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肿瘤-3定
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乙酯

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乙酯,又称为TBM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4H20O3,分子量为236.31g/mol。
下面将就TBME的性质、用途和合成方法进行介绍。
1. 性质TBME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和丙酮。
TBME是一种具有酚基和酯基的化合物,这使得它具有一定的活性和化学反应性。
2. 用途TBME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农药、香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TBME可以作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用于合成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等。
TBME还可以用作农药合成的中间体,常用于生产杀虫剂和除草剂。
在香料工业中,TBME作为合成香精的原料,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3. 合成方法TBME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酚羧化反应、酰氯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与2-甲基丙酮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经过酯化和取代反应得到TBME产物。
这个方法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结TBME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香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来实现高效合成。
随着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TBME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因此对其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TBME(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乙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医药制造领域,TBME可用作生产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和其他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中间体。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多功能性,TBME在药物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农药领域,TBME也受到青睐,可用于合成各种杀虫剂和除草剂。
在香料行业,TBME可作为合成香精的原料,为各种香水和香料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基础原料。
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TBME的合成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挑战。
肿瘤患者营养三级诊断和五阶梯治疗-1680-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680-肿瘤患者营养三
级诊断和五阶梯治疗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肿瘤患者的营养三级诊断及五阶梯治疗(一)
1、最现实的营养支持方式是()
A、PEN+PICC
B、ONS+PPN
C、ONS+PICC
D、PEN+PPN[正确答案]
E、PEN+CVC
2、营养评估应该在患者入院后()内完成,由营养护士、营养师或医师实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正确答案]
E、72小时
3、营养不良的综合测定应该在入院后()内完成,由不同学科的人完成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正确答案]
4、对需要≧4周EN治疗的非手术肿瘤患者,推荐用()建立EN途径
A、ONS
B、SPN
C、PEG/PEJ[正确答案]
D、鼻胃管
E、鼻肠管。
肿瘤登记制度3

肿瘤登记制度1、肿瘤科、内科、住院部要建立肿瘤新发、死亡病例登记薄。
2、肿瘤病例登记薄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报告日期、肿瘤部位、诊断依据、病例状况(好转、痊愈、死亡等)报告医师等内容。
3、相关科室要有指定人员负责肿瘤病例的登记、管理和资料保管。
4、负责肿瘤病例登记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肿瘤病例登记簿、肿瘤病例新发、死亡报告卡,做到填写完整、准确、及时,登记、报告卡数据一致。
5、每月工作人员要将上报肿瘤数据认真核对,剔除重卡。
6、肿瘤新发、死亡病例要及时上报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
7、登记报告责任人要高度负责,对登记报告中出现迟报、误报现象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8、登记报告责任人要定期到急诊、住院等相关科室搜索肿瘤新发、死亡病例,防止遗漏。
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制度1、在医疗过程中发现肿瘤新发、死亡病例后,须填报《肿瘤新发或死亡病例报告卡》,对并将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2、每月3日前各医院科室及各村村医将上月发现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上报镇公共卫生服务站,镇公共卫生服务站将当月统计报表盖章后上报县疾控中心。
3、医院科室及村医填写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时,要详细填写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居住地址、肿瘤名称、肿瘤部位(亚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死亡日期;如有条件时还要求填报组织(细胞)学类型、诊断时分期等项目。
死亡病例在填写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卡时,要同时填写新发病例报告卡。
4、公共卫生服务站做好肿瘤新发、死亡病例资料的保存与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5、公共卫生服务站要定期检查各科室肿瘤病例报告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漏报。
6、从事肿瘤登记工作的相关人员要遵从医学资料保密性原则,只将相关资料上报疾控中心,不得将内容外泄。
肿瘤报告卡审核、查重、保存制度1、肿瘤登记专职人员要每月及时、完整、准确报告肿瘤病例,公共卫生服务站对上报的肿瘤病例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及时反回重报,核实无误的报告卡及时输入网络。
肿瘤形态学编码(ICD-0)

M80000/0良性肿瘤M80000/1动态未定肿瘤M80000/3恶性肿瘤M80000/6转移性肿瘤M80001/1肿瘤M80001/3溃疡恶变M80002/3息肉恶变M80010/0良性瘤细胞M80010/1良性或恶性未肯定瘤细胞M80010/3恶性瘤细胞M80020/3小细胞型恶性肿瘤M80030/1良性或恶性未肯定巨细胞瘤M80030/3巨细胞型恶性肿瘤M80040/3梭形细胞型恶性肿瘤M80100/0良性上皮肿瘤M80100/2原位癌M80100/3癌M80100/6转移性癌M80101/2上皮内癌M80110/0良性上皮瘤M80110/3恶性上皮瘤M80120/3大细胞癌M80120/6转移性大细胞癌M80130/3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M80140/3具有杆状显型大细胞癌M80150/3玻璃状细胞癌M80200/3未分化型癌M80200/6转移性未分化癌M80210/3癌,间变M80220/3多形性癌M80220/6转移性多形性癌M80300/3巨细胞梭型细胞细胞癌M80310/3巨细胞癌M80310/6转移性巨细胞癌M80320/3棱形细胞癌M80320/6转移性棱形细胞癌M80330/3假肉瘤性癌M80330/6转移性假肉瘤性癌M80331/3肉瘤样癌M80331/6转移性肉瘤样癌M80340/3多角细胞癌M80340/6转移性多角细胞癌M80350/3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癌M80400/0良性微小瘤M80400/1微小瘤M80410/3小细胞癌M80410/6转移性小细胞癌M80411/3储备细胞癌M80412/3圆形细胞癌M80420/3燕麦细胞癌M80430/3小细胞癌,梭形细胞M80440/3小细胞癌,中间细胞M80450/3小细胞-大细胞癌M80451/3小细胞-腺癌M80452/3小细胞-鳞状细胞癌M80460/3非小细胞癌M80460/6转移性非小细胞癌M80500/0乳头状瘤M80500/2乳头状原位癌M80500/3乳头状癌M80500/6转移性乳头状癌M80510/0疣状乳头状瘤M80510/3疣状癌M80510/6转移性疣状癌M80520/0鳞状细胞乳头状瘤M80520/2乳头状鳞状细胞原位癌M80520/3乳头状鳞状细胞癌M80520/6转移性乳头状鳞状细胞癌M80530/0内翻性乳头状瘤M80530/3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M80530/6转移性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M80600/0乳头状瘤病M80601/0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