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结 题 报 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发表时间:2020-12-31T11:52:49.3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作者:吴松[导读] 数学的学习是学生应该重视,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思维吴松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乌罗镇前龙村完小554106摘要:数学的学习是学生应该重视,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思维,从而让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可以更顺畅,也可以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解释清楚、理解明白。
那么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思维方面的培养,应该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让学生可以更有逻辑性的去学习相应的知识,而不是没有头绪的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图形与几何正文:图形与几何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板块,在学习这个部分的数学知识时,需要让学生可以对图形有一个好的记忆,也可以在脑海当中可以构思出一定的图形。
学生也需要不断的增强自己的几何解答能力,从而让自己有一个更深入化的学习,也需要有极高的想象力,可以通过凭空想象拼凑出相应的图形,本文意在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在现在的教育发展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多媒体也可以辅助老师进行良好的教学。
所以在进行几何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多媒体这种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各种图形以及各种构成图形的要素,进而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的体系和构建的学习可以更清晰。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圆柱与圆锥》的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在多媒体上良好的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形状以及各个面的面积。
所以老师就可以在课程的开始,先用多媒体来播放几个关于圆柱和圆锥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在这些图片当中良好的了解圆柱与圆锥的构成面积以及线。
那么老师在给学生播放这些图片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描绘,看完图片之后,老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当观看这些图片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是哪一个面?那么圆柱与圆锥都是由哪几个面组成的?经过多媒体展现图片的方式之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手边的纸或者是一些其他的东西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圆柱圆锥。
例谈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策略
例谈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策略作者:赵慧卉来源:《读写算》2020年第01期摘;要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高年级处于整个小学的关键阶段,所涉及的图形与几何由平面图形逐渐到复杂、抽象的立体图形认识,所以,抓好高年级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155-0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因此,教师在“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操作、推理等探究活动,主动探究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过程,并能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几种高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一、让学生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索、操作、推理,给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比如,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在认识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再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物体互相之间的联系。
在探究完圆柱或圆锥的特征后,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们一个操作推理的活动: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或直角三角形的硬纸,在长方形的某一边或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小棒,并在脑海中想象,转出来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这样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勾画、推理出圆柱或圆锥的形状,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转换。
通过操作推理活动,使学生看到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半径、高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与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的关系,为解决更加復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实践探索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实践探索发表时间:2019-06-24T11:31:11.437Z 来源:《成功》2019年第3期作者:杨宗运[导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相关的访谈,发现在目前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还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落到实处、反思能力淡薄、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待提高的问题。
提高“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要实施自主探究,关注操作实践,鼓励合作交流,进行展示汇报。
周口市新民小学河南周口 466000【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相关的访谈,发现在目前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还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落到实处、反思能力淡薄、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待提高的问题。
提高“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要实施自主探究,关注操作实践,鼓励合作交流,进行展示汇报。
【关键词】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其中“图形与几何”是由原来的“空间与图形”转化而来,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图形与几何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对“图形与几何”的理解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其中,“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图形与几何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指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赖以生存的三维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本文所研究的小学高年级是指小学四、五年级,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二学段,该学段在“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结题报告汇报人:文小库2023-11-06•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问题与目标•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果与分析•教学策略总结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与致谢01研究背景与意义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概念的关键阶段,但当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兴趣、理解不深入等。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与几何概念。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为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02研究问题与目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图形与几何概念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探讨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和成绩的影响。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图形与几何概念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调查,识别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实验和对比,评估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成绩的影响。
针对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设计创新的教学策略,以增强学生对图形与几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研究结果为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提供实用建议和参考。
03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关于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了解研究现状和不足。
文献综述选取某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实验,探究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实证研究对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总结其优点和不足。
案例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研究过程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研究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包括选取研究对象、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时间等。
