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西亚其他文明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读书笔记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读书笔记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是一本系统介绍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和古代伊朗(雅利安人)文明演进轨迹的书籍。
通过阅读,我对这三个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文化和影响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两河流域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兴
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
这个文明的特色在于其发
达的灌溉系统和独特的法律、数学、天文学知识。
书中详细
介绍了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在这一文明
中的贡献,以及他们如何通过不断的战争和融合,推动了这
一地区的发展。
其次,埃及文明是一个独特的文明,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尼
罗河紧密相连。
古埃及人在建筑、艺术、宗教和科技方面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
书中描述了埃及文明的各个时期,包括旧
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以及它们之间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
最后,古代伊朗(雅利安人)文明也是一个重要的文明,
它对后来的波斯帝国和伊斯兰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书中详
细介绍了伊朗的宗教、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以及它们如
何与周边文明相互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伟大和多样性。
这些文明虽然已经消失,但它们留下的遗产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文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古代西亚的苏美尔文明与城市国家的兴起
古代西亚的苏美尔文明与城市国家的兴起古代西亚的苏美尔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兴起于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苏美尔城市国家的兴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苏美尔文明的起源、城市规划以及政治经济特征等方面探讨古代西亚的苏美尔文明与城市国家的兴起。
一、苏美尔文明的起源苏美尔文明起源于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一地区包括了今天的伊拉克南部以及与之相邻的叙利亚和土耳其部分地区。
苏美尔人是文明的奠基人之一,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发明了灌溉农业,并建立起了城市国家。
苏美尔人的社会生活主要围绕着农业展开,人们开始种植谷物、养殖家禽,并通过灌溉系统进行农业生产。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增加,人们开始聚居于靠近河流的地方。
这些聚落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促进了苏美尔文明的兴起。
二、城市规划与建筑苏美尔城市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城市文明的开始,他们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颇具特色。
苏美尔城市的建筑主要有两个特点:城市的中心广场和宗教建筑。
首先,苏美尔城市的中心广场是城市的核心地带,通常由宫殿、神庙和市场等重要建筑环绕。
这些建筑的存在不仅是政治和宗教的象征,也是苏美尔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其次,苏美尔文明中的宗教建筑也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美尔人崇拜众多神灵,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主神庙。
这些宗教建筑通常是由砖石建成,高耸入云,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在城市规划方面,苏美尔人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他们使用砖石建筑材料,建造坚固耐久的建筑物。
城市内通衢大道纵横交错,形成了条理清晰的街道网络,方便居民的出行和货物的流通。
三、政治经济特征苏美尔城市国家的兴起使得政治与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政治方面,苏美尔城市国家通常由一位王者统治。
王者认为自己是神的代表,拥有最高的权力。
政治决策通常集中在王者手中,尽管也出现了一些相对自治的城市。
在经济方面,苏美尔城市国家以农业为基础,但也发展起了多元化的经济体系。
02 第二章 古代西亚北非文化
古代埃及的历史约从公元前3100年埃及建国到公元前332 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中间包括31个王朝。在这漫长的 历史中,除了中间几段时期出现过动荡和紧张之外,古代 埃及人在很长时间里享有和平与安宁。从现存埃及雕刻和 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安详的神态和怡然的微笑。在 近3000年的时间里,埃及人习惯于回顾往事,相信宇宙 不变,因此,追求永恒,尊重永恒的化身——制度、传统 和权威成了埃及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古代西亚北非文化
大约在一万年前,距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即第四纪冰期结 束,大地转暖,人类在经历漫长的野蛮时代后开始进入文 明社会。 人类文明一开始就是多元的,作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标志 的城市先后出现在西亚、北非、南亚、东亚、地中海、拉 美和南部非洲等地。各地的上古文化各具特色,在产生时 间上前后不一,发展也不平衡,但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 重要的地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形成了成熟的文字,被称为“楔 形文字”,因为它是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 在湿泥板上刻划而成的楔形符号组成的。这些泥板凉干或 烧制后保存了下来。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在两千年 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 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 的商业交往媒介。
当公元前6世纪以后,波斯人、希腊-马其顿人先后征服和 统治了两河流域,这一地区的古代宗教逐渐走向消亡。但 是,后来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 斯兰教都从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中吸收、继承了一些因素。 如上帝创世、上帝造人、洪水毁灭世界、诺亚方舟等故事 及天堂、地狱的观念都可以从两河流域的神话中找到其渊 源。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石 柱
第三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学思之窗
●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
● 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 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上古部分》
● 史料中的安努、恩利尔和沙马什都是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想一想: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 根据神意立法?
