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目的:探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6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0例,对照組接受常规固定技术,实验组接受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在左右、头脚、前后的摆位误差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施以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效果显著,有助于误差现象的减少,精确度的提高,继而帮助患者获取良好的放射治疗,值得推广。

标签:胸腹部肿瘤;体位固定技术;热塑体膜肿瘤,也称赘生物,是由于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其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1]。

目前,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放射治疗期间患者体位的摆放是否合理对其治疗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为了探究胸腹部肿瘤患者反射治疗期间的最佳体位固定方法,本文对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施以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计6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均选取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2-65(43.5土7.2)岁;肿瘤类型:5例食管癌,10例肺癌,9例胃癌,6例乳腺癌。

实验组30例,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23-66(44.1土7.3)岁;肿瘤类型:6例食管癌,11例肺癌,8例胃癌,5例乳腺癌。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入选标准:1、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本次研究;2、符合医学伦理;3、均经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4、可耐受放射治疗;5、无体表溃疡、昏迷、肝肾功能不全、休克、精神障碍等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固定技术,如下:体表画线体位固定技术,平躺于固定架上,以三维激光灯摆正患者体位,待摆正结束,做好体表画线。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9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常规的体位固定技术,对研究组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热塑体膜的体位固定技术,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胸腹部肿瘤患者的左右摆位的误差、前后摆位的误差、头脚摆位的误差分别为(2.29±1.27)mm、(2.30±1.68)mm、(2.02±0.81)m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实施热塑体膜的体位固定技术要比常规的体位固定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体位固定技术;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168-01临床上多对患有胸腹部的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一定的放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肿瘤治疗,而且减少射线对于患者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的影响,然而,因不同患者的体重差异、皮下脂肪的厚度、腹式呼吸的方式、皮肤的牵拉等情况,均可能引起在进行放射治疗时的摆位常出现一定的误差,重复性较差,影响患者的治疗精确程度,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1-2]。

本文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行放射治疗9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52.6±3.4)岁;研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患者的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52.7±3.3)岁。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可进行比较。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胸腹部肿瘤放疗是治疗胸腹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而体位固定技术则是放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位固定技术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稳定的体位,减小误差,提高治疗精确度。

常见的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包括原位定位与模板固定技术。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技术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是原位定位技术。

原位定位技术主要通过定位线、定位板等辅助装置,将患者与治疗设备的位置固定在一起,以保持不动。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它可以有效地约束患者的运动,减小骨骼变形,从而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原位定位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无法固定肺脏等软组织器官的位置,容易出现误差。

有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长时间的原位定位,例如老年患者或者身体不适的患者。

另一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是模板固定技术。

模板固定技术是利用定做的模板,将患者的身体部位固定在特定位置。

这种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患者的体位和肿瘤位置,减小定位误差。

模板固定技术适用于治疗较小的肿瘤、局部复发肿瘤和淋巴结转移肿瘤等。

相较于原位定位技术,模板固定技术更具精准性和可控性。

模板固定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制作和安装,适用范围也相对有限。

原位定位技术和模板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各有优势和限制。

原位定位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范围的患者,但误差相对较大;而模板固定技术精确性高,适用范围相对有限,且成本较高。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方法,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体位固定技术。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是直立和仰卧位。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放疗中的效果,以提供参考。

直立位是一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通常适用于胸部肿瘤放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射线穿透胸壁直接照射到病灶,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此外,直立位可以使肺部更加扩张,从而减少射线对周围器官的辐射损伤。

但是,直立位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耐力和平衡能力,肿瘤位置较高的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

在实际应用中,直立位和仰卧位均有其适用范围。

例如,如果肿瘤在胸骨以下,使用仰卧位可能会导致治疗比较困难。

相反,如果肿瘤在胸骨以上,使用直立位会更加有效。

此外,有些患者可能因身体条件或水肿等原因无法适应某种体位固定技术,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总体而言,直立位和仰卧位都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提高放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背景:胸腹部肿瘤放疗需要准确的照射位置,而体位固定技术可以通过使患者保持相同的身体姿势来减少误差。

目前,两种主要的体位固定技术是降低手臂定位(BD)和头颈肩定位(HNS)。

本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种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进行胸腹部肿瘤放疗的患者,共计50名,其中25名采用BD技术,25名采用HNS技术。

