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环保《乐音与噪音》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3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和区别;2. 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4. 培养学生欣赏和区分乐音与噪音的能力;5.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乐音与噪音》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美妙的乐音。
2. 提问:你们喜欢音乐吗?有没有听到过一些噪音?二、探究(15分钟)1. 分类讨论: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具体例子。
2. 观看视频或演示:播放一段乐器演奏的视频或现场演示,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区分乐音和噪音的特点。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讨论一下自己喜欢的乐器,并列举一些乐器的特点和音效。
三、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2. 总结:归纳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区别,并总结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四、拓展(15分钟)1. 听音乐欣赏:播放一段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让学生聆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集体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下流行音乐中可能含有的乐音和噪音元素。
3.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用乐音和噪音元素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或简单的乐器。
五、交流(10分钟)1. 学生表演:鼓励学生逐个或小组表演自己的创作。
2. 学生评价:其他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鼓励正面反馈和建设性意见。
教学反思:通过对乐音和噪音的讨论和区分,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同时,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另外,对于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的环节,有些学生的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2.课后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3.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4.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其认识到噪音对听力健康的危害,自觉采取防护措施。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降低噪音影响,维护听力健康。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与实践,共同探索噪音防治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减少噪音、改善声音环境的创新举措,激发创造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噪音与乐音的基本概念。噪音是指那些不愉悦、对人们生活造成干扰的声音;而乐音则是指那些悦耳、令人愉悦的声音。噪音与乐音的区别在于它们的音质、音调和频率。了解噪音与乐音对我们保护听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噪音对听力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影响。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噪音与乐音》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噪音的认识普遍较为模糊,对听力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噪音与乐音的基本概念,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听力。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非常有效的。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噪音问题。这使得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本节课为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依据教材中关于“声音与听力保护”章节的内容进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噪音与乐音》
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 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大班幼 儿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特设计本课 程。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班幼儿能够了解噪音和乐音的区别 ,认识噪音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 噪音污染,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环保意识。
THANKS
谢谢
声音与情感创作
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声音元素创作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如用乐器、 嗓音等创作表现快乐、悲伤等情感的音乐作品。
活动三:探讨减少噪音、创造美好声音方法
1 2 3
减少噪音方法
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减少生活中常见噪音的方法 ,如轻声说话、避免大声喧哗、使用隔音材料等 。
创造美好声音方法
鼓励幼儿探索创造美好声音的方法,如演奏乐器 、唱歌、朗诵等,同时引导幼儿注意声音的音量 和音调控制。
声音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教育幼儿尊重他人的听觉感受,培养幼儿的声音 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在公共场所应该保持 安静、不打扰他人。
06
PTER
教学反思与总结提升
本次课程亮点回顾
教学目标明确
本次课程以让学生了解噪音和乐音的区别,以及如何减少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为目标,教学内容紧密围绕目标展开。
互动性强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噪音和乐音的定义、 来源及特点;认识噪音对 身心健康的危害。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噪音和乐音;学 会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 污染的方法。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 对环保的责任感。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噪音和乐音的定义与区别、噪音的危害、减少噪 音的方法和音乐欣赏。每个部分通过讲解、示范、互动游戏等形式进行。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噪音与乐音》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噪音与乐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噪音和乐音的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特点;2.培养学生对噪音和乐音的反应及感受,发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通过听力游戏、唱歌、舞蹈等形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和协调性;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噪音和乐音,养成良好的听觉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噪音和乐音的概念噪音是指无规律、无特定频率、无调性的声音,为人耳所不适,会引起不适和疲劳;而乐音则是经过加工的声音,具有美感和感染力,可以让人心情愉悦。
2. 课堂活动1.听力游戏:老师播放不同的声音,要求学生辨别是噪音还是乐音,并通过手举牌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答案;2.音乐欣赏:老师放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着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然后给学生播放一些具有噪音特性的声音,让学生休息片刻恢复听力,之后再放乐音让学生进行听辨;3.合唱:老师教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学生跟唱并且一起跳动舞蹈,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4.制作手鼓:老师带领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手鼓,让学生用手鼓自由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节奏。
