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传统——以读书入仕现象为中心的考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传统——以读书入仕现象为中心的考察

城市设计学院刘畅2012302180381

摘要: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极其活跃的阶级——士人阶级,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在唐宋之后,儒家思想强有力的渗入到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之中,几乎所有的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跻身士人阶级,进入官场。之一现象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当代社会中虽然早已不宣扬单一的读书入仕思想,但是努力读书然后有一番作为的观念任然存留于我们的社会之中。本文就以传统读书入仕思想对现在读书人的影响为中心进行讨论。关键词:读书人入仕儒家思想书院

多数人认为读书入仕的思想来源是孔子,论语中有云:“学而优则仕”。其本意应该是读书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它的意思变为读书读的好就应该去做官。这样说来,“学而优则仕”与“读书做官论”其实是两码事,本不相干。从历史事实来看,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上并没有科举考选制度,贵族与平民之间壁垒森严。官吏主要是世袭的。有极个别平民甚至奴隶被任用为官吏的,也多出于别人的引荐或个人的自荐,属个别或偶然的现象。读书人想通过读书来跻身贵族阶层,或者走上政界,希望是很渺茫的。到了汉代,官员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如“举贤良方正”、“举孝廉”等;魏晋之后,又实行九品中正制。这种情况下,“读书”与“做官”并没有直接关系。直到隋唐时期建立了科举制度,读书和做官才算真正联系起来。

如此说来,在科举制度之前,古人“仕而优则学”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学而优则仕”的可能性却很小。那么,科举制度之前,古人读书、学习、做学问,不能直接谋求官职,会得到什么好处呢?换言之,其读书的动力何在呢?

原来,古人读书有成之后,虽然不能直接做官,但却可以跻身于“士”的阶层。当时的人民,被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四个阶层中,“士”的地位最高也最受到人们的尊敬。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形成以后,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也有了自己的社会能量。像“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等等,就体现了士族的价值观念。“士”之间可以集会结社,诗酒唱和,研究学问,甚至成为流派。“士”当中那些出类拔萃者,往往有着很高的声望,有时对政界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官员甚至君主也对他们给以相当的尊重。当其中不乏有被统治者礼聘为上宾,授之以官职甚至倚之为臂膀的。如姜子牙垂钓于渭水,被周文王聘请去做军师,成了西周的开国元勋;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被刘备聘请去做军师,成为蜀国的丞相等等。这类为家国天下为己任的际遇,一直是历代读书人所追求的。

到了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之后,从制度上打开了读书人通过勤奋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而走向政界的道路。读书好就可以做官成了一种社会现实,也成了一种普遍的观念,人们再说“学而优则仕”的时候,其意义就发生演变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读书人可望可及的梦想。只要学习优秀,不问出身门第,就可以中举人进士,就可以入朝做官,从用人制度上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的进步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为官员队伍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后备军,而且在于使出身平民的知识分子有了可能的进身之阶。科举制度,以“学优”为唯一标准,这在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公平和公正。当然考场舞弊的情况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可以另当别论。正因为科举

制度的长期施行,才使得后来被误读了的“学而优则仕”深入人心。这种观念,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自然是巨大的。

除去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还要说回传统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提出,后来在汉朝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在宋明时期不断被改革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了解且深受影响的思想。假如我们在汉朝所确立的正统思想不是儒家而是其他学说,例如道家,法家……那么我们今天还会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吗?

我们知道儒家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之中是最为功利的一家讲究入仕,孔子本人也是游走于各国希望能够出将入相。如果正统思想为道家,那么大家可能追求更是一种个人的兴趣,淡泊致远的品德,读书的目的也只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说儒家思想中本身就有对“上进”“做官”“成就”有一定的追求,而这也是千百年来社会对我们所有读书人所做出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学校在形式和内容上,较多地搬用了苏联的东西。但在国人读书学习的目的上,却不可避免地带有科举时代以及民国时期“读书做官”的浓重痕迹。在培养和选拔功能合一方面,和旧社会的学堂则在某种程度上是类似的。应该是“有教无类”的学校,在入学的门槛上却于考试成绩之外设立了政治审查之类的关卡;而学生在大中专学校里只要能够毕业,就会成为“国家干部”,得到一份工作,领取一份工资。好在我们的国家十分庞大,各方面需要的人才很多,所以,国家包分配的制度能长期延续执行。经历了“文革”,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恢复高考后仍然可以较长时间由国家包分配。这种长期延续的分配制度,使“读书做官”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当然这里的“官”已经不仅仅是政界的公务员,还包括各种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读书做官”的思想观念,尽管在“文革”中曾被大加批判,但却依旧遗留到今天。

现在,我们的社会中虽然不提倡一种单一的“读书做官”思想,但是社会对读书人的要求依然是以家国天下为己任,通俗的来说就是我们要承担起社会中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周恩来的“要中华崛起而读书”,再到今天的社会之责,读书人兼济天下的思想从来就没有断过,只不过在传统社会中,只有做官才能拿到话语权,决定权,所以读书人都追求与做官,现在我们各行各业都有执牛耳者,所以读书人的追求变得更加多样。

我认为“读书入仕”的这一思想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曾经有人批评过这一理论,人为多数人想要“做官”的目的,一开始就不对。儒学培养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出仕”担任公职,必须仁爱人民,热诚公务,尽忠职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可以“杀身成仁”。但是如果只是追求做官,那么可能存在过于功利的目的而导致腐败等一系列的问题。其次“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使读书人丧失了两个最重要的人格品质:一是读书人的独立人格和思想自由,二是“为学”应有的形而上学的不懈追求;“学术”以追求真理为依归成为不可能之事。在古希腊传统中,为发财而追求知识是愚蠢而可耻的想法。柏拉图创办雅典学院,他的弟子中有人学了一些数学公理后,问老师学这样的学问是否可以赚钱,柏拉图听后让人给这个学生几个钱让他赶紧滚蛋,原因是这样的人根本不了解求学的目的,也不配成为学者。这种传统在千载之后的文艺复兴时代再次复活,成为近代科学产生的重要前提。

宋代思想家陆九渊,应朱熹之邀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演《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痛切地谈到了这一点。

陆九渊指出:一些人揣摩上级的喜好厌恶,削尖脑壳往官位上爬;当官以后,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