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专题课堂一 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思维方法课件 苏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课件(21张)
A.36 g B.40 g C.80 g D.160 g
答案:B
答案:0.100 mol·L-1
四、热重分析法确定物质的组成 1.测定固体物质组成的热重法 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 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 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 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 2.热重曲线试题分类 热重曲线试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试样发生分解反应,以脱水、 分解等方式失重,气氛物质不参加反应;第二类,试样发生氧化、还 原等反应,以氧化、还原等方式失重。当然也有试题形式上是两者的 结合,但本质上可以分步处理,故仍属于上述类型。
微专题❸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知识基础】 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答案:C
[专题精练2] 某液体化合物X2Y4常用作火箭燃料。16 g X2Y4在一定 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Y4(l)+O2(g)===X2(g) +2Y2O(l)。冷却后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11.2 L,其密度为 1.25 g·L-1,则:
A.1∶2 B.1∶1 C.2∶1 D.2∶3
答案:A
三、守恒法 1.应用原理 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 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 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 恒、能量守恒等。 2.解题步骤
[专题精练5]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为HNO3、N2和 H2O,在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1)反应前O2的体积V(O2)为__1_1._2_L___。 (2)X2的摩尔质量为_2_8 _g_·m__ol_-_1;Y元素的名称是__氢______。 (3)若反应生成0.1 mol X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0_.4_____mol。
答案:B
答案:0.100 mol·L-1
四、热重分析法确定物质的组成 1.测定固体物质组成的热重法 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 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 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 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 2.热重曲线试题分类 热重曲线试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试样发生分解反应,以脱水、 分解等方式失重,气氛物质不参加反应;第二类,试样发生氧化、还 原等反应,以氧化、还原等方式失重。当然也有试题形式上是两者的 结合,但本质上可以分步处理,故仍属于上述类型。
微专题❸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知识基础】 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答案:C
[专题精练2] 某液体化合物X2Y4常用作火箭燃料。16 g X2Y4在一定 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Y4(l)+O2(g)===X2(g) +2Y2O(l)。冷却后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11.2 L,其密度为 1.25 g·L-1,则:
A.1∶2 B.1∶1 C.2∶1 D.2∶3
答案:A
三、守恒法 1.应用原理 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相互作用” 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 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 恒、能量守恒等。 2.解题步骤
[专题精练5]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为HNO3、N2和 H2O,在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
(1)反应前O2的体积V(O2)为__1_1._2_L___。 (2)X2的摩尔质量为_2_8 _g_·m__ol_-_1;Y元素的名称是__氢______。 (3)若反应生成0.1 mol X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0_.4_____mol。
精品: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课件:讲座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与技巧(一)
NaCl
~
HCl
~
1 Cl 2 2
~
HCl
~
1 H .05 mol, 则 V(H2)=0.05 mol×22.4 L· mol 1=1.12 L。
-
【答案】
1.12 升
主题三
极值法
1.极值法的含义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 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 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 结果。故也称为极端假设法。
【例 1 】 PCl5(g)
白色固体 PCl5 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
PCl3(g)+Cl2(g)。现将 5.84 g PCl5 装入 2.05 L 真空
密闭容器中, 在 277 ℃达到平衡, 容器内压强为 1.01×105 Pa, 经计算可知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 求 平衡时 PCl5 的分解率。
0.022 mol PCl5 的分解率= ×100%≈78.6%。 0.028 mol
【答案】 78.6%
主题二
关系式法
多步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中多个反应连续发 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确定的量的关系。解题时应先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依据方程式找出连续 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间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的 关系,最后确定已知物和目标产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列出计算式求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主题四
整体思维法(终态法)
整体思维法抛开事物之间复杂的变化关系,从整体上认 识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规律,具有化繁为简,快速解题的功 效,能较好的锻炼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因此高考无 论在选择还是综合性题目中经常有意设置。
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专题讲座共七讲》课件
[答案] C
