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数学应用题答题技巧

数学应用题答题技巧

数学应用题答题技巧
1. 嘿,仔细读题可是关键啊!就像你走路得看清路一样。

比如题目说小明有 5 个苹果,给了小红 2 个,问还剩几个。

你要是没看清数字,那不就答错啦!所以读题要认真仔细,可别马虎哟!
2. 画图解题超有用的呀!这就好比给你一团乱麻,你画个图不就理清啦。

像有道题是算几个图形的面积,你画个图出来,一目了然,答案不就轻松找到啦!
3. 找关键信息很重要呢!好比在一堆东西里找宝贝。

比如题目里说周末去公园,那这就是个重要提示呢,做题可得抓住这些关键啊,不然咋答对呢!
4. 大胆假设也不错呀!就像摸着石头过河。

比如算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是多少,你先假设一个数试试看,说不定就能找到规律呢!
5. 检查答案可不能忘啊!这就像出门前得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问题。

做完题检查下步骤对不对,算的数对不对,这样才放心呀!
6. 多思考几种方法呀,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好比去一个地方可以走好几条路呢。

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法,都试试,说不定有更简单快捷的呢!
7. 不要死磕难题呀,该放就放!就像爬山遇到陡壁,先绕过去嘛。

要是一道题难住了,别一直纠结,先去做后面的,最后再回来看看,说不定就有灵感啦!
总之,掌握这些数学应用题答题技巧,做题就会又快又准,不信你试试呀!。

做数学应用题的技巧

做数学应用题的技巧

做数学应用题的技巧做数学应用题的技巧一.归一问题解答含义及方法牢记题中的数量关系,仔细阅读应用题给出的意思。

含义:在解答应用题时,先要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答思路及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二.归总问题解答含义及方法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三.和差问题解答含义及方法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四.和倍问题解答含义及方法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总和 - 较小的数 = 较大的数较小的数×几倍 = 较大的数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五.差倍问题解答含义及方法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分析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分析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通常需要学生通过对题目进行分析和理解,将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和数据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最终求解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小学数学应用题。

1. 读懂题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第一步是读懂题目。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中的各种信息和要求,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概念和条件,掌握题目所给数据的含义和单位。

2. 画图辅助对于一些需要考虑几何图形的应用题,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解决问题。

画图对于判断题目信息的有效性以及找到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3. 少设未知量尽可能减少未知量的数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和求解问题。

通过简化问题的形式,可以使问题更加清晰明确,并且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及其过程。

4. 分步骤求解对于复杂的应用题,分步骤求解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使问题变得更容易处理。

学生可以在解题过程中分步骤处理,先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然后逐步进行更深的问题分析和求解。

5. 掌握常见模型小学数学应用题眼种常见的模型,如“比例运算”、“面积和周长”、“速度、时间、距离”等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常见模型的问题分析和求解方法。

在日常练习中,可以对这些模型进行大量练习,以提高对这些模型的理解和记忆。

6. 实际思考对于一些实际场景的数学应用题,学生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考虑到实际情况。

分析问题背后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7. 看清单位在应用题中,单位通常也很重要。

学生通常需要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转换,以便计算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需要将距离换算成米或公里,将时间换算成小时或分钟。

总之,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成功解决,需要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画图辅助,少设未知量,分步骤求解,掌握常见模型,实际思考,并注意看清单位。

通过这些技巧,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地处理数学应用题,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水平。

初一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初一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初一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一、审题技巧1. 仔细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例如: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比男生少5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解析:已知条件是男生有25人,女生比男生少5人。

所求问题是这个班共有的人数。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女生人数为25 - 5=20人,然后将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加,得到班级总人数为25+20 = 45人。

2. 标注关键信息- 例如:一件商品按进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20元,求这件商品的进价。

- 解析:关键信息有“进价提高20%标价”“9折优惠卖出”“获利20元”。

设这件商品的进价为x元,标价就是(1 + 20%)x元,售价就是(1 + 20%)x×0.9元,根据售价 - 进价=利润,可列方程(1 + 20%)x×0.9−x = 20,1.08x−x = 20,0.08x = 20,解得x = 250元。

