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合集下载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解析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解析

德育生活化的内涵解析德育是一个我们都应该重视的课题,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快节奏的时代,坚持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里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其内涵,把德育工作生活化,发挥它的作用。

其一,德育就是要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和认识道德价值,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为指引,走向一个社会责任心强、精神追求高的时代。

德育的核心是教育,要从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教师的引导中体现德育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德性。

其二,德育要以文化的精神为依托,通过文化的传播,让每一个人都接受社会的文明教育,从而达到让我们更臻于完美,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伦理修养,营造一个文明温暖的社会氛围。

其中,娱乐文化尤其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喻化的手法也更容易将道德传播到更多人面前,故而,利用娱乐文化传播德育精神将发挥起良好的效果。

其三,把德育工作生活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形成有效的德育结构体系。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接触到道德的知识和典型的行为,努力令孩子们用正确的观点来审视这个世界。

其四,要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如服装要正式整洁;语言要文明、有礼貌;处事要考虑他人而不是自我;处处要守礼节;衣食住行都要加以注意;社会活动中应符合道德规范,以合理慷慨和真诚待人处世,保持平等互助、友善宽容的道德操守,以彰显我们的责任心和人格魅力。

以上就是本文对德育生活化的内涵解析,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德育,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从身边每一件事情做起,用自己的行为习惯,激发全社会的社会责任心,营造一个文明秩序的和谐社会环境,以共同构筑我们的道德体系,促进全社会的发展进步。

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

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

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德育,是指对于个体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准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德育应该如何生活化、品格言行化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的内容,并阐明其重要性。

德育要生活化,就要贯彻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场所,而德育也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品德修养的榜样,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中展现出道德的典范,让孩子能够接受到身教的熏陶。

在学校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德育教育不再是一堂堂枯燥的教育课程,而是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德育的熏陶。

在社会中,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都能够感受到德育的力量。

德育要生活化,就要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品格。

个体的道德品格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处世态度。

培养个体的道德品格,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注重培养个体的诚实守信、自律自爱、守法守纪等基本的道德素养。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个体的德育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品格。

只有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使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品德高尚。

德育要生活化,就要让德育走进人心,成为每个人内心的信念和追求。

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使人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秉持正确的道德观念。

要让德育走进人心,就需要通过教育和文化的熏陶,让人们在心灵深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只有让德育走进人心,让每个人都深刻地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品格言行一致,使德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每个人的内在追求。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

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

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是指把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言行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德育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让学生们明白做一个有品德的人是值得追求的目标,需要从细微的事情做起,从言行上做起。

只有让学生们懂得德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品行就会随之产生改变。

关于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我们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美好,善良,真诚,助人为乐等积极情感,以情感驱动行为。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爱心公益活动,组织义工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给予和关爱的快乐和幸福,培养学生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德育主题的班会、讲座、主题班会、家长会等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重道德操守,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这些活动中,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们做德育主题的讲座,让学生们在生动的案例和故事中认识到美好品格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德育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德育的力量,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做一个有品德的人的快乐与幸福,让学生们内化这种感受,形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德育教育,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老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和关怀,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人。

在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的过程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可以与家庭、社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学校也可以加强与社区、家长、社会团体等的协作,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值得强调的是,德育生活化品格言行化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

学校德育生活化模式

学校德育生活化模式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模式探索摘要:传统的学校德育由于与生活相脱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道德的领悟问题,也没有真正形成道德行为上的自觉,难以让青少年融入其中,并与之契合形成高尚的人格,这与学校德育的出发点相违背。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并积极建构学校德育新模式。

如果将德育生活化,则将大大增强德育的亲和力,增强德育的实践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这是相对于传统德育的进步。

关键词:学校;生活化德育;探索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有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道德教育与生活相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粹道德知识的教育,不顾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必须为生活服务这一事实,把德育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由教育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形式一味地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再加上唯智主义的影响,使道德教育完全忽略了道德个体的内在需要、生活目的和主体道德体验等,遮蔽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

