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
电子信息设备防雷技术
电子信息设备防雷技术电子信息设备防雷技术是一种用于防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电子设备防雷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需要了解和掌握电子信息设备防雷技术的知识,以保护电子设备不受雷击的影响。
在雷电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电子设备遭受雷击成为一种常见情况。
雷电的威力极大,其能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预测。
因此,为了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需要采取一些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不同的设备级别的防雷保护方案。
第一种防雷方案是采用“外护栏接地法”。
这种防雷方案主要是将电子设备安装在防雷网中,并将防雷网接地,以保护设备不受雷击的影响。
这种方案适用于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较恶劣,存在更高雷击频率的情况。
第二种防雷方案是采用“内部保护技术”。
这种防雷方案主要通过构建防雷电路的方式,将电子设备内部的各种保护电路连接起来,实现对设备内部电路的保护。
这种方案适用于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较为稳定,雷击频率较低的情况。
第三种防雷方案是采用“合理的设备保护结构”。
这种防雷方案是将电子设备的保护设计集成到设备的结构之中,从而达到对设备的全面保护。
这种方案适用于对电子设备保护要求较高的特殊场合,如军事、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除了以上防雷方案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防雷技术和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防雷能力。
例如,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采用电源减压和隔离技术、利用避雷针等,都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然而,电子设备的防雷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包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注意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在维护电子设备时,需要定期巡检,发现设备上的故障问题及时维修,避免雷击造成的电压冲击损坏设备。
总之,电子信息设备防雷技术是电子工程师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
采用适当的防雷技术和方法,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同时,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方面加强注意,也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的重要措施。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设计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一.防雷与接地(一). 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
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采用TN 交流配电系统时,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 系统的接地方式。
3 配电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应符合表5.4.1-1 规定。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配电线路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及电子信息系统电源设备分类示意图如图5.4.1-1 和图5.4.1-2 所示。
4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 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开关型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5 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
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
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
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
6 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
7 用于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宜符合表5.4.1-2 的规定。
(二).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宜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 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
2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型式、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Ⅰ类试验的SPD条增加至37条,新增部分主要是SPD的性能指标 和试验参数
2.0.33 插入损耗 传输系统中插入一个浪涌保护器所引起的损耗,其值等于浪 涌保护器插入前后的功率比。插入损耗常用分贝(dB)来表示。 2.0.34 劣化 由于浪涌、使用或不利环境的影响造成浪涌保护器原始性能 参数的变化。 2. 0. 35 热熔焊 利用放热化学反应时快速产生超高热量,使两导体熔化成一 体的连接方法。 2.0.36 雷击损害风险 (R) 雷击导致的年平均可能损失(人和物)与受保护对象的总价值(人 和物)之比。
3.2.3 保护对象应置于电磁特性与该对象耐受能力相兼容 的雷电防护区内。(电磁兼容)
•3 雷电防护分区
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区划分
4 雷电防护等级划分 和雷击风险评估
• 4.1 一般规定
• 4.1.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 节、第4.3 节或第4.4 节规定的方法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3 雷电防护分区
• 附录F 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 表”,是根据可获得的最新资料进行整理 归纳的,仅列出直辖市、省会城市及部 分城市的年平均雷暴日,供参考使用。 实际工程中还应收集、了解、考虑当地 气象统计资料。
3 雷电防护分区
• 广西区内城市的年平均雷暴日数: • 南 宁:78.1 d/a 柳 州:61.5 d/a • 河 池:58.3 d/a 来 宾:73.3 d/a • 贵 港:79.8 d/a 钦 州:94.3 d/a • 防城港:84.7 d/a 玉 林:90.6 d/a • 桂 林:63.9 d/a 梧 州:89.4 d/a • 贺 州:82.4 d/a 百 色:72.9 d/a • 崇 左:69.2 d/a 北 海:83.1 d/a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物中的电子设备及其配套的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电子设备的特殊性,它们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雷电。
雷电可以对建筑物中的电子设备造成严重破坏和甚至灾难。
因此,为了保护建筑物中的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技术措施。
为此,我国针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制定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规范》规定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检测、验收等内容,以及防雷技术的应用规范和技术要求。
首先,《规范》提出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工程的设计原则,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时空特点,还要分析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工作状态及使用条件,及时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以降低其受到雷电的潜在影响。
其次,《规范》分为雷击和未雷击,分别提出了正确的防雷技术措施。
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中,应采用导雷网屏蔽、隔雷针和电源静电保护装置等多种防雷技术,以减少雷击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破坏。
