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病人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宣教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710af3c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a.png)
颅脑损伤病人健康宣教
1、颅脑外伤病人初期嘱家属加强陪护,指导发现头晕、疼痛加重、呕吐、烦躁不安、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护士。
2、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
3、保持病房安静,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
4、神经功能缺损者坚持康复训练,每日定时进行髋、膝、踝、肩及肘关节的被动活动。
对患肢采取推拿,按摩等措施,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缓慢。
幅度由小到大,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钟。
5、有脑脊液漏病人指导避免填塞、冲洗、用力擤鼻,耳漏病人应患侧卧位,避免逆行感染。
6、有伤口病人做好皮肤护理指导,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敷料情况。
7、绝大多数患者头皮上都留有手术瘢痕,有时会有痒或轻微疼痛的感觉,告诉病人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术后一月内不宜洗头,可以用温水毛巾擦拭。
即使一月后可以洗头,也不能用手抓,以防伤口破损而发生感染。
手术中作去骨瓣的患者注意骨窗部位的保护,外出需戴帽,出院后避免去公共场所。
8、3~6个月门诊复查,如症状加重、头痛、呕吐、抽搐、发热、手术部位发红、渗液等及时就诊。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29d18b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2.png)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或内部病变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对于患者来说,颅脑损伤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脑功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1. 病情评估和监测: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维持呼吸通畅: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护士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稳定。
3. 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护士应及时监测颅内压,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降低颅内压,如保持头部低位、避免咳嗽用力等。
4.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尿崩症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护士应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比重,及时调整补液和药物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 防止感染:颅脑损伤患者因病情危重,易发生感染,护士应加强患者的皮肤和口腔护理,保持环境清洁,及时处理伤口,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6. 预防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等,护士应定期翻身、进行被动运动,及时预防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7. 促进康复:颅脑损伤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护士应积极配合康复科医生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运动和认知功能。
8. 心理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情绪波动和认知障碍,护士应给予患者温暖关怀,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对疾病的信心。
9. 安全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易发生意外伤害,护士应保持患者的环境安全,避免摔倒、撞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10. 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进食困难或吞咽功能障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方式,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和监测、维持呼吸通畅、颅内压监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营养支持等。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cd84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6.png)
瞳孔改变
伤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 大或不等大,对光反射减弱或
消失。
肢体瘫痪
伤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瘫 痪,严重时可导致长期卧床不
起。
0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定期评估
观察病人的反应、意识状态和认知能 力,判断是否清醒、嗜睡、昏睡或昏 迷。
定期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记录变化 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或好转。
情感状态
观察病人情感变化,判断 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情 绪障碍。
03
颅脑损伤病人的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是否清醒、是否有昏 迷现象,以及昏迷程度。
瞳孔变化
观察病人瞳孔大小、对光反射 等变化,判断是否有颅内压增 高或脑疝等情况。
生命体征
监测病人心率、血压、呼吸等 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 况。
肢体功能评估
01
02
03
运动功能
检查病人肢体运动功能, 判断是否存在偏瘫、截瘫 或肌肉萎缩。
感觉功能
评估病人痛觉、触觉、温 度觉等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协调与平衡
观察病人协调性和平衡能 力,判断是否存在共济失 调或步态不稳。
认知与情感状态评估
记忆力
测试病人记忆力,了解是 否存在记忆障碍。
注意力
评估病人注意力集中能力, 判断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病人 免疫力,预防肺部感染。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常见的并发症,预防 与护理同样重要。
定期翻身
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 一次,减轻局部受压, 预防褥疮发生。
颅脑外伤护理计划
![颅脑外伤护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d290607bed5b9f3f90f1c3e.png)
静脉营养液
一、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无意外损伤
护理措施:1、给患者使用气垫床
2、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
3、加强看护,加床档,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定剂
4、适当准确的约束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
5、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营养液反流
三、有营养不良的可能:与高热、代谢增加有关
护理目标:尽量满足患者机体营养所需
护理措施:1、因病人术后意识障碍,呼吸机使用中,遵医嘱予以
鼻饲流质饮食
2、保证胃肠营养的能量供给,鼻饲时抬高床头,避免营养液反流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无喉部痰鸣音日的气道湿化,每日雾化吸入4-8小时一
次,稀释病人气道内的痰液,必要时行气道冲洗
2、病人长期肠内营养维持中,需抬高床头,以防止
头部受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头部受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beb6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e.png)
