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胰岛素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简介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简介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机体内发挥着调节血糖水平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分类以及其作用机制。
I. 胰岛素分类1. 依源泵分析-自源性胰岛素与外源性胰岛素自源性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内源胰岛素,其合成、储存和分泌均由机体自身调节。
而外源性胰岛素则是由外部补充的胰岛素,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使用。
2. 依工艺分类-天然胰岛素、合成胰岛素与基因重组胰岛素天然胰岛素是从动物(如猪、牛)的胰腺中提取得到的,与人体胰岛素结构相似。
合成胰岛素则是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结构与天然胰岛素一致。
基因重组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微生物或细胞表达,然后进行纯化和合成。
II. 胰岛素作用机制胰岛素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机体血糖水平,下面将介绍其作用机制:1. 促进葡萄糖转运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体的激活,增强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 促进糖的合成与储存胰岛素能够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糖原的合成与储存,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3. 抑制葡萄糖生成胰岛素通过抑制肝脏中糖异生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葡萄糖的合成速率,从而减少肝脏对血液中糖的贡献。
4. 促进脂肪合成与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能够刺激脂肪细胞中的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并抑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产生。
5. 蛋白质合成与氨基酸吸收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组织对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抑制蛋白质降解,维持良好的氮平衡。
总结:胰岛素根据来源和工艺可分为自源性胰岛素和外源性胰岛素,以及天然胰岛素、合成胰岛素和基因重组胰岛素。
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促进糖的合成与储存、抑制葡萄糖生成、促进脂肪合成与抑制脂肪分解,以及促进蛋白质合成与氨基酸吸收等多种机制来调节血糖水平。
了解胰岛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及临床应用。
简述合成胰岛素的过程
简述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合成胰岛素的过程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到细菌或其他生物体中,使其能够大量生产胰岛素。
下面将以简述的方式介绍合成胰岛素的过程。
第一步:基因克隆需要从人体胰腺或其他来源获得胰岛素基因。
胰岛素基因是一个由A、B、C和D四个多肽链组成的复杂基因。
利用酶切和连接技术,将胰岛素基因插入到载体DNA上。
载体DNA是一个能够在细菌中复制的DNA分子,常用的载体有质粒等。
第二步:转化细菌将带有胰岛素基因的载体DNA导入到细菌中,通过加热冷却或电击等方法,使细菌能够吸收和稳定胰岛素基因。
这样,细菌就成为了胰岛素基因的宿主,可以通过复制和传递胰岛素基因。
第三步:培养细菌将转化后的细菌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
培养基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等碳源,细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和合成胰岛素。
第四步:表达胰岛素在培养的过程中,细菌会合成和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是一种多肽链,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折叠才能形成完整的胰岛素分子。
第五步:纯化胰岛素将培养液中的细菌和其他杂质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纯净的胰岛素。
纯化的过程通常包括细菌的离心、蛋白质的沉淀和层析等步骤。
第六步:结晶和制剂经过纯化的胰岛素可以通过结晶等方法得到固体形式,并进行进一步的制剂。
制剂的过程包括胰岛素的配方、过滤、灭菌和包装等步骤。
合成胰岛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步骤才能得到纯净的胰岛素。
这些步骤包括基因克隆、转化细菌、培养细菌、表达胰岛素、纯化胰岛素以及结晶和制剂等过程。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大量生产胰岛素,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宝典]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宝典]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工艺一,背景知识1,基因工程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基因工程英文名称:genetic engineering;gene engineering其他名称: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 定义1:狭义的基因工程仅指用体外重组DNA技术去获得新的重组基因;广义的基因工程则指按人们意愿设计,通过改造基因或基因组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如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使大肠杆菌能够生产人所需要的产品;将外源基因转入动物,构建具有新遗传特性的转基因动物;用基因敲除手段,获得有遗传缺陷的动物等。
