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真题、解析、立意、范文

2023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真题、解析、立意、范文

2023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真题、解析、立意、范文

题目: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 字

解析:

本题材料简单明了,属于新材料作文,题目规定以探索世界是否因为好奇心为主题,旨在加强考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材料中表明了两个主体,探索世界和好奇心,但是着重要考察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材料的这句话已经包含了它的深意,第一是探索世界需要好奇心,另外一个则是探索世界除了好奇心,还有没有其他因素?显而易见,后面一个利益才是本题的重中之重,本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探索世界还需要哪些因素?比如不同的人群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对于学生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欲望,探索世界的“欲望”,对于世界的热爱,对于世界的渴望,也会推动我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

所以,本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探索未知世界,探索对于未知世界探索的动力,不仅需要好奇心,还要有对于世界的“探知心”。

写作思路(立意):

立意确定

1、探索世界需要有对世界的欲望。

2、好奇心是探索世界的原动力。

3、热爱世界才能更好的探索世界。

4、探索世界离不开冒险和牺牲。

5、探索世界动力分析。

写作素材

1、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火的发现和四大发明。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哥白尼发现“日心说”,瓦特观察水蒸气,进而改良蒸汽机。

3、攀勇珠峰,探索世界:夏伯渝和孙宁。

4、中国航天精神:桂海潮、景海鹏等。

5、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二维码支付、网上购物、共享单车。

2023年 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范文

2023年 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范文

题目:探索陌生世界,好奇心是唯一原因吗?

人类天生就对未知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驱使着我们不断去探索陌生的世界。然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就足以让人愿意去冒险、去探索吗?在我看来,这并非唯一的原因,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人类的本性决定了我们渴望了解周围的世界。从史前时代开始,人类就不断地迁徙、探险,以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这种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冲动一直延续至今。正如诗人所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我们仍然希望能够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

其次,好奇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我们面临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适应、去学习,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和创意。比如,当人们第一次接触到电子设备时,他们可能会想方设法去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最终催生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样地,当人们踏上月球时,他们不仅带回了宝贵的科学数据,还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无限想象。

此外,探索陌生世界还可以带来个人成长和心灵的满足。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不断地克服自己的恐惧和犹豫,这种过程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同时,当我们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时,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心灵上的满足往往比物质上的收获更加珍贵。

当然,好奇心并非唯一的原因。有时候,人们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为了名利、为了追求更高的地位等原因而选择去探索陌生世界。此外,还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内心的孤独和空虚而选择去寻找刺激和陪伴。

总之,探索陌生世界是一种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当然,我们在追求这种体验时,也要注重安全和文明出行,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020届上海市各区高考语文一模(期末)作文题专题汇编Word版

2020届上海市各区高考语文一模(期末)作文题专题汇编Word版

2020届上海市各区高考语文一模(期末)作文题专题汇编

Word版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考一模(期末)作文题目解析

语文试卷

1.[2020·静安]阅读下面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70分)

1318年,王冕八岁,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2018年,王晃二十岁,大二学生,他不想去听课,每月花一千元雇佣同学替他去听课,应付老师的点名。

【写作助手】如有困难,可参考下面表格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立意的必备条件)。

【例文】

勤奋学习,刻苦奋进

学习贵在勤奋,虽然有时也会失败,但也不要放弃,让我们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

无论在事业上、生活上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但往往不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没有勤奋地工作、劳动造成的。

事业的成功来自勤奋。高尔基曾说过“天才出于勤奋。”此话当真不假,马克思的《资本论》、司马迁的《史记》、歌德的《浮士德》等传世佳作,都是作者勤奋刻苦的体现。马克思辛勤40年,踏凹图书馆的地板;司马迁20出头便开始周游四方,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歌德竟苦心搜集了58年的材料。这些作家及他们的作品都已家喻户晓——这就是上帝对他们的辛勤工作的最好的回报勤奋,就能获得工作的成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的硕果来自勤奋。残疾人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他们勤奋锻炼,没有手的就试着用脚用嘴写字干活,弥补了生理上的缺陷,和平常人过着同样幸福的生活。他谬得很充实很有意义,不是靠自己的勤奋创造的吗?

