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红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
文征明《钱氏西斋粉红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文征明《钱氏西斋粉红桃花》咏桃花诗赏析《桃花·钱氏西斋粉红桃花》咏桃花诗鉴赏文征明温情腻质可怜生,浥浥轻韶入粉匀。
新暖透肌红沁玉,晚风吹洒淡生春。
窥墙有态如含笑,对面无言故恼人。
莫作寻常轻薄看,杨家姊妹是前身。
桃花以花色粉红温腻者最为动人,唐代崔护有诗云“人面桃花相映红”。
文征明诗于此境切入,着力渲染了“粉红桃花”的色彩之美,以及由此而唤起的审美愉悦和审美联想,用语精思妙悟,诗境俊雅飘逸,实是一篇咏花佳作。
“温情腻质可怜生,浥浥轻韶入粉匀。
”“温情”是桃花的粉红之色所产生的情绪效应;“腻质”是拟桃花为人面,细腻粉质之状可掬。
“浥浥轻韶入粉匀”,说的是春天的光线纤柔轻飘,浥浥然渗入粉饰均匀的桃花花瓣。
这是一个直推至读者目前的特写镜头:桃花如人面,温情腻质,粉饰均匀,且柔柔地沐了春日的和熙。
紧承首联,颔联以精妙的笔墨渲染了新鲜、透明的花色——粉红:“新暖透肌红沁玉,晚风吹洒淡生春。
”新来的春的暖意渗透了桃花纯净的肌肤,温红沁于玉色;傍晚的风吹拂桃花酒意双颊,淡淡地涂了一层色泽朦朦的春晕。
这是怎样精致的色彩啊,那么自然,那么鲜活。
在优美的静态描摹之后,颈联又给了桃花以动态的观照,点染了它的飘逸的神韵:“窥墙有态如含笑,对面无言故恼人。
”在这里,桃花不仅是如人面,而且是有人情了。
那桃花倚墙相窥,妩媚含笑;那桃花相对无言,似是故意恼人。
这两句诗化用崔护“人面桃花”之典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古语,活画出桃花的“有态”而“无言”的娇姿雅韵。
古代诗人以花“比德”,多对桃花贬以“轻薄”二字,杜甫曾有“轻薄桃花逐水流”之句。
另一些咏桃花诗则干脆避开固有的“比德”审美观,只论花之形色。
文征明则不然,他的诗以“莫作寻常轻薄看,杨家姊妹是前身”作结,表现了独到的审美观念。
他的意思是,倘说桃花“轻薄”,也不当以“寻常轻薄”者相看,它原是杨家姊妹的前身,是足可媚人,确确实实给人以美感愉悦的天生丽质。
“杨家姊妹”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姊妹。
短美诗文: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_全诗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是出自《题都城南庄》的名句。
【全诗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唐代)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赏析】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
“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完美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
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
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
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完美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
“依旧”二字,正内含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透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一样”的映照比较,把诗人因这两次不一样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比较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正因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完美事物,因此回忆便个性珍重、完美,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正因有那样完美的记忆,才个性感到失去完美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
“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好处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
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状况下遇到某种完美事物,而当自我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范文一:《人面桃花相映红》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桃花与人的相互映衬的美景,向我们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之美。
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大家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要点和用词分析。
首先,这首诗的写作重点是表现桃花与人的相互映衬。
在第一节中,诗人描绘了“烟村四月闲人少,晚风拂林桃花粉。
”这一美妙的景象,将清新的桃花和安闲的乡村生活相结合,展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在第二节中,诗人又写道:“天教桃笛慰离愁,处处闻啼鸟。
”此处桃笛与啼鸟相呼应,再次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谐共生。
其次,这首诗的用词分析上,也十分值得一提。
首先是“烟村”和“晚风”两个词,相互调和,表现出宁静恬淡的生活气息;接着,“桃花粉”与“天教”中的“教”字,似乎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教化,显示人与自然在共存中互相教育;最后,“桃笛”与“离愁”组合,表现出人们触景生情时对离别的感伤,同时也再次强调出繁花与离愁这样的文艺元素相互交错交融。
总的来说,杜审言诗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是一幅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画卷。
这幅画卷描绘的是一种回归自然、清新亲和的美好,无疑是一种对诗歌本质、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范文二:《人面桃花相映红》是唐代诗人杜审言的代表作品,其中的“人面桃花”可谓是一对美丽的比喻。
如何深入解读杜诗? 本文将从写作要点和用词分析两个方面着手。
关于写作重点,一是表现桃花的美丽,二是凸显人的美丽。
在第一节中,诗人写道:“晚风拂林桃花粉”,描绘了桃花细腻、芳香的形态,也勾画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在第二节里,杜诗将“天教”两字运用得巧妙又自然,通过“桃笛慰离愁”的描述,表现人类美好情感与桃花之美的交汇与融合,达到了引领读者回归真善美的目的。
关于用词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杜审言运用了许多具有诗意的语言。
如第一节的“晚风”、“桃花粉”与第二节的“桃笛慰离愁”、“闻啼鸟”,都增强了诗歌的排比节奏,营造出了清新淡雅的春意。
桃花的诗句并解析
