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案例分析(1)
数学课堂中的案例分析初中数学典型题解析
数学课堂中的案例分析初中数学典型题解析案例一:两根绳子与一个木桩题目描述:小明和小红在做实验,他们准备把一个木桩固定在地面上。
他们有两根绳子,每根绳子的一端系在木桩上,另一端分别由小明和小红拉着。
他们想知道,如果两个人分别用力拉绳子,哪一根绳子上的张力更大。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张力和重力。
在这个问题中,木桩受到的作用力有两个,分别是小明和小红拉绳子的力以及地面对木桩的支持力。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这些力必须平衡。
在绳子上,作用力有两个:张力和重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由于两根绳子的质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可以认为在绳子上施加的力只有重力。
假设小明和小红拉绳子的力分别为F1和F2,木桩的质量为m,则地面对木桩的支持力应为F1 + F2 + mg = 0,即F1 + F2 = -mg,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因此,两个人分别用力拉绳子时,绳子上的张力相等且为-mg/2。
这意味着无论是小明还是小红拉的绳子,绳子上的张力都是相等且都为-mg/2。
结论:在这个案例中,两根绳子上的张力是相等的,都为-mg/2。
无论小明还是小红拉的绳子,绳子上的张力都是相同的。
案例二:消失的几何图形题目描述:小明在数学课上学习了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变换操作。
他画了一个正方形,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变换操作。
奇怪的是,经过一系列的变换,正方形消失了。
小明希望你能帮忙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解析:在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变换操作可以分为平移、旋转和翻转三种。
平移是指将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旋转是指将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翻转是指将图形沿某个轴线翻转。
正方形是一个具有4个相等边和4个直角的几何图形。
无论进行何种变换操作,正方形的性质都会保持不变。
因此,正方形不会消失。
然而,在小明的描述中,正方形却消失了。
这个现象可能是由于小明在描述过程中存在误解或者对于图形变换的理解出现了错误。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为背景,通过分析实际的教学案例,探讨和总结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案例背景本次案例选取的是我国某初中学校的一位数学教师在教授“一次函数”这一知识点时的课堂教学。
该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班级学生人数为40人,学生数学基础总体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像。
2.培养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打折,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根据任务单自主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课堂讲解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
实践应用环节教师设计一系列实践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总结反馈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知识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了反思,认为本次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学习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初中八年级的数学教师小王,在一次小测验中发现学生对于比例概念理解不深,且在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时容易出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小王选择了一道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教学,以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1:激发兴趣小王首先以一个问题开始教学,将一张购物清单给学生,上面列举了几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让学生通过计算求出每件商品的总价,然后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教学设计2:引入比例在学生完成购物清单的表格后,小王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提问:“如果现在我们要买两个相同的购物清单,那么两个清单的总价会是多少?”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小王向学生解释两个清单的总价之间的关系就是比例关系,并引导学生找出比例的特征,培养学生对比例的敏感度。
教学设计3:比例的计算小王将比例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来进行教学。
首先向学生讲解两个数量比例相等的两个物体数量的比,即A:B=C:D,可以通过交叉乘积法来计算。
然后教学小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答一道练习题,以加深学生对比例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小王向学生演示如何通过比例解决一道实际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设计4:实践应用小王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一份小组任务:从家庭菜谱中选择一道你们喜欢的菜品,然后编写菜谱,指定有几人吃,需要的食材和数量,并计算出每个食材需要购买的数量和总价。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互相协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比例计算的能力。
教学设计5:讲解总结通过小组活动后,小王会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就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澄清。
初中数学实用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实用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实用案例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用案例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系列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一: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以三角形面积计算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相关知识点。
假设一个农民要计算一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已知底边长度为10米,高为8米,学生需要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2 × base × height,计算出这块土地的面积。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巩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能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二:统计图表的制作在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讲解如何制作条形图。
假设一个学生要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条形图来表示不同身高段的同学数量。
学生需要收集数据、计算各身高段的人数,并制作相应的条形图。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掌握条形图的制作方法,并理解其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案例三:线性方程的应用在教授线性方程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
假设一个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学生需要列出相应的线性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理解线性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四:概率论的实践应用在概率论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假设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7个蓝球,学生需要计算随机取出一个球,取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如何运用概率论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教研案例初中数学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题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分析题的教学方法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分析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案例以某初中数学课堂为例,探讨分析题教学策略。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分析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性质;(3)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若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求宽是多少厘米?”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兴趣。