此外,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中还应安装专业防雷检测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除了需要采取物理性技术措施防止雷电灾害外,《规范》还对雷电防护设计中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了全面和细致的要求,包括防雷工程施工、管理和继承维护等技术要求。
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定,可能会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从而产生严重的损失和损害。
遵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是保护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
技术人员在安装和使用建筑物中的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时,应加强日常检查,按规定要求安装和使用合格的防雷设备,以确保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
业主也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使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该设施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一、引言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是指为了满足建筑物内电子设备运行需要而建设的系统,包括通信系统、网络系统、安防系统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确保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制定本防雷技术规范,旨在规定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必要技术要求和防雷措施。
二、技术要求1. 防雷设施建设: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施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包括建筑物外接闪电等防雷器、接地装置以及预防雷电波通过线路进入建筑物的措施。
2. 天线避雷器:对于通信系统、无线网络系统等使用天线的电子信息系统,应安装天线避雷器。
天线避雷器具备快速反应速度和高能量吸收能力,能有效保护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
3. 建筑物接地系统:建筑物的接地系统是防雷的基础。
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设备设施等可导电部分连接良好,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
4. 防雷保护装置:对于建筑物内重要的电子设备,应设置防雷保护装置,如防雷电源、防雷插座等。
防雷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建筑物导线布线:建筑物内的导线布线应合理规划,避免在高雷电活动频繁区域设置。
导线应选择符合防雷要求的特殊材料,以提高其防雷性能。
同时,导线的连接点应进行可靠的接地,保证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能够正常运行。
三、防雷措施1. 选择合适的建筑物位置:在选址阶段,应避开雷击频繁和雷电活动强度较高的地区,选择相对安全的建筑物位置,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威胁。
2. 定期进行防雷设施维护和检查:防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特别是雷电接地装置,应及时清除导电部分的积灰和杂物,保持良好的接地效果。
3. 安装避雷带:对于高层建筑物,应安装避雷带。
避雷带能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直接威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条文说明
中国防雷信息网
1
中国防雷信息网
中国防雷信息网
科学性是指在进行防雷工程设计时,应认真调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在地点的地理、地质 以及土壤、气象、环境、雷电活动、信息设备的重要性和雷击事故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对现场的电 磁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和计算,并根据表 4.3.1 雷电防护级别的选择确定电子信息系统的防护级别, 这样,才能以尽可能低的造价建造一个有效的雷电防护系统,达到合理、科学、经济的设计。 1.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遭受雷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雷击,又有从电源线路、信号线 路等侵入的雷电电磁脉冲,还有在建筑物邻近落雷形成的电磁场感应,以及接闪器接闪后由接地装 置引起的地电位反击。在进行防雷设计时,不但要考虑防直接雷击,还要防雷电电磁脉冲、雷电电 磁感应和地电位反击等,因此,必须进行综合防护,才能达到预期的防雷效果。
图 1.0.6 所示外部防雷措施中的屏蔽,主要是指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金属框架组成的屏蔽笼 (即法拉第笼)、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和金属门窗框架等,这些措施是内部防雷措施中使雷 击产生的电磁场向内递减的第一道防线。
内部防雷措施中等电位连接的“连接”这个词,在有些标准中使用“联结”,实际上它们是同 义词,从历史上沿用的习惯,依然采用“连接”。
目 次
1 总则……………………………………………………………………………………1 3 雷电防护分区…………………………………………………………………………3 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 3 4 雷电防护分级…………………………………………………………………………4 4.1 一般规定………………………………………………………………………… 4 4.2 按雷击风险评估确定雷电防护等级…………………………………………… 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一.防雷与接地(一). 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
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采用TN 交流配电系统时,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 系统的接地方式。
4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开关型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5 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
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
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
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
6 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
(二).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宜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
2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三).天馈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架空天线必须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内。
2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工作频率、平均输出功率、连接器型式及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插入损耗及电压驻波比小,适配的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分析与设计
直击雷防护方案设计主要在于防雷装置的选用和计算上,以下从接闪器、引下线、以及接地装置等对电力高架铁塔进行设计和分析。
2.1接闪器:
LY-ESE-4500型接闪器,该接闪器接闪时的击穿电压更低,同时电流的波动更小。配置高压绝缘转接器。
1)卫星提前放电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
LY-ESE-4500接闪器在UTE(法国电工技术联合会)机构认可的University of Pau(France)高压实验室,按照NF C 17-102试验标准进行多次试验验证,其提前放电时间为△T=86μs。根据法国2012年08月颁布实施的新的规范标准:在实施保护范围时,△T提前放电时间超过60μs时按60μs计算。
应小于80mm2。地网敷设示意见图2.5。
图2.5地网敷设示意图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和设计,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主要在于分析好电子信息系统架设环境,考虑多方面因素,从防雷装置着手进行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
[2]IEC 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当h≥5(m)时计算公式:
