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誉减值会计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当前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商誉减值处理研究

我国当前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商誉减值处理研究

我国当前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商誉减值处理研究摘要: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原《企业会计准则》在商誉方面有很大的修订,新旧会计准则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变化,尤其是单独提出了“商誉减值准备”,并对其会计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

结合国际准则对商誉减值的有关规定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下的商誉减值处理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誉;商誉减值准备;新会计准则;减值测试前言商誉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表明在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的过程中,商誉不可单独存在,只有在企业整体买卖或兼并中作为一种“差额”表现出价值。

我国出台的新准则中规定:(1)商誉是特指企业合并所形成的拥有独特的优势而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获利能力的资产。

(2)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小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为负商誉,在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

(3)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可以确认为商誉,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4)对因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时进行减值测试,对商誉测试的减值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

1 新准则中单独提出“商誉减值准备”的现实意义最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企业合并经常发生,因合并活动产生的商誉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新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不断涌现,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合并活动产生的商誉很难永久保持,极有可能发生减值。

而且从近几年年报来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在一些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挑起了制造利润的大梁,成为公司扭亏、亏损公司避亏以及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法宝。

笔者认为,对我国新准则中商誉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大意义。

2 关于新准则对于商誉减值处理规定的解析新准则规定:商誉的减值测试及确认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

新会计准则下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探讨一、新会计准则中定义的商誉概念及其初始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定义,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该概念的基本含义有: (1)商誉实际上只是企业的合并商誉,也就是企业在合并过程中所形成的商誉。

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首先应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准则规定相关资产和负债均以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溢价只能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并不确认商誉。

在新准则体系下,只有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涉及商誉的会计处理。

 (2)此处确认的是指“正商誉”,不包括“负商誉”,即如果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则计入当期损益。

 (3)商誉的确认以被并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确认为基础。

 (4)商誉与企业自身不可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

商誉要依附于企业这个载体才能存在,因而在正常情况下,对商誉进行量化有一定难度,而企业并购给商誉价值的确认带来了契机。

 (5)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目前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规定仅对合并商誉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而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形成的自创商誉尚未涉及。

因而,本文中所探讨的商誉仅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中形成的合并商誉,不涉及负商誉及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

 对于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计量,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是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予以单独列示,同时以其成本对其进行初始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主体下的控股合并一律采用购买法,并且,采用IASB和FASB的一贯做法确认合并商誉。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商誉减值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点对商誉进行评估,如果商誉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商誉减值。

商誉减值不仅涉及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

对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仅是一项法定义务,更是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方负责的表现。

合理透明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有效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研究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对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会计政策标准的多样性。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不同,导致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存在差异。

这就使得企业在进行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时存在差异化的情况,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了不确定性。

其次是信息披露的不足。

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对商誉减值的信息披露存在不足的情况,甚至有一些企业对商誉减值的信息进行了掩盖。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到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再次是信息披露的滞后性。

由于商誉减值是在一定的时点进行评估的,而会计信息披露的周期性较长,导致信息披露的滞后性,这就使得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取到企业的最新财务信息,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加强对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

需要加强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性。

各国家和地区应当加强沟通与协调,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上达成一致,减少会计政策标准的多样性,提高商誉减值信息的可比性。

需要强化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企业在进行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时,应当充分披露商誉减值的具体金额、计算方法、假设条件等信息,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让投资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word版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word版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提要本文首先对商誉减值的确认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其次介绍我国商誉减值的具体会计处理;最后对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在会计实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商誉;外购商誉;减值测试一、引言商誉是企业获得超额盈利的能力。

商誉的会计处理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一直成为会计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立足于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通过对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在比较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做出思考。

二、商誉减值会计处理国际惯例(一)商誉减值的会计确认。

由于对商誉特性认识的不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也莫衷一是。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与其他主要国家已经达成一致,即只确认外购商誉,其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系统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

随着FASB和IASC要求采用减值测试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减值测试法,并根据本国国情进行了改进。

(二)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选择。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基于商誉的不可辨认性和重要性的原则对商誉减值采用“两步法”。

第一步,比较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

如果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金额,可初步判断为商誉已减值,应实施减值测试的第二步,以计量商誉减值损失的金额;第二步,比较报告单元商誉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以计量减值损失。

如果报告单元商誉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公允价值,超过部分应作为减值损失在报表中以确认,确认的减值损失不能超过商誉的账面金额。