(2)新课讲授教师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各种解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3)分析题练习教师布置以下分析题供学生练习:①求一元二次方程2x^2 - 5x + 2 = 0的解;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x^2 - 4x + 3 = 0的解的性质;③实际应用题:一个数的3倍与5的差等于12,求这个数。
(4)学生展示与点评学生独立完成分析题后,教师请部分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5)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解题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分析题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教学案例分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数学不仅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能力。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启示。
案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解释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原理、探讨物体运动的轨迹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研究;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
例如,在教授代数知识时,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收获成就感。
案例三: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法。
例如,在教授概率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调查生活中的概率现象,并共同分析、总结。
案例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几何证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一些基本的几何定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五: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中。
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立体图形,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几何形状,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实践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实践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实践案例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践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一道初中数学题为例,进行实践案例分析,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教学启示。
案例介绍题目: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购买一件商品原价50元,购买两件商品原价100元。
小华想购买一件商品,请问他应该如何选择才能使花费最少?实践案例分析1. 问题理解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的背景和所求的目标。
本题中,商店的促销活动是关键信息,我们需要根据这个信息来确定小华购买商品的最佳方案。
2. 问题转化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于本题,我们可以将小华购买商品的最佳方案转化为一个数学优化问题,即求解最小化花费的购买方案。
3. 建立模型根据题目信息,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数学模型:设购买x件商品的总花费为y元,则有:•当x=1时,y=50;•当x=2时,y=100。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x的值,使得y的值最小。
4. 求解模型通过观察模型的建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小华购买一件还是两件商品,总花费都是固定的。
因此,小华购买一件商品的花费最少,为50元。
5. 结果验证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计算来验证这个结果。
如果小华购买两件商品,总花费为100元,而购买一件商品的花费为50元,显然购买一件商品的花费更少。
教学启示通过对这个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教学启示:1.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模型的建立: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建立数学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3.数学方法的运用:在本题中,我们运用了简单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结果的验证:在解决问题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结果的验证,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这道初中数学题的实践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实践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案例描述:小明购买了若干部手机,每部手机的售价为x元。
总共花费了450元。
他注意到,如果手机的售价再便宜20元,他就能多买一部手机。
请问,每部手机的售价是多少?解答过程:1. 设每部手机的售价为x元;2.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x * n + (x - 20) = 450,其中n为手机的数量;3. 将方程化简为一元一次方程:x * n + x - 20 = 450;4. 将方程进一步化简,得到:(n + 1) * x = 470;5. 除以(n + 1)后,得到x = 470 / (n + 1);6. 根据选项可得n + 1 = 10,因此n = 9;7. 将n = 9代入方程,解得x = 470 / 10 = 47。
教学评析: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推导出方程,然后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求解,并且将解代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求解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二:几何图形的构造教学目标:通过几何图形的构造案例,帮助学生巩固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构造方法。
案例描述:已知一个三角形ABC,已知AB = 5 cm,BC = 6 cm,AC = 7 cm。
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构造这个三角形。
解答过程:1. 画一条线段AB,长度为5 cm;2. 以点A为圆心,以5 cm为半径画一个圆,与线段AB交于点C 和点D;3. 以点B为圆心,以6 cm为半径画一个圆,与线段BC交于点E;4. 连接线段AE,AE即为所求的线段AC;5. 连接线段CE,CE即为所求的线段BC。
教学评析: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能够巩固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还能够通过尺规作图的方法进行几何图形的构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问题,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构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_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组织了一次以“基于案例分析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案例分析,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案例分析分享活动伊始,教研组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并邀请了几位教师分享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案例。
(1)案例一:《勾股定理》教学案例分析教师A在教授《勾股定理》时,发现部分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存在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A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定理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二:《平行四边形》教学案例分析教师B在教授《平行四边形》时,发现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不牢固。
