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协作式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索
“双一流”建设驱动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探索
“双一流”建设驱动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探索作者:万幸蔺吉睿来源:《公关世界》2023年第22期摘要:在“双一流”建设驱动背景下,高校科研、教学水平以及管理对图书馆资源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当前资源建设实际情况,合理构建多元化资源建设体系,有助于完善资源建设整体结构。
因此,本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现状展开讨论,分析“双一流”建设驱动下建设高校图书馆主要特点,提出建设高校图书馆资源主要策略,旨在通过优化图书馆采购流程,强化对网络资源开发力度,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探索在以往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之中,图书馆评估时标一般指图书馆藏书总量,主要是解决高校图书馆可能存在信息资源量不足的问题。
而在“双一流”建设驱动下,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以及科学研究需要较为专业、系统性较强、针对性较高的文献资源支撑,因此应逐渐提高对高校图书馆建设重视程度,从根本上提升图书馆藏书数量以及质量。
(一)逐渐提高图书馆藏书标准选择最重要反映当前学科发展前沿文献资料以及经典文献,不仅要着眼于根据现有科研水平,合理配比资源,从而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也要具备较为先进完善前沿意识,还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拉高标杆,从而通过高水准、高质量学生资源不断提升科研人员认知水平以及视野,充分发挥应有价值以及作用。
与此同时,也要格外注意图书馆藏书质量结构,同时格外注意优化以及关联数字资源收藏登记结构、资源型结构以及学科结构等,合理构建布局、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并根据当前高校实际情况,创建与之相匹配的数字信息化图书馆藏书体系。
(二)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双一流”建设路径是通过一系列创新和改革,合理构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优势领域以及学科,从而带动相关高质量高水平大学步入世界顶尖或者一流行列。
因此,“双一流”建设路径核心以及根本就是进行学科建设。
图书馆藏书资源能为进行学科建设提供宝贵的支撑以及保障,也是学科建设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案例
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案例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往仅仅是传统的藏书馆,如今的图书馆已经成为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的重要平台,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学术资源。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探讨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共建与共享。
一、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工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国家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分享。
该馆将国内各大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为读者提供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数字资源库。
在这个平台上,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到大量的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学术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为了促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许多高校图书馆积极响应数字化资源共建的理念,开展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的实践。
这些平台实现了不同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供了一站式检索和访问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从自己学校图书馆所没有的资源中获取信息,丰富了学术研究的内容。
三、图书馆与学术机构的数字资源合作案例许多图书馆与学术机构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数字资源库。
比如,某大学图书馆与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共同建设了一套用于数字化资源管理与存储的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地上传、管理和访问学术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四、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服务除了高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以外,一些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参与到数字化资源共享的行动中。
例如,某市图书馆通过与数字出版机构的合作,在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数字图书和期刊供读者免费在线阅读。
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馆藏资源,同时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总结起来,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与共享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成功的案例。
国家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工程、多校图书馆联合建设数字资源平台、图书馆与学术机构的数字资源合作以及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等都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便捷的数字化学术资源。
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还能促进学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网络环境。
通过高速宽带网络,图书馆能够实现资源的快速访问和数据的即时传输。
同时,图书馆应配备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确保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升级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现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图书的自动化管理、读者服务的个性化推荐以及资源的智能化检索。
此外,系统还应支持多平台访问,包括PC端和移动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再者,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整合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应积极采购电子书籍、数据库、期刊等数字资源,丰富馆藏内容。
同时,通过数字资源的整合,实现不同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方便用户一站式获取所需信息。
此外,图书馆还应加强与学术机构和出版社的合作,推动学术成果的数字化和开放获取。
通过开放获取平台,用户可以免费获取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最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还应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数字资源。
同时,图书馆应定期组织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网络环境、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开放获取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发展。
通过信息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将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方案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方案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方案。
