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 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是各国、各地区经济融为统一的、 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3.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 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 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新的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Hale Waihona Puke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对 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 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 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世界政治力量分化组合 为多极化格局勾勒了 基本框 架
(2)大国间关系的调整 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奠 定了基础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 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这一主张得到了印度方面的积极响应。经过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非国家所接受。
中国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提出
2004年4月24日, 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上发表演讲指出: “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同亚洲各国共创 亚洲振兴的新局面, 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 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毛概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和平外交政策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与发展 •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 发展模式多样化 • 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 国际和平环境 •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反对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它是引发国际局 势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邓小平明确指出:发达国家欺侮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 变,“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总是欺侮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 发展中国家,经常干预这些国家为摆脱控制、发展经济、 争取政治独立与自主所作的努力。” 我国既坚决反对超级大国在世界各地区的争夺和支持、 纵容一些国家的地区霸权主义行为,彻底消除由它们的争 夺而引起的地区冲突和动乱。又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 特别是核军备竞赛,主张全面禁止并彻底销毁核武器、化 学武器、太空武器。我们主张大量裁减常规军备,超级大 国应率先裁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自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 议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
江泽民:
•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 题,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 期; • 要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世界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 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 •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 结与合作; • 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 好合作关系。
•
和互主 和 平不权 平 共干和 共 处涉领 处 。内土 五 政完项 、整原 平、则 等互互 互不相 利侵尊 、犯重 、
• :
自义度自人非事独 主,,主民曲务立 地不坚地的直时自 处拿持决根,,主 理原实定本从根, 一则事自利中据就 切作求己益国问是 国交是的出人题在 际易,立发民本处 事,伸场,和身理 务独张和独世的国 。立正态立界是际
考研政治第十三讲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 求。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 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 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 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继续发展全面合作的 建设性伙伴关系。
(四)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是我国外交的 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
(四)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
的主要内容
中国同邻国之间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勘定边界线、 推动各方面的磋商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同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订立 了边界条约,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
2、邓小平对时代特征的判断
邓小平认为:“世
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 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 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 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
量。”
2、邓小平对时代特征的判断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 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 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 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 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 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 问题已经解决。
中国同俄罗斯建立了以长期友好合作、相互信任、 平等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面向21世纪 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成功地解决了长达7000 多公里的边界问题。
新乡学院精品课程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策略
材料:
设计
发动机 澳大利亚 轮胎德国车身薄板源自韩国变速器 加拿大
日本
它说明什么?
等20多个国家
美国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
• 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北 半球 • 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 南半球 • 发达国家即所谓的北方, 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和 北美洲国家以及部分亚 洲和大洋洲国家。发展 中国家即所谓的南方, 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 和拉丁美洲。大致以 30°N为界,以北为发达
政治多极化趋势
–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一家独 霸世界力不从心; – 欧洲联盟的建立,加快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进程,成为国际经济、政治中一支举足轻重 的力量; – 日本正在积极努力,争取由经济大国向政治 大国迈进; – 俄罗斯现有的实力,决定它仍会在国际舞台 上发挥重要作用;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 际影响不容低估;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必将 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难 民 营
美轰炸我驻南大使馆
美国总统布什2002年12月17日下令美军开始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 2002年08月02日 美参 院批准大幅增军费预 算 布什要求增加军费 预算用来支持反恐战 争.美国参议院批准了 将军费预算增加350亿 美元的计划。下一个 财政年度军费预算如 果得到最后批准,总 数将达到3500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但难以逆转
经济的全球化
原因:
(1)二战以来,各国家和地区间经济影响和依 赖加深。 定义: 背景: 方式: (2)90年代以来,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制订统一的、有约束力的国际经济 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 (1)政治: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冷战结束, 规则 ,即“共用一个规则”。 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 国际局势相对稳定。 背 (3)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方 定 原 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 式 (2)思想:思想文化的不断交融。 义 因景 (4)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 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 了商品流通渠道。 (3)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 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 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 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 状态。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 合各国人民利益。
(1)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优点:参见教材274页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 复杂的演变过程:参见教材275页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 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新秩序 第五,提出了处理党际关系的新原则 第六,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途径 第七,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特别在社会主义
国家出现动乱的严重情况下,高瞻远瞩地确定了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2、江泽民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政治格局演变三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
两极化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
第三节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多极化
提问: 1.你认为目前的世界格局是 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世界多极化定义:参见教材274页
第十三讲 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5、全方位外交的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90年代中期以后, 90年代中期以后, 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更加广泛 地参与国际事 务 , 形成了全 方位外交的新 格局
90年代以来中国 年代以来中国 全方位外交新格局的主要表现: 全方位外交新格局的主要表现:
成效
•
在1970至1980年十年间,同 1970至1980年十年间, 年十年间 中国建交的国家有75 75个 中国建交的国家有75个 从此, 从此,中国开始参与国际事 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 要的作用
•