头部受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措施一、治疗方法由于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及时、准确、果断地进行抢救,掌握急救原则,维持气道通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足够的氧气吸入,及时进行止血、包扎,仔细询问判断病情.在护理方面,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情况.二、急救处置对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救治头部创伤的关键,见到病人后首先要对病人的伤情进行评估,对病人的情况作出迅速反应.急救过程中要注意病人复合伤的处理,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氧气的吸入,及时进行止血、包扎以保护脑组织.三、复合伤口处理头部创伤的病人如出现呼吸、心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合并张力性气胸则需紧急进行胸腔排气;有耳、鼻脑脊液外漏者应取患侧卧位,用无菌棉签轻轻擦去流出外耳道或鼻腔的脑脊液、血液;对活动性出血病灶,采用加压包扎.四、建立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道能够保证治疗药物按时、循序地输入.需给予护脑、止血、抗休克处理,15 min~30 min内快速滴入20%甘露醇125 mL ~250 mL,地塞米松20 mg入小壶,以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损伤和脑水肿,预防脑疝的发生.如合并出血性休克,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确保输液、用药通畅,根据病情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尽快纠正休克.用药时要注意防止药液外渗,并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五、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所采取的首要措施,对促进病人的恢复和预后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应立即清除病人口鼻腔呕吐物或分泌物及血块,头偏向一侧,稍抬高下颌,防止舌后坠和呕吐误吸,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病人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时可以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辅助呼吸;舌后坠明显者在口中置入口咽通气管;有义齿者应取出义齿,防止义齿脱落,误咽、误吸而危及生命;深昏迷或颅底严重骨折出血过多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六、保证氧气吸入大脑是人体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一旦缺氧可引起脑水肿,如脑缺氧时间过长,则会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头部创伤的病人因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所以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需要吸痰的病人,吸痰与吸氧可以交替进行,吸痰前后要给予高浓度吸氧,防止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改善脑部缺氧症状.院前急救达不到七、止血包扎保护脑组织头部创伤的病人多合并开放性出血,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局部包扎.裂伤或撞伤的伤口需要覆盖无菌敷料压迫止血;若有动脉出血,应立即用止血钳止血或结扎止血;如有脑膨出,要用无菌碗、碟覆盖或纱布圈保护包扎,以防止膨出物的破裂和被污染;耳、鼻脑脊液外漏病人不应进行填塞,以防止出现颅内感染,而应将病人头部转向患侧,用棉垫置于耳郭、鼻孔外,让其自流.八、观察病情1、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头部创伤病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人意识的变化是判断头部创伤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证之一,可以用大声呼唤、定时呼唤、针刺等方法判断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和等级.呼之能醒,醒后意识清醒,问答切题,若无外界刺激则又会很快入睡者为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大声呼之能醒,醒后不一定能回答问题或回答但不一定正确为昏睡,为深睡状态;病人意识完全丧失,对语言信号无反应为昏迷,可分为深度昏迷、中度昏边、浅度昏迷三度.出现以上任意一种情况即为出现意识障碍,说明有进行性脑受压存在,提示颅内血肿持续增大或脑水肿加重,应尽早处理.2、观察病人瞳孔变化瞳孔是反映头部创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可直接反映头部受到损伤的程度,不仅有定位价值,还可以估计病人的预后.伤后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有时不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为脑干损伤的特征;伤后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是颅内血肿的表现;伤后出现一侧瞳孔缩小,很快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示脑受压或有脑疝的可能3、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的观察对头部创伤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5 min~30 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若出现呼吸急促或不规则,排除胸部外伤和呼吸道阻塞,提示可能有脑干损伤.如出现血压逐渐升高,脉搏缓慢,呼吸变深变慢,则提示颅内压升高或是脑疝的早期先兆.若为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脉搏快而微弱,血压下降,昏迷加深,则提示病情危重.4、观察病人肢体变化伤后一侧偏瘫,锥体束征阳性,可能为原发性脑挫裂伤;伤后偏瘫或全瘫,伴有去脑性强直,常提示有原发性脑干损伤.。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a511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6.png)
注意事项
在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冷静、 细致、耐心,避免漏诊和误诊
。
评估结果与记录
记录评估结果
将每次评估的结果详细 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分析评估结果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和
预后。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并组
织实施。
反馈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 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以便协同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增
强其康复信心。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 入治疗。
应激性溃疡
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出 现呕血、黑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 协助处理。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降低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 的紧张和恐惧,降低因不 良情绪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心 声,尊重患者的感受。
情绪调节技巧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 式,纠正不合理的信念。
05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参与。
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手段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6d2d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5.png)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监测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
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维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控制颅内压: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力,如提高床头高度、控
制患者体位、降低氧需求等,以减少颅脑组织进一步受损。
