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妆重彩总相宜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教案
雨霖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
2、难点: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简介引入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婉约词代表。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柳永在北宋词坛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
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
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有《乐章集》问世。
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音律和谐,美妙动听,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大都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
二、朗读并赏析1、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写他要离开汴京(今开封)去各地飘泊时和他的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离愁别恨。
2、逐句赏析上片(学生朗读、体会、讨论后分组发言,教师纠正)(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凄凉急促地叫着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急雨刚刚停歇对:面对。
分析: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酿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
试想:在树上寒蝉凄切的叫声里,在暮色苍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送别时面对长亭,该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啊!就在这个时候,阵阵骤雨,刚刚收住了雨脚,好朋友啊,就要走了!这时节,动人的愁思将怎样地抒发出来呢?(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词两首《蝶恋花》《望海潮》
• “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 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 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王国维:人生的三大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蓦 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望海潮
写作背景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 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 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 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 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 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3. 柳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 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 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可以 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
*上阙写登楼伫望情景,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 之态,笔意婉约含蓄。 *下阙先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 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 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才揭明“春愁”原来就是“相思”。
写思念意中人,抒发了刻骨相思之情。 感情基调:低缓,哀愁
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
年少成名露锋芒才华横溢动京城
嘉佑元年,苏轼赴京应试,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
任职凤翔府判官仕宦生涯第一站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还朝京城遇变法政见不和遭打压
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还乡守孝三年后还朝。此时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站队昔日恩师欧阳修在内的旧党,时常弹劾新法弊端,于是在朝廷遭到不少排挤
【拓展链接】
苏轼的写在路上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辗转多地,留下多首诗词名篇
家乡——眉山
【写少年时期父亲严格教导】
夜梦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始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刘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犹然仙。
如我当以犀革编。
成名——汴京
【春风得意,感受美景和美食】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修堤——杭州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辗转——密州
【十年生死,悼念亡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让我也暂且抒发一下少年的张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戴锦帽,身上穿着貂皮大衣,带领随从千骑席卷过平坦的小山冈。为了报答倾城百姓相随,我亲自射杀猛虎,就像当年的孙权一样。
描写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句子
描写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句子
1. 她的美丽如同清晨的露珠,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气息。
2. 无论她选择淡妆还是浓抹,总能巧妙地突显她独特的气质,让人过目难忘。
3. 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无论是淡雅的素妆还是艳丽的浓妆,都能展现出她的迷人魅力。
4. 不管是淡妆的素雅还是浓抹的艳丽,她都能在不同的妆容风格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5. 她的妆容如同艺术的杰作,无论是淡妆的轻盈还是浓抹的华丽,都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6. 她的美丽不仅仅来自于外表的修饰,更是一种内在气质的散发。
淡妆浓抹,皆是她自信的表达。
7. 无论是清新自然的淡妆还是浓墨重彩的浓抹,她都能在不同的场合中展现出最迷人的一面。
8. 她的妆容风格多变,但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能完美地衬托出她的美丽和个性。
9. 她的美丽如同天边的彩虹,淡妆浓抹总相宜,每一种色彩都能为她增添独特的魅力。
10. 无论是简约的淡妆还是精致的浓抹,她都能在妆容的变换中展现出女性的优雅与魅力。
轻描重彩总相宜的诗句
轻描重彩总相宜的诗句
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
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作者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意笃八极,神游万仞。
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浓妆淡抹总相宜
丈/ 杨筱 艳  ̄ ] / T ONY
磅:
・ 囊
二
又到了下午 茶时 间 ,今天我 们用英 国人非常 喜欢 的姜汁饼干 l } 0 u。
来配红 茶 。要知道 ,圣诞 节 的时候 ,人 们还会将 姜汁饼 干做成 各
毋
— 毋啤 盥 A; 血 、 . 珊 穆. ■ 疆 - P m 幽 主 _ 孽 秣 霸 鄹
一
段 写得 多么 详细 ,似乎 不那么 简洁 。可是 , “ 粗 大 、紧闭 、半
掩 、眩 目 、苍 白”这一 系列的 词 ,准 确地描绘 出一室的陈 设 ,让
姆
罱
霸
。 习 . 蒴
谁 ,这样 放诞 无礼? ”心下想 时,只见一群媳 妇 丫鬟拥 着一 个丽人
从 后 房进 采 这 个 人 打扮 与 姑 娘 们 不 同 , 彩 绣 辉 煌 ,恍 若 神 妃 仙
子 头上戴 着金 丝八 宝攒珠 髻 ,绾着朝 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戏 着赤
金盘螭 缨络 圈, 身上 穿着缕 金 百蝶 穿 花大红 云缎 窄褙( k 白 n ) 袄 ,外
这一段选 自汪 曾祺 先生的短篇小说 《 受戒 》,描 写的是小和尚
霸
。
。 彝. 静
■ -
∞
明子看着小姑娘英子走在 田埂 上时的心理活动 ,在这段 当 中,没有 任何一个华丽的形容词 ,也 没有正面写到小英子 的容颜 、穿着或是
动作 ,只写 了她 留在泥地 上的小脚印 ,明子连 英子脚 弓部分缺掉 的
聋
.