● 那尔迈调色板
● 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图中那 尔迈头戴王冠,正击打敌人;鹰表示鹰神荷鲁斯,鹰 脚下的莎草表示被打败的尼罗河三角洲的居民。古 代埃及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主要人物,图中 那尔迈比其他人都高大威猛。
卡尔纳克神庙多柱式大厅想象图
● 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尼罗河东岸,经过历代法老不断加修扩建,最终形成一 个庞大的神庙建筑群。这座多柱式大厅占地约5000平方米,共有134根粗 大的石柱。
史料阅读
● 一首阿拉伯诗歌中,作者凭吊青年时代的爱情生活:二位稍停步,共吊情人 处。里瓦沙丘上,当年度朝暮。人去故土在,历历旧景物。黄沙卷狂风, 庭迹一如故。
●
--纳忠、朱凯、史希同《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
● 在科学上,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例,把代 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 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天 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伊本·西那的《医典》是 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人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 科书。在15世纪最后30年内,该书就重印了15次。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 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人首飞牛石雕
古代西亚知识点总结
古代西亚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古代西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包括了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约旦等国家。
该地区地势多为平原和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雨稀少。
1.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之间,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其地形主要是两河流域平原。
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沃土,适宜农耕,因此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 叙利亚地区叙利亚地区则是一片干旱的荒漠地带,但却是重要的贸易交通枢纽。
叙利亚地区地处地中海东岸,依山傍海,气候温和,适宜聚居和农耕。
二、历史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39年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
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包括苏美尔、亚卡德、巴比伦和亚述文明。
这一文明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崛起,发展出了曼德拉建筑、楔形文字、城邦国家和宫廷文明等成就,对后世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古代阿兰古代阿兰是古代西亚地区的另一个重要文明,位于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
古代阿兰文化继承了苏美尔和巴比伦文化,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
三、文化古代西亚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方面。
1. 语言文字古代西亚地区的语言文字非常繁荣,包括楔形文字、亚述文字、阿拉米文字等。
其中,楔形文字是在苏美尔文明中产生、在巴比伦文明中发展的一种古代文字系统,对后世的文字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宗教信仰古代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多样,包括苏美尔的宗教信仰、巴比伦的宗教信仰、亚述的宗教信仰等。
这些宗教信仰包括了对各种自然现象和宇宙力量的崇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体系。
3. 建筑艺术古代西亚地区的建筑艺术以巴比伦、尼尼微、阿兰的遗迹为代表,以金字塔、宫殿、神庙等建筑为主,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宏伟的建筑规模,展现了古代西亚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四、宗教古代西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非常丰富,包括了苏美尔的宗教、巴比伦的宗教、亚述的宗教等。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3)
(四)古埃及的文学:丰富多彩的神话、文学故事、诗歌、和散文故事。 (五)古埃及的天文历法:太阳历 (六)古埃及的主要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莎草纸
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 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
古埃及《太阳历》刻石
知识扩展:埃及学
古巴比伦王国 (1)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 制制度。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 (2)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尼 布甲 汉 尼谟 撒拉 时比 期时 期
(3)《汉谟拉比法 典》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较完整的成 文法典。宣扬君权 神授,维护奴隶主 的利益和权威。
特点:每一笔画前段呈三角形或横或竖,少见 弯曲——即楔形;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 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 有时也用木材或者其它材料。
苏美尔人为什么使用这种书写材料?
主要与地理环境有关。两河流域大部 分地区干旱少雨,木材稀少,连石头 也很缺乏,但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 斯河冲积平原的泥土。
“吉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 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无法得到, 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 …… 吉尔伽美什,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 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 人应关心的,唯有这些事。”
从《吉尔伽美什》的史诗部分和以上图片,反映了两河流域人民什么样 的生活观和人生观?你认为“史诗”作品对历史研究有什么价值?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 果园、资金、牲畜、工具、粮仓、 劳力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还 涉及到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 婚姻和借贷等多个方面。