三、电荷守恒 指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各种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与阳离子物质的 量的乘积的代数和)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各种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与 阴离子物质的量的乘积的代数和)在数值上相等,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应用。 1.离子方程式中,常用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及书写 【例4】 在一定条件下,ROn3-与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n3-+6I-+6H+===R-+3I2+3H2O,ROn3-中的n为________。
[特别提示] (1)注意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如 Na2O2中氧元素、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化学计量数“1”也必须填写在 空格里。
(3)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列等式时容易忽略变价原子个数。
【例3】 1.92 g铜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 溶解,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 672 mL气体(标准状况下),将盛有此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 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 况下的氧气的体积为( )
二、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总数等 于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 升降相等)。在解题中找到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和降低的物 质,列等式求解。 应用电子守恒解题的一般步骤为: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 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关系 式。
所以 c(H2SO4)=00..315mLol=2 mol·L-1。 [答案] B
2.金属溶于酸,再加碱生成沉淀质量的求法
M―-―ne→- Mn+―nO―H→-M(OH)n。
所以金属失去n mol电子,就结合n mol OH-,沉淀质 量=原金属质量+结合的OH-质量。
三、电荷守恒 指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各种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与阳离子物质的 量的乘积的代数和)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各种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与 阴离子物质的量的乘积的代数和)在数值上相等,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应用。 1.离子方程式中,常用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及书写 【例4】 在一定条件下,ROn3-与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n3-+6I-+6H+===R-+3I2+3H2O,ROn3-中的n为________。
[特别提示] (1)注意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如 Na2O2中氧元素、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化学计量数“1”也必须填写在 空格里。
(3)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列等式时容易忽略变价原子个数。
【例3】 1.92 g铜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 溶解,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 672 mL气体(标准状况下),将盛有此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 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 况下的氧气的体积为( )
二、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总数等 于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 升降相等)。在解题中找到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和降低的物 质,列等式求解。 应用电子守恒解题的一般步骤为: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 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关系 式。
所以 c(H2SO4)=00..315mLol=2 mol·L-1。 [答案] B
2.金属溶于酸,再加碱生成沉淀质量的求法
M―-―ne→- Mn+―nO―H→-M(OH)n。
所以金属失去n mol电子,就结合n mol OH-,沉淀质 量=原金属质量+结合的OH-质量。
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基础再现+深思考+规律方法+解题指导)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课件 苏教版
第2讲
第 2 讲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 变之间的关系。2.掌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 的判断依据,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 的方向。3.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4.理解化 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第一页,共现·深度
第2讲
(shēndù)思考
解析 反应自发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反应的 ΔH-TΔS<0,温
度的变化可能使 ΔH-TΔS 的符号发生变化。
对于 A 项,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
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对于 B 项,ΔH<0,ΔS<0,在较低温度下,ΔH-TΔS<0,即
第二十三页,共55页。
基础再现
第2讲
(zàixiàn)·深度思考
答案 A
规范指导 解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题目时,关键是看给定 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 变化。
第二十四页,共55页。
基础再现·深度
第2讲
(shēndù)思考
10.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 和 3 mol H2,在一定条件
第十六页,共55页。
基础再现 (zàixiàn)·深度思考
3.平衡特点
第2讲
正反应(fǎnyìng)速率=逆反应(fǎnyìng)速率
(或浓度)
质量(zhìliàng)
第十七页,共55页。
基础再现·深度(shēndù) 思考
第2讲
深度思考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
2Z(g),已知
②描述的都是正反应方向的速率,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
第 2 讲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 变之间的关系。2.掌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 的判断依据,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 的方向。3.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4.理解化 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第一页,共现·深度
第2讲
(shēndù)思考
解析 反应自发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反应的 ΔH-TΔS<0,温