教师B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案例讨论在案例分析环节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成员对上述案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讨论一: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优点?教师们认为,两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讨论二:如何改进案例中的教学策略?针对案例中的不足,教师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 丰富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游戏等,增强课堂趣味性。
-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 教学实践分享在讨论环节结束后,教研组邀请了一位教师分享了他的教学实践心得。
教师C在教授《圆》这一章节时,采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
他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圆的探究项目,如测量圆的周长、直径等,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十二篇】
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十二篇】【篇一】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4)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2、s菱=争6(n、6分别为对角线长)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对称性: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篇二】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案例分析教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案例分析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讨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问题: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 40 元,售价为每件 60 元,每周可卖出300 件。
为了增加利润,商家决定降价促销。
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商品降价 1 元,每周就可多卖出 20 件。
请问商家应将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周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分析:首先,我们设降价 x 元,则售价为(60 x)元,每件的利润为(60 x 40)元。
因为每降价 1 元,多卖出 20 件,所以每周的销售量为(300 + 20x)件。
接下来,我们可以列出利润的表达式: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即 y =(60 x 40)(300 + 20x) =(20 x)(300 + 20x)。
对这个表达式进行整理,得到:y =-20x²+ 100x + 6000 =-20(x 25)²+ 6125。
因为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负,所以函数图象开口向下,有最大值。
当 x = 25 时,y 有最大值 6125。
此时,售价为 60 25 = 575 元。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如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案例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问题:如图,小明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 AB,但他无法直接测量。
他在距离树底部 C 点 10 米的 D 处,用测角仪测得树顶 A 的仰角为 30°,已知测角仪的高度为 15 米,求树的高度。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 ADE 中,因为∠ADE = 30°,DE = 10 米,所以 tan30°= AE / DE,即 AE = DE × tan30°=10 × √3 / 3 =10√3 / 3 米。
初中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案例分析黄龙县初级中学刘晓侠听课后,我们发现,一些课堂仍然是传统固定的形式,复习导入、讲授新知、课堂练习、收获总结等,很少有新鲜、灵活的形式。
课堂内容枯燥乏味,重复机械的练习充斥其间,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别提引人入胜了。
案例1.一堂公开课,一位教学水平很高,而且极其认真的教师执教“有理数的减法”一节课。
老师讲的很明白,学生学的很认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背减法法则,例题、习题都按预定的教学设计处理的非常到位,教学进行的非常到位。
然而离下课还有一分钟时,老师随便问了一句,“谁还有问题,请举手”出人意料的是,一位平时学习不太差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3-(-5)=8不对”老师说:“为什么”学生答:“做减法的结果应该比被减数小,而8是大于3的。
”老师接着问其他的学生:“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正确的举手?”有7位同学都举了手。
案例2.有位老师教《几何图形》,制作了大量图形的幻灯片,可是教室周围的各种物体各种图形一个也没有说。
这节课导致学生说玻璃是长方形。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教材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应紧密贴近生活,引发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有位数学专家说:就是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让两者沟通融合起来。
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学了之后要有所用。
同时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从操作层面说(1)联系生活实际,越熟悉学生越有兴趣。
课堂上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资源的眼光。
看一个案例《线段、射线、直线》:上完了概念线段、射线、直线后,为了让学生对他们有更深刻的认识,老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教师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学生很惊奇。
师:刚才大家学了线段、直线、射线的知识,谁来说说看,这根头发是什么线?(学生议论纷纷)生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头发是一条射线,其中发囊是射线的原点,发梢可以无限延伸。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2篇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2篇案例分析一:小明的数学成绩提升计划问题描述: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考不及格,父母和老师都很担心他的学习情况。
为了帮助小明提高数学成绩,我们需要为他制定一份科学、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解决方案:1.制定明确的目标:首先需要帮小明明确自己的目标,比如制定一个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如只要求在期中考试中获得及格分数线等等。
这样他才能更清晰的知道自己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2.有效的学习方法:其次,需要为小明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如分析知识点,合理划分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不同难度的习题练习等等。
同时,老师和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经验分享,以帮助小明更好地进行学习。
3.监督和反馈机制:为了确保小明能够严格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需要建立一套监督和反馈机制,比如每天检查小明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鼓励和调整计划,如发现小明的拖延现象要及时找原因并排除,并帮助小明制定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4.正面激励和奖励机制:除了监督和反馈机制,应该建立正面激励和奖励机制,如在小明完成每个学习阶段后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奖励。
这样可以帮助小明充满信心,更加努力地迎接下一个阶段的挑战。
总体来说,这些方案都是非常实用并且可行的,只有真正的对小明进行全方位的帮助,才能帮助他真正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案例分析二:小明与小红的比较题问题描述:小明和小红是初中同学,他们在一次数学测试中都得了80分,但小明参加10道题,小红参加了12道题。
如何正确地评估他们的数学能力?解决方案:让我们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说明:1. 基于题目数量的评估根据小红参加了更多的题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红的数学能力应该比小明更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评估不是很科学,因为每道题的难度是不同的,有些题目可能比其他题目更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思考。
而某些题目可能更容易,甚至需要相对较短的时间来完成。
