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行政区划之京畿道关内道

合集下载

唐代制度及其变迁

唐代制度及其变迁

唐开元十年沙州悬泉乡户籍残卷
P.3877
关于均田制的实施
唐初所公布的所谓均田令,自始就不曾认真推行过。其在下令之后所 确曾做过的工作,只是把全国各地民户私有的土地一律更换其名称,凡在 一户丁口平均二十亩的数量之内的,一律改称为世业田;超出此数之外的, 一律改称为口分田。„„实际上还应算是一种具文,在其时社会经济的发 展上是不曾起过任何作用的。
劳,此所谓假虚名以佐其实利者也。
使职差遣:对于设官分职之制的冲击
开元以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 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大 抵生于置兵,盛于兴利,普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 为官则轻。 ——《唐国史补》卷下
节 度 使
观 察 处 置 使
转 运 使
盐 铁 使
户 部 使
度 支 使
省名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职掌
出令 审覆 执行
刑 刑部司 都官司 大理寺 宫城内西侧 部 比部司 司门司 宫城内东侧 工 工部司 屯田司 少府监 将作监 宫城外东南 部 虞部司 都水司 军器监 都水监
位置
大明宫麟德殿模型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监察机构:御史台
“天子耳目”:纠察百官,推鞫刑狱,监督府库出纳。 长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
都督府
《旧唐书地理志一》:“缘边及襟带之地”。 设置改易,线索纷乱。大致而言,开元时有并州、益 州、荆州、扬州、潞州五大都督府,还有5个都督府,13个 中都督府,16个下都督府。职能为统管若干州的兵马甲仗 镇戍等事务。
都护府
边疆地区设置,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贞观时期有 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武后时加北庭。其下所 管辖的府州叫羁縻府州。 因边疆镇戍防卫等职能被节度使制度取代,都督和都 护在中唐以后被废除。

唐朝行政区划简表

唐朝行政区划简表

唐朝行政区划
初唐十道
开元十五道
凡351州(府、都护府)
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

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县一千五百七十三。

另:
京畿道,治京城内。

关内道,以京官领。

都畿道,治东都城内。

河南道,治汴州。

河东道,治蒲州。

河北道,治魏州。

山南东道,治襄州。

山南西道,治梁州。

陇右道,治鄯州。

淮南道,治扬州。

江南东道,治苏州。

江南西道,治洪州。

黔中道,治黔州。

剑南道,治益州。

岭南道,治广州。

元和藩镇
羁縻府州
府州,郡对比。

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道州列表道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京畿道京城京城[1] ——————雍州京兆府京城20华州兴德府[2] 郑县 4同州冯翊郡冯翊县8商州上洛郡上洛县 6岐州凤翔府雍县9邠州新平郡新平县 4关内道京城陇州汧阳郡汧源县 3泾州保定郡安定县 5原州平凉郡平高县 2渭州——襄武县 1武州[3] ——萧关县 1宁州彭原郡定安县 5庆州顺化郡安化县10鄜州洛交郡洛交县 5坊州中部郡中部县 4丹州咸宁郡义川县 4延州延安郡肤施县10灵州灵武郡回乐县 4威州[4] ——鸣沙县 2会州会宁郡会宁县 2盐州五原郡五原县 2夏州朔方郡朔方县 3绥州上郡上县 5银州银川郡儒林县 4宥州宁朔郡延恩县 2麟州新秦郡新秦县 3胜州榆林郡榆林县 2丰州九原郡九原县 2单于大都护府云中都护府—— 1安北大都护府燕然都护府—— 2镇北大都护府———— 2都畿道东都[5] 东都——————洛州河南府东都20汝州临汝郡梁县7河南道汴州陕州陕郡陕县 6虢州弘农郡弘农县 6滑州灵昌郡白马县7郑州荥阳郡管城县7颍州汝阴郡汝阴县 4许州颍川郡长社县9陈州淮阳郡宛丘县 6蔡州[6] 汝南郡汝阳县10汴州陈留郡浚仪县 6宋州睢阳郡宋城10亳州谯郡谯县7徐州彭城郡彭城县7泗州临淮郡临淮县 4濠州钟离郡钟离县 3宿州——符离县 4郓州东平郡须昌县9齐州济南郡历城县 6曹州济阴郡济阴县 6濮州濮阳郡鄄城县 5青州北海郡益都县7淄州淄川郡淄川县 4登州东牟郡蓬莱县 4莱州东莱郡掖县 4棣州乐安郡厌次县 5兖州鲁郡瑕丘县10海州东海郡朐山县 4沂州琅邪郡临沂县 5密州高密郡诸城县 4河东道蒲州蒲州河中府河东县13 晋州平阳郡临汾县8绛州绛郡正平县7慈州文城郡吉昌县 5隰州大宁郡隰川县 6并州太原府[7] 晋阳县13汾州西河郡西河县[8] 5沁州阳城郡沁源县 3辽州乐平郡辽山县 3岚州楼烦郡宜芳县 4宪州[9] ——楼烦县 3石州昌化郡离石县 5忻州定襄郡秀容县 2代州雁门郡雁门县 5云州云中郡云中县 1朔州马邑郡善阳县 2蔚州兴唐郡灵丘县 3武州——文德县 1新州——永兴县 4潞州上党郡上党县10泽州高平郡晋城县 6河北道魏州孟州[10] ——河阳县 5 怀州河内郡河内县 5魏州魏郡贵乡县14博州博平郡聊城县 6相州邺郡安阳县 6卫州汲郡汲县 5贝州清河郡清河县8澶州[11] ——顿丘县 4邢州钜鹿郡龙冈县8洺州广平郡永年县 6惠州[12] ——滏阳 4镇州[13] 常山郡[14] 真定县11冀州信都郡信都县9深州饶阳郡陆泽县7赵州赵郡平棘县8沧州景城郡清池县7景州[15] ——弓高县 4德州平原郡安德县 6定州博陵郡安喜县10易州上谷郡易县 6幽州范阳郡蓟县9涿州——范阳县 5瀛洲河间郡河间县 5莫州文安郡莫县 6平州北平郡卢龙县 3妫州妫川郡怀戎县 1檀州密云郡密云县 2蓟州渔阳郡渔阳县 3营州柳城郡柳城县 1安东都护府——————山南东道襄州荆州江陵府[16] 江陵县8 峡州夷陵郡夷陵县 4归州巴东郡秭归县 3夔州云安郡奉节县 4澧州澧阳郡澧阳县 4朗州武陵郡武陵县 2忠州南宾郡临江县 5涪州涪陵郡涪陵县 5万州南浦郡南浦县 3襄州襄阳郡襄阳县7泌州[17] 淮安郡泌阳县7隋州汉东郡隋县 4邓州南阳郡穰县 6均州武当郡武当县 3房州房陵郡房陵县 4复州竟陵郡沔阳县 3金州汉阴郡西城县 6山南西道梁州梁州兴元府[18] 南郑县 5 洋州洋川郡西乡县 4利州益昌郡绵谷县 6凤州河池郡梁泉县 3兴州顺政郡顺政县 2成州同谷郡上禄县 3文州阴平郡曲水县 1扶州同昌郡同昌县 4集州符阳郡难江县 3壁州始宁郡诺水县 5巴州清化郡化城县9蓬州蓬山郡大寅县7通州通川郡通川县9开州盛山郡盛山县 3阆州阆中郡阆中县9果州南充郡南充县 5渠州潾山郡[19] 流江县 3陇右道鄯州秦州天水郡成纪县[20] 6河州安昌郡枹罕县 3渭州陇西郡襄武县 4鄯州西平郡湟水县 3兰州金城郡金城县 2临州狄道郡[21] 狄道县 2阶州[22] 武都郡将利县 3洮州[23] 临洮郡临潭县 1岷州和政郡溢乐县 3廓州宁塞郡广威县[24] 3叠州合川郡合川县 2宕州怀道郡怀道县 2凉州武威郡姑臧县 5沙州敦煌郡敦煌县 2瓜州晋昌郡晋昌县 2甘州张掖郡张掖县 2肃州酒泉郡酒泉县 3伊州伊吾郡伊吾县 3西州交河郡前庭县[25] 5庭州北庭大都护府金满县 4安西大都护府————[26] ——淮南道扬州扬州广陵郡江都县7楚州淮阴郡山阳县 4滁州永阳郡清流县 3和州历阳郡历阳县 3庐州庐江郡合肥县 5舒州同安郡怀宁县 5光州弋阳郡定城县 5蕲州蕲春郡蕲春县 4安州安陆郡安陆县 6黄州齐安郡黄冈县 3申州义阳郡义阳县 3江南东道苏州润州丹杨郡丹徒县 4 升州江宁郡上元县[27] 4常州晋陵郡晋陵县 5苏州吴郡吴县7湖州吴兴郡乌程县 5杭州馀杭郡钱塘县8睦州新定郡建德县 6越州会稽郡会稽县7明州馀姚郡鄮县 4衢州信安郡信安县[28] 4处州[29] 缙云郡[30] 丽水县[31] 6婺州东阳郡金华县7温州[32] 永嘉郡永嘉县 4台州临海郡临海县 5福州长乐郡闽县10建州建安郡建安县 5泉州清源郡晋江县 4汀州临汀郡长汀县 3漳州漳浦郡漳浦县 3江南西道洪州宣州宣城郡宣城县8 歙州新安郡歙县 6池州[33] ——秋浦县 4洪州豫章郡豫章县7江州浔阳郡浔阳县 3鄂州江夏郡江夏县7岳州巴陵郡巴陵县 5饶州鄱阳郡鄱阳县 4虔州南康郡赣县7吉州庐陵郡庐陵县 5袁州宜春郡宜春县 3信州[34] ——弋阳县 4抚州临川郡临川县 4潭州长沙郡长沙县 6衡州衡阳郡衡阳县 6永州零陵郡零陵县 4道州江华郡营道县 5郴州桂阳郡郴县8邵州邵阳郡邵阳县 2黔中道黔州黔州黔中郡彭水县 6辰州卢溪郡沅陵县 5锦州卢阳郡卢阳县 5施州清化郡清江县 2叙州[35] 潭阳郡龙标县 3奖州龙溪郡夜郎县[36] 3夷州义泉郡绥阳县 5播州播川郡遵义县 3思州宁夷郡务川县 3费州涪川郡涪川县 4南州南川郡南川县 2溪州灵溪郡大乡县 2溱州溱溪郡荣懿县 5剑南道益州益州成都府[37] 蜀县10 彭州蒙阳郡九陇县 4蜀州唐安郡晋原县 4汉州德阳郡雒县 5嘉州犍为郡龙游县8眉州通义郡通义县 5邛州临邛郡临邛县7简州阳安郡阳安县 3资州资阳郡盘石县8巂州越巂郡越巂县9雅州卢山郡严道县 5黎州洪源郡汉源县 3茂州通化郡汶山县 4翼州临翼郡卫山县[38] 3维州维川郡薛城县 3戎州南溪郡僰道县 5姚州云南郡姚城县 3松州交川郡嘉诚县 4当州江源郡通轨县 3悉州归诚郡左封县 2静州静川郡悉唐县 3柘州蓬山郡柘县 2恭州恭化郡和集县[39] 3保州[40] 天保郡[41] 定廉县 4真州昭德郡真符县 4霸州静戎郡—— 4乾州———— 2梓州梓潼郡郪县9遂州遂宁郡方义县 5绵州巴西郡巴西县8剑州普安郡普安县8合州巴中郡石镜县 6龙州应灵郡江油县 2普州安岳郡安岳县 6渝州南平郡巴县 5陵州仁寿郡仁寿县 5荣州和义郡旭川县 6昌州——昌元县 4泸州泸川郡泸川县 5保宁都护府——————岭南道广州广州南海郡南海县10 冈州新会郡新会县 3韶州始兴郡曲江县 6循州海丰郡[42] 归善县 6潮州潮阳郡海阳县 3康州晋康郡端溪县 4泷州开阳郡泷水县 4端州高要郡高要县 2新州新兴郡新兴县 2封州临封郡封川县 2潘州南潘郡茂名县 3春州南陵郡阳春县 2勤州云浮郡富林县 2罗州招义郡石城县 4辩州陵水郡石龙县 2高州高凉郡良德县 3恩州恩平郡齐安县 3雷州海康郡海康县 3崖州珠崖郡舍城县 3琼州琼山郡琼山县 5振州延德郡宁远县 5儋州昌化郡义伦县 5万安州万安郡陵水县 4邕州朗宁郡宣化县7澄州贺水郡上林县 4宾州岭方郡岭方县 3横州宁浦郡宁浦县 3浔州浔江郡桂平县 3峦州[43] 永定郡永定县 3钦州宁越郡钦江县 5贵州[44] 怀泽郡[45] 郁林县 4龚州临江郡平南县 5象州象郡[46] 武化县 3藤州感义郡镡津县 4岩州常乐郡常乐县 4宜州龙水郡龙水县 4瀼州临潭郡瀼江县 4笼州扶南郡武勤县7田州横山郡横山县 5环州整平郡正平县8桂州始安郡始安县11梧州苍梧郡苍梧县 3贺州临贺郡临贺县 6连州连山郡桂阳县 3柳州龙城郡马平县 5富州开江郡龙平县 3昭州平乐郡平乐县 3蒙州蒙山郡立山县 3严州循德郡来宾县 3融州融水郡融水县 2思唐州[47] 武郎郡武郎县 2古州乐兴郡乐兴县 3容州普宁郡北流县 6牢州定川郡南流县 3白州南昌郡博白县 4顺州顺义郡—— 4绣州常林郡常林县 3郁林州郁林郡石南县 4党州宁仁郡善劳县8窦州怀德郡信义县 4禺州温水郡峨石县 4廉州合浦郡合浦县 4义州连城郡龙城县 3交州安南中都护府[48] 宋平县[49] 8 陆州玉山郡乌雷县 3峰州承化郡新昌县 5爱州九真郡九真县 6驩州日南郡九德县 4长州文杨郡文阳县 4福禄州唐林郡安远县 3汤州汤泉郡汤泉县 3芝州忻城郡忻城县7武峨州武峨郡武峨县7演州龙池郡[50] 忠义县7武安州武曲郡武安县 2参见[编辑]《旧唐书》《新唐书》《中国历史地图集》注释[编辑]^ 历称京城、西京、中京、西京、上都^ 原称华阴郡。