桃花的诗句并解析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桃花的诗句并解析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桃花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照旧笑春风——唐崔护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宋.刘敞:《桃花》2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3千树,不及初开1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肠断春江欲终点,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1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庆全庵桃花》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10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人间4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凡桃俗李争芳香,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题墨梅图》)2.桃花的诗句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元稹《离思5首》1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7首·其6》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描写桃花的经典诗
描写桃花的经典诗1.《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2.《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嫁过门,夫妻美满又和顺。
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纷呈真茂盛。
这位姑娘嫁过门,齐心协手家和睦。
3.《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4.《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清·纳兰性德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译文: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慵懒无聊。
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5.《桃花》唐·元稹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译文: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可无情的春风却将那美丽的花瓣吹落于我的白衣之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啊!6.《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
“人面桃花相映红”出自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
“去年今日此门中”,寥寥数字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生动具体,足见这个因素,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使之铭记心中。
第二句是描写佳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人皆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足以烘托“人面”之美;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
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
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
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
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人去楼空。
此时彼时,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
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人面桃花相映红
出自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寥寥数字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生动具体,足见这个因素,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使之铭记心中。第二句是描写佳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人皆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足以烘托“人面”之美;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人去楼空。此时彼时,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
【描写桃花的诗词名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描写桃花的诗词名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描写桃花的诗词名句
《题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大理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绝句漫兴》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
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
轻薄桃花逐水流。
《风雨看舟前落花》
杜甫
江上人家桃树枝,
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
风妒红花却倒吹。
《桃花》
吴融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桃花》
刘敞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题百叶桃花》韩愈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千叶桃花》
杨凭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桃花》
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桃花白敏中赏析朗诵
桃花白敏中赏析朗诵桃花白敏中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
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人们谈起春花,总会提到娇艳的桃花。
正如“桃红柳绿”已成为春天的代名词一般。
上引《桃花》诗作者白敏中,是唐朝长庆年间的进士,官至宰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堂弟。
白敏中热衷于仕途,诗作很少。
可是这首《桃花》诗,却颇能状物传神。
诗中描绘盛开的桃花,色胜云霞,锦绣成堆,远远看去,满树重葩叠萼,仿佛要把树身都压斜了。
诗的后两句是说,在怡荡的春风里,欣赏着娇艳的花色,会使你觉得明媚的春光都被桃花独占了。
