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作者:仲小燕时间:2008-03-05

[摘要]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让其成员不断能接受道德的约束,从他律走向自律,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生活环境设定和追求可称之为生活道德。当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能体现道德,并自觉履行做人的责任时,可以称之为具有道德生活的人,这样的生活状态叫道德生活。”那么在倡导道德生活理念指导下的德育生活化应具备哪些特征呢?

德育生活化理念超越了知性道德教育。西方这种源远流长的观念都把道德看成是知识。苏格拉底曾有这样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杜威也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之间的区别,是讨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凡是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观念就是‘道德观念’;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人们对道德知识体系本身的认识,这种认识‘在道德上可以是漠不关心的’,因为‘在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知识中,没有使这些观念自动地转变为良好的品格或良好的行为的性质。’”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更是对这种“关于道德的观念”进行结构化的加工,使其学科化系统化、理论化,好像这种形态是道德存在形态的唯一,这种道德教育也是导致学生在知行脱节上的重要原因。直接表现为: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大道理我都知道,就是不知道生活中怎么实践,课上学的是一套规范知识,课后还是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生命力渐失。

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即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近年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回顾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教育,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基本特点: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将道德表现为一种观念,以往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知识道德”的灌输教育,而获得这样的道德知识和观念或多或少成为接受学校教育的精英人士的某种“特权”。课程改革以后的德育大力提倡这样的理念,即道德存在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道德来源于生活,为了生活,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需要拓展的是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意愿,而情感的培养、意志和意愿的培养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德育就是过道德的生活,陶行知曾写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德育生活化要促使道德教育追随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征。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道德在生活之中说明道德教育要随着生活的流变而变化,生活具有过程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道德也同样不是静止不变的,它追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德育回到生活是指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到生活,教育人过更加“真、善、美”的生活,过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德育生活化并非指德育等同于现实生活,不能让教育在生活中自生自灭,如果生活本

身就是道德教育,那人们只要“活着”就可以了。而我们的道德教育要使人们去“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学校道德教育要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使教育高于其它社会生活,学校的德育要成为社会生活进步的先导,引领进步的社会生活,走在社会生活的前列。

德育生活化要注重把握生活的整体性。把握整体性体现在要将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尽可能地整合,而不是等出现道德问题后互相推诿、互相指责,甚至出现教育效果互相抵消的不良现象。在这个生活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接受道德教育。两者在生活交往中形成互动,两者都要接受基本道德原则的制约,而不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教育者超越于道德之外的状态。“师生本无一定高下,教学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教训。”把学生作为单个教育主体来看,每个人的观念、情感、意识、素质是一个整体,就是说教育者要培养学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操以及法律意识和素质,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要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这样才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而当把学生作为整体的教育主体来看,更要引导这个群体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榜样,塑造整体道德形象,从而引领社会的道德进步。对此,师生只有共同深入生活,把握一定时代道德生活的主潮流和时代道德思想的精华,共同进行修养,才能在道德生活中共同进步。

德育生活化要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从人的生命的历程来看,生活德育不但贯穿学校生活的所有时段,而且超出这一时段向其前后延伸。人需要用一生的实践去磨砺,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德性境界的无限。人用其一生的旅程,不断地体验着生活,感悟着生命,不断地自我更新。人的德性发展是一个须用一生的时间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但由于现代学校固有的局限性,人的德性发展问题不可能在学校教育期间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道德发展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人的德性发展的连续性和无限性。终身德育跳出了学校德育这一相对狭小的范围,将道德教育看成一生持续不断的过程,看成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所有社会机构及其成员的共同任务。终身德育的过程是和社会生活的过程内在一致的,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专门化的德育。终身德育的内容蕴涵在社会生活之中,社会是终身德育的舞台,生活是终身德育的素材与内容。

生活德育化则是指寓德育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注重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受到教育,追求道德生活。

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这个机制的建设包括树立生活德育理念,明确生活德育目标,规范生活德育的评价体系,将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工程整体纳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让道德教育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这个机制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生活情感,追求道德生活理想,促进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实践。另外,确立这种机制的评价体系也很重要,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要让每个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要突出以学生精神面貌、情感态度等情商为指标的评价内容确立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以试卷成绩评定学生德育成绩的片面做法。

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德育内容突出“生活性,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具体表现在:①学校生活。关注并指导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受教育者在学校的主要生活是学习,学习上的障碍会带来某些方面的缺陷,学校德育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关注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在德育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受教育者正视自我、自信自立、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这有利于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奠定基础。②家庭生活。关注和指导受教育者

的人际交往生活,教给他们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相关的人际沟通技巧和方法,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学会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引导他们建立平等互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关注并引导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向学生传播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引导他们体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学校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特别是贫困生的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③社会生活。创造条件引导受教育者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这些社会生活要突出表现生活化,尽可能的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相联系。要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将三者的教育功能不断扩大,尽可能地减少三者教育效果互相抵消的不良现象。

完善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参加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实践活动是生活德育化过程的关键。有些教师这样认为,我在课堂上讲的道理学生都懂了,其实这离德育的目标差得太远了。“道理我都懂,就是不去做。”这种结果怎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对于学生不能简单地说教灌输,不要向他们直接说明“正确答案”,而应该通过积极引导,使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并且要为自己的道德选择承担道德责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教师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组织的校园或社会道德活动中去体验帮助别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感。有一位学生自我设计的道德活动是这样的,自己找了一份家教,本来目的是为了赚取一点生活费。可是在和这个家庭接触后发现,他们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困难,为了孩子考上重点中学,省钱给他请了家教。这个大学生被这家人的亲情所感动,不仅认真辅导孩子,而且在家教结束后,坚决没收家教辅导费。其实,这个学生从有偿家教到无偿家教的过程,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净化,完成了道德升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内心“善”的潜能,把这种感受不断的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在踏上社会离开教师的指导后,也能够把一开始由被动参加老师组织的生活道德实践活动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够把高校德育的功能放大、深化。

《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