二、数字化典藏数字化典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方向。
将纸质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源数字化,能够使用户方便地访问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学术出版社的合作,购买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并建立易于搜索和访问的平台。
三、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另一个创新方案。
通过在图书馆内建设虚拟实验室,学生和研究人员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
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节约实验设备和材料的成本,还能够提供一个安全和可控的实验环境。
四、个性化推荐系统个性化推荐系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分析用户的借阅记录、浏览记录和兴趣爱好,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推荐书籍和文献资源。
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学术研究的效率。
五、社交媒体互动社交媒体互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创新方式。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建立图书馆的官方账号,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提供定期的活动信息和电子服务。
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举办线上讲座、书评活动等,以拓展服务对象的范围。
六、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一套重要工具。
该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和管理,提供给用户更加便捷和准确的搜索结果。
同时,知识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图书馆对图书和期刊的订购和采购进行更好的规划和决策。
七、在线学术资源平台在线学术资源平台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又一方向。
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学术资源平台,集成图书、期刊、论文等学术资源,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全面的检索和查阅。
通过购买海量电子资源和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互通,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
八、移动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现代方式。
通过开发移动应用,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访问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包括平台的构建、数据管理、用户需求分析等方面。
一、平台的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需要一个完整的技术架构。
此外,还需要考虑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一般而言,平台的构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架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需要一个良好的技术架构来支持其功能和规模。
这包括决定使用哪些技术,以及如何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系统。
一般来说,平台的架构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数据存储,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
2. 数据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中,数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想完美地管理和展示图书馆中各种资源的信息,需要将各种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
这样,学生和教职工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图书馆中所需的所有信息。
3. 用户需求分析在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之前,需要对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平台的功能和服务。
在高校图书馆中,用户包括学生、教职工和研究人员等。
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进行确定平台功能。
二、平台的功能和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和服务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来制定。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多语言搜索、筛选和分类的功能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信息资源,为了满足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用户的需求,需要提供多语言搜索、筛选和分类等功能,提高信息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
2. 清晰的数据展示高校图书馆中保存的各种文献、学术论文、期刊等信息资源,需要分类、整理、封装编目、联合目次等方式进行整合展示。
清晰的数据展示可以提高用户阅读体验,提高学术标准,提高图书馆和学校的整体声誉。
3. 信息资源共享互惠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互惠是各高校建设自己数字图书馆和此科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门户在移动端的布局调研分析与启示
高校图书馆门户在移动端的布局调研分析与启示商依婷(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4)[摘要]随着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图书馆门户在移动端的服务布局也愈来愈多样化。
对高校图书馆门户在移动端的布局进行多渠道调研,分析图书馆网站在移动端的适配情况、微信公众号的设计以及图书馆小程序和A p p 应用分布情况,提出高校图书馆门户在移动端的建设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门户移动端响应式布局微信公众号[分类号]G 250.7;G 258.6*本文系2021年度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5211006)的研究成果。
1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来访问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 N N I C )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较2021年12月提升1.4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
另外,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为26.7%,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3.3%、32.6%和27.6%(见图1)[1]。
35.0%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电视平板电脑2021.122022.633.3%33.0%32.6%99.7%99.6%28.1%26.7%27.4%27.6%图1中国互联网网民设备分布2高校图书馆网站在移动端的适配情况在用户使用移动端设备访问互联网非常普遍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网站在移动端的服务开展得如何?有学者对南京地区43所高校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栏目设置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当前移动图书馆服务从类型上分为3种:短信服务、WA P 网站服务和移动端软件服务,其中WA P 网站服务中存在栏目设置混乱、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2]。
四川大学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建设思路
文 , 在线 完整 地 阅读 , 仅 花 费 流量 , 要 不 也极 大 地 考
验 阅读者 的耐 心 , 非 读 者 对 此 内 容 相 当感 兴 趣 。 除
对 阅读 的资源进 行 编 辑 、 善 、 出建议 , 个 阅读 完 提 每 者 都可 以是 移动 阅读 的贡 献者 。
务 信息 , 找 阅读书 目、 刊 、 文 , 查 期 论 既能 有效 满 足读 者的 阅读需 求 , 又能 提高 图 书馆资 源 的利用 率 。
2 2 局 限 .
