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课件
![《中国古代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5dfb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6.png)
总结词
远古传说与历史记载
详细描述
介绍中国古代的远古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和伏羲八卦等。同时,介绍最早的历史记载《尚书》和 《史记》等。
夏商西周时期
总结词
夏朝建立与国家发展
详细描述
阐述夏朝的建立和发展,介绍夏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 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介绍夏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
总结词
北朝的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战争与和平
南北朝时期,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和和平谈判,最终在隋朝时期实现了 全国统一。
北朝在政治上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05
隋唐时期
隋朝的贡献
完成中国统一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 状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为选拔人才 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0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 权国家,为后世政治制度奠定
了基础。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 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修建万里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 ,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秦始皇采 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文化
《中国古代史》ppt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 秦汉时期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史》
02
03
04
适用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对中古 代史感兴趣的公众主要内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c7cd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f.png)
掌握夏、商、西周的政 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 革和影响。
分析秦朝统一的意义和 影响。
02 古代史概述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时期,包括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
在史前时期,人类在科技与文化方面 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如火的使用、 原始艺术、神话传说等。
05 古代史的影响和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科技发展
古代史上的许多发明和创 造,如造纸术、指南针等, 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文化传承
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 化遗产,如诗词、音乐、 艺术等,对现代文化的发 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治理
古代的政治、法律制度等 对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借 鉴和启示,有助于完善现 代社会的治理体系。
中世纪时期重要事件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拜占庭帝国在5世纪建立,成为了 欧洲文化的代表之一,但在15世 纪逐渐衰落。
十字军东征
从11世纪到13世纪,欧洲基督教 国家发动了针对穆斯林的十字军 东征,对中东地区造成了深远的 影响。
蒙古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并征服了 欧洲大片领土,但到14世纪逐渐 衰落。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文化素养
了解古代文明和文化遗产,有助于 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塑造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代历史人物的品质和精 神,有助于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06 总结与思考
本课总结
01
02
03
04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过程和影响。
秦朝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1c07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3.png)
②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伍 放花灯
思考: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分布广泛,遍布南北、
从东到西。主要集中
在大江、大河流域,
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
伍 放花灯
新石器时代
万邦时代 即龙山文化时代,当时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
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伍 放花灯
二、夏朝的建立
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传贤”变成了“传子”,
3
历史是真实的,但由于受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会
有不同的历史认识。
叁
商和西周
16
壹 油纸伞
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夏、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
怎样的?
①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
建立商朝;
②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商,商朝被周朝取
代。周朝定都于镐,史称西周;
一重大历史事件。
大量的西周青铜器铭文,
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壹 油纸伞
壹 油纸伞
旧石器时代
本
课
小
结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
文化遗存
中华文明
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
新石器时代
母、父系氏族社会
三皇五帝
从部落到国家
夏朝建立
商和西周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先秦时代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先秦时代](https://img.taocdn.com/s3/m/64e0aafbf90f76c661371a38.png)
3:商朝特征:刑法加强
三、周朝(西周) 周文王时期的强盛给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
1、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陕西西安)称镐京。
2、周是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在东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井田制与分封制
1、井田制(1)田地形式:更低沟洫纵横,如井字。
(2)内容:A土地归国王所有,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B必须缴纳贡赋给国王;C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山集体耕种,奴隶主全部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
(3)实质:奴隶制的经济制度,是奴隶制的国有土地制度。
井田制开始于商,兴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与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为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为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政治特点: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大国兼并;
经济特点:公有制变成私有制,农耕工具改善、手工业日趋成熟,商业迅速发展
民族关系:各民族逐渐融合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社会经济
(一)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生产技术提高)
1、生产工具的进步:(1)铁制农具的使用,铁器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时期,铁农具适用范围扩大;(4)铁农具的使用意义: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的提高。
4、手工业专著:战国时《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各个工种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独一无二。手工业发展的原因:A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人参与手工劳动;B统治者提倡耕织,促进家庭手工业发展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21张ppt) (共2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21张ppt)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ec6ac402d276a201292e21.png)
开国பைடு நூலகம்
武王伐纣 定都于镐京
史称西周
目的
巩固周王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
互
为
西
表
周
里
宗法制
内容 特点 权利与义务 作用 父系血缘关 系维系
授土授民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嫡长子继承制度 大宗与小宗之分
君臣——政治 兄弟——血缘
礼乐制 周礼
共和行政 BC841
新石器时代早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河流域
长江下游 辽河上游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基本特征是彩绘 陶器,以粟为主 要栽培作物
种植水稻,养蚕 缫丝技术
黑陶——蛋壳陶
出土精美的玉器, 出现大规模的祭 坛和神庙