比较两个组之间的静态定位误差(SDE),身体姿势变化(BPC),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BD技术的组与采用HNS技术的组之间在身体姿势变化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BD技术组的SDE显著低于HNS技术组(P<0.05)。

治疗时间方面,BD技术组平均为18.4分钟,而HNS技术组平均为22.8分钟(P<0.05)。

随访6个月后,患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两种技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BD技术比HNS技术更适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其优点包括较低的SDE和较短的治疗时间。

这些结果为胸腹部肿瘤放疗提供了有用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医疗团队在选择体位固定技术时做出决策。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杨永昆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杨永昆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对比研究杨永昆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患者使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体位固定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体位固定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固定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误差,改进体位固定精度,提高放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体位固定;热塑体膜体位固定;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误差在当前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放射治疗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当中,患者体位固定情况直接影响到放疗计划的执行效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当前临床上有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合理应用体位固定技术,从而实现精确摆位并确保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相对于头颈部以及四肢部位来说,胸腹部肿瘤受患者解剖特点的影响,例如体重、皮肤牵拉、腹式呼吸以及皮下脂肪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体位固定方面的难度较高,摆位重复性往往不够理想[2]。

我院在胸腹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1.2±1.3岁,体重44-86kg,平均体重63.1±1.2kg。

肿瘤类型方面,肺癌患者16例,食管癌患者8例,乳腺癌患者9例,胃癌患者10例,胰腺癌患者17例。

患者经过病理学诊断属于恶性肿瘤,肿瘤位于胸腹部,经过检查能够耐受放射治疗。

排除合并有肢体残疾、精神疾病、体表溃疡、昏迷以及休克的患者。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

分析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胸腹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放射治疗常被用于这些肿瘤的治疗。

治疗期间,确保准确的辐射剂量传递至肿瘤区域,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是放射治疗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使用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体位固定技术的选择涉及多个因素,诸如患者的病理变化、肿瘤区域的形状、体位和呼吸运动等。

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主要包括当位(supine)体位、仰卧(prone)体位、直立体位和深吸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体位等。

当位体位是最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之一,它是指患者背部朝向地面,以背部靠着固定板,通过模具装置和紧固带将患者固定在相对静止的位置上。

这种体位固定技术对于胸部肿瘤放疗尤为适用,因为它可以减少胸廓和肺的呼吸运动,从而有助于辐射区域的准确定位和剂量传递。

此外,当位体位也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

仰卧体位是另一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它是指患者面朝着地面,以腹股沟和腅部作为支撑点,通过模具装置将患者固定在相对静止的位置上。

仰卧体位对于治疗腹部肿瘤具有优势,因为这种体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张腹部,使肠道远离肿瘤区域,从而减少肠道对辐射的敏感性,并提高辐射的精确性。

此外,仰卧体位还有助于减少肺部和膈肌的运动,以及呼吸的干扰。

直立体位是一种对于一些特定病例非常适用的体位固定技术,它是指患者直立站立或坐着,通过使用支撑架或椅子将患者固定在相对静止的位置上。

直立体位对于治疗部分胃肠道肿瘤非常有效,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腹部器官的自然位置和质量,避免肠道扩张造成的剂量分布不均。

此外,直立体位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放疗计划和剂量传递准确性,尤其适用于肠道肿瘤的放疗。

深吸气体位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指患者深吸气并保持持续的呼吸暂停状态,通过使用呼吸导航或影像引导技术将患者固定在相对静止的位置上。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胸腹部肿瘤在放疗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精确照射是非常重要的,而体位固定技术对于准确照射至关重要。

在放疗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可供选择,其中常用的包括头面罩固定技术和体干模具固定技术。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放射肿瘤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头面罩固定技术头面罩固定技术是一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它通过特制的头面罩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放疗台上,以确保治疗过程中头部的准确定位。

头面罩由高密度塑料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和透明度,能够有效地减少头部的运动,保证放疗的准确性。

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头面罩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呼吸运动对照射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照射的精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头面罩固定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

头面罩固定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头面罩需要紧贴患者的面部以确保固定效果,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保持头部静止的情况下。