减值损失确认后,商誉的账面价值应按调整后的金额记账,而且商誉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这种方法利于缩小企业的会计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提高信息的相关性。

IASC使用“一步法”。

首先,进行自下而上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价值能否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其次,如果企业不能将商誉的账面金额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则实施自上而下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金额能合理分摊的最小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账面金额与可收回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商誉减值是会计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商誉是一家企业在并购或兼并活动中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价值差额。

商誉的减值会计是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反映商誉的净现值是否低于其账面价值。

商誉减值的目的是维护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公平性,确保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正确处理商誉的价值。

商誉减值的会计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可以从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角度来研究商誉减值。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政策,对商誉减值的要求和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研究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和政策对商誉减值的要求和效果,以及其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其次,可以从商誉减值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角度来研究。

商誉减值需要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商誉的盈利能力、市场情况、行业竞争力等等。

研究可以探讨商誉减值的决策过程中,管理层的动机和因素,以及对企业财务报表和股东利益的影响。

另外,可以从商誉减值的会计方法和模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商誉减值的计算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和模型,如净现值法、收益法、市场价值法等。

研究可以比较不同的会计方法和模型在商誉减值计算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其对企业财务报表和股东利益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从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和市场反应的角度来研究。

商誉减值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股东权益产生重大影响,对企业价值和市场评估产生直接影响。

研究可以探讨商誉减值对企业股价、市值和投资者反应的影响,以及商誉减值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绩效的长期影响。

最后,可以从商誉减值的法律和道德问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商誉减值涉及到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管理层可能存在突出自身利益的动机,以及操纵财务报表的风险。

研究可以探讨商誉减值的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对企业和管理层的约束作用,以及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影响。

总之,商誉减值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会计问题,涉及到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和企业价值等多个方面。

《2024年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范文

《2024年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范文

《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商誉成为企业资产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经营策略,商誉减值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一过程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本文对企业在商誉减值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商誉减值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的剖析,揭示其影响及管理策略,以供企业更好地处理商誉减值问题。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誉已成为企业资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商誉减值的风险也日益增大。

商誉减值过程中涉及到的盈余管理行为是近年来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研究的热点。

盈余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因此研究其在商誉减值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盈余管理行为的理论基础盈余管理行为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调整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在商誉减值过程中,企业常常采用盈余管理行为来影响商誉减值的确认和计量。

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盈余管理行为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商誉减值中的应用。

四、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一)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企业在商誉减值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平滑收益、避免亏损、维持股价等。

这些动机使得企业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来调整商誉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

(二)盈余管理行为的方式企业在商誉减值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调整商誉减值的确认时间、调整商誉减值的计量方法、利用关联方交易等。

这些方式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

(三)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带来一系列影响,包括:降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误导投资者决策、影响企业的声誉等。

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盈余管理行为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应对。

五、企业应对商誉减值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策略建议(一)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商誉减值的确认和计量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

《2024年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范文

《2024年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范文

《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化,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商誉减值,作为会计领域的一项重要处理事项,常常是企业管理者运用盈余管理行为的领域之一。

企业商誉减值与企业经营成果和投资者决策密切相关,研究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企业在商誉减值中如何运用盈余管理行为,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潜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二、企业商誉及商誉减值概述商誉,指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无形资产,代表着企业对外形象的优劣以及公众的认可程度。

当企业经营情况变化,或相关资产组的可回收价值下降时,需要对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而盈余管理,即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利用其对经济交易的性质和报告时间等选择的权力来改变财务报告的会计数字的行为。

商誉减值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三、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一)盈余管理的动机企业进行商誉减值的盈余管理行为,往往源于多种动机。

首先,为了满足某些财务指标的预期,如避免亏损或达到盈利预期,企业可能会通过调整商誉减值来调整盈余。

其次,企业可能出于维持股价稳定、满足资本市场要求等目的进行盈余管理。

此外,企业高管为了个人业绩或声誉也可能进行相应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方式企业在商誉减值中运用盈余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企业可能通过调整商誉减值的计提时间、金额或频率来影响盈余。

此外,企业还可能通过调整相关资产组的可回收价值估计、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三)影响因素影响企业在商誉减值中运用盈余管理的因素包括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如公司治理结构、高管薪酬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如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市场监管等。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企业在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