新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取代母权,社会分化与不平等萌 芽初现,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 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出现权贵阶层——人类即将迈入文 明的门槛。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 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导入新课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 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 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有关人类起源,无论 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 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 都是神话传说。那么, 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 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 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 样生活的?今天我们就 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 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与早期国家》。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鸟瞰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课件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历史课件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6436c4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0.png)
占615件。……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另外,还有当时 的货币——铜贝4 662枚;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
——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信息。 答案 信息:政治:神权政治(或神权王权一体);阶级分化(或贫富分化); 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军事:有部落战争;文化:精神生活丰富 (或有审美要求)。
科学 科学技术运用于史学研究,对于判定历史时间、分析历史发展及地 技术 理环境的变迁等都有巨大的帮助
返回
主题二 早 期 国 家 —— 夏 商 周
梳理 夯实必备知识
1.部落联盟 (1)三皇: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 (2)华夏始祖: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3)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 做法称为“禅让”。 (4)万邦时代: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 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
思维点拨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 (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某些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 (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迹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 作为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功能的城邑已经出现。
图解历史
国家雏形的出现
2.早期国家——夏商周
角度
夏
商
西周
约公元前2070年,_禹__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建立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 商汤建立商朝 伐商建周,定都_镐__京_
隶制国家夏朝
(1)中央:商王是最高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1节 远古时代)PPT课件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1节 远古时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928a373c1ec5da50e270ff.png)
煤的自燃
火
的
雷电生火
起
源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烧烤食物
火 的 用 途
照明、御寒
驱 赶 野 兽
原始社会的产生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 骨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存下去呢?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 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 “禅让”的实质
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期考察,舜的表现十分突出。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置。
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 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
禅让的传说
思考: 1、禅让制时期包括哪些传说中的人 物?
尧、舜、禹
2、部落推选继承人的标准是什么?
贤能
3、禅让的实质是?
部落首领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山东嘉祥武 氏祠的画像石)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古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 和现象。 2、理清重大事件发展脉络,树立历史时空观念。 3、学会获取、处理、理解和表达历史信息的能力。 4、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和熟悉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2、学会根据历史事件分析和理解时代发展,培养民族精 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重大史料的了解和认识、评价。 2、学会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中国古代史(一)
![中国古代史(一)](https://img.taocdn.com/s3/m/7c8b0acf551810a6f52486af.png)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生产方式: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生活方式: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中国特点:南稻北粟,还有黍稷大豆意义:1.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2.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典型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3.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文明的起源神话传说中的起源:内容:炎黄传说意义: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反映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反映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起源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历史传说中,炎帝(神农氏)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
传说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说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
不仅如此,还传说他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炎帝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①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
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②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
![部编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6张】(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6be6d7172ded630b1cb6ec.png)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 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周社会经济发展表现:
社会经济性质: 奴隶制社会经济
农业 手工业
土地制度—井田制
生产方式—奴隶集体劳动
中华文明起源特征 生产工具—木石并用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社会生活:(或时代特征)
1、打制石器 2、从事渔猎和采集 3、过着群居生活 4、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用火
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
遍布南北,分布范围广,主要集 中在大江大河流域。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新石器时代: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社会生活:(或时代特征)
•
设计意图:利用不同时期史料的对比 ,在教 师示范 的基础 上师生 共释。 体悟比 较历史 现象并 进行合 理历史 解释的 史学方 法。
•
过渡:雇佣劳动、开设工场这种新的 经营方 式不仅 提高了 手工业 发展的 水平, 随之引 发的纺 织品的 大量出 口也带 来了商 业与贸 易的新 繁荣。
•
环 节 4: 出 示 吴承明 《市场 ·现代 化·经济 史论》 图表与 《乾隆 震泽县 志》。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
早期国家基本特征:
夏:间接、直接统治相结合 商:内外服制度、周:分封制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 商:甲骨文的占卜功能等
表明早期政权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王位世袭制,嫡长子继承制等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三代统治体制的成熟期
——周朝(1046BC-841BC-256BC)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 人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 人教版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4af775fc4ffe473368ab8e.png)
实是一往而不复返,不能再现,但我们对那个事实的解释, 是
是生动无已的,随时变迁的,这样就成了历史的事实。
当
代
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也是暂时的,要时时变动 的,时时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真实,有二
史 ”
——
种意义,一是说,曾经经历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
二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释是正确的。前者 克
,、材料生历枯;步的生 ,
李大钊(1889-1928)
• 我们应如何理解什么是活 的历史、真的历史呢?