头面罩固定技术只能实现对头部的固定,而不能对胸腹部进行有效固定,这可能会影响照射的准确性。

二、体干模具固定技术三、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效果对比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头面罩固定技术和体干模具固定技术在准确定位和照射精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头面罩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头部,减少呼吸运动对照射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体干模具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固定患者的胸腹部,减少呼吸运动对照射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但制作和适配过程相对较长,可能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

在临床实践中,放射肿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综合考虑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优劣,选择适合患者的体位固定技术,以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治疗时间。

也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探索新的体位固定技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体位固定技术是肿瘤放疗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患者保持相对固定的体位,保证治疗照射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有两种常见的体位固定技术,即基于人体轮廓的绷带固定技术和基于体表标记点的激光定位技术。

下面将就这两种技术进行效果对比。

基于人体轮廓的绷带固定技术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体位固定技术之一。

该技术是通过将绷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以固定患者的身体位置。

具体操作流程为:将患者放置在正确的体位上,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患者,然后在患者的背部、腹部和侧面使用绷带将其固定住。

该技术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患者耐受性好,并且不会对放疗计划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绷带固定技术存在一些缺点,如患者体位不稳定,影响放疗的精确性;绷带容易松动或变形,需要定期更换;对于患者来说,躺在硬板上可能会感到不舒服。

基于体表标记点的激光定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体位固定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在患者的体表上贴上标记点,并使用激光系统进行定位,以帮助保持患者的体位。

具体操作流程为:在患者的体表上贴上多个标记点,然后使用激光系统进行标记点的定位。

该技术的优点是定位精确,能够准确地确定患者的体位,提高放疗的准确性;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以保持相对舒适的体位。

该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使用激光设备和标记点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患者的体表标记点可能会受到呼吸运动的影响,从而引起定位误差。

基于人体轮廓的绷带固定技术和基于体表标记点的激光定位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都有其优缺点。

基于人体轮廓的绷带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但体位不稳定;基于体表标记点的激光定位技术定位精确,患者舒适性好,但成本较高。

在具体选择体位固定技术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效果评估与应用研究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效果评估与应用研究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效果评估与应用研究摘要:胸腹部位肿瘤放疗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体位固定的效果对于放疗质量和患者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引言部分对胸腹部位肿瘤放疗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

其次,对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然后,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效果评估。

接着,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现状。

最后,提出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体位固定技术;效果评估一、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效果评估1.1 放疗精度评估放疗精度是评估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于放疗精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位固定技术能够提供稳定的固定效果,减少患者的运动造成的误差。

真空垫和气囊固定技术通过紧密贴合患者的身体,有效减少患者的呼吸和运动对放疗精度的影响。

石膏固定技术通过制作个性化的石膏模具,能够更好地固定患者的身体部位,进一步提高放疗的精度。

其次,体位固定技术能够减少患者与放疗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真空垫、气囊和石膏固定技术都能够将患者固定在特定的位置和角度,减少患者与放疗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提高放疗的精度。

最后,体位固定技术能够减少放疗计划的重复性误差。

1.2 患者舒适度评估患者舒适度是评估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位固定技术能够提供稳定的固定效果,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真空垫和气囊固定技术通过紧密贴合患者的身体,使患者感觉更加稳定和安全,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

石膏固定技术通过制作个性化的石膏模具,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身体形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展开研究,按照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分成2组,对照组行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则实施体膜体位固定技术,比较两组固定后和呼吸运动后的摆位误差。

结果:观察组的前后、左右、头足摆位误差和呼吸运动后的前后、左右、头足摆位误差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层面的意义(P<0.05)。

结论:在对胸腹部肿瘤患者实施放疗时,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相对于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不但能减少摆位的误差,而且还能降低呼吸运动对误差的影响,对提升放疗的精准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胸腹部肿瘤;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效果前言胸腹部肿瘤的种类比较多,如括肺癌、食管癌、胰腺癌、肝癌等,临床主要采取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使用放射线消灭和根治局部肿瘤的原发灶或转移灶的方式,能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缩小肿瘤的体积,清除体内的癌细胞[1]。

在临床进行治疗时,妥善固定患者的体位能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临床应选择更为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

目前,常见的体位固定方式有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等,不同的固定方式的效果不同,临床应选择误差更小的固定方式。

基于此,本文择取我院收治的行放射治疗的病发胸腹部肿瘤的患者展开观察,比较真空垫和体膜等两种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全文如下。