“用着的钥匙永远光亮。”这是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要人们永不停息地工作;反之,就正如克雷洛夫说的那样:“有了天才不用,天才一定会衰退的而且会在慢性的腐朽中归于消灭。”宋朝有个神童方仲永,他5岁便能写一手好诗,由于名气渐大请他作诗的人也就越多,其父见有利可图,于是每天带着他四处作诗收钱,不让他继续勤奋学习以致后来方仲永才学枯竭,渐渐沉没于众人之电一个文学的新星,就由于不勤奋而夭折又由此看来,无论怎样的天才,只要不勤奋学习,势必会变成无知的人。这同无论多先进的机器,只要不用就会生锈变朽,是一样的道理。

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了,本文整理了上海作文题目以及范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范文:你,是哪只“蝴蝶”?

疫情期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一位年轻人在车间,拿着满堆的口罩,嬉皮笑脸地擦拭着自己鞋子。这视频流传后,很多网友表示非常愤怒和不理解。

厂方解释:“这是工厂调试机器,物料都是测试的,不是产品,没必要这样大惊小怪。”

面对这件事,人民网发声:要一查到底,依法严惩。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就是在这样“意想不到”时发生了,因为,视频“点击率”的飙升,这个“短视频”一下子产生了“全球效应”:某些国家,因此质疑中国口罩的标准与安全性;某些国家,就此宣布停止从中国进口口罩,原先的合同作废;某些国家,趁机造谣惑众,以此为佐证,给“中国制造”抹黑。

我想,这一连串事件的发生,这位年轻人是绝对“意想不到”的。我就开了个玩笑,我就玩了玩手机,我就上传了个视频。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重大转折”,你担当得起吗?你有挽回的可能吗?

60年前,气象学家爱德华说过“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具有诗意的气象学诠释,道理很简单,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一个不经意的小行为,能引起全球性的连锁反响。

用口罩擦拭鞋子的年轻人,已然成为了刮起“龙卷风”的那只可恶的“小蝴蝶”。这时候,这些口罩是不是废料,已经没有办法作出解释了,因为“风”已经刮了,而且越刮越大,难以停下来了。

【珠溪语文】2020高考上海卷作文命题解读及范文

【珠溪语文】2020高考上海卷作文命题解读及范文
珠溪语文2021高考作文讲评课件系列
2020高考上海卷作文命题解读及范文
陈海峰 徐玲玲
2021年1月8日
【真题再现】
上海卷作文: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
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角度】
角度2:面对“猝然临之、无故加之”到他人,你的认识和思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事难料,无法预测的挫折、不 幸、痛苦、灾难降临到他人时,“你”有何感想和认识?是麻木不仁、冷 漠无情还是因无可奈何而袖手旁观?是无能为力还是施以援手与之共渡 难关? “生存还是毁灭”这不只是哈姆雷特思考的问题,也是“你”应该考虑 的问题。
时值深秋,入夜清寒,静静品着冲绳黑糖奶茶,看看书,听听熟悉已久的音乐…… 时间永是流逝,曾经难忘的回忆都留在内心深处那个暖暖的地方。何必计较太多的无 能为力呢?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一半成长,一半匆忙;一半回望,一半向往;一半无能为力,一半顽固坚持。如此 甚好!
【破解失分点】
(二)、写作任务目标意识模糊 1、写作主体“你”的立场意识淡化,容易造成文章真实感缺失。 2、对问题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体现得不够明显,让文章流于形式,缺 乏针对性和鲜明性。
(三)选材和表达缺少深度 比如说事件无法突出重要转折,没有体现意想不到之感,因而表达 逻辑不够严密,让人无法深入体会到“你”对事物发展进程到底是奋发有 为还是无能为力的态度等。

上海语文高考作文2020_作文700字_优秀作文范文_

上海语文高考作文2020_作文700字_优秀作文范文_

上海语文高考作文2020

高考的复习备考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学生平时的积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海语文高考作文20xx,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上海语文高考作文20xx篇1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以前的自己越来越渺小,视线的模糊,是远方的路在招手。——题记

你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的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降。真应了那句机遇挑战并存。我们在不停的懊恼,没有成功时的得意,我们迎来了失败时,别人的冷眼。多少人想说一句,生活节奏这么快,你们怎么能用,同样的标准来看我们呢?