2. 基于题目难度的评估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小明和小红的数学能力,需要基于题目的难度来确定他们的得分情况。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范文_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范文_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初中数学是组成初中教学内容的重要课程,同时,初中数学也是初中所学内容中的难点内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范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初中数学案例分析范文篇1——《八年级上册7.5.2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主题式团队赛课有感【案例背景】1、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一切教学法的基础”。
所以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不在于教学的更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是什么 !而数学本质是什么呢?众说纷纭,比较被大家认可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的提法:本质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本质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本质三、对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感悟;本质四、对数学美的鉴赏;本质五、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的追求。
基于此,我们就开始反思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行为:过于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淡化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待揭示的数学本质没有得到凸显,过程没有得到合理的证明,结论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
现在,在追“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和深入地思考课堂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逐步走向成熟,使数学课堂得到了理性地回归,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泛化回归实效、教学活动的外化回归内化、教学层次的低下回归高效,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学生学得扎实,获得真正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实验中学教育共同体在本次赛课研讨时所达成的共识。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本质呢?我们殚精竭虑,反复思考、争吵,最后在新课程标准里找到了答案。
(1)针对具体的数学知识,知道知识本源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教材的编排蕴含了知识的本源和思想方法。
(2)在实践中怎样以数学知识本源与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展开教学设计。
总之,知识是基础,方法是中介,思想才是本源。
有了思想,知识与方法才能上升为智慧。
数学是能够增长学生智慧的学科,我们只要抓住数学本质,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凸显数学本色!这样做本身就是使数学课回归数学味,找回数学教学的灵魂!3、《7.5.2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是教学中的疑难课时,教材处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一切教学法的基础”。
所以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不在于教学的更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是什么 !第一文档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1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新的课程标准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具体的教学中。
然而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不断的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案例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阐述,而且还会对教学行为进行记叙,能够充分的反应和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
接下来,笔者就对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详细的分析。
一、教学案例1.教学案例的涵义。
所谓的教学案例就是指对实际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描述,包括具体的情境、问题、矛盾等。
它是一个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的一系列事件。
2.教学案例的特点。
首先,教学案例与论文相比,在文体和表述上论文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的,而案例则是以记录和叙述为主,同时进行必要的、适当的议论和说明。
也就是说,案例是通过对故事的讲述,以此来阐述和说明一定的道理。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写作思路和方法上,两者的区别也是非常大的。
其次,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在课前就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一种反映。
前者是在教学活动之前,后者是在教学过程之后,两者在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除此之外,教学案例比较适合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而教学设计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最后,与教学实录相比,虽然这两者比较相似,都是对教学情境进行具体的描述,但是教学实例是有针对的对教学情境进行记录,必须是作者经过反复的思考的结果。
综上所述,教学案例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本身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和启发性,这也是教学案例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初中数学问题解析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问题解析案例分析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为基础不牢固,也可能是因为对新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数学问题的解析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案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描述:小明在一次考试中得了76分,考试满分是100分。
后来他得了一次加分,考试分数提高了8%。
求小明加分后的成绩。
解析: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首先,我们假设小明加分后的成绩为x,根据题意可知原来的成绩为76。
题目中提到小明的成绩提高了8%,可以表示为76加上76乘以8%。
而我们知道8%可以写成0.08,所以加分后的成绩可以表示为76 + 76 × 0.08 = 76 + 6.08 = 82.08。
所以小明加分后的成绩为82.08分。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析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解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方程,然后通过运算得到方程的解,最后通过合理的解释给出答案。
案例二:计算平均速度问题描述:小张骑自行车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是8千米,他上学花了40分钟,放学花了30分钟。
求他上学和放学的平均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总距离除以总时间来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总距离。
小张上学和放学共骑行的距离为8 × 2 = 16千米。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总时间。
上学花了40分钟,放学花了30分钟,总时间为40 + 30 = 70分钟。
由于平均速度的单位通常为千米/小时,所以我们需要将总时间转化为小时。
70分钟可以转化为1小时10分钟,即1.17小时。
最后,我们将总距离除以总时间,即16 ÷ 1.17 ≈13.68。
所以小张上学和放学的平均速度为约13.68千米/小时。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析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
在解决类似问题时,需要将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数据,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结果,最后给出带有单位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案例背景】
1、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一切教学法的基础”。
所以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不在于教学的更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是什么!