简明一句话,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名 物的文化。因为人类的生活并为其名物的文化,是 进步的、发展的、常常变动的,所以换一句话说, 历史就是社会的变革。这样说来,把人类生活整个 的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看去看,便是社会。历 史与社会,同其内容,同其实质,只是观察的方面 不同罢了。(《李大钊史学论集》197--199页)唯 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一滴水可以发现世界, 但一个世界决不只是一滴水。由此可知,历史有客 观的历史和书写的历史之别,我们要研究历史,要 充分利用人们书写的历史记录资料,去研究人类历 史活动的本身。
• 历史的事实:所谓历史的事实,便是解释中的 事实,解释是活动的,是含有进步性的,所以
“
历史的事实也是活的,含有进步性的。只有充 一
分的纪录,不算历史的真实,必须有充分的解 切
释,才算是历史的真实。
历
•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活动着的历史,人 史
类历史活动本身有实在的事实,有历史的事实。实在的事 都
手段,这不仅是生产工具的巨大变化,而且是社会
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之一,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进步
之一,第一次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使人支配了自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完整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8156ad9b6648d7c0c7461f.png)
•
4.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 多的知 识。从 植物妈 妈的办 法中, 学生能 感受到 大自然 的有趣 ,生发 了解更 多植物 知识的 愿望, 培养留 心观察 身边事 物的习 惯。
•
5.根据诗歌内容,课文中配有相应的 插图, 形象地 描绘了 三种植 物传播 种子的 方法, 同时告 诉小读 者植物 传播种 子的方 法有很 多,仔 细观察 就能得 到更多 的知识 。
至部落联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 明的起 源与早 期国家 (共13张PPT)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黄帝 颛顼 帝喾 帝尧 帝舜
此时的“国家”可能是各部落联盟,因此三皇五帝可能都是各 部落推举出来的首领,这种方式被成为“禅让”。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 明的起 源与早 期国家 (共13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 明的起 源与早 期国家 (共13张PPT)
帝舜荐禹於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於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史记·夏本纪》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 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 明的起 源与早 期国家 (共13张PPT)
商周时期的经济生活: 农业:井田制,生产工具多为 木、石、骨、蚌等 手工业:青铜铸造业,纺织业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 元第1课 中华文 明的起 源与早 期国家 (共13张PPT)
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 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 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PPT课件 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PPT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ac3e458e9951e79a892717.png)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开端
序言· 历史的含义
•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文明延续至 今的国家,中国有着从古至今不中断的历 史记载,中国的古代文化被称为史官文化。
1、甲骨文、金文中——史字(御史、小史等职掌,多是史官) 2、《春秋》、《史记》等史书,有司马迁等史学家。 3、历史一词,较早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 思考:我们经常说的二十四史、古代史等,只能算是人们写的中国 古代史时期的历史,并不能说他们写的这些历史的书,就是历史本 身。在习惯上,也称这些历史记载为历史的。这是因为历史的,是 一个形容词,因用的时间、地点不同,意义相异,有过去的、可记 忆的、卓著可传后世的、学术上考察事物的方法等。
•