中国唐朝741年图说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唐朝741年图说地图及其说明

1.全图2. 京畿道关内道3. 都畿道河南道4. 河东道5. 河北道6.山南东道山南西道7. 淮南道8. 江南东道9. 江南西道10. 黔中道11. 陇右道12. 剑南道13。

岭南道14. 吐蕃15. 突厥16. 回鹘17. 渤海18. 南诏唐时期图说(741)Array玄宗开元天宝时期是唐代的国势全盛时期。

开元仍初唐之旧用州县制,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又改郡为州。

唐290年中仅十六年称郡,故本图不用天宝郡制而用开元州制,定以开元最后一年即二十九年(741)为准。

据两唐书《地理志》,开元二十八年有州328,县1573,羁縻府州不在此数。

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有州331,县1528,羁縻州820。

兹据两唐书《地理志》开元二十九年见在之州列表于后,总数不足328之数,志文殆稍有脱漏。

天宝初所改郡名附见,以便检阅。

长安、洛阳、晋阳三都所在之雍、洛、并三州,开元初已升为京兆、河南、太原三府。

都护府已增为六:安西、单于仍旧治,北庭治庭州,安北内徙治中受降城;安东内徙治平州,安南治交州。

开元二十年(732)置十道采访处置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定为常制。

次年,分十道为十五道:分关内为京畿、关内,分河南为都畿、河南,山南为东、西,江南为东、西,黔中。

诸道采访处置使京畿治京城内,关内以京官领,都畿治东都城内,河南治汴州,河东治蒲州,河北治魏州,山南东治襄州,山南西治梁州,陇右治部州,淮南治扬州,江南东治苏州,江南西治洪州,黔中治黔州,剑南治益州,岭南治广州。

图中画出道治及道界。

景云二年(711)始于边境置节度使以防御四裔,开元天宝之际增至十节度。

安西节度使抚宁西域,治龟兹城。

北庭节度使防制突骑施、坚昆,治北庭都护府。

河西节度使断隔吐蕃、突厥,治凉州。

朔方节度使捍御突厥,治灵州。

河东节度使犄角朔方以御突厥,治太原府。

范阳节度使临制奚、契丹,治幽州。

平卢节度使镇抚室韦、秣貉,治营州。

中国古代史 -唐朝

中国古代史 -唐朝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98- 649
三子 李玄霸
早夭
四子 李元吉 齐王
603- 626
吐谷浑
太原 长安
晋阳兵变。甘肃、山西太原留守;刘武周(定阳国)、王仁恭 ;王威、高君雅、
突厥。617年,李渊以“安定隋室”为旗号,自称大将军,李建成为陇西公,李世民
敦煌公,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攻破长安,拥立隋代王杨侑(yòu)为帝,即隋恭帝,隋 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行长安初政。618年,隋炀帝死,李渊称帝。
唐朝法律体系:格、令、律、式
▪ 格,皇帝敕令的汇编,属于补充性的 单行法规。文武百官的职责范围,作 为考核官员的依据。
▪ 令,国家的制度和政令。 ▪ 式,各级官府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序。
工作章程。 ▪ 律,刑律,用于司法部门定刑,判罪
的依据。
5、礼制与法律
▪ 《开皇律》(隋文帝) ▪ 《武德律》(唐高祖) ▪ 《贞观律》(唐太宗) ▪ 《永徽律》(唐高宗) ▪ 《永徽律疏》(唐高宗) 《永徽律疏周上柱国窦毅与 襄阳长公主之女(宇文泰外孙女)。 李渊称帝后,追封,只此一后。
《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 “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 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 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 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 于我帝。”
李渊嫡子
长子 李建成 太子
589- 626
失提出建议。 ▪ 西:“伸冤”,有冤抑者投之。 ▪ 北:“通玄”,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
法门寺,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高宗李 治以后的皇家寺院。
试评武则天
乾陵述圣纪碑 (武则天撰李显书)
乾陵无字碑
六、李隆基与开元之治
1、李隆基其人

历代行政区划演变

历代行政区划演变

历代⾏政区划演变夏朝:⽅国商朝:⽅国约150周朝:诸侯国周初分封71国(53姓姬),后增五六⼗,县数为756县县有⼤⼩,⼤县置县令,⼩县置县长,县令、县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县下设乡,乡下设亭(相当于现在的管区),亭下设⾥西楚霸王:分封制西汉:郡国并⾏制,后加州(不是⼀级政府,只是监察区),州、郡、县、乡、亭(⾥)新朝:郡国并⾏制先改12州,裁撤朔⽅、司⾪部,改凉州为雍州、交趾为交州,后改9州东汉:郡国并⾏制,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州(14)、郡国(105)、县(⾢、道、侯国)、乡、亭、⾥、什、伍三国:州郡县魏有司、豫、兖、青、徐、凉、雍、冀、幽、并⼗州全境以及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

扬州的九江、庐江等⼆郡⼗四县。

东吴有荆州的南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等五郡102县。

扬州的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章、庐陵、庐陵南部等七郡146县。

交州的全境。

晋朝:设州郡县乡亭五级东晋⼗六国:州郡县制,州郡数量激增东晋领有扬、北徐、豫、江、北青、司、荆、北雍、东益、宁、交、⼴、北并、北冀、梁、徐、北兖等⼗七州,及幽、冀、东秦、青、并、兖、秦、雍等侨州,共⼆⼗五州南北朝:州郡县制侨州、侨郡、侨县数量激增,⾄南北朝末年灭亡前有30州、100郡、400县。

隋朝:废郡制,以县直⾪于州,后⼜改为郡县制,州(郡)、县、乡、亭(⾥)583年⾄607年实⾏州县制共24年,607年(⼤业三年)复改州为郡,在郡上设置司⾪、刺史15员,司监察之职,郡县制11年,⾄618年。

隋初共有州241,郡680,县1524。

隋⽂帝末年,全国有297州1348县,607年,隋炀帝增设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梁州及雍州等九个监察州(按古名),⼤业五(609年)年的⾏政区划,隋郡为190,县1255,郡分九等,后缩减为三等。

唐朝:州县制,道、州(府)、县、乡、⾥(保、邻、坊)州分7等辅、雄、望、紧、上、中、下,县分六级京(⾚)、畿(望)、上、中、中下、下体制较尊的地区设府,⽐如开封府、临安府、绍兴府等州称知州,军⼀般是军事重镇或要冲,监设在⼀些主要的⼯矿牧盐等重要物资产区,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都⾪于路,但实际地位则要低于府和州,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同⾪于府或州。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汉代州的职能
最初州只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与郡没有行政 隶属关系,刺史不是常设官员,没有固定的治 所。 西汉末刺史(或称州牧)权势有所增大 。 东汉初刺史常驻地方,有了治所,但东汉 大部分时间里,州是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刺 史仍然不直接干预地方行政。
中央
刺史部 长官:刺史
郡:太守
县:令
汉武帝之后
东汉末年州成为地方一级政区
2、畿服说
《国语·周语》作甸、侯、宾、要、荒五服, 以五百里为差; 《禹贡》作甸、侯、绥、要、荒五服,以五 百里为差; 《逸周书·职方》称方千里内为王圻(qí), 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服。
3、分封制
(1)夏、商的封国
(2)西周的分封制
夏的方国
商的方国
西周形成比较完备的等级分封制。 宗周、成周为王畿区,由周王直接统治;王 畿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周王在王畿内、 诸侯在封国内,又按宗法制度把土地和人民分封 给卿、大夫,卿、大夫又对士进行分封,这样天 子、诸侯、卿大夫均有直接统治区和间接统治区, 形成多层次有不同隶属关系的政权和政区系统。
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
春秋战国时期的县 县的规模相差悬殊
5、郡的出现 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 子挚讲, “君实有郡县”。 ——《国语· 晋语》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曰:“克敌 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战国时各Biblioteka 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郡 长官:守 县(道): 令
诸侯王国
侯国(邑)
支郡:

汉 初
汉代郡国分布
西汉时期103郡国中,秦岭淮河以南只有 29个,而关东地区达50郡,说明西汉时黄河 中下游仍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区。 问题:关东的地域范围?