公元前8世纪,亚述建立亚述帝国,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 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第二章 古代西亚诸文明汇总
2、赫梯国家的强盛与衰亡(公元前 15世纪—前8世纪)
扩张:公元前15世纪末至13世纪初,赫梯 国家进入最强盛时期。赫梯大肆进行扩张, 达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约公元前1312年, 赫梯王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争夺叙 利亚,会战于卡叠什,赫梯获胜,成为西 亚的一个霸主。
《赫梯法典》:奴隶制法典,反映了赫梯 的社会状况。有奴隶的赏赐情况和奴隶主 拥有奴隶数量的情况。其实质是保护奴隶 主的私有财产,保护土地的私有权。与 《汉谟拉比法典》相比,对奴隶主的保护 和对奴隶的镇压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对 自由民和对奴隶犯罪的明显不同的处罚。 赫梯的灭亡:公元前8世纪赫梯被来自西北 的“海上民族”和亚述所灭。
冈比西斯:居鲁士之子,继续向埃及扩张。 但他是一个无道昏君。 高黑塔运动:公元前522年,人民起义,祭 斯高黑塔趁机夺取政权。
二、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夺取政权。 1、贝希斯顿铭文: 2、波斯帝国:公元前514-前513年,大流 士的扩张,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 大洲的大帝国。 3、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内容
1、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包括两河流域 (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波斯 高原、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 部分,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巴比伦尼亚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 卡德,南部称苏美尔。
2、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与特征 苏美尔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先驱者。 公元前5000年中期,苏美尔人就进入了铜 石并用时代,至公元前3000年代左右,是 苏美尔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国家形成的 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文化时期:埃 尔-欧倍德时期,乌鲁克时期和捷母迭特-那 色时期。
第三节 亚述帝国
一、亚述国家的兴起(约公元前3000年) 二、亚述帝国(公元前7世纪中期—前605 年)
世界史专题--古代西亚诸文明
大纲内容:苏美尔-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古国、腓尼基、以色列历史、波斯帝国、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概论上古西亚又称前亚,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等地.这里是人类文明地发源地之一.两河流域地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地土地”,大致包括今伊拉克地大部分地区.两河指地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都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凡湖西部英里左右地哈扎古鲁小湖,全长英里.幼发拉底河则有两个源头,都位于凡湖和厄泽鲁姆之间,全长英里.两河在巴格达附近相距最近,中间只隔英里,但很快又分开,直到在巴士拉附近才汇合,最后分别注入波斯湾.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巴格达为中心,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以尼普尔(今努法尔)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苏美尔(得名于苏美尔人),北部称阿卡德(得名于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地农作物十分有限,主要是耐盐碱地大麦和椰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矿产资源十分贫乏,金属奇缺自不必说,甚至连建筑所用地石块和木料都得从周围进口,所以多数房屋只能用泥土和芦苇建造.居民早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这一时期地洞穴遗址.不过迄今所知这一地区最早地民族是欧贝德人,①公元前年时,他们已定居于此.公元前年左右,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主要居住在苏美尔地区,说苏美尔语,是此地最初文明地真正创造者.比苏美尔人稍后,塞姆人地东支阿卡德人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以北地阿卡德地区,亚述人则进入了北部地亚述地区.这时期在巴比伦尼亚四周还居住着其他许多部落,如北部地苏巴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地古提人、加喜特人和路路贝人,以及东南地埃兰人等.公元前千年代末,阿摩利人从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来到两河流域,他们是塞姆人西支迦南人地一部分.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加喜特人和迦勒底人先后统治这一地区.两河流域地古文明就是在这些民族互相影响、互相继承、共同创造地基础上发展起来地.史料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地史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考古学资料、古代文献资料和古典作家地有关记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历史是建立在考古学基础上地.对这里地考古发掘始于世纪中叶,它所提供地实物资料证据大致包括以下几类:.古代城市遗址.亚述首都尼尼微和尼姆鲁德在世纪中叶首先被发现,随后在世纪后半叶苏美尔古城拉伽什和古代两河流域最大地城市巴比伦城地遗址被发掘.世纪初,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乌尔、埃什努那和玛里三大城市.世纪中期,又发掘了被认为是两河流域最早城市地埃利都.这些城市向人们展示了复杂地布局、高超地建筑水平、城区地防御系统、居民地居住条件和日常生活等..大型宫殿和神庙等建筑.例如,在尼姆鲁德发现了公元前~世纪地五座王亚述宫;在宗教中心尼普尔发现了许多神庙和殿塔;在巴比伦发现了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地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时地政治、宗教和教育生活..雕刻、壁画等艺术品.例如,尼姆鲁德巨大地带翼人首牡牛雕像;其宫墙上有涉及战争与狩猎、押解俘虏以及宫廷生活等方面地浮雕;在马里宫殿里有马里国王授权仪式壁画等等.这些雕刻和绘画为历史学家研究当时社会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了珍贵地线索..陶器、圆筒印章和其他各种小器具..墓葬.墓葬在考古学上具有特殊意义,它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时人地宗教思想和民风民俗等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从随葬品中也可看出当时物质生产地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地发达程度..