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

作者:万前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01期

摘要介绍了樗蚕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樗蚕;形态特性;生活习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1-0206-02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主要寄主有核桃(Juglans regia)、石榴(Punica gran-atum)、柑桔(Citrus reticulata)、蓖麻(Ricinus communis)、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乌桕(Sapium sebiferum)、银杏(Ginkgo bilob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白兰花(Mich-elia alba)、槐(Sophora sp.)、柳(Salix sp.)等。近年来,樗蚕对天柱山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檫木(Sassafras tzumu)危害较为严重,幼虫食叶和嫩芽,轻者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把叶片吃光。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30 mm,翅展110~130 mm。体青褐色。头部四周、颈板前端、前胸后缘、腹部背面、侧线及末端都为白色。腹部背面各节有白色斑纹6对,其中间有断续的白纵线。前翅褐色,前翅顶角后缘呈钝钩状,顶角圆而突出,粉紫色,具黑色眼状斑,斑的上边为白色弧形[1]。前后翅中央各有1个较大的新月形斑,新月形斑上缘深褐色,中间半透明,下缘土黄色;外侧具1条纵贯全翅的宽带,宽带中间粉红色、外侧白色、内侧深褐色、基角褐色,其边缘有1条白色曲纹。幼龄幼虫淡黄色,有黑色斑点。中龄后全体被白粉,青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5~75 mm。体粗大,头部、前胸、中胸对称蓝绿色棘状突起,此突起略向后倾斜。亚背线上的比其他2排更大,突起之间有黑色小点。气门筛淡黄色,围气门偏黑色。胸足黄色,腹足青绿色,端部黄色。蛹呈口袋状或橄榄形,长约50 mm,上端开口,两头小中间粗,用丝缀叶而成,土黄色或灰白色[2]。茧柄长40~130 mm,常以1张寄主的叶包着半边茧。蛹棕褐色,长26~30 mm,宽14 mm。椭圆形,体上多横皱纹。卵灰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少数暗斑点,扁椭圆形,长约1.5 mm。

2生活习性

在天柱山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5~10 d。成虫羽化高峰期在5月25—31日,而以10:00至次日2:00为盛。羽化凌晨时从茧柄基部孔洞中爬出停息于茧或枝条上,此时翅柔软,并排出灰褐色体液,经30~60 min,翅硬化后

方开始飞翔,并有远距离飞行能力,飞行可达3 km以上[3]。成虫具有趋光性,飞翔力较强。雌蛾性引诱力甚强,羽化出的成虫当即进行交配,交尾、产卵也多在23:00至次日2:00进行,交尾时间可持续10~18 h。未交配过的雌蛾置于室内笼中连续引诱雄蛾,雌蛾剪去双翅后能促进交配,而室内饲养出的蛾子不易交配。交尾后的雌虫产卵于寄主叶背,聚集成堆,产卵量为(276.0±50.5)粒,抱卵量为(281.40±98.47)粒,遗卵量为(142.00±51.13)粒。成虫寿命:雌成虫(8.79±3.96)d,雄成虫(2.36±1.24)d。大多数雌蛾不经交配也能产卵,但产下的为未受精卵。卵产在寄主的叶背和叶面上,聚集成堆或成块状,每雌产卵300粒左右,卵历期10~15 d。室内观察,卵期为7.875~8.750 d,以6:00—8:00为孵化高峰,12:00—14:00时也有少量孵化,其余时间极少孵化,孵化率为97.15%。同一虫所产的卵,孵化十分整齐,仅差1.2 h,而不同雌虫同一天所产的卵,孵化相差l~2 d。