定义2:将在体外进行修饰、改造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扩充:基因工程是指重组DNA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大组成部分。
上游技术指的是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重组DNA技术);而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一个完整的、用于生产目的的基因工程技术程序包括的基本内容有:(1)外源目标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目标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这一部分的工作是整个基因工程的基础,因此又称为基因工程的上游部分;(2)适合转移、表达载体的构建或目标基因的表达调控结构重组;(3)外源基因的导入;(4)外源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上的整合、表达及检测与转基因生物的筛选;(5)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的核实;(6)转基因新品系的选育和建立,以及转基因新品系的效益分析;(7)生态与进化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8)消费安全评价。
基本操作步骤(上游技术)提取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
如植物的抗病(抗病毒抗细菌)基因,种子的贮藏蛋白的基因,以及人的胰岛素基因干扰素基因等,都是目的基因。
要从浩瀚的“基因海洋”中获得特定的目的基因,是十分不易的。
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的原理
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的原理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的原理主要涉及三个步骤: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
第一步:基因克隆。
首先,从人类组织或细胞中提取出编码胰岛素的基因,即胰岛素原基因(proinsulin gene)。
然后,使用酶切酶将这个基因剪切成多个片段。
接下来,将剪切好的基因片段与载体(通常是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再将这个重组质粒转化到细菌中(如大肠杆菌)进行复制。
经过培养、筛选和鉴定,得到含有胰岛素基因的重组质粒。
第二步:基因表达。
将所得到的重组质粒注入到宿主细胞(通常是培养的动物细胞或真核表达系统)中,使其成为重组表达宿主。
在宿主细胞中,重组质粒会被转录成胰岛素的mRNA,并被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翻译成胰岛素的前体蛋白(proinsulin)。
然后,前体蛋白经过一系列的翻译后修饰,如信号肽的剪切和糖基化等,转变成成熟的胰岛素蛋白。
第三步:纯化。
经过表达的胰岛素会以包括其他蛋白质的复杂混合物的形式出现在表达宿主细胞中。
因此,需要对这个混合物进行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胰岛素。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层析技术,如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根据胰岛素与某些特定配体(如金属离子或抗胰岛素抗体)的亲和性来进行分离和富集。
通过这些层析步骤,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胰岛素。
总结起来,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的原理主要涉及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和纯化。
通过基因克隆,首先获得含有胰岛素基因的重组质粒;接着,通过基因表达,将胰岛素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成胰岛素蛋白;最后,通过纯化步骤,将胰岛素从其他蛋白质中分离出来,并得到高纯度的胰岛素。
这种方法可以大量制备胰岛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提供重要药物。
各类胰岛素的区别
各类胰岛素的区别一、六种常见的胰岛素:1、普通胰岛素:由动物胰腺提取的胰岛素,可引起过敏反应、脂质营养不良及胰岛素耐药,不宜长期使用。
2、基因工程胰岛素:由非致病大肠杆菌加入人体胰岛素基因而转化生成,其结构、化学及生物特性与人体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与动物胰岛素相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和营养不良。
3、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菌产生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为中效胰岛素制剂。
用于中、轻度糖尿病,治疗重度糖尿病患者可与正规胰岛素合用,使作用出现快而维持时间长。
4、中性可溶性人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又称中性人短效胰岛素,结构与天然的人胰岛素相同,可减少过敏反应,避免脂肪萎缩及避免产生抗胰岛素作用。
血液中胰岛素的t1/2 仅几分钟,因此胰岛素制剂的时间作用曲线完全由其吸收特性决定。
5、双时相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优泌林30R:为可溶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以诺和灵30R为例,含30%可溶性胰岛素和7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可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6、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为一快速作用的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其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阻断了胰岛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六聚体和二聚体能迅速地解离为单体而有效地吸收,迅速发挥降糖作用,不需在之前很久就注射,提高了治疗的灵活性。