3. 反思及进一步改进本次课堂活动中,初衷是希望通过对噪音和乐音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对听力的保护意义,提高其音乐技能和协调性。
而游戏和欣赏环节也非常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制作手鼓的环节也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区分噪音和乐音时,可以加入相应的图像,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区别;同时,在音乐欣赏环节中,可以更换不同体裁的音乐,从而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文化背景。
此外,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化、互动化的元素,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后记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探究精神,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感受音乐。
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一、活动名称: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噪音和乐音的概念,能够分辨它们。
2. 培养幼儿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提高他们对噪音的防范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素养。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图片等。
2. 环境设置:安静的学习氛围。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噪音和乐音的概念,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和乐音。
2. 主体活动:a) 教师播放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噪音和乐音。
c)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
3. 实践环节: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个小游戏,游戏中需要幼儿判断哪些是噪音,哪些是乐音。
b) 幼儿表演节目,展示自己对噪音和乐音的理解。
4. 总结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强化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生活中的噪音和乐音,进行分类并分享。
2. 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噪音干扰。
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2. 在实践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
六、教学内容:1. 加深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理解,让幼儿能够描述噪音和乐音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用语言和动作展示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图片等。
2. 环境设置:安静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噪音和乐音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和乐音。
2. 主体活动:a) 教师播放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 教师引导幼儿描述噪音和乐音的特点,如噪音刺耳、乐音悦耳等。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噪音与乐音》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噪音与乐音》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噪音与乐音的区别;2.能够区分不同噪音与乐音的音色、节奏、旋律等特点;3.了解噪音对健康的危害;4.能够掌握减少噪音干扰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身健康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珍惜身体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1. 知识讲授1.噪音与乐音的概念;2.噪音与乐音的区别;3.噪音对健康的危害;4.减少噪音干扰的方法。
2. 学习乐曲选择一首比较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掌握乐曲的基本信息,如曲名、演奏者等。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色,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噪音和乐音的区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聆听各种噪音,如汽车喇叭声、机器噪音、施工噪音等,引导学生感知噪音的不同特点。
然后再让学生听一些乐曲,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噪音与乐音进行比较和鉴别,提升学生对噪音和乐音的辨识能力。
4. 制定措施减少噪音危害通过情景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制定减少噪音危害的措施,如佩戴耳塞、不随意发出噪音等,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噪音问题。
三、教学方法1.项目式教学:将课程内容切实和实际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程要求,提供相关的项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小组情境下进行学习,加强交流和协作;3.情境教学:利用教学中常见的情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活动设计10分钟导入1、带领学生发生噪音场景,引入噪音与乐音的主题; 2、播放一段噪音,让学生听到噪音的声音,引导学生对噪音产生反感和抵触25分钟学习乐曲1、播放教师选定的音乐;2、引导学生开启音乐欣赏模式,探究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音色等; 3、提供学习素材,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30分钟噪音和乐音的区分1、播放一段乐曲和一段噪音,引导学生对乐曲与噪音进行比较和鉴别; 2、整合学习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5分钟制定措施减少噪音危害1、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寻找减少噪音危害的方法;2、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巩固学生知识,并反复强调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10分钟总结1、回顾课程内容;2、引导学生感受到噪音和乐音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保护健康和环境的意识五、教学反思本堂课主题集中、内容丰富,通过具体场景、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噪音和乐音的感知和辨识能力。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4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精选4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和区别;2. 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4. 培养学生欣赏和区分乐音与噪音的能力;5.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乐音与噪音》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美妙的乐音。
2. 提问:你们喜欢音乐吗?有没有听到过一些噪音?二、探究(15分钟)1. 分类讨论: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具体例子。
2. 观看视频或演示:播放一段乐器演奏的视频或现场演示,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区分乐音和噪音的特点。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讨论一下自己喜欢的乐器,并列举一些乐器的特点和音效。
