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fd8a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a.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和分类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环境的特点和重要性。
讲解:讲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总结:总结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强调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的重要性。
第二章:水资源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动。
2.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定义和分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讲解:讲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技巧。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节水实践,如短时间淋浴、关闭水龙头等。
总结:总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
第三章:空气质量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和危害。
培养学生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
3.2 教学内容空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影响。
讲解:讲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技巧。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如少开车、多骑自行车等。
总结:总结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改善空气质量。
第四章:垃圾分类与回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的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分类垃圾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方法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正确分类垃圾的技巧和重要性4.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和垃圾回收的重要性。
五年级环保工作计划下学期
![五年级环保工作计划下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4ef7b53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3.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同学们的环保行为,我校决定在下学期开展一系列环保活动。
以下是五年级环保工作计划:二、工作目标1. 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同学们的环保行为,使大家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 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共同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三、具体工作安排1. 环保主题班会(1)时间:每周一班会课(2)内容:由各班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学习环保知识,分享环保案例,讨论环保问题,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 环保手抄报比赛(1)时间:下学期第一月(2)内容: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各班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制作,展示环保成果。
3. 环保知识竞赛(1)时间:下学期第二月(2)内容:组织全校五年级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提高同学们的环保素养。
4. 环保实践活动(1)时间:下学期第三月(2)内容:组织同学们开展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环保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环保工作。
5. 环保宣传周(1)时间:下学期第四月(2)内容:开展环保宣传周活动,通过展板、广播、手抄报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环保知识。
6. 环保志愿服务(1)时间:下学期全学期(2)内容:组织同学们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如清洁校园、捡拾垃圾等,培养同学们的环保责任感。
四、工作要求1. 各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认真组织各项活动。
2. 全体同学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 家长要支持学校的环保工作,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五、总结通过本学期环保工作的开展,我们相信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环保行为将得到进一步培养。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2e438e5022aaea998f0ff5.png)
1.教室环境专科医院成立【教学目标】:1.发现教室环境存在的问题。
2.分工合作找出“病因”【教学重难点】:发现教室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教法与学法: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查找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你打开这本精美的课本时,你已成为了一名“教室环保医生”了。
在医护教室的过程中,你会因为找出教室的环境疾病而高兴,也会因为自己出色的“医术”而欣喜。
下面我们就来教室环境专科医院工作吧。
二、给“医院”分科室可给教室医院分为哪些科室?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集体交流:空间与采光科、噪音防治科、辐射防护科、垃圾清理科、空气科。
三、计划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计划每个科室负责人,制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
四、寻找患病教室(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我们学校中的哪些教室是环境专科医院服务的对象。
全班汇报:1.电脑室2.上课的教室3.健身房4.舞蹈室5.多媒体教室。
(二)学生将这些患病教室进行分类。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都能发现学校各教室存在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去医治这些教室。
他们懂得了教室疾病的危害,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2.给教室看病【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教学难点: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三、【教学准备】: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都找到了患有疾病的教室,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帮它们看看病吧!二.收集与整理1.阅读“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的资料。
2.说一说:除了电脑室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电磁污染?三.实地考察学生阅读“疾病档案”交流:生活中的电磁污染有哪些危害?四.实验与思考1.空气保护科做实验:把双面胶贴在教室的玻璃窗上,过一段时间后,看看双面胶怎么样了。
五年级下册《环境。生态。保护》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环境。生态。保护》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c947a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7.png)
五年级下册《环境。
生态。
保护》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内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4. 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环境与人类1. 第1课:我们的地球- 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第2课:人类与自然- 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单元:生态环境问题1. 第3课:水资源问题-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第4课:土地资源问题- 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探讨土地资源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单元:环境保护措施1. 第5课:垃圾分类与处理- 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垃圾处理的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第6课:节能减排- 让学生掌握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培养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
第四单元:青少年环保行动1. 第7课:绿色出行- 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 第8课:环保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对环境问题分析的深度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3. 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及表现: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评价其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教学时间本教学计划共计8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
5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
![5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a9aa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e.png)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环境问题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2. 讲解:介绍环境问题的种类、原因和影响。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热爱大自然1. 导入:讲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
2. 讲解:介绍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3. 互动: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提出实际行动。
第三课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1. 导入:讲解个人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感悟。
第四课时:环保行动计划1. 导入:讲解环保行动计划的意义和目的。
2. 讲解:介绍各种环保行动计划,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