二、猪胰岛素、牛胰岛素、人胰岛素的区别:胰岛素制剂按来源不同可分为3种:猪胰岛素、牛胰岛素、人胰岛素。
前两种胰岛素是从猪、牛的胰腺中提取出来的,而人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法由细菌生产出来的。
这三种胰岛素都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但牛胰岛素有3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而猪胰岛素只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所以从氨基酸组成上比较,猪胰岛素更接近人胰岛素,因而抗原性就比牛胰岛素弱,故不易在注射后产生抗胰岛素抗体、副作用可能也比牛胰岛素轻。
经过化学提取的猪、牛胰岛素中,除主要含有51个氨基酸的胰岛素分子外,尚夹有少量其它成分如胰岛原,故非纯品,易引起副作用及导致胰岛素抗体生成。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
参考内容
引言
人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对于治疗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传统上,人 胰岛素的生产主要通过从人身体中提取胰岛素原,然后进行化学合成和结构改 造。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生产周期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近 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方法逐渐得到 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利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方法和相关 技术。
展望未来,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有望为糖尿病治疗 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 信未来能够在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优化质量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加强与 其他领域(如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等)的跨学科合作,将为该领域的研究和 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生产流程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生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细胞悬浮: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发酵罐中的无菌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需监测细菌生长情况,以确保细菌处于最佳 生长状态。
2、发酵:当细菌生长到一定密度时,向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诱导剂,以诱导 细菌表达人胰岛素基因。发酵过程中需控制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参数,以 确保细菌正常表达胰岛素基因。
一、背景介绍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细胞体系生产人类所需蛋白质的技术。在过 去几十年中,基因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制药、生物能源、环境保护 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组人胰岛素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胰岛素, 它与人体产生的胰岛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然而,重组人胰岛素的生产过 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3、收集:发酵结束后,收集细菌培养液并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细 胞残骸。
基因工程--胰岛素
胰岛素能降低人体血糖的含量。
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腺的β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使患者血糖过高,继而带来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糖尿病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
19世纪以前,糖尿病像妖魔一样肆意夺走人们的生命,那时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仅4.9年,面对这旷日持久的大浩劫,人类一筹莫展。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Banding)取两条狗的胰脏,将之搅碎过滤,并收集少量液体注射到一只已经出现糖尿病昏迷的小狗身上,奇迹发生了,昏迷的小狗血糖开始下降,当液体注射完毕,世界上第一只从糖尿病昏迷状态下苏醒过来的小狗就站起来跑开了。
从狗胰脏收集的“神奇”液体,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胰岛素。
1922年1月班廷第一次使用从牛胰脏中提取的胰岛素,对一个患糖尿病2年,已被医生放弃的男孩进行治疗,结果“药到病除”。
全世界为这个划时代的医学成果而欢呼!班廷也由此荣获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至今仍然是临床上最有效的方法。
过去,胰岛素主要靠从猪等大家畜胰腺中提取。
从一头猪的胰腺中只能提取出300单位胰岛素,而一个病人每天就需要40单位胰岛素,因此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图7-1 胰岛素生成图大肠杆菌说:给我一个基因,我将源源不断给你药物”基因工程技术一问世,科学家就想到利用该技术来解决胰岛素药源不足的问题。
他们首先要找到胰岛素基因,在人的胰岛细胞里有一段特定结构的DNA分子指挥着胰岛素的合成,然后又找到在人的大肠里存在对人体无害的大肠杆菌。