碑铭和泥板文书.考古学家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了许多文献史料,主要是楔形文字泥板文书和铭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宗教、文学和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是研究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地最主要史料.首先要提及地是《苏美尔王表》和《吐马尔铭文》.《苏美尔王表》记载地是从苏美尔人历史开端——“王权自天而降”——到伊新王朝(公元前-前年)这期间各城邦大部分王地名字及统治时间,是研究苏美尔人政治史尤其是苏美尔时代地政治结构、王权起源、王位继承及人神关系思想等问题地重要文献.《吐马尔铭文》是向神奉献和敬修神庙等活动地铭文.吐马尔是尼普尔城守护神、苏美尔主神恩利尔之妻宁利尔女神地神龛所在地,是尼普尔地一个区.《吐马尔铭文》可以补《苏美尔王表》在年代学上地局限,使《苏美尔王表》所载地年代得到科学地校订.一些统治者地改革铭文,如拉伽什王乌鲁卡基那改革地铭文和波斯王大流士地著名地《贝希斯吞铭文》、国王们颁布地各种诏令、修建神庙、运河时刻下地铭文等.如巴比伦王发布地减免债务地所谓“巴比伦解负令”.在拉伽什、马里、卡帕多西亚、努西和埃勃拉等地都发现了大量地经济文书.这些材料对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经济制度、土地所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等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法律相当发达,这包括法典和法庭审判判决文件.如《乌尔纳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以及所谓地苏美尔亲属法、埃什努那王俾拉拉玛地法典、伊新王李必特·伊丝达地法典、中期亚述法典、赫梯法典和《摩西律法》等.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战争不断,留下了许多有关战争与媾和地铭文.比如著名地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年代记,拉伽什国王安那吐姆所立著名地鹫碑,马里文书库地许多外交文件等.书信材料构成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史料地一大特色.例如古巴比伦著名国王汉谟拉比与他地地方行政官员沙马什·哈西尔和卢·尼努尔塔地大量书信提供了古巴比伦时期行政管理、司法、经济、土地所有制及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地信息.古巴比伦时期大量地私人书信更直接地反映出私有经济地发展水平.古文字及其语法结构本身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地研究手段,其他如文学、宗教一魔法和科学方面地材料也都具有借鉴价值.除了考古学资料和楔形文字古文献外,史料地另一重要来源是古典作家地有关记述.如“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地《历史》;生活在公元前世纪后半期地波斯王阿塔薛西斯地御医克尼多斯地克泰西乌斯地《亚述史纲》.生活在公元前世纪地戴奥多拉地《历史集成》,生活在公元前后地著名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地《地理学》、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同时代地巴比伦人贝罗苏斯,用希腊语撰写地一部《巴比伦史》,可惜贝罗苏斯地著作只有残片保存下来,其他散见于别人地著作中等.史学史亚述学②产生于世纪上半叶,是随着西亚楔形文字地释读成功而兴起地.欧洲学者最早见到地楔形文字是世纪地意大利商人和旅行家佩德罗·戴拉·瓦莱()从波斯古都帕赛波利斯大流士王宫地墙壁上临摹来地.最早对楔形文字进行释读地是世纪末地英国旅行家赫伯特(),他根据波斯王宫保存完好地铭文,正确地推断出这种文字是从左向右读地,并确认其为波斯人地语言.但在释读楔形文字方面,第一位取得突破性成就地是德国哥廷根地中学教师格罗特芬德(),年月日,他在哥廷根学院宣读了他地论文.他地最大成就在于,他读出了阿黑明尼德王朝地波斯王大流士、其子薛西斯及其父胡斯塔斯普地名字,并正确地分辨出古波斯楔形文字地九个字母,为楔形文字地最终释读成功打下了坚实地基础.随后,德国东方学家拉森()和巴黎著名地波斯学家鲍尔诺夫(è)又确定了若干其他古波斯字母.最终打开巴比伦楔形文字之谜地是以英国东方学家.罗林森()为首地一些学者.年,罗林森在波斯摹写了许多楔形文字地铭文,其中包括著名地贝希斯吞铭文.他在对格罗特芬德地研究一无所知地情况下,正确地断定了十八个波斯楔形文字字母.到年,他已能读懂贝希斯吞铭文中地多行波斯文.波斯楔形文字地破译和其他楔形文字材料地不断丰富,使释读其他各种楔形文字成为可能.年,罗林森、兴克斯()、欧佩尔特()和塔尔博斯()等共同合作,释读阿卡德文成功,为亚述学奠定了基础.在楔形文字释读成功后,西方地考古学家在西亚广阔地地区里进行了大量地、系统地考古发掘,获得了丰富地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为西亚历史地研究奠定了坚实地基础.西方学者还对古代西亚地历史和语言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语言文字方面,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组织了众多专家学者编纂地《芝加哥亚述词典》对推动亚述学地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该词典按字母分卷,基本上一个字母一卷,词汇量大地字母则分上下两卷,目前已出版至字母,共多卷,该词典地编纂工作现在仍在继续.该词典不仅是亚述学者必备地工具书,而且也具有较高地史料价值,因为它地所有例句均选自各不同历史时期地铭文、契约和书信.在文献地翻译、出版方面也有不少贡献.如出版了《汉谟拉比书信铭文集》、《亚述王家铭文集》、《古巴比伦法》、……等.在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地研究中,也作出了不少贡献,出版了诸如《剑桥古代史》、《剑桥伊朗史》等大量专著,发表地论文更是不可胜计.另外,还出版了如《近东研究杂志》等专门发表研究这一地区古代史地论文地刊物.尤其,在这一百多年中,培养了一批批地亚述学家.苏联在古代西亚史地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在年代出版地苏联科学院编写地《世界通史》第一、二卷中,不同版本地《古代东方史》中,以及在《古史通报》等杂志中,反映了他们地研究成果.尤其,他们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地基本观点分析古代西亚地各种事件、人物、阶级、阶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他们地许多成果也为西方学者所承认.前苏联也培养了一大批亚述学家,工作在亚述学地各个领域中.。
古代西亚文明发展的历程
古代西亚文明发展的历程
古代西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上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明,如
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波斯等。
这些文明的崛起和发展,不仅对西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早的文明之一是苏美尔文明,其出现在公元前4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今天的伊拉克地区。
苏美尔人发明了彩陶、轮盘、象形文字等重要技术和工具,建立了复杂的城市国家,并形成了独特而繁荣的社会经济系统。
苏美尔文明对政治、法律、宗教、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亚其他文明的基础。
巴比伦和亚述是苏美尔文明的后继者,其在公元前2千年左右逐渐崛起。
巴比
伦帝国成功地将苏美尔的文明传承下来,发展了更复杂的行政制度和社会组织。
