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七
大学计算机实验7报告
实验七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实验项目名称:互联网与网络安全2)打开要收藏的网站,点击右上方的小星星,并在弹出的小对话框中完成设置之后点击完成,即可完成收藏。
2.在知网平台搜索一篇文献(关键词为:计算机+医学),并下载,同时查看文件下载位置,打开下载文件的目录。
(P201)1)通过深大内部网图书馆打开知网,在最中间的位置输入“计算机医学”点进第一个机医学应用”找到第一个文件右侧的一个小小的下载符号,下载完成后在右上角的下载点击“打开文件所在位置”即可打开并查看文件所在目录。
3.安装一款杀毒软件(例如360杀毒,金山杀毒等,机房如果有则不用安装,学会操作即可),并对磁盘进行快速扫描杀毒。
(P212,处使用McAfee)1)直接打开“我的电脑”右键磁盘,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扫描”,就会弹出杀毒界面正在对磁盘扫描并杀毒。
4. 打开和关闭windows防火墙,并添加例外程序。
(P226-228)1)由于这些设置由供应商应用程序迈克菲个人防火墙管理,我们打开迈克菲,找到防火墙,点击关闭并选择关闭时长后再次点击关闭,即可关闭防火墙。
2)打开“控制面板”点入“系统和安全”,点击“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下面的“允许应用通过防火墙”,点击“允许其他应用”,点击“路径”旁的浏览,找到应用的位置并双击,再点击“网络类型”完成设置,点击确定,最后点击添加即可。
思考题:1.扫描文献时不同时间和不同检索平台(万方、知网等),检索结果和实验指导描述不同,请解释为什么。
答:不同检索平台的资源库不同,以及检索的方式也不一定相同。
同一个平台,不同的时间检索的结果可能由于资源库的更新导致结果不一样。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全)
目录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 (1)实验二常规网络诊断命令 (5)实验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5)实验四VLAN的划分 (30)实验五跨交换机实现VLAN (39)实验六交换机端口安全实验 (49)实验七静态路由实验 (58)实验八单臂路由实验 (63)实验九三层交换机跨VLAN通信实验 (71)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一、实验目的通过了解双绞线的制作过程,以达到对传输介质的进一步了解,尤其是在各种特殊的情况下网线的制作,从而胜任网络管理、维护和网络布线的工作。
二、实验器材双绞线,水晶头(RJ-45),工具(压线钳,测线仪等)图 1.1 双绞线图 1.2 水晶头图1.3 压线钳三、相关理论1、非屏蔽双绞线的六种类型表1.1非屏蔽双绞线的六种类型类别应用实验使用双绞线是5类线,由8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2、RJ-45水晶头和双绞线线序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连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双绞线的制作方式有两种国际标准,分别为EIA/TIA568A 以及EIA/TIA568B 。
而双绞线的连接方法也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直通线以及交叉线。
简单地说,直通线就是水晶头两端都同时采用T568A 标准或者T568B 的接法,而交叉线则是水晶头一端采用T586A 的标准Cat 1 可转送语音,不用于传输数据,常见于早期电话线路电信系统Cat 2可转输语音和数据,常见于ISDN 和T1线路 Cat 3 带宽16MHz ,用于10BASE-T ,制作质量严格的3类线也可用于100BASE-T计算机网络Cat 4带宽20MHz ,用于10BASE-T 或100BASE-T Cat 5 带宽100MHz ,用于10BASE-T 或100BASE-T ,制作质量严格的5类线也可用于1000BASE-TCat 6 带宽高达200MHz ,可稳定运行于1000BASE-T制作,而另一端则采用T568B标准制作,即A水晶头的1、2对应B 水晶头的3、6,而A水晶头的3、6对应B水晶头的1、2。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第7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8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四、练习பைடு நூலகம்验
(3)在第1题查询到的网页中,选择其中一段文
字,复制后,利用“选择性粘贴”,以“无文本 格式”的方式粘贴到E盘的“考研信息”文件夹的 “考研.doc”文档中。 (4)在网络上搜索“网际快车”的安装文件,使
用实验中介绍的“迅雷”软件下载“网际快车” 的安装文件。
9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3 电子邮件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会注册免费电子邮箱。 (2)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会收发电 子邮件。 (3)会使用专业软件对电子邮件进行管理。
10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3 电子邮件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查询需要信息的方法 与技巧。 (2)会保存网页内容。 (3)掌握利用下载工具下载文档、音频、视 频、软件等资源的方法。
5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实验7-2 资源搜索与下载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利用搜索引擎查询所需要的信息 ——搜索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获奖牌情况 2.按要求保存页面信息 3.使用下载工具下载资料 ——下载QQ安装文件
四、练习实验
(1)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查 看其网页内容。 (2)将第1小题中显示的网页设为浏览器主页。 (3)将第1小题中的网址收藏到“收藏夹”的 “教育”文件夹中(若“教育”文件夹不存在, 请创建一个新文件夹并命名为“教育”)。
4
第 7 章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基 础
计算机网络管理实验七 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实验七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实验目标掌握单臂路由器配置方法;通过单臂路由器实现不同VLAN之间互相通信;实验背景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的办公室,为了安全和便于管理对两个部门的主机进行了VLAN的划分,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的VLAN。
现由于业务的需求需要销售部和技术部的主机能够相互访问,获得相应的资源,两个部门的交换机通过一台路由器进行了连接。
技术原理单臂路由:是为实现VLAN间通信的三层网络设备路由器,它只需要一个以太网,通过创建子接口可以承担所有VLAN的网关,而在不同的VLAN间转发数据。
实验步骤新建packer tracer拓扑图当交换机设置两个Vlan时,逻辑上已经成为两个网络,广播被隔离了。
两个Vlan的网络要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如果接入路由器的一个物理端口,则必须有两个子接口分别与两个Vlan对应,同时还要求与路由器相连得交换机的端口fa 0/1要设置为trunk,因为这个接口要通过两个Vlan的数据包。
检查设置情况,应该能够正确的看到Vlan和Trunk信息。
计算机的网关分别指向路由器的子接口。
配置子接口,开启路由器物理接口。
默认封装dot1q协议。
配置路由器子接口IP地址。