三、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请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2. 总结:归纳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区别,并总结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四、拓展(15分钟)1. 听音乐欣赏:播放一段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让学生聆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集体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下流行音乐中可能含有的乐音和噪音元素。
3.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用乐音和噪音元素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或简单的乐器。
五、交流(10分钟)1. 学生表演:鼓励学生逐个或小组表演自己的创作。
2. 学生评价:其他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鼓励正面反馈和建设性意见。
教学反思:通过对乐音和噪音的讨论和区分,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同时,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另外,对于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的环节,有些学生的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环保主题活动】环保活动《乐音与噪音》(附带反思)
【环保主题活动】环保活动《乐音与噪音》(附带反思)研究活动《乐音与噪音》活动时间2021、6组织者研究对象小(3)班幼儿活动目标:1、萌生缔造宁静环境的心愿,存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
3、可以用各种形式抒发对乐音和噪声的体会。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工作:初步晓得什么就是乐音、什么就是噪声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活动过程一、感知乐音和噪声.(1)幼儿随着迷人的音乐搞动作,忽然录音机里爆出刺耳的电钻声。
(2)幼儿自由议论之后,请他们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3)摆录音,恳请幼儿倾听小鸟的鸣叫,说道说道听到这种声音的感觉。
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
二、区别乐音和噪声。
(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
(2)恳请幼儿用动作去则表示乐音和噪声。
听见乐音时用迷人的舞姿去则表示,听见噪声时用生硬的表情去则表示。
(3)请每一位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尝试发出乐音。
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发出乐音的。
(4)教师用一种乐器弹奏出来两种声音,恳请幼儿说道说道哪种就是乐音,哪种就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弹奏同样的节奏,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
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
三、介绍噪声的危害。
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四、缔造安静的环境。
(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2)鼓舞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
例如在圆形卡片中间图画上嘴和手指;在长方形纸上图画上睡的小朋友,然后挂上大木棍制成标牌,在圆形卡片上贴上“静”字等。
延伸活动幼儿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各种“安静”标志张贴至(或插进)适度的地方,例如午休室、医务室、图书室等处。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音乐与噪音》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音乐与噪音》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音乐和噪音的定义及区别;2. 能够识别不同的噪音;3. 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并能够根据声音变化的特点进行分类;4. 能够了解噪音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5.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音乐和噪音的定义及区别;2. 不同的噪音的识别及分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噪音的危害;2. 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2. 讨论法;3. 实验法;4. 听力训练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借助音乐的典型例子,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概念以及它对人类的意义。
然后,老师再让学生想一想,如果音乐变得非常吵,它还是音乐吗?为什么?2. 讲解(10分钟)老师详细解释了音乐和噪音的定义,告诉学生它们的主要区别,并让学生通过听不同的声音进行感受和认识。
3. 分组观察(20分钟)老师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教室里观察来自不同来源的噪音或声音,并列出他们觉得是噪音的声音。
4. 分类讨论(20分钟)老师让每组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让学生们讨论不同的声音有哪些共同之处,如音调,音量,响亮程度等,然后让他们对声音进行分类,如高低音、响亮程度等。
5. 实验演示(20分钟)老师为同学们展示如何测量声音的响亮程度。
然后,学生们轮流参加实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
6. 反思(10分钟)老师让学生们回顾学习的内容,并与大家一起总结出以下内容:1. 噪音和音乐的定义及区别;2. 不同声音的分类及特点;3. 噪音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尽量通过思维导图和生动的实验演示来展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讨论的过程中,感受、领悟和掌握知识点,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噪音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从而更好地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乐音与噪音》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乐音与噪音》的主题活动教学,旨在:1.让孩子们认识乐音和噪音的区别,提高他们的听力和观察能力。
2.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加他们的音乐知识。
3.提高孩子们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2. 教学内容1.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区别。
2.听辨乐音和噪音。
3.制作简单的乐器,演奏乐曲。
3. 教学过程第一节:认识乐音和噪音1.导入:播放一段乐音和噪音混合的音乐,让孩子们试听,并找出其中的乐音和噪音。
2.学习: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区别。
3.操练:让孩子们自己模仿发出乐音和噪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
第二节:听辨乐音和噪音1.导入:播放一段乐音和噪音的音乐,让孩子们试听,并分辨其中的乐音和噪音。
2.学习:通过多个例子,让孩子们学会辨别乐音和噪音。
3.操练:让孩子们自己试着发出乐音和噪音,让其他孩子来分辨。
第三节:制作乐器,演奏乐曲1.导入:介绍几种简单的乐器,并演示如何制作乐器。
2.制作:让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自己的乐器。
3.演奏:孩子们分组演奏不同的乐曲,向其他孩子展示自己的成果。
4. 教学评估1.学生在听辨乐音和噪音过程中的表现。
2.学生在制作乐器和演奏乐曲中的表现。
二、教学反思这一次主题活动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乐音与噪音》这个话题,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和区别。
在听辨乐音和噪音的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多个例子的学习,很好地掌握了这一技能。
在制作自己的乐器并演奏乐曲的过程中,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团队合作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和勇气。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行主题活动式教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需要对教材进行更多的研究和设计,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孩子的多元化需求。
