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案-《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复习

合集下载

《解析几何》教案

《解析几何》教案

页眉内容

《解析几何》教案

第一章向量与坐标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向量及其运算的概念,熟练掌握线性运算和非线性运算的基本性质、运算规律和分量表示,会利用向量及其运算建立空间坐标系和解决某些几何问题,为以下各章利用代数方法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打下基础.

本章教学重点:(1)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向量间关系的各种刻划。(2)向量的线性运算、积运算的定义、运算规律及分量表示.

本章教学难点:(1)向量及其运算与空间坐标系的联系;(2)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区别与联系;(3)向量及其运算在平面、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内容:

§1.1 向量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向量,如力、速度、位移等.

二、表示:在几何上,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向量,箭头表示向量的方向,线段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向量的大小又叫向量的模(长度).

始点为A,终点为B的向量,记作,其模记做.

注:为方便起见,今后除少数情形用向量的始、终点字母标记向量外,我们一般用小写黑体字母a、b、c……标记向量,而用希腊字母λ、μ、ν……标记数量.

三、两种特殊向量:

1、零向量:模等于0的向量为零向量,简称零向量,以0记之.

注:零向量是唯一方向不定的向量.

2、单位向量:模等于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特别地,与非0向量同向的单位向量称为的单位向量,

记作.

四、向量间的几种特殊关系:

1、平行(共线):向量a平行于向量b,意即a所在直线平行于b所在直线,记作a∥b,规定:零向量平行于任何向量.

2、相等:向量a等于向量b,意即a与b同向且模相等,记作a=b.

70《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巩固练习_《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 -基础 (1)

70《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巩固练习_《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 -基础 (1)

【巩固练习】

1.经过点P(2,-1),且在y 轴上的截距等于它在x 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l 的方程是(

)

A.2x+y=2B.2x+y=4C.2x+y=3D.2x+y=3或x+2y=02.已知A(3,2)和B(-1,4)两点到直线mx+y+3=0的距离相等,则m 的值为()

A.0或1

2

-

B.

1

2

或-6C.12-

或12

D.0或

12

3.直线l 的方程为Ax+By+C=0,若l 过原点和第二、四象限,则有()

A.C=0且B>0B.C=0且B>0,A>0C.C=0且A·B<0D.C=0且A·B>04.经过圆2

2

20x x y ++=的圆心C,且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10

x y -+=B.10

x y --=C.10

x y +-=D.10

x y ++=

5.若圆心在x C 位于y 轴左侧,且与直线x+2y=0相切,则圆C 的方程是(

)

A.2

2

(5x y +=B.22

(5x y +=C.2

2(5)5

x y -+=D.2

2

(5)5

x y ++=6.直线x+y=1与圆2

2

20(0)x y ay a +-=>没有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

1-,在1+)

C.(11-)

1+)

7.圆2

2

460x y x y +-+=和圆2

2

60x y x +-=交于A,B 两点,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x+y+3=0B.2x-y-5=0C.3x-y-9=0D.x-3y+7=0

8.由直线y=x+1上的一点向圆(x-3)2+y 2

=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

A.1

B.D.3

9.如果圆(x -a )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_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_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重难点解析

第一章课文目录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重难点:

1、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2、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3、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台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5、了解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所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柱

棱柱:一般的,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为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

(2)锥

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底面是三角锥、四边锥、五边锥……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面叫做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

本文档包含了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以下是各个章节的概要:

第一章矩阵与行列式

- 第一节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 第二节行列式的性质与应用

- 第三节矩阵的概念与运算

- 第四节线性方程组的解与解集

第二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 第一节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 第二节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的应用

- 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第四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第一节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

- 第二节倍角、半角与合角公式

- 第三节解三角形

第四章概率与统计

- 第一节事件与概率

- 第二节条件概率与分组统计

- 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数量表达与独立性- 第四节随机事件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推理与证明

- 第一节数学归纳法

- 第二节常见数学问题的证明方法

- 第三节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第六章平面向量

- 第一节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 第二节向量的线性运算与共线问题- 第三节三角形与平面向量

第七章立体几何

- 第一节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球面与球台

- 第三节圆锥曲线与锥体

第八章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恒等式

- 第一节三角恒等变换及其证明

- 第二节三角方程的解法与平面解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套教案的章节概要,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

高中数学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2.2.3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2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2.2.3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2数学教案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材的理解与处理