4.保持神经功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避免剧烈刺激,注意饮食营养,提供适当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5.预防并处理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
颅内感染、脑水肿、肺炎等,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
6.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如抗感染药物、脱水药物等。
7.心理关怀: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8.家属教育及支持:向家属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措施,
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颅脑损伤护理规范
![颅脑损伤护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1358a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0.png)
颅内压增高
肺部感染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需观察 患者呼吸状况,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
应激性溃疡
电解质紊乱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应激性溃疡,观察患者 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有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 的症状,及时调整饮食和补充必要的电解 质。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结果,医生可对颅脑损 伤进行诊断和评估。
颅脑损伤的护理评
02
估
意识状态评估
意识状态
01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是否能正常交流,是否有嗜睡、昏睡或昏
迷的情况。
唤醒试验
02
通过呼唤患者名字、捏掐皮肤等刺激方法,观察患者的反应。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水肿。
颅内出血的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征象。
保持安静
避免搬动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刺激,以免 加重出血。
遵医嘱治疗
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等治疗 措施,以控制出血和预防并发症。
脑脊液漏的护理
体位护理
抬高床头15°~30°,嘱咐患者保持头偏向患侧,以利于引流和防 止逆行感染。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指导 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颅脑损伤相关知 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
05
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降低颅内压
定期监测颅内压,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颅脑外伤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cc7d1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9.png)
颅脑外伤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病情:需要每隔两个小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以及是否有昏迷、瞳孔散大、四肢刺激不动等情况。
一旦发现病情加重的趋势,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预防并发症:颅脑外伤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定期翻身、拍背震荡排痰,定期活动双下肢。
同时,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每2小时翻身一次。
3. 饮食护理:颅脑外伤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蛋白为主,以减少营养不良的风险,促进患者的恢复。
4. 心理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可能会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5. 康复训练: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应尽早开始各种机能训练和康复治疗护理,加强日常生活、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基础护理和培训。
总之,颅脑外伤的护理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包括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脑损伤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9e51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c.png)
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
概述
----
脑损伤是指发生在头部的外力影响下导致脑组织受损的情况。
脑损伤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和并发症,因此在护理患者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护理措施
---------
以下是脑损伤患者护理的一些重要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特别关注血压的变化,以及患者的意识水平和瞳孔反应。
2.保持头部稳定:在护理患者时,要确保头部保持稳定,避免剧烈晃动和颠簸。
使用适当的枕头和支撑物来维持头部姿势。
3.避免继发损伤:注意防止患者摔倒或再次受伤。
提供安全环境,包括使用扶手、安全绳索和防护设备。
4.保持通气清晰: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口腔和鼻腔,及时清除分泌物。
在需要时,采用合适的通气辅助设备。
5.控制感染:采取预防感染措施,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
正确使用抗生素和防护措施。
6.饮食与营养: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7.康复和心理支持:提供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心理咨询。
帮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技能和情感支持。
总结
----
脑损伤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而个性化的方法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
以上列出的护理措施仅供参考,实际护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进行。
29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29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ce5a98227916888486d79c.png)
第二十九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颅骨骨折(一)解剖概要1.颅骨穹隆部,内骨膜与颅骨板结合不紧密,颅顶部骨折——易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2.颅底骨面有两侧对称、大小不等的骨孔和裂隙,脑神经和血管由此出入颅腔。
颅底骨折——易撕裂硬脑膜形成脑脊液漏。
(二)临床表现1.颅盖骨折①线形骨折②凹陷骨折——需经X线摄片才能发现。
局部脑组织受压或合并有颅内血肿。
2.颅底骨折常伴有硬脑膜破裂引起脑脊液外漏或颅内积气,视为内开放性骨折。
X线摄片检查价值不大,CT有诊断意义。
①颅前窝骨折②颅中窝骨折③颅后窝骨折(1)颅前窝骨折:眼睑青紫,眼结膜下出血,俗称“熊猫眼征”、“兔眼征”,鼻和口腔流出血性脑脊液,可合并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2)颅中窝骨折:耳后乳突区皮下出现淤血。
脑脊液漏从外耳道流出,如鼓膜未破,则可沿咽鼓管入鼻腔形成鼻漏;也会出现脑脊液鼻漏。
可损伤面神经和听神经。
(3)颅后窝骨折:在耳后及枕下部出现皮下瘀斑,脑脊液漏至胸锁乳突肌和乳突后皮下,偶有第9~12对脑神经损伤。
(三)治疗原则1.颅盖骨骨折凹陷范围>3cm、深度>1cm,兼有脑受压症状者——手术整复或摘除陷入的骨片。
2.颅底骨折——本身无特殊处理,重点是预防颅内感染。
3.脑脊液漏2周内愈合,4周不自行愈合者——做硬脑膜修补术。
(四)护理措施1.脑脊液漏的护理(1)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①每天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避免棉球过湿导致液体逆流颅内;②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疏松放置干棉球,棉球渗湿及时更换,并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以此估计漏出液量;③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颅内感染。