■船
嚣
■
黧
一
轻 描淡 写美 ,但并 不 是说 ,浓 墨 重 彩的描 写 就不 好 ,有 时 ,
淡妆浓抺总相宜的意思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
你们看呀,有些姐姐或者阿姨化妆,有时候化得淡淡的,就像只涂了一点点口红和腮红;有时候化得浓浓的,眼影啊、睫毛啊都弄得很漂亮。
那“淡妆浓抹总相宜”呢,就是说不管是淡淡的妆,还是浓浓的妆,看起来都很好看,都很合适。
比如说,咱们班的小花同学,参加表演的时候化了个浓妆,像个小公主,特别美;平时上学的时候,她只是简单地梳梳头发,看起来也很可爱。
这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朋友们,能懂不?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
就像公园里的花,春天的时候,桃花开得粉粉嫩嫩的,淡淡的颜色,特别好看;到了夏天,荷花开得特别鲜艳,红红绿绿的,浓浓的色彩,也美极了。
还有秋天的枫叶,有的红得很淡,有的红得特别深,不管什么样,都让秋天变得很漂亮。
这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哟。
小朋友们,是不是有点明白了?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
小朋友们,“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呢。
比如说,过年的时候,妈妈穿上红色的新衣服,化了个浓妆,特别喜庆;平时在家,妈妈穿着简单的睡衣,素颜的样子也很温柔。
又比如说,咱们去动物园,白天看那些动物,色彩淡淡的,很自然;晚上有时候有灯光秀,动物们被照得五颜六色,浓浓的色彩,也很有趣。
小朋友们,不管是淡淡的样子,还是浓浓的样子,都有自己的美,对不对?。
戏曲诗词 戏曲诗词常识
戏曲诗词戏曲诗词常识1.描写戏曲的古诗1、宋·苏轼《戏子由》原文选段: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释义:戏子的声音有时候就像教书的先生拉的长长的,有时又像学舍一样小小的。
2、宋·韩淲《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原文选段:人生等戏剧,衮衮徒区区。
释义:这人生就像戏曲一样,有起有伏,必定不是顺畅的。
3、唐·白居易《琵琶行》原文选段: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释义:曾经弹奏完曲子让老师都佩服,化完妆周围的艺妓都嫉妒我。
4、宋·苏轼《古意》原文选段:等为戏剧谁能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释义:苏轼追溯到事情的起始,笑向那“翁”问道:“同为戏剧到底是谁最早演习的?我笑对老翁说:‘还是儿子更贤于您!5、唐·白居易《长恨歌》原文选段: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释义:戏子舞女的鬓发已经白了,宫中的侍女也青春不再。
2.有关戏曲的古诗推荐:戏子由【宋】苏轼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溪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旗旄. 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棰.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 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戏子由》是北宋诗人苏轼写的七言古诗。
诗词里边描述了生旦净末丑还有人生感悟的种种,在经由戏曲的演义和表现感慨自身的咏叹。
戏子:戏子的说法诞生于晋代。
中国在汉代就出现了源自对狩猎活动模仿的角抵戏,在汉之前它被称为“蚩尤戏”。
同时也是是对古代时期戏曲演绎者的总称。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浓妆淡抹总相宜 ——浅谈散文的语言美化
浓妆淡抹总相宜——浅谈散文的语言美化教学参考0913 1512浓妆淡抹总相宜——浅谈散文的语言美化一、要点解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笔调的魅力,固然来自作家的真性情,但要将其化作文学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还必须依靠驾驭文字的娴熟、笔墨的高度净化、美化。
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
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
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散文语言的美根据风格的不同,可分为朴素美、华丽美、哲理美。
叙事抒情类往往体现出朴素美,写景抒情类则体现出华丽美,而议论抒情类则体现出哲理美。
“美是多种多样的……含蓄朴素同样是美,而且往往是美的极致。
”作家徐迟的经验之谈鞭辟入里。
事实确实如此,写作时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述事则如其口出”,文句像平时说的话那样质朴无华,淳真自然,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美文佳作。
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并不排斥华丽美。
在散文作品里,我们往往看到朴素和华丽两副笔墨并用。