本节课的内容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是对前面所学直线与圆的方程的进一步应用。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解析法。解析法不仅是定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更为后续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奠定思想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教材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是: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后与圆的半径r比较作出判断;类比利用直线方法求两条直线交点的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根据方程组解的个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虑到圆的性质的特殊性,以及渗透给学生解决问题尽力选择简捷途径,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课堂上师生着力用第一种方法来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于第二种方法主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适当的点拨总结。

二、教学目标确定说明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也知道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交点的个数以及圆心与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比较两种方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但是,在初中学习时,这两种方法都是以结论性的形式呈现,在高一学习了解析几何以后要求学生掌握用直线和圆的方程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是解析法。

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探究活动,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知识的欲望和热情,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复习教案及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复习教案及练习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复习教案

8.1 基本立体图形

第1课时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基础知识拓展】

1.几类特殊的四棱柱

四棱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棱柱,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直平行六面体(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等都是一些特殊的四棱柱,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2.棱柱、棱锥、棱台之间的关系

棱柱、棱锥、棱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将棱台的上底面慢慢扩大到与下底面相同时,转化为棱柱;将棱台的上底面慢慢缩小为一点时,转化为棱锥.如图所示.

【跟踪训练】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棱柱的侧面可以不是平行四边形.( )

(2)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多面体是三棱锥.( )

(3)棱台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且各侧棱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

答案(1)×(2)×(3)√

2.做一做

(1)有两个面平行的多面体不可能是( )

A.棱柱 B.棱锥

C.棱台 D.以上都错

(2)面数最少的多面体的面的个数是________.

(3)三棱锥的四个面中可以作为底面的有________个.

(4)四棱台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边.

答案(1)B (2)4 (3)4 (4)8 6 12

【核心素养形成】

题型一对棱柱、棱锥、棱台概念的理解

例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________.

①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②棱锥的侧面为三角形,且所有侧面都有一个公共点;

③棱台的侧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梯形;

④棱台的侧棱所在直线均相交于同一点;

⑤多面体至少有4个面.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新课标教学案配套练习参考答案解析几何全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新课标教学案配套练习参考答案解析几何全部

解析几何部分(共:1—17课时及每章评价)参考答案:

第1课时 直线的斜率(1)

1.D 2.C 3.D 4.4- 5.1k ≤ 6.可以是(2,4),不惟一. 7.由题意,

()13

2212

a -=++,∴2a =-.

8.当1m =时,直线l 与x 轴垂直,此时直线斜率不存在; 当1m ≠时,直线斜率341

11k m m

-=

=

--. 9.在直线斜率为0,OC 边所在直线斜率不存在,BC 边所在直线斜率为43

-.

10.由AB AC k k ≠,可得

111

2383

k --≠

---, ∴1k ≠.

第2课时 直线的斜率(2)

1.C 2.B 3.D 4.60. 5.6 6. (0,2)

7. 045α≤<或135180α<<.

8.倾斜角为45时斜率为1,倾斜角为135时斜率为1-.

9.直线l 上任一点(,)M m n 经平移后得(3,1)N m n -+在l 上,由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1)1

(3)3

l n n k m m +-=

=---.

10.直线2l 的倾斜角为180(6015)135α=--=, ∴2tan135tan 451k ==-=-.

第3课时 直线的方程(1)

1.C 2.D 3.A 4.D 5.(1)4y =-;(2)

2y x =- 6.1y +6y x =-+

7.由直线1l 的方程2y =

+可得1l 的倾斜角为60,

∴直线l 的倾斜角为30,斜率为3tan 30=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1(2)3y x -=

-,即133

y x =-+.

8. 1:1:(2)-

9.由直线1l

高中数学必修二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解析几何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析几何中常见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灵

活运用解析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解析几何中的坐标系、直线方程以及点、直线、圆等的关系;难点是能够熟练运用解析几何知识解题。

教学准备:准备好教材、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解析几何的概念。

二、讲解基础知识(15分钟)

1.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表示。

3.直线的一般方程及其性质。

三、例题讲解和练习(20分钟)

1.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2.让学生自己完成几道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拓展练习(10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些较难的拓展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澄清学生疑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按时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例题讲解和练习等不同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掌握了解