当2≤h≤5(m)时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滚球半径,其滚球半径取45m(我国标准滚球半径分别为一类30m,二类45m,三类60m);
△-抢先距离,60m。
图2.1采用法国新标准保护半径示意图
“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已被世界上多数国家作为国家防雷规范采用,我国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2010以及GJB 6784-2009均采纳“滚球法”作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的方法。
比如电力塔高度50m,天线高度0.7m,顶部平台0.8×0.8m,根据滚球法计算,该天线属于二类防雷保护装置,天线置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接闪器高度1.2米,考虑到接闪器接闪后,雷电流对天线造成一定的影响,接闪器一般应与天线有≥3m的空气间隔,但由于移动装备的特殊性,以及避雷针支撑杆采用透波绝缘材料,其间距按1.5m计算,接闪器支撑结构可考虑采用折叠式结构(见图2.2)。液压升降塔可兼做独立避雷塔使用,距离铁塔3m外可根据装备情况布置设备,非易燃易爆及敏感电子设备可考虑60m或100m滚球半径考虑布置装备,高度按2m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见图2.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一、前言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防雷技术则是保障其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文旨在阐述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提高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是指包括通信、数据、广播、监控、安防、电视、音响、电脑、网络等各种形式的音视频、数据或信号传输系统。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经济和安全,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三、建筑物防雷基础知识雷电是一种强烈的大气静电放电现象,其电磁干扰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烧毁电子设备,因此需要特别加以防护。
建筑物的防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防雷:通过设置避雷针或吸收装置等,将雷击电流引导到地下,达到防雷的效果。
2.电子设备的防雷:可采用输入滤波器、绝缘放电管、静电保护、避雷器等设备,提高设备的抗雷击性能。
3.接地的防雷:即将设备的接地接口连接到可靠接地端子上,以达到防雷的效果。
四、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设备选择:在选购设备时,要特别关注其抗雷击性能,选择较为可靠的厂家和组件。
2.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的基础,必须采用合适的接地装置和方式,并保持接地电阻的合理范围。
3.设备布局:设备应该远离铁质结构、高压电线和磁场强烈的设备,以减少电磁干扰和雷击风险。
4.防雷保护措施:在电子设备前应设置专用的避雷器或者终端之类的装置,以防止雷击直接掉在设备上。
5.电缆系统防雷:电缆传输系统中常常受到雷击干扰,应对电缆进行正确的绝缘和屏蔽。
6.设备散热要求:在高温环境下的设备更容易受到雷击干扰,应当加强散热,以降低设备工作温度。
7.定期检测:要定期检测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情况,及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处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结论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旨在提高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于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分析
关于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分析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已经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众所周知,电子信息系统是由电子设备所组成的,而电子设备多数绝缘度较低,所以很容易遭受雷电的打击。
因此,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有效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雷;技术引言:电子信息系统是由电子设备所组成的,这些电子设备由于自身的绝缘性能较低,只要受到雷电的冲击,电子设备就会遭受一定损坏,导致整个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短路现象的发生,以至于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相关人员要做好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措施,以避免重要的电子信息遭到破坏。
1.雷电的形式一般情况下,雷电所形成的破坏模式主要有:雷电感应、雷电波入侵、直击雷三种破坏力极强的雷电模式,篇幅有限,下文举例两种说明。
1.1直击雷直击雷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破坏性很强,要想有效避免这种直击雷,通常所采用的就是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避雷物件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将雷电导引至大地后,起到了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最终再泄散入大地。
1.2雷电感应雷电感应也被称作感应雷,雷电放电时,由于附近落雷所引起电磁作用的结果,导致附近导体上产生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感应雷就会使金属导体部件之间产生火花,从而严重损害电子设备。
感应雷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
而电磁感应则是由于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够在附近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最终导致电子设备受到损害。
2雷击破坏信息系统的主要途径2.1直击雷是指雷雨云对大地和建筑物放电的现象直击雷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一瞬间直接击中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对建筑物、电子设备以及人造成巨大的损害。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 总则1.0.1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千万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
本规范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和场所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1.0.3 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按工程整体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做到安全可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
当需要时,可在设计前对现场雷电电磁环境进行评估。
1.0.5 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图)。
1.0.6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根据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和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雷电事故受损程度以及系统设备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0.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电子信息系统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由计算机、有/线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差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的其他设备和系统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2.0.3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
2.0.4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的统称。
2.0.5 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雷、防静电设计
1 雷 电和 静 电对 电子 信 息 系统 的 危 害
1 1 雷 电对 电子信 息 系统的 危害 .