唐朝道制的创建及其区划

唐朝道制的创建及其区划

唐朝道制的创建及其区划唐代最重要的设置却是道的制度的创建和区划的划分。

道的名称隋时已经有了。

隋文帝时就曾置过河北道行台和河南道行台,隋炀帝为晋王时,就曾做过河北道行台和淮南道行台的尚书令。

炀帝伐高丽曾经分兵二十四道出师,而炀帝亲祠恒岳时,河北道郡守毕集。

尚书令为中枢重要官职,而当时中枢重要衙署则以台相称,文帝时有御史台和都水台。

炀帝时以谒者、司隶、御史合称三台,殿内、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合称五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地方置行台,而行台由尚书令领导,可见这是中枢的驻外部分,与地方区划无关。

炀帝伐高丽的二十四道,自是军事组织。

其时鱼俱罗为碣石道军将,而薛世雄为东北道大使行燕郡太守,镇怀远,是亦有一定的驻地。

至于炀帝的亲祠北岳,遂招致河北道的郡守,毕集于岳下,则所谓的河北道就应有具体的地区。

只是这样的具体地区已经难知其究竟。

就是其他各处是否也有和河北道相同的区划,也不易清楚了解。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始因山河形便,分全国为十道。

这十道的道名和今地如下:1.关内道。

辖境东距河,西抵陇板,南据终南之山,北边沙漠,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甘肃祖厉河流域以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阴山狼山以南各地。

2.河南道。

辖境东尽于海,西距函谷,南濒于淮,北薄于河,相当于今河南、山东两省的隋唐时黄河故道以南,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北,西至汝河流域以西,东渐于海。

3.河东道。

辖境东距恒山,西据河,南抵首阳、大行,北边匈奴,相当于今山西全省和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各地。

4.河北道。

辖境东并于海,南迫于河,西距太行恒山,北通渝关、蓟门,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全部,河北和辽宁两省的大部,南至河南、山东两省的隋唐时黄河故道以北各地。

5.山南道。

辖境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据商华之山,相当于今陕西秦岭、甘肃西秦岭、河南伏牛山以南,四川重庆市和湖北嘉鱼县之间长江以北,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河南白河流域及湖北涢水以西各地。