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多加强实

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第一章直线与函数

1.1 直线的方程

1.1.1 直线的斜率

- 定义直线的斜率

- 计算直线的斜率的公式

- 利用斜率求直线上两点的坐标

1.1.2 斜率的性质

- 平行线的斜率相等

- 垂直线的斜率的乘积为-1

1.2 一次函数

1.2.1 一次函数的概念

- 定义一次函数

- 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1.2.2 一次函数的性质

-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的零点和函数值

1.3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1.3.1 函数的定义

- 定义函数的概念

- 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1.3.2 函数的性质

- 函数的奇偶性

- 函数的单调性

- 函数的周期性

第二章二次函数

2.1 二次函数的概念

2.1.1 二次函数的定义

- 定义二次函数

- 二次函数的特征

2.1.2 二次函数的图像

- 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

2.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2.1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

-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规律

- 利用平移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2.2.2 二次函数的最值

- 二次函数的最值与对称轴的关系- 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

2.3 一元二次方程

2.3.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 定义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3.2 二次方程的解法

-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数据统计与概率3.1 统计的基本概念

3.1.1 总体与样本

- 定义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 总体与样本的区别和联系3.1.2 统计量

- 定义统计量

- 常用的统计量

3.2 统计图

3.2.1 条形图与折线图

- 绘制条形图和折线图的步骤- 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讲题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二

讲题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二

讲题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二

主题:解析几何

目标:

1. 了解向量及其运算的基本概念;

2. 学会向量的线性表示;

3. 掌握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

4. 学会利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通过提问引入向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向量以及向量在几何中的作用。

二、讲解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1. 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3. 向量的线性表示。

三、讲解向量的数量积

1. 数量积的定义和性质;

2. 计算数量积;

3. 利用数量积解决几何问题。

四、讲解向量的向量积

1. 向量积的定义和性质;

2. 计算向量积;

3. 利用向量积解决几何问题。

五、练习和讲解重点题目

通过练习向量的基本运算、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计算,巩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六、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需要继续加强练习和复习。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在下节课前准备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以及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计算。通过丰富的例题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向量的相关知识,提高解析几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运用向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高考专题复习之必修二-解析几何初步

2020高考专题复习之必修二-解析几何初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专题复习讲义

年 级 : 上 课 次 数 :

学 员 姓 名 : 辅 导 科 目 :数学 学 科 教 师 :

课 题

《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复习 课 型

□ 预习课 □ 同步课 ■ 复习课 □ 习题课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 学 内 容

《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复习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1)直线方程的几种表示形式中,除一般式外都有其适用范围,任何一种表示形式都有其优越性,需要根据条件灵活选用.

(2)在求解与直线方程有关的问题中,忽视对斜率不存在时的直线方程的讨论是常见的错误,应特别警惕.

(3)确定直线方程需要且只需两个独立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是常用方法.

常用的直线方程有:

①00()y y k x x -=-;

15. 已知曲线C :x 2+y 2-4ax +2ay -20+20a =0.

(1) 证明:不论a 取何实数,曲线C 必过一定点;

(2) 当a ≠2时,证明曲线C 是一个圆,且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3) 若曲线C 与x 轴相切,求a 的值.

1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平行于x 轴且过点A (33,2)的入射光线1l 被直线l :33

y x 反射,反射光线2l 交y 轴于B 点,圆C 过点A 且与1l 、2l 相切.

(1)求1l 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圆C 的方程;

(2)设P 、Q 分别是直线l 和圆C 上的动点,求PB+PQ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

P 的坐标.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函数与方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以及不等式。

第一单元《函数与方程》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以及一

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各种函数的图像、性质和应用。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函数的变化规

律和应用能力。

第二单元《平面几何》主要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方程、

圆和椭圆等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

以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求解方法,

以及圆和椭圆的性质和方程。

第三单元《立体几何》主要介绍了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包括空间向量、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立体图形的判定和计算等。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

立体图形的判定和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概率与统计》主要介绍了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事件与概率、频率与概率的比较、统计图表与数据分析等。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

练掌握事件与概率的计算和统计图表的分析。

第五单元《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主要介绍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常见数列的性质和求解方法,以及数学归纳法的基本

思想和应用。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数列的性质和求解方法,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第六单元《不等式》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

式等常见不等式的性质和求解方法,以及不等式组的性质和求解方法。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了解不等式的性质和求解方法,掌握不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2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2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示范教案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对第二章根本知识与方法总结与归纳,从整体上来把握本章,使学生根本知识系统化与网络化,根本方法条理化.通过小结与复习,对全章知识内容进展一次梳理,突出知识间内在联系,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上提高一步.