当代德育只有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重新散发其育人魅力并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弊端传统的学校德育存在诸多弊端。

传统的学校德育与生活相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简单化为道德知识、道德理性的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对个体生活的意义,单纯从规范出发去要求学生,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其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

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大弊端:1.德育价值理念上的社会本位观传统的学校德育片面强调其价值上的社会本位观,把学校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过分强调社会取向,把“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作为核心的德育目标,忽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即德育对个体的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主要包括个体的生存功能、发展功能及享用功能。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也超越和脱离了现实的历史条件,这种在理想化、圣人化的德育理念指导下的德育工作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
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德育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实践和创造性 思考,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
发展和变化。
德育生活化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衔 接。通过将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 合,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 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 教育计划,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 。
04 德育生活化的意 义与影响
德育生活化的意义日常生活,使学生们在 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 德素养。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生活化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德育教育模 式,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推 动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德育生活化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德育生活化的定义与重要性 • 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 德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影响 • 德育生活化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 结语
01 德育生活化的定 义与重要性
德育生活化的定义
德育生活化是指将德育教育融 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生活 中的点滴实践来实现德育教育
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生活化能够将德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们在 亲身参与中感受到德育的实际意义,增强德育教育的实 效性和针对性。
德育生活化的影响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生活化,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德育生活化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
德育评价体系完善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而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生活化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学生正处于生活的初步认知阶段,他们更容易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来接受和理解德育教育。

本文将就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提倡榜样引领小学生在德育教育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榜样来引领他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德育明星”、“道德楷模”等称号,来表彰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全校学生的榜样。

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上的模范人物或者优秀的家长,来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案例和经历来学习。

榜样引领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德育教育,从而自觉地去践行。

二、开展生活化的主题活动生活化的主题活动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活动,比如爱国主题、环保主题、亲情主题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

这样的活动能够拉近学生和德育的距离,让他们在活动中对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情感化的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德育课程中,学校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影、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让学生对一些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情感化的德育课程,学生能够在情感上接受德育教育,增强对德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愿意主动践行德育规范。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德育实践课程,比如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际中去体验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应有的道德修养。

四、班级生活化管理班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的生活化管理对于小学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班主任、班干部等可以通过班会、班级卫生等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做事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关怀,对学生的成长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

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

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教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逐渐深入人心。

但是,很多人还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这篇文档将从概念、特点、效果等方面阐述这个概念。

一、概念“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着一种崇高的道德理念,将其内化于心,使其成为行为准则,同时也是通过德育教育手段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其教育作用的过程。

二、特点1.普及性: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是普及性的。

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年人、儿童,只要是社会人,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道德准则,践行自己的道德信仰。

2.自觉性: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是自觉性的。

它要求人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将道德履行作为生活常态,这种自觉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更好地实现自我约束。

3.生动性: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是生动性的。

它要求人们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生动有趣的德育课程,来吸引、引导人们去实践自己的道德信仰,推进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三、效果1.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可以有效地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通过推动人们在生活中践行道德准则,可以使人们在情感上更好地感受到道德的魅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2.增强社会责任感: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人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可以通过内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道德责任感会让人在思想上更加关注社会公众利益,实现更广泛的社会调节机制。

3.促进人际交往: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可以促进人际交往。

它通过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他人利益,秉持善良、真诚的表现形式,有效地塑造了和谐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从而帮助人们拓展了社交范畴,提高了生活质量。

四、结语“德育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德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可以通过去除社会上积弊、促进和谐共处、提升国民素质等方式,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体系,在实现社会变革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美好的元素。

新课改下,尝试德育生活化

新课改下,尝试德育生活化

生活过程 ,每个人 思想品德 的成长往往 源于对生活的感悟 ,以及在 生活 中形成 的对 道德 要求 的认 同。一个人 的 日常行 为可 能是件很小 的事情 ,但可 以反映 出 个人 的修养 和素质 。因而 ,我校在德