实验设备PC 2台;Router_2811 1台;Switch_2960 1台Switchenconf tvlan 2exitvlan 3exit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switchport access vlan 2exitint fa 0/3switchport access vlan 3exitint fa 0/1switchport mode trunkRouterenconf tint fa 0/0no shutdownexitinterface fast 0/0.1encapsulation dot1Q 2//VLAN2配置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exitint fa 0/0.2encapsulation dot1q 3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endshow ip route。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全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全第一部分:局域网组装实验实验一:常见网络设备与连接线缆介绍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其特点实验器材: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实验内容:1、集线器简介集线器的英文称为“Hub”。
“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它工作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第一层,即“物理层”。
集线器与网卡、网线等传输介质一样,属于局域网中的基础设备,采用CSMA/CD(一种检测协议)访问方式。
集线器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如图一所示。
图一:集线器2、交换机简介交换机(Switch)也叫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工作在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参见“广域网”定义)上的、基于MAC (网卡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
交换机不懂得IP地址,但它可以“学习”源主机的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均有独享的信道带宽,以保证每个端口上数据的快速有效传输。
由于交换机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口,而不会向所有端口发送,避免了和其它端口发生冲突,因此,交换机可以同时互不影响的传送这些信息包,并防止传输冲突,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七实验报告
计算机⽹络原理实验七实验报告实验七、传输层可靠传输协GBN编程实验报告序号:姓名:学号:成绩指导⽼师:⼀、实验⽬的:1、通过编写实现⼀个简单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GBN的发送和接收代码,模拟可靠数据传输2、理解TCP协议可靠传输的差错检测、重传、累计确认、定时器的可靠传输策略。
⼆、实验指导:参考教材。
三、实验要求:编程实现⼀个GBN传输协议的发送⽅和接收⽅两程序,采⽤编程语⾔不限,要求能将发送――接收流程以及处理⽅法表现出来.附源代码及注释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GBN传输协议的相关知识,因为实验代码是由三部分组成,所以⽤Studio做实验时,要建⽴3个⽂件,⼀个是头⽂件,存放gbn.h, 另外2个是源⽂件,分别存放gbn.c 和 gbn-cs.c,然后再启动调试。
实验代码通过查阅资料很容易理解,但是怎么实现这个程序对我来说是个问题。
后来我把程序分了3部分,⼀个头⽂件和两个源⽂件,通过visual studio可以良好的运⾏,以下为⽼师附带代码的运⾏结果⼀、GBN.h#pragma once#include//基础功能模块的数据结构声明#define BIDIRECTIONAL 1 /* change to 1 if you're doing extra credit and write a routine called B_output *//* a "msg" is the data unit passed from layer 5 (teachers code) to layer4 (students' code). It contains the data (characters) to be delivered tolayer 5 via the students transport level protocol entities. */ struct msg{ char data[20];};/* a packet is the data unit passed from layer 4 (students code) to layer3 (teachers code). Note the pre-defined packet structure, which allstudents must follow. */struct pkt{int seqnum;int acknum;int checksum;char payload[20];};#define WINDOWSIZE 8#define MAXBUFSIZE 50#define RTT 15.0#define NOTUSED 0#define NACK -1#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define A 0#define B 1//⽹络仿真部分数据结构声明***********************************************************struct event{float evtime; /* event time */int evtype; /* event type code */int eventity; /* entity where event occurs */struct pkt *pktptr; /* ptr to packet (if any) assoc w/ this event */ struct event *prev;struct event *next;};/* possible events: */#define TIMER_INTERRUPT 0#define FROM_LAYER5 1#define FROM_LAYER3 2#define OFF 0#define ON 1//基础功能模块的函数声明******************************************************************* void ComputeChecksum(struct pkt *packet);//计算校验和int CheckCorrupted(struct pkt packet);//检查数据是否出错void A_output( struct msg message);//A端向外发送数据void A_input(struct pkt packet);//A端接收数据void A_timerinterrupt();//A计时器超时void A_init();//A端初始化void B_output(struct msg message);void B_input(struct pkt packet);void B_timerinterrupt();void B_init();//⽹络仿真部分的函数声明**************************************************void init(); //初始化仿真器float jimsrand();//随机数发⽣器[0,1]//处理事件列表部分的函数声明*********************************************void generate_next_arrival();//产⽣下⼀个到达的分组void insertevent(struct event *p);//向事件列表中插⼊⼀条新的事件void printevlist();//打印事件列表//******************************************************************** //**********************计时器模块*********************************** void stoptimer(int);//停⽌计时器void starttimer(int,float);//启动计时器//******************************************************************** *//**************************⽹络各层之间传送模块***********************void tolayer3(int AorB,struct pkt packet);//向第3层发送信息void tolayer5(int AorB,char datasent[20]);//向第5层发送信息⼆、GBN.c#include "GBN.h"#include#include#includeextern int TRACE = 1; /* for my debugging */extern int nsim = 0; /* number of messages from 5 to 4 so far */extern