喜爱 。公共交通设施内、 休息长椅上 , 随处可见手持 移动设备的人阅读资料、 上网查找信息 。 移 动阅读 发展 于 阅读 资 源 的数 字 化 , 阅读 设 备
书馆 资 源 的 利 用 率 。 关 键 词 : 动 阅读 ; 机 图 书馆 ; 动 服 务 ; 校 图书 馆 移 手 移 高 中 图分 类号 : 2 0 7 G 5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1 移 动 阅读
2 高 校 图书馆 开展 移动 阅读 的优 势与局 限
移 动 阅 读 是 移 动 学 习 的 重 要 内容 。移 动 学 习
l 3
四川 图书馆 学报
3 实现 移动 阅读 的技 术和 工具
21 0 3期 总第 11期 1年 8
短信 、 信 、 P连接浏 览检 索 。 彩 WA
4 2 1 短消 息服务 ..Fra bibliotek要保 障 移动 阅读 能 够 实施 , 须 以先 进 的支 持 必 技术 作 为基础 , 并利 用移 动 阅读工 具来 完成 。
4 2 2 彩 信服 务 ..
国内 的高校移 动 图书馆 建设 多采 用校企 合作 的 形式 开展 。高校侧 重 于 理 论研 究 和 系统 规 划 , 业 企 则 重点 突破 技术应 用 , 实现 的技 术 基 础是 移 动 通 信
新时期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改进探究
新时期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改进探究作者:赵玉华来源:《兰台内外》2020年第23期摘要:通过探究“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背景及其内涵,探讨了高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客观条件,调查和分析了我国当前几所高校图书馆在智慧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在硬件设置和技术运用及管理模式等层面,发现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不足之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思考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改进之道。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取得巨大进展,现代智能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带来极大便利,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引来全社会的关注,随之出现了“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新兴概念,随着 2018年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后,然而“智慧图书馆”在实践与理论层面的探究尚未成熟,作为科研学术的重要支撑,高校图书馆有必要深化“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依据1.必要性首先,建设健全智慧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自身职能的内在要求:一是健全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保障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設;二是建设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便于师生获取所需信息;三是深化及拓展服务,助力人才培养、信息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四是服务社会,资源共建共享。
这四项职能的发挥,有赖于更加现代化的图书馆运行系统和更高效的技术支持。
其次,建设健全智慧图书馆是助力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客观保障。
在信息化时代,若要全面提高大学的综合教育能力,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构建不可或缺,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水平与此息息相关。
高等院校有必要健全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建立和完善数据库,建成“智慧图书馆”。
如果图书馆在信息化层面进程迟缓,势必会影响广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效率,不利于推进高校的高水平发展及专业特色构建。
2.可能性随着5G的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和智能化发展,数据传输运算能力的提升,5G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为广大师生的带来更舒适快捷的体验,更快查取科研和学习所需的资源。
高校智慧图书馆空间与服务创新初探——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图书馆为例
科技视界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智慧图书馆由信息资源、空间资源、服务资源等要素构成,以人为本,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慧服务等特征,能够为读者提供既可深度学习,又能多面交流,更可多元实践的高效平台,是未来新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1]。
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图书馆为例,在分析智慧图书馆建筑形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探讨智慧图书馆空间创新和服务创新的策略。
1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追溯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发展历史,第一代图书馆的建筑特点是注重收藏;第二代图书馆的建筑特点是注重交流,为读者营造交流与休憩空间;第三代图书馆的建筑特点是注重创新,为读者提供学习中心以及打造方便、灵活、舒适的空间形式。
当下,图书馆服务已从以文献服务为中心,悄然转化为以空间服务为重点。
从第一代图书馆到第三代图书馆的建筑形式变化,体现出图书馆建筑形式与服务理念的变革。
第一代高校图书馆多为旧馆,重视静空间的设计,即藏书空间与阅览空间的设计,但是建筑比较陈旧,缺乏交流与休憩空间,需要改善馆舍的内部空间与内环境,并调整馆藏分布与空间布局。
第二代高校图书馆多为新馆或改扩建后的馆舍,注重阅览空间建设,包括休憩和交流探讨空间,并注重建筑空间形式与功能、动静的分区。
第二代图书馆是数字化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是自助借还等科技类技术和服务系统未全面覆盖,智能化程度不足,服务效率不高,针对用户的创新服务实践不够深入,尤其是智能知识服务体系需要重点加强。
第三代高校图书馆是智慧复合型图书馆,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空间形式更加多元化与多样化,不仅提供了安静的研究区域,也设置了气氛活跃的交流研讨空间,同时引入了校园书店、文创空间等文化新元素。
智慧图书馆集合了建筑设计、信息技术、视觉传达、空间内外环境设计等作者简介:刘曼,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借阅服务部,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资料研究。
基于智慧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
基于智慧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摘要:基于新时代的发展,探索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从学科服务、智库建设、多平台联动等方面研究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希望本文能够促进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从而提升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性和学科性,利用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为高校建设服务。
关键词:高校;智慧图书馆;智库服务引言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逐渐融入各种移动终端和物联网。