2 、德育 内容要从 学生的思 想实 际 出发。我们既要 了解一般学生 的一般情 况 ,还要 了解 特殊 学生的特殊思想。根 据学生的不同思想现状 ,追根溯 源,寻 求根本 ,找到教育学生的结合点。
定基 础 ,德 育 目标应 当源于 学生 的生 活 ,应 该 贴 近 学 生 的 生活 实 际 ,让 学 生 不觉得 目标可望而不可及 ,而是通过努 力 能 做 到 的 。 此 , 制 定 出 有层 次 的 、 因 要 循 序 渐进 的 、具 有可操 作 性 的德育 目 标。
( 二)德育 内容要来 源于 生活 。 1 、德 育 内容 要遵循学 生的年龄 特 点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符合他们 的心理特点 ,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 ,不
育生活化 的实践 中,将培养学生的 良好 习惯作为重要 的德育工作。 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养成 良好的 习惯 ,是未来社会每个

3 、德 育 内容 要从社会 实际 出发 , 考虑社会 这个 大环境。当今社会已经步
入了飞速 发展的信 息时 代 ,正进行着前 所未 有的多方 面、多层次的变革 。社 会 上鱼 龙混 杂, 积极 的、消极的 、 先进的 、 落后 的、高 尚的、低级 的,泥沙俱下 。 我们既要坚持正面教育 ,用社会 中的新 鲜事物和先进事迹 、光辉人物来感染 学 生 ,影 响 学 生 ,还 要 引导 他 们 一 分 为 二
以成年人的眼光去审视他们 的思想 ,蹲 下身来使 他们接受我们的教育 。

回归生活,感恩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回归生活,感恩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回归生活,感恩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发布时间:2023-03-08T09:01:35.022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21期作者:刘徐娟[导读] 小学生时期正是建立正确三观的初始阶段,思维活动和身心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刘徐娟徐闻县西连镇龙耳小学广东省湛江市524147摘要:小学生时期正是建立正确三观的初始阶段,思维活动和身心发展逐步趋于完善,正因如此,小学班主任应该认识到此时道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增强道德教育,给小学生他城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生健康思维习惯的养成,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适时对班级开展德育教育,让德育工作生活化、平常化,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受到启发。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小学班主任班主任教师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肩负着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

就目前的形式而言,仍然有部分班主任没有明确自己的教育职责,依旧以完成教育部门安排的教学任务为全部工作内容,并没有适时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更没有适时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这将会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还有一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为之实施行动,没有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从而导致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

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制定合理德育方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教育渗入到生活当中。

一、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1.有利于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生活中处处都可作为德育教育素材,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用心去体会发现。

教育是为了实际生活所服务,不能将教育与生活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若是将这两者单独区分开,那么就失去了教育工作的意义。

因此,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回归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1]首先,教师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从细微的生活当中开展德育教育,丰富德育教育形式,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细节。

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在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

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加生活化、接地气、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初中可以采取一些途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1. 加强团队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可以开展校级、班级或社会实践活动,如农村环保行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价值。

2.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农村文化活动、农村发展项目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建设德育实践基地。

通过农村初中建设德育实践基地,创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德育环境,如农田、农具馆、农村博物馆等,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学习、感受、实践德育。

4. 设计有趣的德育主题活动。

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一些有趣的德育主题活动,如德育经典剧目表演、德育知识竞赛、德育故事讲解等,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

5. 寓教于乐的德育教育。

在农村初中的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德育教育的元素,如通过语文课讲解经典名著中的道德观念,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等,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6.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组织家访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德育起到榜样的作用。

7.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开展农村初中学生社交技巧培训,教授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礼仪,让学生学会用友好、礼貌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8. 弘扬农村文化价值观。

在德育教育中,要注重传承和弘扬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优秀价值观,如农耕文化、孝道文化、家族观念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农村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对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认识和思考