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
空间与图形中的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空间与图形中的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第一篇:空间与图形中的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空间与图形中的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1、现状:(1)目前有部分教师在概念的教学中存在概念的本质揭示不透彻、僵化教条地讲授概念、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忽视概念的综合应用发展等问题,导致学生要非常透彻地理解掌握几何形体概念存在一定的困难。
(2)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几何概念本身较为抽象、乏味,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能动性不强,被动的学习产生了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概念的表象不清晰的后果,学生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选择等练习时往往不知所措。
而教师教学中常常为传统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的不便深感烦恼,尤其是几何概念教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如旋转、平移等思想方法的教学使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目的开展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揭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加深对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知识系统的了解,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带动我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内容(1)整理出“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几何基本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系。
研究《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及学生获得几何概念的基本方式。
(2)研究《空间与图形》中几何基本概念的数学本质或核心意义。
建构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及教学模式。
(3)研究在几何概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
(4)研究在几何概念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4、方法1、问卷调查法;2、行动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4、个案分析法5、研究价值:(1)、本课题与教师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能真正解决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中效率低下的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方式转变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
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2021年1期┆153研究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杨兴义摘 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一切未知,但又对一切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
而数学作为伴随学生成长的三大主科之一,与其他两科相比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为严苛,学习内容也会随着学生的成长不断增加难度系数,尤其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中所学的“图形与几何”这一单元,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但却又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
因而本文就以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策略为论点进行实践探究,望共勉。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图形与几何”作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有着它特有的教育价值,并对学生的图形转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大有益处。
但当下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出现课堂枯燥乏味的现象,再加上学生所学内容的难度系数较大,致使学生学习热情低下,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也揭露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些不适当的教学方式,需要加以改正创新。
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创设趣味性情境小学阶段的学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褪去稚嫩,逐渐成长为稳重,但他们依旧是小孩子,避免不了好奇心重也好动好玩的现象,同时他们的心智也并没有变得成熟,因而这都需要小学教师认真耐心的引导,陪伴学生不断成长。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游戏环节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将游戏与生活化现象有机结合,增加学生的熟悉感与创造感,以创设的多样化情境为主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烘托课堂轻松欢快热情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而且这种趣味性的情景创设模式可以将“图形与几何”这一单元的抽象知识点进行实际化的表现,化繁为简,降低学生所学内容的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图形与几何》中位置的这一部分时,数学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有关位置的游戏进行课堂预热,激发学生探讨热情,如你画我猜找物品、我说你做换座位等,将生活化情景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令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到所学内容具有哪些重要作用,从而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在认真游戏的同时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推理能力,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高段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高段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摘要: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学习中,对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难点和重点,认真做好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高年级段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引言:对于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只有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加积极的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当前对小学高年级段图行预期和概念的教学,受学生理解能力的制约,很难取得理想的功效,这需要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上下功夫,借助情境的营造来促进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当前小学数学高年级段图型与几何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1、教师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在对小学生进行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都缺乏明确的目标,传统的教学需要学生进入学习记忆相关概念,并在记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机械的强制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记忆,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这样的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所以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数学教学也需要融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所以按照老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2、缺乏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学习而言,借助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他们已经逐渐具备空间概念,所以借助几何与图形概念的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教学模具和在黑板上所画的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图形与几何概念,并逐渐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发现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新型教学策略对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图形与几何概念理解和应 用能力是有效的。
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新型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更高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从而提高了他们 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角色转变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教学策略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其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 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建议
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能力。
深入研究教材
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结构,结合实际进行 拓展和延伸。
创新评价体系
建立创新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 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注重学科交叉
将其他学科知识交叉融入教学中,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06
结论和反思
研究结论
学生在掌握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方面表现出一 定的困难
