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800字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人生的故事,
更是一本关于自我认知和成长的指南。
通过作者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意义。
在书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让读者看到了人生的曲折和坎坷。
主人公经历了种种困境和挑战,但最终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平静和生活的意义。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起自己的生活,是否也能像主人公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找到自己的方向。
通过阅读《走到人生边上》,我也意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我们无法控制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正如书中所说:“人生就
像一场旅行,我们可以选择去哪里,但无法选择遇见什么。
”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我们无法选择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和应对。
另外,书中也提到了自我认知和成长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学习,
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正如书中所说:“人生的边上,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
长的过程。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改变,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边上
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义。
总的来说,读完《走到人生边上》,我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和思考。
我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但也明白了自我认知和成长的重要性。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找到自己的内心平静和生活的意义。
愿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边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意义。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2篇)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
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
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
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这本《走在人生的边上》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阅读旋风,我就此书印象最深的方面谈谈感受。
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堪称经典。
若干年后,杨先生写《走在人生的边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极强的书。
两本书像双子座,在中国读书界风光无限。
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专业追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谓志同道合。
他们从牵手结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风风雨雨走过,实为不易。
此书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很谦虚,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杨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
此书中,注释部分将近占去全书一半的篇幅,这在当代出版的图书中是不多见的。
一般书(古籍除外)注释部分都是书的附属部分,而此书每篇注释都一段尘封的往事,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
每篇注释可单独成篇。
比如:阿菊闯祸、劳神父、三叔叔的恋爱等篇幅,本身可当作都好散文拿来读。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对神鬼、人性、灵魂、天命、礼貌等问题进行深思,杨先生也不例外。
对于这些问题,杨先生都有自我的见解。
在书的前言部分,杨先生的开篇就直指“死”字,她写道: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
杨先生在九十多岁的高龄,能洒脱地应对将来不可避免的“死”,是一种超我的人生境界。
自从我们社会的思想意识全部被唯物论一统江湖后,关于神鬼问题讨论就很少见到了。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PPT
走 到 人 生 边 上
怀 念 忘 川 夜 空 中 流 萤
风 动 烛 火 似 已 熄
檐 下 花 灯 熟 悉 记 忆
琉 璃 月 下 冰 冷 的 空 气
流 星 泯 灭 光 阴
琴 音 何 处 寄
把 盏 笑 谈 世 间 酒 色 清 浅
素 衣 映 湖 中 月 水 光 潋 滟
风 声 掠 过 指 尖
2.灵性良心被弃置不顾 3.灵与肉的妥协 素(三) 眉 纸 千 风 灵与肉的斗争中,谁做主 ? 衣四、命与天命 声 眼 伞 古 人生有命 映(一) 低 朦 回 掠 (二)命理 湖(三) 垂 ? 胧 首 过 人能做主吗 中(四) 微 间 杏 指 命由天定,故称天命 月五、万物之灵 尖 敛 洒 雨 六、人类的文明 下 西 ( 一 ) 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水 阴 湖 (二)天地生人的目的 光 边 七、人生实苦 影 潋八、人需要锻炼 一 滟九、修身之道 片 十、受锻炼的是灵魂 (一)人受锻炼 (二)在肉体和灵魂之间,"我"在哪一 边? (三)锻炼的成绩 十一、人生的价值 结束语
作品目录
古 典 文 学 自序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怀前言 风 檐 琉 流 琴 把 念一、神和鬼的问题 动 下 璃 星 音 盏 忘二、有关人的问题 烛 花 月 泯 何 笑 (一)人有灵魂 川(二) 火 灯 下 灭 处 谈 人有个性 夜(三) 似 熟 冰 光 寄 世 人有本性 空1.本性的意义 已 悉 冷 阴 间 ? 中2.什么是人的本性 熄 记 的 (1)食色性也 酒 流(2)灵性良心 忆 空 色 萤3.每个人具有双重本性 气 清 三、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浅 (一)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经过 斗争,必有统一 1.斗争的双方 (1)一方面是肉体 (2)另一面是灵性良心 (3)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在哪一面? 2.灵与肉怎样斗 (二)灵与肉的统一 1.灵性良心占上风