与此同时,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不断跃入人们的视野,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日益向“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业务流程发生巨大变化,智能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应的,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图书馆也逐渐向智慧图书馆发展。
结合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许多新兴的“无人图书馆”正在逐渐兴起,并在传统的图书借阅和信息咨询中逐渐被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所取代。
1智慧图书馆的特征1.1空间再造与升级智慧图书馆的空间重构升级主要表现在人性化、高效化: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技术创新使图书馆不断变化。
智慧图书馆在资源和服务上更上一层楼。
它的目的是为读者服务。
忽视这个目标,如果脱离了用户,智慧图书馆建设也就失去了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读者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智慧图书馆的空间重构、资源建设和管理模式应围绕读者需求和服务展开。
特别是它的空间重构,要便于后期的个性化服务,站在用户的立场进行规划设计,让读者享受到更人性化、更便捷的阅读体验。
比如引入自助打印、自助扫描等自助设备,设立自助学习空间,加强人、资源、技术的紧密联系,探索更多个性化服务项目。
另一方面,营造学习、休闲、教育一体化的空间环境,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空间的多样化和多功能化是智慧服务环境的典型特征。
要充分利用物联网的技术成果,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让各个空间相互协调开放,合理使用RFID、传感器、室内导航,让用户更便捷地获取资源。
1.2资源共享智慧图书馆有系统的知识库和兴趣库。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逻辑起点、时代机遇与探索路径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逻辑起点、时代机遇与探索路径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持续创新,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逻辑起点、时代机遇与探索路径。
我们将首先回顾图书馆的历史演变,分析其从传统的藏书楼到现代信息中心的发展历程,明确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逻辑起点。
接着,我们将分析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技术革新、用户需求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提出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探索路径,包括构建多元化学习空间、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馆员专业素养等方面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逻辑起点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和学术的殿堂,其演变与升级始终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并非无中生有的构想,而是基于对当前教育环境、学习需求以及图书馆自身功能的深度理解和前瞻性思考。
其逻辑起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高校图书馆的本质是为教学和研究服务,它承载着传承知识、创新学术、服务师生的使命。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和定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图书馆不再仅仅是藏书的场所,而是转变为一个集知识发现、学习交流、创新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空间。
这一转变,是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逻辑起点之一。
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也是对学习方式变革的回应。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未来学习中心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还基于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成为必然趋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推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探究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探究刘红芝 张冬梅 尹志强 乔红丽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 江苏徐州 221004摘要: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传承和文化传播机构,而智慧图书馆则是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图书馆新概念。
通过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分析大数据在建设智慧图书馆中的作用,从加大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理论研究体系、加强资源与馆员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智慧服务渠道、构建智慧微媒体平台以及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等方面积极推进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体验,促进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动图书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智慧图书馆 可持续发展 个性化服务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4)04-0230-03 Exploration of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for Smart UniversityLibraries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LIU Hongzhi ZHANG Dongmei YIN Zhiqiang QIAO HongliLibrary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04 ChinaAbstract:A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in for knowledge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a smart li⁃brary is a new concept of the library supported by big data technology. Through the connotation of smart libra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big dat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libraries, actively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ollege libraries from the aspects of increasing construction support, improv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and librarian talents, expanding smart service channels, building smart micro-media platforms and establishing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s, and improves