度的变化可能使 ΔH-TΔS 的符号发生变化。
对于 A 项,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
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对于 B 项,ΔH<0,ΔS<0,在较低温度下,ΔH-TΔS<0,即
第二十三页,共55页。
基础再现
第2讲
(zàixiàn)·深度思考
答案 A
规范指导 解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题目时,关键是看给定 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 变化。
第二十四页,共55页。
基础再现·深度
第2讲
(shēndù)思考
10.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 和 3 mol H2,在一定条件
第十六页,共55页。
基础再现 (zàixiàn)·深度思考
3.平衡特点
第2讲
正反应(fǎnyìng)速率=逆反应(fǎnyìng)速率
(或浓度)
质量(zhìliàng)
第十七页,共55页。
基础再现·深度(shēndù) 思考
第2讲
深度思考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
2Z(g),已知
②描述的都是正反应方向的速率,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章 强化1节 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方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1)
强化一节 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方法
• 方法一 质量守恒法
• 质量守恒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总质量与 生成的生成物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有关计算。
• 近观近几年高考化学题,每年都对有关守恒法的计算进行考 查。其实,高考对计算的考查,更重基础、更重方法。守恒 法是解决化学计算问题常用的一种快速、简便而又准确的一 种方法,在考试时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提高准确率。所谓守恒, 就是指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
——————[1个示范例]——————
•
在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
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C,
则在此反应中参与反应的B和生成的D的质量之比为( )
• A.16∶9
B.23∶9
• C.32∶9
D.46∶9
【解析】 根据 A+2B===C+2D 知生成 4.4 g C 时生成 D 的质量为2× 229×4.4 g=3.6 g,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 3.6 g+4.4 g-1.6 g =6.4 g,故参加反应的 B 与生成 的 D 的质量比为 6.4 g∶3.6 g=16∶9。
+• 【2n答(C案u)】=0.205.6m5oml+ol624×g1·m2.o8l-g1=0.65 mol。
————————[1个强化练] ————————
• 2.V2O3和V2O5按不同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可按化学计量数发生 完全反应:xV2O5+yV2O3===zVnO2n+1
• (1)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y为________,可得到V6O13; • (2)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y为________,可得到V3O7。
• 方法一 质量守恒法
• 质量守恒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总质量与 生成的生成物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有关计算。
• 近观近几年高考化学题,每年都对有关守恒法的计算进行考 查。其实,高考对计算的考查,更重基础、更重方法。守恒 法是解决化学计算问题常用的一种快速、简便而又准确的一 种方法,在考试时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提高准确率。所谓守恒, 就是指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
——————[1个示范例]——————
•
在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
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C,
则在此反应中参与反应的B和生成的D的质量之比为( )
• A.16∶9
B.23∶9
• C.32∶9
D.46∶9
【解析】 根据 A+2B===C+2D 知生成 4.4 g C 时生成 D 的质量为2× 229×4.4 g=3.6 g,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 3.6 g+4.4 g-1.6 g =6.4 g,故参加反应的 B 与生成 的 D 的质量比为 6.4 g∶3.6 g=16∶9。
+• 【2n答(C案u)】=0.205.6m5oml+ol624×g1·m2.o8l-g1=0.65 mol。
————————[1个强化练] ————————
• 2.V2O3和V2O5按不同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可按化学计量数发生 完全反应:xV2O5+yV2O3===zVnO2n+1
• (1)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y为________,可得到V6O13; • (2)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y为________,可得到V3O7。
专题课堂一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思维方法
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保持对新知识、新方法 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积累基础知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加强实践锻炼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动手、多实 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运用创新思维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掌握化学计算的基 本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创新思维解题步骤演示与实例分析
解题步骤演示
创新思维解题步骤包括分析问题、提 出假设、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通过 这一流程,我们可以系统地运用创新 思维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在化学中作用
解决某些正向思维难以解决的问 题,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 率。
逆向思维解题步骤演示与实例分析
确定目标状态
明确题目要求解的问题或 目标状态。
逆向推理
从目标状态出发,逆向分 析,逐步推导出已知条件 或起始状态。
实例分析
结合具体题目,演示逆向 思维解题步骤,加深理解。
逆向思维在不同类型题目中应用策略
专题课堂一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思维 方法
目录
• 逻辑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归纳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演绎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逆向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创新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逻辑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 用
逻辑推理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逻辑推理定义