走在人生边上_人生感悟
走在人生边上_人生感悟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位置上行走着。
有人走得轻松自在,有人步履维艰,而我常常感到自己就是走在人生的边上。
走在人生边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与残酷。
有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风光无限,而有人却在挣扎和迷茫中艰难前行。
我明白了,人生并不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道路。
我学会了接受这个事实,学会了在不公平中寻找自己的机会和可能。
走在人生边上,我看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生活的规律,却往往在下一刻被打破。
我明白了,人生没有固定的规律,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
我学会了灵活和坚韧,学会了在变化中寻找自己的平衡和节奏。
走在人生边上,我看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有人为了金钱和地位拼尽全力,而有人却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放弃名利。
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心的丰盈和满足。
我学会了珍惜和感恩,学会了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快乐和意义。
走在人生边上,我看到了人生的美好和希望。
无论我们的道路多么曲折,无论我们的旅程多么艰难,我们都可以在人生的边上发现美好和希望。
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旅途。
我学会了勇敢和坚持,学会了在人生的边上寻找自己的光芒和希望。
走在人生边上,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和力量。
我不再害怕困难和挑战,因为我知道,无论我走在哪里,我都可以在人生的边上找到自己的力量和勇气。
这就是我对人生的感悟,也是我对人生的理解。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边上,找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活出自己的光芒和希望。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1000字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1000字-读后感大全本书读于高三那年,在偶然翻到一本名为《我们仨》一部以时间为主线对家庭主要人物的记述。
初次读《我们仨》后对于其中的生活经历而深有感触,折射到自身的生活,也从那开始对杨绛先生所写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次主要以《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为例展开,这本书大致分为两块,前一块是杨绛05年后,回到最后和丈夫、孩子一起生活的三里河寓所时所写。
这个时期女儿、爱人已先后离开。
95高龄的她又着手整理爱人的手稿、第二年在老、病、忙中又拿起了笔坦陈对神与鬼、人的灵魂、个性、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前一块属于带有哲学意味的议论性散文。
后一段就是纯粹的记述性散文,就是对自身经历的回望和感怀。
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时杨绛的先生钱锺书在上海创作《围城》的时期,正处于1945年日寇投降,周转流离生活还未好转的生活下所写。
在所读的片段里,照常、亲切的昵称“圆圆、锺书”用最贴切生活的词、句相连,能够很亲切的感受到家庭里日常的趣事,不加任何修饰,会联想到我们与生活的相处。
这个本书里有很多类似家庭趣事的麻烦,两人互相修理头发而闹出笑话、锺书留学书信的来往再到后来远赴他乡的陪伴,都是家庭中真情实感流露的体现,后文会相对沉重是关于黄昏之时的无奈与孤寂,也更能从起伏的情感体会到人生的琐碎和无常。
当一位老人在如此高龄的情况下,不是接受舒适和享乐而是着手再去记下点滴、一个人怀念“咱们仨”的坚决和执着。
不比于伟大,而是一种爱的坚守、家的守候,活的意义。
人们往往把一本书的意义相关与文学性质,在书中样板戏所象征的那个老年代,却已经荡然无存罢,所象征的文革年代已经过去。
在文中前又写到“我”是个老先生,时代更替的长河带走了亲人、留下了时代的痕迹独自咀嚼写下此书,无时无刻不归终于情怀而作,是极为真实和震撼的情感抒发。
在前一块记述方面的冗杂和后文时间的不断跳跃从阿菊、温先生、劳神父不同角色故事的转换,但在阅读之后她都藏着杨绛先生对于过去乐观的看待,守着过去每一滴、每一份情怀而活着,抛开文学价值、文学造诣不谈。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
读完《走到人生边上》,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脆弱和宝贵。
这本书通过描写主人公
牧野丰的一生,展现了人生中的苦痛、选择、挣扎与感悟。
牧野丰在年轻时热爱自由与音乐,却因冗长的修学旅行错过了一场音乐会,使得他与
音乐渐行渐远。
他性格坚强,富有正义感,但从未想过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所以他总是
在不断地迷失中前行。
一次意外导致他成为一名残疾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妥协,他很快
学会了用脚尖写汉字和自己的名字。
生命的残缺往往培养出意志的坚强,牧野丰弥补自己
的弱点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一名为人民服务的人,他成为了日本国内外一位知名的残疾
人事务实践家。
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改变人的命运。
牧野丰虽然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但他明白
生活可能会不如意。
书中没有过多的抱怨,而是表现出对命运的淡定与理解。
牧野丰渐渐
地理解到,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旅途,我们总是在流连忘返和彷徨中成长,它既有着苦涩和
艰辛,也有着美好和幸福。
生命的美好需要奋斗来换取,不要抗拒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遗憾,而是接受,并且从中寻找生命真正的价值。
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与反思。
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遗憾和失落,我们需要不断
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前行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需要勇敢地面对生活
中的挫折和苦难,以一颗平常之心,用一份执着之心,过一种平淡而有趣的人生,这才是