6.陇右道。

唐代中国行政区划

唐代中国行政区划

唐代中国行政区划京畿道(治京兆府)上都京兆府县:万年县、长安县、咸阳县、兴平县、云阳县、泾阳县、三原县、渭南县、昭应县、同官县、高陵县、富平县、蓝田县、奉天县、鄠县、好畤县、醴泉县、武功县、华原县、美原县凤翔府县:天兴县、岐山县、扶风县、麟游县、普润县、宝鸡县、虢县、郿县、盩厔县华州县:郑县、华阴县、下卦县、栎阳县同州县:朝邑县、韩城县、郃阳县、夏阳县、白水县、澄城县、奉先县商州县:上洛县、丰阳县、洛南县、商洛县、上津县、乾元县邠州县:新平县、三水县、永寿县、宜禄县关内道(治京兆府)陇州县:汧源县、汧阳县、吴山县泾州县:保定县、灵台县、临泾县、良原县、潘原县原州县:平高县、百泉县渭州县:平凉县武州县:萧关县宁州县:安定县、真宁县、襄乐县、彭原县、定平县庆州县:顺化县、合水县、乐蟠县、马岭县、华池县、同川县、洛源县、延庆县、方渠县、怀安县鄜州县:洛交县、洛川县、三川县、直罗县、甘泉县坊州县:中部县、宜君县、升平县、鄜城县丹州县:义川县、云岩县、汾川县、咸宁县延州县:肤施县、临真县、金明县、延川县、丰林县、敷政县、延昌县、延水县、门山县灵州县:回乐县、灵武县、怀远县、保静县威州县:鸣沙县、温池县雄州警州会州县:会宁县、乌兰县盐州县:五原县、白池县夏州县:朔方县、静德县、宁朔县绥州县:龙泉县、延福县、绥德县、绥德县、大斌县银州县:儒林县、真乡县、开光县、抚宁县宥州县:延恩县、长泽县麟州县:新秦县、连谷县、银城县胜州县:榆林县、河滨县丰州县:九原县、永丰县单于大都护府县:金河县安北大都护府县:阴山县、通济县镇北大都护府县:大同县、长宁县都畿道(治东都)东都河南府县:河南县、洛阳县、巩县、缑氐县、偃师县、阳城县、登封县、陆浑县、伊阙县、新安县、渑池县、福昌县、长水县、密县、寿安县、永宁县、颖阳县、河清县、伊阳县、王屋县汝州县:梁县、郏城县、鲁山县、叶县、襄城县、临汝县、龙兴县河南道(治汴州)陕州县:陕县、陕石县、灵宝县、夏县、芮城县、平陆县虢州县:弘农县、阌乡县、湖城县、玉城县、卢氏县、硃阳县滑州县:白马县、卫南县、匡城县、韦城县、胙城县、酸枣县、灵昌县郑州县:管城县、荥阳县、新郑县、中牟县、荥泽县、原武县、阳武县颍州县:汝阴县、颍上县、下蔡县、沈丘县许州县:长社县、长葛县、阳翟县、许昌县、鄢陵县、扶沟县、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县陈州县:宛丘县、太康县、项城县、溵水县、南顿县、西华县蔡州县:汝阳县、朗山县、遂平县、上蔡县、新蔡县、褒信县、新息县、平舆县、西平县、真阳县汴州县:浚仪县、开封县、尉氏县、封丘县、雍丘县、陈留县宋州县:宋城县、襄邑县、宁陵县、下邑县、谷熟县、楚丘县、柘城县、砀山县、单父县、虞城县亳州县:谯县、酂县、城父县、鹿邑县、真源县、永城县、蒙城县徐州县:彭城县、萧县、丰县、沛县、滕县、宿迁县、下邳县泗州县:临淮县、涟水县、盱眙县、徐城县濠州县:钟离县、定远县、招义县宿州县:符离县、虹县、蕲县、临涣县郓州县:须昌县、寿张县、郓城县、钜野县、卢县、平阴县、东阿县、阳谷县、中都县济州县:历城县、章丘县、临邑县、临济县、长清县、禹城县曹州县:济阴县、考城县、宛句县、乘氏县、南华县、成武县濮州县:鄄城县、濮阳县、范县、雷泽县、临濮县青州县:益都县、临淄县、千乘县、博昌县、寿光县、临朐县、北海县淄州县:淄川县、长山县、高苑县、邹平县登州县:蓬莱县、牟平县、文登县、黄县莱州县:掖县、昌阳县、胶水县、即墨县棣州县:厌次县、滳河县、阳信县、蒲台县、渤海县兖州县:瑕丘县、曲阜县、乾封县、泗水县、邹县、任城县、龚丘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海州县:朐山县、东海县、沭阳县、怀仁县沂州县:临沂县、费县、丞县、沂水县、新泰县密州县:诸城县、辅唐、高密县、莒县河东道(治蒲州)北都河中府县:河东县、河西县、临晋县、猗氏县、解县、虞乡县、安邑县、稷山县、永乐县、宝鼎县、襄陵县、龙门县、万全县太原府县:太原县、晋阳县、祁县、文水县、榆次县、盂县、寿阳县、太谷县、乐平县、广阳县、清源县、交城县、阳曲县晋州县:临汾县、洪洞县、神山县、霍邑县、岳阳县、赵城县、汾西县、冀氏县绛州县:正平县、太平县、曲沃县、翼城县、垣县、绛县、闻喜县慈州县:吉场县、文城县、昌宁县、吕香县、仵城县隰州县:隰川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石楼县、温泉县汾州县:西河县、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灵石县沁州县:沁源县、和川县、绵上县辽州县:辽山县、榆社县、平城县、和顺县岚州县:宜芳县、静乐县、合河县、岚谷县宪州县:楼烦县、玄池县、天池县石州县:离石县、平夷县、定胡县、临泉县、方山县忻州县:秀容县、定襄县代州县:雁门县、五台县、繁畤县、崞县、唐林县云州县:云中县朔州县:善阳县、马邑县县:灵丘县、飞狐县、兴唐县武州县:文德县新州县:永兴县、矾山县、龙门县、怀安县潞州县:上党县、壶关县、长子县、屯留县、潞城县、襄垣县、黎城县、涉县、铜鞮县、武乡县泽州县:晋城县、端氏县、陵川县、阳城县、沁水县、高平县河北道(治魏州)孟州县:河阳县、汜水县、河阴县、温县、济源县怀州县:河内县、武德县、获嘉县、武陟县、脩武县魏州县:贵乡县、元城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朝城县、昌乐县、临河县、洹水县、成安县、内黄县、宗城县、永济县博州县:聊城县、博平县、武水县、清平县、堂邑县、高唐县相州县:安阳县、鄴县、汤阴县、林虑县、尧城县、临漳县卫州县: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黎阳县贝州县:清河县、清阳县、武城县、经城县、临清县、漳南县、历亭县、夏津县澶州县:顿丘县、清丰县、观城县、临黄县邢州县:龙冈县、沙河县、南和县、钜鹿县、平乡县、任县、尧山县、内丘县洺州县:永年县、平恩县、临洺县、鸡泽县、肥乡县、曲周县惠州县:滏阳县、邯郸县、武安县、昭义县镇州县:真定县、槁城县、石邑县、九门县、行唐县、井陉县、平山县、获鹿县、灵寿县、鼓城县、栾城县冀州县:信都县、南宫县、堂阳县、枣强县、武邑县、衡水县、阜城县、蓚县、武强县深州县:陆泽县、饶阳县、束鹿县、安平县、博野县、乐寿县、下博县赵州县:平棘县、宁晋县、昭庆县、柏乡县、高邑县、赞皇县、元氏县县:清池县、盐山县、长芦县、乐陵县、饶安县、无棣县、乾符县景州县:弓高县、东光县、临津县、南皮县德州县:安德县、长河县、平原县、平昌县、将陵县、安陵县定州县:安喜县、义丰县、北平县、望都县、曲阳县、陉邑县、唐县、新乐县、无极县、深泽县易州县:易县、容城县、遂城县、涞水县、满城县五回县幽州县:蓟县、幽都县、广平县、潞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涿州县:范阳县、归义县、固安县、新昌县、新城县瀛洲县:河间县、高阳县、平舒县、舒城县、景城县莫州县:莫县、清苑县、文安县、任丘县、长丰县、唐兴县平州县:卢龙县、石城县、马城县妫州县:怀戎县檀州县:密云县、燕乐县蓟州县:渔阳县、三河县、玉田县营州县:柳城县安东都护府山南东道(治襄州)江陵府县:江陵县、枝江县、当阳县、长林县、石首县、松滋县、公安县、荆门县峡州县:夷陵县、宜都县、长阳县、远安县归州县:秭归县、巴东县、兴山县夔州县:奉节县、云安县、巫山县、大昌县澧州县:澧阳县、安乡县、石门县、慈利县朗州县:武陵县、龙阳县忠州县:临江县、丰都县、南宾县、垫江县、桂溪县涪州县:涪陵县、宾化县、武龙县、乐温县、温山县万州县:南浦县、武宁县、梁山县襄州县:襄阳县、邓城县、谷城县、义清县、南漳县、乐乡县、宜城县泌州县:泌阳县、比阳县、慈丘县、桐柏县、平氏县、湖阳县、方城县隋州县:隋县、光化县、枣阳县、唐城县邓州县:穰县、南阳县、临湍县、向城县、内乡县、菊潭县均州县:武当县、永清县、上庸县复州县:沔阳县、竟陵县、监利县郢州县:长寿县、京山县、富水县金州县:西城县、洵阳县、淯阳县、石泉县、汉阴县、平利县山南西道(治梁州)兴元府县:南郑县、褒城县、城固县、西县、三泉县洋州县:兴道县、西乡县、黄金县、真符县利州县:绵谷县、葭萌县、益昌县、嘉川县、胤山县、景谷县凤州县:梁泉县、两当县、河池县兴州县:顺政县、长举县成州县:同谷县、上禄县、汉源县文州县:曲水县扶州县:同昌县、帖夷县、万全县、钳川县集州县:难江县、大牟县、嘉川县壁州县:通江县、广纳县、符阳县、白石县、东巴县巴州县:化城县、盘道县、清化县、曾口县、归仁县、始宁县、其章县、恩阳县、七盘县蓬州县:蓬池县、良山县、仪陇县、伏虞县、宕渠县、蓬山县、朗池县通州县:通川县、永穆县、三冈县、石鼓县、东乡县、宣汉县、新宁县、巴渠县、阆英县开州县:开江县、新浦县、万岁县阆州县:阆中县、晋安县、南部县、苍溪县、西水县、奉国县、新井县、新政县、岐坪县果州县:南充县、相如县、流奚县、西充县、岳池县渠州县:流江县、渠江县、潾山县陇右道(治鄯州)秦州县:成纪县、上卦县、伏羌县、陇城县、清水县、长道县河州县:枹罕县、大夏县、风林县渭州县:襄武县、陇西县、鄣县、渭源县鄯州县:湟水县、龙支县、鄯城县兰州县:五泉县、金城县临州县:狄道县、长乐县阶州县:将利县、福津县、盘堤县洮州县:临潭县泯州县:溢乐县、祐川县、和政县廓州县:广威县、达化县、米川县叠州县:合川县、常芬县宕州县:怀道县、良恭县凉州县:姑臧县、神乌县、天宝县、昌松县、嘉麟县沙州县:敦煌县、寿昌县瓜州县:晋昌县、常乐县甘州县:张掖县、删丹县肃州县:酒泉县、福禄县、玉门县伊州县:伊吾县、纳职县、柔远县西州县:前庭县、柳中县、交河县、蒲昌县、天山县北庭大都护府县:金满县、轮台县、后庭县、西海县安西大都护府淮南道(治扬州)扬州县:江都县、江阳县、海陵县、六合县、高邮县、扬子县、天长县楚州县:山阳县、盐城县、宝应县、淮阴县滁州县:清流县、全椒县、永阳县和州县: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寿州县:寿昌县、盛唐县、安丰县、霍丘县、霍山县庐州县:合肥县、慎县、巢县、庐江县、舒城县舒州县:怀宁县、宿松县、望江县、太湖县、桐城县光州县:定城县、光山县、仙居县、殷城县、固始县蕲州县:蕲春县、黄梅县、广济县、蕲水县安州县:安陆县、云梦县、孝昌县、应城县、吉阳县、应山县黄州县:黄冈县、黄陂县、麻城县申州县:义阳县、钟山县、罗山县江南东道(治苏州)润州县:丹徒县、丹杨县、金坛县、延陵县升州县:上元县、句容县、溧水县、溧阳县常州县:晋陵县、武进县、江阴县、义兴县、无锡县苏州县:吴县、长洲县、嘉兴县、昆山县、常熟县、海盐县、华亭县湖州县:乌程县、武康县、长城县、安吉县、德清县杭州县:钱塘县、盐官县、余杭县、富阳县、于潜县、唐山县、临安县、新城县睦州县:建德县、清溪县、寿昌县、桐庐县、分水县、遂安县越州县:会稽县、山阴县、余姚县、诸暨县、萧山县、上虞县、剡县明州县:鄮县、奉化县、慈溪县、象山县衢州县:西安县、龙丘县、须江县、常山县处州县:丽水县、松阳县、缙云县、青田县、遂昌县、龙泉县婺州县:金华县、义乌县、永康县、东阳县、兰溪县、武成县、浦阳县温州县:永嘉县、安固县、横阳县、乐成县台州县:临海县、唐兴县、黄岩县、乐安县、宁海县福州县:闽县、侯官县、长乐县、福唐县、连江县、长溪县、古田县、梅溪县、永泰县、尤溪县建州县:建安县、邵武县、浦城县、建阳县、将乐县泉州县:晋江县、南安县、莆田县、仙游县汀州县:长汀县、宁化县、沙县漳州县:龙溪县、龙岩县、漳浦县江南西道(治洪州)宣州县:宣城县、当涂县、泾县、广德县、南陵县、太平县、宁国县、旌德县歙州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绩溪县、婺源县、祈门县池州县:秋浦县、青阳县、至德县、石棣县洪州县:南昌县、丰城县、高安县、建昌县、新吴县、武宁县、分宁县县:浔阳县、彭泽县、都昌县鄂州县:江夏县、永兴县、武昌县、蒲圻县、唐年县、汉阳县、汊川县岳州县:巴陵县、华容县、桥江县、湘阴县、昌江县饶州县:鄱阳县、余干县、乐平县、浮梁县虔州县:赣县、虔化县、南康县、雩都县、信丰县、大庾县、安远县吉州县:庐陵县、太和县、安福县、新淦县、永新县袁州县:宜春县、萍乡县、新喻县信州县:上饶县、弋阳县、贵溪县、玉山县抚州县:临川县、南城县、崇仁县、南丰县潭州县:长沙县、湘潭县、湘乡县、益阳县、醴陵县、浏阳县衡州县:衡阳县、衡山县、常宁县、攸县、茶陵县、耒阳县永州县:零陵县、祁阳县、湘源县、灌阳县道州县:弘道县、延唐县、江华县、永明县、大历县郴州县:郴县、义章县、平阳县、资兴县、高亭县、义昌县、临武县、蓝山县邵州县:邵阳县、武冈县黔中道(治黔州)黔州县:彭水县、黔江县、洪杜县、洋水县、信宁县、都濡县辰州县:沅陵县、卢溪县、溆浦县、麻阳县、辰溪县锦州县:卢阳县、招谕县、渭阳县、常丰县、洛浦县施州县:清江县、建始县叙州县:龙标县、郎溪县、潭阳县奖州县:峨山县、渭溪县、梓姜县县:绥阳县、都上县、义泉县、洋川县、宁夷县播州县:遵义县、芙蓉县、带水县思州县:务川县、思王县、思邛县费州县:涪川县、扶阳县、多田县、城乐县南州县:南川县、三溪县溪州县:大乡县、三亭县溱州县:荣懿县、扶欢县、夜郎县、丽皋县、乐源县剑南道(治益州)成都府县:成都县、华阳县、新都县、犀浦县、新繁县、双流县、郫县、广都县、温江县、灵池县彭州县:九陇县、导江县、唐昌县、濛阳县蜀州县:晋原县、青城县、唐安县、新津县汉州县:雒县、德阳县、什邡县、绵竹县、金堂县嘉州县:龙游县、平羌县、峨眉县、夹江县、玉津县、绥山县、罗目县、犍为县眉州县:通义县、彭山县、丹棱县、洪雅县、青神县邛州县:临邛县、依政县、安仁县、大邑县、蒲江县、临溪县、火井县简州县:阳安县、金水县、平泉县资州县:盘石县、资阳县、清溪县、内江县、月山县、龙水县、银山县、丹山县巂州县:台登县、越巂县、邛部县、苏祁县、西泸县、昆明县、和集县、昌明县、会川县雅州县:严道县、卢山县、名山县、百丈县、荣经县黎州县:汉源县、飞越县、通望县茂州县:汶山县、汶川县、石泉县、通化县翼州县:卫山县、翼水县、峨和县县:薛城县、通化县、归化县戎州县:南溪县、僰道县、义宾县、开边县、归顺县姚州县:姚城县、泸南县、长明县松州县:嘉诚县、交川县、平康县、盐泉县当州县:通轨县、利和县、谷和县悉州县:左封县、归诚县静州县:悉唐县、静居县、清道县柘州县:柘县、乔珠县恭州县:和集县、博恭县、烈山县保州县:定廉县、归顺县、云山县、安居县真州县:真符县、鸡川县、昭德县、昭远县霸州县:安信县、牙利县、保宁县、归化县乾州县:招武县、宁远县梓州县:郪县、射洪县、通泉县、玄武县、盐亭县、飞乌县、永泰县、铜山县、涪城县遂州县:方义县、长江县、蓬溪县、青石县、遂宁县绵州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剑州县:普安县、普城县、永归县、梓潼县、阴平县、临津县、武连县、剑门县合州县:石镜县、新明县、汉初县、赤水县、巴川县、铜梁县龙州县:江油县、清川县普州县:安岳县、安居县、普慈县、乐至县、普康县、崇龛县渝州县:巴县、江津县、万寿县、南平县、壁山县陵州县:仁寿县、贵平县、井研县、始建县、籍县县:旭川县、应灵县、公井县、资官县、威远县、和义县昌州县:大足县、静南县、昌元县、永川县泸州县:泸川县、富义县、江安县、合江县、绵水县保宁都护府岭南道(治广州)广州县:南海县、番禺县、增城县、四会县、怀集县、化蒙县、东莞县、洊水县、清远县、新会县、浛洭县、浈阳县、义宁县韶州县:曲江县、始兴县、乐昌县、翁源县、仁化县、浈昌县循州县:归善县、博罗县、河源县、海丰县、兴宁县、雷乡县潮州县:海阳县、潮阳县、程乡县康州县:端溪县、晋康县、悦城县、都城县泷州县:泷水县、开阳县、镇南县、建水县端州县:高要县、平兴县新州县:新兴县、永顺县封州县:封川县、开建县潘州县:茂名县、潘水县、南巴县春州县:阳春县、罗水县勤州县:铜陵县、富林县罗州县:廉江县、吴川县、干水县、零绿县辩州县:石龙县、陵罗县恩州县:恩平县、杜陵县、阳江县雷州县: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崖州县:舍城县、澄迈县、文昌县县:琼山县、临高县、曾口县、乐会县、颜罗县振州县:宁远县、延德县、吉阳县、临川县、落屯县儋州县:义伦县、昌化县、感恩县、洛场县、富罗县万安州县:万安县、陵水县、富云县、博辽县邕州县:宣化县、武缘县、晋兴县、朗宁县、思笼县、如和县、封陵县澄州县:上林县、无虞县、止戈县、贺水县宾州县:岭方县、琅邪县、保城县横州县:宁浦县、从化县、乐山县浔州县:桂平县、皇化县、大宾县峦州县:永定县、武罗县、灵竹县钦州县:钦江县、保京县、内亭县、遵化县、灵山县贵州县:郁林县、怀泽县、潮水县、义山县龚州县:平南县、武林县、隋建县、大同县、阳川县象州县:阳寿县、武仙县、武化县藤州县:镡津县、感义县、义昌县、宁风县岩州县:常乐县、恩封县、高城县、石岩县宜州县:龙水县、崖山县、东玺县、天河县瀼州县:瀼江县、波零县、鹄山县、弘远县笼州县:武勤县、武礼县、罗笼县、扶南县、龙额县、武观县、武江县田州县:都救县、惠佳县、武龙县、横山县、如赖县环州县:正平县、福零县、龙源县、饶勉县、思恩县、武石县、歌良县、都蒙县桂州县:临桂县、理定县、灵川县、阳朔县、荔浦县、丰水县、修仁县、恭化县、永福县、全义县、古县梧州县:苍梧县、戎城县、孟陵县贺州县:临贺县、桂岭县、冯乘县、封阳县、富川县、荡山县连州县:桂阳县、阳山县、连山县柳州县:马平县、龙城县、象县、洛曹县、洛容县富州县:龙平县、思勤县、马江县昭州县:平乐县、恭城县、永平县蒙州县:立山县、东区县、正义县严州县:来宾县、循德县、归化县融州县:融水县、武阳县思唐州县:武郎县、思和县古州县:乐山县、古书县、乐兴县容州县:普宁县、北流县、陵城县、渭龙县、欣道县、陆川县牢州县:南流县、定川县、宕川县白州县:博白县、建宁县、周罗县、南昌县顺州县:龙化县、温水县、南河县、龙豪县绣州县:常林县、阿林县、罗绣县郁林州县:郁平县、兴业县、兴德县、潭栗县党州县:抚安县、善劳县、善文县、宁仁县、容山县、怀义县、福阳县、古符县窦州县:信义县、怀德县、潭峨县、特亮县禺州县:峨石县、罗辩县、扶莱县、宕昌县廉州县:合浦县、封山县、蔡龙县、大廉县义州县:岑溪县、永业县、连城县陆州县:乌雷县、华清县、宁海县峰州县:嘉宁县、承化县、新昌县、嵩山县、珠绿县、珠绿县爱州县:九真县、安顺县、崇平县、军宁县、日南县、长林县驩州县:九德县、浦阳县、越裳县、怀驩县长州县:文阳县、铜蔡县、长山县、其常县福禄州县:柔远县、唐林县、福禄县汤州县:汤泉县、绿水县、罗韶县芝州县:忻城县、富川县、平西县、乐光县、乐艳县、多云县、思龙县武峨州县:武峨县、如马县、武义县、武夷县、武缘县、武劳县、梁山县演州县:忠义县、怀驩县、龙池县、思农县、武郎县、武容县、武金县武安州县:武安县、临江县安南中都护府县:宋平县、南定县、太平县、交趾县、朱鸢县、龙编县、平道县、武平县附:唐代行政区划分为道、州、县三级,在边疆地区设有都护府,等同于州。