逻辑推理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推理得出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
选择题
利用逆向思维排除干扰选项,提 高答题准确率。
积累基础知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加强实践锻炼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动手、多实 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运用创新思维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掌握化学计算的基 本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创新思维解题步骤演示与实例分析
解题步骤演示
创新思维解题步骤包括分析问题、提 出假设、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通过 这一流程,我们可以系统地运用创新 思维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在化学中作用
解决某些正向思维难以解决的问 题,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 率。
逆向思维解题步骤演示与实例分析
确定目标状态
明确题目要求解的问题或 目标状态。
逆向推理
从目标状态出发,逆向分 析,逐步推导出已知条件 或起始状态。
实例分析
结合具体题目,演示逆向 思维解题步骤,加深理解。
逆向思维在不同类型题目中应用策略
专题课堂一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思维 方法
目录
• 逻辑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归纳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演绎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逆向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创新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逻辑思维在化学计算中应 用
逻辑推理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逻辑推理定义
逻辑推理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推理得出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
选择题
利用逆向思维排除干扰选项,提 高答题准确率。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讲座1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84w1-w2 B. 31w1 115w2-84w1 D. 31w1
【解析】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 Na2CO3+H2O+CO2↑ Δm 2NaHCO3===== 168 106 62 m(NaHCO3) (w1-w2) g 质 量 差 为 (w1 - w2) g , 故 样 品 中 NaHCO3 质 量 为 168w1-w2 168w1-w2 g, 样品中 Na2CO3 质量为 w1 g- g, 62 62 168w1-w2 w 1 g- g 62 mNa2CO3 其 质 量 分 数 为 = = w1 g m样品 84w2-53w1 。 31w1
5.84 g 【解析】原 n(PCl5)= -1≈0.028 mol 208.5 g· mol 设分解的 PCl5 的物质的量为 x mol。 PCl5(g) 1 x 所以 x=0.022 mol 0.022 mol PCl5 的分解率= ×100%≈78.6%。 0.028 mol PCl3(g)+Cl2(g) 1 1 物质的量增加(Δn) 1 0.05 mol-0.028 mol
(HF)3(g)。若在某温度和压强下,
HF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A.混合气体中(HF)3 的体积分数不低于 10% B.混合气体中(HF)3 的体积分数可为 60% C.若温度和体积恒定,向平衡体系中充入 HF,则达到新 cHF 平衡时 比原平3,则达到 cHF 新平衡时 比原平衡小 c[HF3]
【答案】78.6%
③体积差法 【例3】10 mL某气态烃在80 mL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
到原来状况(1.01×105 Pa,27 ℃)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 mL,
求此烃的分子式。
【解析】原混合气体总体积为 90 mL,反应后为 70 mL, 体积减少了 20 mL。剩余气体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量的 氧气(注意该温度下 H2O 为液态),下面可以利用烃的燃烧通式 进行有关计算: y y CxHy+(x+ )O2→xCO2+ H2O 4 2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习课件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习 课件化学计算的常用
方法
汇报人:XX 20XX-02-05
目录
• 化学计算基本概念与分类 • 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关系 • 溶液浓度计算与稀释问题 • 气体定律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目录
•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相关问题 •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确定 • 总结回顾与备考策略
01 化学计算基本概念与分类
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通过已知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可以计算出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确
06
定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
指化学反应中,物质与氧化合或 失去氧的作用,即有电子转移的
化学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被还原,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
实际应用举例
电化学中的应用
01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通过计的应用
02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计算反应热等化学计算中,需要
确定电子转移数目。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3
在金属冶炼、电镀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需
要计算电子转移数目来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 质量,因此可以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摩 尔质量,进而计算物质的量。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利用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化学反应中各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以及气体体积等。
在溶液浓度计算中的应用
利用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可以计算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质量分数等参数,为溶液配制和稀释等操作提供 依据。
方法
汇报人:XX 20XX-02-05
目录
• 化学计算基本概念与分类 • 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关系 • 溶液浓度计算与稀释问题 • 气体定律在化学计算中应用
目录
•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相关问题 •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确定 • 总结回顾与备考策略
01 化学计算基本概念与分类