病M80700/2鳞状细胞原位癌M80700/3鳞状细胞癌M80700/6转移性鳞状细胞癌M80710/3角化性鳞状细胞癌M80720/3大细胞鳞状细胞癌M80720/6转移性大细胞鳞状细胞癌M80740/3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M80750/3腺样鳞状细胞癌M80750/6转移性腺样鳞状细胞癌M80760/2鳞状细胞原位癌,伴可疑间质侵袭M80760/3微小侵袭性鳞状细胞癌M80770/2鳞状上皮内肿瘤,Ⅲ级M80771/2宫颈上皮内肿瘤,Ⅲ级M80772/2阴道上皮内肿瘤,Ⅲ级M80773/2外阴上皮内肿瘤,Ⅲ级M80774/2肛门上皮内肿瘤,Ⅲ级M80780/3鳞状细胞癌,伴角质形成M80800/2凯拉增殖性红斑M80810/2鲍恩病M80820/3淋巴上皮癌M80820/6转移性淋巴上皮癌M80830/3基底样鳞状细胞癌M80840/3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M80900/1基底细胞瘤M80900/3基底细胞癌M80900/6转移性基底细胞癌M80910/3多中心性基底细胞癌M80920/3硬斑性基底细胞癌M80930/3纤维上皮性基底细胞癌M80940/3基底鳞状细胞癌M80940/6转移性基底鳞状细胞癌M80950/3异型癌M80960/0雅达逊表皮内上皮瘤M80970/3基底细胞癌,结节性M80970/6转移性基底细胞癌,结节性M80980/3腺样基底癌M80980/6转移性腺样基底癌M81000/0毛发上皮瘤M81010/0毛囊瘤M81020/0毛根鞘瘤M81020/3毛鞘癌M81030/0毛发瘤M81100/0毛基质瘤M81100/3毛基质癌M81200/0移行细胞乳头状瘤M81200/1膀胱上皮乳头状瘤M81200/2移行细胞原位癌M81200/3移行细胞癌M81200/6转移性移行细胞癌M81201/1膀胱息肉M81201/3尿路上皮癌M81210/0施奈德乳头状瘤M81210/1翻转型移行细胞乳头状瘤M81210/3施奈德癌M81220/3梭形细胞移行细胞癌M81230/3基底细胞样癌M81240/3泄殖腔源性癌M81300/1潜在低度恶性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M81300/3乳头状移行细胞癌M81300/6转移性乳头状移行细胞癌M81301/3乳头状尿路上皮癌M81310/3微乳头状移行细胞癌M81310/6转移性微乳头状移行细胞癌M81400/0腺瘤M81400/1支气管腺瘤M81400/2原位腺癌M81400/3腺癌M81400/6转移性腺癌M81401/1非典型腺瘤M81410/3硬癌M81410/6转移性硬癌M81420/3皮革状胃M81430/3表面扩散性腺癌M81440/3肠型腺癌M81450/3弥漫型腺癌M81460/0单形性腺瘤M81470/0基底细胞腺瘤M81470/3基底细胞腺癌M81480/2腺状上皮内肿瘤,Ⅲ级M81481/2前列腺上皮内肿瘤,Ⅲ级M81500/0胰岛细胞腺瘤M81500/1胰岛细胞瘤M81500/3胰岛细胞癌M81500/6转移性胰岛细胞癌M81510/0胰岛素瘤M81510/3恶性胰岛素瘤M81510/6转移性胰岛素瘤M81520/0良性高血糖素瘤M81520/3恶性高血糖素瘤M81520/6转移性高血糖素瘤M81530/1胃泌素瘤M81530/3恶性胃泌素瘤M81530/6转移性胃泌素瘤M81540/3混合性导管-内分泌癌M81550/1胰腺瘤M81550/3恶性胰腺瘤M81550/6转移性胰腺瘤M81560/1生长抑素瘤M81560/3恶性生长抑素瘤M81560/6转移性生长抑素瘤M81570/1肠高血糖素瘤M81570/3恶性肠高血糖素瘤M81570/6转移性肠高血糖素瘤M81600/0胆管腺瘤M81600/3胆管癌M81600/6转移性胆管癌M81610/0胆管囊腺瘤M81610/3胆管囊腺癌M81620/3克拉特斯金瘤M81700/0肝细胞腺瘤M81700/3肝细胞癌M81700/6转移性肝细胞癌M81710/3纤维板状肝细胞癌M81720/3硬癌性肝细胞癌M81730/3肝细胞癌,梭型细胞变体M81740/3肝细胞癌,明细胞型M81800/3混合性肝细胞癌和胆管癌M81900/0小梁性腺瘤M81900/3小梁性腺癌M81910/0胚胎性腺瘤M82000/0外分泌性皮肤圆柱瘤M82000/3腺样囊性癌M82000/6转移性腺样囊性癌M82010/2筛状原位癌M82010/3筛状癌M82010/6转移性筛状癌M82020/0微小囊性腺瘤M82100/0腺瘤样息肉M82100/2腺瘤样息肉内原位腺癌M82100/3腺瘤样息肉内腺癌M82101/3腺瘤样息肉,癌变M82110/0管状腺瘤M82110/3管状腺癌M82110/6转移性管状腺癌M82120/0扁平腺瘤M82130/0锯齿状腺瘤M82140/3壁细胞癌M82150/3肛门腺腺癌M82200/0结肠腺瘤样息肉病M82200/3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内腺癌M82201/3家族性息肉病,癌变M82210/0多发性腺瘤样息肉M82210/3多发性腺瘤样息肉内腺癌M82300/3实性癌M82300/6转移性实性癌M82310/3单纯癌M82310/6转移性单纯癌M82400/1阑尾类癌M82400/3恶性类癌M82400/6转移性类癌M82410/1嗜银性类癌M82410/3恶性嗜银性类癌M82420/1肠嗜铬样细胞类癌M82420/3恶性肠嗜铬样细胞类癌M82430/3杯形细胞类癌M82431/3粘液性类癌M82440/3复合性类癌M82450/3腺类癌瘤M82460/3神经内分泌癌M82460/6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M82470/3梅克尔细胞癌M82480/1APUD瘤M82490/3非典型类癌性瘤M82500/1肺腺瘤病M82500/3细支气管-肺泡腺癌M82500/6转移性细支气管-肺泡腺癌M82510/0肺泡腺瘤M82510/3肺泡腺癌M82510/6转移性肺泡腺癌M82520/3细支气管肺泡癌,非粘蛋白性M82530/3细支气管肺泡癌,粘蛋白性M82540/3细支气管肺泡癌,粘蛋白性非粘蛋白性M82550/3腺癌,伴混合性亚型M82600/0乳头状腺瘤M82600/3乳头状腺癌M82600/6转移性乳头状腺癌M82610/1绒毛状腺瘤M82610/2绒毛状腺瘤内原位腺癌M82610/3绒毛性腺瘤内腺癌M82620/3绒毛状腺癌M82620/6转移性绒毛状腺癌M82630/0管状绒毛状腺瘤M82630/2管状绒毛状腺瘤内原位腺癌M82630/3管状绒毛状腺瘤内腺癌M82631/0绒毛腺性腺瘤M82640/0腺状乳头状瘤病M82700/0嫌色细胞腺瘤M82700/3嫌色细胞癌M82700/6转移性嫌色细胞癌M82710/0催乳素瘤M82720/0垂体腺瘤M82720/3垂体癌M82800/0嗜酸细胞腺瘤M82800/3嗜酸细胞癌M82800/6转移性嗜酸细胞癌M82810/0混合性嗜酸-嗜碱细胞腺瘤M82810/3混合性嗜酸-嗜碱细胞癌M82810/6转移性混合性嗜酸-嗜碱细胞癌M82900/0嗜酸性腺瘤M82900/3嗜酸性腺癌M82900/6转移性嗜酸性腺癌M83000/0嗜碱细胞腺瘤M83000/3嗜碱细胞癌M83000/6转移性嗜碱细胞癌M83001/3粘液样细胞癌M83100/0透明细胞腺瘤M83100/3透明细胞腺癌M83100/6转移性透明细胞腺癌M83101/3中肾样型透明细胞癌M83110/1肾上腺样瘤M83120/3肾细胞癌M83120/6转移性肾细胞癌M83121/3乳头状肾细胞癌M83130/0明细胞腺纤维瘤M83130/1交界恶性明细胞腺纤维瘤M83140/3富脂质癌M83150/3富糖原癌M83160/3囊性相关肾细胞癌M83170/3嫌色细胞型肾细胞癌M83180/3肉瘤样肾细胞癌M83190/3集合管癌M83200/3颗粒细胞癌M83200/6转移性颗粒细胞癌M83210/0主细胞腺瘤M83220/0水样明细胞腺瘤M83220/3水样明细胞腺癌M83220/6转移性水样明细胞腺癌M83230/0混合细胞腺瘤M83230/3混合细胞腺癌M83230/6转移性混合细胞腺癌M83240/0脂肪腺瘤M83250/0后肾腺瘤M83300/0滤泡性腺瘤M83300/3滤泡性腺癌M83300/6转移性滤泡性腺癌M83310/3高分化滤泡性腺癌M83320/3小梁性滤泡性腺癌M83330/0胎儿腺瘤M83330/3胎儿腺癌M83331/0微滤泡性腺瘤M83340/0胶样腺瘤M83341/0巨滤泡性腺瘤M83350/3微侵袭性滤泡性腺癌M83360/0透明小梁性腺瘤M83370/3岛回癌M83400/3乳头状滤泡性腺癌M83400/6转移性乳头状滤泡性腺癌M83410/3乳头状微小癌M83420/3嗜酸细胞乳头状癌M83430/3包膜性乳头状癌M83440/3柱状细胞乳头状癌M83450/3髓样癌,伴淀粉样基质M83460/3混合性髓样-滤泡性癌M83470/3混合性髓样-乳头状癌M83500/3无包膜硬化性癌M83600/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83601/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M83602/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M83603/1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b型M83610/1球旁细胞瘤M83700/0肾上腺皮质腺瘤M83700/3肾上腺皮质腺癌M83700/6转移性肾上腺皮质细胞癌M83710/0肾上腺皮质腺瘤,致密细胞M83720/0肾上腺皮质腺瘤,富色素变异M83730/0肾上腺皮质腺瘤,明细胞M83740/0肾上腺皮质腺瘤,小球细胞M83750/0肾上腺皮质腺瘤,混合细胞M83800/0子宫内膜样腺瘤M83800/1交界恶性子宫内膜样腺瘤M83800/3子宫内膜样腺癌M83800/6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癌M83810/0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M83810/1交界恶性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M83810/3恶性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M83810/6转移性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M83820/3分泌变异性子宫内膜样腺癌M83830/3纤毛细胞变异性子宫内膜样腺癌M83840/3宫颈内膜型腺癌M83900/0皮肤附属器腺瘤M83900/3皮肤附属器癌M83910/0毛囊周纤维瘤M83920/0汗管纤维腺瘤M84000/0汗腺腺瘤M84000/1汗腺瘤M84000/3汗腺腺癌M84000/6转移性汗腺腺癌M84010/0顶泌性腺瘤M84010/3顶泌性腺癌M84020/0透明细胞汗腺腺瘤M84030/0外分泌性汗腺腺瘤M84040/0汗腺囊瘤M84050/0乳头状汗腺腺瘤M84060/