3. 互动:学生讨论如何参与环保行动计划,提出实际行动。
第五课时:环境科学知识普及1. 导入:讲解环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一些简单的环境科学知识,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数据等多种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环境问题。
2. 采用讲解、讨论、分享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保行为的实践情况。
3. 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数据等教学资源。
2. 环保活动器材,如垃圾分类箱、环保标语牌等。
3. 环境科学知识资料。
六、教学时间1课时/课时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环境问题,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介绍环境问题的种类、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5篇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fbdc3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5.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5篇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篇1)一、绪论通过上学期的环境教育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环保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本学年,要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方面着重加以指导。
二、教学目标总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思想教育: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风的作用和危害,让风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3、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4、认识青蛙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作用,了解保护青蛙的意义。
5、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硕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重点难点:1、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2、认识青蛙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作用,了解保护青蛙的意义。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培养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
四、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环境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五、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六、执行说明: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七、教学内容安排每周一课时,间周进行教学。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65da1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2.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篇一: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目标任务1 、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主要内容1 、环保理论:我们共同的家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
2 、环保常识:世界环境日;世界环保纪念日;中国环境标志;中国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
3 、环保现状: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哪些污染;我们生活的周围空气污染有哪些;空气质量预报;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及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有哪些及如何减少;固体废物污染有哪些及如何减少噪音;节约可利用资源的做法有哪些4、环保行动:保护环境,美化家庭;保护环境,美化社会;保护环境,美化家园。
四、基本途径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一)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老师应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自然常识、社会、语文、音乐)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一是结合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护洁净环保教育;二是结合乡土教材,专门开设环保课;三是利用周二班会和周三下午兴趣小组进行环保小队活动。
(三)营造班级的环境教育氛围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
五年级下环境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环境安全教育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fc728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2.png)
五年级下环境安全教育教学计划简介环境安全教育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用力量。
教学目标1.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4.通过实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课:环境污染与资源利用1.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2.掌握资源有效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3.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第二课:水资源保护1.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2.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三课:空气质量与净化1.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2.掌握空气净化的方法和途径。
3.培养爱护空气、减少污染的意识。
第四课: 生物多样性保护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2.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第五课:垃圾分类与处理1.了解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和途径。
2.掌握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的技能。
3.培养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意识和行动。
第六课:能源保护与利用1.认识能源的重要性和紧缺性。
2.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基本知识。
3.掌握节约能源、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和途径。
4.培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及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
2.任务型教学法:布置生活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3.集体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自由表达或辩论环保问题,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教学评价1.客观测试和作业: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和课堂作业,检验学生对于环境安全教育的掌握及适应程度。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精选5篇)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9814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1.png)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精选5篇)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1一、指导思想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
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
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二、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环境教育教学计划方案2一、教学任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泰安十中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
坚持以______为指导,贯彻“天人合一”、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67a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6.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2.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3. 环保生活方式与习惯4. 环保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5. 环保意识与责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生活方式与习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实践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技能。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2. 教学素材:收集环保实践活动案例,用于分析与讨论。
3. 实践活动场地:安排适合环保实践活动的场地,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4.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宜。
六、教学进程1. 导言: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 第一课时: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a. 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如全球变暖、水资源污染等。
b. 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3. 第二课时:环保法律法规简介a. 介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b. 讲解环保法律法规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 第三课时:环保生活方式与习惯a. 引导学生学习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的知识。