④4个禁忌!A.禁忌——鼻腔、耳道的堵塞、冲洗和滴药。
B.严禁——经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
C.禁忌——做腰椎穿刺。
D.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
(2)促进脑脊液外漏通道早日闭合:颅底骨折病人神志清醒者,取半坐卧位,昏迷者床头抬高30°,患侧卧位。
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的内容
![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5c092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a.png)
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的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创伤,可导致严重的生理和神经功能障碍。
在颅脑损伤的治疗过程中,专科护理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患者的综合评估,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一、患者信息及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在进行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还需对患者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自理能力、活动能力、沟通能力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生活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
二、神经系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评估。
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表达能力、感觉、运动功能、瞳孔反射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三、心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各种心理问题,如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护理干预。
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的行为举动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四、营养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伴有营养不良或吞咽困难等问题,需要进行营养评估。
护士要了解患者的饮食偏好、进食状况、体重变化等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
如果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等问题,还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饮食安全。
五、并发症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癫痫、脑水肿等。
护士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还需做好预防工作,包括定期更换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压疮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六、环境评估在进行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时,还需对患者的环境进行评估。
护士要确保患者的病房环境整洁、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901fe5f79b89680203d82593.png)
(一)现场急救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二)病情观察
1.意识: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反映脑损伤的轻重, 出现的迟早和有无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 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 2.生命体征: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3.瞳孔变化: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及对光反射 脑受压/脑疝: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 痪 原发性脑损伤/临终状态:双侧瞳孔散大、 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 桥脑损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瞳孔缩小 、对光反射迟钝 中脑损伤:双侧瞳孔大小多变,光反射消失 伴眼球分离。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3.颅内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出血来源:脑膜中动脉、板障静脉、静脉窦。 部位: 最常见于颞部。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3.颅内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常伴颅骨骨折、局部头皮可见外伤痕迹 “中间清醒期”: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即伤后 即刻出现昏迷-清醒-昏迷。 ICP 升高或者脑疝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1.头皮血肿
骨膜下血肿:
常合并有颅骨骨折。 由于骨膜在颅缝处附着牢固,故血肿范围常不超过颅 缝。 婴幼儿陈旧性血肿的外围与骨膜可钙化或骨化,乃至 形成含有陈旧血的骨囊肿
病因分类
身心状况
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2.头皮裂伤 多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 头皮血管丰富,裂伤处常伴有出血,不易自行 停止,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 注意判断有无颅骨损伤和脑损伤 抗感染能力强。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https://img.taocdn.com/s3/m/55133c4cf5335a8102d22063.png)
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中间清醒期2、“熊猫眼”症:二、填空题1、颅前窝骨折常累及、。
2、“熊猫眼”征常提示。
3、脑脊液漏病人应取。
4、常见的脑疝有和。
5、急性颅内血肿为出现症状,亚急性为出现症状,慢性为才出现症状。
6、意识障碍的传统分级方法可为、、、、和五级。
7、颅脑外伤病人检测生命体征时,应先测,再测,最后测。
8、颅内血肿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和。
9、硬脑膜外血肿指出血集聚于,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出血集聚在。
10、颅脑外伤后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示。
11、病人伤后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大脑强直,多为或。
12、病人颅脑外伤后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光反应消失,伴眼球分离或异位,多为。