四、问题与挑战(一)会计准则的模糊性会计准则的模糊性为企业进行商誉减值的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誉减值是指企业在资产减值测试时,发现商誉价值已经大幅下降,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对商誉进行减值处理。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必须向利益相关方披露商誉减值的信息。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商誉减值发生的原因、金额、会计处理方法等。

对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有助于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提高投资者对企业潜在风险的认识,促进企业经营的健康发展。

研究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问题,也有助于揭示当前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之处,为完善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向。

1.2 研究目的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和挑战,为改进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提出建议和方向。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分析商誉减值的概念与方法,了解商誉减值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探讨商誉减值的影响因素,研究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指导,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方向,并提出建议,为未来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展望。

通过对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商誉减值的核心问题,推动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

1.3 研究意义商誉减值是公司财务报表中一个重要的会计项目,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司规模的扩大,商誉减值已成为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因此,对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次,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024年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范文

《2024年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范文

《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商誉的价值已经成为评估其财务健康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商誉减值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对资产价值、经济预期及管理决策的综合评估。

盈余管理行为是企业对商誉减值进行合理处理的一种策略性行为,旨在确保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公正性和真实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不恰当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对企业的商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其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企业商誉减值与盈余管理行为概述商誉减值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商誉资产价值下降的情况。

盈余管理行为则是指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估计和判断等手段,以优化财务报告的过程。

在商誉减值过程中,企业可能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来调整商誉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以实现其财务目标。

三、企业商誉减值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类型与特点(一)类型1. 提前或延迟确认商誉减值:企业可能出于某种目的,提前或延迟确认商誉减值,以影响当期利润。

2. 调整商誉减值比例:企业可能通过调整商誉减值的比例来改变其资产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3. 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企业可能利用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来调整商誉减值的计量方法和结果。

(二)特点1. 策略性:盈余管理行为是企业为达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策略性行为。

2. 隐蔽性:盈余管理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外界察觉。

3. 风险性:不恰当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和信誉损失。

四、企业商誉减值中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一)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不恰当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失真,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信任和判断。

同时,这也可能导致企业资产价值和负债的错误计量,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对企业信誉的影响不恰当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降低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引言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

商誉是一项无形资产,代表了企业品牌、声誉、顾客忠诚度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等。

由于商誉是在交易时确定的,其价值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值。

商誉减值则需要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

本文将对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分析。

一、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商誉减值是指企业认为商誉价值下降的情况下,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处理。

商誉减值会计处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其次是进行实际商誉减值确认。

1. 商誉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测试是指企业针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至少在每个财政年度结束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企业需要评估商誉所属的现金生成单位的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或者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减去使用这些资产或资产组合所获取的未来现金流的估计),并将其与商誉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商誉的账面价值,就意味着商誉可能存在减值。

2. 实际商誉减值确认如果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后,企业认为商誉存在减值,在确定减值金额后,企业需要进行实际商誉减值确认。

减值金额即为商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实际商誉减值确认后,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对商誉进行相应的减值处理,通常是将减值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必须进行的重要披露事项之一。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当清楚地披露商誉减值相关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全面了解商誉减值情况,并从中获取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1. 商誉减值情况的披露内容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当披露商誉减值测试的情况,包括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的基础和方法、测试结果以及是否确认商誉减值等信息。

企业还需要披露实际商誉减值确认的情况,包括减值金额、减值确认时的理由、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信息。

商誉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摘要商誉是现代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代表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

即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的购买成本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经营主要依赖于有形资产,商誉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商誉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企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拥有和控制,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

经济学界、法律学界和会计学界都纷纷开始关注商誉问题,商誉问题成为会计研究领域中一个极具魅力的课题,也是会计实务界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际贸易日益增加,国际资本的流动也更加频繁。

适时地、前瞻性地制定与国际标准趋同的商誉会计规范,可以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相同的竞争地位。

否则,会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制度背景方面的原因而处于不利地位,最终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而且,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也应当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出一份力,这样才能保持与大国相称的地位。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 IASB)等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对资产减值的会计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并先后出台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规范会计实务,从而更好地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006年 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资产减值,尤其是商誉减值问题作了较为全面地规定。

尽管如此,我国商誉会计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理论发展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够强等。