4、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20世纪80年代初 90年代初 世纪80年代初— 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2、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 的根本原则 邓小平重申: 邓小平重申: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无 论过去、 论过去、现在 和将来, 和将来,都是 我们的立足 点。”
•含义--- 就是国家主权独立, 含义--- 就是国家主权独立, 含义
在对内对外事务中, 在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 任何外来的干涉和压力, 任何外来的干涉和压力,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 发展, 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 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内对外的一切事务。就是依靠 自己的力量, 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 相处, 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 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一条线、一大片” 3、 “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政 策 20世纪60年代末 70年代末 世纪60年代末- 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 从中国经过日本, 从中国经过日本, 从中东到西
欧,南边到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边到澳大利亚、新西兰, 最后到美国,这就是“ 最后到美国,这就是“一条 周围的国家是“ 线”,周围的国家是“一大 片”。 针对苏联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威胁, 针对苏联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威胁, 采取联美抗苏的外交战略, 采取联美抗苏的外交战略,在 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对苏联霸权 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为此, 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为此, 中国重点改善与美国、日本、 中国重点改善与美国、日本、 西欧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第十三章 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
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划分的战略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 20世纪 年代 世纪60年代, 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提 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 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 欧洲、 第一个中间地带; 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 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第二个中间地带。 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 第二个中间地带。 第二个中间地带。” 1974年 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 美国、 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 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 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 加拿大, 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 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 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亚洲除了日本, 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 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 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 也是第三世界。 也是第三世界。”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导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 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 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 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 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点是什么?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点是什么?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应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坚持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走什 当坚持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么样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中国 么样的发展道路? 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十三章毛概
• 2、对外开放的内容和格局不同 毛泽东对外开放前期主要是做生意、 进行技术交流等,后期则主要是从经 济上无偿地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搞生产。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更主要的是把外 国资本家请进来搞外资企业、中外合 资企业,一方面利用外资,一方面引 入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3、处理两种制度关系上不同 在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 度的关系上,由于时代局限性,毛泽东 讲对立、斗争多,讲联系、统一少。邓 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讲两种制 度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还讲它们联系和 统一的一面。
2、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末,为维护国家 主权,顶住美、苏两国的压力,我国的外交 政策经受了严重考验。 中苏关系恶化 放弃“一边倒”
3、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实行“一条 线”战略,侧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70年代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苏 中美
4、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1)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 (2)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2)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反
对霸权主义的思想,赋予了我国和平 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维护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首要任务。 邓小平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 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我们的对外 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 任务。”
•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 式多样化。 •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 平环境。 •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坚持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的外交 工作布局。
毛概精品课课件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进一步指出: “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 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 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 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 中间地带。”
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 略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 界。中间派,日本、 欧洲、 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 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 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 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 1974年4月,出席联 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 合国第六届特别会 是第三世界。” 议
毛泽东其它关于外交关系的论断: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的主张
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 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形 势的发展变化指出,世 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出现 了重要变化,和平因素 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 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 环境是可能的。
北约轰炸南联盟(1999年)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 2000年4月1日美军EP-3电子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并 闯入我领空、降落我军用机场。 阿富汗战争(2001年 ) 伊拉克战争(2003年)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 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力量是国家 实力的基础。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 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布热津斯基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一超多强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 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 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美国凭借其强大军事实力,推行单边 主义,推翻伊拉克政权,出兵阿富汗,干 预南联盟内政等。
二战后,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美国今天 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 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 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毛概课课件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和平与发展”
基于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 新判断,邓小平在1984年5月 29日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 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 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 题,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 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 巨大的损失。”“二是南北问 题。这个问题目前十分突出。 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 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 发展带来障碍。” 同年10月31日,邓小平在 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进一 步指出了和平问题与南北问题 在世界各种问题中的地位。他 指出:“还有其他许多问题, 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 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谢 谢 !