servic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o as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more personalized,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service experiences,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upgrading of libraries,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industry.Key Words: Big data; Smart libra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sonalized service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传承和文化传播机构,在人们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高校图书馆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高校图书馆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图书馆不仅仅是信息和知识的储存场所,更是各类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特别是在高校中,图书馆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场所。
因此,如何建设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其核心设施——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已成为我们需要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图书馆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建设1、功能设计: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应具备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学术报告、研讨会、讲座、工作坊等。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学生、教师的实际需求,比如设置灵活的座椅布置方式,方便根据不同的活动需求进行变换。
2、硬件设施:报告厅的硬件设施应考虑音响设备、灯光设备、投影设备等,确保满足各种学术活动的需求。
同时,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还应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3、空间布局:报告厅的空间布局应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通透性,以便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为了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报告厅的视觉焦点应与讲坛的设置相对应。
4、环境氛围:报告厅的环境氛围应以学术为核心,营造出庄重而活跃的氛围。
这可以通过装饰和布局来实现,比如在墙上挂上一些学术名人的肖像或名言警句等。
三、高校图书馆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发展1、适应数字化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
因此,报告厅也应适应这一趋势,配备相应的数字化设备,如电子书阅读器、多媒体播放器等。
2、提升服务质量:报告厅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比如提供更便捷的查询服务、更快速的设备维修服务等。
3、增加学术交流机会:报告厅应定期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比如学术讲座、研讨会等,以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促进学术的发展。
4、持续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告厅的设备和功能可能会过时或不能满足新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保持报告厅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逐渐步入信息化建设的时代。
本文将针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1. 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成果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数字化资源。
通过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可以将纸质图书、期刊等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电子文献库、数字图书馆等。
这种建设不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还拓宽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
2. 网络服务的提升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借助互联网提供了多种便捷的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进行在线查询、借阅、续借等操作;图书馆还开设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通过在线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方便了读者的咨询和交流。
3.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升级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普遍引进了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实现书目管理、流通管理、馆际互借等功能,让图书馆的日常运作更加规范和高效。
二、发展趋势分析1.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长,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对大数据的挖掘与知识发现。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图书馆可以深入分析用户行为模式、阅读偏好等,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挖掘大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图书馆可以搭建虚拟学习环境,创建更加真实的图书馆场景,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3. 人工智能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图书馆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推荐、智能问答等功能。
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图书推荐,并通过智能问答系统解答用户的问题。
4. 社交化服务的拓展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还包括社交化服务的拓展。
图书馆可以通过开设社交平台,推动读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用户生成内容,增加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 长安大学图书馆
超星移动图书馆平台+泛舟移动数字资源包
移动OPAC 移动搜索引擎 移动学术阅读 移动自助服务 ……
实时热点新闻+最新报纸 epub书 视频 音乐 ……
移动图书馆价值
优化服务 拓展服务 创新服务
创造新型阅读方式 培育新型阅读文化
数字图书馆的5A梦想
选择移动图书馆 选择服务创新
谢谢
叶艳鸣 18628182886 yanming@
-用户认证系统 -Proxy代理功能 -页面转换功能 -资源探测分析功能 -全文资源转换功能
实现原理
用户 请求
手机或IPAD等移动终端
界面 转换
-用户认证系统 -Proxy代理功能 -页面转换功能 -资源探测分析功能 -全文资源转换功能
超星移动图书馆平台
资源 检索
返回 地址
原文 地址
返回 资源
搜索
技术平台
1、元数据级的一站式移动搜索 2、最大的云图书馆服务体系 3、多版本的应用平台
适合手机的实用性