真正的幸福。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1《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并不能觉出这本书的好,也只当做普通的散文在读,但读下来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文的第一篇是《窗》,不得不说,窗的定义让我感触很深,门与窗这对搭档倒像是在定义我们的人生,先生在这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以窗来窥心境,这样的认知我实在是佩服不已。
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的默想。
每一句话都让我豁然开朗。
而在《说笑》中,先生仿佛就坐在我的面前和对我讲诉幽默这个话题,从真假幽默到把幽默分人兽,对于笑,对于幽默,我都不可否认,我们平时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看得太过简单了,而现实中笑的本意,逐渐丧失;本来是幽默丰富的流露,慢慢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
由此提到的幽默文学,也让我倒吸一口凉气,现在的幽默文学,又有几人是真的理解了幽默的定义呢?先生在文中这样说到: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绝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所以我想问那些哗众取宠只为博君一笑的'人们,你们真的明白幽默的意义吗?伊索寓言想必陪我们大多数人度过了童年,但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告诉我们,《伊索寓言》是不适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是的,我也觉得如此,寓言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愈幼稚了,而这对小孩子日后的成长并不见得有多大的好处。
这或许是我的偏见吧!先生说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先生讲理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讲,先生在《一个偏见》中就用这种方法帮我正确定义了偏见这个词。
对于天籁,对于人籁,或许我们觉得这都是极美好的声音,但先生眼中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却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
这怕是在许多人看来,只是文人矫揉造作的一些观点罢了,但若细思下来,又是不能说否的。
说到文人,我们不妨来《论文人》,有人觉得文人迂腐,有人觉得文人柔弱,但是文人是真正可嘉奖的呀,够谦虚,懂是非,也称得上是“用人”了,文中有这样两句话:用人瞧不起文人,自古已然,并非今天朝报的新闻。
我们三读后感800字5篇
我们三读后感800字5篇《我们仨》是一部由杨绛先生创作的散文,于2021年首次出版,是与钱钟书的家庭生活回忆录。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杨绛我们三读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宠爱!我们三读后感1从小梅手中接到《我们仨》,对这本书早有耳闻,却是迟迟不愿读。
想必还是在这本书刚出版时对于这位老奶奶的一些自执的偏见吧,总是认为在这样烦躁的大都市里充斥的永久是为名为利的人。
拿到这本书,最先品味的应当是书中的照片。
是照片让我认识了这对经受大风大雨、经受留学的繁华回来祖国到年老的朴实无华。
我对钱钟书的了解仅限于《围城》,对于《围城》,我也仅仅读了一半。
翻到名目的一瞬间,我感受了一个老奶奶,更甚是一个家人对亲人深深地思念——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最终的年月中孤独前行,不知是怀着悲伤还是温馨的心情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向我们呈现。
我是一个可怕孤独的人,很难想象假如我失去了至亲的亲人和爱人,将会如何在这个世上存活下去……书中的前两部分,写的是“梦”。
这第一个梦里,“我”梦见钟书自顾撇我而去。
于是醒来时便向他埋怨,钟书只是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于是钟书似乎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
这第二个“梦”里,便是“我” 最困难最苦痛又长达万里的时光。
奔波于双双病重的丈夫和女儿之间,“我”惶恐地走在人生的驿道上。
爱女的先行一步已是对人生的重大打击,而爱侣的日渐衰弱更加让人心绪难平。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突然走了。
他如今有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这我情愿。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
离别拉得长,是增加苦痛还是削减苦痛呢?我算不清。
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今不见。
第三部分解释了我对于第二个“梦”的不解。
出身与两个书香门第的两个人,在彼此的吸引下走到了一块,并创造了更温馨的新家。
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
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下面带来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欢迎阅览!杨绛《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1】早就听过无数人推荐这本书,一直想找个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之前读《我们仨》时,就体会到了杨绛先生文字的力量,文中以隐喻的手法写"我"与家人的离别过程,虽不着一字,却字字流露着老先生心中的思念和痛苦,全篇朴实的叙述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那么在她96岁的高龄时,又道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呢?"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
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
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杨绛先生摆脱世俗成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探索人生的真谛——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
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随后杨先生提出了"灵性良心"的概念。
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
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良知良能。
"食色性也"则是人的肉体本能,智力和感情也属于肉体本能。
佛家所谓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大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