3. 理解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例如: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是80°,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 解析:隐含条件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这里80°的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

当80°是顶角时,底角为(180° - 80°)÷2 = 50°,另外两个角是50°、50°;当80°是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也是80°,顶角为180° - 80°×2 = 20°,另外两个角是80°、20°。

二、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或算式)的技巧1. 对于等量关系明显的问题,直接设未知数建立方程- 例如:甲、乙两人相距30千米,甲的速度是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两人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后相遇?- 解析:等量关系是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 30千米。

设x小时后相遇,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可列方程5x+4x = 30,9x = 30,解得x=(10)/(3)小时。

应用题11种解题技巧

应用题11种解题技巧

应用题11种解题技巧“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 AB AC AD AE AF AG共 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 BC、BD、BE、BF、BG共5条。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一、审题技巧1. 仔细读题例如:“果园里有苹果树3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10棵,问梨树有多少棵?”解析:读题时要明确已知条件是苹果树有30棵,梨树和苹果树数量的关系是梨树比苹果树多10棵,问题是求梨树的数量。

要把每个数字、字词的含义都理解清楚,不能漏读或误读信息。

2. 圈出关键信息对于上题,可以圈出“苹果树3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10棵”这些关键信息。

解析:圈出关键信息有助于在解题过程中快速找到有用的数据和关系,避免被多余信息干扰。

二、分析数量关系1. 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如在“小明有15颗糖,小红的糖比小明的2倍少3颗,问小红有多少颗糖?”解析:已知量是小明有15颗糖,未知量是小红有多少颗糖。

同时还要明确数量关系是小红的糖数 = 小明的糖数×2 3。

2. 确定运算关系在“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80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问科技书有多少本?”解析:这里的运算关系是乘法,因为科技书的数量是故事书数量的3倍,所以科技书数量 = 80×3 = 240(本)。

如果是“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问科技书有多少本?”这里的运算关系就复杂一些,需要先从故事书的数量中减去多的20本(80 20 = 60本),再除以2得到科技书的数量,即60÷2 = 30本。

三、列式计算1. 根据数量关系正确列式例如“三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比男生少5人,求全班人数。

”解析:首先求出女生人数,因为女生比男生少5人,所以女生人数为25 5 = 20人。

全班人数就是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列式为25+(25 5)=40人。

2. 注意运算顺序在“18+2×(10 6)”这个式子中。

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10 6 = 4,再算乘法2×4 = 8,最后算加法18+8 = 26。

四、检查答案1. 代入原题检查例如“一个数除以5商是8,余数是3,这个数是多少?”解析:根据被除数 = 商×除数+余数,算出这个数是8×5+3 = 43。

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应用题的解题技巧(一)用综合法解应用题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要求问题的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应用题,是从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我们已知条件,与其它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的问题。

这样逐步推导,直至求出应用题所要求的问题为止。

[例1]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5:3;如果第一小组14人到第二小组时,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1:2。

原来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由“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5:3”,可以推出:第一小组人数占全车间总人数的355+;第二小组人数占全车间总人数的353+。

由“第一小组14人到第二小组后,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1:2”,可推出:第一小组调14人到第二小组后,第一小组人数占全车间总人数的211+。

调出14人后,第一小组人数占全车间人数的分率由85降为31。

:由此可推出14人占全车间人数的分率是:85-31。

[例2]甲乙两地相距672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

从乙地返回甲地比去时多用4小时,且最后一小时只行26千米。

这辆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分析与解]根据“甲乙两地相距672千米”和“去时每小时48千米”,可求出“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几小时”。

又根据“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几小时”和“比去时多用4小时”,可求出“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多少小时”。

进而求得返回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同类练习1、两地之间相距1120千米,有两列火车同时相向开出。

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48千米。

在第二列火车出发时,从里面飞出一只鸽子,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向第一列火车飞去,在鸽子碰到第一列火车时,第二列火车距离目的地有多少千米?2、甲班和乙班共83人,乙班和丙班共86人,丙班和丁班共88人。