int nsimmax = 0; /* number of msgs to generate, then stop */extern float time = 0.000;float lossprob; /* probability that a packet is dropped */ float corruptprob; /* probability that one bit is packet is flipped */ float lambda; /* arrival rate of messages from layer 5 */ int ntolayer3; /* number sent into layer 3 */static int nlost = 0; /* number lost in media */static int ncorrupt = 0; /* number corrupted by media*/static int expectedseqnum = 0; /* expected sequence number at receiver side */static int nextseqnum; /* next sequence number to use in sender side */static int base; /* the head of sender window */struct pkt winbuf[WINDOWSIZE]; /* window packets buffer */static int winfront,winrear; /* front and rear points of window buffer */static int pktnum; /* packet number of window buffer */struct msg buffer[MAXBUFSIZE]; /* sender message buffer */int buffront,bufrear; /* front and rear pointers of buffer */ static int msgnum; /* message number of buffer */int packet_lost =0;int packet_corrupt=0;int packet_sent =0;extern int packet_correct=0;extern int packet_resent =0;int packet_timeout=0;extern struct event *evlist = NULL; /* the event list *///计算校验和void ComputeChecksum( struct pkt *packet){int checksum;int i;checksum = packet->seqnum;checksum = checksum + packet->acknum;for ( i=0; i<20; i++ )checksum = checksum + (int)(packet->payload[i]);checksum = 0-checksum;packet->checksum = checksum;}//检查是否出错int CheckCorrupted(struct pkt packet){int checksum;int i;checksum = packet.seqnum;checksum = checksum + packet.acknum;for ( i=0; i<20; i++ )checksum = checksum + (int)(packet.payload[i]);if ( (packet.checksum+checksum) == 0 )return (FALSE);elsereturn (TRUE);}//A端向外发送数据/* called from layer 5, passed the data to be sent to other side */ void A_output(struct msg message){int i;struct pkt sendpkt;/* if window is not full */if ( nextseqnum < base+WINDOWSIZE ){printf("----A: New message arrives, send window is not full, send new messge to layer3!\n"); /* create packet */sendpkt.seqnum = nextseqnum;sendpkt.acknum = NOTUSED;for ( i=0; i<20 ; i++ )sendpkt.payload[i] = message.data[i];/* computer checksum */ComputeChecksum (&sendpkt);/* send out packet */tolayer3 (A, sendpkt);/* copy the packet to window packet buffer */winrear = (winrear+1)%WINDOWSIZE;pktnum ++;winbuf[winrear] = sendpkt;for (i=0; i<20; i++)winbuf[winrear].payload[i]= sendpkt.payload[i];/* update state variables */nextseqnum = nextseqnum+1;starttimer(A,RTT);B_input(sendpkt);A_input(sendpkt);}/* if window is full */else{printf("----A: New message arrives, send window is full,");/* if buffer full, give up and exit*/if ( msgnum == MAXBUFSIZE){printf (" Error: Sender buffer is full! \n");exit (1);}/* otherwise, buffer the message */else{printf("buffer new message!\n");bufrear = (bufrear+1) % MAXBUFSIZE;for (i=0; i<20; i++)buffer[bufrear].data[i] = message.data[i];msgnum ++;}}}//B端向外发送数据/* called from layer 5, passed the data to be sent to other side */ void B_output(struct msg message) {int i;struct pkt sendpkt;/* if window is not full */if ( nextseqnum < base+WINDOWSIZE ){printf("----A: New message arrives, send window is not full, send new messge to layer3!\n");/* create packet */sendpkt.seqnum = nextseqnum;sendpkt.acknum = NOTUSED;for ( i=0; i<20 ; i++ )sendpkt.payload[i] = message.data[i];/* computer checksum */ComputeChecksum (&sendpkt);/* send out packet */tolayer3 (A, sendpkt);A_input(sendpkt);/* copy the packet to window packet buffer */winrear = (winrear+1)%WINDOWSIZE;pktnum ++;winbuf[winrear] = sendpkt;for (i=0; i<20; i++)winbuf[winrear].payload[i]= sendpkt.payload[i];/* if it is the first packet in window, start timeout */ //if ( base == nextseqnum ) //{//starttimer(A,RTT);//printf("----A: start a new timer!\n");// }/* update state variables */nextseqnum = nextseqnum+1;}/* if window is full */else{printf("----A: New message arrives, send window is full,");/* if buffer full, give up and exit*/if ( msgnum == MAXBUFSIZE){printf (" Error: Sender buffer is full! \n");exit (1);}/* otherwise, buffer the message */else{printf("buffer new message!