对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认识和思考

02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和 问题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
德育课程设置丰富
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覆盖了道德、礼仪、法律、历史等多 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德育活动多样化
学校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志愿服务、文化节、艺 术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德育生活化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 情感和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
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德育生活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生活化可以促进学校德育 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学校 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德育生活化可以增强学校的文 化氛围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 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 力。
德育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 使命感。
德育生活化强调将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感悟并 内化道德观念。
德育生活化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
德育生活化的特点
人文性
德育生活化强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 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个体 差异,体现了人文关怀。
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德育生活化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德育生活化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 和提升德育生活化的质量和水平。
06
结论和展望
对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认识和思考总结
德育生活化是教育的核心
德育生活化是一种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学生在生活中 的体验、思考和行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总结我们都知道,幼儿期是幼儿良好品德养成最关键时期,它将对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提出了德育教育目标,其中讲到一条很重要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并且针对这一目标作出了更具体的诠释:“现代中国人”需要有合作的精神,必须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

很显然,他的这一教育思想又和我们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观其现状,如今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笼罩着不少的年轻父母。

现代的幼儿更多的只会索取爱,而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爱;再者不能关心同伴友好合作,并且有时表现得自私,独霸的心理强烈;在爱劳动意识方面也比较淡薄。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将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

同时这也是让幼儿长大后,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做人,学习生存,克服不良得品行表现,塑造完美的人格,以便经得起未来的竞争和挑战。

德育工作有其特有的的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德育内容很广泛,我从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出发,考虑到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因此品德认识和情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品德行为中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等特点,我以陈鹤琴先生“生活化”的教育理论和新《纲要》为指导思想,从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上展开了生活化的德育尝试。

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德育教育的素材与契机,并力求将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生活化。

1、情感教育,谈到情感教育,学会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新《纲要》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指出:“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于是,我们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系列相关活动。

如“三八”妇女节,开展“我的好妈妈”主题教育活动,例如:语言活动《夸夸我的好妈妈》,音乐活动《不再麻烦好妈妈》,及美术活动《画妈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自己的妈妈有了较为全面、完整地了解,认识到妈妈工作的辛苦,一种爱妈妈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从爱妈妈的角度出发,组织谈话课,引导幼儿热爱爸爸、奶奶、爷爷等其他家庭成员。

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德育教育越来越成为了学校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与传统教育相比,德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

因此,在德育教育中,生活化教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化教育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体验和行为作为教育的内容,给学生提供更真实、更具体、更直观的教育体验。

生活化教育策略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实践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谈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营造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积极参与的教育方法。

生活中的情境教学方式最为直观、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在德育教育中,可以针对某些常见的道德问题,通过设计情境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如班级里存在的小组合作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团队活动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学习;在乘车的普及过程中,可以模拟公交车上发生的突发情况,创造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引发学生的身体安全意识等等。

二、游戏教育游戏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娱乐方式之一,游戏教育也是一种生活化教育策略的手段。

游戏的功能在于让孩子在活跃的游戏场景中盲目地认知到生活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同时还可勾画出孩子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比如一个简单的道德教育游戏,引导孩子认识“良好习惯”,可以制作一版打印良好习惯卡片,让孩子们知道好习惯的具体体现并互相交流;游戏过程中触发积分、公示成绩等激励机制,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寻找快乐、安全、合法等识别标准。

三、讲座教育讲座教育是另一种生活化教育策略,可以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道德方面的知识。

“好传统文化,好伦理道德”等类似的讲座课程,是生活化教育策略中的一部分。

这类课程通过展示历史、包括亚洲传统文化、中华道德等,以及一些现实案例如「过马路不看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等,引导学生了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教育方式也可以有所不同,如语音讲座、图片讲座等,从不同方面让孩子们接受不同形式的道德教育,不局限于课本知识。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符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的德育工作甘肃省酒泉市第五中学柴发 735000一、德育理念---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离开父母,在校期间需要生活自理。