b.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5. 第四课时:环保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a. 讲解环保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法和步骤。
b.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策划一次环保实践活动。
6. 第五课时:环保意识与责任a. 讲解个人和社会在环保中的责任。
b.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学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f4ae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6.png)
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引导孩子们采取相应的行动保护环境。
3.通过实际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了解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3.教师总结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要性。
第二课: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等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2.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让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如在雾霾天气下呼吸空气污染的感受。
4.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必须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课:如何保护环境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个人做起,保护环境。
比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2.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并汇总各自的想法。
3.组织学生一起制定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并进行实践活动。
第四课:环境保护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保展览馆或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和成果。
2.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比如清扫校园、种植树苗等。
3.组织学生记录活动整个过程的心得和感受,并进行分享。
第五课:环境的循环利用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环境的循环利用,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2.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循环利用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设计和制作环保手工制品,如废物利用、再利用等。
第六课:环境保护主题班会1.组织全班学生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班会,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展板、演讲、诗歌朗诵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3.总结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继续关注环境保护并主动行动起来。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776d8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7.png)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3. 环保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4. 环保科技与创新5. 环保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环保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
2. 难点:环保科技与创新,环保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剖析典型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采用讨论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环保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让学生明白环保的必要性。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环保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分享各自的见解。
6. 实践环节:布置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环保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环保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的实践情况。
4. 学生环保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相关资料。
3. 典型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
4. 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与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
2. 第二课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a4305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1.png)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和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3. 环保实际行动指南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3. 环保实际行动指南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如何让学生掌握环保法律法规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实践环保行动。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
2. 讲解法:讲解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3.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实践环保行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环境问题的案例,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的作用。
4. 环保实际行动指南: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实践环保行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时间: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课时2.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1课时3. 环保实际行动指南:2课时4. 小组讨论:1课时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的情况。
九、教学资源:1. 环境问题案例资料。
2. 环保法律法规文本。
3. 环保实际行动指南资料。
十、教学建议: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案例进行分析。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下册)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191d21bde80d4d8d15a4fdf.png)
2017年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册1、难以去除的口香糖难以去除的“口香糖”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口香糖残渣对环境的污染,了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增长生活常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和课堂的讨论,为处理口香糖污染出谋划策。
情感目标:经过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护环境卫生,提高公共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口香糖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为环保做好事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认识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研究消除口香糖残渣的方法。
四、课前准备:课前学生组成小组,自行查阅有关资料。
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细致地去想想,在生活中是否存在着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悄悄”将口香糖吐在公交车上镜头二广场的口香糖随处可见,“城市黑斑”不少镜头三清理人员用手要一点点抠着人们随地吐出的口香糖镜头四校园中多少教员反复重申请不要随意吐、抹镜头五青少年、儿童,用手和口交替玩弄口香糖在这一幕幕下,我们又该去说些什么呢?2、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些“黑色数字”吧!2004年国庆节后,据有关部门统计,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就发现60万块口香糖残渣,经实地测算,刨去纪念碑、纪念堂的面积,平均每平方米有5块口香糖残渣。
而要彻底清理这些残渣必须使用特制的清洗液和铁铲、铁刷两样工具,清洁工要先戴上白手套,将特制清洗液倒在黑残渣上,当残渣软化后,用铁铲砸二三十下使残渣表面断裂,然后用钢丝铁刷横刷纵刷80到100下,直到黑色痕迹消失。
据计算,清理一块口香糖残渣需要36秒到1分半钟,清除一块口香糖残渣至少需要花费1.1元。
看到如此种种,我们不该去一起关注口香糖的问题吗?不该一起去呼吁些什么吗?不该从自身中去做些什么吗?(一)交流讨论,引发思考。
1、交流查阅的资料,了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
从资料中了解到,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糖粉、糖浆以及胶基,糖粉和糖浆都是溶于水的,在口腔中咀嚼时会随着唾液慢慢溶化掉,经过人们咀嚼后吐出的主要是胶基。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7ea13df46527d3240ce0de.png)
(4)小组讨论:易拉罐再利用
填写我的设想,向全班同学分享。
3、噪声防治科 全班同学朗读课本第 21 页倡议书。 防止噪声的秘方—绿色植被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学习课本第 22 页决策与行动。
4、辐射防治科 (1)防止电磁污染的方法 集体朗读课本第 23 页“我收集的资料”。 (2)由辐射防治科带领全班同学讨论“教室电磁辐射防治方
3、谈一谈:理想的教室
请同学谈一谈他心中的理想教室的样子。
总结
.
.
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场所,拥有一个美丽而又整洁的教室,会 使我们的心情放松,更加利于学习。同时,美丽又整洁的教室, 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爱护它!
板书设计
4、教室健康发展报告
教学反思
.
.
5、教室健康跟踪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环境教育
第周
总结
在我们学习的环境中存在那么多的问题,大家可课下思考思 考,我们应该要消除这些问题。下节课,一起分享交流吧。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2、给教室看病
.
.
