连接到水侧装置。

调整水侧的流量,确保水流通过弯曲的真空管时能够达到均匀的滴水效果。

然后,将热源置于蒸馏瓶的下部,开始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情况。

结果与讨论:当热源开始加热后,液体混合物开始升温,其中某一成分会在较低的温度下开始沸腾,而另一成分则会保持液体状态。

被加热的成分蒸发后,蒸汽会经过钢球装置,然后通过弯曲的真空管被水侧装置冷却成液体。

通过这个过程,液体混合物会逐渐分离成两个组分。

蒸馏的关键在于利用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

沸点较低的成分会率先蒸发,而沸点较高的成分则会滞留在蒸馏瓶中。

通过控制温度和蒸馏速率,可以实现对液体混合物的有效分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温度的变化情况和蒸馏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温度的升高是与蒸发发生的成分相关的。

当蒸发发生时,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然而,当液体混合物的成分逐渐分离后,蒸发速率会逐渐降低,温度也会慢慢上升。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蒸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例如,如果温度升高过快,可能导致液体溢出或剧烈反应发生,此时可以适当调整热源的强度来控制温度上升的速度。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普通蒸馏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对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蒸馏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利用不同成分的沸点差异可以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实验4 简单蒸馏实验四简单蒸馏一、实验目的1、学习蒸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掌握简单蒸馏的实验操作技术二、预习要求理解蒸馏的定义;了解沸程的定义;了解简单蒸馏的用途;什么样的组分的分离才能采用蒸馏的方法;了解冷凝管的种类和使用范围;掌握什么是止爆剂及其止爆原因;掌握有机实验装置搭配顺序和标准;思考在本实验中如何防止火灾、玻璃仪器炸裂、倒吸等实验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原理蒸馏就是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使液体汽化,然后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过程。

通过蒸馏可以使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得到部分或全部分离,所以液体有机化合物的纯化和分离、溶剂的回收,经常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完成。

通常蒸馏是用来分离两组分液态有机混合物,但是采用此方法并不能使所有的两组分液态有机混合物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当两组分的沸点相差比较大(一般差20~30℃以上)时,才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另外,如果两种物质能够形成恒沸混合物也不能采用蒸馏法来分离。

利用蒸馏法还可以来测定较纯液态化合物沸点。

在蒸馏过程中,馏出第一滴馏分时的温度与馏出最后一滴馏分的温度之差叫做沸程。

纯液态化合物的沸程较小、较稳定,一般不超过~1℃。

沸程可以代表液态化合物的纯度,一般说来纯度越高,沸程较小。

用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叫常量法,此法用量较大,一般要消耗样品10ml以上。

四、仪器和试剂铁架台(铁夹、铁圈)、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蒸馏头、直形冷凝管、温度计、温度计套管(或单孔橡皮塞)、尾接管、接液瓶、量筒、橡皮管、沸石;无水乙醇、蒸馏水、工业酒精五、实验内容(一)蒸馏装置简介实验室的蒸馏装置如图4-1所示。

主要包括下列三个部分:1、蒸馏部分主要包括铁架台、热源(如酒精灯等)、蒸馏烧瓶(带支管和不带支管两种)、蒸馏头、温度计等仪器。

蒸馏过程中,液体在蒸馏烧瓶内受热气化、蒸气经支管进入冷凝管。

支管与冷凝管靠单孔橡皮塞相连(若使不带支管的蒸馏烧瓶则是用蒸馏头),支管伸出塞子外约2~3 cm。

2、冷凝部分主要仪器是冷凝管,其作用是使蒸气在冷凝管中冷凝成为液体。

常用的冷凝管有四种,即空气冷凝管、直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见前)。

常根据不同的沸点范围来选择适当的冷凝管。

一般说来,液体的沸点高于130℃的用空气冷凝管,沸点在70℃~130℃之间时用直形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液体沸点低于70℃时,用蛇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要垂直装置)。