灵性良心与肉体则是相互对立的两方,肉体总有无尽的欲念,而灵性良心总在克制着"我"的纵欲放肆。
修身就是清欲,超越小我,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是世上的人至少都会问一次的,我也不例外,实际上,我已经问过无数次,问自己,也问别人,但是始终找不到线索。
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探索过这个命题。
下面带来《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欢迎阅览!《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
此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
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
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
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
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
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
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
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
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
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
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
这一幕非常打动我。
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钟老爷子的《围城》晦涩难懂,以为其夫人杨绛先生的书大抵相似,于是卯足了劲儿打开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发觉远非如此。
走在人生边上_人生感悟
走在人生边上_人生感悟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往前走,不知道前方会有怎样的风景。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就是在人生的边上徘徊,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也不知道该如何前行。
在人生的边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无法逾越,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正如俗话所说,磨难是成长的催化剂,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在人生的边上,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美好的事物。
或许是一次意外的相遇,或许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惊喜。
这些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
在人生的边上,我们也会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我们会学会如何去面对困难,如何去珍惜美好,如何去感恩生活。
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有智慧。
所以,当我们走在人生的边上时,不要害怕困难和挑战,也不要忽略美好和幸福。
让我们珍惜每一次遇到的人和事,让我们勇敢
地迎接生活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人生的边上,我们才能真正体会
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边上,走出自己的精彩。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她以平实、简洁的语言,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杨绛先生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她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
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对于人性、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看法,让我对于这些话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杨绛先生的人生观所打动。
她认为,人生是一场修行,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她提倡“不争、不抢、不浮、不躁”的人生态度,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同时,她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此外,杨绛先生在书中也提到了她对于文化和文学的看法。
她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文化。
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经验和见解,让我对于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认为《走到人生边上》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读后感
6、人生的价值
写此书时,杨绛先生正值“人生边上”,正如她所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洗尽铅华,最后还得归于人最根本的问题上: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想,为什么非要寻找人生的价值,也许是经过人生各种经历后,是灵魂在发问,求的是内心深处的安稳。
从长远来看,实在不好说天地生人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人的一生本来就毫无意义可言。人生的确没有意义,然而生活却有意义,生活的意义在于过着你认为有意义的生活。百家笔记网就像杨绛先生所说的,人的可贵在人本身。是的,毫无疑问,如果修身的愉悦幸福感让某些人感到有意义,那么自我完善对这些人来说就是人生的目的。
杨绛先生这样解释:“首先是‘食色性也’,食与色,人之大欲。其次是灵性良心,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食与色是就肉体层面来讲的,但是除了基本的生存和繁衍,人还追求美味和情趣。这也正如杨先生说的:“人之大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和后代的生存,还都图享受呢。”但个人觉得,在追求的过程中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了,也就是灵魂层面了。至于杨先生说的灵性良心的本性,这就应该完全是灵魂层面的吧。也许就是我追求人性之澄澈的一面吧!尽管一直在追求着,不过我想不明白,这人之本性“食与色”、“灵性良心”又是怎么来的呢?