因此,深入研究国外相关准则,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 FASB)于 2001 年6月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 142 号?商誉和其它无形资产》(以下简称SFAS142)以及 IASB 于 2004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3 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 IFRS3)和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 36 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 IAS36)与《国际会计准则第 38号?无形资产》 (以下简称 IAS38)等,以及其他与资产减值有关的会计文献,进一步探讨商誉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在立足于我国会计环境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完善我国有关商誉减值的会计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新会计准则下商誉减值会计问题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商誉减值会计问题探讨

的结果 ,在交易 中有双方都认可的公允价值 ,可以确认 商 誉 。但 由于商誉是一种无 法辨认 、难 于核算 的企业 资源 ,
而且 能使企业获得超额的收益 ,所 以不能进行摊销 ,只能 在会计期末时检测获得超 额收益的能力 ,从 而计算其减值
金额 。
要求对外购商誉直接进 行减值 测试 ,这 种做法 是否合 理 ,
上述 资产账 面的抵减 ,可以作 为各单项 资产 ( 包括商誉 ) 的减值损失处理 ,计入 当期损 益。然而 ,抵减后的各 资产 的账 面价值不得低 于以下三者之 中最高者 :该资产的公允 价值减 去处置 费用后 的净 额 、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
在的缺陷 。中国铝业 2 0 0 7年商誉金 额变 动及商 誉分摊 情 况如表 1和表 2所示。 中国铝业 20 0 7年增加 的商誉 系以非 同一控 制下企 业 合并方式购买联 营公 司兰 州铝业 7 % 股权 所致 。根据 业 2
l1 5
前先对这些资产 ( 资产 组 )进 行减值 测试 ,确定减 值损 失。当对包 含商誉 的资产组合进行 减值测试时 ,首先要 比 较相关 资产组合 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 ,如果相关资 产组合 的可收回金 额低于账面价值 的,要确认为商誉减值 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 当先抵减资产组合 中的商誉账面价 值 ,再 根据 资产组合 中除商誉 之外 的其他各项资产帐价值 所 占比重 ,按 比例确认和抵 减其他各项 资产的 账面价值 。
成 燕
( 长沙乐为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湖南 长沙 40 7 ) 10 9
【 摘 要】20 06年年颁布 的企 业会计准 则对有 关商誉 的会计处理进行 了较大的改革 ,但新会 计准则 中商誉
减值会计 面临着计量 问题 和减值确认难题 。以某一上 市公 司为例 ,分析我 国企业在执行 商誉减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竞争形势也在不断变化。

在良好的经营环境下,企业的商誉往往可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而在经营困难的时期,企业的商誉则可能成为企业债务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商誉减值会成为企业备受关注的财务指标。

本文将探讨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这一话题。

商誉减值是指因为企业绩效恶化、市场行情变差、商业模式不断被革新等,导致企业商誉价值减少的情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商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根据新的值进行计算,并通过会计准则认定的方法进行减值会计处理。

商誉减值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指标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商誉减值额较大,其会带来企业财务损失。

同时,商誉减值也反映了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风险的情况。

因此,企业应向投资者和股东公开此类信息,以便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风险和财务状况。

企业对于商誉减值的信息披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商誉减值的金额和原因。

除了简述减值的数额和时间,企业还应说明导致减值的主要原因。

比如说,是否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发展落后等因素所导致的。

其次,企业应对商誉减值后的财务状况作出解释。

减值后的财务状况往往反映了企业真正的收益能力和现金流状况。

因此,企业应针对业绩、现金流等指标作出解释。

第三,企业应说明对商誉减值的应对措施。

对于商誉减值,企业应考虑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比如说,可以进行资产优化、关停不必要的业务等。

第四,企业应注明商誉减值的影响。

如果商誉减值较大,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股价和信誉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应透明地将这些影响披露给投资者和股东。

总之,在商誉减值后的信息披露中,企业应充分考虑投资者和股东的需求,向他们提供准确、全面和透明的财务信息。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诚信度,增强投资者和股东的信心和支持,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品牌价值。

《2024年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范文

《2024年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范文

《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商誉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部分,其减值问题逐渐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商誉减值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还可能对企业的市场价值、投资者信心等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披露情况、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反应,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商誉作为并购成本的重要部分,其价值评估及减值处理成为会计和财务领域的热点问题。

商誉减值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性,还可能对投资者决策、市场信心等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研究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对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维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商誉减值披露的现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商誉减值披露方面已取得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商誉减值的确认和计量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缺乏可比性。