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通过已知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可以计算出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确
06
定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
指化学反应中,物质与氧化合或 失去氧的作用,即有电子转移的
化学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被还原,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
实际应用举例
电化学中的应用
01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通过计的应用
02
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计算反应热等化学计算中,需要
确定电子转移数目。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3
在金属冶炼、电镀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需
要计算电子转移数目来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 质量,因此可以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摩 尔质量,进而计算物质的量。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利用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化学反应中各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以及气体体积等。
在溶液浓度计算中的应用
利用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可以计算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质量分数等参数,为溶液配制和稀释等操作提供 依据。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模型认知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根据实验数据,胆矾分子中结晶水的个数为
(写表达式)。
(2)下列操作中,会导致结晶水数目测定值偏高的是 ①胆矾未充分干燥 ②坩埚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③加热时有少量胆矾迸溅出来
(填标号)。
【信息解读】
信息 指引
解题 关键
①“将坩埚加热至胆矾全部变为白色” →减少质量为结晶水的质量; ②“测定值偏高”→导致水蒸气的质量偏大或是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偏小 的操作 ①根据减少的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与剩余的无水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之比等 于结晶水的数目,找出等量关系进行求解; ②分析实验操作对水蒸气及无水硫酸铜测量值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
(3)通过计算确定从E点到F点过程中的化学方程
式: MgC2O4
MgO+CO↑+ CO2↑ 。
(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探究点3 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守恒法的应用原理及解题步骤
应用 原理
解题 步骤
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种物质在发生“相互作 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 各样的守恒,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方法技巧]多步滴定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方法
(1)连续滴定: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步的滴 定。根据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物的量。 (2)返滴定: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种物质返 滴定计算出过量的物质。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 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 关系,熟练应用一定的计算
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灵活应用“关系式 技巧,建立化学计算解题模
化学复习第1章 第5讲 学科思想――化学高考计算中的几种常见数学思想PPT课件
(2)元素守恒法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经多次氧化和吸收,由 N 元素守恒知:
NH3~HNO3 (3)电子转移守恒法 NH3 失—去—8→e-HNO3,O2—得—4e→- 2O2- 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3 经氧化等一系列过程生成 HNO3,NH3 和 O2 的关系为 NH3~2O2。
(3)极值法解题的关键 紧扣题设的可能趋势,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
解析 依题意,有: 2e-
2I-+2Fe3+===I2+2Fe2+, 2e-
2Fe2++Cl2===2Fe3++2Cl- 本题可用关系式法求解。 由上述两个反应及电子转移守恒理论,得 I-与 Cl2 之间的关 系式:2I-~Cl2。
答案 设 KI 的物质的量是 x。 2I-~Cl2
21
x 0.025 mol 21=0.025x mol,x=0.05 mol。 c(KI)=00..00525mLol=2 mol/L。 KI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
答案 A
②体积差法
例 2 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 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20.0%,与反应前的体 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 A ) A.16.7% B.20.0% C.80.0% D.83.3%
解析 N2+3H2
2NH3
ΔV
1L 3L
2L
2L
取平衡时混合气体 100 L,其中含 20 L NH3。生成 2 L NH3, 原气体总体积减少 2 L,则生成 20 L NH3 时原气体总体积减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PPT课件(原文)专题+专题课+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新)
[规范解答] 解 4.48 L 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n(CO)=V(VCmO)=22.44.L48·mLol-1=0.2 mol
2CO
+ O2 ===
2CO2
2
2
0.2 mol
n(CO2)
0.2 2mol=n(C2O2)
n(CO2)=0.2 mol
0.2 mol CO2 分子个数[N(CO2)]为:
2NaHCO3==△===Na2CO3+H2O+CO2↑
Δm
168
106
62
m(NaHCO3)
(w1-w2)g
故样品中 NaHCO3 质量为168(w612-w2)g,
样品中 Na2CO3 质量为 w1 g-168(w612-w2)g,
其
质
量
分
数
为
m(Na2CO3) m(样品)
=
w1 g-168(w612-w2) w1 g
5N2+6H2O(g),达
到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变为 17.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与 NH3 的物质的量之比有下列四种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5∶3
B.3∶2 C.4∶3
D.9∶7
思维提示 由气体差量可知:
6NO + 4NH3
5N2+6H2O(g) ΔV(气体的体积差)
6 mL 4 mL 5 mL 6 mL (5+6)-(4+6)=1(mL)
A.8 g B.10 g C.10.2 g 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等。
45%
B.