百花齐放,我亦盎然。

每一段路程起跑的时候,我们平等。这条赛道很漫长,你永远不知道,谁是最终胜利者。你暂时的遥遥领先,永远不能代表你会成为东方不败,可我们已经赢得了足够的喝彩;你只是不够出色,却已尝遍旁人的暗讽。胜利者在春天的花园里开得正艳,平庸者也可占有一席之地。这个花园不论芬芳。

星光黯淡,何似明月

古人思乡为何独钟明月,因为“月有阴晴圆缺”啊。月在天上注视着世间冷暖,千年兜转,她依然没有看懂世界,人心易变。她要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逐渐理解为什么锦上添花永远比不上雪中送炭。

逆流而上,一叶扁舟

心还在?冷暖自知。不愿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尘埃,不愿被绳索禁锢。不在为了一句鼓励而欢呼雀跃,也不会因为别人的针锋相对而耿耿于怀。若天不容,则逆天而行。

十里河花到三秋桂子,素雪皑皑成春风拂面。地狱和天堂只有一步之遥。不要轻易评判是天使还是恶魔。

上海语文高考作文20xx篇2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高分作文评析例文10篇点评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高分作文评析例文10篇点评

★例文1:

走出去,返回来罗素曾言:“多远乃万物之本源。”正如大千世界,古老的华夏文明乃是古埃及、古巴比伦等诸多历史起源中的一支,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该如何认识我们认为自己早已熟识的事物。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走出去”进而“返回来”的过程。

不同事物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认识事物时带有简化作用的偏见的产生。布朗斯说过:“偏见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思考能力缺乏的体现。”我们以“中国味”的大气磅礴定义所有中式风格的音乐,而以西方的小夜曲、圆舞曲最为著名,在不知不觉中便沦为了偏见的奴隶,此时便具有了“走出去” 的必要性。华为老总任正非否定了“自主创新”所带有的光辉,这并非是否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倡导人们避免陷入偏见的泥沼,一再简化前进的目的,而无法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多样,以致丧失了认识自我的感情。

沉重的历史积淀化作包袱,迫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浮于表面,使我们安逸于认识的舒适圈中。失去了交响曲的激情澎湃,我们如何体悟高山流水的悠扬绵长;失去了摇滚音乐的自由舞动,我们如何沉醉陕北民歌的精神支柱。失去了与其他事物的交融与荟萃,我们在认知惰性中越陷越深,正如路遥所写:“当一个人沉浸在温柔之乡以后,就再也难以获得重回风

暴的勇气。”走出去,突破局限,更为全面而理性地看待与认识事物。

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走出去,让我们窥探到一个更为全面的世界。同时,“返回来”的重要性也是应当重视的。若是只管“走出去”那便向鲁迅先生笔下“拿来主义” 所批判的那样所靠拢,只知“进去”而不知“拿来”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我们冲破了偏见与局限的束缚,我们要“返回来”,形成更为深刻的感受。

上海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范文

上海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范文

上海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范文

第一篇: 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蛹之所以能化成美丽的蝴蝶,是因为它经历了痛苦拼搏;蛙之所以能孕育出璀璨的珍珠,是因为它经历了被沙砾折磨的考验;雏鹰之所以能展翅翱翔于天际,是因为它忍受了千万次摔打的疼痛。其实,人也是一样,人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也是因为人经历了顽强拼搏这一过程。