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随着大肠杆菌的繁殖,胰岛素基因也一代代的遗传下去。
大肠杆菌繁殖速度相当快,大约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把它放到大型的发酵罐里进行人工培养,就可以大量繁殖,并且生产出大量人的胰岛素(图7.1)。
实际上这种大肠杆菌是经过改造已经带上新的遗传性状的细菌,称为基因工程菌。
1978年美国的吉尔伯特研究组用此方法成功地生产了鼠胰岛素,随后依塔库拉研究组用相同方法生产出了人的胰岛素。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
研究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是利用基因工程
技术将人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并使其表达和分泌人类
胰岛素。
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克隆: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载体上,构建重
组胰岛素的基因工程菌株。
2. 表达:将重组胰岛素基因工程菌株进行培养和诱导表达,启动胰岛
素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使其合成胰岛素多肽链。
3. 折叠:由于胰岛素中存在多肽链的结构,其需要正确折叠形成活性
结构。
通过培养条件的调控和辅助分泌蛋白的表达帮助胰岛素多肽链
正确折叠。
4. 分泌:经过折叠的胰岛素多肽链进入细胞分泌途径,通过胞外酶切,胰岛素分泌至外部培养液中。
5. 纯化:将培养液中的胰岛素进行纯化,去除其他杂质,得到纯度较
高的重组人胰岛素。
这种方法相比其他表达系统有以下优势:
1. 大肠杆菌生长快速且易于培养,并且具有可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
2. 人类胰岛素的基因序列已经大量研究,其表达也相对成熟和稳定。
3. 大肠杆菌发酵工艺相对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4. 经过纯化的重组胰岛素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纯度,适用于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新型制备技术
胰岛素的新型制备技术胰岛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荷尔蒙,它可以帮助身体控制血糖水平,以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由于该荷尔蒙的重要性,人们不断寻找新的制备技术,以改进其疗效和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新型胰岛素制备技术。
传统的胰岛素制备方法在讨论新的胰岛素制备技术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制备方法。
传统制备胰岛素的方法通常是使用大肠杆菌或酵母等生物的发酵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在大规模上制备胰岛素,但它也存在许多劣势。
例如,它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并且由于大肠杆菌或酵母在制备过程中所释放出的副产物,使得胰岛素纯度和质量都不够稳定。
新型胰岛素制备技术1. 基因工程法基因工程法是一种比传统的发酵技术为人所熟悉的制备方法。
它的关键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胰岛素的基因嵌入到大肠杆菌或其他细胞中,这些细胞然后通过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得到纯化的胰岛素。
与传统的发酵技术相比,基因工程法的优势在于,它不容易污染,生产效率高,且可以生产更稳定的胰岛素。
2. 包裹多肽胰岛素包裹多肽胰岛素是一种新的胰岛素制剂,这种胰岛素使得糖尿病患者不再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
具体而言,这种制剂包括一种胰岛素和一种弯曲的多肽。
这些多肽能够使胰岛素保持活性,从而改善传统制剂的缺点,例如生物韧性差、口服效果差等。
3. 胰岛素喷雾胰岛素喷雾是一种非常创新的制备方式,它不仅可以改善传统胰岛素制剂的缺陷,而且可以进行更便捷的给药。
这种制剂可以通过鼻腔或口腔吸入,将胰岛素以非注射的方式注入到身体中。
胰岛素喷雾可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
结论总之,胰岛素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荷尔蒙,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人们寻求新型的胰岛素制备技术表明了我们对这种荷尔蒙重要性的认识,新型技术的投入,使得人们能够更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
基因工程法、包裹多肽胰岛素和胰岛素喷雾均是这些技术的常见例子,它们改善了传统胰岛素制剂的缺点,使得人们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具有更高的保证。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一、概述基因工程是一种革命性的生物技术,它允许科学家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精确的操控和改造。
自从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诞生以来,它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新的途径。
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是基因工程在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
重组人胰岛素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与天然人胰岛素相似的生物活性。