\n");bufrear = (bufrear+1) % MAXBUFSIZE;for (i=0; i<20; i++)buffer[bufrear].data[i] = message.data[i];msgnum ++;}}}//A端接收数据void A_input(struct pkt packet){struct pkt sendpkt;int i;/* if received packet is not corrupted and ACK is received */if ( (CheckCorrupted(packet) == FALSE) && (packet.acknum != NACK) ) {printf("----A: ACK %d is correctly received,",packet.acknum);packet_correct++;/* delete the acked packets from window buffer */winfront = (winfront+(packet.acknum+1-base)) % WINDOWSIZE; pktnum = pktnum - (packet.acknum+1-base); /* move window base */base = packet.acknum+1;stoptimer(A);if ( base < nextseqnum){//starttimer(A,RTT);printf ("\n\n\nsend new packets!");}/* if buffer is not empty, send new packets */while ( (msgnum!=0) && (nextseqnum/* create packet */sendpkt.seqnum = nextseqnum;sendpkt.acknum = NOTUSED;buffront = (buffront+1) % MAXBUFSIZE;for ( i=0; i<20 ; i++ )sendpkt.payload[i] = buffer[buffront].data[i];/* computer checksum */ComputeChecksum (&sendpkt);/* if it is the first packet in window, start timeout */ if ( base == nextseqnum ){//starttimer(A,RTT);printf ("send new packets!\n");}/* send out packet */tolayer3 (A, sendpkt);/* copy the packet to window packet buffer */winrear = (winrear+1)%WINDOWSIZE;winbuf[winrear] = sendpkt;pktnum ++;/* update state variables */nextseqnum = nextseqnum+1;/* delete message from buffer */msgnum --;}}elseprintf ("----A: NACK is received, do nothing!\n");}//B端接收数据*****************************************************⼀定要调⽤这个/* Note that with simplex transfer from a-to-B, there is no B_output() */ /* called from layer 3, when a packet arrives for layer 4 at B*/void B_input(struct pkt packet){struct pkt sendpkt;int i;/* if not corrupted and received packet is in order */if ( (CheckCorrupted(packet) == FALSE) && (packet.seqnum == expectedseqnum)){printf("\n----B: packet %d is correctly received, send ACK!\n",packet.seqnum);/* send an ACK for the received packet *//* create packet */sendpkt.seqnum = NOTUSED;sendpkt.acknum = expectedseqnum;for ( i=0; i<20 ; i++ )sendpkt.payload[i] = '0';/* computer checksum */ComputeChecksum (&sendpkt);/* send out packet *///tolayer3 (B, sendpkt);/* update state variables */expectedseqnum = expectedseqnum+1;printf("----B:expectedseqnum = %d\n",expectedseqnum);/* deliver received packet to layer 5 *///tolayer5(B,packet.payload);}/* otherwise, discard the packet and send a NACK */else{printf("----B: packet %d is corrupted or not I expects, send NACK!\n",packet.seqnum); /* create packet */sendpkt.seqnum = NOTUSED;sendpkt.acknum = NACK;for ( i=0; i<20 ; i++ )sendpkt.payload[i] = '0';/* computer checksum */ComputeChecksum (&sendpkt);/* send out packet */tolayer3 (B, sendpkt);}}//A计时器超时/* called when A's timer goes off */void A_timerinterrupt(){int i;printf("----A: time out,resend packets!\n");/* start timer */starttimer(A,RTT);/* resend all packets not acked */for ( i=1; i<=pktnum; i++ ){packet_resent++;tolayer3(A,winbuf[(winfront+i)%WINDOWSIZE]);}}//B计时器超时/* called when B's timer goes off */void B_timerinterrupt(){int i;printf("----B: time out,resend packets!\n");/* start timer */starttimer(B,RTT);/* resend all packets not acked */for ( i=1; i<=pktnum; i++ ){packet_resent++;tolayer3(B,winbuf[(winfront+i)%WINDOWSIZE]);}}//A端初始化/* entity A routines are called. You can use it to do any initialization */ void A_init(){base = 0;nextseqnum = 0;buffront = 0;bufrear = 0;msgnum = 0;winfront = 0;winrear = 0;pktnum = 0;}//B端初始化/* entity B routines are called. You can use it to do any initialization */ void B_init(){expectedseqnum = 0;}//初始化仿真器void init() /* initialize the simulator */{int i;float sum, avg;float jimsrand();FILE *fp;fp = fopen ("parameter.txt","r");printf("----- Stop and Wait 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1.1 -------- \n\n");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messages to simulate: ");//fscanf(fp,"%d",&nsimmax);scanf("%d",&nsimmax);printf("\nEnter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enter 0.0 for no loss]: "); //fscanf(fp, "%f",&lossprob);scanf("%f",&lossprob);printf("\nEnter packet corruption probability [0.0 for no corruption]: "); //fscanf(fp,"%f",&corruptprob);scanf("%f",&corruptprob);printf("\nEnter average time between messages from sender's layer5 [ > 0.0]: ");//fscanf(fp,"%f",&lambda);scanf("%f",&lambda);printf("\nEnter TRACE: ");//fscanf(fp,"%d",&TRACE);scanf("%d",&TRACE);printf("\n\n");srand(9999); /* init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sum = 0.0; /* test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for students */for (i=0; i<1000; i++)sum=sum+jimsrand(); /* jimsrand() should be uniform in [0,1] */avg = sum/1000.0;/*if(avg < 0.25 || avg > 0.75){printf("It is likely that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on your machine\n" ); printf("is different from what this emulator expects. Please take\n"); printf("a look at the routine jimsrand() in the emulator code. Sorry. \n");exit(0);}*/printf("%f",avg);ntolayer3 = 0;nlost = 0;ncorrupt = 0;time=0.0; /* initialize time to 0.0 */generate_next_arrival(); /* initialize event list */}//随机数发⽣器float jimsrand(){double mmm = 2147483647; /* largest int - MACHINE DEPENDENT */ float x; /* individual students may need to change mmm */x = rand()/mmm; /* x should be uniform in [0,1] */return(x);}//**************************************************************************************//*******************************事件处理部分*******************************************void generate_next_arrival(){double x,log(),ceil();struct event *evptr;float ttime;int tempint;//if (TRACE>2)//printf("-----------------GENERATE NEXT ARRIVAL: creating new arrival\n"); x = lambda*jimsrand()*2; /* x is uniform on [0,2*lambda] *//* having mean of lambda */evptr = (struct event *)malloc(sizeof(struct event));evptr->evtime = time + x;evptr->evtype = FROM_LAYER5;if (jimsrand()<0.5){evptr->eventity = A;}elseevptr->eventity = B;insertevent(evptr);}//向事件列表中插⼊⼀条新的事件void insertevent(struct event *p){struct event *q,*qold;if (TRACE>2){//printf(" INSERTEVENT: time is %lf\n",time);//printf(" INSERTEVENT: future time will be %lf\n",p->evtime);}q = evlist; /* q points to front of list in which p struct inserted */if (q==NULL)/* list is empty */{evlist=p;p->next=NULL;p->prev=NULL;}else{for (qold = q; q !=NULL && p->evtime > q->evtime; q=q->next) qold=q; if (q==NULL)/* end of list */{qold->next = p;p->prev = qold;p->next = NULL;}else if (q==evlist)/* front of list */{p->next=evlist;p->prev=NULL;p->next->prev=p;evlist = p;}else /* middle of list */{p->next=q;p->prev=q->prev;q->prev->next=p;q->prev=p;}}}//打印事件列表void printevlist(){struct event *q;int i;printf("--------------\nEvent List Follows:\n");for(q = evlist; q!=NULL; q=q->next){printf("Event time: %f, type: %d entity: %d\n",q->evtime,q->evtype,q->eventity); }printf("--------------\n");}//启动计时器void starttimer(int AorB,float increment){struct event *q;struct event *evptr;。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实验一:传输介质的实验实验思考题:1.左右两侧线序完全一致,但不是标准线序。
问:能否当正线使用?2.8根线中有4根是实际用于数据传输。
问:是哪4根?3.直通线和交叉线实际的应用环境是什么?4.列出3中功能不同的测线仪,并简述其功能。
实验二:常用网络命令介绍实验思考题:1.如何通过常用网络命令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2.作为一名网管,应对于网络拓扑有详尽的了解。
如何通过网络命令判断故障点。
3.分析网关的作用。
实验三:在Windows Server 2003 环境下配置WWW服务实验思考题:1.WWW服务的支撑组件事ISS,最新的IIS版本是什么?支撑WWW所必须的IIS组件事什么?(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公用文件万维网服务)2.同一IP能否搭配两个或多个WWW服务器?能3.如何设计非80端口访问服务器?默认网站右键属性tcp端口浏览器输入http://10.0.56.77:80804.Windows 默认的站点主目录是什么?C:\Inetpub\wwwroot5.描述hTTP协议工作的过称及原理。
实验四:在Windows Server 2003 下搭建DNS 服务器实验思考题:1.把本机搭成DNS服务器,能否为主机某一网站分配两个或多个域名?能2.在同一DNS服务器内,能否为不同的网站(不同的IP)分配相同的域名?不能3.在实验实内为本机安装了DNS组件,但没有添加任何记录。
在TCP/IP 属性里,将本机的IP设成唯一的DNS 服务器。
在外网连通的情况下,你能否通过域名访问百度网站?不能4.在TCP/IP属性里面,将本机IP设成唯一DNS服务器,在外网连通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域名访问百度网站。
不能5.某主机IP掩码网关配置正常,未设DNS服务器,该主机能否访问某一网站,如可以,通过什么来访问?能通过代理访问6.反向搜索区域的作用实验五:搭建DHCP实验思考题:1. 能否通过交换机充当DHCP服务器?如可以,用二层交换机还是三层交换机?2. DHCP服务器的IP是否必须要和IP值在同一子网,说明原因,如果在同一子网,该IP是否需要做排除?如果不做排除,地址租约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3. 设计一个实验,使租约生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局域网,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加深对网络通信的理解。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所需设备和软件:本次实验所需设备包括多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等。
软件方面,我们选择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网络配置工具。
2. 搭建物理连接:首先,我们需要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
确保每台计算机都与交换机连接稳定,并能够正常获取IP地址。
3. 配置网络参数:在每台计算机上,我们需要进行网络参数的配置。
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并能够相互通信。
4. 测试网络连接:在完成网络参数配置后,我们可以进行网络连接的测试。