学生在不同维度上的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需要个性化辅导
研究反思和不足
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
缺乏对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和意见的调查,可能对研究 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国内研究大多以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实验数据 支持和理论分析。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开始研究小学图形与 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 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注重概念形成过程、 认知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国外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注 重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05
教学策略和建议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语言描述或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
”建立空间观念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抽象、概括,不断由浅入深地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也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空间与平面之间联系的过程。
想象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思维活动,然而很多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最大障碍也恰恰在于“眼中有物,脑中无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策略。
1.在建立图形概念时动态想象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知识基础、生活环境和性格特征,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形象知觉特点。
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概念时就要注意通过形象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动态想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我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直线段最短”的认知起点,这样设计教学的:同学们,请看这个三角形,假如有一只小甲虫在A点,要爬到对面的小路BC边,它怎样爬行才能使路程最短?接着,让学生根据图形的特点动态想象,然后用手势表示爬行的路线。
再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这条路线,最后揭示“高”的概念。
由于A点被处理成一个动点,与传统的在静态下画高相比,使学生对高的意义的理解更加丰富而具体。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运动变化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抽象,逐步理解了高的含义,明确三角形高与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空间观念。
2.在形成图形表象时动态想象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过程中,不少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常常会把“长方体”“正方体”说成“长方形”“正方形”,往往纠正多次还是改不了。
这仅仅是学生的口误吗?其实不然。
学生由于受到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建构起清晰的立体图形表象。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XIAOXUE SHIDAI ·2019年第16期(下转54页)53教学相长·课内外·【摘要】“图形与几何”是核心素养时代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重点,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应实施概念数字化教学,引入“图形与几何”概念,活用信息技术提供教学例证,形成“图形与几何”思维,巧用信息技术突出本质属性,丰富“图形与几何”逻辑,妙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任务,构建“图形与几何”体系,勤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视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一、引入“图形与几何”概念,活用信息技术提供教学例证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内容时,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鞋盒、冰箱、大楼等长方体实物模型,并借助PPT 演示或Flash 动画形式展示高楼、橡皮擦等大小实物的几何差异,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长方体的概念认知并不深刻,因此还可借助“几何画板”画出数学意义上的长方体,再动态呈现,引导学生结合实物和课件演示,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形,探究长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棱的长度相等、相对面完全相同”的数学特征。
二、形成“图形与几何”思维,巧用信息技术突出本质属性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扇形的认识”教学为例,当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引入扇形概念后,还应通过PPT 和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拼扇形这一教学实践环节,形成半径相等但圆心角分别为锐角、直角、周角等不同的扇形,然后让学生根据扇形定义辨析图中扇形,深化理解。
还比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有关内容时,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应采用多种对比方法,借助软件的“描边”“涂色”“闪烁”“移动”等功能为学生建立面积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在多媒体中呈现一些图形,在课堂中开展比一比、摸一摸和看一看的活动,使学生认真辨析、抽象概括,对周长和面积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深化“图形与几何”思维,巧用信息技术突出本质属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作者:谢祖艳来源:《成功密码》2020年第06期小学高段数学“图形与几何”内容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的一大难点。
针对当前小学高段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知识体系不全、思维缺乏的现状,本文将结合自身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相关内容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积极探究。
一、立足学生的思维发展,优化课堂效果1.关注学生特点,设计具有阶梯性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到青少年期的转变过程,特别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但是意志不够坚定,情绪多变。
因此,在教学“图形与几何”时,教师应该先弄清楚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及其认知特征。
不同学段、不同内容都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但是教学的内容、设计、方法与目标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时,可尽量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高年级数学主要学习复杂的二维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扇形)和三维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以文字性的讲述为主,以致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
教师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内容时,教师可在教学设备中建立一个立体生动的几何模型,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充分发挥实物教具的作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仔细观察实物模型,强化对图形的感知,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图形与几何教學质量的目的。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1.基于实践的学习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抽象,抽象思维还需要材料进行支撑。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动手实践操作,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把抽象变具象的过程。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推行,国家对于教育体系的完善逐步走向正轨,更倾向于全面发展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小学教育处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展阶段,更应该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实施点。
因此,结合目前小学数学的教育现状,解决学生对抽象性思维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当放在首位,借助数学学科特有的逻辑特性,本文通过分析探索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现状以及其对应的相关解决措施,以达到实现小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途径引言:对学生们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展“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是刻不容缓的,小学高年级阶段正是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培养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新教改的背景下,借助数学课本的知识点,融合课内外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创设“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情境,积极响应国家新教改的政策,加强对于小学们的“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对这一抽象化知识内容合理教学模式进行实施与完善。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现状分析1.1课程内容单一化,学生思维固化在国家经济、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仍有一些地区存在教改推进缓慢,甚至存在不作为的现象。
这种单一化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们在学习习惯奠基的关键时期养成深入思考以及质疑询问的思维建立。
枯燥的单一课程教育很难把握小学生的兴趣点,导致“图形与几何”课程教学效果差,长久之下会影响学生们对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积极性。