问甲班和丁班共有多少人?参考答案1、5+3=8 14÷(85-31)=48 48×85=30(人) 48×83=18(人) 2、(672-26)÷(672÷48+4-1)=38(千米)3、1120-48×[1120÷(60+80)]=736(千米)4、83+88-86=85(人)(二)用分析法解应用题从要求问题出发,寻找为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的方法,叫分析法。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有哪些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有哪些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有哪些在小学的学习中,数学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而应用题是考察的重点,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一些答题的技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应用题解题技巧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一般关系式有:(和-差)÷2=较小数 (和+差)÷2=较大数二、倍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基本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三、还原问题: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未知数的问题,一般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

一般根据加、减法,乘、除法的互逆运算的关系。

由题目所叙述的的顺序,倒过来逆顺序的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四、置换问题: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

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五、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求出由于每份数的变化所引起的余数的变化,从中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数量。

其计算方法是:当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时:每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当两次都有余数时:总份数=(较大余数-较小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当两次都不足时:总份数=(较大不足数-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六、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而倍数差却发生变化。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成倍时小的年龄=大小年龄之差÷(倍数-1)几年前的年龄=小的现年-成倍数时小的年龄几年后的年龄=成倍时小的年龄-小的现在年龄七、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只数和总足数,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叫做鸡兔问题,也叫“龟鹤问题”、“置换问题”;一般先假设都是鸡(或兔),然后以兔(或鸡)置换鸡(或兔)。

做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

做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

做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包括:
仔细审题:观察题型中金额的变化趋势及部位特性、标准与结果关系、题型的结构特点及图型的特点,进而发觉题型中的数量关联,把题型解释出的一种解题方法。

尝试法:解应用题时,依照自身觉得很有可能的念头,根据试着,探寻规律性,进而得到解题方法,称为尝试法。

列举法:解应用题时,为了更好地解题的便捷,把问题分成不反复、不忽略的比较有限状况,一一列举出去具体分析、处理,最后做到处理全部问题的目地。

列举法也叫枚举法或穷举法。

用列举法解应用题时,通常把题中的标准以目录的方式排序起來,有时候也需要绘图。

解析法:从已经知道数量和不明数量的关联下手,逐渐剖析出已经知道数量和不明数量间的关联,一起到算出不明数量的解题方法称为综合性方法。

一直到解出应用题所求得的不明数量。

分析法:从求得的问题考虑,恰当抉择所须要的2个标准,先后推论,一直到问题获得化解的解题方法,称为分析法。

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它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答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这就是综
合法。

图解法:用画图的技巧解决问题。

演示法: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解决问题。

消元法: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假定法:先做一个假设,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推导,如果产生矛盾则说明假设错误。

逆推法:从问题的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往前推导,找到问题的原因。

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实际解题中往往是两种或三种方法同时用到。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

解应用题的五步法解应用题的五步法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许多学生在应用题上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解题。

本文将介绍解应用题的五步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第一步: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审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并理解其含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指确定所需求的未知量或答案,并将其标注于草稿纸上。

2.画图:通过画图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帮助我们找到问题中所给出的关键信息。

3.列出已知量:列出已知量有助于我们确定所需使用哪些公式和方法。

4.分析关系: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设变量设变量是指将未知量用一个字母或符号代替,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设变量的目的是将问题中的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方便我们进行数学运算。

在设变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未知量:未知量是我们需要求解的量,通常用x、y、z等字母或符号表示。

2.确定已知量:已知量是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常用a、b、c等字母或符号表示。

3.列出关系式:通过分析题目中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第三步:列方程列方程是指将设定好的变量代入所需使用的公式或方法中,并列出数学表达式。

通过列方程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求解。

在列方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公式:根据问题所涉及到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

2.代入变量:将设定好的变量代入所选用的公式或方法中,并写出数学表达式。

3.化简运算:对于复杂的表达式,可以通过合并同类项、消去分母等方式进行化简运算。

第四步:解方程解方程是指对所列出来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求解,并得到未知量x、y、z 等值。

在解方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求解方法:根据所列出的数学表达式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

技巧解析如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技巧解析如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技巧解析如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通过分析、总结和分享一些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技巧,帮助读者在学习和应用题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理解题意在解答应用题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题意。