我校积极探索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树立“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德育理念,建构了“课堂教育、活动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不是高高在上、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

“德育生活化”是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基本的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向;“生活德育化”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贯穿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追求道德生活。

二、德育模式---育管并行、教育在先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预防问题的发生。

我校德育工作探索“育管并行、教育在先”模式,把教育引导放在前面,管理跟进。

我校把理论教育、活动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建好班集体、团支部、年级组、学生公寓、政教处、道德讲堂、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学校文化设施等德育阵地,有效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标、规范行为、提高修养。

管理跟进,加强监督,制定并逐步完善管理奖惩制度,先后出台了《酒泉第五中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酒泉第五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酒泉第五中学德育岗位职责》、《酒泉第五中学安全管理制度》、《酒泉第五中学教师德育考核办法》、《酒泉第五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

三、德育保障---“4234”德育工作机制为了保证“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德育理念的有效贯彻,实现育管并行的目标,学校逐步确立了“4234”德育工作机制,即4级会议:政教例会、班主任例会、值周教师会、学生教育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自上而下的谋划、安排;2个系列的活动:以教师为主的德育研讨交流实践活动和以学生为主的德育实践体验活动;3级督查:为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由学校领导、值周教师、学生干部对各级各类德育工作和活动情况进行督查;4级评比:通过周评比、月评比、期评比、年评比,对班级、年级组德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纳入学校整体绩效考核。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品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是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和领悟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养和能力。

下面我们将谈一谈关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相关内容。

1.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载体,以德育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让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学生在感悟、体验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能力。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激发学生爱国爱民族、善良宽容、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良好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养。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包括情感教育、观察引导、角色培养、实践体验等。

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担当等品质;通过观察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各种社会现象和行为规范,锻炼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角色培养,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感悟,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领悟不同的人生道德规范;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提高道德素养和道德能力。

1.注重日常教学中的德育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老师可以在班会、课堂上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感悟中认识和领悟道德规范;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德育题材,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2.利用课外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德育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课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道德品质;组织一些道德模范校外参观活动,让学生感受身边一些普通人的伟大。

探讨幼儿园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2)

探讨幼儿园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2)

探讨幼儿园德育生活化的对策一、前言德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德育工作是以实现幼儿教育目标为目的,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品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以及提高其自我的修养和素质等。

幼儿园德育的实施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在幼儿园德育中更好地贯彻生活化教育,提高幼儿的德育水平,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接触集体生活的地方,受到生活的熏陶和影响。

因此,幼儿园德育生活化是建设和谐园区、构建教育生态环境、提高幼儿的内部素质、培养品德态度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1、促进幼儿德育的全面发展幼儿在幼儿园内的生活中,通过开展多样的生活化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公德心、家庭美德观念、劳动礼仪、健康饮食等各方面的素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观念和品质表现,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非常有益。

2、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生活化教育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将幼儿处于模拟和实践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

3、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幼儿园德育生活化教育可以促进幼儿与老师、其他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幼儿园师生的良好关系,增强幼儿园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幼儿园德育生活化实施策略1、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组织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和要求,围绕实践活动主题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结合具体例子或实事加以说明,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实用性。

2、注重知识的渗透幼儿德育生活化教学中,需要注重知识渗透,将知识贯穿于幼儿园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使知识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做生日蛋糕的时候,可以教会幼儿有关在讲卫生和口感、色彩、理性架构等相关常识等等。

3、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教育中,德育生活化实践活动就是为了使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健康和坚定。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育对策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育对策

2019第5期下(总第301期)Z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小学德育生活化教育对策刘海明为了较好的体现出德育的重要作用。

教师应采取德育生活化教育的策略,有效地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德育生活化的德育教学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也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当中。

而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能够以其影音结合的特点,将德育知识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与教育。

例如,在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如果教师仅仅是依据课文内容进行灌输式的教授,学生很难学习与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播放现实生活当中的购物实例,在购物视频当中,可通过两位消费者到小超市购物的实例。