2、有关人的问题
对于人的问题,杨绛先生说的很好:“首先,人有灵魂,此处的灵魂应该指的活人的生命,死尸只有肉体,就没有生命。其次,人都有个性,个性是天生的,到老不变,人的体质不同,性情迥异。除去个性,人都有本性,即人性,全人类共有的本性。”仔细解剖一下自己,这种提取法完全没有毛病。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精选19篇)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篇1《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
此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
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
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
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
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
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
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
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
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
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
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
这一幕非常打动我。
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篇2“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
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
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写在人生边上》是一部富有思想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
矛盾和成长,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说中的人物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
和命运,他们在人生的边缘徘徊,不断地探索着自己的生活意义和存在方式。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深感受到人生的脆弱和无常,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困境,但是在这一切之中,人们也不断地寻找着希望和力量,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都让我产生共鸣,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和自我认识的思考。
通过这部小说,我也意识到了人生的珍贵和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机会,努力追
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地超越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写在人生边上》的美妙
之处在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描绘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了不同层
面的启示和触动。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1000字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1000字《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1000字(篇1)说起来杨绛先生的文字,我最深刻的感悟是“打动人心”,如清风明月般带给人片刻安宁。
所以,想要说的第一本书便是她所著的《走到人生边上》。
自《我们仨》和《洗澡》之后,这是第三次拜读杨先生的作品。
“走到人生边上”是先生的自问自答自解自悟,犹记得在书中杨老开篇就提到过的鬼神之说,虽也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但离奇的事却时有发生,使人不知所以。
那这世上究竟有无神鬼出没?未可知。
心中有,便有。
心中无,便无。
本不过就是一场飘渺的旅行罢了,何必深究其中难以自拔?自问,自答,自解,自悟。
笔笔皆是。
简读之后,所谓有感不过是管中窥豹。
对杨老提出的“灵性良心”略做一点自己的看法。
早在《鱼我所欲也》中就认可一种说法—“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我个人将之与灵性良心相连,正因为有灵性良心,所以可以抵挡诱惑,抵挡名利争夺,抵挡纵欲难捺……杨先生讲到斗争,灵与肉的斗争,灵性良心与内在本我的斗争,小我与大我的斗争……而一切斗争的背后是“我”与许许多多本体的“我”,客体的“我”在抗衡。
诸葛孔明一生鞠躬尽瘁,辅助刘备,扶持刘禅。
有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称誉。
明明可以称王称帝,明明那边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却还是选择“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之谓本心。
一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既是表忠心也是书本心。
提到孔明,就不得不提曹操,一代奸雄,抛开他的军事才能,只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私心,便将灵性良心掩盖的无影无踪。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此之谓失之本心。
读这本书的同时,也看了一些时事新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颖罗冠军事件”一开始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我像大家一样,转发那个女孩的微博,声讨罗冠军,因为今年这种新闻实在是太多了,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相信所谓的“受害者”但我实在是不得不感叹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果然,事件发生了反转……一场闹剧以两个人的声明接近了尾声。
写在人生边上主要内容
写在人生边上主要内容
摘要:
1.人生边上的概念
2.人生边上的思考
3.人生边上的启示
4.如何在人生边上获得成长
正文:
人生边上,这个词汇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它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一个阶段。
在这篇文本中,我们将探讨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从中获得启示和成长。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人生边上”。
这个概念涵盖了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挫折、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时刻。
这些都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边角料,也许它们并不是我们期望的,但它们确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们站在人生边上时,我们面临着许多思考。
我们会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人生本身。
然而,这些思考并不是无意义的,它们是我们对自己和人生的深入探索。
我们需要学会在这些思考中找到答案,找到方向,找到勇气。
站在人生边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启示。
例如,我们明白了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