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3~4龄后逐渐分散危害。在枝叶上由下而上,昼夜取食,并可迁移。幼虫从咬破卵壳到爬出,约30 min,四处爬行,有的继续取食卵壳。1龄幼虫白天不取食,夜间方开始取食。1~2龄幼虫有群集性。幼虫共经4次脱皮为5龄,各龄头宽、体长随着虫龄的增长而呈几何级数增长,幼虫取食量亦随虫龄的增长呈几何增长。1~3龄因龄期较短,虫体小,取食量较少。4龄后,取食量明显上升,蚕体迅速增长,4龄、5龄期较长,占全幼虫期的57.8%,此时幼虫取食量为幼虫全期总食叶量的93.76%。幼虫取食过程中,每次蜕皮前后因暂时不取食,所以取食速率呈波浪式。老熟幼虫吐丝缀叶结茧成蛹,越冬代则首先吐丝将叶柄牢固缠于枝上,后吐丝缀叶结茧成蛹。第1代幼虫在5月为害,幼虫历期30 d左右。幼虫蜕皮后常将所蜕之皮食尽或仅留少许。幼虫老熟后即在树上缀叶结茧,树上无叶时,则下树在地被物上结褐色粗茧化蛹。第2代蛹期逾50 d,7月底至8月初是第1代成虫羽化产卵时间。9—11月为第2代幼虫危害期,以后陆续作茧化蛹越冬,第2代越冬茧,长达5~6个月,蛹藏于厚茧中。越冬代常在枝条密集的灌木丛的细枝上结茧,严重时1株树常有30~40个越冬茧。

3防治措施

为预防害虫的发生,应抓住2个关键性防治时期,一是消灭越冬蛹,把蛹消灭在羽化之前。二是彻底防治第1代,以控制第2代危害。

3.1人工捕杀

由于樗蚕幼虫体型肥大,冬季落叶后茧悬挂在枝条上,容易发现[4]。人工摘除捕杀幼虫和摘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2黑光灯诱杀

樗蚕成虫具趋光性,对黑光灯很敏感,且飞翔力强,灯下易于捕杀。

3.3生物防治

用孢子1.2亿个/mL的青虫菌、杀螟杆菌液喷雾防治,或者施用孢子400亿个/g的白僵菌、100亿个/g的绿僵菌450~750 g/hm2,效果达到90%以上。

3.4保护天敌

樗蚕的天敌主要有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中华大刀螳螂(Tenodera aridlfolia)、小茧蜂、绒茧蜂、喜马拉雅聚瘤姬蜂(Gregopimpla himalayensis)、稻苞虫黑瘤姬蜂(Coccygomimusparnanae)、樗蚕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 konowi)、麻雀(Passer montanus)等,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也取食樗蚕幼虫。这些天敌对该虫的发生量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麻雀对樗蚕的发生量的控制作用更大,故对这些天敌应当加以保护。

3.5化学防治

一是仿生等药剂防治。可选用20%灭幼脲Ⅲ号375 g/hm2,或1.2%烟·参碱乳油1 000~2 000倍液等仿生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仿生药剂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药时间,虫龄越小越好。二是打孔注药防治。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氯胺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用药量为2~4 mL/10 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三是树冠喷雾灭杀幼虫。对于树冠低矮的幼龄树采取常规喷雾的方法,药物选择速效性或高效低毒的无公害农药、昆虫生长抑制剂,如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 000倍液、30%抑死肼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0%氰戊菊酯2 500倍液、1.8%爱诺虫清3 000倍液、3%灭幼脲Ⅲ号1 000倍液、Bt 800倍液、核型多角体病毒(NPV)500倍液等进行树冠喷雾,杀虫效果明显。四是烟雾机防治。使用6HY-25型背负式烟雾机,烟剂载体为柴油,药物选择薰蒸作用较强的80%敌敌畏乳油作为基本药剂,外加触杀作用强的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将这2种农药混合溶解后加入到柴油中,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柴油的配制比例是根据林木疏密情况,按(0.5~1.0)∶(0.5~1.0)∶10.0进行调节施用。

4参考文献

[1] 陈建业,闫瑞凤,韩红,等.樗蚕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2001,21(4):13-15.

[2] 张树平,赵秀玲,黄大庄,等.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1999,14(2):1-4.

[3] 文丽华,刘海青,马润生,等.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防治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01(6):3-5.

[4] 刘宏谋,李军领,李春叶.樗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0,20(4):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