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咏桃花的诗篇。
《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南梁江淹作《桃颂》:“惟园有桃,惟山有丛。
丹葩擎露,紫叶绕风。
引雾如电,映烟成虹。
伊春之秀,乃华之宗。
”唐人咏桃花的诗甚多,如吴融“满树如娇烂熳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元稹“南家桃树深红色,日照霞光看不得”;白居易“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杆外两三枝”;吴、元的诗,极写桃花的娇艳;白居易则以回忆的笔法,写桃花在月夜的风姿,但不明白道出,而是给人以遐想,这正是白乐天作诗的高妙之处。
相传唐明皇李隆基曾在御花园亲摘桃花,插在杨贵妃头上,喜形于色地赞道:“此花尤能助娇态也!”一个“娇”字,确实道出了桃花独特的魅力。
桃花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晋人陶渊明作《桃花源记》,他笔下的“世外桃源”,为历代文人所神往。
唐人王维曾作《桃花源行》,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之句。
似有无限惆怅之感。
唐人崔护的七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记述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因而,“人面桃花”也就成了失恋者的感叹词。
桃花属蔷薇科的落叶小乔木。
花艳,果可食。
桃的品种繁多,全世界有三千余种。
我国有三百多种。
观赏的桃花有碧桃、紫叶桃、鸳鸯桃、瑞仙桃、寿星桃等。
碧桃最美,宋人秦观曾咏:“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最经典的桃花诗
最经典的桃花诗1《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46岁任江州司马时游大林寺写下的千古绝唱的诗篇,被称为“唐人绝句中的一首珍品”。
四月初夏,芳菲已尽的大林寺,却有一片桃花刚刚盛开,诗人看着盛开的桃花,既是惊讶,又是欣喜,“诗魔”不愧是写诗成“魔”,一个“长恨”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活灵活现,诗人的那种天真可爱的“童趣”与“魔性”表露无疑,是不是把“春”也写活了?更具有了“魔性”?2《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品赏析:如果人生没有遗憾,就没有了所谓的“物是人非”的遗憾之美,在崔护的世界里,正是这种有着“寻春遇艳”中产生的“人面桃花”之美与“重寻不遇”产生的“不知何处去”的遗憾之美,才交织成了一种无缘错过的美,正是这种遗憾成就了诗人千古流传的无限怅惘之情的遗憾之美。
3《桃源行》【唐】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作品赏析:王维这首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被誉为并世流传的经典佳作,被誉为咏桃源的“造极”力作。
诗人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把桃源塑造成"灵境"、"仙源",如“渔舟逐水"、“两岸桃花”、"坐看红树"、"行尽青溪"等画面,把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人不仅开拓了诗的意境,还在艺术上进行了再创造,全诗可谓是诗笔飘忽,意境迷茫,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品后更是耐人寻味。
国画桃花赏析
国画桃花赏析2017-11-01 国画鉴藏五绝(题画)施世雄(鹤山)落墨正春风,花开一片红。
鸟来双比翼,振翅白云中。
唐代诗人崔护的诗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意是: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郊的这户人家门口,看到姑娘你正在庭院里盛开的桃林间嬉戏,你那美丽的面庞和鲜艳的桃花交相辉映,更显得娇艳如花,让我看得如痴如醉,久久难以忘怀。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据说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了此诗。
《桃花》周朴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七言绝句·桃花】麦哲林(鹤山)千红满树映初春,娇艳玲珑翘绛唇。
墨客心驰神往处,水乡画意展经纶。
《泛舟观桃花》陆游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七言绝句·桃园春晓】吴艳芳(鹤山)春至桃园晓发枝,画廊十里粉霞熙。
长堤尽是花香事,仙子频频笑语嬉。
除上述古今诗词,历代诗词中,题咏桃花的传世佳句多不胜数,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韩愈《题百叶桃花》);"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小桃花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李弥逊《诉衷情》)……。
描写桃花的诗句赏析
描写桃花的诗句赏析唐代吴融有诗“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也道“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
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诗词中只要出现桃花字样的,无一不是春意融融。
温风如酒,春光灿烂的季节终于来了,这时桃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苏轼有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浓浓的春意,桃花应该更早些时候知道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意融融的桃花艳丽的桃花仿佛就是春天的象征,人们把农历二月叫桃月,春雨叫桃雨、桃花雨。
唐戴叔伦有诗《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就是指春雨中的桃花。
我们知道白居易曾有《题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见到了桃花,就仿佛追到了春天。
《诗经·周南·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庆新婚的诗。
诗中用美艳的桃花来形容新娘子,又用将来会结实累累的桃树来预祝新娘子多生贵子。
桃花,往往伴随着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人面桃花”的故事,它来源于唐代诗人崔护所写的一首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和桃花树下女子的爱情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重复了。
然而,千百年后,我们读到此诗,那个桃树下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少女,却如同亲见,桃花树下那段如滟滟春光一样的美好爱情,依然让我们憧憬向往。
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有一首诗,名为《春游曲》: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诗中,出现了两次桃花的影像,长孙皇后可不像后世中的女子那样羞答答的,而是大胆地说:“兰闺艳妾动春情”,那灿烂明媚的桃花,正代表了盛唐女子的青春活力。
关于桃花的古诗文
关于桃花的古诗文
嘿呀!说起桃花,那在古诗文里可真是美得不得了呢!