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步骤。

通读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和条件,找出关键信息。

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标注和划线的方式来突出关键词和信息,从而更清晰地理解问题的要求。

二、构建数学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是解答应用题的核心步骤。

一旦我们理解了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就可以利用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或方程。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代数、几何、概率等,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公式。

通过将问题数字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分析解题过程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常常需要考虑多个步骤和多个因素。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分析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方法。

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逆向推理,或者利用已知条件进行推导。

通过系统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解题的方法和过程。

四、熟练运用公式和算法在解答应用题时,我们需要熟练地运用各种公式和算法。

掌握常用的数学公式和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解答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复习数学公式和算法,通过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运用的熟练度。

五、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

我们可以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方法,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参加模拟考试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的环境和要求,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六、合理安排时间解答应用题时,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试卷中不同题型的分值来合理分配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熟练度来决定解答每个题目的时间。

在解题过程中,不要过于纠结于某个问题,可以跳过去解答其他问题,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

6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6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6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找准单位“1”1. 技巧一般来说,“是”“比”“占”后面的量就是单位“1”。

例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公式”,这里女生人数就是单位“1”;“甲数比乙数多公式”,乙数是单位“1”。

2. 题目解析例:某工厂去年生产零件1200个,今年生产的零件数比去年多公式,今年生产零件多少个?解析:这里“比”字后面是去年生产的零件数,所以去年生产的零件数1200个就是单位“1”。

今年生产的零件数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多公式,那么今年生产的零件数就是去年的公式倍。

计算:公式(个)二、画线段图辅助理解1. 技巧用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将其他量用线段表示出来。

例如,对于“甲是乙的公式”,先画表示乙的线段,再将其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2份表示甲。

2. 题目解析例:水果店里苹果和梨一共有300千克,苹果的重量是梨的公式,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解析:先画表示梨重量的线段,把它看作单位“1”。

再根据苹果重量是梨的公式,画出表示苹果重量的线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苹果和梨的总重量对应的份数是公式份。

计算:梨的重量为公式(千克),苹果的重量为公式千克。

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题1. 技巧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例如,公式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

2. 题目解析例: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公式米,第二段占全长的公式,哪段绳子长?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第二段占全长的公式,那么第一段就占全长的公式。

因为公式,所以第二段绳子长。

四、利用方程解题1. 技巧设单位“1”的量为公式,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2. 题目解析例:一个数的公式比这个数的公式多10,这个数是多少?解析:设这个数为公式。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公式。

通分得到公式,即公式。

解得公式。

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应用题是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题目。

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应用题时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下面是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1.理清问题:应用题往往是复杂的,首先需要理清楚问题的要求和条件,可以通过画图、列方程等方法帮助理解问题。

2.引入变量:对于涉及多个未知数的问题,可以引入变量来进行求解。

通过定义变量,建立方程,可以转化为解方程的问题。

3.制定计划:在解决应用题时,可以事先制定一个解题计划。

计划可以包括解题的步骤、使用的数学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4.抽象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对于解决复杂问题非常有效。

通过抽象问题,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更容易找到解题的方法。

5.物理意义:对于涉及实际物理问题的应用题,可以考虑数学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

对于解题过程中得到的数值,可以通过对其物理意义的理解来判断解是否合理。

6.近似计算: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可以使用近似计算的方法。

近似计算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解题效率。

7.穷举法:对于某些特殊的应用题,可以使用穷举法来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来进行求解。

通过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可以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解。

8.利用对称性:对于涉及对称性的应用题,可以证明一部分情况,然后利用对称性得出其他情况的结论。

这样可以大大简化问题的解答过程。

9.利用已知条件:在解决应用题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往往已知条件可以提供关键信息,通过利用已知条件可以缩小问题的范围。

10.检查答案:在解答应用题后,要对答案进行检查。

通过重新审视题目要求和解题过程,可以发现解答过程中的错误,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以上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解决应用题。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理性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技巧及案例分析【解题技巧】1. 分析题意:首先要仔细读题,了解题目所描述的事件和问题,明确题目要求你找出什么,并确定题目中给出的数量关系和条件。

