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细精炼 专题03 核舟记(课内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3核舟记训练含答案
3 核舟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佛印绝类弥勒( ) (2)舟尾横卧一楫( )(3)其船背稍夷(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大苏”泛赤壁水波不兴尝贻余核舟一“大苏”指(1)________(人名)(2)兴:________________(3)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八年级下册《核舟记》
《核舟记》重点笔记译文:1、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赠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2、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开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目对。
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3、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手卷。
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
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
他平放着右膝,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佛珠靠在左膝上----佛珠可以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4、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桨的左右各有一个撑船的人。
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左边的舟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茶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5、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它的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朱红的。
6、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hézhōu jì核舟记wèi xuéyī魏学洢míng yǒu jī qiǎo rén yuē wáng shū yuǎn ,néng yǐ jìng cùn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zhī mù ,wéi gōng shì、qìmǐn 、rén wù,yǐ zhì niǎo shòu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mùshí,wǎng bù yīn shì x iàng xíng ,gèjùqíng tài 。
cháng 、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yíyúhézhōu yī ,gài dà sū fàn chì bì yún 。
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zhōu shǒu wěi cháng yuē bā fēn yǒu jī ,gāo kě èr shǔ xǔ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zhōng xuān chǎng zhě wéi cāng ,ruòpéng fùzhī 。
páng。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kāi xiǎo chuāng ,zuǒ yòu gè sì,gòng bā shàn 。
qǐ chuāng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ér guān ,diāo lán xiāng wàng yān 。
bìzhī ,zéyòu kè“shān而观,雕栏相望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核⾈记》是明朝⽂学家魏学洢创作的⼀篇说明⽂。
此⽂细致地描写了⼀件微雕⼯艺品——“核⾈”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民的勤劳与智慧的⾼度赞扬。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1课《核⾈记》课⽂原⽂ 明有奇巧⼈⽈王叔远,能以径⼨之⽊,为宫室、器⽫、⼈物,以⾄鸟兽、⽊⽯,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盖⼤苏泛⾚壁云。
⾈⾸尾长约⼋分有奇,⾼可⼆⿉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窗,左右各四,共⼋扇。
启窗⽽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落⽯出”,左刻“清风徐来,⽔波不兴”,⽯青糁之。
船头坐三⼈,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卷。
东坡右⼿执卷端,左⼿抚鲁直背。
鲁直左⼿执卷末,右⼿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鲁直现左⾜,各微侧,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船,⽽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尾横卧⼀楫。
楫左右⾈⼦各⼀⼈。
居右者椎髻仰⾯,左⼿倚⼀衡⽊,右⼿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执蒲葵扇,左⼿抚炉,炉上有壶,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天启壬戌秋⽇,虞⼭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钩画了了,其⾊墨。
⼜⽤篆章⼀,⽂⽈“初平⼭⼈”,其⾊丹。
通计⼀⾈,为⼈五;为窗⼋;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卷,为念珠各⼀;对联、题名并篆⽂,为字共三⼗有四。
⽽计其长,曾不盈⼨。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11课《核⾈记》知识点 ⼀、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敬,明末嘉善(现浙江嘉兴)⼈,著有《茅檐集》。
⼆、写作背景 本⽂选⾃《虞初新志》,⽂中所记核⾈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师王叔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核舟记》课件
参考示例: 《核舟记》和《核工记》中,将小小的桃核雕刻得精致而生动,便是淋漓尽致
地体现了“做事不将就,品质要讲究”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口技》中的艺人利用简单的道具就能给观众呈现一场扣人心弦的精彩戏码,
这就是一种创新。 《刻木巧匠》中的乐工刻木为舟,放在水里能随风而行,这也是一种创新。 《泥人张》中的泥人张,不仅技术精湛,而且不畏权势,用手艺反击“海张
传承“奇”绝精神
奇人能在俗世立足,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还需要精神的支撑。从 本单元选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篇或相关的几篇,通过奇人、奇事或奇 技、奇物探讨“工匠精神”的内涵,体会中国传统匠人的价值观念,感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注:“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 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 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了口技人的技艺之奇。 《刻木巧匠》:用尺寸之小而刻物之丰,人、物“皆有机能动”,