唐代中国行政区划

唐代中国行政区划

京畿道(治京兆府)京畿道(治京兆府)上都京兆府县:万年县、长安县、咸阳县、兴平县、云阳县、泾阳县、三原县、渭南县、昭应县、同官县、高陵县、富平县、蓝田县、奉天县、鄠县、好畤县、醴泉县、武功县、华原县、美原县凤翔府县:天兴县、岐山县、扶风县、麟游县、普润县、宝鸡县、虢县、郿县、盩厔县华州县:郑县、华阴县、下卦县、栎阳县同州县:朝邑县、韩城县、郃阳县、夏阳县、白水县、澄城县、奉先县商州县:上洛县、丰阳县、洛南县、商洛县、上津县、乾元县邠州县:新平县、三水县、永寿县、宜禄县关内道(京兆府)关内道(治京兆府)陇州县:汧源县、汧阳县、吴山县泾州县:保定县、灵台县、临泾县、良原县、潘原县原州县:平高县、百泉县渭州县:平凉县武州县:萧关县宁州县:安定县、真宁县、襄乐县、彭原县、定平县庆州县:顺化县、合水县、乐蟠县、马岭县、华池县、同川县、洛源县、延庆县、方渠县、怀安县鄜州县:洛交县、洛川县、三川县、直罗县、甘泉县坊州县:中部县、宜君县、升平县、鄜城县丹州县:义川县、云岩县、汾川县、咸宁县延州县:肤施县、临真县、金明县、延川县、丰林县、敷政县、延昌县、延水县、门山县灵州县:回乐县、灵武县、怀远县、保静县威州县:鸣沙县、温池县雄州警州会州县:会宁县、乌兰县盐州县:五原县、白池县夏州县:朔方县、静德县、宁朔县绥州县:龙泉县、延福县、绥德县、绥德县、大斌县银州县:儒林县、真乡县、开光县、抚宁县宥州县:延恩县、长泽县麟州县:新秦县、连谷县、银城县胜州县:榆林县、河滨县丰州县:九原县、永丰县单于大都护府县:金河县安北大都护府县:阴山县、通济县镇北大都护府县:大同县、长宁县都畿道(治东都)治东都)东都河南府县:河南县、洛阳县、巩县、缑氐县、偃师县、阳城县、登封县、陆浑县、伊阙县、新安县、渑池县、福昌县、长水县、密县、寿安县、永宁县、颖阳县、河清县、伊阳县、王屋县汝州县:梁县、郏城县、鲁山县、叶县、襄城县、临汝县、龙兴县河南道(治汴州)河南道(治汴州)陕州县:陕县、陕石县、灵宝县、夏县、芮城县、平陆县虢州县:弘农县、阌乡县、湖城县、玉城县、卢氏县、朱阳县滑州县:白马县、卫南县、匡城县、韦城县、胙城县、酸枣县、灵昌县郑州县:管城县、荥阳县、新郑县、中牟县、荥泽县、原武县、阳武县颍州县:汝阴县、颍上县、下蔡县、沈丘县许州县:长社县、长葛县、阳翟县、许昌县、鄢陵县、扶沟县、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县陈州县:宛丘县、太康县、项城县、溵水县、南顿县、西华县蔡州县:汝阳县、朗山县、遂平县、上蔡县、新蔡县、褒信县、新息县、平舆县、西平县、真阳县汴州县:浚仪县、开封县、尉氏县、封丘县、雍丘县、陈留县宋州县:宋城县、襄邑县、宁陵县、下邑县、谷熟县、楚丘县、柘城县、砀山县、单父县、虞城县亳州县:谯县、酂县、城父县、鹿邑县、真源县、永城县、蒙城县徐州县:彭城县、萧县、丰县、沛县、滕县、宿迁县、下邳县泗州县:临淮县、涟水县、盱眙县、徐城县濠州县:钟离县、定远县、招义县宿州县:符离县、虹县、蕲县、临涣县郓州县:须昌县、寿张县、郓城县、钜野县、卢县、平阴县、东阿县、阳谷县、中都县济州县:历城县、章丘县、临邑县、临济县、长清县、禹城县曹州县:济阴县、考城县、宛句县、乘氏县、南华县、成武县濮州县:鄄城县、濮阳县、范县、雷泽县、临濮县青州县:益都县、临淄县、千乘县、博昌县、寿光县、临朐县、北海县淄州县:淄川县、长山县、高苑县、邹平县登州县:蓬莱县、牟平县、文登县、黄县莱州县:掖县、昌阳县、胶水县、即墨县棣州县:厌次县、滳河县、阳信县、蒲台县、渤海县兖州县:瑕丘县、曲阜县、乾封县、泗水县、邹县、任城县、龚丘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海州县:朐山县、东海县、沭阳县、怀仁县沂州县:临沂县、费县、丞县、沂水县、新泰县密州县:诸城县、辅唐、高密县、莒县河东道(治蒲州)河东道(治蒲州)北都河中府县:河东县、河西县、临晋县、猗氏县、解县、虞乡县、安邑县、稷山县、永乐县、宝鼎县、襄陵县、龙门县、万全县太原府县:太原县、晋阳县、祁县、文水县、榆次县、盂县、寿阳县、太谷县、乐平县、广阳县、清源县、交城县、阳曲县晋州县:临汾县、洪洞县、神山县、霍邑县、岳阳县、赵城县、汾西县、冀氏县绛州县:正平县、太平县、曲沃县、翼城县、垣县、绛县、闻喜县慈州县:吉场县、文城县、昌宁县、吕香县、仵城县隰州县:隰川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石楼县、温泉县汾州县:西河县、孝义县、介休县、平遥县、灵石县沁州县:沁源县、和川县、绵上县辽州县:辽山县、榆社县、平城县、和顺县岚州县:宜芳县、静乐县、合河县、岚谷县宪州县:楼烦县、玄池县、天池县石州县:离石县、平夷县、定胡县、临泉县、方山县忻州县:秀容县、定襄县代州县:雁门县、五台县、繁畤县、崞县、唐林县云州县:云中县朔州县:善阳县、马邑县蔚州县:灵丘县、飞狐县、兴唐县武州县:文德县新州县:永兴县、矾山县、龙门县、怀安县潞州县:上党县、壶关县、长子县、屯留县、潞城县、襄垣县、黎城县、涉县、铜鞮县、武乡县泽州县:晋城县、端氏县、陵川县、阳城县、沁水县、高平县河北道(治魏州)河北道(治魏州)孟州县:河阳县、汜水县、河阴县、温县、济源县怀州县:河内县、武德县、获嘉县、武陟县、修武县魏州县:贵乡县、元城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朝城县、昌乐县、临河县、洹水县、成安县、内黄县、宗城县、永济县博州县:聊城县、博平县、武水县、清平县、堂邑县、高唐县相州县:安阳县、邺县、汤阴县、林虑县、尧城县、临漳县卫州县: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黎阳县贝州县:清河县、清阳县、武城县、经城县、临清县、漳南县、历亭县、夏津县澶州县:顿丘县、清丰县、观城县、临黄县邢州县:龙冈县、沙河县、南和县、钜鹿县、平乡县、任县、尧山县、内丘县洺州县:永年县、平恩县、临洺县、鸡泽县、肥乡县、曲周县惠州县:滏阳县、邯郸县、武安县、昭义县镇州县:真定县、槁城县、石邑县、九门县、行唐县、井陉县、平山县、获鹿县、灵寿县、鼓城县、栾城县冀州县:信都县、南宫县、堂阳县、枣强县、武邑县、衡水县、阜城县、蓚县、武强县深州县:陆泽县、饶阳县、束鹿县、安平县、博野县、乐寿县、下博县赵州县:平棘县、宁晋县、昭庆县、柏乡县、高邑县、赞皇县、元氏县沧州县:清池县、盐山县、长芦县、乐陵县、饶安县、无棣县、乾符县景州县:弓高县、东光县、临津县、南皮县德州县:安德县、长河县、平原县、平昌县、将陵县、安陵县定州县:安喜县、义丰县、北平县、望都县、曲阳县、陉邑县、唐县、新乐县、无极县、深泽县易州县:易县、容城县、遂城县、涞水县、满城县五回县幽州县:蓟县、幽都县、广平县、潞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涿州县:范阳县、归义县、固安县、新昌县、新城县瀛洲县:河间县、高阳县、平舒县、舒城县、景城县莫州县:莫县、清苑县、文安县、任丘县、长丰县、唐兴县平州县:卢龙县、石城县、马城县妫州县:怀戎县檀州县:密云县、燕乐县蓟州县:渔阳县、三河县、玉田县营州县:柳城县安东都护府山南东道(治襄州)山南东道(治襄州)江陵府县:江陵县、枝江县、当阳县、长林县、石首县、松滋县、公安县、荆门县峡州县:夷陵县、宜都县、长阳县、远安县归州县:秭归县、巴东县、兴山县夔州县:奉节县、云安县、巫山县、大昌县澧州县:澧阳县、安乡县、石门县、慈利县朗州县:武陵县、龙阳县忠州县:临江县、丰都县、南宾县、垫江县、桂溪县涪州县:涪陵县、宾化县、武龙县、乐温县、温山县万州县:南浦县、武宁县、梁山县襄州县:襄阳县、邓城县、谷城县、义清县、南漳县、乐乡县、宜城县泌州县:泌阳县、比阳县、慈丘县、桐柏县、平氏县、湖阳县、方城县隋州县:隋县、光化县、枣阳县、唐城县邓州县:穰县、南阳县、临湍县、向城县、内乡县、菊潭县均州县:武当县、永清县、上庸县复州县:沔阳县、竟陵县、监利县郢州县:长寿县、京山县、富水县金州县:西城县、洵阳县、淯阳县、石泉县、汉阴县、平利县山南西道(治梁州)山南西道(治梁州)兴元府县:南郑县、褒城县、城固县、西县、三泉县洋州县:兴道县、西乡县、黄金县、真符县利州县:绵谷县、葭萌县、益昌县、嘉川县、胤山县、景谷县凤州县:梁泉县、两当县、河池县兴州县:顺政县、长举县成州县:同谷县、上禄县、汉源县文州县:曲水县扶州县:同昌县、帖夷县、万全县、钳川县集州县:难江县、大牟县、嘉川县壁州县:通江县、广纳县、符阳县、白石县、东巴县巴州县:化城县、盘道县、清化县、曾口县、归仁县、始宁县、其章县、恩阳县、七盘县蓬州县:蓬池县、良山县、仪陇县、伏虞县、宕渠县、蓬山县、朗池县通州县:通川县、永穆县、三冈县、石鼓县、东乡县、宣汉县、新宁县、巴渠县、阆英县开州县:开江县、新浦县、万岁县阆州县:阆中县、晋安县、南部县、苍溪县、西水县、奉国县、新井县、新政县、岐坪县果州县:南充县、相如县、流奚县、西充县、岳池县渠州县:流江县、渠江县、潾山县陇右道(治鄯州)陇右道(治鄯州)秦州县:成纪县、上卦县、伏羌县、陇城县、清水县、长道县河州县:枹罕县、大夏县、风林县渭州县:襄武县、陇西县、鄣县、渭源县鄯州县:湟水县、龙支县、鄯城县兰州县:五泉县、金城县临州县:狄道县、长乐县阶州县:将利县、福津县、盘堤县洮州县:临潭县泯州县:溢乐县、佑川县、和政县廓州县:广威县、达化县、米川县叠州县:合川县、常芬县宕州县:怀道县、良恭县凉州县:姑臧县、神乌县、天宝县、