1、二维码应用:好书推荐 2、滚动网络热点新闻 3、当地新闻与天气 4、个性化定制服务
……
不断创新的应用
1、基于IOS的应用 2、基于Android的应用 3、基于平板电脑的应用
……
超星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
E.游戏 D.微博/博客/空间
C.收发邮件 B.看新闻
A.查找学习资料或信息
0%
14% 12% 10%
20%
48%
66% 34%
64% 68%
40% 60% 80%
开通后的调研报告
通过手持设备主要利用图书馆哪些资源和服务:
H.建议或留言 G.图书馆相关信息浏览… F.图书馆公告新闻查看
智慧图书馆发展与高校图书馆建设探究
第16期2021年6月No.16June ,2021智慧图书馆发展与高校图书馆建设探究杨凤云(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江苏南京211167)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文章主要通过研究智慧图书管理系统发展现状,探究高校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国内智慧图书馆和智慧化服务体系研发通过近10年来的开发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高校图书馆应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行业红利,勇于创新,勇于改革,将读者需求和用户体验作为驱动力,积极推动新一代图书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一流馆员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作者简介:杨凤云(1984—),女,河南开封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下一代图书管理系统。
引言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专门场所,主要职能有保存文化遗产、传递文献信息、参与社会教育、开发信息资源等。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图书馆服务提升释放技术红利,图书馆必须积极行动,抓住契机,加快推进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
1图书管理系统发展阶段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保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我国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历经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使用的单机系统,即传统自动化图书馆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使用的基于数字化资源、集成服务、用户信息的图书集成管理系统,也称数字图书馆时代;2010年开始研发的新一代图书管理系统又称智慧图书馆。
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探析
20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图书馆论坛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8.206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探析①张隽(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高级阶段,高校智慧图书馆是高校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所在。
本文通过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进行梳理、对目前高校智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框架、空间、资源、人员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策略,以满足读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建设 探析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a)-0206-02①作者简介:张隽(197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应用、读者服务。
1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智慧图书馆”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Aittola等人在《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一文中提出,她们认为“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
关于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国内学者并没有统一的观点。
严栋认为,“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1],指出了构建一个智慧图书馆所必须的要素。
董晓霞等[2]、乌恩[3]、张海萍[4]等人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综合型图书馆,而韩丽[5]、李显志[6]、张振玉[7]等人则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更高一级形态。
2015年,孙利芳等人[8]对智慧图书馆进行再定义,从宏观层面出发,多角度、多维度地对智慧图书馆进行剖析,提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共享图书馆的观点。
结合以上学者观点,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之上,使用智能化设备,资源高度整合、以人为本,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智慧服务的新型图书馆。
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知识服务优化路径
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知识服务优化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建设成为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提供更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然而,在数字化建设中,如何优化知识服务,提升图书馆的品牌价值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智能化问答服务、多媒体教育资源开发和开放式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探讨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知识服务优化路径。
首先,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图书馆应当加大对数字化文献资源的采购与整合力度,提供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源,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此外,图书馆还应积极推进文献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合作,提供更大范围的学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学术支持。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分类索引和文献导航系统,帮助用户更方便地获取所需文献,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其次,智能化问答服务是提升知识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图书馆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问答系统。
该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提问,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自动搜索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并回答用户的问题。