该浓墨重彩的地方,尽意渲染,如天边锦缎般的晚霞;该朴素的地方,轻描淡写,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
朴素有如美女的“淡扫蛾眉”,华丽亦非丽词艳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艺术加工,以揭示人生哲理为主的散文则体现出哲理美。
这类散文的语言富于哲理,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语言的海洋是辽阔无边的。
行文潇洒,不拘一格,新颖的语言,精采的叠句,巧妙的比喻,优美的排比,隽永的格言,迷人的情韵,多种艺术技巧的运用,将使散文语言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
二、方法指导(一)使语言具有朴素美惠特曼说:“艺术的艺术,表达的光辉和文字的光彩,都在于质朴。
没有什么比质朴更好的了。
”古人云:“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
让我们牢记这个道理,让文句从心田中流淌出来,像平时说的话那样生动活泼、质朴淳真、清新自然!追求语言的朴素美。
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脍炙人口,是一篇朴素自然的美文。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鉴赏及译文赏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鉴赏及译文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是由柳永所创作的,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望海潮·东南形胜》宋代: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茂盛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描述浓妆重彩的诗句
描述浓妆重彩的诗句1. 形容浓妆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摸总相宜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清平调>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出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洛神赋)。
2. 形容浓妆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摸总相宜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出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洛神赋)3. 描写美女妆容的诗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三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眄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一、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及要求(一)标准性作为播音主持从业人员,首先要做到语言的标准性。
而规范性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
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和主持人,首先要能够准确熟练的运用普通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的标准性就不仅仅要会使用普通话,主持人还应该具备清晰的思维、准确的语感、严密的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播音主持语言的标准性要求绝对不能认为是“呆板”,决不能把规范性与艺术感对立起来。
(二)严肃性严肃性,是指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在使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时候,即在话筒前进行播音创作的时候,必须保持端庄、郑重的气质和态度,在语流中充满庄重、可信的意味,“庄重而不呆板,活泼而不轻浮”。
不能把庄重性理解为装腔作势、故作深沉、不苟言笑、虚与委蛇。
但是,庄重性可以“寓庄于谐”,可以“谈笑风生”。
而这,同玩世不恭、插科打诨、哗众取宠、打情骂俏是水火不相容的。
庄重性的表现是“善言”而不“轻言”,就是说开口说话之前要慎重,说话过程中要稳重,尽量不要“失言”,尽力使受众接受、相信、愉悦。
因此,对“庄重性”的否定,必然导致“语无伦次”、“油腔滑调”。
用什么态度,说什么话,怎么去说,直接关系到听话人的信任程度、接受程度。
播音语言的庄重性正是从广播电视传播的角度,考虑到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提出来的。
庄重性,并不对表达方式、语体风格加以限制,它只在下限上对俗言媚语、低级趣味予以摒弃。
至于上限,将在美学领域的民族化层面上得到延展,本书不作详论。
庄重性的核心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
(三)发动性发动性鼓动性是任何宣传语言所共有的,广播电视播音语言也不例外。
广播电视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江泽民语),“引人向上”,“催人奋进”,是播音语言的一个本质属性。