人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美丽的彩虹?不经历艰难困苦,怎能取得辉煌的成就?不经历时间的考验,怎能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挚感情?我们要在经历失败、顽强拼搏的过程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不断前进,在前进过程中努力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直至走向成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他经历了几千次失败,才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钨,为了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他试了几千种材料,做了几千次试验,终于成功了。他的成功是辉煌的,也是来之不易的。他的成功源于他不怕失败、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奋斗过程。试想,如果爱迪生一次失败后,就轻易放弃了,如果他失败100次后,就撒手不干了,那么,灯泡的问世,也就是天方夜谭了,可见,成功,就是一次次失败的过程累加而成的。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也是如此。贝多芬在一次音乐指挥过程中突然耳聋。但他在那以后并未放弃自己的音乐之路,而是更加努力,他在创曲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他在耳聋的情况下创作出了闻名世界的《英雄交响曲》和《命运交响曲》,赢得世人瞩目。贝多芬的成功也源于他不断奋斗的艰难过程。

屈原放逐却著《离骚》;左丘失明却成《国语》,司马迁遭受宫刑,却著成了《史记》……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在经历挫折后,不断拼搏,在拼搏过程中不断进步。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不甘失败,永不言弃的奋斗过程,在拼搏中收获美丽,在拼搏过程中收获成功。

最新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推荐范文

最新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推荐范文

最新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推荐范文

最新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推荐范文

最新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已经出炉,大家都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推荐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上海卷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 (1) 自拟题目;(2) 不少于 800字。

最新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推荐范文

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许多的艰难险阻。面对困难,有的人畏惧,有的人却敢于对它发起挑战。畏惧困难将会使人一蹶不振,丧失自信,从而导致失败;敢于向困难挑战能够增长自信,赢得成功。

畏惧挫折是成功的绊脚石。数学试卷最后几题,许多人因为没有自信,认为自己做不出来,最后真的什么也想不起来,最终不了了之。可事后再去研究时,却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这说明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面对挫折一旦畏惧,便会导致失败,挫折是因为人的畏惧才会愈发地强大。

挫折与成功只在一线之间。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出了电灯;居里夫人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挫折才发现了镭。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敢于面对挫折,敢于向挫折发起挑战。敢于向挫折发起挑战,就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敢于向挫折发起挑战,就是把绊脚石搬到脚下,变成成功的垫脚石。

困难可以完善自我。在被困难打倒时,也就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完善自己,使自身更加完美无缺。所以困难也是一面镜子,挑战困难就像对着镜子化妆,查漏补缺,完善自我。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较为简洁明了。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明确观点,确定立意。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试题解析:

限制性:

1.写作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

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4.文体的限制。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一个人的成长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发展也是这样,面对各种转折,预见和应对正是英雄的用武之地,事物发展的进程看似势不可挡,实则转折背后都是有一些量变的积累的,见微知著和待时应机都需要眼界、气度、胸襟和心力的修炼功力,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推动时势,回看历史风云变幻,正因为有无数志士仁人、民族脊梁的不懈努力,人类文明的进程才会浩浩汤汤,如火如荼。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从向好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探究转折背后人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向坏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思考如何积极应对,消灭灾害。也可以从个体角度、集体角度或国家角度去立意,写个人、集体、国家面对意想不到的挫折、磨难甚至灾难发生时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从个体角度立意,可以思考这句话对自己的启示,要敢于直面惨淡对人生,对抗不公的命运,选择张海迪、史铁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刘伟、朱丽华、陶勇医生等作为论据。从集体角度立意,可以选择华为企业在面对美国技术封锁时启用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面对美国打压阻挠时,积极在其他国家开拓海外5G市场;也可以写海尔、格力等企业当初跌入低谷时如何积极应当等。从国家角度立意,可以写我国面对新冠疫情积极采取措施,遏制疫情,我国如何在美国的打压下超越发展;也可以回顾当初我们在日本侵略时救亡图存、建设新中国的历程等。考生的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当前,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国家地位与日俱增,随着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成功,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心所向,随着北斗、5G等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任何围堵和制裁都将自取其辱,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指日可待。

上海市奉贤区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及范文精选

上海市奉贤区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及范文精选

上海市奉贤区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及范文精选

【作文题】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胡适的这段话启发人们如何体验和感知世界。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范文】