正文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分组,各30例。

对照组中的男女比例是19:11,年龄从38岁到76岁、平均值(56.71±3.26)岁,病程3-11个月、中位值(7.42±0.71)个月,10例肝癌、9例肺癌、6例食管癌、3例胰腺癌、2例纵隔肿瘤;观察组中的男女分别是18例、12例,年龄从39岁到78岁、平均值(56.75±3.29)岁,病程3-13个月、中位值(7.45±0.73)个月,13例肝癌、8例肺癌、5例食管癌、3例胰腺癌、1例纵隔肿瘤。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发布时间:2021-05-07T11:22:12.4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陈辉戴榕崔守红[导读]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意义比较陈辉戴榕崔守红泰安市中心西苑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意义比较。

方法:从我院胸腹部肿瘤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选取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别给予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和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对比数据。

结果: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不同方向产生的误差较低,放射性肺炎、肠炎、食管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对胸腹部肿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度,避免正常组织产生不必要的损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关键字】: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前言: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早期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肿瘤面积增大,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放射治疗,对癌细胞的扩大,起到有效控制作用[1]。

食管癌、肺癌和淋巴癌等均属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是对肿瘤部位进行电离辐射,对癌细胞的增长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进而达到缩小和清理肿瘤组织的目的。

为了确保肿瘤的清除率,放射精准程度至关重要,主要与患者的皮下脂肪、体型以及腹部呼吸有直接关系[2]。

放射治疗固定位置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研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效果比较,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的胸腹部肿瘤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中男:女=24:26;年龄从41~75岁,平均年龄:(56.12±2.52)岁。

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分析

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分析

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0T03:02:43.67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4期作者:付天泰[导读] 目的:在胸腹部肿瘤治疗中,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付天泰解放军第960医院(淄博院区)255300 山东淄博【摘要】目的:在胸腹部肿瘤治疗中,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

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将我院62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随机分组(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各31例的两组,组别设置:研究组(热塑膜固定技术)、对照组(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对上述治疗措施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

结果:有效率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分析有意义(P<0.05);研究组头足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体位固定误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热塑膜固定技术可行性较高,在胸腹部肿瘤治疗中优势显著,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最大限度的减小固定误差,各院可积极推广。

【关键词】胸腹部肿瘤;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临床效果胸腹肿瘤发病率较高,并呈现出逐渐增加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影像信息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1]。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然而,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在放疗中的位置往往受到皮下脂肪等因素影响。

患者体位一旦摆放不正确,将直接影响最终治疗效果,甚至损害患者身心健康[2-3]。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效果,本文以62例该类患者为例,对热塑膜固定技术、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的误差以及治疗有效情况进行分析。

现具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62例(2020年12月-2021年11月)胸腹部肿瘤患者数据信息,在随机分组下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目的研究不同体位的固定术对于胸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使用效果。

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进行胸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的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病人,其中对照组,选择单纯的固定术(常规热塑膜体位);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

然后这两项不同的体位固定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之中治疗时,对其位置的精确度影响。

结果在对零位源皮距的误差影响方面,对照组是46%,而观察组是26%,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好。

两组之间结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性意义,且P<0.05。

结论对于胸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之中,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与常规固定术联合使用,能显著减小摆位的误差,进而提高放疗的精确度。

标签:体位固定技术;胸腹部肿瘤;放射疗法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在胸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精确度关键在于体位的固定技术误差是否小,尤其是胸腹部肿瘤病人,其体位通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选择恰当的固定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1]。

现选取在我院接受胸腹部肿瘤的放疗有70例,其进行不同的固定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胸腹部肿瘤的放射治疗病人,一共有70例,其中,38例是男性,32例为女性,年龄在17到84岁间。

现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且两组的性别、年龄和其他方面的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对于对照组,病人平躺在体部固定架上,其体位和体部的固定架之间的位置应使用三维激光灯来进行确定摆正。

当体位摆正之后,就把热塑膜放置在70℃的恒温水箱之中,等热塑膜变得柔软及透明之后,再将其扣在病人的胸腹部,然后固定,在操作时,医师应轻按体膜,应和病人的皮肤进行充分的接触,在按压的过程中,需将体膜和病人体部的形状进行相应,等体膜成型之后,再在病人和体膜的相对部位做好明显的标志,使用激光灯来对肿瘤体表的位置进行确定,且将误差控制于5厘米左右。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放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放疗在治疗胸腹部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放疗中,良好的体位固定是保证放疗质量和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常用的体位固定技术包括吸气体位和深吸气体位两种。