雷 电对 人身 、 设备 设 施 危 害 的主要 方 式 有 雷 击 、 电感 应 、 击 电磁 脉 冲 。雷 电会 导 致 多 种 雷 雷 不 同形式 的危 害 , 今没 有 任何 一 种 办法 可 以全 至 面 防止雷 电 的危 害 。
大量 的热 , 引起 火灾 。
1 1 3 雷 电 浪 涌 . .
直击雷 是带 电云层 ( 云 ) 雷 与建 筑物 构 架 、 其 他物 体 、 地或 防雷 装置 之 间发 生 的迅猛 放 电现 大 象 , 由此 伴 随而 产 生 的 电效 应 、 并 热效 应 或 机 械 力 等一系列 的破 坏作 用 , 害 建 筑 物 、 筑 物 内 危 建
的防 雷 、 防静 电以及接 地 系统 的设计 。 2 1 建 立完 善 的共用 接地 系统 。
机 房接 地一般 分 为 交 流工 作 接地 、 流 工 作 直 接 地 、 全工 作接 地 、 雷保 护 接 地 等 。根据 G 安 防 B
结 构高 度集 成 化 , 而 造 成 设 备 耐 压 、 过 电 流 从 耐
当线 路遭受 直 击雷 或 产 生雷 电感应 时 , 电 高 位便会 沿 着 电源 线 以及 信 号 线 侵 入 变 电站 或 建 筑物 内 , 种雷 电波 入 侵也 会 对 电气设 备 造成 危 这 害或使 建 筑物 内 的金 属设 备 放 电 , 引起 破 坏 。最
电子设 备 和人 员 。直 击 雷 的 电压 峰 值 通 常可 达
公 、 活区 域 的 建 筑 或设 施 提 供 通 信 服 务 , 雷 生 其 电 防护 等级 为 C级 。本 文 将 以该 电子 信 息 机 房 为例 , 电子 信 息 系 统 机 房 的防 雷 、 对 防静 电设 计
标准解读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2.0.7 自然接地体 兼有接地功能、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 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混凝 土终端钢筋等统称。 2.0.12 等电位连接 直接用连接导线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 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 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的措施。 2.0.16 浪涌保护器(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气,它 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1、总则
2、术语
3、雷电防护分区 4、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
5、防雷设计
6、防雷施工 7、检测与验收
8、维护与管理
强制条文
5.1.2 5.2.5
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 接地保护措施。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 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必须按接入设备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从 建筑物内总配电柜(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必须采 用TN-S系统的接地形式。
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 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如 果该回路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 如果不接地,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性线不能称为零 线)。在进入用户的单相输电线路中,有两条线,一条 我们称为火线,另一条我们称为零线,零线正常情况下 要通过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而三相系统 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 相四线制;在380V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线间电压中 获得220V相间电压而设N线,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 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电平衡的监控。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共95页文档
1. O. 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进 行综合防护。 1. O. 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 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和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雷击事 故受损程度以及系统设备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O. 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从21条增加至37条,新增部分主要是SPD的性能指标 和试验参数