0乳头状汗管腺瘤M84070/0汗管瘤M84080/0外分泌性乳头状腺瘤M84080/1侵袭性性指【趾】乳头状腺瘤M84080/3外分泌性乳头状腺癌M84090/0汗腺汗孔瘤M84090/3汗孔癌M84100/0皮脂腺腺瘤M84100/3皮脂腺腺癌M84130/3外分泌性腺癌M84200/0耵聍腺瘤M84200/3耵聍腺癌M84300/1粘液表皮样瘤M84300/3粘液表皮样癌M84300/6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M84400/0囊腺瘤M84400/3囊腺癌M84400/6转移性囊腺癌M84410/0浆液性囊腺瘤M84410/3浆液性囊腺癌M84410/6转移性浆液性囊腺癌M84420/3交界恶性浆液性囊腺瘤M84430/0明细胞囊腺瘤M84440/1交界恶性明细胞囊性瘤M84500/0乳头状囊腺瘤M84500/3乳头状囊腺癌M84500/6转移性乳头状囊腺癌M84510/1交界恶性乳头状囊腺瘤M84520/1实性假乳头状瘤M84520/3实性假乳头状癌M84520/6转移性实性假乳头状癌M84521/1乳头状囊性瘤M84530/0导管内乳头状粘液腺瘤M84530/1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伴有发育不良M84530/2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非侵袭性M84530/3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侵袭性M84540/0房室结囊性瘤M84600/0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M84600/3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M84600/6转移性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M84601/3砂粒体癌M84610/0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M84610/3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癌M84620/3交界恶性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M84630/1交界恶性表面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M84700/0粘液性囊腺瘤M84700/3粘液性囊腺癌M84700/6转移性粘液性囊腺癌M84701/3假粘液性腺癌M84710/0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瘤M84710/3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癌M84710/6转移性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癌M84720/3交界恶性粘液性囊腺瘤M84730/3交界恶性乳头状粘液性囊腺瘤M84800/0粘液腺瘤M84800/3粘液腺癌M84800/6转移性粘液腺癌M84801/6腹膜假粘液瘤M84810/3产粘液性腺癌M84820/3宫颈内型粘液腺癌M84900/3印戒细胞癌M84900/6转移性印戒细胞癌M84901/6克鲁肯贝格瘤M85000/2导管内癌M85000/3浸润性导管癌M85000/6转移性导管癌M85001/3导管腺癌M85010/2非浸润性粉刺癌M85010/3粉刺癌M85010/6转移性粉刺癌M85020/3乳房幼年型癌M85030/0导管内乳头状瘤M85030/2导管内乳头状癌M85030/3导管内乳头状腺癌伴侵袭M85031/2非浸润性导管内乳头状癌M85040/0囊内乳头状腺瘤M85040/2非浸润性囊内癌M85040/3囊内癌M85040/6转移性囊内癌M85050/0导管内乳头状瘤病M85060/0乳头腺瘤M85070/2导管内微乳头状癌M85080/3囊性分泌亢进性癌M85100/3髓样癌M85100/6转移性髓样癌M85110/3髓样癌伴淀粉样间质M85120/3髓样癌伴淋巴样间质M85130/3非典型性髓样癌M85140/3促结缔组织增生型导管癌M85200/2小叶原位癌M85200/3浸润性小叶癌M85200/6转移性小叶浸润性癌M85210/3浸润性小管癌M85220/2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M85220/3浸润性导管和小叶癌M85230/3浸润性导管和粘液癌M85231/3浸润性导管和筛状癌M85232/3浸润性导管和管状癌M85233/3浸润性导管和胶样癌M85240/3浸润性小叶癌和特指型癌M85250/3多形性低度腺癌M85300/3炎性癌M85300/6转移性炎性癌M85400/3乳房佩吉特病M85400/6转移性乳房佩吉特病M85410/3乳房佩吉特病和浸润性导管癌M85410/6转移性乳房佩吉特病和浸润性导管癌M85420/3乳房外佩吉特病M85420/6转移性乳房外佩吉特病M85430/3乳房佩吉特病和导管内癌M85430/6转移性乳房佩吉特病和导管内癌M85500/0腺泡细胞腺瘤M85500/1腺泡细胞瘤M85500/3腺泡细胞癌M85500/6转移性腺泡细胞癌M85510/3腺泡细胞囊腺癌M85600/3腺鳞癌M85600/6转移性腺鳞癌M85610/0腺淋巴瘤M85620/3上皮-肌上皮癌M85620/6转移性上皮-肌上皮癌M85700/3腺棘皮癌M85700/6转移性腺棘皮癌M85701/3腺癌,伴鳞状化生M85710/3腺癌,伴软骨和骨化生M85720/3腺癌,伴梭形细胞化生M85730/3腺癌,伴顶泌性汗腺化生M85740/3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M85750/3化生性癌M85760/3肝样腺癌M85800/0良性胸腺瘤M85800/3恶性胸腺瘤M85800/6转移性胸腺瘤M85810/1胸腺瘤,A型M85810/3恶性胸腺瘤,A型M85820/1胸腺瘤,AB型M85820/3恶性胸腺瘤,AB型M85830/1胸腺瘤,B1型M85830/3恶性胸腺瘤,B1型M85840/1胸腺瘤,B2型M85840/3恶性胸腺瘤,B2型M85850/1胸腺瘤,B3型M85850/3恶性胸腺瘤,B3型M85860/3胸腺瘤,C型M85870/0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M85880/3梭形上皮性瘤,伴胸腺样成分M85890/3癌,表现出胸腺样成分M85900/1性索-性腺间质瘤M85910/1性索-性腺间质瘤,不完全分化M85920/1性索-性腺间质瘤,混合形式M85930/1间质瘤,伴小性索成分M86000/0泡膜细胞瘤M86000/3恶性泡膜细胞瘤M86000/6转移性泡膜细胞瘤M86010/0黄体化泡膜细胞瘤M86020/0硬化性间质瘤M86100/0黄体瘤M86200/1卵泡细胞瘤M86200/3恶性卵泡细胞瘤M86200/6转移性卵泡细胞瘤M86210/1卵泡细胞-膜细胞瘤M86220/1幼年型卵泡细胞瘤M86230/1性索瘤伴环状小管M86300/0良性男性母细胞瘤M86300/1男性母细胞瘤M86300/3恶性男性母细胞瘤M86300/6转移性男性母细胞瘤M86310/0塞尔托利-莱迪细胞瘤M86310/1塞尔托利-莱迪细胞瘤,中分化M86310/3塞尔托利-莱迪细胞瘤,低分化M86320/1两性母细胞瘤M86330/1塞尔托利-莱迪细胞瘤,网状M86340/1塞尔托利-莱迪细胞瘤,中分化,伴异种成分M86340/3塞尔托利-莱迪细胞瘤,低分化,伴异种成分M86400/0塞尔托利细胞瘤M86400/3塞尔托利细胞癌M86410/0塞托利细胞瘤,伴脂质贮积M86500/0良性莱迪细胞瘤M86500/1莱迪细胞瘤M86500/3恶性莱迪细胞瘤M86500/6转移性莱迪细胞瘤M86600/0卵巢门细胞瘤M86700/0卵巢脂质细胞瘤M86710/0肾上腺剩余瘤M86800/1节旁体瘤M86800/3恶性节旁体瘤M86800/6转移性节旁体瘤M86810/1交感神经节旁体瘤M86820/1副交感神经节旁体瘤M86830/0神经节细胞性节旁体瘤M86900/1颈静脉血管球瘤M86901/1鼓室球体瘤M86910/1主动脉体瘤M86920/1颈动脉体瘤M86930/1化学感受器瘤M86930/3恶性化学感受器瘤M86930/6转移性化学感受瘤M86931/1肾上腺外节旁体瘤M86931/3恶性肾上腺外节旁体瘤M87000/0嗜铬细胞瘤M87000/3恶性嗜铬细胞瘤M87000/6转移性嗜铬细胞瘤M87001/3嗜铬母细胞瘤M87100/3血管球肉瘤M87110/0血管球瘤M87120/0血管球性血管瘤M87130/0血管球肌瘤M87200/0痣M87200/2原位黑色素瘤M87200/3恶性黑色素瘤M87200/6转移性黑色素瘤M87201/0良性黑色素瘤M87201/3黑色素母细胞瘤M87202/0色素痣M87203/0毛痣M87210/3结节性黑色素瘤M87220/0气球细胞痣M87220/3气球细胞黑色素瘤M87230/0晕样痣M87230/3退行性恶性黑色素瘤M87240/3鼻纤维性丘疹M87250/0神经痣M87260/0巨细胞痣M87270/0发育不良痣M87300/0无色素痣M87300/3无色素性黑色素瘤M87400/0交界痣M87400/3交界痣内恶性黑色素瘤M87410/2癌前黑素沉着病M87410/3癌前黑素沉着病内恶性黑色素瘤M87420/2哈奇森黑素雀斑M87420/3哈奇森黑素雀斑内恶性黑色素瘤M87421/3恶性雀斑痣M87430/3表面扩散性黑色素瘤M87440/3恶性肢端着色斑性黑色素瘤M87450/3恶性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M87500/0皮内痣M87600/0复合痣M87610/1巨大色素痣M87610/3巨大色素痣内恶性黑色素瘤M87620/1先天性痣内增生型皮肤损害M87700/0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痣M87700/3混合性上皮样和梭状细胞黑素瘤M87710/0上皮样细胞痣M87710/3上皮样细胞黑色素瘤M87720/0梭形细胞痣M87720/3梭形细胞黑色素瘤M87730/3梭形细胞黑色素瘤,A型M87740/3梭形细胞黑色素瘤,B型M87800/0蓝痣M87800/3恶性蓝痣M87801/0雅达松蓝痣M87900/0细胞性蓝痣M87901/0巨蓝痣M88000/0良性软组织瘤M88000/3肉瘤M88000/6转移性肉瘤M88001/6肉瘤病M88010/3梭形细胞肉瘤M88010/6转移性梭形细胞肉瘤M88020/3巨细胞肉瘤M88020/6转移性巨细胞肉瘤M88030/3小细胞肉瘤M88040/3上皮样细胞肉瘤M88050/3未分化肉瘤M88060/3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M88100/0纤维瘤M88100/3纤维肉瘤M88100/6转移性纤维肉瘤M88101/0真皮纤维瘤M88102/1细胞性纤维瘤M88103/