1.爱醉皆尝,自谱诗梦(65分)

世人皆知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他醉过也爱过,故诗人知酒浓也知情重——也许只有细细感知世间万象的诗人,才能谱出如此感人的诗篇了。但爱醉皆尝之事,于当今是越来越难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倍速时代”之中,无法细细品味长电影、长剧集,于是出现“倍速”短视频;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化学习,于是涌现听书工具……真真切切的醉与爱越来越少,当下极多的人们,依赖着他人转述了的醉的主要成分、爱的主要成分,提取他人的经验——他人所作的谱曲来进行自我的体验与感知世界。

这样的做法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当下确实是我国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再加上信息化时代各类电子产品的涌现,因而人们的确是要拥抱当下新的生活方式,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再者他人所提供的醉与爱的参考,未尝不是感知酒浓与情重的一种方式。然而,这也折射出当下的人们对成功的渴望与其浮躁的本质——人们太注重结果了,反倒忽视了过程的可贵。未醉而知醉者与未爱而知爱者们,可能极轻易地陷入低效勤奋的漩涡——谱了太多的曲,写了太多的诗,却一个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那么,不妨适度的放慢脚步,适度地尝试醉与爱,把控自己生活的节奏。雪莱曾言:“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们并不排除少数游走于浅水中的倍速者,能透过他人而有效地谱写自己的梦与诗。但适度地放慢脚步体验,或许能让人体会到浮躁之外的心灵世界。如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福楼拜,于百忙之余仍每天坚持看日出,大作家从中得到的是新生之乐与美的享受——于深水之中,在沉默之中——当人们超脱于功利时,所得到的世间体验是令人感到内心丰富与安宁,真正的酒浓与情深是在于人心灵的丰富。

2020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版 附《项经传》《爱山楼记》译文及作文范文)

2020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版  附《项经传》《爱山楼记》译文及作文范文)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_任重而道远__。《〈论语〉七则》

(2)_休说鲈鱼堪脍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登建康赏心亭_》(3)《琵琶行》中,“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考点:①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②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题型:第⑴题名句默写,第⑵题名句默写+相关文学,第⑶题情景默写

方略:①精准记忆要求背诵的内容②突破易写错的难字。

③揣摩提示的情境,紧扣关键填名句。④诗歌术语要理解。

2、按要求选择。(5分)

(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A)(2分)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考点: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题型:语言得体题---名句运用题。

方略:首先要认真审读题目,明确题干要求---新语境。其次要理解名句的意思。最后作出合理判断。A.是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B.是寂寞之中,佳客临门表欢迎之意。

C.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岳飞悔恨自己没什么成就。

D.反映卓异不凡的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强敌的气势。所以为了激励参赛选手A最确当)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C)(3分)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作文:静听那花开的声音

在漫漫长路上,两旁有荆棘也有鲜花,有时难免会一不小心割破手脚,或许还会留下鲜血,但现在留下的鲜血会染红未来的花路。

把时间的齿轮退回到那个难忘的雨天,我一动不动地靠在窗前,呆呆地望着雨中混乱的世界,狂风骤起,灰尘被卷的到处都是,黑黑的乌云将天空越压越低,郁闷烦躁将我包围,压得我喘不过起来。

我没有打伞,跑到雨中我想任凭那狂风骤雨的击打,豆大的雨滴打在脸上,刺骨的狂风咆哮着,仿佛要将这里的一切都吞噬,难过、焦躁、愤怒……复杂的情绪将我缠绕,而我却无力挣脱,今天是发成绩的日子,当我满怀激动和期待走进教室,面对我的却是冰冷的成绩单,我越发的难过,难道努力了也不能给我一些收获吗?此刻我已经不知道我的脸上淌着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突然,我的目光被一颗小树吸引了过去,风雨中它的叶子被拍打得七零八落。它那瘦小的身躯被狂风无情的撕扯,时不时的弯下了腰,我盯着小树心中不由得笑了一声,这不就是我吗?再怎么努力的去抵抗,最终也会被这四年的风雨击倒,我懊恼不已,索性跑过去又踢了那颤颤巍巍的小树一脚,我似乎将所有的怒气都指向了小树但立刻我又后悔不已,我蹲在它旁边将头埋了起来,此刻我一人尽是孤单和失落。可当我抬头抚摸着小树时,我发现了它下面一个不起眼的小花,同样雨水拍打着它柔弱的花瓣,雨滴不断地抖落,那花并没有因为平凡不起眼而自卑,它将自己的生命浸润在雨水里任凭狂风吹,暴雨袭。