采用分单元小结方式,让学生自己回忆与小结各单元知识.在此根底上,教师可对一些关键处予以强调.比方可重申解析几何根本思想——坐标法.并用解析几何根本思想串联全章知识,使全章知识网络更加清晰.指出本章学习要求与要注意问题.可让学生先阅读教科书中“思考与交流〞有关内容.教师重申坐标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及分类与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本章中特殊地位.

三维目标

1.通过总结与归纳直线与直线方程、圆与圆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知识,对全章知识内容进展一次梳理,突出知识间内在联系,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上提高一步.

2.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探究与思考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分类讨论思想与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析几何解题根本思路与解题方法形成.

教学难点:整理形本钱章知识系统与网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计1.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更是一个不断积累过程.送给大家这样一句话:疏浚源头流活水,承上根底梳理已整合;千寻飞瀑悬彩练,启下重点突破须提升.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总结复习,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刚完毕本章.引出课题.

设计2.为了系统掌握第二章知识,教师直接点出课题.

(2020年编辑)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 全册教案

(2020年编辑)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 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人教版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重难点解析

第一章课文目录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2、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3、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台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5、了解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所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知识结构:

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柱

棱柱:一般的,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为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

(2)锥

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教案学案同步练习课堂巩固【附答案](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教案学案同步练习课堂巩固【附答案](可编辑)名师优秀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教案学案同步练习

课堂巩固【附答案](可编辑)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教案学案同步练

习课堂巩固【附答案]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

重点: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平行、垂直的定义,判定和性质。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平行,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证明与应用。

第一课时棱柱、棱锥、棱台【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

1.初步理解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形成特点。

2.了解棱柱、棱锥、棱台中一些常用名称的含义。

3.了解棱柱、棱锥、棱台这几种几何体简单作图方法

4.了解多面体的概念和分类.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棱柱的定义:

表示法:

思考:棱柱的特点:.

【答】

棱锥的定义:

表示法:

思考:棱锥的特点:.

【答】

3.棱台的定义:

表示法:

思考:棱台的特点:.

【答】

4.多面体的定义:

5.多面体的分类:

?棱柱的分类?棱锥的分类?棱台的分类【精典范例】例1:设有三个命题: 甲: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围体一定是棱柱; 乙:有一个面是四边形,其余各面都三角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棱锥;

丙:用一个平行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叫棱台。

以上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A.0

B. 1

C. 2

D. 3 例2:画一个四棱柱和一个三棱台。

【解】四棱柱的作法:

?画上四棱柱的底面----画一个四边形;

?画侧棱-----从四边形的每一个顶点画平行且相等的线段;

?画下底面------顺次连结这些线段的另一个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讲义

年 级 : 上 课 次 数 : 学 员 姓 名 : 辅 导 科 目 :数学 学 科 教 师 : 课 题 《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复习

课 型 □ 预习课 □ 同步课 ■ 复习课 □ 习题课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 学 内 容

《解析几何初步》全章复习与巩固复习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1)直线方程的几种表示形式中,除一般式外都有其适用范围,任何一种表示形式都有其优越性,需要根据条件灵活选用.

(2)在求解与直线方程有关的问题中,忽视对斜率不存在时的直线方程的讨论是常见的错误,应特别警惕. (3)确定直线方程需要且只需两个独立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是常用方法. 常用的直线方程有: ①00()y y k x x -=-; ②y kx b =+;

所以l 不能将圆C 分割成弧长的比值为1

2

的两段圆弧. 类型四:空间直角坐标系

例8.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1,并且平面ABCD ⊥平面ABEF ,点M 在AC 上移动,点N 在BF 上移动.若|CM|=|BN|=a (02a <<

).当a 为何值时,|MN|最小?

【思路点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把|MN|写成a 的函数,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题. 【答案】

22

【解析】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EF ,且交线为AB ,BE ⊥AB ,所以BE ⊥平面ABCD ,所以BA ,BC ,BE 两两垂直.取B 为坐标原点,过BA ,BE ,BC 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和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BC|=1,|CM|=a ,且点M 在坐标平面xBz 内且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上,

所以点22,0,122m a a ⎛⎫- ⎪ ⎪⎝⎭

因为点N 在坐标平面xBy 内且在正方形ABEF 的对角线上,|BN|=a ,所以点22

,,022N a a ⎛⎫ ⎪ ⎪⎝⎭

. 由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222

2

2222||010212222MN a a a a a ⎛⎫⎛⎫⎛⎫=-+-+--=-+ ⎪ ⎪ ⎪ ⎪ ⎪ ⎪⎝⎭⎝⎭⎝⎭, =2

2122a ⎛⎫-+ ⎪ ⎪⎝⎭

, 当22

a =(满足02a <<)时,

2

21

22a ⎛⎫-+ ⎪ ⎪⎝

⎭取得最小值,即|MN|最小,最小值为22. 【总结升华】由于图形中出现了两两垂直的三条直线,因此采用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方法求解,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MN 的长度,并利用二次函数求MN 的最小值.