0骨纤维瘤M88110/0纤维粘液瘤M88110/3纤维粘液肉瘤M88120/0骨膜纤维瘤M88120/3骨膜纤维肉瘤M88130/0筋膜纤维瘤M88130/3筋膜纤维肉瘤M88140/3婴儿性纤维肉瘤M88150/0孤立性纤维性瘤M88200/0弹力纤维瘤M88210/1硬纤维瘤M88211/1侵蚀性纤维瘤病M88220/1腹部纤维瘤病M88230/1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M88240/1肌纤维瘤病M88241/1先天性全身性纤维瘤病M88250/0肌纤维母细胞瘤M88250/1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M88260/0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M88270/1支气管周肌纤维母细胞性瘤M88300/0纤维组织细胞瘤M88300/1非典型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88300/3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88300/6转移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88301/0纤维黄色瘤M88310/0组织细胞瘤M88320/0皮肤纤维瘤M88320/3皮肤纤维肉瘤M88321/0硬化性血管瘤M88330/3色素沉着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M88340/1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M88350/1丛状纤维组织细胞性瘤M88360/1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M88400/0粘液瘤M88400/3粘液肉瘤M88400/6转移性粘液肉瘤M88410/1血管粘液瘤M88500/0脂肪瘤M88500/1非典型脂肪瘤M88500/3脂肪肉瘤M88500/6转移性脂肪肉瘤M88501/3纤维脂肪肉瘤M88510/0纤维脂肪瘤M88510/3高分化型脂肪肉瘤M88520/0粘液脂肪瘤M88520/3粘液样脂肪肉瘤M88521/0纤维粘液脂肪瘤M88530/3圆细胞脂肪肉瘤M88540/0多形性脂肪瘤M88540/3多形性脂肪肉瘤M88550/3混合型脂肪肉瘤M88560/0肌内脂肪瘤M88561/0浸润性脂肪瘤M88570/0梭形细胞脂肪瘤M88580/3去分化型脂肪肉瘤M88600/0血管肌脂肪瘤M88600/3血管肌脂肪瘤,恶变M88610/0血管脂肪瘤M88620/0软骨样脂肪瘤M88700/0骨髓脂肪瘤M88800/0蛰伏脂瘤M88810/0脂肪母细胞瘤病M88811/0脂肪母细胞瘤M88900/0平滑肌瘤M88900/1平滑肌瘤病M88900/3平滑肌肉瘤M88900/6转移性平滑肌肉瘤M88901/1血管平滑肌瘤病M88910/0上皮样平滑肌瘤M88910/3上皮样平滑肌肉瘤M88911/0平滑肌母细胞瘤M88920/0细胞性平滑肌瘤M88930/0奇异性平滑肌瘤M88940/0血管肌瘤M88950/0肌瘤M88960/3粘液样平滑肌肉瘤M88970/1平滑肌肿瘤M88971/1潜在恶性未肯定平滑肌瘤M89000/0横纹肌瘤M89000/3横纹肌肉瘤M89000/6转移性横纹肌肉瘤M89010/3多形型横纹肌肉瘤M89020/3混合型横纹肌肉瘤M89030/0胎儿横纹肌瘤M89040/0成人横纹肌瘤M89050/0生殖器横纹肌瘤M89100/3胚胎型横纹肌肉瘤M89100/6转移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M89101/3葡萄样肉瘤M89120/3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M89200/3小泡型横纹肌肉瘤M89210/3横纹肌肉瘤伴神经节分化M89300/0子宫内膜间质结节M89300/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M89300/6转移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M89310/1淋巴管内性间质异位症M89320/0腺肌瘤M89321/0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M89330/3腺肉瘤M89330/6转移性腺肉瘤M89340/3癌性纤维瘤M89340/6转移性癌性纤维瘤M89350/0良性间质性瘤M89350/1间质性瘤M89350/6转移性间质性肉瘤M89360/0良性胃肠道间质性瘤M89360/1胃肠道间质性瘤,潜在恶性未肯定M89360/3恶性胃肠道间质性瘤M89360/6转移性胃肠道间质性瘤M89361/3胃肠道间质肉瘤M89400/0多形性腺瘤M89400/3恶性混合瘤M89400/6转移性混合瘤M89401/0软骨样汗管瘤M89402/0涎腺型混合瘤M89410/3多形性腺瘤内癌M89500/3苗勒混合瘤M89510/3中胚层混合瘤M89510/6转移性中胚层混合瘤M89590/0良性囊性肾瘤M89590/1囊性部分分化性肾母细胞瘤M89590/3恶性囊性肾瘤M89590/6转移性囊性肾瘤M89600/1中胚层性肾瘤M89600/3肾母细胞瘤M89600/6转移性肾母细胞瘤M89630/3杆状肉瘤M89640/3肾明细胞肉瘤M89650/0肾源性腺纤维瘤M89660/0肾髓性间质细胞瘤M89670/0骨化性肾瘤M89700/3肝母细胞瘤M89700/6转移性肝母细胞瘤M89710/3胰母细胞瘤M89710/6转移性胰母细胞瘤M89720/3肺母细胞瘤M89720/6转移性肺母细胞瘤M89730/3胸膜肺母细胞瘤M89740/1涎母细胞瘤M89800/3癌肉瘤M89800/6转移性癌肉瘤M89810/3胚胎性癌肉瘤M89820/0肌上皮瘤M89820/3肌上皮性癌M89820/6转移性肌上皮样癌M89830/0腺肌上皮瘤M89900/0良性间叶瘤M89900/1间叶瘤M89900/3恶性间叶瘤M89900/6转移性间叶瘤M89901/1混合性间叶瘤M89910/3胚胎性肉瘤M89910/6转移性胚胎性肉瘤M90000/0布伦纳瘤M90000/1交界恶性布伦纳瘤M90000/3恶性布伦纳瘤M90000/6转移性恶性布伦纳瘤M90100/0纤维腺瘤M90110/0小管内纤维腺瘤M90120/0小管周纤维腺瘤M90130/0腺纤维瘤M90130/3腺纤维瘤,癌变M90131/0乳头状腺纤维瘤M90140/0浆液性腺纤维瘤M90140/1交界恶性浆液性腺纤维瘤M90150/0粘液性腺纤维瘤M90150/1交界性粘液性腺纤维瘤M90160/0巨大纤维腺瘤M90200/0良性叶状瘤M90200/1叶状囊肉瘤M90200/3恶性叶状囊肉瘤M90201/0良性叶状囊肉瘤M90201/6转移性叶状囊肉瘤M90300/0幼年型纤维腺瘤M90400/0良性滑膜瘤M90400/3恶性滑膜瘤M90400/6转移性滑膜肉瘤M90401/3滑膜肉瘤M90410/3梭形细胞滑膜肉瘤M90420/3上皮样细胞滑膜肉瘤M90430/3双相分化滑膜肉瘤M90440/3透明细胞肉瘤M90440/6转移性透明细胞肉瘤M90500/0良性间皮瘤M90500/3恶性间皮瘤M90500/6转移性间皮瘤M90510/0良性纤维性间皮瘤M90510/3恶性纤维性间皮瘤M90520/0良性上皮样间皮瘤M90520/3恶性上皮样间皮瘤M90530/0良性双相分化间皮瘤M90530/3恶性双相分化间皮瘤M90540/0腺瘤样瘤M90550/1囊性间皮瘤M90600/3无性细胞瘤M90600/6转移性无性细胞瘤M90610/3精原细胞瘤M90610/6转移性精原细胞瘤M90620/3间变精原细胞瘤M90630/3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M90630/6转移性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M90640/3生殖细胞瘤M90640/6转移性生殖细胞瘤M90650/3非精原细胞瘤样生殖细胞瘤M90700/3胚胎性癌M90700/6转移性胚胎性癌M90710/3内胚窦瘤M90710/6转移性内胚窦瘤M90711/3睾丸母细胞瘤M90720/3多胚瘤M90730/1性腺母细胞瘤M90800/0良性畸胎瘤M90800/1畸胎瘤M90800/3恶性畸胎瘤M90800/6转移性畸胎瘤M90810/3畸胎癌M90820/3未分化恶性畸胎瘤M90830/3中分化恶性畸胎瘤M90840/0皮样囊肿M90840/3皮样囊肿恶变M90841/3畸胎瘤伴恶性变M90850/3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90850/6转移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90900/0卵巢甲状腺肿M90900/3恶性卵巢甲状腺肿M90900/6转移性恶性卵巢甲状腺肿M90910/1甲状腺肿性类癌M91000/0葡萄胎M91000/1侵袭性葡萄胎M91000/3绒毛膜癌M91000/6转移性绒毛膜癌M91001/3绒毛膜上皮癌M91010/3绒毛膜癌伴畸胎瘤M91020/3滋养细胞恶性畸胎瘤M91030/0部分性葡萄胎M91040/1胎盘部位滋养细胞瘤M91050/3滋养性瘤,滋养层M91100/0良性中肾瘤M91100/1中肾性瘤M91100/3恶性中肾瘤M91100/6转移性中肾瘤M91200/0血管瘤M91200/3血管肉瘤M91200/6转移性血管肉瘤M91210/0海绵状血管瘤M91211/0海绵状痣M91220/0静脉血管瘤M91230/0葡萄状血管瘤M91231/0动静脉血管瘤M91240/3库普弗细胞肉瘤M91250/0上皮样血管瘤M91260/0组织细胞样血管瘤M91300/0良性血管内皮瘤M91300/1血管内皮瘤M91300/3恶性血管内皮瘤M91300/6转移性血管内皮瘤M91310/0毛细血管瘤M91311/0丛状血管瘤M91320/0肌内血管瘤M91330/1上皮样血管内皮瘤M91330/3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M91331/3血管内支气管肺泡瘤M91350/1血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M91360/1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M91410/0血管角质瘤M91420/0疣性角化性血管瘤M91500/0良性血管外皮细胞瘤M91500/1血管外皮细胞瘤M91500/3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M91500/6转移性血管外皮细胞瘤M91600/0血管纤维瘤M91601/0巨细胞血管纤维瘤M91610/1成血管细胞瘤M91700/0淋巴管瘤M91700/3淋巴管肉瘤M91700/6转移性淋巴管肉瘤M91710/0毛细淋巴管瘤M91720/0海绵状淋巴管瘤M91730/0囊性淋巴管瘤M91740/0淋巴管肌瘤