智能问答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答案,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问题进一步智能化优化服务。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客服系统,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咨询和技术支持,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第三,多媒体教育资源开发是数字化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发和整合多媒体教育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电子教材等。
图书馆可以与各学院、学科领域合作,共同开发网络课程,并提供在线学习平台。
通过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动,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最后,开放式课程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图书馆可以推动开放式课程的建设与开展。
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进展及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进展及策略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图书馆作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图书馆不仅仅是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升级,更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管理方式和用户体验的全面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现状、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智慧图书馆的内涵、特征及其在高校中的作用,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旨在推动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创新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智慧图书馆基本理论概述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源自于智慧城市的理念,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的产物。
它不仅仅是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更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
智慧图书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
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从基本层面来看,智慧图书馆具备以下特征: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实现自助借还、智能导航、个性化推荐等服务。
数字化资源:拥有丰富多样的数字化资源,提供便捷的电子阅读和在线学习服务。
网络化协作:与其他图书馆、信息中心等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和协作服务。
物联网技术:通过RFID、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图书的智能识别、定位和管理。
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支持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未来可能呈现以下几个方向:更加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将更加智能化。
更加个性化: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智慧图书馆能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更加开放化:智慧图书馆将加强与外界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开放。
3. 我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正逐步向智慧图书馆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开发
多平台协作式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探索
作者/何芸,天津商业大学
文章摘要:提出高校移动图书馆加强与多平台、数据商的协作,创造出新的移动服务的发展趋势,以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设计“微信 公众号+移动应用APP+图书馆WAP版网站”的协作式移动图书馆系统架构,并对服务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平台协作;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应用APP;WAP网站
引言
移动互联网、数字出版、移动终端的发展使得通过手机 等智能设备实现的移动图书馆有机会成型。
随着移动阅读设 备的逐渐风行,移动阅读方式逐渐受到大家的喜爱,尤其得 到高校师生的推崇。
移动图书馆在移动阅读蓬勃发展的背景 下应运而生,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社交便捷 性,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在时间空间上的诸多限 制。
高校用户与其他用户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信息行为引 发的信息需求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教学、科研和学习需要W。
所以,高校图书馆急切需要顺应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更新 服务思路,引入“互联网+”思维,将移动阅读新理念运用 于读者服务领域,以跟上读者行为的转变,满足读者的阅读 需求。
目前高校移动图书馆已经进入了_个新的发展期,服 务内容和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多平台协作式移动图书 馆服务是高校移动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1.高校移动圚书馆发展
■1.1高校移动囫书馆现状
国内外移动图书馆已经进入了_个新的发展期,服务 内容和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
美国、英国、日本、韩国 等国家都已经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移动信息技术应 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在美国仅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普及率已达到75%。
截至2015年4月,在39所“985工程”高校中,提供移动客户端服务的已有38所,114所“211工程”高校中,有78所开通了微信公众号。
在天津市,高校图书 馆已经有超过70%推出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图书馆APP。
本 校图书馆于在2016年度启动移动图书馆服务,试运行期间 读者点击数已达百万数量,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
通过梳理 国内外近十年的重要文献,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有三个 方面:短信息服务、移动网站服务和移动应用服务[31。
关于国内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的设置,通过调研天 津市高校移动图书馆,得到包括天津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 图书馆、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天津理工大学等+多家天津 高校图书馆均已开设移动图书馆服务,另外我们通过网络调 研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等其他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 服务开设情况。