而数学本质是什么呢?众说纷纭,比较被大家认可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的提法:本质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本质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本质三、对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的感悟;本质四、对数学美的鉴赏;本质五、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和探究精神)的追求。
基于此,我们就开始反思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行为:过于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淡化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待揭示的数学本质没有得到凸显,过程没有得到合理的证明,结论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
现在,在追“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和深入地思考课堂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逐步走向成熟,使数学课堂得到了理性地回归,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泛化回归实效、教学活动的外化回归内化、教学层次的低下回归高效,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学生学得扎实,获得真正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实验中学教育共同体在本次赛课研讨时所达成的共识。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数学本质呢?我们殚精竭虑,反复思考、争吵,最后在新课程标准里找到了答案。
(1)针对具体的数学知识,知道知识本源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教材的编排蕴含了知识的本源和思想方法。
(2)在实践中怎样以数学知识本源与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展开教学设计。
总之,知识是基础,方法是中介,思想才是本源。
有了思想,知识与方法才能上升为智慧。
数学是能够增长学生智慧的学科,我们只要抓住数学本质,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凸显数学本色!这样做本身就是使数学课回归数学味,找回数学教学的灵魂!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是教学中的疑难课时,教材处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我们在研究教材的时候,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抽丝剥茧,一点一点的理出本节课应该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了体现这一点就应该要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和简洁性。
【案例描述】
我在进行《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时,我尝试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法一:依托教材,遵循教材顺序开展教学
以小聪、小慧去旅游的例子为线索,让学生体会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图象的交点让学生明白利用图象的简洁性,同时附带介绍近似解等概念,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我们需要将问题中的两个函数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时遇到了困难。
为什么是t s 361=和10262+=t s 这两个函数?下面是这教学片断的师生对话:
师:这个问题我们能否用新的方法(数形结合)来解决。
生:可以利用函数的图象。
(部分学生回答)
师:很好,若要利用函数的图象,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
生:函数的解析式。
师:那函数的解析式是怎样的?
生1:t s 361=和t y 262=。
师:还有不同答案吗?
生2:t s 361=和10262+=t s
师: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答案?我们需要的是哪一种?
生:第二种。
师:为什么?
(全班学生迟疑了片刻,有几个好生举手发言了)
生1:因为此两个函数要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它们的函数值y 要相同; 生2:它们两个人出发的时间相同;
生3:……
这个问题本身使部分学生感到比较难理解,而我们又想利用此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让学生体会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由两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后来我们没有采用这种教学设计。
教法二:以“数形结合”为引领,大胆改编教材的呈现模式,切合学生实际
教学思路。
我们先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然后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由两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利用图象的简洁性。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既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又为利用图象法解决例题埋下了伏笔。
【案例分析】
教法一只是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教学过程侧重于知识的落实,学生虽然参与了学习,但学习热情较为低落。
可以说,教师基本上是在“教教材”,缺乏数学本质的体现。
而教法二中,以数学思想为主线,设置问题串,让学生在不断的演练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优越性下面我就来谈谈我们是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凸显数学本质”。
一、分解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目标
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对教材的问题逐题加以分解,对照数学本质,确定学习目标为:会综合运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图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了解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由两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会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包括近似解)。
二、结合数形结合的要求,选择教学素材
1、一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教材中只用一个例题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们觉得难度较大。
所以我们先这样的一个等式y=x+1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再让学生了解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与由两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
2、创造开发生成性的教学素材
在教学设计中,讲解例题时,当做出函数的图象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图象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解释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义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活动线索和丰富的数学活动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
通过我们的再次讨论,发现我们这节课在这方面还体现的不够,没有回到函数的真正本质: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
2、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数学模式。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引导,经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具体地说是由“问题情境、合作讨论、理性概况、应用创新、反思提高”五个环节组成的一种讨论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3、注重数学思想的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
根据此函数的图像,你能设计出它的实际背景吗?
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规律性、可循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