我仿佛能听到那花的呼唤,它默默地生长着,用自己小小的身体同狂风骤雨搏击,我不要做那柔弱的小树。我应是这坚强的小花,一次考试怎么会难倒我,挫折对于我是一种打击,更是一种磨炼,我要默默付出,尽管这次失败了,再加把劲,下次总会好的,我擦干眼泪正整理衣袋,我战胜了自己的懦弱。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

延伸阅读:

高考作文题

作文阅卷细则

(1)整体要求:有字即不给0分;无标题扣2分;每缺50字(3行)

扣1分;错别字每1个扣1分。

(2)审题:偏离题意的,如果能判断是完全离题的作文,给20分以下;如文章前后有适当点题的文字,在30分上下酌情给分,但不

能超过36分。

(3)基准分:作文评分的基准分都定在42分。达到了基本要求,基本符合题意,语言也过得去,比较平一些的文章,就可以打42分。

(4)打分的程序:打分采取“综合判断,分等参照”的原则,首

先应该从总体上综合打分,看它属于哪一档的文章。

(5)评分重点:评分标准中以题意、内容、语言和文体为重点。

我们主张在这四项中,以内容和语言为重点。除了审题,文体也可

以适当降低要求。这里的文体,不是指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

而是指更广泛的文体概念。

(6)抄袭等情况的处理:

抄袭,原封不动或稍微改变了几个字的默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凡是抄袭的作文,只能在20分以下给分,抄袭作文必须给出证据,不

能凭想当然办事。

套用,也可以称为改写。故事是别人的,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个别地方根据题目要求,作了一定的修改。这类作文,如果再

创造的成分教多,且能判断该考生的确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可以在

及格分以上给分,但不能超过40分。

仿写。模仿与套用卷相像,但不一样。模仿卷的再创造成分更多,所以,如果立意、语言等方面出色,这类卷子可以打二类分,但不

得超过50分。

问题作文

若作文具备以下四点之一,则视为问题作文: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作文雷同;前后笔迹不一致;在文中有特殊标记。问题作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模作文范文选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模作文范文选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模作文范文选

1.空虚的充实(62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充实了很多。我们仿佛已经远离了那个整天泡在图书馆的年代,一切需要的资料、知识在不同渠道上源源不断的运输而来。或许今晚我拍脑袋想读一本书,第二天,他就光线而有崭新的躺在手里了——但可惜,也许永远都会“光线而又崭新”着。

不可否认的是,当心里的需要立刻得到了满足,每个人都充实快乐着。但当精神需求的根本目的被心理的满足带来的充实快感所覆盖住的时候,我将它称为“空虚的充实”。一本好书的“好”在于文字魅力,而非惊艳的一眼。可如今为什么我们将它们占有、收藏,却未将它们吸收,储存在内心呢?

苏格拉底曾感慨过:“这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在现代,人们恰恰将最重要的东西抛之脑后,而仅仅为了满足一时的占有欲。这并非是个例,而是普遍现状。我们一味地占有资源,却并未加以利用,我们痴迷于树立远大的目标与抱负,却未曾迈出一步;我们渴望精神的提升,却止步于小小的心理的需求,我们误以为占有就是吸收,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价值。