它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与传统的动物源胰岛素相比,重组人胰岛素具有纯度高、稳定性好、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在大肠杆菌中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包括基因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宿主细胞的选择、发酵条件的优化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实现重组人胰岛素的高效表达和分泌,从而生产出符合治疗要求的胰岛素产品。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工艺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为重组人胰岛素的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推动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 重组人胰岛素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重组人胰岛素,作为一种生物技术产品,在医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体内,使其能够生产与人体胰岛素功能相似的胰岛素。
这种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口。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全球约有6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7亿。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而重组人胰岛素因其与人体胰岛素的高度相似性,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重组人胰岛素的应用背景源于对胰岛素需求的不断增长。
在重组人胰岛素出现之前,糖尿病患者主要依赖从猪或牛体内提取的胰岛素进行治疗。
胰岛素制备
胰岛素制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生物技术制药参考资料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一、胰岛素的定义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二、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来源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重组人胰岛素(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三、目前,国际上生产医用重组人胰岛素(recombi—nant human insulin,rhI)的方法1、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一)分别发酵生产人胰岛素(human insulin,hi)的A、B链,然后经化学再氧化法,使两条链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形成二硫键,得到hI。
这一方法缺点较多,目前已较少使用;2、用基因工程E.coli发酵生产人胰岛素原(hu—man peoinsulin,hPI),后经加工形成hI。
E.coli系统表达量高,但缺点是不利于表达hI这样的小蛋白,产物易降解,故常采用融和蛋白形式将hPI连接在一个较大的蛋白质后,表达产物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后加工才能形成有活性的hi;3、通过基因工程酵母菌发酵生产hPI,经后加工形成hI。
酵母系统下游后加工比细菌表达系统简单,但缺点是生产慢,生产周期长,且重组蛋白分泌量少(1~50 mg/L),产量低。
因此,虽然rhI投放市场已久,但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和探索更加有效的表达系统和高效的表达策略I2 J,尤其是对E.CO一尻表达系统的研究更是越来越深入,用E.coli系统表达hPI的策略也越来越多。
大肠杆菌基因工程人胰岛素
下游,后者所编码是降解青霉素的酶蛋白,通
常能被大肠杆菌分泌到细胞外。由此构建得到
的工程菌同时具备了稳定高效表达可分泌型融
合蛋白的优良特性,为胰岛素的后续分离纯化
工序减轻了负担。
感谢聆听
还有202-2的小伙伴们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胰岛素AB链分别表达法的基本原理
人胰岛素原表达法
2 将人胰岛素原cDNA编码序列克隆在β-半乳 糖苷酶基因下游,两个DNA片段的连接处仍 为甲硫氨酸密码子。该杂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 高效表达后,分离纯化融合蛋白,并同样采取 溴化氢化学裂解法回收人胰岛素原片段,然后 将之进行体外折叠。由于C肽的存在,胰岛素 原在复性条件下能形成天然的空间构象,为3 对二硫键的正确配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 体外折叠率高达80%以上。为了获得具有生物 活性的胰岛素,经折叠后的人胰岛素原分子必 须用胰蛋白酶特异性切除C肽,可获得完整的 A链以及C端带有精氨酸Arg的B链。
DNA片段分别克隆在含有Ptac启动子和β-半乳 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型质粒上,后者与胰岛素编 码序列形成杂合基因,其连接位点处为甲硫氨 酸密码子。
重组分子分别转化大肠杆菌受体细胞,两种 克隆菌分别合成β-半乳糖苷酶-人胰岛素A链以 及β-半乳糖苷酶-人胰岛素B链两种融合蛋白。 经大规模发酵后,从菌体中分离纯化融合蛋白, 再用溴化氢在甲硫氨酸残基的C端化学切断融 合蛋白,释放出人胰岛素的A链和B链。
工业上可采用下列四种方法大规 模生产人胰岛素: (1)从人的胰中直接提取胰岛素; (2)由单个氨基酸直接化学合成; (3)由猪胰岛素化学转型为人胰 岛素;
(4)利用基因工程菌大规模大规 模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
产人胰岛素大肠杆菌 工程菌的构建策略
基因工程制胰岛素生工版
2.提取RNA,分离RNA
2.1 总RNA的提取
2.2 mRNA的纯化
2.3 mRNA的保存
2021/6/4
11
一、获取外源目的基因片段
2.1 总RNA的提取
总RNA的抽提方法有多种,TRIzol试剂是使用组广 泛的RNA抽提试剂,主要由苯酚和异硫氰酸胍组成, 可以迅速破坏细胞结构,使存在于细胞质及核内的 RNA释放出来,并使核糖体蛋白与RNA分子分离。苯 酚虽可有效地变性蛋白质,但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 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 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RNA酶)。 TRIzol是从细胞和组织中提取总RNA的即用型试剂, 在样品裂解或匀浆过程中,TRIzol能保持RNA完整性。 提 取 RNA 时 , 首 先 用 液 氮 研 磨 材 料 , 匀 浆 , 加 入 TRIzol试剂,进一步破碎细胞并溶解细胞成分。然后加 入氯仿抽提,离心,分离水相和有机相,收集含有 RNA 的 水 相 , 通 过 异 丙 醇 沉 淀 , 可 获 得 比 较 纯 的 总 RNA,用于下一步mRNA的纯化。