它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律文本之一,对后世的法律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比之下,亚述帝国更加军事化,采取了强大的军事手段扩张领土,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波斯帝国是古代西亚文明中的另一个重要力量。
它在公元前6世纪末期崛起,
最终征服了巴比伦、亚述和其他周边地区。
波斯帝国采用了宽容的统治政策,尊重各个民族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建立了庞大而稳定的帝国。
波斯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货币制度的国家之一,其国家邮递系统和卡里恩道(古代的公路)也在交通和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古代西亚文明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多样,从苏美尔到巴比伦、亚述
再到波斯,每个文明都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让西亚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枢纽,为后世文化和社会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世界史专题--古代西亚诸文明
大纲内容:苏美尔-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古国、腓尼基、以色列历史、波斯帝国、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概论上古西亚又称前亚,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等地。
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大致包括今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
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都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凡湖西部100英里左右的哈扎古鲁小湖,全长1150英里。
幼发拉底河则有两个源头,都位于凡湖和厄泽鲁姆之间,全长1780英里。
两河在巴格达附近相距最近,中间只隔20英里,但很快又分开,直到在巴士拉附近才汇合,最后分别注入波斯湾。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巴格达为中心,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
巴比伦尼亚又以尼普尔(今努法尔)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苏美尔(得名于苏美尔人),北部称阿卡德(得名于阿卡德人)。
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作物十分有限,主要是耐盐碱的大麦和椰枣。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矿产资源十分贫乏,金属奇缺自不必说,甚至连建筑所用的石块和木料都得从周围进口,所以多数房屋只能用泥土和芦苇建造。
居民早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洞穴遗址。
不过迄今所知这一地区最早的民族是欧贝德人,①公元前5000年时,他们已定居于此。
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主要居住在苏美尔地区,说苏美尔语,是此地最初文明的真正创造者。
比苏美尔人稍后,塞姆人的东支阿卡德人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以北的阿卡德地区,亚述人则进入了北部的亚述地区。
这时期在巴比伦尼亚四周还居住着其他许多部落,如北部的苏巴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的古提人、加喜特人和路路贝人,以及东南的埃兰人等。
公元前3千年代末,阿摩利人从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来到两河流域,他们是塞姆人西支迦南人的一部分。
2.古代西亚诸文明
第一节古代西亚诸文明古代西亚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西亚地区首先是苏美尔人的文明,苏美尔城邦在约公元前3000年进入鼎盛时期。
公元前2350年阿卡德王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从而结束了苏美尔城邦时代。
公元前2110年,乌尔第三王朝建立,这是苏美尔复兴时期,但这不是苏美尔城邦的复兴,乌尔第三王朝是一个统一的专制国家。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苏美尔人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公元前1758年,汉谟拉比统治下的巴比仑王朝统一美索不达米亚,到公元前1595年为源于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所灭。
赫梯经过一次内乱后重新强大,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王国被“海上民族”肢解,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帝国灭亡。
美索不达米亚北方的亚述逐渐强大,并形成了亚述帝国,亚述帝国是美索不达米亚最持久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605年,亚述帝国为新巴比仑王国和源于伊朗的米底帝国联军所灭,西亚进入新巴比仑时期。
公元前550年,波斯贵族居鲁士夺得米底王位,建立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最后时期。
大流士王在位期间,波斯帝国统治了从印度河、中亚细亚至利比亚和希腊北部的广大地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大帝国。
波斯对希腊的希波战争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帝国开始衰落,公元前330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灭亡了波斯帝国。
西亚进入了希腊化时期。
第二节苏美尔—阿卡德文明(了解)名词解释:《吉尔伽美什史诗》萨尔贡一世楔形文字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纳木法典》乌鲁卡基纳改革一、古巴比伦王国(一)主要知识点1、大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王国大约于公元前1595年被赫梯人灭亡。
2、古巴比伦社会内部存在等级制度,人们被分为阿维鲁(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
(二)名词解释1、汉谟拉比2、《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法典。
法典吸取前人的立法成果,并结合了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
【名词解释】古代西亚诸文明
历史学考研
名词解释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
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等级制度、奴隶制度等。
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文献。
大流士一世改革
古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为了巩固政权和帝国的发展,从公元前518年始,对原有的统治机构和古老的军事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通过改革,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贝希斯敦铭文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颂扬自己,他让人用埃兰文、波斯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