通过在不同计算机上进行ping命令测试,确保各台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5. 文件共享设置:为了实现文件共享,我们需要在其中一台计算机上设置共享文件夹,并将其他计算机添加到共享访问权限中。
这样,其他计算机就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和共享该文件夹中的文件。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局域网,并实现了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在测试网络连接时,我们发现网络的延迟时间较低,通信速度较快,符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期望。
在进行文件共享时,我们发现共享文件夹的访问速度与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有关。
当网络负载较高或计算机性能较低时,可能会导致共享文件夹的访问速度较慢。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和优化网络性能,以提高文件共享的效率。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搭建一个局域网,并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文件共享。
计算机网络实验
数学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毛艳2013年9月目录实验1:双绞线制作与对等网的建立(2学时)要求:熟悉网线的制作和应用,学会建立对等网。
实验2:Windows命令解析(2学时)要求:熟悉常用Windows网络测试命令。
实验3:虚拟局域网的组建要求:掌握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设置来组建VLAN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4: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要求:掌握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和步骤。
实验5: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要求:掌握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方法和步骤。
实验6:Windows环境下DHC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2学时)要求:掌握在Windows环境下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实验7~8:局域网组网技术。
( 4学时)要求:掌握Window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局域网组网方法。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与对等网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学习双绞线线序;2)掌握直连线和交叉线制作方法;3)学习测试双绞线的方法;4)了解对等网概念并用自己制作的双绞线组建对等网。
二、实验资源、工具和准备工作1)每小组2台PC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2)双绞线若干,水晶头4个;3)压线钳一个,测线仪一个。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EIA/TIA-568A的线序是: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EIA/TIA-568B的线序是: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网线制作步骤制作直连网线:两端都按EIA568B标准排列线序。
制作交叉网线:一端按EIA568A标准排列,另一端按EIA568B标准排列。
准备(2)转被剥线(剥去外皮2到2.5cm,不宜太长或太短)(3)抽出外套层(4)露出4对电缆(5)按序号排好(6)排列整齐(7)剪断(8)放入插头10)准备压实四、利用双绞线组建对等网1.在Windows XP中配置对等网①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②使用网络配置向导③设置IP地址启动计算机到Windows XP桌面后,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网络安全实验七-防火墙
实验七防火墙【实验题目】防火墙【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2)掌握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设计;【实验需求】(1)提供H3C SecPath防火墙一台、交换机一台、计算机5台;(2)掌握防火墙的不同工作模式,并能通过命令行或Web界面配置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实验步骤】第一部分:防火墙的初级应用(防火墙当作路由器用)第1步:正确连线按图1-1所示的网络拓扑图正确连线,其中一台电脑的串口(COM1)与防火墙的CONSOLE口相连。
IP:192.168.0.XGW:192.168.0.254图1-1 网络拓扑图第2步:清除防火墙内部的配置信息,恢复到出厂状态eset saved-configurationThe saved configuration will be erased.Are you sure?[Y/N]yConfiguration in the device is being cleared.Please wait ...The configuration file does not exist!rebootThis command will reboot the system. Since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may have been changed, all changes may be lost if you continue. Continue? [Y/N] y#Aug 14 05:29:27:499 2014 H3C DRTMIB/4/REBOOT:Reboot device by command.*********************************************************** ** H3C SecPath Series Gateway BOOTROM, Version 1.14 ** ***********************************************************Copyright (c) 2004-2007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Compiled at Thu Apr 5 09:01:18 HKT 2007Testing memory...OK!128M bytes SDRAM Memory16M bytes Flash MemoryHardware Version is 2.0CPLD Version is 1.0Press Ctrl-B to enter Boot MenuSystem isself-decompressing.................................................. ............................................................................ .... ...................System is starting...User interface Con 0 is available.Press ENTER to get started.