在古人阶段又进一步发明了摩擦取火,有的 用黄铁矿石(或赤铁矿石)同燧石相击取火,燧 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韩非子· 五蠹》), 这种方式的取火直到解放前还有佤族的摩擦取火、 天 钻 黎族的钻木取火、景颇族的压击取火等。摩擦取 下 燧 火使人类进一步改善和推广了熟食生活,使火成 号 取 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手段,应用范围甚广(渔猎、 之 火 制陶、冶炼金属、酿酒等),使人类进一步征服 曰 以 了漫长的黑夜和严寒,扩大了生活领域,这是人 燧 化 类对自然界的一个伟大胜利,是人类从必然王国 人 腥 氏臊 向自由王国迈进了一大步。
·
• 一、人类体质演变历程 • 人类是从什么地方走来,有人说是从海洋中来。 如果从海生藻类的产生算起,已有了十万年的漫长 演变过程。到了三千万年前,有了人类最古老的祖 先——埃及古猿,其体形像猴,大小如家猫,头骨 容量大小为30公分厘米,雄性的犬齿大而尖,雌性 的犬齿比较小,身体比当时任何哺乳动物都大。 • 在2500万——500万年前产生了现代类人猿的 祖先森林古猿,因发现在法国上加龙的圣戈当附近 的中新纪的地层中,因发现时古猿化石与树叶化石 并存,所以命名为森林古猿。 • 腊玛古猿,首次发现于印度北部的西姆拉低山 区的哈里塔良格尔地方的中新世后半期或上新世前 半期的地层中,大约距今1300万——800万年前。 • 南方古猿,人类的祖先。其中的粗壮种是在进 化中绝灭了的分支。纤细种则发展为猿人,1924年, 在南非阿扎尼亚金伯利市以北80公里的塔昂火车站 附近的山洞里首次发现,是一个既像人类儿童又像 猿的头骨,距今约有335万年到375万年。
历史第1课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历史第1课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5b7fc04afe04a1b071de41.png)
第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大禹治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禹建立夏朝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 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 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 曰夏后,姓姒氏。 部落争斗中取胜 ——《史记》 威望极高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 大禹治水有功 戴冠冕的夏禹 比较一下这两幅图:身穿两种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里”
(宗法制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 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 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 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 施;分封制是该原则的具体政策)
基本原则: ①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②嫡长子继承,其余 子分封; ③等级森严:天子 ──诸侯──卿大夫 ──士;
思考:如果正妻无子, 该如何继承?
如果嫡长子死,该如 何继承?
礼乐制度
古代中国人发明编钟,只是为了娱 乐生活吗?
夏 、 商 、 西 周 的 政 治 制 度
从禅让制 到王位世袭制
起源———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朝 内 容 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地方:侯、伯的设立
内容—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分封制
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衣服的禹有什么不同?
“帝王身份”
启确立王位世袭制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
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 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
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
人教版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共13张ppt)(完美版下载)
![人教版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共13张ppt)(完美版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0268f188da38376baf1fae49.png)
我国目前已有上百个史前 墓地,几千座墓葬中出有 猪骨。汉水中游地区是我 国史前猪骨随葬现象分布 最重要的中心地区之一。 湖北省郧县青龙泉遗址 2006--2008年度的几次田 野发掘过程中,系统地收 集了墓葬中出土的所有猪 骨,数量巨大。随葬动物 种类有猪、鹿、兔、雁、 鱼等,其中明显以猪骨为 主,共266件,占所有随葬 动物骨骼283件的94%。初 步认为,墓葬出土这批猪 骨绝大部分是家猪。
河姆渡文化猪纹黑陶钵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8600年前)出土的猪骨
根据出土文物资料,历史学家得出基本结论: 中国古人类饲养的家禽主要是猪
试分析,猪成为中国古人类主要家禽的原因