这一切,一言以蔽之,就是“鼓动性”。
当然,“鼓动性”同“不喊不革命”的内涵有着根本的区别。
淡妆浓抹总相宜_论_子夜_的结构艺术
去,以背水一战。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早已从“益
中”中脱身的杜竹斋又火线倒戈,转向赵伯韬一边,
致使吴荪甫彻底失败。这其中体现出吴荪甫性格中
果决善断的背后是狐疑惶惑,充满自信的背后是悲
观绝望,遇事胸有成竹的背后是张皇失措,这种复杂
的性格,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中国民
在创作(子夜》之前,“就写下详细大纲,列出人物表,
男的女的,资本家工人……各个人的性格、教养以及
发展等等,都拟好。第二步便是按故事一承一启的
写下大纲,然后才开始写。”⑤纵观(子夜)的结构,主
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
各条线索同时提出、交相发展的网状结构,是
(子夜》在结构上的第一个特色。这种写法有三条好
收稿日期:2000一04一20
作者简介:宋宁(1982一),女,山东曹县人,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2001年宋宁:淡妆浓抹总相宜第3期
了农村中农民与地主的矛盾;通过莫干丛的报告,点
出了吴荪甫与工人之间的矛盾……,而吴荪甫就处
于各种矛盾的中心。在以后的各个章节,通过工厂一、
农村、公债市场三条主要线索,把上述各种矛盾,围
宜”。就连那位向来反对新文学的学衡派代表人物
吴必,也不得不承认(子夜》是“结构最佳之书”⑧。
注:
①⑧茅盾:(<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见(新文学史科》
1981年第4期。
②茅盾:(小说研究Al汇》,上海世界书局1928年3月出
版。
③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文艺学习》1956年4期。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从资本家华贵的客厅到华愚
饭店的隐秘包房,从冲锋打仗一样的交易所到筹谋
宜诗词 淡状浓抺总相宜诗词
宜诗词淡状浓抺总相宜诗词今天给各位分享宜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淡状浓抺总相宜诗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生辰时宜诗句生辰时宜诗句生辰时宜诗句:生辰之庆好繁华,日光普照更添色。
生聚同相庆,日盼共言欢。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表达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表达了1. 关于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诗句关于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诗句 1.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宋代苏轼(苏东坡)所作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
全诗如下: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是指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提示:湖指杭州西湖。
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
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将西湖喻为美女西施,已成千古定论。
湖因诗而名“西子湖”,可证也。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
天生丽质。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2.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诗名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提示:湖指杭州西湖。
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
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将西湖喻为美女西施,已成千古定论。
湖因诗而名“西子湖”,可证也。
然而明人唐宜久,有一文,谓“昔人以西湖比西子,人皆知其为誉西子也。
而西湖之病,则寓乎其间乎宜诗词?可见古人比类之工,寓讽之隐:不言西湖无有丈夫气,但借其声称以誉天下之殊色,而人自不察耳。
戏曲妆容描写的句子
戏曲妆容描写的句⼦1. 描写唱戏时画的妆的词语有哪些惊鸿⼀瞥秀⾊可餐倾国倾城轻云出岫天姿国⾊颠倒众⽣明眸善睐风情万种仪态万⽅眉⽬如画冰肌⽟⾻姣花如⽔扶柳若风聘婷秀雅娥娜翩跹俏丽多姿顾盼流转端庄优雅⼤家闺秀优雅⼤⽅婀娜多姿清新单纯秀⽽不媚明艳动⼈举步轻摇楚楚动⼈柔枝嫩叶袅袅娉娉袅袅婷婷⾯若桃花如琬似花柳眉杏眼樱桃⼩⼝华如桃李桃羞杏让如花似⽉芙蓉如⾯娇艳惊⼈秀⾊可餐粉妆⽟琢桃腮杏脸明⽬皓齿淡扫峨眉⾹肌⽟肤清丝纠缠剪⽔双瞳⾯如傅粉⾯如冠⽟姹紫嫣红春暖花⾹春⾊满园春深似海⽃艳争辉蛾眉皓齿飞阁流丹皓齿蛾眉花颜⽉貌尽态极妍落英缤纷靡颜腻理螓⾸蛾眉曲眉丰颊霞光万道艳紫妖红余霞成绮涎⽟沫珠⾹消⽟殒煦⾊韶光妍蚩好恶朱唇皓齿蛾眉曼睩蛾眉螓⾸皓齿朱唇韶颜稚齿贤贤易⾊云容⽉貌⽬若秋⽔肤若凝脂⽓似幽兰乌珠顾盼(形容眼睛很美很有神)朱唇素⼿回眸⽣花柔枝嫩条⾊衰爱弛⾹消⽟碎秀⾊可餐夭桃秾李夭桃穠李倚姣作媚⽟碎⾹残逞娇呈美离魂倩⼥清词丽句清辞丽句清辞丽曲爽⼼悦⽬宛转蛾眉我见犹怜宜嗔宜喜宜喜宜嗔旖旎风光远⼭芙蓉章台杨柳左家娇⼥软⽟温⾹2. 描写戏曲的语句1. 内练⼀⼝⽓,外练筋⾻⽪。