在这两个购物的生活实例当中,其中的A 与B 两位购物者同在一家小超市购物,A 购物者购物之后,未向小超市索要相关的消费凭据(购物小票),当他分析所购买的是过期食品时,就向小超市提出合法的索赔,但是,小超市以未出售过这样的过期食品为由,拒绝向他进行赔偿,他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此问题,也因为不能提供相关的购物消费凭据,消费者协会难以认定此过期食品是否是由这家小超市出售,因此,不能依法支持他对商家提出的索赔。

而其中的B 消费者,也同样购买到了过期食品,但是他在购物时,因为向小超市要相关的消费凭据(购物小票),当他发现是过期食品时,在向商家提出索赔要求时,商家立即向他进行了相关的赔偿。

通过这样的实际案例,能够让学生认知与了解到消费者应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与相关的购物知识,才能在消费维权时,能够确保自己的合法的消费权益。

通过这样的生活化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意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创设生活化的德育作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开展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时,想要深化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必须在授课之后,布置给学生一些生活化的德育作业,从而让学生围绕这些德育作业教学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由于这样的生活化德育作业,大都是一些生活当中的实例分析与研究,因此,学生德育这样的具有趣味性的德育作业,会较为感兴趣。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德育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涵养和塑造,是小学教育的基础。

生活化教学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将课堂德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贯彻德育观念,从而实现课内外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针对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生活化教学是将道德教育和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观察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德,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能力。

二、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小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情感态度会影响他们的道德发展。

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感情,塑造良好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注重生活化小学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和课程设计应当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例如,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搞活动,或直接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从中感悟并修正自己的行为。

四、多种形式的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多样,教师可以借助家长委员会、学生会、校内组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意识,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教师应当丰富自己的德育知识教师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推动者,需要在生活化教学中掌握丰富的德育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因此,教师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

希望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并不断探索创新德育教学的有效方式。

学校德育生活化——让心灵成长与生活同步而行

学校德育生活化——让心灵成长与生活同步而行

德育与 一般 性的知识 传授 、教学技巧不 同 ,它是心灵 的塑
造 、 品格 的培 育 、行为 的养成 ,所 以不 能把 德育封 闭孤 立起

来 ,也 不 能 把德 育 政 治 化 和 口号 化 , 而 应 当 将 德 育 工 作 由静 态 人 文 关 怀 ,与 学 生 融 洽 相 处 ,构 建 教 学 相 长 的 自然 生 态 环 境 。
的心 灵 ,让 青 少 年 “ 人 ” 。 要 完 成 这 项 光 荣 而 艰 巨 的任 务 , 成
青少年 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 长 ,这 既是班主任 的责任 ,更 是班 弦 ,让 正直之举 、同情之 心成为他们生活 中再正常不过 的 自觉 主任的幸福。 怎样 走进他们 的心灵世界 ,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 行 为。如 :我校在2 0 年 1 月开展的 “ 09 1 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 ”

教育 是心灵的艺术 。班主任首要 的任务是塑造青少 年美好 使学生成为学校德育 工作的主体 。学校的德育实践 活动 充分 与 学 生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相联 系 ,增加道德人文关怀成分 ,善 必须走进学 生的心灵 。培养青 少年求真 向善趋美 的心灵 ,引导 于在最现实 、最本质 的生 活中 ,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善 良之
转变为动态 ,由 “ 、大 、空 ”转变为 “ 、小、实” ,由抽 这种特殊 的德育 “ 远 近 场” ,使师生心 畅意舒 ,犹如驶进了一个温 象转变为具体 。让学 生在做 中感悟人生 ,在 活动中接受教育 , 馨 的港湾 ,美的情感在愉悦与快乐 中升华 ,好的品格在 轻松 与
使德育工作鲜活 闪亮 ,富有魅力 。 六沟高 中的 “ 育生活化 ”,就是将德育融人生 活之 中, 德 融入学生心灵成 长过程 的始终 ,让学生在具体 可感的生活 中如 春 苗小树般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一、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没有文化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