其次,部分企业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的问题,导致投资者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的商誉减值情况。

四、内部控制对商誉减值的影响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的重要手段。

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商誉减值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减少人为操纵和滥用会计政策的行为。

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还能增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商誉减值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冲击。

五、市场对商誉减值披露的反应商誉减值披露后,往往会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应。

一方面,商誉减值会导致企业股价下跌,投资者信心受损;另一方面,及时、充分的商誉减值信息披露有助于恢复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

因此,企业应加强商誉减值的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投机行为。

六、实证研究本部分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商誉减值披露、内部控制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与商誉减值的及时、充分披露正相关;商誉减值披露后,企业股价往往出现负面市场反应,但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效应。

关于商誉确认和减值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确认和减值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确认和减值的会计思考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

因此,对于商誉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地思考,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1 商誉的定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6号和20号规定,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国际上权威的观点当属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的专著《会计理论》中,从会计的角度阐述了商誉的本质,提出了三个论点,被称为商誉的“三元理论”。

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

这三种观点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商誉的本质特征,即商誉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无法具体辨认的资源。

商誉的价值通过企业整体所创造的超额盈利集中表现出来,可以把企业一个盈利总额中超过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所能带来的正常盈利水平的那部分,即超额盈利确定为是由商誉因素创造的。

商誉的这种超额盈利观提供了从整体上理解商誉、计量商誉的直接方法。

因此,超额盈利观是现阶段所普遍接受的观点。

2 商誉的确认会计界将商誉按照不同形成来源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

2.1 自创商誉的确认自创商誉是企业的重要财富,1984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自创商誉应符合四个标准:可定义性、相关性、可计量性、可靠性。

其中主要是符合两条标准便可确认为资产:一、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

二、是否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

国际会计准则中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事项而由企业控制的、预期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

我国将资产的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首先,商誉无论是外购还是自创的,都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一种无形经济资源,并且其形成是基于过去的若干交易事项,这显然符合资产的定义。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摘要:商誉减值是企业在评估其商誉价值时,如果发现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其可实现价值,就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商誉减值的计提涉及到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商誉减值的情况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引言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差额,企业通常希望通过收购来扩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获得新技术等优势。

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但其价值与其他固定资产不同,其价值难以确定,不像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其价值可以从市场上获取到准确的价格。

商誉的价值评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二、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商誉减值是指企业在评估其商誉价值时,如果发现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其可实现价值,就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商誉减值在会计报表中的反映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

在资产负债表上,商誉减值会计信息体现在商誉账面价值的减少和商誉减值准备的增加;在利润表上,商誉减值会计信息体现在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

我国上市公司在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上市公司对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不够规范,造成了商誉减值的计提不准确。

一些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准备计提过低,对商誉减值的风险没有进行充分的披露。

一些上市公司在商誉减值损失确认方面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导致了商誉减值损失的准确性存疑。

三、改进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为了改进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提高其透明度和准确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对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的规范性要求,明确商誉减值的计提条件和计提比例。

要求上市公司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商誉的价值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要求上市公司对商誉减值的计提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商誉的可实现价值的评估依据和商誉减值准备计提的依据。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一、引言
1.会计准则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补充解释,对于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和披露有着明确的规定。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如果商誉价值发生了减少,企业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商誉减值损失,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2.财务报表的披露内容
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和假设、商誉减值损失的计算方法、商誉减值前后的财务指标变化、商誉减值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等。

商誉减值前后的财务指标变化是评估商誉减值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的重要依据。

三、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1.增加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加透明,能够清楚地展示商誉减值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价值,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2.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
商誉减值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企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计算,确保商誉减值损失的正确计算和披露。

这样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避免虚报或瞒报商誉减值损失的情况发生。

3.影响财务报告的评估和决策
四、总结
商誉减值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当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和计算,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024年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范文

《2024年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范文

《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商誉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值。

商誉减值作为企业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其背后往往涉及到盈余管理行为。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商誉减值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其动机、手段及影响,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商誉减值问题也日益突出。

盈余管理行为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常见手段,其在商誉减值过程中的运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值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与手段1. 动机:企业进行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是为了调整利润、保持股价稳定、避免退市等。

在市场环境不利、业绩压力较大时,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调整商誉减值,以实现短期内的利润目标。

2. 手段:企业进行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通过调整商誉减值计提的时机、金额和方式等手段。