冷凝管下侧管为进水口,用橡皮管接自来水龙头,上侧管为出水口,用橡皮管套接将水导入水槽。

上端的出水口朝上,才可保证套管内充满着水,才会有更好的冷凝效果。

图4-1蒸馏装置(右边为标准磨口玻璃仪器)3、接液部分主要包括尾接管或真空尾接管、接液瓶。

当蒸馏低沸点或毒性较强的液体时,应采用真空尾接管,在其支管上套上橡皮管并倒入下水道或通风橱口。

常用接液瓶是三角烧瓶或圆底烧瓶,应与外界大气相通。

(二)蒸馏装置的安装安装有机化学实验装置总的原则是从下到上,从左往右,由简到繁。

在铁架台上放置一酒精灯,用酒精灯火焰高度来调节石棉网的位置。

取—个干燥的蒸馏烧瓶,用铁夹在靠近瓶口的瓶颈部分,并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蒸馏烧瓶的底部在石棉网上方1~2 mm。

瓶口配一个单孔橡皮塞(若为标准磨口仪器则此处采用配套的蒸馏头和温度计套管即可),插入适当量程、分度的温度计,调整温度计的位置务必使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才能正确地测得蒸气的温度。

通常是使水银球的上边缘恰好与蒸馏烧瓶支管接口的下边缘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4-2所示。

在支管处套上一个适合于冷凝管口的单孔橡皮塞。

先将选定的冷凝管的两侧管口接上橡皮管,然后用另一铁架台上的铁夹夹住冷凝管的重心部位(约中上部),调整固定器的位置(即使铁夹的位置上下移动),务必使冷凝管和蒸馏烧瓶的支管在同尽可能一直线上,如图4-3所示。

然后松开冷凝管上的铁夹,使冷凝管在此直线上移动与蒸馏烧瓶相连后,旋转冷凝管使其侧管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再固定铁夹。

下侧管接自来水龙头,上侧管将水导入水槽。

在冷凝管下端口处套上一个适合于尾接管口的单孔橡皮塞,再接上尾接管和接液瓶。

由于尾接管没有固定装置,容易滑下,所以蒸馏过程中要特别小心。

接液瓶应与外界大气相通,高度不够时可以垫上垫板。

图4-2温度计的位置图4-3冷凝管的位置(三)蒸馏操作1、检漏仪器安装好后,应认真检查仪器各部位连接处是否严密,是否为封闭体系。

2、加料检漏后,取下蒸馏烧瓶上口的塞子(或温度计套管),加入数粒止暴剂[1](又叫助沸物或沸石),将待蒸馏液体通过玻璃漏斗倒入蒸馏烧瓶,注意漏斗的尖嘴部分的位置,如图4-4所示。

塞好带温度计的塞子,再仔细检查一遍装置是否正确,各仪器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没有漏气[ 2 ]。

图4-4 向烧瓶中加入液体3、加热加热前,先慢慢打开水龙头,使冷却水充满冷凝管,并引入水槽。

放好热源后开始加热[3]。

先用小火加热,以免蒸馏烧瓶因局部过热而炸裂,再慢慢增大火力,可以看到蒸馏瓶中液体逐渐沸腾,蒸气上升,温度计读数略有上升。

当蒸气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急剧上升。

这时应稍稍调小火焰,使加热速度略为下降,蒸气停留在原处,使瓶颈和温度计充分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又稍加大火焰精选蒸馏。

控制加热以调节蒸馏速度,一般以每秒蒸出1~2滴为宜。

蒸馏过程中,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液滴并且比较匀速的滴下,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分)的沸点。

蒸馏时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接受了火焰的能量,这样测得值会偏高;反之,加热火焰太小,蒸气达不到支管口处,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为蒸气充分润湿而使测得值偏低或不规则。

4、收集馏分在达到收集物的沸点之前,常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

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

蒸完前馏分温度趋于稳定后,馏出的就是较纯物质,这时应更换接液瓶。

记下开始馏出和最后一滴时的温度,就是该馏分的沸程。

当某一组分蒸完后,这时若维持原来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

遇到这种情况,应停止蒸馏。

蒸馏操作中,即使杂质(或某一组分)含量很少,也不要蒸干。

由于温度升高,被蒸馏物可能发生分解,影响产物纯度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特别是蒸馏硝基化合物及含有过氧化物的溶剂(如乙醚)时,切忌蒸干,以防爆炸。