目前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大多都是信息推送,固定功能模块等,有个别馆提供了个性化定制服务。
各馆的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具 有各自的一些特性。
与公共检索系统对接实现查书、借阅信 息查询、图书续借、图书荐购等功能。
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 实现数字资源一站式检索,如find+,求是学术搜索、水木 搜索等。
图书馆常规信息:新闻公告、开放时间、馆藏布局、借阅规则等。
另外,除了 ■的一些功能外还有其他还有一些本馆特色 的功能提供:空间预约如研习室' 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预约 及余位查询。
新书通报、借阅排行榜'论文相关流程、失物招 领、讲座、活动信息、我的预约、教学培训、展览预告、学术 活动' 每周酷、新刊热文、聚焦胤我的违章、我的打印等。
除了固定功能模块外很多高校图书馆还每个月定期推送 相关内容给广大关注者,以增强用户粘度,增加自身影响力。
推送内容通常是实用的、有趣的、常规的,范围一般包括讲 座、活动、资源推介、招募等。
■1.2高校移动图书馆趋势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新的信息技术 开展移动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趋势w]。
移动信息技术 大环境中随着3G、4G、4G+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各个相关领域的信息平台及服务提供商也发展迅速。
对于普 通高校图书馆来说,仅仅依靠自身技术人员,来处理复杂,海量的终端、数据、平台的处理,开发设计一套完善的移动 图书馆平台是相当困难的。
所以,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 与网络服务商、数据库商、专业信息服务公司的协作,创造 出新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让用户使用多种不同来源的资源与 服务时有一致的用户体验P]。
尤其是可以借助微信等有巨大 社交基础和技术平台基础以轻应用模式进行二次开发,也可 以通这与数据库商合作,方便高校图书馆借助数据商提供的 海量资源为用户提供多样的内容。
2.多平台协作式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架构
■2.1系统架构
目前国内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模式有自主建设、协作开发 和第三方开发三种。
考虑到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协作开发模 式受到高校图书馆界的普遍欢迎,其参与者包括图书馆、图 书馆系统供应商、移动运营商和信息技术公司等,而目前移
|35
软件开发
动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推动者还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供应商、移 动运营商以及信息技术公司[6]。
以天津商业大学移动图书馆 建设方案为力,考虑到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使用习惯,由图书馆主导确定解决方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撑,由移 动图书馆客户端提供商依托资源、技术优势完成方案的具体 部署实施。
整体方案并不是简单地依赖某一家厂商的产品,而是对图书馆所有资源和服务进行整合,如图1所示,通 过移动应用APP、社交平台(微信)以及WAP网站等的互 联互补,所有移动服务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访问,并尽可 能保证通过不同平台能够获取同样的内容体验。
最终建设成 一个24小时立体式无边界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
图1移动图书馆系统架构
■2.2移动应用APP
图1架构中移动应用APP由超星公司开发,通过与图书 馆馆藏查询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用户对馆藏纸质资源的移 动端查询与个人信息管理;通过与图书馆购买的各类数据库 的信息集成,为用户提供馆藏电子资源的移动端统一检索与 获得;通过与全国图书馆共享云服务体系集成,还可以实现 全国范围内的各馆共享信息资源的统一检索并同通过APP的 文献传递功能获得资源。
并借助超星数据商自身海量资源提 供补充图书馆自身馆藏。
具体实现上在图书馆本地安装代理 服务器,通过平台可实现4大功能:用户身份的认证、Proxy 代理功能、页面转换功能以及资源探测分析功能。
■2.3移动图书馆阅读终端
读者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设备扫描二维码下 载并安装超星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安装客户端后,只需在电 子书借阅机屏幕上选择心仪书籍,扫描图书封面二维码,便 可将该书全文下载至手机,并可离线存储,随扫随读。
电子 借阅机内一般会预装内容涵盖广泛的丰富的正版图书供阅 读,另每月还有_定数量的新书呈现。
■2.4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主要功能:发布通知、绑定读者证、借阅信息、馆藏查询、新闻公告、解绑读者证、公开课、热 门图书、订阅中心、移动图书馆客户端下载、常见问题:(图 书馆开馆时间、借阅规则、馆藏布局等问题解答)、联系我们、361电子制作2017年2-3月微社区、活动通告、答题抽奖、图书荐购、通知讲座、投票 统计、自定义显示内容、自定义菜单(集成座位管理系统、图书馆网站、图书荐购等特色服务)、提醒类信息主动推送。
■2.5图书馆W A P网站
移动阅读时代,传统的图书馆网站页面显示已经不适应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手机体验,传统图书馆网站在移动终 端总是显示不全、乱排等问题,读者需要各种放大移动才能 浏览需要的信息。
■2.6各平台间的协作
系统架构中各平台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为内核,各自独立、互联互补又各有侧重。
通过各平台均能够得到图 书馆的资源服务信息,但是各个平台又有其侧重优势,微信 侧重与读者的便捷沟通,移动应用APP侧重阅读与海量资 源的访问,而图书馆WAP网站则侧重图书馆自有馆藏、服 务和概况的信息获得。
各个平台各自独立又有机关联,通过 菜单、链接、二维码等形式还可实现互联,通过其中一个平 台可以方便地访问其他平台,优势互补。
读者可以通过在移 动终端安装图书馆移动APP,在微信中关注图书馆微信公 众号,通过手机浏览器访问图书馆官方网站,方便地访问系 统中各个平台,获取图书馆提供的24小时不闭馆服务。
读 者可以把心仪的图书下载到移动A P P阅读,还可以在电子 书阅读机上体验大屏新阅读体验。
3.结论与展望
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实时更方便的信 息服务,帮助读者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关注图书馆信息,参与图 书馆互动,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检索、筛选和麵别,提高精 读时的学习效率。
未来高校移动图书馆应考虑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 物联网技术等,从用户需細馆员能力的 角度出发,通过引入个性化定制、情景感知等服务不断提升高 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以及服务质量,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
*
参考文献
氺[1]袁静.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基于用户知识 管理视角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05):41-45.
*[2]施国洪,夏前龙.移动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 学报,2014,(02):78-91.
氺[3]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 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12,(02):65-69.
*[4]李玉红.国内“211”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状况[J].
现代情报,2014,03:78-81.
*[5]明均仁,黄传慧.基于用户接受的高校移动图书馆调查与分 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06:21-28.
水[6]田樱.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