配对率提高,折叠率高。工艺路线依然繁琐。
方法三: 需体外折叠。
2021/6/4
7
基因工程获取胰岛素的步骤
一、获取外源目的基因片段 二、选择与获取表达载体 三、重组目的DNA片段与表达载体 四、选择与获取表达细胞 五、重组体导入表达细胞 六、对重组体细胞进行筛选纯化鉴定 七、工程菌产物鉴定和保存 八、发酵培养
③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盐在18℃以下溶解度下降,会阻碍柱内液体流动, 若室温低于18℃最好用LiCl替代NaCl。
④ 寡聚(dT)纤维素柱可在4℃贮存,反复使用。每次使用前应该依 次用NaOH、灭菌ddH2O、上样缓冲液洗柱。
基因工程胰岛素生产流程
基因工程胰岛素生产流程首先呢,得有合适的基因来源。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人类细胞里找到产生胰岛素的基因。
这一步很关键哦!要是基因找错了,后面可就全乱套了。
不过呢,这个找基因的过程也不是那么死板的,不同的实验室或者公司可能会有自己的小窍门。
我觉得只要能准确找到那个产生胰岛素的基因就好啦。
接下来就是把这个基因提取出来。
这就像是从一大把钥匙里挑出一把特定的钥匙一样。
怎么提取呢?这就涉及到一些生物技术手段啦,但咱们不用纠结太多技术细节。
简单说,就是利用一些化学试剂和特殊的仪器设备把基因从细胞里弄出来。
根据经验,这个过程要特别小心,动作稍微大一点可能就会破坏基因的完整性,那可就糟糕了!然后呢,要把提取出来的胰岛素基因放到一个载体里。
这个载体就像一个小卡车,可以把基因运到我们想要的地方。
载体的选择也有不少呢,像质粒就是比较常用的一种。
不过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载体哦。
这一步呀,我觉得就像是给基因找个舒适的“座驾”,好让它顺利到达目的地。
再接下来就是把带有胰岛素基因的载体送到宿主细胞里。
宿主细胞就像是一个小工厂,基因进去之后就可以在里面开始工作啦。
这个宿主细胞可以是细菌,比如大肠杆菌就经常被用到。
为什么选择大肠杆菌呢?因为它繁殖快呀,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人,能快速大量地生产我们想要的东西。
当然啦,选择大肠杆菌也有一些小麻烦,不过只要处理得当就没问题啦。
在宿主细胞里,胰岛素基因就开始指挥细胞合成胰岛素啦。
这个过程有点像在工厂里按照设计图纸生产产品一样。
但是呢,这个环节可能不会那么顺利,有时候细胞可能会不听话,生产出一些不合格的产品。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监测和调整啦。
小提示:可别小看这个监测过程哦!等胰岛素在宿主细胞里合成得差不多了,就要把胰岛素从细胞里分离出来。
这就像从工厂的产品堆里把我们想要的产品挑出来一样。
这个过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只要有合适的方法就可以做到。
我觉得这一步可以更灵活一点,根据自己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就好啦。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一、引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中重组DNA 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技术,为生产重组蛋白素(包括重组人胰岛素)提供了可行性。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
二、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原理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中,首先需要获取重组人胰岛素的基因序列,然后以质粒或病毒为载体将其转染至大肠杆菌的体内,经过培养和发酵,大肠杆菌体内合成重组人胰岛素,并通过纯化后得到最终的产品。
三、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进展1. 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是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关键技术之一。
利用限制酶切剪切 DNA,然后重组连接,将重组的DNA 导入质粒内,再将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实现外源基因的表达。
2.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的选择为了高效地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研究者需要筛选高产重组蛋白素的大肠杆菌菌株,并进行相关的改造以提高其产量。
3. 发酵工艺的优化发酵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重组人胰岛素的产量至关重要。
包括对培养基成分、厌氧发酵条件、发酵时间等因素的优化。
四、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意义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具有重要的生物医药意义。
大肠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其发酵生产成本低、抗污染能力强,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另重组人胰岛素与天然胰岛素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其有着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伦理和社会问题,例如生物安全性、环境影响等方面,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胰岛素 转基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胰岛素转基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胰岛素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其他生物体中,以便在更大规模上生产胰岛素。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胰岛素的生产效率,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探讨胰岛素的作用、转基因技术与胰岛素生产的关系,以及胰岛素转基因产品的应用,旨在全面了解胰岛素转基因技术的意义和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会介绍胰岛素和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会探讨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在人体内的功能,以及转基因技术如何被应用于胰岛素的生产过程中。