例如,企业可能会推迟商誉减值的计提时间、降低减值金额、采用不同的减值方法等。

四、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1.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盈余管理行为会改变企业的利润和资产状况,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失真,误导投资者决策。

2. 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投资者可能会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如果财务报表失真,投资者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3. 对市场环境的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可能破坏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导致市场信息失真,影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方法,结合企业财务报表、公告、新闻报道等数据来源,对企业商誉减值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

企业商誉减值的会计披露问题研究

企业商誉减值的会计披露问题研究

企业商誉减值的会计披露问题研究作者:陈舒意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19期摘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预计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能够拿回来的数量跟涵盖了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书面数额展开对比,假如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追讨数额比书面数额要少,则显示商誉遭遇了减值影响。

关于商誉的减值信息披露,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也有相关的规定。

但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问题。

本文从商誉减值的核算开始研究企业商誉减值的会计披露问题,目的是希望减少披露不充分和错误。

关键词:商誉减值;会计披露;核算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9-0157-02国内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合并而产生的商誉,必须在每年年底展开减值测评。

商誉的减值损失要体现到资产减值损失内,当作利润的差额来调整企业运营水平。

所以,由于商誉大量提高,每年年底商誉计提减值的计划、核对商誉减值损失已经变成了普遍的工作活动。

有关数据显示,在2013年之后的四年,上市公司集体商誉减值损失分别达到了17亿元、32亿元、77亿元及101亿元。

到2019年年初,很多上市企业调整了业绩计划,商誉减值是造成这一情况的核心因素。

在进行预告的上市企业内,有接近80家的亏损数额大于10亿元,他们当中的商誉占总资产在0.2左右,甚至有超过十家上市企业的比例接近0.4.现在,由于并购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产生的不少问题,慢慢开始在目前的资本环境中凸显。

一、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关于商誉的本质,我国的会计准则只给出了一个计量的概念,即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为商誉。

1982年Hendrickson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总结归纳了三个观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

而之后也有学者提出商誉的“协同价值观”。

Leake (1914)提出,商誉本质为预期企业未来超额利润的折现值,具体方法为通过估测预期的超额利润,再对这一超额利润进行资本化或折现处理,进而推算出商誉价值。

商誉减值研究报告

商誉减值研究报告

商誉减值研究报告引言商誉是指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部分。

商誉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了企业的品牌声誉、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然而,由于商誉的无形性质和不确定性,其价值是否能够持续以及是否需要减值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

本报告将对商誉减值进行研究,探讨商誉减值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

商誉减值原因商誉减值的原因通常包括市场环境变化、收购估值过高、盈利能力下降等。

首先,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公司商誉价值下降。

例如,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变革或法规限制都可能对公司的商誉价值产生影响。

其次,收购估值过高可能导致商誉减值。

在并购交易中,如果企业支付的价格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商誉的价值将会减少。

再者,盈利能力的下降也是商誉减值的原因之一。

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那么商誉的价值也会相应减少。

商誉减值计提会计准则商誉减值计提的会计准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下,商誉减值计提需要进行两个层面的评估:首先,进行企业整体层面的评估,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则进入第二层面的评估,即确定商誉减值金额。

而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下,商誉减值计提则需要进行单个报告单位层面的评估。

影响商誉减值的因素影响商誉减值的因素主要包括行业环境、盈利能力、市场预期等。

首先,行业环境的变化对商誉减值具有重要影响。

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和法规限制等因素可能导致企业商誉价值的下降。

其次,盈利能力的变化也是影响商誉减值的重要因素。

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商誉的价值也会相应减少。

最后,市场预期对商誉减值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市场对企业前景的预期悲观,那么商誉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

商誉减值的影响商誉减值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商誉减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利润表。

商誉减值计提将会减少企业的净资产和利润,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指标。

其次,商誉减值可能对企业的信誉和股价造成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
商誉减值会计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提要本文首先对商誉减值的确认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其次介绍我国商誉减值的具体会计处理;最后对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在会计实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商誉;外购商誉;减值测试
一、引言
商誉是企业获得超额盈利的能力。

商誉的会计处理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一直成为会计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立足于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通过对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在比较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做出思考。

二、商誉减值会计处理国际惯例
(一)商誉减值的会计确认。

由于对商誉特性认识的不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也莫衷一是。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与其他
主要国家已经达成一致,即只确认外购商誉,其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系统摊销法和减值测试法。