二、选择题A型题1、缓慢出现的乳突区皮下淤血(Baeele征)将提示下列哪一种情况A.幕上压力增加B.颅中窝骨折C.脑裂伤D.颅底骨折E.筛板骨折2、头部外伤后从头皮触到波动,常常是由于A.皮下血肿B.帽状腱膜下血肿C.骨衣下血肿D.皮下积液E.皮下积脓3、头皮撕脱,骨衣保存,无法进行血管吻合时,应争取做到A.将撕脱的头皮清洗,灭菌后原位缝合B.去掉皮下脂肪,作全厚或中厚皮片再植C.在颅骨上作游离植皮D.在颅骨上钻孔至板障等待肉芽新生后植皮E清.创包扎等待后期处理4、开放性颅脑外伤的急救处理首先是A.立即转院B.输血输液C.清创缝合D.止血包扎E.镇静止痛5、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依据是A.脑电图检查B.头颅X光照片C.临床表现D.头部外伤史E.头部超声波的中线波偏移6、颅底骨折后,颅神经损伤中最多见的是A.视神经B.嗅神经C.面神经D.三叉神经E.吞咽、迷走神经7、头部外伤后短暂失神、头皮完整,脑脊液鼻漏,以下哪种说法最正确A.不一定有脑震荡B.颅骨X光片能确诊C.应立即手术修补漏道D.属于开放性颅脑损伤E.不可能有急性脑受压8、关于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治疗,以下哪项正确A.均不必手术B.定期腰穿引流带血的脑脊液C.用脱水剂比床头抬高更有利D.l个月不愈合或反复出现颅内感染者应手术修补E.3个月如不愈合,考虑手术9、治疗颅底骨折脑脊液漏,以下哪一个方案是错误的A.绝对卧床休息B.镇静、止痛、消炎C.防止上呼吸道感染D.清洗后将漏液的鼻孔或外耳道填塞E.适当控制人水量10、颅脑外伤后,诊断急性脑受压最可靠的早期临床表现是A.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B.定位体征C.癫痫发作D.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异常变化E.瞳孔不等大11、闭合性颅脑外伤,最常引起急性脑受压的病变是A.颅底骨折B.脑挫裂伤C.颅内血肿D.蛛网膜下腔出血E.肺部并发症12、闭合性颅脑外伤的早期治疗特点是A.控制入水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B.及时防治脑水肿和颅内血肿C.防治癫痫D.防治休克E.及时行气管切开13、某人从汽车上跌下,左枕部着地,进行性意识障碍,随后右侧瞳孔散大,手术中应重点探查A.右侧急性硬脑膜外血肿B.右额、颞极底面挫伤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C.左侧顶枕部挫伤D.丘脑下方损伤E.左侧颅内血肿14、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致命影响是A.脑脊液循环受阻B.弥漫性脑水肿C.急性脑受压→脑疝→脑危象D.蛛网膜下腔出血E.呼吸道感染15、颅脑外伤后,手术疗效最好的急性脑受压是A.急性脑水肿B.脑内血肿C.急性硬脑膜下血肿D.复合性血肿E.急性硬脑膜外血肿16、外伤后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者,最典型的意识障碍是A.持续性昏迷加深B.迟发性昏迷C.昏迷→清醒→昏迷D.早期清醒→昏迷E.清醒与朦胧状态交替出现17、外伤后幕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种情况是很少见的A.意识变化常在瞳孔变化之前B.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可随意识障碍同时出现C.呼吸不规则常在意识变化之前出现D.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常在双侧瞳孔散大之后出现E.瞳孔先散大的一侧常常与血肿同侧18、小脑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进行性意识障碍→血压升高,脉搏变慢→瞳孔不等大B.患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呼吸变慢脉搏变快,血压上升C.出现定位体征→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D.双侧瞳孔同时散大→心率变慢,血压下降E.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呼吸暂停19、诊断外伤后急性颅内血肿,目前国内外最新的方法是A.头颅X光平片B.脑超声波C.脑血管造影D.同位素脑扫描E.颅脑CT20、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急救,首先应该做到A.检查神志、瞳孔B.应用脱水剂C.测量呼吸、脉搏、血压D.保证呼吸道通畅E.给予止血剂和抗感染药物21、颅脑外伤后病人烦燥不安,血压偏低,下列哪种药不应该使用A.水合氯醛B.安定C.苯巴比妥钠D.度冷丁E.冬眠灵22、引起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A.颅骨板障静脉出血B.大脑中动脉出血C.脑膜中动脉破裂D.静脉窦的破损E.大脑皮层血管破损23、颅脑外伤后鼻饲对哪种病人不合适A.脑挫裂伤后长期昏迷者B.脑干损伤,吞咽困难者C.己有气管切开的病人D.颅底骨折后并脑脊液鼻漏的病人E.烦燥不安,欠合作的病人24、观察颅脑损伤病人,下述哪一项对决定手术定侧有指导意义A.双侧瞳孔缩小B.昏迷不醒C.早期出现偏瘫D.克氏征阳性E.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25、抢救颅内血肿病人最重要的措施是A.穿刺脑室放出脑脊液B.快速输血C.静脉内快速滴注甘露醇D.立即气管切开E.及时施行手术,清除血肿,进行止血26、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右侧瞳孔巳散大,抢救过程中应首先A.头颅CT扫描,明确血肿部位B.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C.钻孔探查,寻找血肿D.急诊行右颞肌下减压E.快速穿刺右侧脑室额角,行脑室液外引流27、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A.头皮破裂与颅骨线形骨折B.头皮破裂与颅骨粉碎骨折C.头皮破裂与颅骨凹陷骨折D.颅骨骨折与硬脑膜破裂E.头皮、颅骨与硬脑膜均破裂28、头部外伤后短暂神志丧失,头皮完整伴脑脊液鼻漏,以下哪个意见最正确A.不会有急性脑受压B.应立即手术修补漏道C.属于开放性脑外伤D.不一定有脑震荡E.颅骨X光片能确定诊断29、下列哪项不属于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A.原发性意识障碍轻微B.去大脑强直C.脑局部损伤较重,颅内压增高症状较轻D.易发生颅内感染E.远期癫痫发生率高30、处理开放性颅脑损伤最重要的原则是A.如无专科条件,立即转院B.输血、输液C.镇静、止痛D.保持脑组织,注射TATE.止血、清创,变开放性为闭合性脑外伤31、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中最重要的处理原则是A.清除颅内金属异物B.充分修剪创缘皮肤C.严密缝合或修补硬脑膜D.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E.伤口皮下放置引流条32、关于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哪项不正确A.清创争取在伤后6小时内施行B.经抗生素治疗的可延迟到伤后72小时C.必须严密缝合或修补硬脑膜D.如有颅骨缺损,应在清创时加以修补E.分层缝合头皮33、开放性颅脑损伤在抗生素治疗下,清创术最迟可延迟至以下时间内进行A.l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E.72小时34、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预防伤口和颅内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B.应用广谱抗生素C.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D.早期施行清创术E.加强营养,增加伤口愈合能力35、关于头皮裂伤,下列哪项不对A.钝性撞击不会发生裂伤B.急救时应立即加压包扎止血C.头皮缺损应予修补D.清创后以采用分层缝合较好E.24小时内的裂伤清创后应一期缝合36、头皮撕脱伤时哪项处理最常用A.将撕脱头皮还回缝合B.做成全厚皮片重新植回C.做成中厚皮片重新植回D.头皮小血管吻合再植E.待肉芽生长后再植皮37、帽状健膜下血肿常是A.比较局限B.广泛而硬C.周围软,中央硬D.广泛且有波动感E.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38、全头型帽状健膜下血肿,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加压包扎,静脉滴注止血药物B.穿刺抽血,静脉滴注止血药物C.切开引流和加压包扎D.穿刺抽血和加压包扎E.待其自行吸收,静脉滴注止血药物39、损伤性颅骨骨衣下血肿的表现是A.血肿通常体积较小或很大B.血肿位于帽状健膜下层C.血肿内的血来自静脉窦D.血肿硬,且中面凹陷E.血肿常局限于该颅骨范围内40、闭合性颅盖骨折诊断主要依靠A.头皮肿胀有波动B.出现神经压迫体征C.触诊局部有凹陷感D.X线平片E.触知骨磨擦音41、单纯闭合性颅盖线形骨折的治疗原则是A.手术复位B.清除碎骨C.手术钢丝固定D.仅做外固定E.不需特殊处理42、头部跌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上眼脸下垂,病人神志始终清楚。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03e8d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5.png)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
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
颅脑损伤严重危害生命安全,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实现患者的康复进程,远离疾病困扰。
一、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1)意识障碍绝大多数病人伤后即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不一。
意识障碍由轻到重表现为嗜睡、蒙眬、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2)头痛、呕吐是伤后常见症状,如果不断加剧应警惕颅内血肿。
(3)瞳孔如果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光反应消失,病人意识清醒,一般为动眼神经直接原发损伤;若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多变,表示中脑受损;若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应消失,一般为桥脑损伤;如果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光反应差,病人意识障碍加重,为典型的小脑幕切迹疝表现;若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多为濒危状态。
(4)生命体征伤后出现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一般经数分钟及十多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生命体征紊乱时间延长,且无恢复迹象,表明脑干损伤严重;如果伤后生命体征已恢复正常,随后逐渐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变慢,常暗示颅内有继发血肿。