M91740/1淋巴管肌瘤病M91750/0血管淋巴管瘤M91800/0骨瘤M91800/3骨肉瘤M91800/6转移性骨肉瘤M91810/3成软骨细胞性骨肉瘤M91820/3成纤维细胞性骨肉瘤M91820/6转移性成纤维细胞性骨肉瘤M91830/3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M91840/3骨佩吉特病骨肉瘤M91850/3小细胞骨肉瘤M91860/3中心骨肉瘤M91870/3骨内高分化骨肉瘤M91900/3骨旁骨肉瘤M91910/0骨样骨瘤M91920/3骨膜外骨肉瘤M91930/3骨膜骨肉瘤M91940/3高等级表面骨肉瘤M91950/3皮质内骨肉瘤M92000/0成骨细胞瘤M92000/1侵袭性成骨细胞瘤M92100/0骨软骨瘤M92100/1骨软骨瘤病M92200/0软骨瘤M92200/1软骨瘤病M92200/3软骨肉瘤M92200/6转移性软骨肉瘤M92201/3软骨粘液肉瘤M92210/0近皮质软骨瘤M92210/3近皮质软骨肉瘤M92300/0成软骨细胞瘤M92300/3恶性成软骨细胞瘤M92300/6转移性成软骨细胞瘤M92310/3粘液样软骨肉瘤M92310/6转移性粘液性软骨肉瘤M92400/3间质性软骨肉瘤M92400/6转移性间质性软骨肉瘤M92410/0软骨粘液样纤维瘤M92420/3明细胞软骨肉瘤M92430/3去分化软骨肉瘤M92500/1骨巨细胞瘤M92500/3恶性骨巨细胞瘤M92500/6转移性骨巨细胞瘤M92510/1软组织巨细胞瘤M92510/3恶性软组织巨细胞瘤M92510/6转移性软组织巨细胞瘤M92520/0腱鞘巨细胞瘤M92600/3尤因肉瘤M92600/6转移性尤因肉瘤M92610/3长骨釉质瘤M92610/6转移性长骨釉质瘤M92620/0骨化性纤维瘤M92621/0纤维骨瘤M92700/0良性牙源性瘤M92700/1牙源性瘤M92700/3恶性牙源性瘤M92700/6转移性牙源性瘤M92710/0牙本质瘤M92720/0牙骨质瘤M92730/0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M92740/0牙骨质化性纤维瘤M92750/0巨形牙骨质瘤M92800/0牙瘤M92810/0混合性牙瘤M92820/0复合性牙瘤M92900/0成釉细胞纤维牙瘤M92900/3成釉细胞牙肉瘤M92900/6转移性成釉细胞牙肉瘤M93000/0腺瘤样牙源性瘤M93001/0腺性成釉细胞瘤M93010/0钙化性牙源性囊肿M93020/0牙源性形骸细胞瘤M93100/0成釉细胞瘤M93100/3恶性成釉细胞瘤M93100/6转移性成釉细胞瘤M93110/0牙成釉细胞瘤M93120/0鳞状牙源性瘤M93200/0牙源性粘液瘤M93210/0中心牙源性纤维瘤M93220/0周围牙源性纤维瘤M93300/0成釉细胞纤维瘤M93300/3成釉细胞纤维肉瘤M93400/0钙化上皮性牙源性瘤M93410/1牙源性明细胞瘤M93420/3牙源性癌肉瘤M93500/1颅咽管瘤M93510/1釉质上皮瘤样颅咽管瘤M93520/1乳头状颅咽管瘤M93600/1松果体瘤M93610/1松果体细胞瘤M93620/3成松果体细胞瘤M93620/6转移性成松果体细胞瘤M93630/0黑变病神经外胚瘤M93640/3周围性神经外胚瘤M93640/6转移性周围性神经外胚瘤M93650/3阿斯金瘤M93700/3脊索瘤M93700/6转移性脊索瘤M93710/3软骨样脊索瘤M93720/3去分化脊索瘤M93730/3旁脊索瘤M93800/3神经胶质瘤M93800/4转移性神经胶质瘤M93810/3大脑神经胶质瘤病M93820/3混合性神经胶质瘤M93830/1室管膜下神经胶质瘤M93840/1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M93900/0脉络丛乳头状瘤M93900/1非典型性脉络丛乳头状瘤M93900/3恶性脉络丛乳头状瘤M93900/6转移性脉络丛乳头状瘤M93910/3室管膜瘤M93910/6转移性室管膜瘤M93920/3间变室管膜瘤M93921/3成室管膜细胞瘤M93930/1乳头状室管膜瘤M93940/1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M94000/3星形细胞瘤M94000/6转移性星形细胞瘤M94010/3间变性星形细胞瘤M94100/3原浆性星形细胞瘤M94110/3大圆细胞性星形细胞瘤M94120/1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婴儿星形细胞瘤M94130/0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性瘤M94200/3纤维性星形细胞瘤M94210/3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M94211/3幼年型星形细胞瘤M94220/3成胶质细胞瘤M94220/6转移性成胶质细胞瘤M94230/3极性成胶质细胞瘤M94240/3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M94300/3成星形细胞瘤M94400/3成(神经)胶质细胞瘤。
ICD-O-3简介

表3.4 某些肿瘤ICD-10和ICD-O-3编码的对应关系_(2)
ICD-10编码
C77 淋巴结继发性和 未特指的恶性肿瘤
C81-C96 淋巴、造血和 有关组织
*C81-C85 恶性淋巴瘤 *C90-C95 白血病 D00-D09 原位癌 D10-D36 良性肿瘤 D37-D48 动态未定和
未知的肿瘤
• 954-957 神经鞘肿瘤 • 958 颗粒细胞肿瘤和软组织
腺泡状肉瘤
• 959-972 霍奇金和非霍奇金 淋巴瘤
• 973 浆细胞肿瘤 • 974 肥大细胞肿瘤 • 975 组织细胞和附属淋巴样
细胞肿瘤
• 976 免疫增生性疾病 • 980-994 白血病 • 995-996 慢性骨髓增生性疾
……
规则A举例_(3)
“臂骨”的编码是 C40.0,指明它是“上 肢的长骨、肩胛骨和
相关的关节”
图4.1-3 在字母索引中解剖学区域的例子
臂
C76.4 C44.6 C49.1 C49.1 C47.1 C40.0 C49.1 C49.1 C49.1 C77.3
NOS NOS (癌、黑色素瘤、痣) NOS (肉瘤、脂肪瘤) 脂肪组织 自主神经系统 骨 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纤维组织 淋巴结
例如:高分化腺癌
M-8140 / 3 1
肿瘤/细胞类型 动态 分化/免疫显型
[腺-]
[癌] [高分化]
M8140/31 高分化腺癌
图2.2 形态学编码的结构
完整ICD-O-3编码
需要10位数字或字符: 解剖部位(4位) 形态学(4位) 动态(1位)以及 肿瘤的等级或分化程度(1位)
肺 上叶 低分化 鳞状细胞 癌
• C64-C68 泌尿道恶性肿瘤
肿瘤诊疗治疗指南

T(原发灶)
Tx: 原发灶情况无法评定
T0: 无原发灶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上皮内癌或粘膜内癌未穿透粘膜肌层而达粘膜下
T1: 癌侵达粘膜下层
T2: 癌侵达肠壁固有肌层
T3: 癌已侵入固有肌层而达浆膜下;或原发灶位于无浆膜层结肠、直肠时, 癌侵达结肠旁或直肠旁组织
T4: 癌已穿透脏层腹膜或直接侵入其它器官、结构(穿透浆膜后累计其它 段大肠时也为T4,比如盲肠癌侵及乙状结肠时)
5-FU 500mg/m2 1h weekly*6 Capecitabine: 1250mg/m2 bid d1-14 every3wks*24wks FOLFOX4: CF 200mg/m2 2h
5-FU 400mg/m2 bolus then 600mg/m2 22h d1-2 every 14days*12 cycles Oxaliplatin 85mg/m2 2h d1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or Metastatic Disease FOLFIRI: Irinotecan 180mg/m2 2h d1 CF 200mg/m2 2h 5-FU 400mg/m2 bolus then 600mg/m2 22h d1-2 every 14days*12 cycles IFL: Irinotecan 125mg/m2 1.5h d1,8,15,22 CF 20mg/m2 2h d1,8,15,22 5-FU 500mg/m2 1h d1,8,15,22 repeat every 6 wks. Irinotecan: 125mg/m2 1.5h d1,8,15,22 repeat every 6 wks. Protracted IV 5-U: 300mg/m2/d CIV
第三批临床路径病种及编码汇总表

慢性鼻炎 外耳带状疱疹 外耳带状疱疹 咽旁脓肿 咽旁脓肿
J31.000 B02.801+H62.1* B02.801+H62.1* J39.0 J39.0
慢性鼻炎B 外耳带状疱疹A 外耳带状疱疹B 咽旁脓肿切开引流术A 咽旁脓肿切开引流术B
合并症 28.0 003 28.0 003 合并症
第 3 页
路径名称 前庭周围性眩晕(合并高血压)B 前庭周围性眩晕(合并糖尿病)B 鼻咽部血管瘤A 鼻咽部血管瘤B 扁桃体周围脓肿A 扁桃体周围脓肿B 鼓膜炎A 鼓膜炎B 鼓室硬化A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第三批临床路径名称及编码汇总表
第三批公布的临床路径共9个专业、73个病种、171个路径。其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3个病种,60个路径;口腔科8个病种,14个路径;神经外科3个病种,8个路径; 肿瘤内科9个病种,30个路径;胸外科4个病种,8个路径;康复医学科1个病种,2个路径;疼痛科4个病种,8个路径;风湿免疫科1个病种,2个路径;消化内科20个病种, 39个路径。 序号 科 别 疾病名称 ICD-10编码 路径名称 手术编码(ICD-9-CM-3) 21.5 001 21.5 003 21.5 004 21.84002 21.84003 21.5 001+ 21.87004 21.5 003+ 21.87008 21.5 004+ 21.87008 21.84002+ 21.87008 21.84003+ 21.87004 备注
儿童非化脓性中耳炎A 儿童非化脓性中耳炎B 成人非化脓性中耳炎A 成人非化脓性中耳炎B 化脓性中耳炎(儿童)A 化脓性中耳炎(儿童)B 化脓性中耳炎(成人)A 化脓性中耳炎(成人)B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A)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B) 成人急性扁桃体炎(A) 成人急性扁桃体炎(B)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天)A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天)A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高血压)B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合并糖尿病)B 梅尼埃病A 梅尼埃病(合并高血压)B 梅尼埃病(合并糖尿病)B 前庭神经元炎A 前庭神经元炎(合并高血压)B 前庭神经元炎(合并糖尿病)B 前庭周围性眩晕(5天)A 前庭周围性眩晕(7天)A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合并症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 董景五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ICD-O-3简介