“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对比突显技艺之奇;用虽价高但人们仍 竞相抢购来侧面衬托技艺之奇。
《画记(节选)》:本文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一幅描绘 有众多场面、有众多人与物、表现了不同主题的长卷画。
本文如此安排说明顺序的理由如下: (1)核舟是一个整体,中间的船舱部分体现的是核舟的背景, 视觉效果上中间部分 是最先被感知的;(2)核舟的主题为“大 苏泛赤壁”,而船头部分是最能体现核舟主题的,因此作为文章 主体来介绍;(3)船尾的舟子是次要人物,因此最后介绍。
课后作业
1.背诵《核舟记》全文。 2.自主阅读丛书中的《口技》,借助注释和 译文疏通文意。
文中出现过的虚词:若为佛事夜归者、妇拍而呜之。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洢( ) 器皿( ) 罔( ) 贻( ) 轩敞( ) 峨冠( ) 矫首( ) 黍( ) 八分有奇( ) 夷( ) 箬篷( ) 糁( ) 髯( ) 衣褶( ) 袒( ) 诎( ) 椎髻( ) 壬戌( ) 甫( ) 篆章( )
船桨
同“横”
扳
像
呼叫
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核舟记》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核舟记》翻译及解析《核舟记》魏学洢(明代)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 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木头的样子刻成各种形象,各自具有情态。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大概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二个黄米粒左右。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内外文言文趣读精细精炼 专题03 核舟记(课内篇)
3 核舟记一、趣文导读坐椅子一家索债人多,椅凳俱坐满,更有坐上者。
主人私谓坐者云:“足下明日早些来。
”那人意其先完己事,乃大喜。
遂扬言发散众人。
次日明即往。
叩其相约之意。
答曰:“昨日有亵坐,甚是不安。
今日来,可占把交椅。
”【译文】有户人家讨债人很多,椅凳都坐满,还有坐在门槛上的。
主人悄悄地对坐门槛的人说:“你明天早些来。
”那人以为先要还他的债,十分高兴,于是劝说他人全部散去。
那人第二天黎明时马上前往,述说前日相约之意。
欠债人说:“昨天有所亵渎,让你坐了门槛,很是不安,今天让你早来,可先占把交椅。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
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文言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1课《核舟记》教案
今天在教授《核舟记》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现在来回顾一下整个教学过程,总结一下其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核舟这种微型工艺品非常感兴趣,他们的好奇心被成功激发,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文言文词语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那些不常用的词汇。在这一点上,我应该更加耐心地解释,通过更多的例句来帮助他们理解。
2.教学难点
-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转换:学生需掌握文言文句式特点,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并能将其转换成现代汉语表达。
-对核舟工艺细节的理解:课文中对核舟工艺的描述较为详细,学生需要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工艺流程。
-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学生需要学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持久关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举例解释:在分析核舟工艺细节时,学生可能对“三刀刻舟”这一专业术语感到困惑。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即通过三次雕刻完成舟的形状,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微小的工艺品?”比如一个小巧的核舟模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核舟技艺的奥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1课《核舟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1课《核舟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魏学洢的生平及其作品《核舟记》的背景。
2.掌握文言文词语、句式的理解与运用,如“盖、尤、尚、且、并”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核舟的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精析精练:3 核舟记
3 核舟记一、趣文导读坐椅子一家索债人多,椅凳俱坐满,更有坐上者。
主人私谓坐者云:“足下明日早些来。
”那人意其先完己事,乃大喜。
遂扬言发散众人。
次日明即往。
叩其相约之意。
答曰:“昨日有亵坐,甚是不安。
今日来,可占把交椅。
”【译文】有户人家讨债人很多,椅凳都坐满,还有坐在门槛上的。
主人悄悄地对坐门槛的人说:“你明天早些来。
”那人以为先要还他的债,十分高兴,于是劝说他人全部散去。
那人第二天黎明时马上前往,述说前日相约之意。
欠债人说:“昨天有所亵渎,让你坐了门槛,很是不安,今天让你早来,可先占把交椅。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
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文言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教学课件
核舟记
魏学洢
第一节 新课导入
目录
第二节 整体感知 第三节 深入探究
第四节 课堂小结
第五节 拓展延伸 第六节 板书设计 第七节 布置作业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 “核舟记”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一代代勤劳、 聪明的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了很多为世界瞩目的文 明!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雕刻艺术,在微雕世界 里一颗核桃,也可以变成一件艺术品。
深入探究—— 文章精讲 3.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
不是一种文体?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
“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
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
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上看,《桃花源记》记得是事,