我们还将探讨胰岛素转基因产品的应用,以及与传统胰岛素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胰岛素转基因的影响,探讨未来发展的展望以及对这一技术的评价和展望。
通过全面的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胰岛素转基因技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在于探讨胰岛素转基因技术在生产和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胰岛素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胰岛素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将深入探讨转基因技术如何在胰岛素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以及转基因胰岛素产品的优势。
最后,我们将讨论胰岛素转基因对医疗领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展望未来胰岛素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胰岛素转基因技术的重要性和潜力,从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调控血糖水平。
当我们进食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后,血糖水平会上升。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体内细胞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能量供给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使用,从而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恰当的范围内。
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葡萄糖的产生。
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实验报告
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实验报告一、引言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重组人胰岛素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胰岛素,与传统的动物源性胰岛素相比,具有更高的纯度和更好的效果。
本报告旨在介绍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生产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
2. 实验步骤(1)构建表达载体:将人胰岛素基因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
(2)转化大肠杆菌: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中,使其能够表达人胰岛素基因。
(3)培养大肠杆菌:在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其能够表达出人胰岛素。
(4)收集细菌:将细菌离心收集,并用冷冻离心法裂解细胞获得包含目标蛋白的上清液。
(5)纯化目标蛋白: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上清液进行纯化。
(6)鉴定目标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等方法对纯化后的目标蛋白进行鉴定。
三、实验结果1. 表达载体构建将人胰岛素基因插入pET-28a(+)表达载体中,经PCR扩增和酶切,得到正确的表达载体。
2. 转化大肠杆菌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利用热激法转化。
经PCR检测和测序验证,转化效率较高。
3. 大肠杆菌培养在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经过16小时的培养后,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
经过4小时的诱导,大肠杆菌开始表达人胰岛素基因。
4. 目标蛋白纯化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上清液进行纯化。
最终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
5. 目标蛋白鉴定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等方法对纯化后的目标蛋白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目标蛋白具有正确的分子量和免疫反应性。
四、实验讨论本实验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生产了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并对其进行了纯化和鉴定。
其中,表达载体构建和大肠杆菌转化是实验的关键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条件以确保表达效率和转化效率。
胰岛素制备工艺
胰岛素制备工艺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制备工艺是指将胰岛素从动物源或基因工程菌株中提取或合成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制备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步骤。
胰岛素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两种:动物源胰岛素和基因工程胰岛素。
动物源胰岛素是从动物胰腺中提取的,而基因工程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
这两种制备工艺在核心步骤上有所不同,但整体流程相似。