我们也认识到,人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还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
为正是这些不完美使我们与众不同。
那么,如何在人生边上获得成长呢?首先,我们需要接受这个阶段,接受它是人生的一部分。
其次,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困境,勇敢地寻求帮助。
最后,我们需要从这个阶段中学习,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人生边上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
我们需要学会从中获得启示,获得成长,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的边上》是一本由王小波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人生的边缘游荡的故事。
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深有感触,对生活、人生和自己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游手好闲、自由散漫的人,他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精神,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惑和迷茫。
他在人生的边缘徘徊,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这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我的探索,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和应对。
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们需要学会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同时,这本小说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但在实现这些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我们需要学会坚持和不断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只有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此外,这本小说还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人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追求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我们需要学会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只有在心灵的满足和平静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总之,《走到人生的边上》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小说,它让我对生活、人生和自己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我相信,在这条充满曲折和坎坷的人生之路上,我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在人生的边上》读后感800字
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走在人生的边上》800字,欢迎大家阅读,
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
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
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
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这本《走在人生的边上》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阅读旋风,我就此书印象最深的方面谈谈感受。
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堪称经典。
若干年后,杨先生写《走在人生的边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极强的书。
两本书像双子座,在中国读书界风光无限。
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专业追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谓志同道合。
他们从牵手结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风风雨雨走过,实为不易。
此书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很谦虚,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杨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
此书中,注释部分将
近占去全书一半的篇幅,这在当代出版的图书中是不多见的。
一般书(古籍除外)注释部分都是书的附属部分,而此书每篇注释都一段尘封的往事,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
每篇注释可单独成篇。
比如:阿菊闯祸、劳神父、三叔叔的恋爱等篇幅,本身可当作都好散文拿来读。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对神鬼、人性、灵魂、天命、礼貌等问题进行深思,杨先生也不例外。
对于这些问题,杨先生都有自我的见解。
在书的前言部分,杨先生的开篇就直指“死”字,她写道: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
杨先生在九十多岁的高龄,能洒脱地应对将来不可避免的“死”,是一种超我的人生境界。
自从我们社会的思想意识全部被唯物论一统江湖后,关于神鬼问题讨论就很少见到了。
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我们的难题,已经成为大家普遍的思维模式。
人到了必须的年龄,不思考这些问题好像不太可能,何况像杨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
她在“神和鬼的问题”一文中,谈到了“唯心”和迷信并不能划上等号。
比如人们都讲信念,信念是一个心中抽象的概念,人们看得着吗?毫无疑问,信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信念,不能没有信念。
还有,我们经常说大自然有规律,一代代的科学家都发现了许多规
律。
但之后证实一些规律是错误的,务必推翻。
这样看来,规律可能是不全面的,能够突破,能够补充。
在文中,杨先生还回忆自我小时候找算命先生算命的事。
她已经走在人生的边上,70多年前,算命先生准确测算家中之遭遇的事情,她还记忆犹新。
算命先生可能不明白什么现代科学真理,就是根据《易经》《周易》能推算命运的起伏。
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到此刻她还想不通。
书中,杨先生谈到了“修身之道”。
人的身体需要锻炼,人的品德需要修炼。
她说:人的躯体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烧。
但是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
孔子强调修身,并且也指出了修身之道。
灵性良心锻炼肉体,得有适宜的方法,肉体需要的“饮食男女”,不得满足,人就会病死;强烈的感情不得发泄,人就会发疯。
灵性良心在管制自我的时候,的宽容,许可身心和谐。
克制自我,当恰如其分。
所谓“齐之以礼,和之以乐”,就是用礼乐来调节、克制、并疏导。
这番话很有道理,要想成为堂堂君子,务必经过磨练,同时要有很大的自制力。
没有这两点,人的德行不可能提高到一个高的层次。
《走在人生的边上》是杨绛先生晚年的人生诸多问题的集中思考,书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人们务必思考和应对的问题,不可回避。
像这样的智慧之书,也不是我一两天就能够全能读懂,以后要常常翻阅,不断寻找人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