在物质浪潮席卷而下的今天,我们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不仅仅囊括人类随意砍伐树木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文明的亵渎。它可能表现在一本全新落灰的书,一张从未打开过的CD,一首永远躺在收藏夹里的诗。它们都被人们宣称了表面上的主权,却从未发挥过精神的价值。人们似乎遗忘了一切文字、音乐、艺术被创造的初衷是为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并非禁锢于小小的载体之中,变成单纯的交易品、心理满足的附属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范文】
风中的余香
(得分:68分)
那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诗歌仍千百年来在人们心间
流淌;古希腊的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却依旧蔓
延,在更深广的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是的,没有什么可以永存,最宏伟的大厦最终也不过化作历
史风尘中的一把碎土,但我们创造过的思想与美,却在它们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想让后世回望的时候能找寻到如此 一些不灭的精魂?那就让文学的泡沫,让市场的包装淡去些 吧,它们,只会在风中逸散。
一直难忘的一次画展,是新兴的画家自办的,朋友看到 一幅画问我,那究竟是传统画风还是后现代的?我看着那幅 画,很温暖。
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风中的余香。
点评 :
范文先用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古希腊的城邦 早已覆亡的事实,说明“一切都会过去”,又用 “思想与美”化作一抹余香,永不逝去的议论证明 “一切都不会过去”,然后提出“形式的过去预言 着内涵的永存”的观点。这个观点非常准确地理解 了文题的意旨,具பைடு நூலகம்很强的思辨性。
文章的文笔非常优美,“风中的余香”的比喻 使文章具有诗歌的韵味。作者在娓娓的论述中融入 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辩证地阐述了逝与留正 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的道理。
考生还可以从世界、国家的发展来谈社会现象,对当前 的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当今社会,少数人为牟取更多 利益、为了眼前的利益,会做出令人痛心的事情,坑蒙拐骗, 做出对老百姓不负责的事情。其实,老百姓心中有一个碑牌, 对这些事情都会有自己的评价,这些历史永远不会过去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哪些东西是暂时的?哪些东西是永恒的? 对考生来说,需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立场。
绝响。
是的,一切都不会过去。形式的过去预言着内涵的永存。
而今,在这个身边风景迅速变化的时代里,你是否曾闻 到,那风中的余香?古龙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 活的地方,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传承与遗留。有那么多人感 慨的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丧失,于是他们迫切地想重建,想 发扬光大。如此并没有错,只是有许多的文化,它随着历史 的云烟,早已很难在当今世界坐上一把辉煌的交椅。它们的 位置,应当成为风中的淡淡香气,人们精神家园的盆景,在 无声中滋养与温润我们的感情。那些遗忘是必然的啊,传统 的审美,或是略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它们其实从未在我们身 边消散,只是硬性地想换回轰轰烈烈的纪念形式,我们才反 会感觉到,它们逝去的姿态。
2011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
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
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 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并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为那风中的余香。逝与留的辩 证正是自然与历史最智慧的斟酌。当表面随着风沙渐渐融化, 那内核也正缓缓显露它的精华。时光逝留的沙漏,更能让我 们看清一样事物它真正的价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经的飞天 完整而清晰,但对画上它的人,它只是壁画;如今的它虽干涸 百孔,却更能承担历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经过历史 风霜的淘洗,然后逝去了一些,却更余留了真和美。
解析: 写作时,考生可以从读书、做人的角度来谈自己。“什
么可以过去?”、“什么不可以过去?”这是一种心态。学 生在成长的经历中,肯定会涉及到成功、失败,这些都是暂 时的,也都会过去。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些东 西不会过去的,如果你做过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做过什么对 不起人的事情,会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人在社会上坐一 些公益事业、贡献,看上去会吃亏,用长远的眼光看,这些 都不会吃亏。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历史负责。
的载体与躯壳湮灭后,化作历史风沙中的一抹余香,缠绕亘
古,永不逝去。
当年左光斗被魏忠贤杀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
随后魏忠贤一饮而下。连喉骨也彻底地碎了,魏忠贤才彻底
放心了,如此,你还如何再上书、进言?他却不知,自己饮
下的,是一生的恐惧。那东林党人的傲骨不灭,他们的灵魂
成为奸恶之人永远的噩梦,也幻化成为历史一曲永恒悲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