两种技术各有优劣,本文将对它们的效果进行对比。

一、吸气体位固定吸气体位固定是指病人在术前或放疗前吸气到所规定的深度,然后在呼气状态下进行体位固定。

吸气体位固定的优点在于,可使病人的胸廓扩张,胸腔容量增大,从而使肺组织受到较少的照射。

同时,吸气时,膈肌下移,心脏的方位也会向下转移,而这对于腹腔和盆腔区域的放疗也有利。

然而,吸气体位固定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不同的病人吸气的深度不同,且在不同的时间吸气深度也会发生变化,这会影响到照射范围的准确性。

其次,由于病人需要长时间保持吸气状态,对于老年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来说,这一体位固定技术的使用难度较大。

深吸气体位固定是指病人在放疗过程中持续呼吸,然后在呼气过程中进行体位固定。

深吸气体位固定的优点在于,与吸气体位相比,更容易实施。

病人一边进行深呼吸,一边在呼气过程中扫描放疗,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呼吸控制技术。

同时,深吸气体位固定也可以增加病人头颈部后倾的角度,从而使颈椎受到较少的照射。

深吸气体位固定的缺点在于,深吸气状态下心脏、膈肌以及胃、肠等部位位置不同,而且病人可能在过程中呼吸不稳定,这会影响到较为精准的照射。

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胸部肿瘤而言,吸气体位固定更适用。

由于吸气时肺容量增大,肺癌的照射侵袭随之减小,从而保护肺组织的正常细胞,并减少致癌的可能性。

对于腹部肿瘤而言,深吸气体位固定比吸气体位固定更适用。

由于腹腔内脏器官的位置可能会因吸气而发生变化,若采用吸气体位固定,照射的深度和侵袭性会因病人吸气深度的不同而出现变化;而采用深吸气体位固定,可以规避这一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放疗效果。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60例近两年入住我院进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性治疗的病人,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相同并且尽量保证其他外在因素基本一致,然后对照组选择使用单纯的常规热塑膜体位固定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上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

然后通过观察这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对其位置精确度的影响,并做好相应记录。

结果:在对零位源皮距的误差影响方面对照组的概率是45%,而观察组的概率是27%,很明显观察组的表现要比对照好很多。

这两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使用胸腹膜真空袋固定技术与常规固定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对提高胸腹部肿瘤的治疗效果能够起到一定效果。

【关键词】体位固定技术;胸腹部肿瘤;放射疗法[中图分类号]R73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肿瘤是人的机体在一些致癌因素的不良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发生病变,克隆功能大涨,能够短时间迅速分裂和扩张,达到数目的激增。

医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胸腹部肿瘤的反射治疗中,手术关键就是反射治疗时体位的固定技术误差能否控制到一个足够小的误差内,尤其是胸腹部肿瘤病人的体位通常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其不可控,这时候选择一种更加适合的固定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在选择60例近两年入住我院进行胸腹部肿瘤反射治疗的患者来进行不同的固定技术研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下面都一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0例近两年入住我院进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性治疗的病人,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相同并且尽量保证其他外在因素基本一致,比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这些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一律忽略不计。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摘要目的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行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体表画线组、真空垫组及热塑体膜组,各16例。

利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展开重复摆放并测量相应误差。

结果在左右方向、头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三组患者中体表画线组各方向摆位误差均显著高于真空垫组与热塑体膜组,且热塑体膜组患者不同方向上摆位误差均显著小于真空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可使摆位误差最大限度降低,尽可能提高放疗精准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肿瘤是人体中局部组织某一细胞在某种或几种致癌因素的影响下,从基因水平上丧失对正常生长的调控能力,使细胞发生克隆性异常增生导致异常病变[1]。

在肿瘤治疗中放射治疗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方法,而在放射治疗中患者体位摆放合理与否对放疗效果有直接影响[2]。