举一反三:

【变式1】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平面xoy 内的直线1x y +=上确定一点M ,使它到点N (6,5,1)的距离最小,求出最小值.

【思路点拨】注意在平面xoy 内的直线1x y +=上的点的特点.

【解析】设点(,1,0)M x x -,则2

2

2

2

||(6)(15)(01)2(1)51MN x x x =-+--+-=-+, 当1x =时,min ||51MN =,此时,点M (1,0,0).

14.如果实数x 、y 满足(x+2)2+y 2=3,求

(1)

y

x

的最大值;(2)2x -y 的最小值. 15. 已知曲线C :x 2

+y 2

-4ax +2ay -20+20a =0. (1) 证明:不论a 取何实数,曲线C 必过一定点;

(2) 当a ≠2时,证明曲线C 是一个圆,且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3) 若曲线C 与x 轴相切,求a 的值.

1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平行于x 轴且过点A (33,2)的入射光线1l 被直线l :33

y x =反射,反射光线2l 交y 轴于B 点,圆C 过点A 且与1l 、2l 相切. (1)求1l 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圆C 的方程;

(2)设P 、Q 分别是直线l 和圆C 上的动点,求PB+PQ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B 【解析】42,82

m

k m m -=

=-=-+ 2.【答案】A

【解析】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 -y+m =0,又过(-1,0)点,代入得m =l ,故直线方程为10x y -+=. 3.【答案】D

【解析】设圆心为(a ,0)(a <0).因为直线x+2y =0与圆相切,所以

22

|20|512a +⨯=+,即

||

55

a =,解得5a =-.所以圆C 的方程为22(5)5x y ++=.

4.【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直线与圆相离,圆心(0,a )到1x y +=的距离|1|

2

a a ->,解得2121a --<<-.又0a >,故选A . 5. 【答案】B

【解析】圆心为max (1,1),1,21C r d ==+ 6.【答案】C

30x y ±=;截距不为0时,设直线为

1x y

a a +=,由题意得

|2|32

a -=,解得26a =±,故直线为260x y +-±=.

12.【答案】11

(,)k k

【解析】1=+by ax 变化为()1,()10,ax k a y a x y ky +-=-+-=对于任何a R ∈都成立,则0

10

x y ky -=⎧⎨-=⎩。

13.【解析】根据题意设点B (t ,-t -3).又AB 的中点P (3,0),所以点A 的坐标为(6-t ,t+3),

显然,A 在直线1l 上,代入直线方程得:2(6)(3)20t t --+-=,解之得:73

t =

, 所以点B 71633⎛⎫- ⎪⎝⎭,,直线l 的方程:160

30(3)733

y x -

--=--g ,即8x -y -24=0.

14.【解析】如图所示,22

(2)3x y ++=表示以(-2,0)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

(1)令

y

k x

=,则y kx =,即k 是连接坐标原点(0,0)与圆上点(x ,y )的直线的斜率. 当直线与圆相切时取最值,点(-2,0)到直线的距离2

|2|1k d k

-=+,令3d =,即

2

2||31k k

=+,

解之得3k =±,所以

y

x

的最大值为3. (2)令2x -y =k ,则y =2x -k ,即k 是y =2x -k 在y 轴上截距的相反数, 显然当直线2y x k =-与圆相切时,截距取最值,圆心(-2,0)到直线的

距离|40||4|

55

k k d ---+=

=, 令3d r ==,∴ |4|15k +=,

∴ 415k =-±,∴ 2x y -的最小值是415--.

15. (1) 曲线C 的方程可变形为(x 2+y 2-20)+(-4x +2y +20)a =0.由22

4,

200, 2.42200,

x x y y x y =⎧+-=⎧⎨

⎨=--++=⎩⎩解得∴ 点(4,-2)满足C 的方程,故曲线C 过定点(4,-2).

(2) 原方程配方得(x -2a )2+(y +a )2=5(a -2)2.∵ a ≠2时,5(a -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