昌松县、嘉麟县沙州县:敦煌县、寿昌县瓜州县:晋昌县、常乐县甘州县:张掖县、删丹县肃州县:酒泉县、福禄县、玉门县伊州县:伊吾县、纳职县、柔远县西州县:前庭县、柳中县、交河县、蒲昌县、天山县北庭大都护府县:金满县、轮台县、后庭县、西海县安西大都护府淮南道(治扬州)淮南道(治扬州)扬州县:江都县、江阳县、海陵县、六合县、高邮县、扬子县、天长县楚州县:山阳县、盐城县、宝应县、淮阴县滁州县:清流县、全椒县、永阳县和州县: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寿州县:寿昌县、盛唐县、安丰县、霍丘县、霍山县庐州县:合肥县、慎县、巢县、庐江县、舒城县舒州县:怀宁县、宿松县、望江县、太湖县、桐城县光州县:定城县、光山县、仙居县、殷城县、固始县蕲州县:蕲春县、黄梅县、广济县、蕲水县安州县:安陆县、云梦县、孝昌县、应城县、吉阳县、应山县黄州县:黄冈县、黄陂县、麻城县申州县:义阳县、钟山县、罗山县江南东道(治苏州)江南东道(治苏州)润州县:丹徒县、丹杨县、金坛县、延陵县升州县:上元县、句容县、溧水县、溧阳县常州县:晋陵县、武进县、江阴县、义兴县、无锡县苏州县:吴县、长洲县、嘉兴县、昆山县、常熟县、海盐县、华亭县湖州县:乌程县、武康县、长城县、安吉县、德清县杭州县:钱塘县、盐官县、余杭县、富阳县、于潜县、唐山县、临安县、新城县睦州县:建德县、清溪县、寿昌县、桐庐县、分水县、遂安县越州县:会稽县、山阴县、余姚县、诸暨县、萧山县、上虞县、剡县明州县:鄮县、奉化县、慈溪县、象山县衢州县:西安县、龙丘县、须江县、常山县处州县:丽水县、松阳县、缙云县、青田县、遂昌县、龙泉县婺州县:金华县、义乌县、永康县、东阳县、兰溪县、武成县、浦阳县温州县:永嘉县、安固县、横阳县、乐成县台州县:临海县、唐兴县、黄岩县、乐安县、宁海县福州县:闽县、侯官县、长乐县、福唐县、连江县、长溪县、古田县、梅溪县、永泰县、尤溪县建州县:建安县、邵武县、浦城县、建阳县、将乐县泉州县:晋江县、南安县、莆田县、仙游县汀州县:长汀县、宁化县、沙县漳州县:龙溪县、龙岩县、漳浦县江南西道(治洪州)江南西道(治洪州)宣州县:宣城县、当涂县、泾县、广德县、南陵县、太平县、宁国县、旌德县歙州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绩溪县、婺源县、祈门县池州县:秋浦县、青阳县、至德县、石棣县洪州县:南昌县、丰城县、高安县、建昌县、新吴县、武宁县、分宁县江州县:浔阳县、彭泽县、都昌县鄂州县:江夏县、永兴县、武昌县、蒲圻县、唐年县、汉阳县、汊川县岳州县:巴陵县、华容县、桥江县、湘阴县、昌江县饶州县:鄱阳县、余干县、乐平县、浮梁县虔州县:赣县、虔化县、南康县、雩都县、信丰县、大庾县、安远县吉州县:庐陵县、太和县、安福县、新淦县、永新县袁州县:宜春县、萍乡县、新喻县信州县:上饶县、弋阳县、贵溪县、玉山县抚州县:临川县、南城县、崇仁县、南丰县潭州县:长沙县、湘潭县、湘乡县、益阳县、醴陵县、浏阳县衡州县:衡阳县、衡山县、常宁县、攸县、茶陵县、耒阳县永州县:零陵县、祁阳县、湘源县、灌阳县道州县:弘道县、延唐县、江华县、永明县、大历县郴州县:郴县、义章县、平阳县、资兴县、高亭县、义昌县、临武县、蓝山县邵州县:邵阳县、武冈县黔中道(治黔州)黔中道(治黔州)黔州县:彭水县、黔江县、洪杜县、洋水县、信宁县、都濡县辰州县:沅陵县、卢溪县、溆浦县、麻阳县、辰溪县锦州县:卢阳县、招谕县、渭阳县、常丰县、洛浦县施州县:清江县、建始县叙州县:龙标县、郎溪县、潭阳县奖州县:峨山县、渭溪县、梓姜县夷州县:绥阳县、都上县、义泉县、洋川县、宁夷县播州县:遵义县、芙蓉县、带水县思州县:务川县、思王县、思邛县费州县:涪川县、扶阳县、多田县、城乐县南州县:南川县、三溪县溪州县:大乡县、三亭县溱州县:荣懿县、扶欢县、夜郎县、丽皋县、乐源县剑南道(治益州)剑南道(治益州)成都府县:成都县、华阳县、新都县、犀浦县、新繁县、双流县、郫县、广都县、温江县、灵池县彭州县:九陇县、导江县、唐昌县、蒙阳县蜀州县:晋原县、青城县、唐安县、新津县汉州县:雒县、德阳县、什邡县、绵竹县、金堂县嘉州县:龙游县、平羌县、峨眉县、夹江县、玉津县、绥山县、罗目县、犍为县眉州县:通义县、彭山县、丹棱县、洪雅县、青神县邛州县:临邛县、依政县、安仁县、大邑县、蒲江县、临溪县、火井县简州县:阳安县、金水县、平泉县资州县:盘石县、资阳县、清溪县、内江县、月山县、龙水县、银山县、丹山县巂州县:台登县、越巂县、邛部县、苏祁县、西泸县、昆明县、和集县、昌明县、会川县雅州县:严道县、卢山县、名山县、百丈县、荣经县黎州县:汉源县、飞越县、通望县茂州县:汶山县、汶川县、石泉县、通化县翼州县:卫山县、翼水县、峨和县维州县:薛城县、通化县、归化县戎州县:南溪县、僰道县、义宾县、开边县、归顺县姚州县:姚城县、泸南县、长明县松州县:嘉诚县、交川县、平康县、盐泉县当州县:通轨县、利和县、谷和县悉州县:左封县、归诚县静州县:悉唐县、静居县、清道县柘州县:柘县、乔珠县恭州县:和集县、博恭县、烈山县保州县:定廉县、归顺县、云山县、安居县真州县:真符县、鸡川县、昭德县、昭远县霸州县:安信县、牙利县、保宁县、归化县乾州县:招武县、宁远县梓州县:郪县、射洪县、通泉县、玄武县、盐亭县、飞乌县、永泰县、铜山县、涪城县遂州县:方义县、长江县、蓬溪县、青石县、遂宁县绵州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剑州县:普安县、普城县、永归县、梓潼县、阴平县、临津县、武连县、剑门县合州县:石镜县、新明县、汉初县、赤水县、巴川县、铜梁县龙州县:江油县、清川县普州县:安岳县、安居县、普慈县、乐至县、普康县、崇龛县渝州县:巴县、江津县、万寿县、南平县、壁山县陵州县:仁寿县、贵平县、井研县、始建县、籍县荣州县:旭川县、应灵县、公井县、资官县、威远县、和义县昌州县:大足县、静南县、昌元县、永川县泸州县:泸川县、富义县、江安县、合江县、绵水县保宁都护府岭南道(治广州)岭南道(治广州)广州县:南海县、番禺县、增城县、四会县、怀集县、化蒙县、东莞县、洊水县、清远县、新会县、浛洭县、浈阳县、义宁县韶州县:曲江县、始兴县、乐昌县、翁源县、仁化县、浈昌县循州县:归善县、博罗县、河源县、海丰县、兴宁县、雷乡县潮州县:海阳县、潮阳县、程乡县康州县:端溪县、晋康县、悦城县、都城县泷州县:泷水县、开阳县、镇南县、建水县端州县:高要县、平兴县新州县:新兴县、永顺县封州县:封川县、开建县潘州县:茂名县、潘水县、南巴县春州县:阳春县、罗水县勤州县:铜陵县、富林县罗州县:廉江县、吴川县、干水县、零绿县辩州县:石龙县、陵罗县恩州县:恩平县、杜陵县、阳江县雷州县:海康县、遂溪县、徐闻县崖州县:舍城县、澄迈县、文昌县琼州县:琼山县、临高县、曾口县、乐会县、颜罗县振州县:宁远县、延德县、吉阳县、临川县、落屯县儋州县:义伦县、昌化县、感恩县、洛场县、富罗县万安州县:万安县、陵水县、富云县、博辽县邕州县:宣化县、武缘县、晋兴县、朗宁县、思笼县、如和县、封陵县澄州县:上林县、无虞县、止戈县、贺水县宾州县:岭方县、琅邪县、保城县横州县:宁浦县、从化县、乐山县浔州县:桂平县、皇化县、大宾县峦州县:永定县、武罗县、灵竹县钦州县:钦江县、保京县、内亭县、遵化县、灵山县贵州县:郁林县、怀泽县、潮水县、义山县龚州县:平南县、武林县、隋建县、大同县、阳川县象州县:阳寿县、武仙县、武化县藤州县:镡津县、感义县、义昌县、宁风县岩州县:常乐县、恩封县、高城县、石岩县宜州县:龙水县、崖山县、东玺县、天河县瀼州县:瀼江县、波零县、鹄山县、弘远县笼州县:武勤县、武礼县、罗笼县、扶南县、龙额县、武观县、武江县田州县:都救县、惠佳县、武龙县、横山县、如赖县环州县:正平县、福零县、龙源县、饶勉县、思恩县、武石县、歌良县、都蒙县桂州县:临桂县、理定县、灵川县、阳朔县、荔浦县、丰水县、修仁县、恭化县、永福县、全义县、古县梧州县:苍梧县、戎城县、孟陵县贺州县:临贺县、桂岭县、冯乘县、封阳县、富川县、荡山县连州县:桂阳县、阳山县、连山县柳州县:马平县、龙城县、象县、洛曹县、洛容县富州县:龙平县、思勤县、马江县昭州县:平乐县、恭城县、永平县蒙州县:立山县、东区县、正义县严州县:来宾县、循德县、归化县融州县:融水县、武阳县思唐州县:武郎县、思和县古州县:乐山县、古书县、乐兴县容州县:普宁县、北流县、陵城县、渭龙县、欣道县、陆川县牢州县:南流县、定川县、宕川县白州县:博白县、建宁县、周罗县、南昌县顺州县:龙化县、温水县、南河县、龙豪县绣州县:常林县、阿林县、罗绣县郁林州县:郁平县、兴业县、兴德县、潭栗县党州县:抚安县、善劳县、善文县、宁仁县、容山县、怀义县、福阳县、古符县窦州县:信义县、怀德县、潭峨县、特亮县禺州县:峨石县、罗辩县、扶莱县、宕昌县廉州县:合浦县、封山县、蔡龙县、大廉县义州县:岑溪县、永业县、连城县陆州县:乌雷县、华清县、宁海县峰州县:嘉宁县、承化县、新昌县、嵩山县、珠绿县、珠绿县爱州县:九真县、安顺县、崇平县、军宁县、日南县、长林县驩州县:九德县、浦阳县、越裳县、怀驩县长州县:文阳县、铜蔡县、长山县、其常县福禄州县:柔远县、唐林县、福禄县汤州县:汤泉县、绿水县、罗韶县芝州县:忻城县、富川县、平西县、乐光县、乐艳县、多云县、思龙县武峨州县:武峨县、如马县、武义县、武夷县、武缘县、武劳县、梁山县演州县:忠义县、怀驩县、龙池县、思农县、武郎县、武容县、武金县武安州县:武安县、临江县安南中都护府县:宋平县、南定县、太平县、交趾县、朱鸢县、龙编县、平道县、武平县附:唐代行政区划分为道、州、县三级,在边疆地区设有都护府,等同于州。