2、特殊表现(1)新生儿颅脑损伤几乎都是产伤所致,一般表现为头皮血肿、颅骨变形、囟门张力高或频繁呕吐。
婴幼儿以骨膜下血肿较多,且容易钙化。
小儿易出现乒乓球样凹陷骨折。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伤后反应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容易出现休克症状。
常有延迟性意识障碍表现。
小儿颅内血肿临床表现轻,脑疝出现晚,病情变化急骤。
(2)老年人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时间长,生命体征改变显著,并发颅内血肿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呕吐常见,症状发展快。
(3)重型颅脑损伤常常可以引起水、盐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
二、护理措施1、临床症状的观察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受伤原因及病情的发展。
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以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此过程中要对患者是否存在颅内出血、脑疝、休克等症状给予记录。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题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题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b0cee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e.png)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复习题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一、名词解释1.颅内高压2.脑疝3.脑震荡4.脑挫裂伤5.逆行性健忘6.熊猫眼征7.中间清醒期8.头皮撕脱伤9.硬脑膜外血肿二、选择题A1型选择题1.颅脑损伤病人的卧位,抬高床头15~30cm的目的是:A.预防误吸及窒息B.利于呼吸道通畅C.保证心排出血量D.病人舒适E.减轻脑水肿2.颅脑外伤病人,伤后出现昏迷-清醒-昏迷,提示有:A.脑震荡B.脑挫裂伤C.脑内血肿D.硬膜下血肿E.硬膜外血肿3.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脑疝早期的生命体征表现是:A.血压高,脉搏快,呼吸快B.血压低,脉搏慢,呼吸慢C.血压高,脉搏慢,呼吸慢D.血压高,脉搏慢,呼吸快E.血压低,脉搏快,呼吸快4.头部损伤后,出现球结膜下出血,脑脊液鼻漏应考虑:A.鼻骨骨折B.颅前窝骨折C.颅中窝骨折D.颅后窝骨折E.脑挫裂伤5.脑脊液外漏禁忌作冲洗,堵塞和腰穿,是防止:A.脑疝B.头痛C.颅内压下降D.颅内继发感染E.呕吐6.甘露醇治疗脑水肿,应:A.缓慢静脉注射B.一次剂量在半小时内滴完C.一次剂量在一小时内滴完D.一次剂量在两小时内滴完E.滴速与疗效无关7.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冬眠低温疗法,错误的护理是:A.物理降温后用冬眠药物B.用药前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C.病人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内不宜搬运和翻身D.维持直肠内温度在33~34℃E.维持体液平衡8.应立即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是:A.脑震荡B.颅底骨折伴脑脊液外漏C.硬脑膜外血肿D.脑干损伤E.脑挫裂伤9.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A.临床表现光检查C.外伤史D.局部肿胀E.局部疼痛10.颅脑损伤病人,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瘫痪,提示受压部位在:A.左侧B.右侧C.双侧D.延髓E.桥脑11.脑外伤昏迷病人呼吸困难的主要处理措施是:A.吸氧B.吸痰C.舌后坠者用舌钳拉出安放通气道D.肌注呼吸兴奋剂E.气管切开12.开放性颅底骨折主要治疗是:A.手术治疗骨折B.有脑脊液外漏时及时手术修补C.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D.有脑脊液外漏时及时冲洗及堵塞E.以上均不对13.头皮损伤,以下哪项常并发休克:A.头皮裂伤B.头皮血肿C.帽状腱膜下血肿D.骨膜下血肿E.头皮撕脱伤14.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鼻耳漏哪项处理是对的?A.无菌盐水冲洗后棉花堵塞B.清创缝合C.用力擤擤,以利引流D.腰穿减压E.应用抗生素15.小脑幕裂孔疝病人急救的首要措施是:A.吸氧B.肌注洛贝林C.肾上腺皮质激素%葡萄糖静滴E.甘露醇静注16.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哪种瞳孔变化最具有手术指征?A.两侧瞳孔散大B.对侧瞳孔散大C.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意识障碍D.一侧瞳孔散大,另一瞳孔缩小,神志清醒E.瞳孔大小多变17.硬脑膜外血肿的出血,多源于:A.颅骨板障静脉破裂B.椎动脉破裂C.脑膜中动脉破裂D.颅内静脉窦破裂E.脑皮层血管破裂18.颅脑损伤观察及护理,哪项是错误的?A.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B.抬高床头15~30cmC.躁动时酌情使用少量吗啡D.便秘严重时用甘油低压灌肠E.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做气管切开19.重症颅脑外伤急诊,首先应做到:A.检查神志瞳孔B.测量生命体征C.保持呼吸道通畅D.止血、抗感染E.及时输液、输血20.脑震荡的处理原则是:A.对症处理B.脱水疗法C.急诊手术D.防治休克E.暂不处理21.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意识改变是:A.嗜睡B.谵妄C.昏迷不过30分钟D.中间清醒期E.持续性深昏迷22.颅脑损伤病人每日输液量一般限制于:~800ml~1000ml~2000ml~2500ml~3000ml23.脑干损伤时瞳孔变化的特征是:A.双侧瞳孔散大,固定B.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C.一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D.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E.两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24.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时,属于:A.闭合性骨折B.开放性骨折C.粉碎性骨折D.青枝性骨折E.凹陷性骨折25.治疗较大的帽状腱膜下血肿的方法是A.待其自行吸收B.用止血药,加压包扎C.穿刺抽血,防止感染D.切开引流,防止感染E.穿刺抽血后加压包扎26.急性颅内压增高常见于A.发展较快的颅内恶性肿瘤B.脑脓肿C.巨大脑膜瘤D.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E.化脓性脑膜炎27.颅前窝骨折最易损伤的神经是A.嗅神经B.动眼神经C.听神经D.面神经E.滑车神经28.颅内压增高最客观的证据是A.头痛B.呕吐C.视神经乳头水肿D.血压升高E.心跳缓慢29.形成脑疝的根本原因是A.急性颅内压增高B.慢性颅内压增高C.严重脑挫裂伤D.严重颅骨骨折E.颅内各分腔压力差30.不符合脑震荡表现的是A.意识障碍不超过30分钟B.逆行性健忘C.颅内压增高D.脑脊液检查无异常E.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31.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者擤鼻涕,打喷嚏等可引起A.颅内压增高B.颅内压降低C.脑脊液外溢D.脑脊液引流不畅E.颅内感染32.颅脑损伤病人每日补液量应控制在A.总量500~1000ml,其中生理盐水不超过500mlB.总量1000~1500ml,其中生理盐水不超过500mlC.总量1500~2000ml,其中生理盐水不超过500mlD.总量2000~2500ml,其中生理盐水不超过1000mlE.总量2500~3000ml,其中生理盐水不超过1000ml33.关于颅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颅盖骨线行骨折和颅底骨折本身,不需特殊处理B.颅盖凹陷骨折,出现神经症状时,需要手术治疗C.颅盖骨骨折线通过脑膜中动脉沟时,应警惕硬膜外血肿D.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时,应使用抗生素和TATE.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时,应及时手术修补硬脑膜34.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是A.进行性意识障碍——血压升高、脉搏变慢——患侧瞳孔散大B.瞳孔不等——意识障碍——脉搏变慢、血压升高C.出现局灶性定位体征——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D.意识障碍、双侧瞳孔缩小——心率变慢、血压下降E.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呼吸轶暂停35.左侧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的典型表现是A.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B.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C.