2. 艺要会,得挨累。
3. 闲着练,忙着⽤。
4. 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 百艺不如⼀精。
6. 忙⽽不乱,慢⽽不断。
7.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
8. 兰花⼿,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9. 净⾏要撑,旦⾏要松,⽣⾏要⼸,武⾏取当中。
10. 站有站相,坐有坐样。
11. ⼿到眼到,眼到⼿到。
12. 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13. 欲前先后,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14. 唱戏不动情,看戏不同情。
15. 台上⼀现,台下⼗年。
16. 唱戏碰了钉,才知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76366艺不精17. ⼒不磨得锈,腿不练得皱,18. 站如亭亭⽟树,⾏如风送落叶。
19. 神在两眼,情在脸⾯。
浓妆淡抹总相宜
浓妆淡抹总相宜作者:范悦来源:《中国中小学美术》2021年第09期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中国女性化妆的习惯在夏、商、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
中国历史上有“宫内三千粉黛齐梳妆,宫墙外现桃花溪”的盛况,说的是宫内的女子将一河水都洗成了胭脂色,可见她们当时用了不少化妆品。
她们将赤铁矿(图1)磨成粉末涂抹在脸上,装扮自己。
到了夏、商、周代,化妆粉被发明出来,这种化妆粉与原始社会不同,它是红枣汁凝固后做成的,由于这种染料对皮肤的刺激比较小,因此在商纣王时代非常受欢迎。
女子们将这些纯天然的“花粉”涂抹在脸上,衬托出她们的容貌,当时最流行的妆容是“桃花妆”。
到了秦代,宫中的女子在脸上涂红、描画眉毛已经很普遍了。
汉代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化妆品制作的人,这大概可以算是“化妆品工业”的起源了。
到了唐代,妇女的化妆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代仕女的面部妆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化妆的顺序也是十分繁琐,包括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几个步骤。
此时她们的审美标准也从清雅秀丽向雍容华贵过渡。
1.养颜增白敷铅粉化妆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敷粉。
据记载,妆粉的发现和应用可能在周代之前就出现了。
最早的妆粉是以大米或粟米研磨成粉末,然后经过反复淘洗,把米粉浸泡、过滤、磨浆、干燥,制成粉饼。
(图2)古人制作的这种粉饼比我们今天用的铅粉更胜一筹,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过其增白功效和光泽度也不如铅粉。
秦汉时期,随着炼丹技术的成熟,铅粉应运而生。
到了唐代,妇女不仅在脸部擦白粉,就连颈部和胸部都会擦涂白粉。
贞观之后,伴随唐朝的合蕃政策,开始流行将红褐色的粉涂在脸上的妆容,叫“赭面”,当时还曾盛行一时。
2.浓妆淡抹胭脂红唐朝时流行妆红,跟我们今天化妆非常类似,就是先敷白粉,再涂胭脂,相当于现在涂腮红的方法。
胭脂俗称红蓝花,用它制成膏或粉,化妆时先施白粉,然后将胭脂在手心调匀,擦在两颊,犹如一抹斜阳。
妆红的颜色也依据深浅、范围变化多样,有的只涂抹在双颊,有的几乎将满脸涂红。
十首浓淡相宜的古诗词,远看如淡近看浓,双立亭亭傲晚风
十首浓淡相宜的古诗词,远看如淡近看浓,双立亭亭傲晚风绿叶衬红花,书香伴。
春回大地、寒气未消,腊梅浅淡、白兰香艳,“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说话需要抑扬顿挫,文章岂能平淡无味。
宋朝的杨万里描写海棠,“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元代的刘诜刻画青竹,“远看如淡近看浓,双立傲晚风。
”有时浓墨重彩,有时淡抹轻描,才能相得益彰,耐人寻味。
大图模式苏轼曾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不仅我们穿着打扮要搭配得当,为人处世也需以平常心对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处之。
中更需要浓淡相宜,才能显得色彩匀称、和谐自然。
元好问观景,“云烟故为出浓淡,鱼鸟似欲留婆娑”;张可久出游,“画船来往,总相宜处,浓淡阴晴。
”情到浓处情亦深,意至淡境意更幽,下面精选十首浓淡相宜的古,一起欣赏!大图模式1、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颔联和颈联浓墨重彩,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而首联则是轻描淡写,白居易有一副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
大图模式2、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赏析:上阙用浓墨描写金陵的壮丽景色,船帆飘动,酒旗迎风,云掩彩舟,白鹭腾空。
美丽的江天景色使诗人极为赞赏也极为陶醉,同时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