动物源胰岛素的制备工艺需要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
提取胰岛素的方法通常是将动物胰腺切碎,用酸性溶液进行浸泡,使胰岛素从胰腺组织中释放出来。
然后,使用过滤和离心等方法将胰岛素分离出来。
而基因工程胰岛素的制备工艺则需要先选择合适的表达宿主菌株,如大肠杆菌。
将人类胰岛素基因导入到宿主菌株中,使其表达出胰岛素蛋白。
随后,通过培养和发酵等步骤,大量生产胰岛素蛋白。
最后,通过纯化和结晶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基因工程胰岛素。
无论是动物源胰岛素还是基因工程胰岛素,制备工艺中的纯化步骤都非常重要。
纯化的目的是去除杂质,提高胰岛素的纯度。
纯化方法包括离心、层析、电泳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胰岛素从其他蛋白质和杂质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胰岛素。
除了纯化步骤,胰岛素制备工艺中的结晶步骤也十分关键。
结晶是将溶液中的胰岛素分离出来,得到固体结晶体的过程。
结晶的方法有多种,如悬浮结晶、溶剂结晶等。
通过合适的结晶条件,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胰岛素晶体。
胰岛素制备工艺中还有一些辅助步骤,如溶解、过滤、浓缩等。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在制备过程中保证胰岛素的质量和纯度。
总结起来,胰岛素制备工艺包括胰岛素提取、纯化、结晶等关键步骤。
无论是动物源胰岛素还是基因工程胰岛素,都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来得到高纯度的胰岛素。
胰岛素的制备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和控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胰岛素制备工艺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能降低人体血糖的含量。
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腺的β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使患者血糖过高,继而带来吃得多、
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糖尿病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
19世纪以前,糖尿病像妖魔一样肆意夺走人们的生命,那时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仅4.9年,面对这旷日持久的大浩劫,人类一筹莫展。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Banding)
取两条狗的胰脏,将之搅碎过滤,并收集少量液体注射到一只已经出现糖尿病昏迷的小狗身上,奇迹发生了,昏迷的小狗血糖开始下降,当液体注射完毕,世界上第一只从糖尿病昏迷状态下苏醒过来的小狗就站起来跑开了。
从狗胰脏收集的“神奇”液体,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胰岛素。
1922年1月班廷第一次使用从牛胰脏中提取的胰岛素,对一个患糖尿病2年,已被医生放弃的男孩进行治疗,结果“药到病除”。
全世界为这个划时代的医学成果而欢呼!班廷也由此荣获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至今仍然是临床上最有效的方法。
过去,胰岛素主要靠从猪等大家畜胰腺中提取。
从一头猪的胰腺中只能提取出300单位胰岛素,而一个病人每天就需要40单位胰岛素,因此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图7-1 胰岛素生成图大肠杆菌说:给我一个基因,我将源源不断给你药物”
基因工程技术一问世,科学家就想到利用该技术来解决胰岛素药源不足的问题。
他们首先要找到胰岛素基因,在人的胰岛细胞里有一段特定结构的DNA分子指挥着胰岛素的合成,然后又找到在人的大肠里存在对人体无害的大肠杆菌。
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随着大肠杆菌的繁殖,胰岛素基因也一代代的遗传下去。
大肠杆菌繁殖速度相当快,大约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把它放到大型的发酵罐里进行人工培养,就可以大量繁殖,并且生产出大量人的胰岛素(图7.1)。
实际上这种大肠杆菌是经过改造已经带上新的遗传性状的细菌,称为基因工程菌。
1978年美国的吉尔伯特研究组用此方法成功地生产了鼠胰岛素,随后依塔库拉研究组用相同方法生产出了人的胰岛素。
1981年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产品正式投入市场,大肠杆菌成了名副其实的生产胰岛素的“活工厂”,胰岛素供不应求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生产为制药工厂开辟了新天地,开创了制药工业的新时代。
有了好药,电子工业又开发出精巧灵敏的血糖自我检测器,患者可随时用指尖血测得血糖值,再由医生指导用降血糖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使糖尿病的控制有了革命性的大变化。
更进一步的产品,如“免刺手指血糖检测器”、“免打针胰岛素(口吸喷雾器)”很快也会上市。
但是科学家最大的期望,是用基因疗法来根治糖尿病。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进一步设想,将胰岛素基因通过一定的手段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有关细胞里,让新移入的基因来指挥细胞生产机体所需要的胰岛素。
据报道,
一个由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实验鼠体内,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胰岛素基因导入位于胃部和小肠的K细胞。
结果发现,实验鼠能够产生人类胰岛素,甚至在破坏了胰腺β细胞后,新的K细胞仍然能够防止实验鼠患上糖尿病,因为新的K细胞具备了储存和释放胰岛素的“所需的机制”。
这一成功,意味着从理论上讲用基因疗法来治疗糖尿病是可行的。
但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包括如何使胰岛素基因进入人类K细胞并进行稳定表达等。
相信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在不久的将来,就不用像现在治疗糖尿病那样天天注射胰岛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