D.11.2 g
微题型三 极限思维的巧用:假设法
解析 由题意知,整个过程中存在的关系:Fe~3e ~3OH ~ 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苏教版高三化学课件: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解题方法
苏教版高三化学课件: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解题
方法
导读:本文苏教版高三化学课件: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解题方法,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5届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讲座一化学计算中的几种常见解题方法(16张ppt)1.差量法(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
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
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苏教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思维可视化”离子反应 课件共14张
Al 3++
4NH
3·H 2O
= AlO
-+
2
4NH
4++2H 2O
D.Cu 溶于稀 HNO 3: 3Cu +8H ++2NO 3-= 3Cu 2++2NO↑ +4H 2O
【直 击 高 考】
—— 离 子 推 断
(上海高考, 22)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
中的若干种:
K
+、
NH
+
4
、Cl -、Mg2+ 、Ba 2+、CO 3 2- 、
【考 纲 解 读】 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敏锐判断 离子共存 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问题一】哪类物质能够产生离子? 【问题二】电解质是如何产生离子的? 【问题三】发生电离的条件?
【小 组 讨 论】
[例 1] 现有以下物质: √①硫酸 ②盐酸 ③氯气 √④硫酸钡 ⑤酒精 ⑥铜
√⑦醋酸 √⑧氯化氢 ⑨蔗糖 ⑩氨气 ? CO 2 √? NaHCO 3
+、 SO 42-、
CO
2-
3
6. Al 3+、HCO 3-、NO3-、Cl -
7. Fe 3+、H+、SO 42-、I-
8. I-、Cl-、NO 3-、H+
9. Fe 3+、Na +、SCN -、Cl-
【牛 刀 小 试】
某溶液中含有
HCO
3-、SO
2-
3
、CO
2-
3
、
CH 3COO -等4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A. K +一定存在
B.100 mL 溶液中含 0.01 mol碳酸根离子
C.Cl -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 Mg2+可能存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6NOBiblioteka 由于已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故可用差量法直
+ 4NH3 5N2+6H2O(g) ΔV(气体的体积差)
接求解。
6 mL 9 mL 4 mL 6 mL 5 mL 6 mL (5+6)-(4+6)=1(mL) (理论差量) 17.5-16=1.5(mL)
(实际差量)
由此知共消耗15 mL气体,还剩余1 mL气体,假设剩余的气
专题课堂一 化学计算中的五大思维方法
考点一 “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妙用
[要 点 突 破]
1.所谓“差量”就是指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某种物理量之和(始态量) 与同一状态下生成物的相同物理量之和(终态量)的差,这种物理 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压强反应过程中的 热效应等。 2.计算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与差量成正比。 3.解题关键:一是明确产生差量的原因,并能根据方程式求出理
答案
B
【应用 2】 为了检验某含有 NaHCO3 杂质的 Na2CO3 样品的纯度, 现将 w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 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 量分数)是 ( )。 84w2-53w1 84(w1-w2) A. B. 31w1 31w1 73w2-42w1 115w2-84w1 C. D. 31w1 31w1
25aV0V2 A. % WV1 25aV1V0 C. % WV2
体全部是NO,则V(NO)∶V(NH3)=(9 mL+1 mL)∶6 mL=
5∶3,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H3,则V(NO)∶V(NH3)=9 mL∶(6 mL+1 mL)=9∶7,但因反应是可逆反应,剩余气 体实际上是NO、NH3的混合气体,故V(NO)∶V(NH3)介于 5∶3与9∶7之间,对照所给的数据知3∶2与4∶3在此区间
解答连续反应类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
[要 点 突 破]
