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镶白旗文化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镶白旗文化旅游资源

一、历史文化。

(一)古建筑

1、金长城:金长城位于正镶白旗乌兰察布木宏图嘎查、恩格尔宝力格嘎查、赛音宝勒嘎查所在地。正镶白旗境的金长城原建筑总长66327米,现保存有金长城遗迹总长1727米。东段金长城位于宏图嘎查第5小组所在地,中段金长城位于恩格尔宝力格嘎查第二小组西南约800米处,西段金长城位于乌兰察布木赛音宝力格嘎查三小组所在地。正镶白旗境原有金长城总长约66327米、由东向西建成,因不可抗自然因素,现已基本消失,目前仅存有三段特征较为明显的金长城。

2、布日都庙:布日都庙位于正镶白旗乌兰察布木浩雅尔呼都嘎嘎查,距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北40公里。该庙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寺庙建成后,乾隆皇帝赐名“演教寺”当地民众俗称“布日都庙”。2002年,正镶白旗人民政府将该庙列为正镶白旗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仅存的大雄宝殿进行了修缮。2006年,该庙被列入自治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宝日勒盖庙:宝日勒盖庙位于正镶白旗伊和淖木宝日勒盖嘎查所在地。该庙始建于1721年,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宝日勒盖庙建成后康熙赐名“修德寺”是原察哈尔盟镶白旗旗庙。“文革”时期部分建筑被损坏,现仅存大雄宝殿和东西厢房。2006年被自治区

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红色旧址

1、明安图镇人民英雄烈士塔:明安图镇人民英雄烈士塔位于正镶白旗明安图镇北街路南300米处。为了纪念在正镶白旗境参加解放战争战斗中而牺牲的乌宁巴图等142位人民英雄,正镶白旗人民政府上于世纪七十年代修建了永久性人民英雄烈士塔。烈士塔雄伟壮观,塔基建筑面积182.25平方米,塔高16米,碑文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

2、俄罗斯医疗站旧址:俄罗斯医疗站旧址位于正镶白旗明安图镇朝伦温格其嘎查。医疗站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房屋为面阔6间,建筑属俄罗斯风格。上世纪五十年代“俄罗斯医疗队”曾在此驻扎,开展过医疗和防疫工作,为防止鼠疫起到了重要作用。

3、王治华烈士塔:王治华烈士塔位于正镶白旗星耀镇治华山村所在地西北200米,治华山顶上。为纪念1948年10月25日在这里壮烈牺牲的商、化、康联合县公安局副局长王治华烈士,1948年11月经中共察哈尔盟工委和察哈尔盟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命名聚宝山为治华山,山下的村被命名为治华村。1991年正镶白旗人民政府在治华山上修建了王治华烈士纪念塔。2009年7月对此塔进行了维修。

(三)历史人物

1、明安图:明安图,字静庵。是历史上少有的多学科科学家之一。他学识渊博,研究领域广,不仅在数学研究中有重大突破,而且在天文历法、地图测绘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历法学家和测绘学家。

明安图(1692——1765) 清代蒙古族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字静庵。蒙古正白旗(今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人,为蒙古族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被选入钦天监学习天文、历象和数学。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才华出众,成为得宠的官学生,并从康熙在皇宫听西方传教士讲授测量、天文、数学。初任钦天监时宪科五官正。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升任钦天监监正,执掌钦天监工作。通过长期科学实践,成为我国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地理测绘学家,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十四年(1759),两次参加对新疆西北地区的地理测量工作,获得大量科学资料,为绘制《乾隆府舆图》和《皇舆西域图志》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天文学工作中也成绩卓著,对天文、历法、气象进行实地观测,进行科学研究。在钦天监任时宪科五官正时,每年将汉文本的《时宪书》译成蒙文,呈清廷颁行,供蒙古使用。雍正八年(1730),修订编出《日躔月离表》,从乾隆二年至七年(1737——1742),参加编成《历象考成后编》十卷,反映了中西天文历象科学的新成果,成为清代编制历法的依据,从乾隆九年至十七年(1744一一1752),参加《仪象考成》一书的推算工作。亦是杰出的数学家。以中国传统的数学,结合西方数学的成果,论证了三角函数幂级数展开式和圆周率的无穷级数表示式等九个公式,成功地解析了九个求圆周率的公式,

写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在清代数学界被誉为“明氏新法”,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洛桑楚臣:洛桑楚臣,镶白旗人。精通藏文,是十八世纪初杰出的藏学家,也是藏译蒙文编译家,蒙古文学、、医学、历史、历法等多学科著名学者,著名大量的名著流传于多外。他是蒙古文木刻版的创始人之一,他在正镶白旗察汗乌拉庙创作的蒙古文木刻版享有盛名,察汗乌拉庙因此被称为蒙古文木刻发源地之一。其部分木刻版画、经卷作为珍品收藏于自治区图书馆。

3、伊希丹金旺吉拉,镶白旗人。通蒙藏两文经卷,造诣极高。他游历察哈尔、锡林郭勒及乌兰察布各地,施药济贫。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流传广,影响大。伊希丹金旺吉拉不仅是位诗人、药学家,同时又是有影响的艺术家、建筑家,他善于绘画、雕镌以及用金银铜等铸造各种器皿,公尼召就是他绘图重建的,他的《训渝诗》等1984年由民族出版。

(四)革命烈士事迹(遗址)

1、乌宁巴图山:原名为八佐山,位于今正镶白旗明安图镇西北。以在此牺牲的乌宁巴图烈士的名字命名当地还有以该烈士名字命名的木。

乌宁巴图,蒙古族,生于土默特左旗。1945年在伪蒙疆军官学校上学时,串联十几名同学逃出国民党统治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投奔解放区,途经丰镇时被国民党王英部捕去,送到国民党监狱。1947

年春,在察盟哈巴嘎(今正蓝旗哈毕日嘎镇)找到解放军,参加了骑兵16师。不久,被任命为2团1连连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11月30日,乌宁巴图带领连队在八佐山,今正镶白旗境下阻击国民党汽车队的进攻,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在激烈的战斗中,击毙敌团长1名、士兵30余人,完成了掩护任务,但因敌众我寡,乌宁巴图在战斗中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年仅25岁。为了纪念乌宁巴图,1947年12月,中共察盟工委、察盟政府决定,将正白旗的八佐山命名为乌宁巴图山。

2、治华山:是以在此牺牲的王治华烈士的名字命名的。王治华,原名王恒茂,省涞水县白涧区龙门村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龙门村民兵中队长、青救会主任、村长、房涞涿县民兵大队指导员、区武装部部长等职。

二、民俗风情

1、察哈尔祭火

祭火是一种古老的习俗,起源于母氏社会。察哈尔祭火是北方游牧民族风俗之一——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祭火礼节,起源于十一世纪。忽必烈大帝统一中国后,察哈尔一度成为元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萨满教传承下来的祭火风俗在察哈尔地区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扬,到清朝时期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祭火神的仪式已基本规。祭火历经数千年流传至今,原生态的祭火方式不复存在,处于失传的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