2.0.33 插入损耗 传输系统中插入一个浪涌保护器所引起的损耗,其值等于浪 涌保护器插入前后的功率比。插入损耗常用分贝(dB)来表示。 2.0.34 劣化 由于浪涌、使用或不利环境的影响造成浪涌保护器原始性能 参数的变化。 2. O. 35 热熔焊 利用放热化学反应时快速产生超高热量,使两导体熔化成一 体的连接方法。 2.0.36 雷击损害风险 (R) 雷击导致的年平均可能损失(人和物)与受保护对象的总价值(人 和物)之比。
缆金属外层、电子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功
能性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S 型结构的接地基准点或M型结构的网格连接。机房等电位 连接网络应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
电子信息系统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基本方法
电子信息系统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基本方法
电子信息系统等电位连接网络的基本方法
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
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1.1 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 3.1.2 地区雷暴日数应以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 为准。
3.1.3 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 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
1 少雷区: 年平均雷暴日在25d 及以下的地区; 2019版本为 少雷区:<20d
cm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编辑课件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术语
2.0.10自然接地体 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 具有兼作接地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 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 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等的统称。
总则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自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 与防雷装置联结。
ⅴ、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顶端和底端与防雷 装置联结。
ⅵ、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ⅶ、卫生间内的局部设施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 ⅷ、在电源线路上加装多级电源SPD。
编辑课件
总则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编辑课件
术语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此外还有混合型combination type SPD
由电压开关型元件和限压型元件组合而成 的SPD。随着施加的电压特性不同,SPD时而 呈现电压开关型的特性,时而呈现限压型的特 性,时而同时呈现电压开关型和限压型的特性。
编辑课件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编辑课件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术语
2.0.13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floor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FEB) 建筑物内,楼层设置的接地端子板,供局部等电位 接地端子板作等电位连接用。
2.0.14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local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LEB)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 端子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
计算机信息网络(MIS系统)防雷
MIS机房有6台24 口网络交换机,UPS电源一台,电源进线AC220V公司总部380V配电室3个,网络终端计算机150-200台。
由于计算机广泛分布在公司本部的每个办公室,其间又无接地线,为了保护所有网络综端计算机,就必须每个房间引入接地线。
铺设接地钢或铜排。
信息机房(MIS)防雷点设置:
1 .在公司本部三个配电室加装SPD-I型60KA交流380V电源避雷器3套。
2. UPS供电设备在UPS前加装SPD-II型20KA交流220V电源避雷器1套