首先,咱得说说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哎呀呀,这诗多妙啊!去年在这里见到的美丽姑娘,那面容和桃花相互映衬,真是美极啦!可今年再来,姑娘不知去哪了,只有那桃花还在春风中欢笑着。
这诗把那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呀!
还有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哇哦!山下的花儿都谢完了,山上寺庙里的桃花才刚开始绽放。
总是遗憾春天走得太快,找不到它的踪迹,谁能想到它跑到这来了呢?这种惊喜的感觉是不是很有趣呀!
陶渊明在《 桃花源记》里写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也是经典得很呢!突然遇到一大片桃花林,沿着河岸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只有桃花,地上的花瓣纷纷飘落,这画面简直太美啦!这让多少人对那神秘美好的桃花源充满了向往啊!
唐朝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在温暖的春天率先开放,如此明媚动人,谁能忍住不看呢?这把桃花的娇艳和吸引力展现得十足呢!
还有吴融的“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满树的桃花娇柔烂漫,红得那么鲜艳,成千上万的枝条上那艳丽的色彩把春天都给点燃了,哇,想想都觉得震撼!
古代文人墨客对桃花的喜爱真是毫不掩饰呀!桃花在他们的笔下,或忧伤,或惊喜,或神秘,或娇艳,简直就是多姿多彩呢!你说是不是呀?这些关于桃花的古诗文,是不是让你也沉醉其中啦?。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解析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解析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解析 1题都城南庄崔护(唐代)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翻译: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注释: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人面:指姑娘的脸。
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不知:一作“秖(zhǐ)今”。
去:一作“在”。
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
“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足见这个时间和地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难忘的记忆。
第二句是写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们犹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则“人面”之美可以想见;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
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
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下片则是说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
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
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
“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写桃花的诗句及意思
写桃花的诗句及意思【篇一:写桃花的诗句及意思】有哪些关于桃花的美丽诗句? - 知乎单纯写桃花的,比较喜欢袁枚的这一首...3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 人赞同了该回答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学习先进文化,提高生产力水平..17 人赞同了该回答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17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1 人赞同了该回答“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世人皆言此乃“小人之诗”,寄托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于是桃花和柳絮无辜沦为势利小人的代称,可是人之好恶,与草木何干?相较而言,似乎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要多了一分释然与大气。
既明知不可为,不如潇洒放手,如此方为智者。
然而诗圣终究少了那一份达观,所以明知不可为他仍要勉力为之,所以他困顿、苦闷、自责却无奈徒然。
他一生坎坷,踌躇满志却怀才不遇,渴望安稳却流落异乡,一生飘零,“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荡人心魄,又厚重的无语凝噎。
也因此我总是想起那个同样怀才不遇、一生困顿,临老还念念不忘那残破的万里山河,留下一首同样荡人心魄的《示儿》便猝然远去的老者。
或许也因为这些厚重的过往,令这些琼章佳句也都沾染了主人的那份“求而不得”吧。
没错,就是求而不得。
自然之力浩瀚无边,四时之景又怎可轻易更改。
花开花落、流水东去本就非人力可更改。
自然之道便在顺时,偏要强求,自然也得做好承担这“强易天道”的后果。
既然喜欢“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的生机勃勃,自然也要接受得了“桃花逐水流”的无可奈何。
有时候知道了“人力有时尽”,方才更珍惜。
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匿名用户30 人赞同了该回答当年搜集过的素材节选。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面桃花相映红全诗是出自《题都城南庄》的名句。