多步连续反应计算的特征是化学反应原理中多个反应连续发 生,起始物与目标物之间存在定量关系。解题时应先写出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方程式找出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反应步骤之
间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关系,最后确定已知物和目标产物之 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列出计算式求解,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示例2】 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 数,先称取W g石灰石样品,加入过量的浓度为6 mol· L- 1 的 盐酸,使样品完全溶解,加热煮沸后,除去溶解的CO2。再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后,慢慢加入
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则析出草酸钙沉淀:C2O42-+Ca2+ ===CaC2O4↓。过滤出CaC2O4后,用稀H2SO4溶解:CaC2O4 +H2SO4===H2C2O4+CaSO4,再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V0 mL,取出V1 mL,用a mol· L-1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 定,此时发生反应:2MnO4-+5H2C2O4+6H+===2Mn2++ 10CO2↑+8H2O。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 mol· L-1的酸性 KMnO4溶液V2mL,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论上的差值(理论差量)。二是结合题中的条件求出或表示出实际
的差值(实际差量)。
【示例 1】 16 mL 由 NO 与 NH3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 用下于 400 ℃左右可发生反应: 6NO + 4NH3 5N2 + 6H2O(g) ,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变为 17.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 NO 与 NH3 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四种 情况:①5∶3、②3∶2、③4∶3、④9∶7。下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答 题 模 板]————————————————
解题的基本步骤:一是表示出理论差值及相应反应物、生成
物对应的物理量,要注意不同物质的物理量及单位间的对应 关系;二是表示出实际差量并写在相应位置(注意应将理论 差值与实际差值写在方程式最右侧);三是根据比例关系建 立方程式并求出结果。
考点二
知,当产物全部是 CO2 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温度和体积不 变时气体的压强不变; 当产物全部是 CO 时, 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 1 倍,温度和体积不变时压强增大 1 倍,现在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8g 1.4 倍, 故产物既有 CO2, 又有 CO。 n(O2)= -1= 0.25 mol, 32 g〃 mol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1.4 倍,气体的物质 的量变为原来的 1.4 倍, 即 Δn(气体 )= 0.25 mol× (1.4- 1)= 0.1 mol。 2C + 高温 O2=====2CO 1 mol 0.1 mol Δn(气体 ) 1 mol 0.1 mol
内。
答案 C
【应用1】一定质量的碳和8 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于高温下反
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 1.4倍,则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 )。
A.2.4 g
C.6 g
B.4.2 g
D.无法确定
解析
高温 高温 由化学方程式: C+ O2=====CO2 和 2C+ O2=====2CO 可
解析
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Δm 62 (w1-w2)g
△ 2NaHCO3=====Na2CO3+ H2O+ CO2↑ 168 106 m(NaHCO3)g 质量差为(w1- w2)g,
168( w1- w2) 故样品中 NaHCO3 质量为 g, 62 168( w1- w2) 样品中 Na2CO3 质量为 w1 g- g, 62 168( w1- w2) w1 g- g m( Na2CO3) 62 其质量分数为 = = w g m(样品) 1 84w2- 53w1 。 31w1
2 mol 0. 2 mol
则生成 CO 消耗 0.1 mol O2,生成 CO2 消耗 0.15 mol O2。 C + 高温 O2=====CO2
0.15 mol 0.15 mol 故 n(C)=0.2 mol+0.15 mol=0.35 mol,m(C)=0.35 mol×12 g〃mol-1 =4.2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