唐代城市人口(详细版)

唐代城市人口(详细版)

193 河北道 北平郡/平州
194 河东道 马邑郡/朔州
195 陇右道 陇西郡/渭州
196 陇右道 宁塞郡/廓州
197 黔中道 黔中郡/黔州
198 陇右道 和政郡/岷州
199
山南东 道
巴东郡/归州
200 黔中道 潭阳郡/叙州
201 陇右道 张掖郡/甘州
202 陇右道 同谷郡/成州
203 岭南道 高要郡/端州
204 岭南道 临江郡/龚州
205 河东道 兴唐郡/蔚州
206 关内道 榆林郡/胜州
湖北-宜昌 陕西-米脂 湖北-仙桃 重庆-涪陵 四川-广元 湖南-常德 重庆-忠县 甘肃-东乡 山西-沁源 宁夏-固原 内蒙-鄂托克旗 重庆-开州 北京-密云 湖南-沅陵 陕西-凤县 重庆-江北 青海-海东 广东-潮州 甘肃-靖远 四川-渠县 重庆-万州 四川-南江 河北-卢龙 山西-朔州 甘肃-陇西 甘肃-化隆 重庆-彭水 甘肃-岷县 湖北-秭归 湖南-中方 甘肃-张掖 甘肃-西和 广东-肇庆 广西-桂平 山西-灵丘 内蒙-托克托
34 河南道 汝南郡/豫州
35
江南东 道
信安郡/衢州
36 河东道 平阳郡/晋州
37 河南道 灵昌郡/滑州
38 京畿道 冯翊郡/同州
39 河北道 博平郡/博州
40 河南道 北海郡/青州
41 河南道 淮阳郡/陈州
42 河南道 濮阳郡/濮州
43 河北道 赵郡/赵州
44 剑南道 唐安郡/蜀州
45 河东道 上党郡/潞州
庐陵郡/吉州
58 河东道 西河郡/汾州
59 都畿道 河内郡/怀州
60 剑南道 德阳郡/汉州
61 河北道 汲郡/卫州
62
江南西 道

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

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

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我结合历史地图资料和张国刚先生的《唐代藩镇研究》大部分观点还有自己的总结以及历史发展来简要叙述。

唐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从汉代开始逐渐发展沿用的州郡县地方三级行政结构,在隋代废除成州县两级制,但又偶尔将州改称郡,恢复秦代的两级郡县制。

唐太宗时贞观元年627年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和元代明代行省布政使司的犬牙交错、互相掣肘完全相反),按需要设监察性的官吏协助中央监管州级行政区。

因为唐朝从显著的扩张到鼎盛再到缩减,剧烈明显的疆域变化,全国经前代更迭有了300多个州郡(始皇建国才36),所以为了施行继承隋代的二级地方行政制度,巩固统治,设立了监察区域,“道”(和当年汉武帝时因为郡过多设高一级虚职州一样,后来演化成实权)。

到了玄宗时把大的几个道分裂增成十五个道。

隋代开始普及定制的均田制在正常发展中逐渐衰落,国内土地兼并,以均田制为契机发展起来的国家经济军事力量削弱,唐帝国向外扩张机制受阻,由攻转守,隋唐初期的府兵制退化为募兵制,唐睿宗景云年间,开始了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方军镇设置全权军政长官。

玄宗在其父的基础上设置著名的天宝十节度。

加上虚职最高级道,道下有大小节度军镇,大节度使辖数州,小防御使﹑团练使辖个别州。

真正的州(郡)县二级地方行政结构松懈,开始演变成虚三级地方行政,最后地方权力集中在节度军镇上,藩镇节度使再经安史之乱突破朝廷轮流更换属地﹑不得兼任﹑不可在原籍任职的控制传统。

彻底摆脱中央朝廷控制,好的听调不听宣,财赋收入﹑人事任免权,甚至世袭统治,一股脑挣脱枷锁,坏的直接反抗朝廷,实际独立。

唐廷经初唐励精图治,盛唐开疆扩土的扩张鼎盛,到饱和收缩,军镇节度使制度由边缘渗透到内地普及,内忧外患疆域缩减,直至农民起义,唐廷被大藩镇取代覆灭,大小藩镇演化成五代十国的大分裂。