毛 泽 东 思 想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 刃剑”, 机遇和挑战存。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 展道路,是基 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必然 选择;是基于 中国历史文化 传统的必然选 择;是基于当 今世界发展潮 流的必然择。
两极格局的形成
联合国成立
1945年6月,联合国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毛 泽 东 思 想
(2)两极格局的演变
两大阵营对立
1949年4月4日北约成立
想“ 三 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邓 小 平 理 论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 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 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课题,都没有解决。
(3)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依据
①从世界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来看:
②抑制世界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维护世界和平, 避免世界战争成为可能。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或主要表现 (3)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4)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5)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 己,又以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 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 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 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
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
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
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目前外交工作的布局:
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 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加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B、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C、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自力更生(答案C)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核心和主要原则是A、互不侵犯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C、互不干涉内政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答案D)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A、中国、印度、缅甸B、中国、印度、越南C、中国、朝鲜、越南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答案A)4、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答案B)5、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加强国际干预(答案C)6、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的立足点是A、联合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进行对抗B、以共同经历、共同任务做完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反抗对抗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答案D)7、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在()。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50年代(答案C)8、最早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的党的代表大会是A、中共十五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二大(答案C)9、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一系列主张是()。
A、周恩来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答案C)10、中共十六大提出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其核心是()。
A、互信、互利、平等、协作B、平等、协商、团结、合作C、平等、合作、繁荣、发展D、互利、互信、合作双赢(答案A)11、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目标是()。
A、公平正义的世界B、公正合理的世界C、和谐世界D、和平发展的世界(答案C)二、多选题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A、和平是东西问题B、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D、发展是和平的保障(答案BCD)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答案ABCD)3、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A、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所在D、在战后的长期国际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相互支持E、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共同的发展道路(答案ABCD)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D、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E、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答案ABCD)5、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包括A、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B、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进行开发,实行有效控制C、各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D、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不干涉别国内政E、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
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都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调整,实质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
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第十三章 -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3)20世纪60年代“两个 拳头打人”
当时既反美帝又反苏 联,还反各国反动派,周 边形成反华包围圈。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 “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 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 的美好追求。
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的全球化。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江泽民参加西雅图亚太经合会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世界大战既 有可能发生
世界大战也 有可能防止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1
( ) 两 点 论
(2)70年代毛泽东提出 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 世界划分的战略理论。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如何建设和谐世界 第一,推动建立和平、 稳定、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第二,支持和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 快发展,努力减少和消除贫困。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第三,树立新安全观,建立 集体安全机制。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新疆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毛概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章节介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一、形成和发展 • 二、基本原则 •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 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形成和发展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和 高尚品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 眼光、宽广胸怀和外交能力,提高了中 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开创我国外交 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 赞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 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 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 世界和平与发展。
•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 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 第三、树立安全意识,努力营造长期稳 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 和谐世界。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 基本原则
•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 务的原则。
•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发 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 •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 作的原则。 •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 的原则。
外交小故事
•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 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 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 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 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 “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 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 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 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 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部分本章综述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1.毛泽东对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在20世纪60、70年代先后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的战略。
所谓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是指,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有两个中间地带: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日本、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这个理论,不仅对我国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关系,而且对于改善同第二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都有积极意义。
所谓“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指,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日本外)、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国永远是第三世界。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
2.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变化的世界形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①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因此,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共建和谐世界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3.确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意义第一,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观的重大发展。
第二,对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为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三,为世界人民争取发展、繁荣和稳定指明了方向。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冷战结束以来,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走向多极化。
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其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式。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即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去促进世界和平;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首先,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中国的发展不能像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那样靠对外侵略和掠夺,而只能选择和平的道路。
其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
再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是:(1)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2)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3)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5)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就确立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独立自主。
毛泽东指出,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周恩来也明确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
根据这一基本的方针,党和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从新中国成立到20 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心任务。
因此,立国之初,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并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不与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交往。
相反,我们党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它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进入20世纪60年代,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我国外交由“一边倒”战略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政策的“两条线”战略。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
美国实行战略收缩,并向中国伸出“橄榄枝”。
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这是我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对缓和我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该说,无论具体外交战略如何调整,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针始终没变。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美苏争霸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改变了以往的“一条线”外交战略,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
从“一条线”战略到“真正的不结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是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重大决策。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
江泽民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
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其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