大班科学教案音乐与噪音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音乐与噪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在大班科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们通常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其中包括音乐教育。
通过音乐教育,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且对课堂感到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掌握音乐与噪音的平衡,确保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影响幼儿学习和安全,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音乐教育的正确方法。
二、音乐与科学知识教育音乐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享受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并对心理和身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大班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增强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两个案例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1.案例一:动物和声音通过音乐的方式来介绍不同动物的叫声,并通过幼儿的模仿来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对于不同动物习性的认知。
例如,我们可以放一段动物叫声的音乐,然后引导幼儿辨认出这个声音是哪个动物发出的,并要求幼儿通过模仿来表达这个动物的叫声。
2.案例二:色彩和音乐通过音乐来加强幼儿对于颜色和形状的认知。
具体做法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元素来表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特征,并引导幼儿通过音乐来认识这些颜色和形状。
三、噪音与科学教学虽然音乐能够带来好处,但是噪音对于幼儿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我们也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噪音,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教育。
以下两个案例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1.案例一:噪音的制造原因在教学中,当我们感觉到噪音过大时,我们需要及时找出噪音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改善。
例如,如果是幼儿在活动中吵闹,我们可以提醒他们安静下来,或者参与到他们正在做的活动中去,从而引导幼儿积极培养好的行为习惯。
2.案例二:安静的环境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安静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因为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学习的阶段,需要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来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优化教学环境,为幼儿创造出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乐音和噪音
大班综合教学活动:乐音和噪音本次教案将介绍大班综合教学活动:乐音和噪音。
此活动旨在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学习乐器的声音和感受不同音乐节奏,同时也引导孩子们了解噪音的概念,并探究噪音的来源和对人们的影响,从而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
一、教学价值:1.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听觉感受,在音乐中感受美好;2. 帮助孩子们了解噪音的概念,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3. 通过音乐,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听辨不同乐器的声音;2. 能够感知和跟随不同节奏的音乐;3. 了解噪音的概念,探究噪音的来源和对人的影响;4. 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5. 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区域:教室或音乐室。
四、教学准备:1. 现场演奏乐器: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吉他等;2. 音乐播放器;3. 噪音录音;4. 玩具乐器;5. 相关图书、图片和视频等教具。
五、教学介绍:1. 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弦等;2. 引导孩子们探究噪音的概念,认识噪音的来源,以及噪音对人们的影响;3. 通过音乐和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重点:1. 学习乐器的声音;2. 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3. 了解噪音的概念和对人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1. 现场演奏:老师或专业音乐人演奏不同的乐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乐器的声音;2. 听音乐: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引导孩子们跟随节奏挥动手脚,感受音乐的魅力;3. 听噪音录音:播放不同环境下的噪音录音,引导孩子们了解噪音对人们的影响;4. 组织合唱:通过唱歌和打乐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八、教学过程:1. 音乐游戏:老师演奏不同的乐器,引导孩子们猜测乐器的名称,并模仿乐器的声音;2. 跟随节奏: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引导孩子们跟随节奏挥动手脚,感受音乐的魅力;3. 噪音探究:播放不同环境下的噪音录音,引导孩子们了解噪音的概念和来源,并探究噪音对人们的影响;4. 声音和情感:通过音乐和故事,引导孩子们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5. 合唱表演:组织孩子们合唱歌曲,通过唱歌和打乐器,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乐音与噪声》教学反思
《乐音与噪声》教学反思
《乐音与噪声》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
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以听声为主线,通过各种声音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
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音乐与噪音》及教学反思(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音乐与噪音》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音乐与噪音》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音乐与噪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通过看、听、说使幼儿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重点:通过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养成不发出噪音的习惯难点:通过看、听、说使幼儿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棉花、香烟、瓶子2.自摄的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录像片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感受乐音与噪音听乐音说感受--听了这些声音你感觉怎样?听噪音,想想说说--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 听了这些声音你又有什么感觉?2、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请幼儿自由从书本上了解并交流。
了解乐音的好处图一:病人图二:小宝宝图三:动物提供与乐音作用相反的图片资料。
幼儿发现交流。
师小结。
3、结合生活经验讲述:--你还在哪里听到过乐音?什么地方听到噪音?4、结束活动,师生共同总结。
出示难受的、笑的两张脸谱图请幼儿说说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5、延伸、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找哪里有噪音,并寻找有关资料,寻求解决方法。
教学反思: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无处不有.有悦耳动听的,听起来让人舒畅的乐音,有刺耳难听的,听起来让人烦躁的噪音。