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瘫痪D.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瘫痪E.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四肢瘫痪36.颅内压增高“三主征”为:A.头痛、偏瘫、视野缺损B.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C.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减慢D.头痛、复视、呕吐E.头痛、呕吐、失眠37.下列哪项为Cushing征的临床表现?A.血压升高、呼吸深快、脉搏细弱B.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C.血压下降、脉搏减慢、呼吸减慢D.血压下降、脉搏减慢、呼吸深慢E.血压下降、心率不齐、呼吸浅快38.降低颅内压控制液体入量可根据每天尿量:A.不少于500mlB.不少于600mlC.不少于100mlD.不少于200mlE.不少于1000ml39.治疗急性颅高压的首选药物是%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尿素E.地塞米松40.对于脑外伤患者的处理,下列哪项不正确?A.保持呼吸道通畅B.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C.巨大颅内血肿应争取时间尽早手术清除D.不管血肿在何部位都不必手术,尽可能保守治疗E.头皮裂伤2~3天,无明显感染者,进行清创缝合加伤口引流A2型选择题1.患者男性,20岁,建筑工人,从高处摔下,乳突部皮下血肿,右耳流出血性液体,听力明显减低,考虑:A.脑震荡B.脑挫伤C.颅前窝骨折D.颅中窝骨折E.颅后窝骨折2.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头颅外伤,眼睑青肿,球结膜下出血,鼻部不断流出血性液体,应考虑:A.额骨骨折B.面部挫伤C.颅前窝骨折D.颅后窝骨折E.颅中窝骨折3.成人患者,头部外伤,昏迷5分钟,醒后对当时受伤情况不能回忆,有轻度恶心,头痛,检查无特殊发现,应考虑:A.脑震荡B.脑挫裂伤C.头部挫伤D.颅内血肿E.颅底骨折4.成人男性,头部被人用木棍击伤,无昏迷,呕吐,X光检查发现颅盖骨折,凹陷,其处理应:A.速尿%葡萄糖溶注射C.甘露醇快速注射D.手术复位E.可不作特殊处理5.成人女性,头皮裂伤已3天,现伤口无明显感染迹象,最理想的处理方法是:A.换药B.口服抗生素C.清创缝合D.无需特别处理E.抗生素溶注湿敷6.患者头皮钝物撞伤2天,检查:头皮肿胀,范围大,质软,有波动感,最可能的诊断是:A.皮下血肿B.帽状腱膜下血肿C.骨膜下血肿D.头皮感染E.脑积水7.患者头部外伤后即出现昏迷,半个小时后清醒,随即再次出现昏迷,伤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此时,最可能的是:A.脑内血肿B.硬脑膜外血肿C.硬脑膜下血肿D.脑挫裂伤E.脑震荡8.患儿男性,6岁,头皮外伤后出血不止,此时,首要的处理方法是:A.压迫止血B.输液C.止痛D.清创E.镇静9.患者女性,头部外伤后现出现“熊猫眼”征,且有淡红色液体从鼻腔流出,最有可能的是:A.颅前窝骨折B.颅中窝骨折C.颅后窝骨折D.眼眶损伤E.以上都不对10.患者头部外伤,有脑脊液鼻漏,此时以下哪项处理有误:A.病人取平卧位,床头抬高15~30cmB.保持鼻腔清洁C.尽量避免擤鼻涕,打喷嚏D.一般不作腰穿E.予以冲洗鼻腔11.女性,18岁,打网球时被球击中右侧头顶部,查:神清,一般情况好,右侧顶部可见一乒乓球大小的隆起,周围质地较硬,中心部位较软,似有波动感,以下哪种可能性最大?A.皮下血肿B.帽状腱膜下血肿C.骨膜下血肿D.颅盖骨凹陷性骨折E.以上均不是12.男性,16岁,学生,骑自行车不慎跌进水沟里,昏迷15分钟后清醒,自诉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耳鸣,问病史时无法回忆受伤经过,体检未见阳性体征,此时,应考虑是:A.脑震荡B.头皮血肿C.骨膜下血肿D.脑挫裂伤E.颅内血肿13.男性,40岁,颅脑外伤昏迷2天,现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有尿潴留,此时,以下处理哪项不妥:A.导尿并置尿管B.禁食C.观察病情D.加床档以防坠床E.吗啡镇静14.女性,车祸5小时,神志不清,X线摄片提示颅骨凹陷性骨折,凹陷直径8cm,凹陷深度为,此时,最佳处理应是:A.严密观察病情B.脱水C.不用处理D.应用皮质激素E.尽早手术复位15.女性,32岁,被人打伤头部15小时,查:神清,眼睑青肿,球结膜下出血,嗅觉丧失,有淡红色液体从鼻腔流出,此时,最有可能是:A.面部软组织损伤B.颅前窝骨折C.颅中窝骨折D.颅后窝骨折E.眼外伤16.男性,44岁,头颅外伤后出现右耳流淡红色液体,听力下降,以下处理,不对的是:A.应用抗生素B.可用无菌棉球填塞堵漏C.禁作腰穿D.禁作冲洗E.禁止用力咳嗽17.女性,45岁,因诊断为脑挫裂伤而正在进行冬眠疗法,降温标准维持肛温为:~28℃~30℃~32℃~34℃~36℃18.李女士,24岁。
-卫生资格-370外科护理-章节练习-外科护理学-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共71题)
![-卫生资格-370外科护理-章节练习-外科护理学-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共71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3827a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e.png)
-卫生资格-370外科护理-章节练习-外科护理学-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共71题)1.颅内压增高时形成脑疝的主要原因是解析:选项 A、C、D、E 为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而非形成脑疝的原因;当颅内压增高时,可使脑组织通过生理性孔隙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引起嵌顿,形成脑疝,故选 B。
答案:( B )A.脑水肿、脑体积增大B.颅腔内压力梯度明显改变C.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D.弥漫性颅内压增高E.脑干水肿2.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出血来源是解析:硬脑膜外血肿常因颞侧颅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破裂所引起。
答案:( C )A.颅骨板障静脉破裂B.挫裂伤的组织血管破裂C.脑膜中动脉破裂D.静脉窦出血E.脑实质血管出血3.诊断颅底骨折最重要的依据是解析:颅底部的硬脑膜与颅骨贴附紧密,颅底骨折时易撕裂硬脑膜形成脑脊液漏,其诊断主要依据是出现脑脊液漏。
A.意识障碍B.脑脊液漏C.脑脊液检查D.颅底骨质凹陷E.CT 检查4.开放性颅脑损伤是解析:颅底骨折时易撕裂硬脑膜形成脑脊液漏,此类型骨折为开放性损伤答案:( C )A.脑震荡B.脑挫裂伤C.颅底骨折D.颅盖骨折E.硬脑膜外血肿5.最轻的脑损伤是解析:脑震荡病人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是最轻的脑损伤。
答案:( A )A.脑震荡B.脑挫裂伤C.颅底骨折D.颅盖骨折E.硬脑膜外血肿6.颅脑手术后护理体位正确的是解析: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而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故选项 E 正确。
答案:( E )A.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患侧卧位或仰卧位B.小脑幕上开颅术后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D.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E.小脑幕下开颅术后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7.颅脑损伤的患者现场急救措施下列正确的是解析:因为颅脑损伤患者无外出血表现而有休克征象者,也应补充血容量;禁用吗啡止痛,以防掩盖病情;开放性脑损伤脑组织从伤口膨出时,在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再用纱布架空包扎,避免脑组织受压;昏迷患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故 A、C、D、E 错误,B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颅骨骨折 (skull fracture)
颅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
1、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和方式。 2、避免受伤颅骨再次受压,颅骨骨折愈合时 间。 3、缺损颅骨局部保护有效方法,及颅骨修补 时间。 4、加强心理卫生宣教,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6
脑损伤(brain injury)
脑损伤定义
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在受 到外力作用后所致的损伤。
8
头皮损伤(scalp injury)
头皮损伤是因外力作用使头皮完整性受损或皮内发改 变。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 分类 1、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2、头皮裂伤 3、头皮撕脱伤
9
头皮血肿(scalp Hematoma)
皮 下 血 肿
10
头皮血肿
帽 状 腱 膜 下 血 肿
49
脑损伤机理
1、脑组织受压迫、牵拉、滑动或者负压吸附等 多种应和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加速伤 3、冲击伤 减速伤 对冲伤