3. 网络交换机机柜加装SPD-II型20KA交流220V电源避雷器1套。
4. 网络交换机端加装XWW-型网络避雷器(24 口/台)6台共144 口。
5 .每台网络综端加装XWW-II型单口网络避雷器200台
6。
每个房间铺入接地线,检查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2.2 通讯机房设备防雷
在通讯机房,总进电源AC380V UPS进线电源AC220V 220V电源10个,有微波通信机两台,通讯电源一台,1000 门行政程控交换机一台,光端机一套,调度总机一台,均为直流48V供电。
在电源方面,应采用三级分流限压措施,以把雷电电磁脉冲幅值减到最小。
因此,第一级设在主配电房的低压部分,安装60kA380V的电源避雷器;第二级设在楼层的电源箱处,安装20kA的220V电源避雷器;第三级设在通讯电源出口,安装20kA 的DC48V防浪涌电源避雷器。
在信号方面,采用分流限压的措施。
因为中继线是光缆连接,故不用考虑。
用户线已安装了性能可靠的程控交换机避雷器,只需检查双接地。
在调度和行政交换机与和计费终端或和其他维护接口安装网络或数字避雷器共五个。
通信电源的防雷我们采用如下解决方案是采用“3+1”电路即选用3个
385V/20KA的ZnO压敏电阻模块分别接在A/N、E/N和C/N
间,用一个5 0 0 V/40KA放电间隙模块接在N/PE间,
通讯机房防雷点设置:
1 .在通讯机房加装SPD-I型40KA交流380V电源避雷器1套。
2. 在交流屏上加装SPD-II型20KA交流220V电源避雷器9套
3. 在2 个微波通讯机、通讯电源、行政交换机、调度交换机、光端机上加装SPD-III
型20KA直流48V电源避雷器6套
4. 在调度总机和程控交换机上加装数字避雷器5 个(232或网口)。
5 调度电话机加装电话保护器2个。
检查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2.3 自动化机房设备防雷
在自动化机房,总进电源AC380V UPS进线电源AC220V有远动通信柜一台,前置服务器和工程师维护站等重要设备。
19 个变电站采用模拟信号送到主站,再通过设备,转换成数字信号。
一个通道与地调连接。
自动化机房防雷点设置:
1 .在调度机房加装机房电源SPD-I型380V电源避雷器1套,
2 .在调度机房加装设备电源SPD-II型220V电源避雷器3套。
3 .在19个分站信号和1个低调转发前(即MODE柜上)加装音频通道防雷器(含
两站备用通道及上下行)共44 个。
4。
检查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2.4 变电站自动化及通讯设备防雷
4 .公司管辖4座110KV变电站,13座35KV变电站和2座10KV开关站。
大部分
为综自站,以后会逐步上成综自站。
通讯为载波和光缆通讯。
因为这些自动化和通讯设备绝大部分为电子器件工作电压仅几伏,传递信息电流小至微安级,对外界的干扰极其敏感,而雷电流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对微电子设备的干扰和损害尤为严重。
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原设计使用的是常规防直击雷法,经反复验算是可行的。
但是,对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的自动化变电站,其防雷要求则比一般变电站的防护技术要高得多,雷电能窜入二次设备,它主要途径有三条:一是雷击时
经低压电源线感应进入站用电交流低压系统,二是经架空地线将线路的落雷引入变电站主接地网,使地网电位升高所致。
三是瞬态感应或干扰电压,使综合自动化设备间的网络接口、数字连接口以及光端机的2M通讯口等因过压而损坏。
造成主板、通讯板或主芯片损坏。
5.一旦综合自动化和通讯中断,损失无法估量。
根据以上三种情况,在电源方面采用三级电源防雷,各种接口间采用信号防雷器(IP 、2M、232、422、485、视频、电话等),检查变电站的主接地网是否小于 1 欧姆。
加强二次部分的整体防雷性。
变电站自动化及通信设备防雷点设置:
1 •在交流屏前加装SPD-I型380V电源避雷器1套
2•在直流屏前加装SPD-II型220V电源避雷器1套
3.自动化屏(包括保护主屏、电容屏、线路屏、故障录波屏、五防屏、通讯屏等)加装XWD-II型220V电源避雷器各1套。
4.综自与后台机通讯加装网络(数字)防雷器。
5.主站通讯加装通道防雷器。
6.其它所有未列智能设备的通讯接入加装通讯防雷器。
7. 光端机加装E1 通讯避雷器。
8、高频通信电源加装一套直流防浪涌装置。
9.电话线加装通道防雷器
10.所有屏体可靠接地并与防雷器接地端相连。
2.5 营销自动化机房设备防雷
因为营销系统涉及到电费的收取,也就是钱,所以显得至关重要。
公司的
15 个供电所实现了千兆联网,但无任何防护设施,甚至连接地都没有。
应该在每个营销机房的220V电源、网络口、10台计算机端加装防雷设备。
营销自动化机房设备防雷点设置:
1。
在营销设备屏加装SPD-II型220V电源避雷器1套
2。
网络交换机端加装XWW-型网络避雷器(10 口/台)15台
3。
每台网络综端加装XWW-II型单口网络避雷器150台
4。
15个供电所建保护接地网,检查接地电阻。
电子信息防雷产品清单报价
MIS系统机房防雷方案造价(单位:元)
附表一
附表二通讯机房防雷方案造价(单位:元)
附表三自动化机房防雷方案造价(单位:元)
110KV变电站设备防雷保护方案造价(单位:元)
附表四
附表五35KV变电站防雷方案造价(单位:元)
附表六
10KV 开关站防雷方案造价
(单位:元)
附表七营销站点机房防雷方案造价
(单位:兀)
附表八防雷器备品备件清单造价
(单位:元)
小计
附表九总造价表(单位:元)
材料及安装调试费为设备总价的10% (501110*10%=50111)工程总造价501110+50111=5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