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得是工艺品,是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 疏通文义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 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计算这一条船上统共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 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 共计三十四个。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 疏通文义
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核舟记》(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1课 《核舟记》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魏学洢《核舟记》)【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 ī,斜。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绝类..弥勒 (______) (2)诎.右臂支船(______)(3)篷桅橹舵咸具..(______) (4)略.无欹侧 (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核舟记》一文的主旨句。
4.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1)极像(2)同“屈”,弯曲(3)都具备,都具有(4)皆、全2.没有不(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核舟记》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pdf
5
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阅读这 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 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 感染。
学习本单元,要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 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这段文字不仅告诉了本单元的内容和特点,还告诉了我们学习本单元的意义 和方法。大声诵读古代诗文,不仅有助于我们形成很好的语感,还有利于我们理 解文意,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二、相关常识介绍
器皿(mǐn )
八分有奇(j ī) 不糁 (s ǎn)
峨冠(é ɡuān)
矫首(ji ǎo) 贻(yí) 箬篷(ru òp énɡ) 多髯(r án) 衣褶(zhě)
椎髻(chuíj ì) 趾(zh ǐ)
曾不盈(z ēnɡ)
篆章( zhuàn)
壬戌(r én x ū) 虞(yú) 一楫(j í)黍(shǔ)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较量
例句
解析
词类活用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名词作状语,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例句
释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形容词 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名词 零数、余数
一词多义 为宫室、器皿、人物
动词 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
动词 是
高可二黍许
副词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助动词 可以
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里, 常常游览山水,写作诗歌,抒发他的心情。二 次在赤壁游览。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 触景生情,写了《赤壁 赋》、一词首《念奴娇》(词牌名)。 苏轼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却出了一个不小的差错。原来黄 州的赤壁并不是周瑜火烧曹军的地方。三国的赤壁在现在武汉的上游,而黄州却 在武汉下游。不过,黄州的赤壁却因为苏轼这一个差错出了名。 后来人们为了纪 念这位大文学家,就称它为“东坡赤壁”。 佛印禅师:(1032~1098) 北宋一位金山寺名僧的法号。三岁能诵《论语》, 五岁能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住云居四十余年。与苏轼友善,轼谪黄州,佛 印住庐山,常相往来。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 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豫章、洪州为南昌旧称)人。北宋诗人、词人、书 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 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 秦 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 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 接近苏轼。 三、学习目标 1.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2. 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 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 感情,增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提高民族自尊心。 四、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内容、形象、情感) (一)梳理文章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嘉兴)人,著有《茅檐集》。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他最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
此枚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笔记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核舟记笔记1一、作家作品1.《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菱。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
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4.《观潮》作者周密,字公谨,善诗词书画。
5.《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
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6.《归园田居(其三)》作者陶渊明。
7.《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唐朝著名诗人。
字摩诘。
他的诗歌成就很高,古诗、律诗、绝句皆工。
其边塞诗慷慨激昂,显示出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山水诗活泼清新,富于优美情调。
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8.《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潮。