为探讨胸腹部肿瘤反射治疗中最佳体位固定方法,作者选取48例患者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给放射治疗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行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2~55岁,平均年龄(48.6±9.5)岁;体重54.3~75.4 kg,平均体重(62.2±3.4)kg;所有患者卡氏评分均>70分。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体表画线组、真空垫组及热塑体膜组,各16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病情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所用设备为Synergy全数字直线加速器(瑞典ELEKTA公司)、24排CT摸底定位机(德国SIEMENS公司)、全数字化X射线模拟定位机(荷兰ELECTRON公司),而所用热塑体膜、真空垫及全套固定装置均为美国MEDTEC公司制造。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文章所选择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一共有88例,纳入的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常规组44例,常规组使用常规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的摆放误差。

结果:研究组体位的摆放误差头脚、前后、左右方向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摆放误差较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放误差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position fixation techniques in radiotherapy of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umors.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umor radiotherapy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study group (44 cases)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44 cases).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fixation, and the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rmoplastic membrane fixation. The placement err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position error of head foot, front and back, left and right in the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rmoplastic membrane position fixation in the radiotherapy of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umors has less placement error,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umors; Radiotherapy; Placement error放射治疗是指肿瘤患者使用多离子敷设进行治疗的方法,其是临床上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84例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

对照组:真空垫体位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热塑体膜方式治疗。

对比两组体位固定方法所存在的误差情况,并对放射造成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比较。

结果:研究组体位固定技术在不同方位所产生的误差率非常低,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统计放射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胸腹部肿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应用热塑体膜对患者进行精准的固定,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伤,降低放射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整体放射治疗效果。

关键词: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不同体位固定技术肿瘤是一种给患者造成致命伤害的一类疾病,近些年肿瘤疾病发病数量较多。

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根治,术后可以配合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经过合理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的,但到了中晚期阶段肿瘤面积较大,手术切除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放化疗才能有效控制扩散的癌细胞。

放射治疗是利用X线、γ线、电子线等放射线对病灶进行照射治疗,治疗过程中良好的体位固定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治疗过程中体位固定技术的选择[1]。

本文主要针对进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放射体位固定技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96例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

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8.65±1.44)岁。

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26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8.70±1.46)岁。

两组患者无明显差距(P>0.05)。

1.2纳人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②患者肿瘤发生部位位于机体胸腹部;③患者机体条件允许放射治疗,且对治疗过程具有良好耐受性;④患者除原发肿瘤器官外,无其他机体重要部位器质性病变;⑤患者意识清醒,无休克、昏迷情况,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⑥患者无任何精神类疾病;⑦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

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效果对比胸腹部肿瘤的放疗是治疗该类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体位固定技术是放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体位固定技术,可以保证放疗过程中肿瘤的精确定位,减小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提高放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胸腹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技术主要有腹背皮肤皱褶体位固定(ABPI)和腹部脂垫体位固定(FBP)两种。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详细对比。

ABPI是一种常规的体位固定技术,在放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ABPI利用腹背皮肤皱褶之间的纹理固定技术来固定患者的体位。

该技术简单易行,对患者的皮肤刺激较小。

ABPI可以提供良好的患者舒适度和固定度,使得肿瘤的定位更加准确。

ABPI还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对于体位与面部的正中央定位有很好的效果。

ABPI也存在一些缺点。

ABPI在固定体位时对患者的体位调整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于部分肥胖患者或有明显纵腹肌松弛的患者来说更为明显。

ABPI的固定范围比较狭小,仅限于腹背皮肤皱褶之间,不能对患者的患部进行有效支撑。

由于ABPI的固定原理是依靠皮肤组织,因此有可能在长时间固定后引起皮肤损伤或出现感染。

相比之下,FBP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体位固定技术。

FBP是利用腹部特制脂垫来固定患者的体位。

与ABPI相比,FBP具有以下优点。

FBP可以提供更大范围的固定面积,特别适用于肥胖患者或有患部松弛的患者。

FBP可以提供更好的躺卧姿势,使患者更加稳定和舒适。

FBP可以有效减少胸腹部运动,减小呼吸运动带来的影响,提高放疗的准确性。

FBP也有一些局限性。

FBP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且难以在临时使用时进行快速制作。

FBP的固定效果受患者体型和体位的影响较大,需要对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调整。

FBP的固定效果也与脂垫的材质和质量有关,需要使用耐磨损且易清洗的材料。

ABPI和FBP是当前常用的胸腹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技术,各有优劣。

ABPI固定技术简单易行、固定度好;而FBP固定技术可适应性更强,可以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和固定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