2. 画图分析:有时候,通过简单的图表或图形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问题。

例如,用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或者用流程图表示时间顺序等。

3. 找出等量关系:在解应用题时,找出等量关系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等量关系通常由一些关键词如“等于”、“是…的几倍”、“比…多(少)”等来体现。

4. 列方程求解:在找出等量关系后,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等方式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注意要确保所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的依据与题目描述一致。

5. 验证答案:在找到答案后,需要回过头来验证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有时候,答案可能是一个范围,需要结合题目条件来确定具体数值。

6. 总结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总结和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如,对于“归一问题”、“归总问题”、“和差问题”等,可以运用特定的公式或方法进行求解。

7. 培养逻辑思维:应用题的解题不仅需要知识储备,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各种应用题。

【案例分析】1. 分析题意:例:一个工厂生产了200个玩具,其中10%是娃娃,其余的是小汽车。

我们需要找出娃娃和小汽车各有多少个。

分析:题目告诉我们总共有200个玩具,其中10%是娃娃,我们要找出娃娃和小汽车的数量。

2. 画图分析:例:有一块长方形的地,长是8米,宽是6米。

我们要在这块地上种树,每棵树占地2平方米。

问这块地上最多能种多少棵树?分析:我们可以画一个长方形,标上长和宽,然后每个格子代表一棵树占地2平方米。

通过画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最多能种多少棵树。

3. 找出等量关系:例:一个果园里有三种水果:苹果、梨和桃子。

已知苹果的数量是总水果数量的1/3,桃子的数量是总水果数量的1/4,求梨的数量。

四年级上册应用题技巧

四年级上册应用题技巧

以下是一些四年级上册应用题的技巧:
1. 理解问题:仔细阅读应用题,确保理解问题的意思。

如果有不明白的词语,可以查阅字典或请教老师。

2. 画图辅助:对于一些几何问题或行程问题,可以尝试画图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画图可以使问题更加直观。

3. 找出关键信息:在应用题中,往往会给出一些关键信息,如数字、时间、距离等。

找出这些关键信息,并利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4. 列式计算: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进行计算。

5. 检查答案:在完成计算后,要检查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及是否满足题目的要求。

6. 多做练习:通过多做应用题练习,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

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进行练习,以拓宽解题思路。

7. 请教老师或同学:如果遇到困难或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他们可能会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记住,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的学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你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会逐渐提高。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应用题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应用题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就能轻松应对。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一、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在拿到一道应用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数量关系以及问题的要求。

比如,“多”“少”“一共”“平均”等关键词,往往能够提示我们解题的思路。

同时,要弄清楚题目中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需要求解的是什么。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小明有 10 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 5 个,请问小红有几个苹果?”在这道题中,“多”这个关键词就很重要,它提示我们要用加法来计算小红的苹果数。

二、画图辅助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应用题,通过画图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画图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线段图、示意图等。

比如,“甲乙两地相距 20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 50 千米,几小时能到达乙地?”这道题我们就可以画一个简单的线段图,把甲乙两地的距离表示出来,然后再把汽车的速度标注上去,这样就能很清楚地看出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

三、寻找等量关系很多应用题中都存在着等量关系,找到这些等量关系往往就能列出方程或算式来求解。

例如,“商店里卖出的苹果比香蕉多 10 千克,卖出的香蕉是 20 千克,卖出的苹果是多少千克?”在这道题中,等量关系就是“苹果的重量香蕉的重量= 10 千克”,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算式:20 + 10 = 30(千克)四、运用逆向思维有时候,从正面思考问题可能会比较困难,这时候可以尝试运用逆向思维。

比如,“一个数加上 5 之后等于 12,这个数是多少?”如果从正面思考,可能会觉得有些迷茫,但如果从逆向思考,用 12 减去 5 就能很快得出答案,即 7。

五、单位换算在应用题中,经常会涉及到单位的换算。

如果单位不统一,就很容易出错。

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

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数学是一门理性而富有逻辑性的学科,而应用题则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具体体现。

解题技巧的掌握对于应用题的解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角度出发,阐述解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数学应用题。