董景五 " "
2019/11/14
- 12 -
1.2.2 有关术语、编码及符号
有关术语及用法 有关编码 有关符号 缩写
2019/11/14
- 13 -
1.2.2.1 有关术语及用法
包括/不包括术语 注、注释 其他用法
2019/11/14
- 14 -
包括/不包括术语
是对某个限定编码范围内人们 可能错误地编入或遗漏的情况给予 的说明。
21 影响健康的因素
22 特殊目的编码
节类 8 72 6 79 11 82 8 75 10 59 11 87 13 90 21 195 8 372 7 84 25
2019/11/14
范围 L00-L99 M00-M99 N00-N99 O00-O99 P00-P96 Q00-Q99 R00-R99 S00-T98 V01-Y98 Z00-Z99 U00-U99
对整个三位数 A04 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有效
不包括:归类在他处的食物中毒
只对该四位数 A04.6 小肠结肠耶尔森菌性小肠炎
有效
不包括:肠外耶尔森菌病(A28.2)
2019/11/14
- 16 -
注/注释术语
是对编码需要注意的情况给予 说明。
同样应注意其有效编码范围。
2019/11/14
- 17 -
应特别注意其限定编码范围, 每条术语仅在该范围内有意义。
2019/11/14
- 15 -
表1.3. “包括/不包括”的有效范围
对整章有效 第一章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
包 括:一般认为有传染性的疾病 不包括: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 (Z22.-)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

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肿瘤科常用化疗方案1.肺癌1) 非小细胞肺癌:常用全身化疗方案:CAP方案:CTX 600mg/m2 d1+ADM 50mg/m2 d1.8+DDP 25mg/m2 d1-3.该方案是较早使用的化疗方案,存在心脏毒性,有心脏疾患的患者慎用,使用时应注意ADM的累积剂量(小于450mg/m2),放疗后患者累积剂量应降低,不宜与放疗同时治疗。
EP方案:依托泊苷60-100 mg/m2 d1-5+顺铂25 mg/m2d1-3.该方案心脏毒性较小,但应注意依托泊苷VP-16的体位性低血压,血压下降的副作用。
MVP方案:MMC 8mg/m2 d1+VDS 3mg/m2 d1.8+DDP25mg/m2 d1-3.该三种药物联合,疗效较确切,但应注意血象下降,神经毒性,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NP方案:盖诺25 mg/m2 d1、8+DDP 25 mg/m2 d1-3.该方案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较为常见的化疗方案,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中性粒细胞下降,神经毒性,外周静脉炎的发生。
昂丹司琼注射液8mg ivdrip qd /w+NP方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 vdrip 2/wTP方案:紫杉醇135-175 mg/m2 d1+DDP 25 mg/m2 d1-3.该方案主要为二线化疗方案,用于以上经典方案治疗无效的患者,但也可用于一线治疗方案,近期效果较好,为40%左右,但应注意预防过敏反应,并需要预处理,血象下降和一定程度的神经毒性。
DP方案:多西他赛(泰素帝)60-75 mg/m2 d1+DDP 25mg/m2 d1-3.该方案被推荐为二线治疗方案,主要毒性为水钠潴留,外周神经毒性和中性粒细胞下降。
GP方案:XXX(GEM) 1000mg/m2 d1、8+15DDP20mg/m2 d1-3.该方案的治疗耐受性较好,适用于老年患者和体质较差的患者,但应注意血液学毒性,主要是血小板降低,但中性粒细胞降低程度较轻。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ICD-O-3简介(100页)

第四位数需要回到一卷补充完成。
2018/5/31
- 35 -
1.2.2.4 缩写
NOS 其他未特指
A06.0 急性阿米巴痢疾 其他未特指的肠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 NOS
NEC 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NEC K13.0 传染性口角炎, 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K13.0 -念珠菌病性 B37.8 -维生素B2缺乏 E53.0
2018/5/31
- 31 -
大括号 { }
用于列举包括和不包括术语,以 指出在它前面或后面的词都不是完整 的术语。在大括号前面的任何术语都 应被后面的一个或多个术语所限定。
2018/5/31
- 32 -
例
第一卷:
产科的耻骨联合软骨的撕脱 耻骨联合软骨的撕脱 产科的尾骨损害 尾骨损害 产科的 产科的耻骨联合的创伤性分离 耻骨联合的创伤性分离
星
归类
1 传染病寄生虫病 3 血液造血免疫 4 内分泌营养代谢 5 精神和行为障碍 6 神经系统 7 眼和附器 8 耳和乳突 9 循环系统 10 呼吸系统 11 消化系统
0 病因 0 病种 2 病因 2 病因 2 病因 16 部位 12 部位 5 部位 8 部位 3 部位 5 部位
- 39 -
2018/5/31
13xxx继续查找有条件转移语句交叉查找句型归纳第三卷查找编码第一卷核对编码第二卷指导应用134三卷书的联合使用图12查找编码工作流程第三卷疾病损伤性质损伤外部原因药物化学物质中毒否向下是在第一部分查编码第一卷核对编码编码结束合适不合适第二卷全程监控是在第二部分查编码在第三部分查编码否向下二icdo3简介肿瘤编码的发展史icdo3的基本结构icdo3的说明21肿瘤编码的发展史略以解剖学为主以形态学为主解剖学形态学22icdo3的基本结构使用说明解剖学编码类目表形态学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规范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一、基本原则1. 抗肿瘤药物分类(1) 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2)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3) 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ersal agent);(4) 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7)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2.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内容2.1 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内抗肿瘤试验。
2.2 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 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1. 试验目的1.1 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1.2 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1.3 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 试验方法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 还原法、磺酰罗丹明B(SR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
药物与细胞共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 小时,贴壁细胞需先贴壁24 小时后再给药。
试验应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抗肿瘤药,阴性对照为溶媒对照。
3. 评价标准以同一样品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效应曲线,然后采用Logit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或EC50值)。
ICD-10与ICD-O-3编码方法在肿瘤登记工作中的应用

对于大多数肿瘤来说 ,局部解剖编码采用 ICD—10编码中 的恶性 肿瘤类 目CO0一C80使用 的 3位数 和 4位数 类 目,2000 年 WHO出版了 《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ICD-O)(第三 版 ),解剖学部分没有改变 ,而形态学部分主要改变是 淋巴瘤 和 白血病 。ICD一0编码是一个既有解剖学编码 ,又有形 态学 编码 的双轴心分类。 1 目前使用情况
关键词 :编码方法 :肿瘤登记工作 ;ICD—0编码 ;ICD—O一3编码
中图分类号 :R?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46(2010)13—0148—03