50
临床表现
1、脑震荡
a、意识障碍不超过半小时
b、逆行性遗忘 c、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d、无神经体征 e、脑脊液、CT未异常发现
51
临床表现
2、弥散性轴索损伤
机理:惯性力所致皮层与皮层下中枢失去联系
颅骨骨折定义 指颅骨受到外来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 改变。 颅骨骨折约占颅脑损伤的15-20%,可发生于颅 骨任何部位,以顶骨最多,额骨次之,颞骨和 枕骨又次之。 临床意义不在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是否 引起脑膜、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可合并脑脊 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17
颅骨解剖要点
颅骨是类似球形的骨壳,容纳和保护颅腔内 容物。分颅盖和颅底两部分。
28
视N损伤
鼻漏
颅底骨
熊猫眼
嗅N损伤 鼻出血 鼻漏
耳漏
致命的 鼻耳出 血
29
颅骨骨折临床表现
2、颅底骨线形骨折 颅前窝骨折 a、熊猫眼征
b 、脑脊液鼻漏
c、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30
31
颅骨骨折临床表现
颅中窝骨折
a、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
b、脑脊液耳漏 c、面神经和听神经损伤
d、伤及颈动脉海绵窦段可出现 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杂音
34
颅骨骨折处理原则
1、颅盖骨折 单纯线形骨折不需要特殊处理,关键处 理合并脑损伤或颅内出血,尤其硬膜外 血肿。 凹陷性骨折根据情况处理。有以下情况 需手术治疗:
35
凹陷性骨折直径大于1cm
36
凹陷性和粉碎性骨折手术指征
1、骨折凹陷超过1cm
2、骨折凹陷小于1cm,但骨折面积大,引起颅 内压增高 3、凹陷骨折片压迫重要功能区,引起神经系 统症状和体症
24
颅盖骨骨折特点
1、线状骨折-骨折线经过脑 膜中动脉常 引起血肿 2、凹陷性骨折-骨折>1cm有手术指征 3、粉碎性骨折-可有局部脑膜及脑组织 损伤
25
颅盖骨骨折形态
线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
26
骨折引起局部脑膜及脑组织损伤
27
颅骨骨折临床表现
线形骨折
1、颅盖骨线形骨折
可引起: 硬膜外血肿 颅内积气
39
颅骨骨折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有感染的危险 知识缺陷 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 颅内压增高 颅内低压综合征
40
颅骨骨折护理措施
1、防止颅内感染,促使漏口早期愈合 ⑴ 体位护理 抬高床头,半坐位,患侧卧位,特定体位至 脑脊液漏停止3—5天,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 移向颅低硬脑膜裂缝处,促使局部粘连,漏口 早闭。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
多为锐器或钝器打击所致。 头皮血供丰富,头皮裂伤较浅时,因受皮下 纤维隔的牵拉,断端血管不能收缩,出血量 多 ,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现场急救:局部加压止血,争取24小时清创。 着重检查有无颅骨和脑损伤,若有脑脊液或 脑组织外溢,按开放性脑损伤处理。
15
头皮撕脱伤(Hematoma of scalp)
分为: 急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1) 急性硬膜下血肿
a、形成机理:
皮层动脉或静脉破裂 脑内血肿破入硬膜下 桥静脉断裂
58
2、硬膜下血肿
b、临床表现与诊断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其它征象均进行性加重
若为亚急性,其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征象 可在72小时后出现 CT检查:内板与脑表面之间高密度,等密度 或混合密度的新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形影
41
颅骨骨折护理措施
1、防止颅内感染,促使漏口早期愈合 (2)保持漏口局部清洁 每日清洁、消毒鼻前庭、口腔或外耳道 2次,切忌棉球过湿使液体逆流入颅内。保持 单元清洁。
禁忌挖耳、抠鼻;堵塞、冲洗耳鼻腔、 滴药、吸痰或插胃管。
42
颅骨骨折护理措施
1、防止颅内感染,促使漏口早期愈合 (3)正确评估脑脊液量,并观察记录。 (4)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高 病人应避免咳嗽、打喷嚏、屏气、用力排 便避免引起颅内逆行感染或气颅的发生。 (5)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禁忌腰穿
4、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
37
颅骨骨折处理原则
2、颅底骨折 颅神经损伤。合并脑脊液漏时,须预防颅内感染
治疗。脑脊液漏一般在伤后1—2周内自行愈合, 若4周未愈,行硬脑膜修补术。若骨片压迫了视 神经,尽早性视神经探察减压术。
38
关键处理在于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
颅骨骨折护理评估
健康史 : 详细了解受伤经过,暴力的大小、方向、 受伤部位,重点评估有无意识障碍及持续时 间,有无口鼻出血或腥味液体通过咽部。 身体状况: 有无头痛、心慌、呕吐等症状,正确判断 有无脑脊液漏的方法。 心理社会状况:
18
蝶 骨
冠 顶 状 骨 缝
颞骨(鲮骨、 颧突、外耳 道、乳突)
泪骨 上 颌 骨 ( 额 骨 、 牙 槽 突 )
人字缝
枕 骨 ( 枕 外 隆 凸 ) 颧骨
19 有左右对称的骨质增厚部分,形成颅腔的坚强支架
20
颅骨解剖要点
1、颅盖骨 骨质坚实,由内、外骨板及板障构成; 外板厚,内板薄,内、外板表面有骨膜覆 盖;在颅骨的穹隆部内骨膜与颅骨板结合不 紧密,颅顶部骨折易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32
颅骨骨折临床表现
颅后窝骨折 a 、Battle征(颞骨岩)
b、枕下部肿胀及皮下
瘀血斑(枕骨基底部) c、后组颅神经损伤
33
颅骨骨折 诊 断:
1、颅盖骨骨折 X线诊断率为90%以上
2、颅底骨骨折
根据症状与体征可以明确诊断,
X线诊断率为30—50%
颅底骨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3、CT检查
颅骨骨折分类
按骨折部位:颅盖骨折
按骨折形态:线形骨折
颅底骨折
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23
颅骨骨折机理
颅骨致伤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外力和颅骨结构两 方面。骨质具有一定弹性,也有相当的抗牵张力 和抗压缩力。 外力↓ →抗牵张力>抗压缩力→颅骨内板变形→恢复
外力↑ →抗牵张力<抗压缩力→颅骨内外变形→骨折
6
头皮解剖要点
头皮是覆盖于 颅骨之外的软组 织,在解剖学上
由外向内可分为
五层:
7
头皮解剖要点
皮肤: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 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组织:由致密结蹄组织和脂肪构成 帽状腱膜层:由疏松结蹄组织 帽状腱膜下层:是颅内感染和静脉窦栓塞的 途径之一。 骨膜层: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
慢性血肿
54
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55
1、硬膜外血肿
⑴、形成机制 硬脑膜动脉出血 静脉窦出血
颅骨板障出血
56
(2)、临床表现与诊断
1、 外伤史
2、意识障碍 意识好转期 中间清醒期 意识障碍加重期
3、瞳孔改变
4、锥体束征
5、 生命体征
6、 CT检查
57
2、硬膜下血肿
2、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3)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 头痛 发热 颈项强直 脑脊液颜色变化。 (4)注意低颅压综合征的发生 脑脊液漏本身是自行减低颅内压的作用,快速、 过量的脑脊液漏,可使颅内压过低,脑血管被 动扩张,病人出现一系列表现,尤其是头痛征 状具有特征性,注意与高颅压综合征鉴别。并 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 45
59
2、硬膜下血肿
(2)慢性硬膜下血肿
A 形成机理 老年病人(脑萎缩) 轻微脑外伤或无脑外伤 桥静脉撕裂出血 硬膜下小血肿 形成 包膜 新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血肿再扩大
60
2、硬膜下血肿
b、临床表现与诊断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血肿压迫所致的局灶症状和体征
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 Craniocerebral trauma nursing)
郧阳医学院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赵红玲
1
教学目标
了解
头皮损伤处理方法、颅骨骨折和脑损伤机理
熟悉
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及治疗 原则
掌握
脑脊液漏病人护理、脑损伤(特别是脑挫裂伤、 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与护理
2
重点
a、昏迷时间长
b、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
c、颅内压增高症状
d、生命体征改变
e、神经系统体征
52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