下阙语言淡素,吊古伤今,六朝的往事都随水逝去,空余寒烟芳草。
大图模式3、寻隐者不遇唐代: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徐元杰《湖上》译文《湖上》鉴赏及赏析
徐元杰《湖上》译文《湖上》鉴赏及赏析《湖上》是由徐元杰所创作的,这首诗前两句描绘西湖春天的繁华胜景:繁花似锦,团簇如树,群莺欢叫,岸边草长,湖面平静,白鹭翻飞,勾画出一幅西湖春景图。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湖上》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湖上》宋代: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湖上》译文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一群黄莺儿乱啼,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
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夕阳里船船游客吹箫击鼓兴尽而归。
《湖上》注释湖:指杭州西湖。
红树:指开满红花的树。
乱莺啼:指到处都是黄莺的啼叫。
长:茂盛。
人意:游人的心情。
箫鼓:吹箫击鼓,指游船上奏着音乐。
几船归:意为有许多船归去。
《湖上》赏析这首诗写诗人泛舟湖上,为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
前两句着重写景。
“花开红树乱莺啼”一句,从气氛上烘托出西湖春天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
“花开”而使树显得红得耀眼,点出游湖的节令是春意正浓之时,同时又从视觉角度照应诗题,说明观景之人正在“湖上”。
“乱莺啼”从听觉效果上更进一步渲染春天热烈的气氛。
这里“乱”字用得很好,它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那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这一动一静给春景又平添了几分魅力。
诗人以浪漫、具有强烈情感的红色为基调,点以明快、活泼的黄色,形成鲜艳夺目的暖色调,从而产生了亢奋向上之情,成功地完成了画面气氛的渲染。
假如将“花开红树乱莺啼”比作一幅图画的中景,那么,“草长平湖白鹭飞”一句则是这幅画的远景。
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水天一色,远处芳草繁茂泛青,近处湖水碧波激艳,沙洲上几只白鹭怡然自得地时飞时落。
这里以大自然的绿色为主,点缀些素洁的白色,形成一种偏冷的色调,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
与第一句浓墨重彩的笔法迥然不同的是,诗人在这里用轻描淡写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淡泊的意境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
轻描重彩总相宜
榆林市横山县石湾中学
学生写生荷塘线描稿(一)
学生写生荷塘线描稿(二)
轻 描 重 彩 总 相 宜
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凡以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 花鸟画的画法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写意
工笔
兼工带写
工笔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事物的 形象特征,是传统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 工笔画法 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 出 水 芙 蓉 图 》 宋 吴 炳 (23.8X25.1 厘 米 )
宋 崔 白 《 双 喜 图 》 高 193 7 103 4 . 厘 米 、 宽 . 厘 米
宋 崔 白 《 双 喜 图 》 高 193 7 103 4 . 厘 米 、 宽
宋 李迪《雏鸡待饲图 .》 厘 米
分组赏析、讨论品评
白描
淡彩
重彩
没骨
发仔 现细 品 了味 什《 么出 ?水 芙 蓉 图 》 , 你 看 到 什 么 ?
思 考 :
《 出 水 芙 蓉 图 》 宋 吴 炳 (23.8X25.1 厘 米 )
在把 续 《 神一 北 出 形朵 宋 水 兼满 院 芙 备构 体 蓉 的图 工 图 同的 笔 》 时荷 画 , ,花 的 画 注花 “ 幅 重瓣 格 也 了脉 物 很 形络 穷 小 式细 理 的致 ” 装有 的 饰规 认 美律 真 感的 态 厘 。描 度 米 绘,, 出作沿 来者 , (23.8X25.1 )
第三组同学品一品
第一组讨论《雏鸡待饲图》
第二组讨论崔白《双喜图》,
第一组、第二组同学品一品 画面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观此图你会被怎样的细节触动?
这两幅画构图 和用色上有什么特 点?并谈谈画家在 苦心“经营位置” 时,背景为什么要 留白?。
宋 李 迪 《 雏 鸡 待 饲 图 》Biblioteka 宋 崔 白 《 双 喜 图 》
高 . 厘 米 、 宽 . 厘 米 193 7 103 4
如 何 画 工 笔 花 鸟 画 ? 需 要 做 哪 些 准 备 ?
1.熟宣、熟绢 2.勾线笔 3.不少于2只染笔: 多为羊毫 4.墨、 水盂、 颜料、 调色盘等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