是研究波斯历史的重要资料。
【免费下载】世界史专题 古代西亚诸文明
大纲内容: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赫梯古国、腓尼基、以色列历史、波斯帝国、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概论上古西亚又称前亚,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等地。
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大致包括今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
两河指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它们都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凡湖西部100英里左右的哈扎古鲁小湖,全长1150英里。
幼发拉底河则有两个源头,都位于凡湖和厄泽鲁姆之间,全长1780英里。
两河在巴格达附近相距最近,中间只隔20英里,但很快又分开,直到在巴士拉附近才汇合,最后分别注入波斯湾。
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大体以今巴格达为中心,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
巴比伦尼亚又以尼普尔(今努法尔)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苏美尔(得名于苏美尔人),北部称阿卡德(得名于阿卡德人)。
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作物十分有限,主要是耐盐碱的大麦和椰枣。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矿产资源十分贫乏,金属奇缺自不必说,甚至连建筑所用的石块和木料都得从周围进口,所以多数房屋只能用泥土和芦苇建造。
居民早在旧石器时代,两河流域就有人居住,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洞穴遗址。
不过迄今所知这一地区最早的民族是欧贝德人,①公元前5000年时,他们已定居于此。
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主要居住在苏美尔地区,说苏美尔语,是此地最初文明的真正创造者。
比苏美尔人稍后,塞姆人的东支阿卡德人来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以北的阿卡德地区,亚述人则进入了北部的亚述地区。
这时期在巴比伦尼亚四周还居住着其他许多部落,如北部的苏巴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的古提人、加喜特人和路路贝人,以及东南的埃兰人等。
公元前3千年代末,阿摩利人从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带来到两河流域,他们是塞姆人西支迦南人的一部分。
1、古代西亚文明:
1、古代西亚文明:苏美尔-阿卡德文明西亚八国:两河流域小亚细亚:赫梯伊朗高原:波斯四次改革三部法典两个帝国一次争霸一次暴动2、古埃及文明:三分王朝文化期十一法老两个阶层一次改革3、印度历史文明四部吠陀三教二派早期佛教耆那教顺世论派阿什斐迦派二个文明吠陀文明后期吠陀时代一个种姓一个集团一个贱民列孔霜国孔雀帝国巽伽王朝4、古代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迈锡尼文明六个时代:爱琴文明时代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马其顿统治时代希腊化时代五次战争美塞尼亚战争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叙利亚战争5、古代罗马文明伊达拉里亚文明五次改革a 王政时代后期第六王塞尔维乌斯改革 b公元前133-121年先后由格拉古兄弟推行的以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改革 c公元前107年执政官马略获得了朱古达战争指挥权推行的军事改革 d公元前88执政官苏拉获得了密特里达提战争指挥权,稳定局势后进行的宪政改革 e公元前1世纪后期凯撒在内战和独裁期间所实行的改革措施三个时代 a、王政时代 b、共和时代 c、帝国时代6、拜占庭文明基督发展蛮族入侵7、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教产生背景创立者教义教规历史作用哈尼夫运动王朝更替8、欧洲基督文明墨洛温王朝:克洛维执政期间的措施法兰克的封建化过程加洛林王朝:查理在位时期的政策西欧五国的相关史实及政策9、东欧和亚洲历史早期俄罗斯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两公两朝莫斯科公国罗曼诺夫王朝:一次改革一次起义农奴制度10、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分布区域阿兹特克文明分布区域印加文明分布区域11、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12、资本主义的确立及发展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3、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19 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 19 世纪后半叶亚非拉的民族主义运动20 世纪初亚非民族运动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14、近代国际关系与一战维也纳会议欧洲协调的两同盟三会议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列强矛盾与欧洲均势一战四条战线15、俄国十月革命俄国1905年革命《四月提纲》《布连斯特条约》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远东共和国寇松线1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17、一战后的世界战后初期各国:(苏德匈印土美各项政策及历史事件) 20世纪20年代政治概貌:(英法德意日各项政策及历史事件) 和平条约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法》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8、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19、二战后的世界美国战后美国内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美国外交美国约翰逊时期伟大社会的主要内容肯尼迪时期新边疆的主要内容英法联邦德国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瑞典病的表现西欧一体化进程日美关系与美欧关系20、工人运动与苏联解体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第一国际的活动共产国际共产国际活动的三个时期二战后的苏联与东欧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其他东欧国家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21、一战后美国历任总统及外交政策22、当代西方思潮哲学流派经济流派史学流派当代科技革命。
古代西亚的苏美尔文明与城市国家的兴起