平时班级里总有些孩子喜欢大声吵闹或拖动桌椅发出难听的声音,通过这一活动让初步让幼儿理解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并知道了噪音的危害。
同时,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和表情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音,加深对两者音的理解。
在区分乐音和噪音这一环节,幼儿不难理解,他们都基本能区分辩别出来哪些是音乐和噪音。
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大都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的噪音,尤其是班级里日常出现的.噪音,能积极举手发言。
在理解乐音的好处时,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需要拓展。
我借助图片的帮助,让幼儿更加感兴趣。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何为乐音和噪音,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二者的概念;2.通过实际体验,能够分辨乐音和噪音;3.能够用简单的乐器发出简单的乐声,并能分辨出与其相对应的噪音;4.提高学生的音乐及听力素养,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二、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愉悦地学习;2.全脑教学法: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五感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提高学习效果;3.课堂互动法:在教学中应用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引出思考乐音和噪音的概念(5分钟)讲师可以通过问与乐音和噪音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以引入课程主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乐音吗?•如何区分乐音和噪音?•你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都是什么声音?2. 知识传授:讲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10分钟)在这个环节,讲师应该通过幻灯片或PPT的形式讲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并且加以区分,让学生在概念上有所认识。
3. 实验环节:实际体验分辨乐音和噪音(20分钟)讲师首先请学生闭上眼睛,让学生舒展双手,尽量放松自己的身体,然后在课室内分别放一些乐音和噪音,让学生感受并分辨两者之间的不同。
讲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乐音和噪音的印象。
4. 体验与创造:用乐器发出乐声,体验乐音(20分钟)讲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发放简单的乐器,比如竹笛、手鼓等,让学生自由地尝试演奏,让学生体验到发出乐音的快乐和美妙,并与课堂上发出的噪音进行对比。
5. 总结:回顾乐音和噪音的概念(5分钟)最后,讲师可以对乐音和噪音的概念进行回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结束后仍然能够理解和记得所学内容。
同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简短地谈一下收获和感想,为课堂画上完美的句号。
四、教学反思•总体来说,此次大班科学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很是难以抑制自己的兴趣,不时发出热情洋溢的欢呼声和笑声。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噪音与乐音》
大班健康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噪音与乐音》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并区分噪音与乐音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欣赏优美的乐音。
3.提高学生对噪音的防范意识,了解噪音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
1.课件或小黑板。
2.多媒体设备(如音乐播放器)。
3.音乐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
三、教学安排
1. 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或小黑板展示一些产生噪音和乐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简单描述它们。
2. 感知练习(15分钟)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专心致志地听,并在听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3.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噪音与乐音的区别。
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噪音与乐音的特点和对人的影响。
4. 活动设计(30分钟)
活动一:乐音攻击噪音 -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模拟乐器,另一组模拟噪音。
- 学生们模拟乐器的组合出一段旋律,另外一组模拟噪音进行。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2.掌握常见的乐器,并能辨别其声音特征;3.能够正确地分类声音,并解释原因;4.了解声音的传播,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声音传播的过程;5.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认识乐音和噪音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乐器的声音特征;2.正确分类声音。
四、教学准备1.乐器(小提琴、钢琴、吉他等);2.板凳或椅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以问答形式向学生询问他们对声音的认知,指导学生用适当语言简单描述声音的特征。
2. 正文环节(35分钟)2.1 引入乐器(5分钟)老师让同学们齐齐闭上眼睛,用手拍打板凳或椅子,单独拉响小提琴、吉他、钢琴等乐器,让学生听声音猜测乐器。
2.2 探究声音特征(10分钟)老师让学生试着说出常见噪音的声音特征,然后对比乐器声音和噪音,探究两者不同的声音特征。
2.3 分类声音(10分钟)通过前面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乐音和噪音,老师将学生分成几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分类声音,并解释它们的声音特征和分类原因。
2.4 声音传播(10分钟)通过简单而生动的图示和语言表述,让学生能够明白声音会不断地扩散,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播。
3. 小结反馈环节(10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与学生互动,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自我发现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现能力。
其次,通过动手实践,能更加深入的理解说明科学原理的道理和知识,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是,在组内讨论时,有的学生表现较为胆怯,不敢发言。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个别情况的处理,尽量挖掘出学生们发言的积极性和热情。
大班健康活动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噪音和乐音的区别,知道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幼儿对环境噪音的敏感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图片、视频等。
2.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3.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电脑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噪音和乐音的音频素材,让幼儿辨别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 基本概念:教师介绍噪音和乐音的定义,让幼儿了解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噪音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分析噪音产生的原因和对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音污染,保护环境和他人。
5. 实践体验:每组选择一种噪音情境,设计一个减少噪音的方案,并进行演示。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庭和社区中的噪音源,与家长一起想出解决办法,减少噪音污染。