5、后处理蒸馏完毕,应先移走热源,待稍冷却后再关好冷却水,以免发生倒吸现象。

拆除仪器(其程序与装配时相反),洗净。

六、注释[1] 常用的止暴剂都是多孔性物质,如碎瓷片或玻璃沸石等。

当液体加热到沸腾时,止暴剂内的小气泡成为液体分子的汽化中心(也可以理解为将大气泡边成小气泡),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液体因过热而产生暴沸。

如果蒸馏已经开始但是忘了加沸石,此时千万不要直接加沸石,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必须等液体冷却后再补加。

如果加热中断,再加热时也应该重新加入沸石,因为原来大沸石上的小孔已经被液体充满,不能再起到汽化中心的作用。

还可以用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作为止暴剂,但是要注意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即封口朝上的插入蒸馏烧瓶底部,如图4-5所示。

正确不正确图4-5 毛细管作为止暴剂时的放置[2]所用的塞子不能漏气,以免在蒸馏过程中有蒸气渗漏而造成产物的损失,甚至有可能发生火灾。

如果漏气,换用另一适合的塞子。

[3]蒸馏易燃易挥发的物质时不能用明火,而应用热浴,否则易引起火灾。

七、思考题1、在装置中,若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者在蒸馏烧瓶支管口上是否正确这样会发生什么问题2、如果加热过猛,测定出来的沸点会不会偏高为什么3、沸石在蒸馏中的作用是什么忘记加沸石时,应该怎样补加4、为什么蒸馏速度控制在每秒1~2滴最好篇二:蒸馏与分馏实验预习报告蒸馏与分馏目的:1. 掌握普通蒸馏、分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其意义。

2. 学习安装仪器的基本方法。

3. 学会用常量法测定液态物质的沸点。

原理:蒸馏liquid分馏liquid1、蒸馏沸点: abgas gasliquid (纯) liquid (a)每种纯液态有机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固定的沸点,当液态有机物受热时,蒸气压增大,待蒸气压达到大气压或所给定的压力时,即p 蒸=p 外,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饱和蒸汽压:当液体汽化的速率与其产生的气体液化的液体速率相同时的气压。

)(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沸点和当水汽压力与环境压力相等时的温度有关,也就是说,沸点和气压是有关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沸点都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量得到的(即101325帕斯卡,或1atm)。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气压较低,沸点也相对低得多。

当气压上升,物体的沸点相应上升,达到临界点时,物体的液态和气态相一致。

物体的沸点不可能提高到临界点以上。

反之,当气压下降,物体的沸点相应下降,i直至三相点,类似地,物体的沸点不能降低到三相点以下。

) 【没有找到压强与非典的具体关系,只知道呈非线性关系,在1atm处大致为线性关系】临界点:在热力学中,临界点是可使一物质以液态存在的最高温度或以气态存在的最高压力,当物质的温度、压力超过此界线——即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会相变成同时拥有液态及气态特征的流体:超临界流体。

临界温度下的p-v等温线上,在临界点处的一阶、二阶导数均为零,即:液—气—液的过程:蒸馏就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

如果将某液体混合物(内含两种以上的物质,这几种物质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大于30℃)进行蒸馏,那么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者后蒸出,不挥发的组分留在蒸馏瓶内,这样就可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纯液态有机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点变化范围很小(一般)。

根据蒸馏所测定的沸程, 可以判断该液体物质的纯度(定性)。

(共沸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两种或三种液体可形成具有固定沸点的混合物。

在沸腾时,其气液平衡体系中,气相与液相组成一致,无法用分馏法分离)归纳起来,蒸馏的意义有以下三个方面:① 分离和提纯液态有机物。

② 测出某纯液态物质的沸程,如果该物质为未知物,那么根据所测得的沸程数据,查物理常数手册,可以知道该未知物可能是什么物质。

③ 根据所测定的沸程可以判断该液态有机物的纯度。

【这种判断似乎是定性的,具体应该如何判断】2、分馏普通蒸馏只能分离和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物质,一般至少相差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对沸点较接近的混合物用普通蒸馏法就难以分开。

虽经多次的蒸馏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操作比较麻烦,损失量也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分馏法来提纯该混合物。

分馏的基本原理与蒸馏相类似,所不同的是在装置上多一个分馏柱,使气化、冷凝的过程由一次变为多次。

简单地说,分馏就是多次蒸馏。

分馏就是利用分馏柱来实现这“多次重复”的蒸馏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