1.2课堂缺乏开展“图形与几何”相关活动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许多教师很少对学生们开展课堂活动,在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方法探究中,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们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也可以巩固学生们的知识;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现阶段爱玩的天性,也可以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们的课堂融入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谈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谈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作者:胡彩云来源:《读写算》2020年第03期摘;要在小学的课程学习中,图形与几何占据着一定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图形与几何是学生从平面到立体的过渡,对学生的空间、抽象观念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还涉及到了学生的推理、想象、创新、动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如何教好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是教师需要结合理论与多年教学经验去仔细探讨的一大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策略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78-01图形与几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看,遇上几何问题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图形来解答,因为几何是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
几何学的本质就是以图形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以空间形式作为分析和探讨的核心。
我们从图形与几何的本质以及联系中可以知道,要想学生学好图形与几何的课程,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探究意识、逻辑推理能力等。
接下来就用详细例子说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好图形与几何,打好空间想象基础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学习新知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先了解一个观点,学生应该是教育的中心,不能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以及激发学生的能力。
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时候,总不会是空穴来风,与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或者生活中的经验认识毫无关联,总能与之前的内容相结合,通过一些推导或者联想来构建出新的知识。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更是如此。
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学习了许多的图形,而如何用所学的图形联系到几何中,就是教学的关键。
让学生自己推理过程,有助于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那些过于抽象的内容,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推理。
经过让学生自己推理这一个过程,学生就能在脑中形成一个深刻的印象,对图形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策略作者:黄琼来源:《启迪·下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从教学研究对象来看,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图形与几何”知识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主要是按照“图形认识”、“图形测量”、“图形运动”、“图形与位置”等几部分来展开的。
不难发现,这几部分都是以图形与几何为载体展开的,所以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觉等多种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优化和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图形与几何学习能力的提高。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都具有比较活泼的性格特点。
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这一特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學内容当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了圆形的概念之后,为了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我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教学情境。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汽车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那大家有没有发现汽车的一个共同特点呢?”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思考。
有学生说:“汽车有很多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颜色,但是汽车轮子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我说:“不错,所有的汽车都具有同样的构造,那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汽车轮子换成其他的形状,或者改变汽车轮子的构造,会是什么结果呢?”接着,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了不同形状和构造的汽车轮子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学生发现:如果汽车轮子换成其他形状,或者是车轴不在圆形轮子的正中心,那么汽车在运行过程中都会非常颠簸。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徐州市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睢宁县实验小学邱莲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时,比较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几何概念形成的过程:课前充分准备教具学具,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学生的活动又常常流于形式,操作与数学思考不能有机结合,未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
而事实上,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直观形象性之间形成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一直是老师们在纠结的问题。
学生方面:学生在学习几何概念时仍然存在“伪操作、伪讨论”现象,依照“形"难以想象、再认。
对概念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
我对以上所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对于几何概念的教学不到位。
虽然意识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但在教学中,确实存在着缺乏深度的浮躁现象,忽视学生思考、想象,使学生不能真正经历实物——表象——抽象的过程,影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其次,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教师将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强加给学生,而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极狭窄,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空直观感知体验,缺少概念产生、形成过程,致使学生体验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只能强记老师塞给的概念而不能灵活运用。
二、课题研究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高年级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对几何概念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探讨合理科学的几何概念教学策略,并付诸于课堂实践,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深刻、清晰地理解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改变我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会思考”的不良现状.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四、研究的目标、内容研究目标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几何知识,把学生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构建适于学生几何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有效策略。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徐州市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睢宁县实验小学邱莲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时,比较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几何概念形成的过程:课前充分准备教具学具,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学生的活动又常常流于形式,操作与数学思考不能有机结合,未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
而事实上,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直观形象性之间形成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一直是老师们在纠结的问题。
学生方面:学生在学习几何概念时仍然存在“伪操作、伪讨论”现象,依照“形”难以想象、再认。
对概念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
我对以上所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对于几何概念的教学不到位。
虽然意识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但在教学中,确实存在着缺乏深度的浮躁现象,忽视学生思考、想象,使学生不能真正经历由实物——表象——抽象的过程,影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其次,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教师将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强加给学生,而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极狭窄,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空直观感知体验,缺少概念产生、形成过程,致使学生体验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只能强记老师塞给的概念而不能灵活运用。