1.饲料因素 猪对饲料的要求远远低于其它牲畜,根据记载,当时的人们利用残羹剩菜和人不 能吃的剩余农副产品,一个家庭一年养1-2头猪,是可以做到的。 2.肥料因素 除了为人们提供肉食,猪也是小农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虽然猪不能像牛一样 耕地,但是它能提供种植业最需要的肥料。尤其是中国很早就废除了土地的休耕 制度,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对于恢复土壤的肥力,起到重要作用。民间谚语更是 认为:“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种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 3.数量因素 猪还能最高效的为人类提供肉食。明朝浙江嘉兴府早有“肉猪一年饲养两槽,一 窝通常有小仔4-10只,而牛、羊、鹿一般每年生仔仅有1只。一头肉猪饲养6个月 可得白肉90斤”的记录,而清代同治年间的《上海县志》更记载:“豕,邑产皮 厚而宽,有重至二百余斤者。”在提供肉食总量方面,根据《膳夫经手录》所说 ,“羊之大者不过五六十斤”,与猪相差甚远。在人口高速增长,肉食需求量激 增的年代,猪无疑是最适合的家畜 4.方式适宜 农业定居生活适合圈养,不适合游牧。
可能可能 一说一说
早期国家
部落
〔人教版〕中国文明的开端——原始社会时代 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中国文明的开端——原始社会时代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aee9e028ea81c758f5785a.png)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
• 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 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 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 2.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得到扩大,周天子确立 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使西周 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
•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 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 的贵族特权地位。
• 西周政治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 (宗法观念)成为规范社会,整齐生活习俗的指导思想。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 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 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 世袭统治的工具。
云南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位:公认的中国境内的最早居民
元 谋 人 牙 齿 化 石
北京人
• 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 特点:使用打制石器,采集和狩猎,使用
天然火 • 【旧石器时代】
北 京 人 头 盖 骨
北京人头盖骨去向之谜
• “北京人”头骨化石自1927年被发现后,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 1940年12月26日,日军占领了北平,战事一触即发,出于安全考虑 ,文物专家们决定将头骨化石交由美国代为保管。 但运送头骨化石的 过程却一波三折,国民政府、美国政府都因各种理由拒绝过这一请求 。科学家们的的努力没有停止,直至1941年11月,重庆国民党政府 才明确表态,允诺“头盖骨”出境,美国方面也同意了头盖骨由领事 馆安排、由美国人带出中国,暂存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然后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据资料记载,“头盖骨”转移行动按计划开始 ,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护卫,乘北平到秦皇岛的专列到达秦皇岛港,在 那里登船,船名“哈德逊总统号”,预定12月8日抵秦皇岛。8日上午 ,列车抵达秦皇岛。此时,日本对珍珠港的空袭已经开始,随即,驻 在秦皇岛山海关一带的日军突然行动袭击美军,美海军陆战队的列车 和军事人员包括美在秦皇岛的霍尔姆斯兵营的人员顷刻成为日军的俘 虏,包括“北京人”在内的物资和行李当然成为日军的战利品,从此 不见踪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 •
原始社会
了 几就 无 个像 涯 石毛 过 磨泽 客 过东 。 所 ” 说 ( 五: 《 帝“ 贺 三人 家 皇猿 郎 神相 读 圣揖 史 事别 》 ,, 骗只 ……
(约二百万年前——前2070年)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中国长期以来,讲历史是从 盘古开天地,女娲捏土造人,三 皇五帝等传说故事开始的。到了 近代以后,随着西方达尔文进化 论和马列主义传入我国,考古事 业也随即兴起,古史辨学派对古 史、古书的研究,层累地造成的 中国古史深入人心,才使得我们 今天,有可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从科学的成果学起,顺看老 祖宗走过的路程,研究当年演变 的足迹,重温变革的历史过程, 以了解历史的真象。
李大钊(1889-1928)
•
我们应如何理解什么是活 的历史、真的历史呢?