古代西亚的苏美尔文明与城市国家的兴起西亚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化社会的地区之一,苏美尔文明则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之一,其对城市国家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以苏美尔文明为切入点,探讨西亚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并阐述苏美尔文明对城市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一、苏美尔文明的背景与特点苏美尔文明出现在公元前4千纪末至公元前2千纪初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此地区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也是今天中东地区的一部分。
苏美尔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化社会的形成。
苏美尔文明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首先,苏美尔人是非常勤劳和聪明的民族,他们通过用水泥质和金属制作工具,开垦土地,并进行农业生产和灌溉。
其次,苏美尔人的社会组织形式基本上是城邦制,也就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和政治组织形式。
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系统,由城邦领导人来管理。
此外,苏美尔文明的宗教是多神教形式,他们崇拜多个神明并且以神明为中心,各城邦也都有自己的神庙。
总体来说,苏美尔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其兴起为后来西亚地区的城市国家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西亚城市国家的兴起苏美尔文明的出现为西亚地区的城市国家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随着苏美尔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邦兴起,这些城邦逐渐形成独立的政治实体。
在城邦之间,不断发生着领土争夺、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城邦间的贸易非常繁荣,通过交换和商业活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
苏美尔人的商人通过使用标准货币和定期进行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国家的发展。
三、苏美尔文明对城市国家的影响苏美尔文明对城市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苏美尔文明的出现为城市国家提供了一种社会和政治组织形式。
城邦制作为城市国家的一种组织方式,对于后来的西亚和世界历史上城市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苏美尔文明的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给城市国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
通过灌溉系统的建设,苏美尔人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集中和规模化,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国家的发展。
世界古代史第二版上册笔记
世界古代史第二版上册笔记世界古代史(人教版第二版上册)笔记。
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代埃及文明。
- 尼罗河的赠礼。
- 地理位置: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贯穿其中。
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这使得埃及农业发达。
- 政治发展:- 早期埃及形成了众多的州,经过长期的战争与兼并,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王国。
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古埃及的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们统治着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构建了以法老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 文化成就:- 文字: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演变为表意和表音符号。
象形文字主要刻写在纸草上、石碑和神庙墙壁上,对研究古埃及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 建筑: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它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巨大的劳动力投入。
例如胡夫金字塔,规模宏大,其建造过程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古埃及还有宏伟的神庙建筑,如卡纳克神庙,它以巨大的石柱和精美的浮雕而闻名。
- 宗教:古埃及宗教信仰多神崇拜,他们认为万物有灵。
主要神祇有太阳神拉、冥王奥西里斯等。
宗教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他们的丧葬习俗、艺术创作等方面。
2. 古代西亚文明。
- 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地理环境: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位于西亚,这里土地肥沃,但经常受到洪水泛滥的威胁。
- 政治发展:- 苏美尔城邦时期: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众多城邦,如乌鲁克、乌尔等。
城邦由一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的农村组成,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 文化成就:- 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是用削尖的芦苇杆在泥板上刻写而成,形状像楔子。
楔形文字对西亚地区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古代西亚的文献都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
- 数学:两河流域的居民在数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古代西亚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埃及与巴比伦
古代西亚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埃及与巴比伦古代西亚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埃及与巴比伦古代西亚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明之一。
其中,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被誉为西亚文明的两大代表。
本文将从兴起与衰落两个方面,对埃及与巴比伦文明进行论述。
一、兴起1. 埃及文明的兴起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这为埃及文明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早在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的最早统一国家出现,古代埃及法老王制度确立。
法老王被认为是神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为埃及文明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此后,埃及开拓了众多的农田,并修筑了庞大的灌溉系统,农业生产大大发展,支持了埃及王国的兴盛。