肿瘤编码是一个复 杂的编码系统 ,在实 际工作 中 ,世界各 国有多种不 同的编码方法m,但应用最多的还是 ICD--10编码(IIl— ternational Classif ication of Diseases 10th Revision)与 ICD—O一3 编 码 (International Classifcation of Diseases for Oneology Third Edit ion)。 目前在中国恶 性肿 瘤登记机构应用的编码方法是由 国际肿瘤登记协会 (ZACR)推荐 的 ICD一10编码与 ICD—O一3编 码 。但是由于中国各肿瘤登记 中心建立 的时期不 同,导致使用 的编码方法也不 同,如 ICD—10与 ICD—O一3、ICD—O一2等编码均 有使用。虽然是 出自同一个分类家族 的 2个不 同的分类方法 , 但导致 的编码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这使从事肿瘤登记工作 的编 码人员常 出现困扰鞠。如果不了解这 2个 编码方法的规则 ,会使 人们对 肿瘤编码 的认识产生偏差 ,从而 混为一谈 ,若仅从 ICD一 1O编码角度进行编码 。会错误地认为肿瘤 的编码只有一种方 法。笔者从 以上 2个 编码 目前使用 、分类原则和它们 之间的差 别方 面作一简要对 比,现介绍如下 。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一、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随着医学的进步,胃癌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在胃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就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概述分子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改变,利用特定的药物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在胃癌治疗中,分子靶向治疗主要针对的是胃癌细胞中的特定分子靶点,如受体酪氨酸激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凋亡相关蛋白等。
三、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研究1. 受体酪氨酸激酶:针对胃癌细胞中过度表达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如HER2、EGFR等,开发出相应的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尼单抗等。
这些药物能够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2.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针对胃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异常表达,如CDK4/6等,开发出相应的靶向药物,如氟维司群等。
这些药物能够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3. 凋亡相关蛋白:针对胃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如Bcl-2等,开发出相应的靶向药物,如维罗非尼等。
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四、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随着对胃癌分子靶点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被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
目前,已经有多款针对不同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胃癌的治疗。
同时,许多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组合方案。
例如,联合使用多种靶向药物、联合使用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五、未来展望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找出胃癌患者的分子靶点,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同时,随着新药研发的加速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将有更多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胃癌的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 董景五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ICD-O-3简介

2019/11/14
- 24 -
1.2.2.3 有关符号
·圆括号 ( ) ·方括号 [ ] ·冒号 : ·大括号 } ·点波折号 .·井号#
·菱形号 ◇
补充用词 同义词 上下连接用 前后连接用 第四位编码用 肿瘤表用 肿瘤表用
2019/11/14
- 25 -
圆括号 ( )
(a) 圆括号用于围起补充词,这些词可以 跟在诊断性术语之后而不影响圆括号 外面将要指定的词的编码号。
- 32 -
例 第一卷:
O71.6 伤及骨盆关节和韧带的产科损害
} 耻产骨科的联耻合骨软联骨合的软撕骨脱的撕脱
尾产骨科的损尾害骨损害
产科的
耻产骨科的联耻合骨的联创合伤的性创分伤离性分离
2019/11/14
- 33 -
点波折号 .-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亚目编码的 第四位数被一个波折号所代替。这是 指示编码人员存在一个第四位数并且 应回到第一卷在适当的类目中寻找。
S-T, V-Y S00-T98 V01-Y98
非疾病编码范围 Z00-Z99
2019/11/14
- 41 -
1.3.2 第二卷: 指导手册(略)
对ICD-10的说明
如何使用ICD-10
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
统计报告
ICD发展史
2019/11/14
- 42 -
1.3.3 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
编译说明
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
21 影响健康的因素
22 特殊目的编码
节类 8 72 6 79 11 82 8 75 10 59 11 87 13 90 21 195 8 372 7 84 25
2019/11/14
范围 L00-L99 M00-M99 N00-N99 O00-O99 P00-P96 Q00-Q99 R00-R99 S00-T98 V01-Y98 Z00-Z99 U00-U99
pet-ct的deauville5分类法3分的定义

pet-ct的deauville5分类法3分的定义
PET-CT的Deauville 5分类法是用于评估恶性肿瘤治疗后的PET-CT图像。
这个分类法将PET-CT图像分为5个不同的类别,数值从1到5,每个类别都有特定的定义。
在Deauville 5分类法中,3分被定义为:
- 3分表示良好的治疗反应或正常生理活性。
这意味着在治疗后的PET-CT图像中,恶性肿瘤的活性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或减少,或者与正常组织的活性水平相似。
这通常表示肿瘤对治疗有良好的反应,并且肿瘤负荷在治疗后没有明显增加。
其他Deauville 5分类法的定义如下:
- 1分表示完全消失的活性,没有任何可见的肿瘤活性。
- 2分表示活动水平有轻微的变化,但与正常组织相比没有明显增加。
- 4分表示活动水平明显增加,肿瘤负荷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 5分表示非常强烈的活性,肿瘤负荷非常高,可能有新的病灶出现。
这个Deauville 5分类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监测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缺点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
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__(2020 年修订版)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前言为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供给质量,更好地发挥对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用,结合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展及现代医学最新进展情况,并广泛研究参考国际经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对2007年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以下简称疾病定义)进行了修订。
为更好地指导保险公司使用疾病定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特制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中所称“疾病”是指重大疾病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
1 适用范围本规范中的疾病定义主要在参考国内外成年人重大疾病保险发展状况并结合现代医学最新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因此,本规范适用于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十八周岁及以上)阶段的重大疾病保险。
2 使用原则2.1 保险公司将产品定名为重大疾病保险,且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十八周岁及以上)阶段的,该产品保障的疾病范围应当包括本规范内的恶性肿瘤——重度、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严重慢性肾衰竭;如果该产品还保障了保险金额低于上述六种重度疾病的其他疾病,则还应当包括本规范内的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除前述疾病外,对于本规范疾病范围以内的其他疾病,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使用;同时,上述疾病均应当使用本规范的疾病名称和疾病定义。
2.2 保险公司设计重大疾病保险产品时,所包含的本规范中的每种轻度疾病累计保险金额分别不应高于所包含的本规范中的相应重度疾病累计保险金额的30%;如有多次赔付责任的,轻度疾病的单次保险金额还应不高于同一赔付次序的相应重度疾病单次保险金额的30%,无相同赔付次序的,以最近的赔付次序为参照。