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尤其重要。

学校德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告诉我们,德育始终是学校的首要工作。

我以为德育更是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传统德育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惯有的品德教育流于说教,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存在着很多弊端。

其主要表现在:
1、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五育之首,而且也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智育为重。

现有的学校德育也大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如思品课就是如此,学生学到的道德知识,是否真正能学以致用,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打个问号。

2、德育评价方法、途径单一,缺乏灵活性。

一直以来,思品课的考试都以书面为主,评价学生的品德时主要参照该学生在校的表现,根本不考虑学生在家庭中、在社会上的真实反映,根本不考虑学生德育能力的成长。

3、德育内容有些已与社会生活脱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封建主义的教育已经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部分内容也有着传统文化的烙印,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急待改进。

三、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实社会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原有的学校德育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立足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生成,德育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

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困惑。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因此,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德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情操的人。

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

正因为这样,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

这些目标应该是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

(二)德育内容缘于生活。

1、德育内容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我们既要了解一般学生的一般状况,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思想,要追根溯源,寻求根本,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2、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只要这样才更易于学生接受。

3、德育内容更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考虑社会这个大环境。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在家庭和社会中生活、活动、学习等,社会是个大熔炉,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先进的、落后的、高尚的、低级的,泥沙俱下。

我们既要坚持正面教育,用社会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社会上的诸如腐败、贪污、行贿受贿等消极、落后甚至是丑恶
的现象。

(三)德育方式实现变革。

1、注重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式比较注重说教,这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就主张,道德教育应通过学生生活和各种教学来进行,应该强调组织儿童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道理,如果您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表示它。

”我也非常赞成这种观点,任何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只能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进行。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激发相应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责任感等。

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接受的道德知识才能转变为自身的思想道德,才能培养道德能力。

2、注重自我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个性的核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他们一定会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完善自我。

3、充分发扬民主。

传统的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居高临下,他们高高在上,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德育工作者要放下“为师”的架子,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和对立情绪。

在德育过程中,尽可能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能俯下身子和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成为与学生共同探讨的伙伴,真正达到教育的民主,
4、重视环境的熏陶作用。

环境育人,学校的一草一木,精心布置的长廊,构思巧妙的板报,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图片、资料等,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何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呢?我以为要着力优化校园环境,建立健康的舆论环境,建设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学校生活环境,发挥环境的人文教育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自我教育。

另外,家庭环境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四)德育途径多样化,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

传统的学校德育途径单一,无非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晨会课等主要渠道进行思想教育,这已经远远滞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多方接受信息的来源,我们既要利用传统的德育途径,发挥传统德育的优势,又要挖掘德育的新途径,使得德育与时俱进。

1、发挥传统德育中教师的垂范作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与学生每天相处,在课堂上、操场上、走廊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崇高的职业道德都耳濡目染,感染着学生,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有所作为的人,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

2、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的教育,它需要三方面的齐抓共管。

学校德育要力争社会化,生活化,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这三者只有同步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能力。

3、发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当今时代,历史的车轮已经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尤其是因特网的发
展,它使地球成为了村落,人与人之间一下子缩短了距离。

它与电视、广播、报纸给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畅通的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接受大量的信息资源,丰富知识;另一方面,一些无用的、错误的、落后的信息也冲击着学生的身心。

学生接收着多种多样的信息,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这对于是非辨别能力还不够强的孩子,无疑是一种考验。

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媒体营造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满温馨、友爱、诚实,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好坏,提高道德识辨能力。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网络已经深入人心,网络社会、信息时代的开放性、共享性、平等性、多元性,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新途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德育教育的新课题。

我们应该加强网络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总而言之,时代在发展,德育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紧跟时代的步伐,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通过何种途径,只要能真正发挥作用,有成效,就是最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