2. 巴比伦文明的兴起巴比伦位于幼发拉底河流域,同样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王国崛起,成为西亚地区最为显赫的力量之一。
巴比伦王国在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特别是在社会治理方面,巴比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法典,最著名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这套法典对于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巴比伦文明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衰落1. 埃及文明的衰落尽管埃及文明在早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及王国逐渐走向衰落。
内部统治的腐败和不断发生的政权更迭削弱了王国的实力,并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此外,埃及遭受了来自外部的侵略,如亚述、波斯等势力的入侵,进一步加速了埃及文明的衰败。
2. 巴比伦文明的衰落与埃及文明类似,巴比伦文明也无法逃脱衰落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比伦王国的宗教信仰变得枯燥呆板,失去了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滋养。
此外,频繁的外族入侵、内部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稳定,进一步加速了巴比伦文明的衰落。
总结:埃及与巴比伦是古代西亚文明的两大瑰宝,它们的兴起与衰落有着许多共同的因素。
地理环境的优越、政治制度的稳定和法律的完善,为两大文明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然而,无论是内部腐败还是外部入侵,最终都导致了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的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赫梯与埃及争霸
争霸:穆瓦塔里 拉美西斯二世 卡迭什会战 和平:和平条约
•3、新王国的灭亡
图徳哈里:阿黑亚瓦反叛 阿尔努瓦达四世:东西反叛 苏皮鲁流马二世:海上民族 崩溃
第一节
四、赫梯城市国家时代
1、城市国家的特征 赫梯残余 北叙利亚 放弃帝国 采用城邦制 赫梯因素与当地因素融合
雅各到摩西
出埃及
摩西
3、西奈立约
第三节
二、士师时代
1、时代特征 有据可查 定居并巩固在迦南存在时期
2、部落联盟 士师 战时作战 和平时期处理纠纷
第三节
三、第一圣殿时期
1、希伯来统一王国的创建 扫罗 大为
2、希伯来统一王国的繁荣 所罗门
3、南北分治时期 以色列 内部混乱 公元前722年为亚述灭 犹大 公元前586年为新巴比伦灭
• • 进一步阅读:
2、米底文明
建立:卡什塔里提 反抗亚述战争中诞生 制度:中央集权 行省制度 灭亡:为波斯所灭
第四节
三、波斯帝国
1、波斯帝国的创建与扩张
居鲁士 冈比西斯 高墨达之变 欧亚非三洲大帝国
大流士
2、大流士改革
军政分立 修筑驿道 税制改革 法制改革 语言改革
3、波斯社会
经济:农业 坎那特 商业 市场 国际贸易 政治:贵族限制王权 军队 高等法院 社会等级:全权公民 自由民 半自由民 奴隶
3、居民
塞姆语系 迦南人
第二节
二、政治概况
1、政治演进
公元前3千纪:出现若干城邦 公元前2千纪:乌加里特 比布罗斯 公元前15-13世纪:埃及与赫梯争夺的对象 公元前10世纪:复兴 推罗 西顿 迦太基
2、政治特征
特征;长期处于城邦阶段,没有进一步发展 原因:外向型经济 大国挤压
第二节
三、经济概况
1、农业
小规模农业:葡萄 橄榄 园艺
2、手工业
玻璃 纺织品 染料 金属制品 造船业
3、商业
4、贸易殖民
5、航海业 直布罗陀海峡 英格兰 波罗的海 达达尼尔海峡 绕
非洲航行
第二节
四、腓尼基字母
1、两套字母系统
北方:乌加里特系统 南方:比布罗斯系统
29个字母 楔形文字 22个字母
第四节
六、琐罗亚斯德教
1、创立与发展 创立:公元前7世纪 琐罗亚斯德 发展:米底国教 波斯国教 编撰经典 特征:崇拜光明与火
2、教义 神学上一神论 哲学上二元论 末世论
罗林森
参考书目
• 一般性阅读: • 徐新:《走进希伯来文明》 • 李铁匠:《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 • 沐涛、李惠群:《失落的文明:犹太王国》
第四节
一、地理环境及居民
1、地理位置
伊朗高原 肥沃的胡泽斯坦
2、气候条件
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
不适合农业 适合牧业
3、居民
库提人 卢卢比人 埃兰人 印欧人(米底与波斯)
第四节
二、波斯之前的文明
1、埃兰文明
古埃兰:基什入侵 入侵乌尔 希塔与那拉姆辛条 约 灭乌尔第三王朝
中埃兰:安善王朝 苏萨王朝 败中巴比伦 新埃兰:与亚述战争 为亚述所灭
古西亚其他文明
第三节、古代犹太文明
• 一、地理环境与传说时代 • 二、士师时代 • 三、第一圣殿时期 • 四、巴比伦囚虏时期 • 五、第二圣殿时期 • 六、早期犹太教
第三节
一、地理环境与传说时代
1、地理环境
新月地带的西端 巴勒斯坦
2、传说时代
迁往巴勒斯坦 亚伯兰罕
族长时期
亚伯拉罕 以撒 雅各
寄居时期
第四节
四、希波战争与波斯帝国的灭亡
1、希波战争 大流士一世 阿塔薛西斯 失败
2、波斯帝国的意义 西亚北非文明最高发展阶段 打断西亚北非文明发展历程 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四节
五、安息帝国
1、安息帝国的创建 塞流古东部行省的动荡 阿萨西斯 安息 帕提亚
2、米特里大特斯二世的统治 改革兵制 迁都泰西封
3、对外交流 与中国:丝绸之路 张骞副使出使安息 与罗马:败罗马 杀克拉苏 败安东尼
• 2、自然条件
雨量少 铁矿、银矿丰富
• 3、居民
哈梯人 赫梯人
第一节
二、古王国时代
1、城邦混战
布如什哈图 库萨拉
2、赫梯古王国
扩张:哈图什里一世 哈图萨 穆尔西里 一世 延哈德 巴比伦
政治制度:王 图里亚斯 彭库斯
3、铁列平改革
王位继承顺序 两会处理王室纠纷
第一节
三、新王国时代
1、新王国的创建与发展
第三节
四、巴比伦囚虏时期
1、犹太回乡观 思念家乡 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源头
2、弥赛亚思想 短期不能回国 激励士气 基督教的思想源头
第三节
五、第二圣殿时期
1、波斯统治时期
返回应许之地 宽松 自治
2、希腊统治时期
托勒密 塞流古 马卡比起义
3、马卡比王国
3、罗马统治时期
希律王 罗马直接统治 犹太起义
第三节
巴比伦囚虏时期 第二圣殿时期 波斯安息:埃兰文明 米底 波斯 安息
三、参考书目
四、思考题
古西亚其他文明
第一节、赫梯文明
• 一、自然环境与居民
• 二、古王国时代
• 三、新王国时代
• 四、新赫梯时代
• 五、赫梯文明的贡献
第一节
一、自然环境与居民
• 1、地理位置
小亚东部、中南部 地理二分:河这边与河那边
六、早期犹太教
1、犹太教的创立
萌芽:多神崇拜 圣石崇拜 家族神 发展:西奈立约 民族神 形成:弥赛亚思想 坚定了信仰
2、犹太教的经典
TNK 拖拉+先知书+圣文集
3、犹太教的基本思想
一神思想 契约观 末世论 律法思想
古西亚其他文明
第四节、波斯与安息文明
• 一、地理环境及居民 • 二、波斯之前的文明 • 三、波斯帝国 • 四、希波战争与波斯帝国的灭亡 • 五、安息帝国 • 六、琐罗亚斯德教
2、城市国家的灭亡 亚述扩张
第一节
五、赫梯文明的贡献
1、物质贡献 养马 人工冶铁
2、精神贡献 完善楔形文字法 立法精神进步
古西亚其他文明
第二节、腓尼基文明
一、自然环境与居民
二、政治概况
三、经济概况
四、腓尼基字母
第二节
一、自然环境与居民
1、地理位置
地中海东岸 现在的黎巴嫩
2、自然条件
盛产木材(雪松) 适合种植葡萄与橄榄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古西亚其他文明
世界古代史
古西亚其他文明
一 总述 二 赫梯文明 三 腓尼基文明 四 古犹太文明 五 波斯与安息文明
古西亚其他文明
总述
一、古西亚其他文明的再现
赫梯学:1915年 赫罗尼兹 腓尼基:莱南 伊朗学:1845年 罗林森 贝希斯顿铭文
二、历史分期
赫梯文明:古王国 中王国 新王国 新赫梯 腓尼基: 犹太:传说时代 士师时代 第一圣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