3、给教室一个良方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环境教育
第周
课题名称
3、给教室一个良方
1、在寻找污染场所之后,思考对应的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
教学目标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给教室提出良方时,也在对自己进行自我反思,树立良好行为,
教学方法 实践锻炼法、谈话法、讨论法
新课导入 教室的空气、垃圾等问题得到了改观。但是呢,发现我们的
教室还不够美观。让我们一起来制定健康发展规划吧!包括教室 美化哦。
新课讲授
1、找一找教室里的乱涂乱画现象。
教学过程
填写课本第 31 页图表。 写一封信致爱护公物的朋友。
5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
![5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70dc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7.png)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环保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3. 水资源保护4. 土壤保护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大气污染、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法和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影响以及防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单元共计4 课时。
六、第六课时教案:水资源保护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当前水资源的状况。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习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重要性当前水资源状况及问题节约用水的方法水资源保护的实践操作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用水的方法,水资源保护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水资源保护的实践操作和创意节约用水的推广。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当前水资源状况及问题。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实践活动。
创意展示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和家庭的节约用水创意。
5. 教学课时本课时为1课时。
七、第七课时教案:土壤保护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和土壤污染的问题。
培养学生保护土壤、珍惜资源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习土壤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 教学内容土壤的重要性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土壤保护的实践操作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土壤的重要性,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保护土壤的方法和措施。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0550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d.png)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包括人类、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 环保意识培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处理等。
4. 环保行动:参与校园、家庭、社区的环保活动,提高环保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校园环保角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6.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际行动。
六、教学资源1. 环境问题图片素材2. 环保知识PPT3. 环保实践活动记录表4. 环保宣传材料七、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贴上环保标语、图片等。
2. 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3. 提前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环保表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
3.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诗歌朗诵、环保知识竞赛等。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对环保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3. 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程度。
2. 分析学生在环保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环保,践行环保。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
5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
![5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5db8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3.png)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们的地球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等。
2. 引导学生认识地球面临的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第二课时:环保意识的重要性1. 让学生了解环保意识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第三课时:身边的环境问题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问题,如垃圾分类、水资源浪费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第四课时:环保行动1. 让学生了解国家环保政策,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
2.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
第五课时:环保宣传活动1. 让学生了解环保宣传活动的方式,如主题班会、手抄报等。
2. 引导学生策划并参与一次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环保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
3. 采用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行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3. 学生策划并参与环保宣传活动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
2. 环保宣传资料。
3. 网络资源,如环保新闻、环保知识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第一课时我们的地球第二周:第二课时环保意识的重要性第三周:第三课时身边的环境问题第四周:第四课时环保行动第五周:第五课时环保宣传活动六、第六课时:节约资源1. 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形势,认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学会节约使用水、电、纸等资源。
七、第七课时:生物多样性保护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0a1e180b84ae45c3a358ca0.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共四个模块,前两个是讲读科,有顽固垃圾,绿色生活。
后两个是观察实践课,有绿色志愿者,童眼看法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共208人,人数多、生源复杂,来自周围十几个自然村。
大局部聪明活泼,学习根底较好,学习习惯尚可,学习根底扎实,知识面开阔,学习兴趣浓,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比拟重视,学生上进心强,但局部学生娇生惯养,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根底较差,积累不够丰富。
三、教学目标:学生了解一些环境差异的相关知识,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四、教学重点: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五、具体的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七、教学容安排2月白色污染、遗弃的电池3月电子垃圾、环保家电4月喝上“海泉水〞喽、耕海牧鱼5月家居新概念、追踪“限塑令〞6月守护一片五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那么,结合学校“安全伴我行〞活动,制定本学期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任教五年级二班的安全教育课程。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是一切工作的根底和保障。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安全常识,但有些知识缺乏科学性,也不太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小学进行环境教育,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基础性和启蒙性的,使学生对环境有个初步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二、基本情况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对所开设的课程有一些了解,但不够深入。
五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良好,能够从各方面对本学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充实,但个别学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此认识不深,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
环境教育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生动的社会生活中去。
五年级学生在以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可尝试自己独立面对社会与自然,去关注、调查、探究、思考、总结,做出自己的判断。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以“环境教育”为主题,引导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整体的素质。
三、工作目标:
1、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人类的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简单知识,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3. 使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增强,成为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源动力。
4. 要改变"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途径进行"的认识。
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
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
使学生全方位的受到环保教育。
5、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安全教育。
四、教学任务和重点难点:
1、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2、结合专题教材,专门开设环境教育课;
3、利用兴趣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期末评比“环保小卫士”。
五、工作措施:
1、注重知识渗透,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2、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3、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重视环保实践教育。
4、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5、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指导学生制作"保护环境、美化村庄宣传卡等活动。
使学生懂得社区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使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努力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保教育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利用学科教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6、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组织的活动:
六、工作安排:教学时间按十六周计算,每周一课
第一课:山东矿藏知多少
第二课:广袤大地物产丰
第三课:听爷爷讲家乡的变化
第四课: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第五课:美化我们的家
第六课:噪声与健康
第七课:天鹅来过冬
第八课:冬天怎么不冷了
第九课:不让趵突泉复涌再成新闻第十课:扮靓我们的校园
第十一课:天上的雨水干净吗
第十二课:菏泽牡丹花中的奥秘
第十三课: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十四课:当青蛙成为人们的美餐第十五课:黄河为什么会断流
第十六课:博山开元溶洞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