简明一句话,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名 物的文化。因为人类的生活并为其名物的文化,是 进步的、发展的、常常变动的,所以换一句话说, 历史就是社会的变革。这样说来,把人类生活整个 的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看去看,便是社会。历 史与社会,同其内容,同其实质,只是观察的方面 不同罢了。(《李大钊史学论集》197--199页)唯 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一滴水可以发现世界, 但一个世界决不只是一滴水。由此可知,历史有客 观的历史和书写的历史之别,我们要研究历史,要 充分利用人们书写的历史记录资料,去研究人类历 史活动的本身。
·
• 一、人类体质演变历程 • 人类是从什么地方走来,有人说是从海洋中来。 如果从海生藻类的产生算起,已有了十万年的漫长 演变过程。到了三千万年前,有了人类最古老的祖 先——埃及古猿,其体形像猴,大小如家猫,头骨 容量大小为30公分厘米,雄性的犬齿大而尖,雌性 的犬齿比较小,身体比当时任何哺乳动物都大。 • 在2500万——500万年前产生了现代类人猿的 祖先森林古猿,因发现在法国上加龙的圣戈当附近 的中新纪的地层中,因发现时古猿化石与树叶化石 并存,所以命名为森林古猿。 • 腊玛古猿,首次发现于印度北部的西姆拉低山 区的哈里塔良格尔地方的中新世后半期或上新世前 半期的地层中,大约距今1300万——800万年前。 • 南方古猿,人类的祖先。其中的粗壮种是在进 化中绝灭了的分支。纤细种则发展为猿人,1924年, 在南非阿扎尼亚金伯利市以北80公里的塔昂火车站 附近的山洞里首次发现,是一个既像人类儿童又像 猿的头骨,距今约有335万年到375万年。
“ 而图 料 只 活 史 骨 他 的 传 活 历 历 不表 , 能 里 , , 不 东 演 的 史 史 是、 不 说 去 不 不 是 西 , 联 这” 历典 能 是 得 是 是 些 , 是 结 样 一 史籍 说 历 , 死 死 陈 是 有 , 东 词 的, 他 史 不 的 的 编 发 生 是 西 的 本全 们 的 能 历 东 , 展 命 人 , 说 体是 就 记 在 史 西 不 的 的 类 是 法 活是录故,。是东东生人 的历,纸活我故西西活类 李历 史 是 堆 的 们 纸 , , 的 生 大史 , 研 里 历 的 , 是 是 变 活 钊的 那 究 去 史 研 不 周 活 迁 的 ,一 些 历 寻 , 究 是 流 的 , 行 他部 卷 史 。 只 应 僵 复 东 是 程 特分 帙 的 资 能 该 石 动 西 人 , 别的 、 必 料 在 是 , 的 , 类 是 重缩 册 要 、 人 活 不 东 是 生 人 视影 纂 的 史 们 的 是 西 进 活 类 ,、材料生历枯;步的生 , ——
中国古代史
序言· 历史的含义
•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文明延续至 今的国家,中国有着从古至今不中断的历 史记载,中国的古代文化被称为史官文化。
1、甲骨文、金文中——史字(御史、小史等职掌,多是史官) 2、《春秋》、《史记》等史书,有司马迁等史学家。 3、历史一词,较早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 思考:我们经常说的二十四史、古代史等,只能算是人们写的中国 古代史时期的历史,并不能说他们写的这些历史的书,就是历史本 身。在习惯上,也称这些历史记载为历史的。这是因为历史的,是 一个形容词,因用的时间、地点不同,意义相异,有过去的、可记 忆的、卓著可传后世的、学术上考察事物的方法等。
我们开设的历史课,便是从远古到1840年的历史记 录,并且记录的仅仅是历史的大致轮廓。学习本课的目 的,就是使大家掌握中国古代史的系统知识,学会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古代历史的具体问题,认识中国社会 发展的规律,同时学会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 遗产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整体事实,寻找它的真实确切 的根据;理解事实,寻找发展进步的规律。
如各个时代的孔子——不同的时代都有主旋律,就有不同的史学 研究重点。
“
• 小结:历史不只是记载过去事实的记录,也不是 只记录过去的政治事实的记录。历史是亘过去、 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生活。换句话说,历史 是社会的变革,再换句话说,历史是不断发展中 的人生及其产物的文化。那些只记过去事实的记 录,必欲称之为历史,只能称为记述历史,但并 不是生活的历史。历史,是人类群体的记忆和回 忆,是民族的记忆。历史是油画,需要有一定的 距离。
• 历史的事实:所谓历史的事实,便是解释中的 事实,解释是活动的,是含有进步性的,所以 历史的事实也是活的,含有进步性的。只有充 分的纪录,不算历史的真实,必须有充分的解 释,才算是历史的真实。
•
一 切 历 史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活动着的历史,人 都 类历史活动本身有实在的事实,有历史的事实。实在的事 实是一往而不复返,不能再现,但我们对那个事实的解释, 是 是生动无已的,随时变迁的,这样就成了历史的事实。 当 代 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也是暂时的,要时时变动 史 ” 的,时时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真实,有二 种意义,一是说,曾经经历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 二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释是正确的。前者 克 变动比较小,后者则是时时变动的,因此历史是古老 罗 的而又是年轻的。一个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齐 (Benedetto Croce, 1866— 1952)又译柯罗齐 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化,人们对历史的解释自然要不 断的变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是当代人对历史认识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