这期间的过程,四十多个藩镇或互殴攻击混战,或联合对抗唐廷。

藩镇自京畿长安洛阳,自内而外有唐廷直属控制藩镇,亲近唐廷藩镇,外交中立藩镇,死敌对抗藩镇(河北三镇)。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

隋唐的地方行政制度【总述】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隋朝在极盛的疆域已经东南两面至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县南),为了集中权力,隋代省并州一级,恢复郡县两级制。

唐代初期沿用隋代地方两级行政区划,或郡县,或州县,以州县为主。

唐玄宗时道开始向行政区转变,最终又回到三级地方行政区划。

【州制时期】——隋代地方行政制度南北朝后期,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已混乱到了极点,郡一级形同虚设。

隋文帝面对这种局面,于开皇三年(583年)果断地“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

其措施有:①撤销郡级机构,以州割县;同时裁并魏晋南北朝期间滥设的州郡,全国并为311个州。

隋炀帝即位后,改州为郡,进一步并县,使全国有郡190个,县1255个。

②地方人事权收归中央。

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下诏除授,六品以下由吏部任命;并提倡科举考试选官,替代魏晋以来“九品中正”荐举任官制度。

③恢复地方军政分治,并规定郡县长官由外地人担任,县令以下官吏三年一调,不得连任。

④仿汉监察制度,设司隶台大夫、别驾、刺史等监察大员,分别巡察各地,也按六条问事,至此,地方政治制度重新走上正常轨道。

在开皇九年(589年)平定南朝的陈以后,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又将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推行至全国。

这样,东汉末年以来一直沿用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但是实行的依然是州制。

隋朝从583年至607年实行州县制24年。

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

同时,炀帝仿效汉武帝,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15员,司监察之职。

许多人以为隋实行的是郡县制,这是由于《隋书·地理志》所记的隋朝的行政区划制是大业五年(609年)的行政区划,当时炀帝实施的是郡县制。

实际上,炀帝实施郡县制是从607年至618年,仅11年。

太宗分天下为10道

太宗分天下为10道
罗州、潘州、容州、辩州、白州、牢州、钦州、禺州、滚州、汤州
岩州、古州、安南都督府、武峨州、粤州、芝州、爱州、福禄州、长州
罐州、林州、景州、峰州、陆州、廉州、雷州、笼州、环州、德化州
郎茫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万安州、赤土国、丹丹国
[1]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室韦部(住在黑龙江上、中游和额尔古纳河两岸)遣使来唐。以后,唐朝政府就在这个地区设置行政机构,任命室韦部首领为都督等官。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唐朝政府在粟末靺鞨地区(松花江上游)设置忽汗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的东京城),任命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州都督,并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此后,粟末靺鞨即专称渤海。辖地包括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流域,东边直至大海。
开元十年(722年),唐朝政府封黑水靺鞨(住在黑江龙中下游地区)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勃利州治所在乌苏里江口东岸的伯力(今苏联境内哈巴罗夫斯克)。
唐名
今地
安西
龟兹镇
新疆库车附近
北庭
庭州
新疆吉木萨尔附近
河西
凉州
甘肃武威
朔方
灵州
宁夏宁武南
河东
太原府
山西太原市西南
范阳
幽州
北京市
平卢
营州
辽宁锦州市西
陇右
鄯州
青海乐部
剑南
成都府
四川成都市
岭南
广州
广东广州市
陇右道
鄯州
青海乐都
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
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大都护府[2]
北庭都护府[3]
剑南道
成都府
四川成都
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

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

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

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唐朝初创时期的政区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的数量多达300多个,给朝廷的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十道”,主要监察州、县官吏的工作。

这一设置,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的“道”“府”建制,不过唐太宗时期的“道”并没有实权。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时,全国的政区实行三级制道、州、县。

全国分为10个道,辖有州(府、都护府)358个,县1511个。

到了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唐玄宗将“道”的数目由贞观时期的10个增加到15个,并设置了采访处置使这一官职。

京城长安、陪都洛阳的采访处置使由御史中丞兼任,其余各地则选择贤良刺史兼任此职。

采访处置使的职权甚重,除变革旧制须预先申报朝廷求得批准外,其余诸如罢免州刺史等事务,皆可自行处理,先行后奏。

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将此职改称为观察处置使。

唐太宗贞观“十道”:1、关内道:古雍州地理范围,辖地相当于今陕山、秦岭以北,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呼和浩特市以西,阴山、狼山以南的古河套地区,治所在凤翔府。

辖有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和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等。

2、河南道:辖境在黄河之南,东尽海,西距函谷,南滨淮水,北临黄河,相当于现在的山东省,河南省全境,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治所在洛州的洛阳县。

辖有河南府、虢州、陕州、汝州、郑州、滑州、汴州、许州、陈州、蔡州、颍州、亳州、宋州、徐州、泗州、宿州、海州、濮州、曹州、登州、莱州、密州、青州、沂州、兖州、淄州、齐州、郓州、棣州、濠州等。

3、河东道:辖境在黄河之东,东距常山,西据河,南抵首阳、太行,北边突厥,基本地域在今山西省和河北省西北部。

治所在河中,领有太原府和蒲州、晋州、绛州、慈州、隰州、汾州、沁州、辽州、岚州、石州、忻州、代州、云州、朔州、蔚州、潞州、泽州等。

唐朝的十五道政府

唐朝的十五道政府

唐朝的⼗五道政府
唐⾏政地图
京畿道:都城长安附近。

治所长安。

都畿道:东都洛阳附近。

治所洛阳。

关内道: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河套地区。

治所长安。

河南道:黄河以南、淮河以北。

治所汴州,今开封。

河北道:黄河以北、太⾏⼭以东。

治所魏州,今河北⼤名。

河东道:黄河以东、太⾏⼭以西。

治所蒲州,今⼭西永济。

陇右道:陇⼭以西、远及新疆。

治所鄯州,今青海乐都县。

⼭南东道:秦岭以南、长江以北的东部地区。

治所襄州,今陕西汉中市。

⼭南西道:秦岭以南、长江以北的西部地区。

治所梁州,今湖北襄樊。

淮南道:江淮之间。

治所扬州。

江南东道:长江以南东部。

治所苏州。

江南西道:长江以南西部。

治所洪州,今江西南昌。

剑南道:剑阁以南。

治所益州,今四川成都。

岭南道:五岭以南。

治所⼴州。

黔中道:今贵州⼤部,川湘鄂桂各⼀⼩部分。

治所黔州,今四川彭⽔县。

唐纪二十九(四)--开元十五道

唐纪二十九(四)--开元十五道

唐纪二十九(四)--开元十五道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一年,(627年),在唐太宗贞观十道的基础上,将十道进一步分成了十五个道。

关内道的长安地区列为京畿道,河南道的洛阳地区列为都畿道,山南道分为山南道、山南西道,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岭南道的福州、建州、泉州划归江南东道。

各道置采访使,仿照西汉的刺史制度,只起监察性的作用。

但不久后安史之乱,原本只用于边境地区的节度使制度被广泛用于全国,节度使一般被授予州刺史,于是同时掌握本州甚至邻州的军政权力,而且其辖区也成为“道”,或称“藩镇”,成为有实际权力的一级非正式行政区划。

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天下政区已经基本被各节度使、观察使、经略使、防御使瓜分,开元十五道完全失去了实际意义,只保留了地理意义,比如江南西道是现在的江西省的名称的渊源。

唐朝划分为十五道:陇右道、河北道、河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道、黔中道、关内道、河东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岭南道、京畿道、淮南道、都畿道,其中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合称为山南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合称为江南道。

陇右道:治所鄯州(今青海乐都)河北道: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河南道: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开元中分置都畿道,河南道改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县治。

山南道:治所襄州(今湖北襄阳),后分东道和西道。

山南东道治所襄州,山南西道治所汉中。

剑南道:治所成都府(今四川成都)黔中道:治所黔州关内道:治所凤翔(今陕西凤翔)河东道: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江南道:治所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岭南道:治所广州(今广东广州市)京畿道:治所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淮南道:治所扬州(今江苏扬州市)都畿道:治所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冬,十月,壬午,上发东都;辛卯,幸潞州;辛丑,至北都;十一月,庚申,祀后土于汾阴,赦天下;十二月,辛未,还西京。

是岁,以幽州节度使兼河北采访处置使增领卫、相、洛、贝、冀、魏、深、赵、恒、定、邢、德、博、棣、营、鄚十六州及安东都护府。

唐代河北道辖境到底有多大?

唐代河北道辖境到底有多大?

唐代河北道辖境到底有多大?1300多年来,唐代河北道辖境究竟包括哪些?有何变迁?学术界一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为此,笔者翻阅大量的史料、资料进行了近一年时间的深入查证,大体上勾勒出了唐代河北道先后所辖境域的一个轮廓。

唐代河北道设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三月,唐太宗李世民因山川形变将天下分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将道作为一种监察区,各设巡察使,用来监察州、县官吏的工作。

这时候巡察使不常置,无定员,也没有固定的道治。

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天下设河北道等“十五道”,即在原来“十道”的基础上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并定为常制,这个时候道治才有了固定治所,河北道道治设在了魏州(今大名县),从此,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

河北道自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立,至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先后存续了280年。

那么河北道四至在哪? 所辖境域范围有多大呢?据《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记载:河北道领怀、魏、博、相、卫、贝、邢、洺、恒、冀、深、赵、沧、德、定、易、幽、瀛、莫、平、妫、檀、蓟、营二十四州和安东督护府,“东并于海(海即今渤海),南迫于河(河即隋、唐时的古黄河),西距太行、恒山(恒山即古北岳常山,位于今河北阜平县东北),北通渝关、蓟门(渝关即今山海关,蓟门即今居庸关)”,也就是相当于今北京市、天津市全部,河北省大部、辽宁省西南部及河南省、山东省古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

为此,现今对河北道境域的解释大多据于此。

但仔细阅读《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有关河北道的记载,我们不难发现还有两句话“其幽、营、安东各管羁縻州。

”、“远夷则控契丹、奚、靺鞨、室韦之贡献焉。

”,与河北道所辖境域密切相关。

其实河北道所辖境域十分辽阔,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南部地区,亦即《唐六典》所记载的“东并于海(海即今渤海),南迫于河(河即隋、唐时的古黄河),西距太行、恒山(恒山即古北岳常山,位于今河北阜平县东北),北通渝关、蓟门(渝关即今山海关,蓟门即今居庸关)”区域,是河北道的核心区域,主要是汉民族居住区,唐政府设正州正县以治之;北部地区,亦即《唐六典》所记载的“其幽、营、安东各管羁縻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