【全诗如下】《题都城南庄》:崔护(唐代)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赏析】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
“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完美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
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
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
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完美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
“依旧”二字,正内含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透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一样”的映照比较,把诗人因这两次不一样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比较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正因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完美事物,因此回忆便个性珍重、完美,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正因有那样完美的记忆,才个性感到失去完美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
古诗六州歌头·桃花翻译赏析
古诗六州歌头·桃花翻译赏析《六州歌头·桃花》作者为宋朝诗人韩元吉。
其古诗全文如下: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
记年时。
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
斜桥转,夹城西。
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
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脂。
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
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
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
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
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
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
往事难追。
【前言】《六州歌头·桃花》是南宋词人韩元吉所作的一首词。
词题作“桃花”,当为咏桃花之作,但在对桃花的精致描绘中,插入一段自己香艳而哀怨的风流情事,将咏花与怀人结合起来。
上片由桃花写到人面,下片再由人面写到桃花及花是人非的怅恨,情致缠绵婉曲。
全篇以桃花为始终,咏花与写人相映衬,风韵绮丽,格调激越。
【注释】六州歌头:词牌名。
本《鼓吹曲》,六州为唐之伊、凉 (梁)、甘、石、氐 (熙)、渭,每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
歌头即引歌。
后用为词牌。
双调平仄韵互叶,一百四十三字。
音调悲壮,多以写吊古之词。
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借指美女。
朱扉:红漆门。
跋马:勒马使之回转。
玉勒:玉饰的马衔。
也泛指马。
燕脂:即胭脂。
一种红色的颜料。
妇女用作化妆品。
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
多指妇女居室。
“旧日”句: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前度刘郎:化用刘禹锡、刘晨事,比喻是作者自指。
暮霭:傍晚的云雾。
武陵溪: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也暗刘晨玩肇事。
【翻译】东风带着情意,先朝小小的桃枝上飞。
美人红粉细腻,娇艳如痴如醉,斜倚着朱红的门扉。
记得去年时,她新妆衬着芙蓉面,隐隐与桃花相映争艳,临水自怜。
春天过去一半,云日融融暖,顺着斜桥回转,直到夹城西边。
绿草柔软平展,马儿跑得欢,渡口垂柳翩翩,玉勒的骏马嘶鸣着驰跃争先。
我认出她秀美的蛾眉,凝神一瞥的笑脸,面颊胭脂愁恨绵绵不断。
关于桃花诗词歌赋
关于桃花诗词歌赋桃花,这一春日里的娇客,自古以来便在诗词歌赋中绽放着迷人的光彩。
它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诗人墨客们情感与思绪的寄托。
在唐诗中,桃花常常与春天的生机勃勃联系在一起。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以桃花为背景,描绘了一段美丽而又略带遗憾的邂逅。
那盛开的桃花与女子的容颜相互映衬,令人心醉。
而当女子离去,唯有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绽放,这桃花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也承载了诗人的思念与感慨。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里“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则展现了桃花的自在与随性。
那一簇簇无人照看的桃花,在春风中肆意盛开,无论是深红还是浅红,都各有其美。
诗人在欣赏桃花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桃花在宋词中也有着别样的韵味。