第3步:配置W AN和LAN口的IP地址system-view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H3C]interface Ethernet 0/3[H3C-Ethernet0/3]ip address 10.64.129.150 255.255.255.0[H3C-Ethernet0/3]q[H3C]interface Ethernet 0/2[H3C-Ethernet0/2]ip address 192.168.0.254 255.255.255.0[H3C-Ethernet0/2]第4步:配置主机IP地址正确配置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如图1-2所示:图1-2 配置主机IP地址第5步:配置静态路由[H3C]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64.129.254第6步: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网络地址翻译(NA T)[H3C]acl number 3000[H3C-acl-adv-3000]rule 1 permit ip source 192.168.0.1 0.0.0.255 destination any [H3C-acl-adv-3000]q[H3C-Ethernet0/3]firewall packet-filter 3000 outbound[H3C-Ethernet0/3]nat outbound 3000[H3C-Ethernet0/3]第7步:把接口设为信任区域并定义为允许访问[H3C]firewall zone trust[H3C-zone-trust]add interface Ethernet 0/3[H3C-zone-trust]add interface Ethernet 0/2[H3C]firewall packet-filter default permit第8步:配置过程中可以随时在用户视图下保存配置信息saveThe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Are you sure?[Y/N]Before pressing ENTER you must choose 'YES' or 'NO'[Y/N]:yNow saving current configuration to the device.Saving configuration flash:/config.cfg. Please wait................Current configuration has been saved to the device successfully.第二部分:防火墙使用进阶【实验需求】(1)提供H3C SecPath防火墙一台、交换机一台、计算机5台;(2)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拓扑结构,如图2-1所示,通过Web方式来配置防火墙,并验证防火墙的主要功能;IP:192.168.0.XGW:192.168.0.254图2-1 网络拓扑图【实验步骤】第1步:正确连线按图3所示的网络拓扑图正确连线,其中一台电脑的串口(COM1)与防火墙的CONSOLE口相连。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目录实验1 实验环境熟悉 (1)实验2 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 (2)实验3 编辑并发送LLC帧 (3)实验4 编辑并发送MAC帧 (4)实验5 (5)实验6 网际协议IP (6)实验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8)实验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实验9 传输控制协议TCP (11)实验一:实验环境的熟悉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系统的软硬件组成2.熟悉实验系统软件界面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1.由教师引领,观察实验室硬件布局、网线连接、主要设备等相关情况;2.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组成模块(包括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2.了解实验中要用到的3种网络拓扑结构图;3.了解每种拓扑图中计算机的连接方法和ip地址的设置方法;主服务器IP设为172.16.1.100;其它机器设为172.16.1.*mask:255.255.255.0Gateway:172.16.1.1Dns:172.16.1.1004.打开中软吉大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课件,熟悉9个实验的名称,有关实验的说明。
实验二: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实验目的:1.熟悉仿真编辑器界面的操作2.熟悉协议分析器界面的操作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浏览界面,尝试使用界面上的工具按钮。
(1)打开仿真编辑器。
该系统的初始界面分为5个部分:多帧编辑区、单帧编辑区、协议模型区、地址本和十六进制显示区a.多帧编辑区b.单帧编辑区c.协议模型区d.地址本e.十六进制显示区(2)应用实例a.编辑MAC层b.编辑IP层c.编辑TCP层(3)协议分析器使用简介a.会话分析b.协议解析(4)应用实例a.在单帧编辑区中编辑一个ICMP帧b.在协议分析器捕获该帧并分析实验三: 编辑并发送LLC帧实验目的:1.掌握以太网报文格式;2.掌握LLC帧报文格式;3.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实验设备:集线器,N台计算机,N条双绞线,协议仿真系统实验步骤:1.将服务器和工作站用双绞线和HUB连通并加载协议仿真模块2.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 帧。
计算机实验基础七实验报告
计算机实验基础七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实验基础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中的某些关键技术和应用,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操作系统_____。
实验中所用到的软件包括_____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文件管理与操作1、创建文件夹首先,在指定的磁盘分区中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命名为“实验七文件”。
通过右键菜单选择“新建”>“文件夹”,然后输入相应的名称。
2、文件复制与移动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文本文件和图片文件复制到新建的文件夹中。
复制操作通过选中文件,按下 Ctrl+C 组合键,然后在目标文件夹中按下 Ctrl+V 组合键完成。
移动文件则使用 Ctrl+X 和 Ctrl+V 组合键。
3、文件重命名对文件夹中的部分文件进行重命名操作,以更好地识别和分类文件。
选中文件后,右键选择“重命名”,输入新的文件名。
(二)系统设置与优化1、显示设置调整进入系统的显示设置,调整屏幕分辨率、刷新率和色彩深度,观察不同设置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2、电源管理设置根据使用需求,设置计算机的电源计划,如平衡、节能或高性能模式,并调整休眠和待机时间。
3、系统更新与安全设置检查系统更新,确保操作系统处于最新状态。
同时,设置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1、 IP 地址设置手动设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服务器地址,了解网络参数的配置方法。
2、网络共享设置在局域网中,设置共享文件夹,允许其他计算机访问和读写共享文件,实现资源共享。
3、网络故障排查模拟网络连接故障,如网线松动、IP 地址冲突等,通过命令提示符中的相关命令(如 ping、ipconfig 等)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文件操作问题在文件复制过程中,出现了文件丢失的情况。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由于复制操作未完成就中断导致的。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实验一:有关传输介质的实验实验思考题:1.左右两侧线序完全一致,但不是标准线序。
问:能否当正线使用?正线,即直通线,标准568B:两端线序一样,从左至右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8根线中有4根是实际用于数据传输。
问:是哪4根?(1)一一对应接法。
即双绞线的两端芯线要一一对应,即如果一端的第1脚为绿色,另一端的第1脚也必须为绿色的芯线,这样做出来的双绞线通常称之为“直连线”。
但要注意的是4个芯线对通常不分开,即芯线对的两条芯线通常为相邻排列,这个,由于太简单且随意,图上未标出。
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2)1-3、2-6交叉接法。
虽然双绞线有4对8条芯线,但实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4条,即水晶头的第1、第2和第3、第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