2.3 根据市场需求和经验数据,各保险公司可以在其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中增加本规范疾病范围以外的其他疾病,并合理制定相关定义。
肿瘤报告卡填写规范

编码 8140/3 8211/3 8246/3 8480/3 8490/3 8010/3
整理ppt
16
C22肝和肝内胆管癌 ——常见TOPO
部位 肝, NOS
TOPO C22.0
肝内胆管 (细分以下两类) C22.1
胆小管
C22.1
胆管
C22.1
注:肉瘤和转移性肝癌不包括 在内
整理ppt
17
肝癌 _常见Morp
腺癌,未特指
8140/3
管状腺癌
8211/3
肺泡腺癌
8251/3
乳头状腺癌,未特指
8260/3
腺鳞癌
8560/3
腺癌伴有鳞状化生
整8理5p7p0t /3
14
C16胃癌 ——TOPO
贲门,NOS: 胃贲门、贲门食管连接处、 食管胃连接处胃食管连接处
胃底
C16.0 C16.1
胃体
C16.2
胃窦:胃窦、幽门窦
M9823/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91.1)
M9824/3
非白血性淋巴样白血病(C91.7)
M9825/3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S(C91.3)
整理ppt
24
C77淋巴瘤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简称:淋巴瘤 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
织的恶性肿瘤 ,全称: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淋巴系统像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也是一个网状
诊 断(解剖学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继发性肿瘤请尽可能注明原发部位)
诊断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素瘤:形态多变,双向分化,似癌非癌,黑色素
4.畸胎瘤 (teratoma)
婴幼儿、青少年多见 卵巢/睾丸/躯体中轴 来源于性腺或胚胎剩件的 全能细胞 两个以上胚层的多种组织
囊性: 良性(成熟型)瘤
皮样囊肿(单一上皮组织)
畸胎瘤
小
Summary: 癌与肉瘤的区别
鉴 别 点 组织分化 发 病 率 年 龄 大 体 镜 下 肉瘤 癌 间叶组织 上皮组织 较低 较高,为肉瘤的9倍 多见于青少年 多见于中老年(40岁↑) 质软、湿润、粉红 质硬、干燥、灰白色 色,鱼肉状 主间质分界不清, 主间质分界清楚,有癌巢 血管丰富, 单个细胞间有 包绕癌巢,细胞间常无 波形蛋白、结蛋白(+) 角蛋白、EMA(+) 多经血道转移 多经淋巴道转移
平滑肌、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
6.血管肉瘤
(hemoangiosarcoma)
各器官和软组织
结节状,暗红或灰白
异型血管,不规则腔隙
恶性高
7.骨肉瘤(osteosarcoma)
成骨肉瘤 多见于青少年 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 梭形肿块,破坏骨组织 X-ray: Codman’s三角, 放射日光影 肿瘤性骨样组织 高度恶性
硬癌 (scirrhous carcinoma)
髓样癌 (medullary carcinoma)
3.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局部浸润,形成溃疡
基底样细胞,栅栏样排列
4.移行上皮癌(Transitional
肾、输尿管、膀胱 乳头状/广泛浸润 移行细胞乳头/癌巢 无角化和细胞间桥
思考题
1.什么是癌?常见类型有哪些? 2.癌与肉瘤的区别 ? 3.试述高中低分化鳞癌主要形态特点。
良性错构性增生性病变 痣细胞团 ◇交界痣:易恶变 ◇皮内痣:最多见 ◇混合痣:
皮肤色素痣(pigmented nevus)
3.黑色素瘤(melanoma) 多见于成年 好发于足底,外阴部,肛周 交界痣恶变:出血溃烂 黑褐色, 含黑色素 电镜:黑色素小体及前体 HMB45,S-100,melanin-A(+) 恶性度高,预后差
常见, 老年人, 四肢,深部组织,腹膜后 瘤细胞多样,车辐结构,组织 细胞,多核巨细胞,炎细胞浸 润 易复发转移
3.脂肪肉瘤 (liposarcoma)
相对多见, 成人 四肢,深部软组织,腹膜后 粘液样,鱼肉样 多浸润性生长 含脂滴 多泡状脂肪母细胞 高分化/粘液样/多形性
3.纤维腺瘤
4.多形性腺瘤(混合瘤)
(二) 恶性上皮组织肿瘤 ---癌(carcinoma)
最常见 多见于中老年人 粗糙,灰白色,质地较硬 菜花样/结节状/蟹爪样 实质间质分界清楚,癌细 胞紧密排列呈片状、条 索状或腺样形成癌巢 多经淋巴道转移,晚期血 道转移
1.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胃,乳腺,甲状腺,子宫体 菜花/溃疡 腺腔样结构 腺样癌巢(adenoid nest)
高、中、低分化腺癌
黏液湖
胶样癌 (colloid carcinoma)
印戒细胞癌(signet ring cell)
腺癌亚型--实体癌(solid carcinoma)
实体性癌巢(solid nest):低分化腺癌
平滑肌瘤: 核长杆状,两端钝圆,核分裂像少
二 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肉瘤(sarcoma):间叶
组织恶性肿瘤 质软, 湿润, 粉红, 鱼 肉状 实间质分界不清, 血 管丰富 多见于青少年 生长快, 恶性程度高, 多经血道转移
Carcinoma
Sarcoma
Carcinoma
Sarcoma
Cell Carcinoma)
各类组织的常见肿瘤 二 间叶组织肿瘤
一 良性间叶组织肿瘤
1.“纤维瘤”(fibroma)
腱鞘纤维瘤/硬化性纤维瘤 局限,编制状条纹,不复发
纤维瘤病(fibromatosis)
瘤样纤维组织增生 多见,无包膜,浸润性生长,易 复发 腹壁纤维瘤病
纤维瘤(fibroma)
2. 腺瘤(adenoma) 源于腺上皮 膨胀性/外生性生长 呈腺样排列,无小叶 结构和排泄管 分泌功能(黏液/浆 液/激素) 管状/绒毛状/管状绒毛状
cystadenoma
Papillary cystadenoma
1.囊腺瘤 fibroadenoma
2.乳头状囊腺瘤 pleomorphic adenoma
结: 常见肿瘤
良性上皮肿瘤 恶性上皮肿瘤
上皮性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癌与肉瘤的区别
其它类型肿瘤:神经外胚叶肿瘤
小 结
肿瘤(tumor, neoplasms): 良恶性肿瘤的统称 癌症(cancer):恶性肿瘤的统称 癌(carcinoma):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肉瘤(sarcoma):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癌肉瘤(carcinosarcoma): 癌+肉瘤(肉瘤样癌) 腺癌(adenocarcinoma): 腺上皮癌 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鳞状上皮癌
肝内海绵状血管瘤(扩张血窦)
海绵状血管瘤 (腔大壁薄的血管窦构成)
4.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 好发于小儿头颈部 淋巴管,淋巴液 囊性淋巴管瘤 (囊状水瘤)
5.平滑肌瘤 (leiomyoma)
多见 好发子宫,皮肤 多无完整包膜,编织状 “胃肠平滑肌瘤”: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2.脂肪瘤(lipoma) 常见良性肿瘤 成人 好发皮下(浅部) 分叶,包膜,质软,淡黄 富于血管-血管脂肪瘤
脂肪瘤
3.血管瘤 (Hemangioma)
皮肤,肝脏 先天,幼儿多见 鲜红肿块或暗红斑 边界清楚,无包膜 可停滞消退 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 管瘤
毛细血管瘤(大量毛细血管及内皮细胞团组 成, 无包膜,界限欠清)
骨肉瘤(
osteosarcoma)
骨肉瘤: 肿瘤性骨样组织, Tumor bone
各类组织的常见肿瘤 三 其它类型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3岁 显性遗传,有家族史 Rb基因失活或缺失 结节状或弥漫 小圆细胞菊形团 预后不良
2.皮肤色素痣 (pigmented nevus)
第六章 肿瘤(三) Neoplasms
常见肿瘤
病理学教研室 张庆玲
Review
一 肿瘤的概念 二 肿瘤的形态特征 三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四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与恶性肿瘤区别 五 肿瘤命名,分类,分级,分期 六 肿瘤病因与发病机制
各类组织的常见肿瘤
一、上皮性肿瘤
1. 乳头状瘤 (papilloma) 发生于被覆上皮 呈乳头状、绒毛状 结缔组织轴心+被覆 增生上皮 外耳道/阴茎/膀胱/结肠 易恶变
食道,皮肤,宫颈,肺
菜花状或溃疡状 形态特点:
1) 鳞状细胞样癌巢(nest) 2)角化/角化珠(keratin pearl) 3) 细胞间桥(cytodesma)
正常鳞状上皮和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样癌巢)
角化珠
细胞间桥
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2. 腺癌(adenocarcinoma)
脂肪肉瘤(liposarcoma)
4.横纹肌肉瘤
(Rhabdomyosarcoma) 婴幼儿和儿童 头颈,泌尿生殖道,腹膜 后,四肢 横纹肌母细胞 胚胎性/腺泡状/多形性 恶性程度高,早期血道转 移
5. 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中老年人多见
相对多见
好发于子宫及胃肠 可为平滑肌瘤恶变 诊断依据分裂像、坏死 和浸润
网状纤维 免疫组化 转移方式
1.纤维肉瘤 (fibrosarcoma) 罕见, 儿童 四肢深部软组织 境界不清/包膜不完整,鱼肉状 细胞梭形,密集, 不同类型异型性差别大,可见核分裂 儿童预后好
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2.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M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