2. 环境教育:结合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让幼儿了解噪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3. 艺术创作: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创作关于噪音和乐音的绘画或手工艺品,进行展示。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体验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活动延伸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实践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应深入了解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认识,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复习噪音和乐音的区别,加深幼儿对噪音影响的认识。
2. 学习噪音的控制和减少方法,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噪音的控制和减少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减少噪音污染。
八、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家庭、社区等场景,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控制噪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乐音和噪音》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教学背景大班科学公开课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力,通过活动和实践让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索。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通过认识乐音和噪音,培养其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区分能力。
2.教学目标•认识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区分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1.教学内容1.什么是乐音;2.什么是噪音;3.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2.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观察声音1.教师播放乐器的声音;2.让幼儿闭上眼睛,用耳朵倾听;3.跟根据声音的特点,分辨出是哪种乐器。
活动二:噪音和乐音的区别1.教师播放一段河边噪音的录音;2.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什么声音,是否是噪音;3.对比乐音和噪音的特点,总结乐音和噪音的不同之处。
活动三:制造乐音1.分发乐器给幼儿;2.让幼儿按照指定的节奏敲打乐器;3.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主动制造乐音。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观察声音、讨论噪音和乐音的区别,以及制造乐音等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中,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表现良好,能够通过声音的特点来区分乐音和噪音。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导致活动执行时有些混乱,个别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为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次教学可以增加教师的辅助人员,分别协助观察和引导。
其次,本次课程缺乏互动性较强的活动,下次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活动,让幼儿们更积极参与。
此外,教学过程中的声音播放设备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声音不够清晰。
为优化教学效果,下次可以提前测试设备,确保声音的清晰度和质量。
总的来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乐音和噪音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以观察和思考的方式进行区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加强活动的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
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噪音与乐音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噪音和乐音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2. 促进学生对噪音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的认识。
3.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噪音,让学生感受噪音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噪音与乐音之间的差异,比较它们对人们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探究: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噪音和乐音的定义和特点。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让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补充意见。
3. 教师解释: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噪音和乐音进行解释和概括,强调它们对人们的影响。
实践:1. 听音乐: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音乐给人带来的情绪和感受。
2. 分析音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了解音乐的构成和表达方式。
3. 创作音乐: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乐器或声音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总结:1. 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噪音与乐音的区别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噪音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例如保持室内安静、佩戴耳塞等措施。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评估:1.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参与度和质量来评估学生对噪音和乐音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和创作能力。
3. 观察学生在总结环节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案延伸:1. 邀请音乐专家或乐器演奏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3.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音乐团队或合唱团等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反思:1. 教案引入部分通过播放噪音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但需要注意噪音的音量和时间,以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活动《乐音与噪音》反思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噪声,如:大声地讲话、发出尖叫声、音乐活动中杂乱的敲击声等,而且劝阻效果甚微。
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也无处不在,教育幼儿区分乐音和噪声迫在眉睫。
因此在11月10日,我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上了一节有关乐音、噪音的环保活动。
在活动开始时,我给他们放了两段不同的音乐。
通过这两段音乐,我直接给幼儿讲了哪段音乐是乐音,哪段音乐是噪音,初步了解两段不同的音乐它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在本活动的第二部分,我通过问题“我们听到乐音会怎么样?听到噪音会怎么样?”两个问题让幼儿了解它们,并通过第三个活动行动“大声的讲话,小声说话”让幼儿亲体验乐音和噪音,以及噪音的危害。
对于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
围绕这个重点,启动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听、用动作表现等等,使幼儿充分理解,同时还让幼儿从自己发现中来理解噪声的危害,并共同来参与环保活动,使环境意识深入幼儿的心田。
教师:吴
2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