二、课题研究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高年级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对几何概念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探讨合理科学的几何概念教学策略,并付诸于课堂实践,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深刻、清晰地理解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改变我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会思考”的不良现状。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见上传课题研究方案,此处略。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一)研究目标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几何知识,把学生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构建适于学生几何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有效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何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何教学策略一、引言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知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几何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对称、图形的运动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测量方法、推理技巧等,同时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测量方法;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3.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如篮球、足球、纸张等,从而引出几何知识的学习。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从而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折叠、拼接、测量等操作,从而掌握图形的测量方法。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4.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测量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和成长。
5.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球可以滚动?”“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来寻找答案。
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索获奖科研报告
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索获奖科研报告Core literacy;Concept teaching;Strategy exploration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基于达到教学目标,落实学科素养进行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孩子学习数学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做深入研究。
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应只是学生学习数学应该获取的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取得优秀的学科成绩,并且养成一种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二、几何概念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一)通过操作,唤起对知识的回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中三角形的直观经验提问:“同学们,知道我们每天佩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唤起学生对三角形的回忆,同时提供充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操作摆出三角形,建立三角形的直观表象。
“你能把你摆出的三角形画出来吗?并说说这些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征?”使学生能带着问题思考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在表达中加深对三角形本质属性的理解。
同时,为了区别所有不同形状大小的三角形,为了表达简便,我们用字母A、B、C或者D、E、F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或者[△ABC];或三角形[DEF],或[△DEF],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意识。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三角形的高的过程中,有教师让学生直接读高的概念,然后重点教学高的画法,忽略学生对高的理解,造成在教学后,找不到高的位置,画不准确。
为此,可以设置三个吸铁石,先摆放两个在黑板上,“你能摆出第3个点,使它们连成一个三角形吗?”“你能想象出这个三角形的样子吗?”“还可以怎么摆第3个点?”“想象一下这个三角形的样子,思考一下第三个点摆放的位置不同,会不会引起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呢?什么没变?什么在变?三角形会随着第3个点的变化,而变得忽高忽低,那三角形究竟有多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你能想办法用一条线段把它表示出来吗?”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可以找到高所在的位置,激发其想象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 "图形与几何 "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摘要: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点,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数学极具基础性,且数学教学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是一大重难点,笔者调研发现很多学生搞不清楚“图形与几何”,对于重难点知识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并应用在习题中。
基于此,笔者深入探究如何做好的“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
首先分析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现状,并从引入概念,形成思维丰富逻辑构建体系四大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图形与几何”这一内容,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注入活力,打好基础。
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策略探析前言:在“图形与几何”这一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或相关研究都以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为参照,这一理论认为:“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教学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来降低教学难度,使相关图形从平面走向立体,同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多角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片面注重知识传授,采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严格以学生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
要充分活用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资源提供多样的教学例证。
进而引导学生探究图形与几何的和内涵,并能够在脑海中自主构建起学习体系,对图形与几何的概念能够做到连理论联系实际,思维和逻辑更加清晰,最终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打好基础。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现状分析学生受年龄和认知限制,在课堂上仍然比较活泼好动,难免出现走神的情况。
因此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并受制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传统,因此“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有效性不足。
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保证,也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缺少对学生思考和思维的引导。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探究如何提高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具体目的如下:1.探究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提高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通过对比实验和实验组的教学效果,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具体方法如下:1.确定实验对象和实验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2.进行教学实验,记录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
3.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分析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研究结果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研究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了实验证明,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五、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了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的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研究等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建议学校加强教师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学生对几何概念有深刻理解,而非仅仅记忆概念。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其他学校或教师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其优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4.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将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分析、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改善我校高年级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徐州市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睢宁县实验小学邱莲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教师方面: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时,比较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几何概念形成的过程:课前充分准备教具学具,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但学生的活动又常常流于形式,操作与数学思考不能有机结合,未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