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9.《登岳阳楼(其一)》作者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二、字音字形1.正音字晨曦(xī)溯(sù)素湍(tuān)飞漱(shù)夕日欲颓(tuí)藻荇(xìng)泅(qiú)鲸(jīng)波艨(méng)艟(chōng)腾(téng)身僦(jiù)赁(lìn)雾凇(sōng)更(gēng)定沆(hàng)砀(dàng)略无阙(quē)处襄(xiānɡ)陵叠嶂(zhànɡ)雷霆(tínɡ)如履(lǚ)平地倏(shū)尔泅(qiú)万仞(rèn)毳(cuì)衣荒秽(huì)徙(xǐ)2.形近字湍(湍急)障(屏障)瑞(瑞雪)嶂(叠嶂)3.多音字奔:奔(bēn)跑;投奔(bèn)相:互相(xiānɡ);丞相(xiànɡ)三、词语积累重点词语:略无:毫无。
核舟记语文PPT课件
盖:发语词,可不译,有时也可译作“原来是”。
课文翻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八分:10分等于1
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长,高约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开敞
寸。轩:原指古代
一种前顶较高而有
为 舱,篛
篷
覆
之。旁
开帷幕小的车子,这里
窗 的部,分是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
是“高起”的意思。 敞:开。之:代指
之 径寸之木
助词,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这。
其两膝相比者 其 其人视端容寂
他们的。 那。
文言积累
通假字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还有零头。
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文言积累
数量词的用法。
①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 词的前面。
按“总——分——总”的顺序
第
四 文言积累
章
DIRECTORY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异、罕见。 零。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 通“又”。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
中轩敞者为舱
雕刻成。 是。
文言积累
虚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表并列, 并且、而且。
而 启窗而观 而计其长,曾不盈表寸承接,不译。 表转折,却、但是。
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还刻着一方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 字的颜色是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核舟记
一、趣文导读
坐椅子
一家索债人多,椅凳俱坐满,更有坐上者。
主人私谓坐者云:“足下明日早些来。
”那人意其先完己事,乃大喜。
遂扬言发散众人。
次日明即往。
叩其相约之意。
答曰:“昨日有亵坐,甚是不安。
今日来,可占把交椅。
”
【译文】
有户人家讨债人很多,椅凳都坐满,还有坐在门槛上的。
主人悄悄地对坐门槛的人说:“你明天早些来。
”那人以为先要还他的债,十分高兴,于是劝说他人全部散去。
那人第二天黎明时马上前往,述说前日相约之意。
欠债人说:“昨天有所亵渎,让你坐了门槛,很是不安,今天让你早来,可先占把交椅。
”
二、美文精读
【作品卡片】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
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
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文言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古今对碰】
《核舟记》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知识梳理】
一、积累运用(共11分)
1. 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 B.语气助词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D.动词,可译为“去”、“往”。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 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5分)
(1)能以径寸之木()
(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石青糁之。
()
(4)左臂挂念珠倚之。
()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2. 本文语言简洁、周密、生动,试结合文中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
(3分
(1)简洁:
(2)周密:
(3)生动:
3. 根据提示,写出成语:(3分)
(1)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2)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3)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二、阅读(共19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以上两段文字出自写的《核舟记》,该文的体裁是,核舟雕刻的是的故事。
(3分)
2.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 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和,引出核舟的;第二段说明核舟的
和。
(6分)
4. 画线的两个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第一个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是。
(2分)
5. 第二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
(2分)
6. 细读第二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
(2分)
【参考答案】
一、1.(1)c (2)b (3)a (4)a (5)c
2(1)文字少,传播信息量大。
如第2段用380多个字,写了船、舱、窗、雕栏、刻字等物。
(2)用语前后照应、互相关联。
如船尾与船头关联、照应。
“楫”与“居右者”“居左者”照应,“左手
(3)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4)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3. 生活时代姓名精湛技艺来历大小格局
4. 数字说明(列数字)写核舟的体积之小,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5.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6. 船在中间处高起,上有箬篷覆盖,两旁各有四扇窗子,且能自由开关,有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分别刻有8个字。
四、真题链接(2017年)
阅读《核舟记》,完成1—5题。
(共15分)
1. 根据提示,写出成语:(3分)
(1)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2)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3)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尝贻.余核舟一()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其两膝相比.者()
(4)诎.右臂支船()
3. 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
4. 细读第二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
(2分)【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