一、百分比问题百分比问题是应用题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类型。

在解决百分比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利用百分数的定义:百分之一等于一个数的百分比除以100。

例如,25%等于25/100,即1/4。

这个定义可以帮助我们在计算百分比时更加方便快捷。

2. 求百分数:当给出一个数的百分比时,我们可以通过乘以相应的倍数来求得原数。

例如,75%是某个数的百分数,我们将这个数乘以0.75即可得到原数。

3. 求百分比:当给出一个数和它所对应的百分比时,我们可以通过除以原数来求得百分率。

例如,某物品原价为80元,现价为64元,我们将64除以80,得到0.8。

再将0.8转化为百分数,即为80%。

二、几何问题几何问题是应用题中另一个常见的类型。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图形的特征:首先,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给出的图形,并找出其中的特征。

例如,对于三角形,我们可以通过边长、角度、是否等边等特征来判断其性质。

2. 利用几何定理:几何定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基础。

例如,对于平行线与直角关系的问题,我们可以应用“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等定理进行推导。

3. 利用相似性质:当遇到类似的几何图形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性质来解题。

例如,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它们的角度相等,可以通过相似性质得出边长的比例。

三、比例问题比例问题在应用题中也较为常见。

在解决比例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列出比例关系: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数列举出来,并建立起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某商品原价为60元,现在打8折出售,我们可以列出原价与现价的比例关系为60:80。

2. 利用比例的性质:比例具有一些有用的性质。

例如,当两个比例相等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求解未知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题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难点,每次考试中都会有大的综合题体现在应用题中,小学数学应用题考察的是知识点的累计和关系,结构复杂、类型颇多,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今天易第家教网向您介绍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一般关系式有:
(和-差)÷2=较小数(和+差)÷2=较大数
二、倍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基本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
三、还原问题: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未知数的问题,一般叫做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

一般根据加、减法,乘、除法的互逆运算的关系。

由题目所叙述的的顺序,倒过来逆顺序的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四、置换问题: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

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五、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求出由于每份数的变化所引起的余数的变化,从中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数量。

其计算方法是:
当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时:每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当两次都有余数时:总份数=(较大余数-较小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当两次都不足时:总份数=(较大不足数-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六、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而倍数差却发生变化。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成倍时小的年龄=大小年龄之差÷(倍数-1)
几年前的年龄=小的现年-成倍数时小的年龄
几年后的年龄=成倍时小的年龄-小的现在年龄
七、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只数和总足数,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叫做鸡兔问题,也叫“龟鹤问题”、“置换问题”;
一般先假设都是鸡(或兔),然后以兔(或鸡)置换鸡(或兔)。

常用的基本公式有:(总足数-鸡足数×总只数)÷每只鸡兔足数的差=兔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总头数×2) ÷2 鸡的只数=(总头数×4-总腿数) ÷2
(兔足数×总只数-总足数)÷每只鸡兔足数的差=鸡数
八、公约数、公倍数问题:运用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解答应用题,叫做公约数、公倍数问题:
九、分数应用题:指用分数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分数应用题,也叫分数问题:分数应用题一般分为三类: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其中每一类别又分为二种,其一:一般分数应用题;其二: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十、工程问题:它是分数应用题的一个特例。

是已知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个量中的两个求第三个量的问题。

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要把全部工程看作“1”,然后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十一、过桥问题: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求所用的时间:
路程=桥长+列车长度
十二、流水问题:求船在流水中航行的时间;
船速+水速=顺流速度,船速-水速=逆流速度;
十三、线上植树问题,求植树的株数:
在封闭的线上植树:路长=株距×株数株距=路长÷株数株数=路长÷株距
在不封闭线上植树: 两端都植树;
路长=株距×(株数-1)株距=路长÷(株数-1)株数=路长÷株距+1
十四、面上植树问题,求植树的株数:
当长方形土地的长、宽分别能被株距、行距整除时;
行距×株距=每株植物的占地面积,土地面积÷每株植物的占地面积=株数;
当长方形土地的长、宽不能被株距、行距整除时,可以按线上植树问题解题;十五、盈亏问题,求分配的人数:
剩余物品的个数差÷分配方法的个数差=分配的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