随着FASB和IASC要求采用减值测试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减值测试法,并根据本国国情进行了改进。

(二)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选择。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基于商誉的不可辨认性和重要性的原则对商誉减值采用“两步法”。

第一步,比较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

如果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金额,可初步判断为商誉已减值,应实施减值测试的第二步,以计量商誉减值损失的金额;第二步,比较报告单元商誉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以计量减值损失。

如果报告单元商誉的账面金额超过其公允价值,超过部分应作为减值损失在报表中以确认,确认的减值损失不能超过商誉的账面金额。

减值损失确认后,商誉的账面价值应按调整后的金额记账,而且商誉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这种方法利于缩小企业的会计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提高信息的相关性。

IASC使用“一步法”。

首先,进行自下而上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价值能否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其次,如果企业不能将商誉的账面金额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则实施自上而下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金额能合理分摊的最小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账面金额与可收回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三)商誉减值测试单元的选择
1、FASB选择报告单元。

报告单元是指某一运营分部或低于运营分部的某一层级或某一部门,它应符合下列条件: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出具财务报告,经营成果考核。

2、IASC使用现金产出单元。

现金产出单元是指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并且是能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判断现金产出单元的主要标准为能否产生独立的现金流。

三、我国商誉减值的具体会计处理
(一)我国商誉减值的会计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新准则规定对商誉的后续计量由原来的10年内摊销改为减值测试,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二)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选择。

考虑到企业合并的主流形式在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是国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产生商誉,因而我国采取了传统的“一步法”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企业进行减值测试时,首先,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如难以直接分摊至资产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
的资产组组合;其次,比较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含已分摊的商誉的账面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大于账面金额,即可初步判断商誉没发生减值损失;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

其中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不应当大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所确定的报告分部。

(三)商誉减值测试单元的选择。

我国可认定最小资产组合,是以是否独立产生现金流为标准,相关的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都不应当大于按照分部报告所决定的主要分部或次要分部。

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

我国的资产组内涵远远小于美国定义的报告单元,并且概念本身十分抽象,如何界定最小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较大。

出于谨慎性原则,我国选择先将商誉分摊至各资产,选用了“一步法”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会产生一些特定的经济后果。

在资产负债表方面,两种减值测试方法的不同是在备抵科目的列示上;在利润表上,这两种方法进行减值测试对企业当期的净利润不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四、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商誉减值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就需要获取诸如公允价值、未来超额利润之类的信息。

虽然准则规定要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但是考虑到资产组划分的不确定性以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状况,很难对资产组做出准确的估价,从而影响到合并商誉计量的准确性,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完善商誉减值会计的对策
1、加强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从我国会计实务来看,企业往往会出于各种目的利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来调节利润。

因此,必须完善会计内、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督。

一是加强政府监管。

财政部门、证监会和国资委应该加强协调和沟通,尽量统一会计检查和处罚的标准。

由于商誉减值测试存在过多的主观估计,因此监管部门尽量实现信息共享,实现监管效果的最大化和监管成本的最小化;二是加强注册会计师监管。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合并报表中,不但要注重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抵消业务,也要给予商誉减值测试更大的关注,要持续关注集团所处行业的经营情况和竞争状况是否与商誉的减值测试结果相匹配。

2、强化会计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商誉减值测试的过程主要包括几个关键问题:现金产出单元的确定、商誉在受益资产组的分配、现金流量的测试、折现率的选择。

这些问题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传统记账,还要求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销售
情况,具有会计、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关注国家甚至国际宏观经济状况,关注行业成长状况和行业竞争状况。

为此,应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深化会计教学改革,培养国际会计人才。

3、完善市场机制,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是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条件。

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够完善、透明,造成资产减值程度难以处理和确定,从而使商誉的减值测试缺乏客观的资料基础。

因此,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发展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提供公正、合理的各种资产信息和价格信息,使商誉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有较为客观的依据,增强其可操作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五、结语
商誉减值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近年来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在一些上市公司挑起了制造利润的大梁,成为公司扭亏、亏损公司避亏、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法宝。

因此,对我国商誉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尹宪国.商誉减值与计量统一性刍议——基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合并商誉的处理.财会通讯,2008.2.
[2]季金英,田星元.商誉减值会计处理探究.会计师,2009.9.
[3]田明,庞慧茹.中美合并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思考.国际会计,20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