秦观的《点绛唇·桃源》中“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词人借桃花盛开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桃源仙境的向往。
那纷纷扬扬的桃花如同落雨一般,美丽却又令人感到迷茫,不知归处。
而在元曲中,桃花也常常出现。
白朴的《庆东原·暖日宜乘轿》中“暖日宜乘轿,春风堪信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
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
来往画船游,招飐青旗挂。
”桃花在这里成了人们欢乐场景中的一部分,它与杏花、柳花一起,构成了春天热闹的画面,展现出生活的美好与欢乐。
桃花不仅在诗词中绽放,在歌赋里同样绚烂多姿。
古代的赋文中,对桃花的描写往往细致入微,如“其花夭夭,灼灼其华”,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桃花的娇艳和繁盛。
桃花在诗词歌赋中的意象丰富多样。
它有时象征着爱情,如“桃花运”一词,便寓意着美好的爱情机遇;有时又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当桃花盛开,便是春天最美的时刻,象征着短暂而珍贵的美好岁月;有时还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桃花开了又谢,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
林黛玉《桃花行》赏析
林黛玉《桃花行》赏析作者:残荷雨声〖原文〗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今译〗帘外桃花迎着柔和的春风开得正红火,帘内晨起的人儿却懒得打扮梳妆。
帘外的桃花帘内的人啊,人与桃花相隔并不太远。
春风有意要揭起一角窗帘,桃花想窥看帘内人啊窗帘却不再翻卷。
帘外的桃花依旧鲜艳,帘内的人儿却比桃花来得清瘦。
那桃花要真懂得怜悯人的话花也要为人发愁,隔帘春天的消息早已被风吹透。
春风吹遍透过湘帘桃花开满庭,庭前春色烂漫人儿倍伤情。
庭院里长满荒苔门儿虚掩,落日斜照里独自一人把栏凭。
倚着栏杆的人儿无言的迎着春风泣,穿着红裙的人儿静静的傍着桃花立。
桃花桃叶逞娇嫣叶片凝碧色。
花儿盛开似红色烟雾裹住了千株万树,映红了楼阁照亮了墙壁红得一片模糊。
红云似火烧破了天机织就的锦被落人间,春宵里熟睡欲醒懒慵地移开了珊瑚枕。
侍女捧着金盆送来洗脸的清凉泉水,清冷的泉水中倒映着胭脂残存的面容。
胭脂鲜艳夺什么可以同它媲美?那就是桃花的嫣红愁人泣血的泪。
若是把愁人的眼泪比桃花,泪水总是长流花总是明媚。
泪眼望着娇媚的桃花泪水也易干枯,泪水流干春色尽了花也随之枯萎。
凋零的桃花遮掩着憔悴的人儿,花儿飘落人已疲倦天已近黄昏。
杜鹃悲鸣一声春天已归尽,寂寞的窗帘上只留下月儿的光痕!【题注】春天到了,桃花也开了。
情人的眼中,桃花是何等的美丽,又是何等的凄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面桃花相映红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
人面桃花相映红——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上)川雪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
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
因为桃花在仲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
桃花的绽放宣告了春天的真正到来。
“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花”(唐·高谨《晦日宴高氏淋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当三两枝桃花从竹林中探出艳美的芳姿,正是江水融融,天气转暖的时候,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周朴《桃花》),春意渐浓,桃花点染出无边春色,这艳丽的色彩和明媚的气息如何能不惹人喜爱,让人争相前去观看呢?桃花就这样悄然融进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成为人们审美视野中的春天情结。
在吟咏桃花的古诗词中,有不少是正面赞美桃花妍丽多姿、妩媚动人的。
如唐代诗人吴融的《桃花》: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此诗以娇女比喻桃花,赞美桃花的艳丽娇美。
前两句写满树的桃花,烂漫红艳,娇美无比。
由于有“满树”、“烂漫”作铺垫,这“红”的色彩就显得浓郁而热烈。
千枝万树灿如锦绣、艳如红霞的桃花展现出浓郁的春意。
春天的万物,彷佛都为它娇
艳的色彩所融化。
后两句则引出诗人的愿望,希望桃花开花结果,造福人类。
“万枝丹彩灼春融”这一夸饰之语,将桃花盛开之美景活现于读者的眼前。
阳春三月,桃花当令,树染胭脂,枝挂红霞,桃花真是占尽人间春色:
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
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唐代诗人白敏中的这首《桃花》诗,写三月的桃花花影摇红,灿若云霞,临风看去,春意浓浓。
桃花装点出盎然春意,成为春天舞台上永远不可替代的主角。
明媚的春光、艳丽的桃花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五),写黄师塔前的桃花,很有情意: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花一簇簇的盛放,这不是为他人,只是为展现自己的美而肆意的盛开呵!前来欣赏桃花的人们啊,你究竟是喜爱深红色的桃花呢还是喜爱浅红色的桃花?一股清新愉快、活泼而富有生趣的春天气息顿时扑面而来,充满了生命的喜悦。
“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桃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桃花多生长于野外甚至山涧之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晚桃》赞美道: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
风偏。
诗中写道:在四月的深涧底下,有一树桃花像火焰一样灼灼燃烧。