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脚连另一端的第3脚,网线一端的第2脚连另一头的第6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
这种排列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交叉线.例如,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时,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这种网线一般用在集线器(交换机)的级连、服务器与集线器(交换机)的连接、对等网计算机的直接连接等情况下。
经常用于两台电脑直接互连传送数据!(3)100M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网线制作规则。
所谓100M接法,是指它能满足100M带宽的通讯速率。
它的接法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固定的,具体是:第1脚——橙白、第2脚——橙色、第3脚——绿白、第4脚——蓝色、第5脚——蓝白、第6脚——绿色、第7脚——棕白、第8脚——棕色,从中可以看出,网线的4对芯线并不全都是相邻排列,第3脚、第4脚、第5脚和第6脚包括2对芯线,但是顺序已错乱。
这种接线方法也是应用于集线器(交换机)与工作站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也就是“直连线”所应用的范围。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北京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七__实验报告表
实验七实验报告表实验名称:学号1120150015姓名史逸帆班级:01011501实验时间:2015年12月4日实验报告表7-1 网络中实现通信互联的主要设备和其功能主要设备功能或描述电脑查看、编辑、发送邮件路由器连接网络DNS服务器解析域名邮件服务器管理邮件的接收、发送路由器A连接网络路由器B连接网络路由器C连接网络路由器D连接网络路由器N连接网络实验报告表7-2域名解析的IP路由通讯的过程步骤操作或过程描述、所涉及设备1由电脑发送给路由器A2路由器A传给路由器N3路由器N发送给DNS服务器(IP:106.17.22.1)DNS服务器解析域名,得到邮件服务器的IP地址5DNS服务器发送给路由器N6路由器N传给路由器A7路由器A发送给电脑实验报告表7-3数据在网络中的IP路由通讯过程步骤操作或过程描述、所涉及设备1电脑(IP:10.7.1.6)将邮件发送给路由器A2路由器A传送给路由器B3路由器B传送给路由器D4路由器D发送给邮件服务器(IP:209.113.21.1)567实验报告表7-4路由器是如何确定进行转发的下一跳路径的路由器IP目标网络子网掩码路由节点地址106.17.22.0255.255.255.0112.12.18.310.7.1.0255.255.255.010.7.1.3A208.5.5.0255.255.255.0112.12.18.3106.17.22.0255.255.255.0112.12.45.310.7.1.0255.255.255.011.45.2.5B209.113.21.0255.255.255.021.22.1.5145.13.21.0255.255.255.0145.13.21.310.7.1.0255.255.255.0202.11.4.7C209.113.21.0255.255.255.0203.4.5.4209.113.21.0255.255.255.0209.113.21.6145.13.21.0255.255.255.021.22.1.7 D208.5.5.0255.255.255.021.22.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
1. 熟悉界面。
运行Wireshark 软件,结合网络教程《WIRESHARK 简明教程界面
说明》(openmaniak.//wireshark_use.php)熟悉界面元素。
2. 抓包练习。
1) 单击“Capture”菜单的“Options”项,在出现的对话框的“Interface”栏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口后单击“Start”按钮。
2) 利用Windows 的有关软件进行一些网络访问,如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ping 其他主机,或者利用IE 浏览器访问某。
3) 单击“Capture”菜单的“Stop”项,观察“封包列表”处显示的所捕获的包。
共有几个包?都有那些类型的包(看“Protocol”列)?
很多包,有以下十个类型:
ARP
DHCPv6
HTTP
ICMPv6
ICMPv3
LLMNR
NBNS
OICQ
TCP
UDP
3. 过滤器的使用。
阅读网络教程《WIRESHARK 简明教程过滤器》(openmaniak.//wireshark_filters.php),使用其中的例子进行练习(注意:需要根据实际的实验环境修改例子中IP 地址和端口等参数)。
来源192.168.99.203的封包
ether[12:2] <= 1500
1. 捕捉任何主机发出的Ethernet 80
2.3 格式的帧(帧的长度字段<=1500),Wireshark 的capture filter 的filter string 设置为:ether[12:2] <= 1500。
ether[12:2] > 1500
捕捉任何主机发出的DIX Ethernet V2(即Ethernet II)格式的帧(帧的长度字段>1500, 帧的长度字段实际上是类型字段),Wireshark 的capture filter 的filterstring 设置为:ether[12:2] > 1500。
分别选择802.3 格式的帧和Ethernet II 的帧各一个(若有相应类型的帧),填写表3。
PDU协议数据单元中,帧的上层PDU是IP分组,802.3将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子层和MAC子层,IP分组分别要经过LLC和MAC层封装才交由物理层传输
Arp host 192.168.55.73
HTTP TCP
实验思考1. 试述TCP/IP 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和主要协议。
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
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 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一数据链路层
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二网络层
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2、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3、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三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其功能包括:
1、格式化信息流;
2、提供可靠传输。
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四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
远程登录TELNET 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
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
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OSI中的层功能TCP/IP协议族
应用层文件传输,电子,文件服务,虚拟终端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没有协议
会话层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没有协议
传输层提供端对端的接口TCP,UDP
网络层为数据包选择路由IP,ICMP,RIP,OSPF,BGP,IGMP
数据链路层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层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ISO2110,IEEE802。
IEEE802.2 TCP/IP协议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传输协议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2. 查阅资料,简述sniffing(嗅探)技术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