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生活化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德育生活化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指出现阶段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境,并联系德育生活化的本质要求,相应地在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生活化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效率低下,德育模式僵化,内容空泛,脱离生活实际。表现在:道德教育与生活分离,仅仅注重道德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道德行为,使德育成为纯道德知识的教育。德育的受教育者被教育者从生活中抽离出来,采用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的模式。面对这些问题,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和模式则对当前的高校德育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一、德育生活化的定义

所谓德育生活化,就是将德育与人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德育寓于生活之中,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德育的内容,实践道德行为,使德育更加贴近人的生活需要,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必须生存在社会化的生活中。“人”之所以作为人的存在,不但因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一旦没有了社会关系,那么就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了。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是人们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与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的价值取向,具有判断人们行为正确与否的作用。它要求人们既要对事物负责,也能不伤害其他人。所以道德也离不开社会关系。离开实际的生活,道德的存在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去做一个人”的根本生存方式问题,而不是具体行为规范问题。德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并且要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离开社会生活实际进行的德育,仅存于于理论层次的德育,是空洞的,这样的德育脱离了“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德育生活化将德育与“人”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形成道德意识,习得道德理念,开展道德行为,真正的使德育回归于生活,回归于人自身。只有这样的德育,才是真正适用于人的德育方式。

二、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1、杜威的教育理论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生活、是生长、是个人的经验改造”,“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才是生活。”在他看来离开了生活,也就没有了教育。在道德教育上,杜威认为,“学校里的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他强调道德教育的结果必须要经过学生的

生活实践的检验。

杜威认为,传统的德育方式是灌输式的,仅仅要求学生从课程中学来道德条例,而无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种知识没有任何的价值。他认为,只有在生活中获得并检验的道德认知才有意义,因而德育更应该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要用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性灌输,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大教育家,“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不可分,一个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他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

对于道德教育,陶行知一直很反对道德说教,正所谓“活的教育,活的方法”。陶行知认为:“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儿童心理正常发展所必需。”“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这是克服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及悲观懦性思想的有效药剂。”他提倡在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即“在劳力上劳心”,并认为这样的教育效果远远胜过单纯的道德说教,只有在真实的社会和生活中,才能培养人格高尚的“真人”。

3、柯尔柏格道德教育理论

劳伦斯·柯尔柏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教育家。他反对那种把灌输特定的学校、教会和国家的固定习俗作为道德教育目的的传统模式,认为发展才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他把道德教育看成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德性发展而不是直接传授那些所谓的道德准则。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指导活动激励学生去积极组织自身的道德经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向下一阶段发展。所以,他援引了杜威进步教育论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这种发展是在不同阶段发生的。同时,他坚持以人为本,把受教育者看作是道德教育的基点和回归点。

三、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中的困境

1、德育目标的偏差

在最近的30年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时期。现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文化建设显然没有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加之社会媒体大量播报社会负面信息,充斥着许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大学生知识吸收能力很强,却对社会了解很少。通过许多社会风气的渲染和媒体的不良报道,很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大学的道德教育没有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调整教学目标,德育教学依然在走“起点很高、目标很大、范围很全”的老路子,依然以“道德圣人”的目标去培养大学生的虚拟道德观念,

依然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等政治目标为德育目标。这样的教育背离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忽视了他们的实际道德水平,没有贴近大学生的生活需要。最终造成了大学德育游离于鲜活的大学生活之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远高于他们的道德行为,做道德文章是一套,道德行为却依旧全无,成为道德的“两面派”。

2、德育内容的相对滞后

由于受传统文化和当前政治体制的双重影响,大学德育的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过慢,理论体系僵化,政治色彩浓厚,甚至有的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替代了道德教育。如此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和理论性,使得思想活跃的大学生难以接受,从而对大学德育课程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

德育课堂的主要时间用于基本政治理论的宣传和解释,不重视相关德育信息的更新与补充,德育内容无法解决当前的社会道德问题,忽视了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需要,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大学生一直无法学到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知识,无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3、德育方式的僵化

一直以来,大学道德教育一直流于形式,成为纯粹的道德说教。以往的德育模式一般由教师引发课程议题,通过一系列的演绎归纳等过程,使学生习得道德知识,督促学生背诵记忆,形成道德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