它知道自己所处地位低下,因此就努力使春风偏离原有的方向来眷顾自己。
这是对于深处困境而顽强不屈的生命的高度礼赞,充满了对生命的激情及昂扬向上的奋发精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同样赞美四月的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将桃花看作春色的化身,为能在四月的深山之中看到桃花而喜出望外,表达了惜春、恋春的心情。
北宋诗人邵雍的《二色桃》也是一首赞美桃花的佳作: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
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
二色桃,桃的品种之一,其花红白两色,并蒂而开。
此诗采用拟人手法,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惟妙惟悄地再现了二色桃的美艳之貌,流露出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桃花盛开,花色可人,红者妩媚烂漫,白者清逸淡雅,在阳光下格外的娇艳、柔媚、侬丽、娴淑。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兰花是气节超迈的君子,菊花是放诞自适的隐士,梅花是经霜愈坚的斗士,那么,桃花则是一位娉娉婷婷、艳丽逼人的美女。
这取决于桃花表现出来的性质大多与人间女子的阴柔之美相似。
桃花是很灿烂的,又是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的。
它的略嫌夸饰的颜色、香气和姿态都能给人一种生命的力感,涌动着无限的活力与生
机。
桃花娇艳、柔美的自然属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富有生机活力的青春女子。
也正因为如此,桃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在《诗经·周南》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借桃花歌咏新婚女子的娇媚可人。
南朝诗人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浓烈的思念之情。
到了唐代,以桃花比喻美人的诗非常多。
如:李白的《长干行》:“自怜十五余,颜色桃李红。
”王建的《春来曲》:“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
”诗人们以桃花喻美女的描写,再现了少女青春焕发、容颜红润的年轻貌美的形象。
美人如花,年轻美丽,面容白里透红,灿若桃花,艳丽动人,令人赏心悦目。
因此人们常用“面若桃花”形容女子的美丽。
唐代诗人陈子良的“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新成安乐宫》),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唐代诗人李中的“尘昏菱鉴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春闺辞二首》,唐代诗人韦庄的“依旧桃花面,頻低柳叶眉”等诗句,都从女子的面部入手,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脸色红润的容颜,展现了女子健康、美丽的形象。
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首《桃花行》诗: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欢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
悴。
全诗以花拟人,以人比花。
诗人将人泪长流比花自妩媚,泪易干比花易衰,憔悴人比憔悴花,回环反复、珠联璧合,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则成了林黛玉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
有些古诗词咏桃花,并非为桃花而咏之,而是用来传情的。
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最为有名: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据唐人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唐代诗人崔护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在清明节那一天,独自到城南游玩,见到一户村舍,桃花环绕,便上前敲门求饮。
有一年轻女子给崔护送水,四目相对,情意殷切。
崔护告辞后再没有光顾。
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旧地重游,但见风景依旧,而大门紧锁,空无一人。
崔护不胜惆怅,便在门上题了这首诗。
这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无限怅惘之情,回环往复、曲折淋漓的表达了出来。
诗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特别是句中的“红”字,写出了往昔少女红润的面容与桃花的红艳交相辉映,使诗人至今回味,仍觉愉悦、欢畅。
“人面桃花”这个典故,后来为许多诗人引用。
以桃花为载体歌颂爱情的诗不少。
先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二:山桃
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首诗是以桃花写悲情。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
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
满山的桃花鲜艳夺目,而盛开的桃花终究会凋谢,情郎的心就像桃花一样短暂而易凋零,情郎的变心引起姑娘深深的愁绪。
再看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这首诗是元稹为早年的情人崔莺莺写的。
前两句写他们相会时幽静的环境,后两句写他们甜蜜的爱情生活。
“万树桃花”色彩绚丽,将纯真的爱情烘托得醇厚如酒,甘甜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