而事实上,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直观形象性之间形成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一直是老师们在纠结的问题。
学生方面:学生在学习几何概念时仍然存在“伪操作、伪讨论”现象,依照“形”难以想象、再认。
对概念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
我对以上所描述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教师对于几何概念的教学不到位。
虽然意识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但在教学中,确实存在着缺乏深度的浮躁现象,忽视学生思考、想象,使学生不能真正经历实物——表象——抽象的过程,影响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其次,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教师将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强加给学生,而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极狭窄,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空直观感知体验,缺少概念产生、形成过程,致使学生体验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只能强记老师塞给的概念而不能灵活运用。
二、课题研究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高年级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现状。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对几何概念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探讨合理科学的几何概念教学策略,并付诸于课堂实践,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帮助学生深刻、清晰地理解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改变我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会思考”的不良现状。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四、研究的目标、内容研究目标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几何知识,把学生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构建适于学生几何概念教学的一系列有效策略。
2.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图形与几何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 通过实践研究,进行理性思考,取得理性认识,形成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典型的有效教学案例。
研究内容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学习的策略研究四、研究方法设计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调查法:调查学生在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参与态度、学习兴趣等。
2. 文献资料法: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为核心,查阅,钻研相关资料。
: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小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方面的科研文献材料,吸收值得借鉴的成分,使本课题少走弯路。
3. 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适于几何图形概念教学的策略,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五、研究过程1. 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2. 制定研究方案 3. 加强理论学习自从研究课题以来,我大量搜集关于“空间与图形”方面的资料,广泛阅读,如《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为了自呼吸的教育》、《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教师幸福的资本》以及郑毓信教授的《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等书籍,及时摘抄,写好读书心得,如《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几何教学应该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阅读深化认识思考伴我成长》、《沉浸在幸福的氤氲里》、《诗意生活幸福人生》等多篇,在净化心灵同时提升专业素养。
4.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搞好课题的研究,探索教学教研一体化,推动新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我在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广泛阅读的同时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以教促研,以研定教。
①. 搞好教学常规同时,参加课题培训。
我的个人课题属于省级十二五课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实践研究”的子课题。
在课题组长王少平主任的带领下,每两周进行一次课题培训。
每次活动有计划、有主题,确定中心发言人,发言人必须围绕活动主题准备详细的发言资料。
活动交流时,针对组内各种概念教学策略研究,大家各抒己见,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这些为我及时补充了精神食粮。
②. 立足于课堂教学研究。
在上一学期,在做高年级几何概念研究课时,我总是在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而准备阶段,我会针对教材提出许多问题,并不断思考如何从各种途径中寻求新的知识,并以探索和实验的方式解决。
重难点的处理上,我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善于质疑、批判、探究中超越自我,实现教学中的创新。
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操作去触动学生的思维,触摸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其次,主动要求和他人进行“几何概念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如执教过课题研究课《认识体积、容积》、《圆的周长》、《圆柱体的体积》等多节,让我领略到设计迥异、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
课后组织全组数学教师进行评课,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相互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我的个人课题的深入研究,在提高教育教学同时,教育科研能力也有所提高。
六、研究结果 1.使我充分认识到几何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几何概念,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自身的数学素养有明显提高。
2.学生在掌握几何概念同时,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得以发展。
3.探讨出一系列高年级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
七、操作与结论探索出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的几何图形概念多数是通过对给出的大量的具体模型和事例的分析、综合、归纳出它们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抽象概括而形成的。
小学高年级几何概教学念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把握几何图形概念的基本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引导,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沟通概念的内在联系,正确掌握几何图形概念。
概念的引入策略 1. 感性材料引入法学生掌握几何概念有一个认识过程,即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数学概念,教师尽可能引入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创设一定的数学情景,以增强感知效果。
如“圆周率”的认识。
做几个直径不等的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知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直尺上滚动或用绳子围出圆的周长,从而推算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这个“倍”是一个固定的数,即圆周率∏。
2.直观形象引入法几何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精心选用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采用教具演示,学生操作、讨论。
将更易理解、掌握概念的本质。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给予充足的探索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去感悟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动态想像: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甚至更多的份数,拼成的物体会怎样呢?在想象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概念的形成策略 1. 运用正例,支持概念形成属于概念所代表的一类事物的例子叫做正例。
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正例,让学生在研究正例的基础上,抽象出共性特征,概括本质特征,是帮助学生形成几何感念的有效手段。
概念的正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丰富典型的正例能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有力的支持。
比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提供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在动手体验、操作环节后,教者可引导学生回到场景图中寻找其它的长方体、正方体,并及时抽象出其几何视图。
如果说典型实物对于引入长方体、正方体是有价值的正例,那么此抽象出的几何视图又成了研究几何体的正例,学生从场景图中寻找长方体、正方体,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都是运用丰富的正例达到巩固强化概念的目的。
2. 运用变式,凸显概念本质心理学研究表明,抽象的概念需要熟悉广泛、众多的事物才得以形成。
变式就是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在各种表现形式中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越来越高的概括化程度。
比如在“图形与几何”总复习中,学生在处理“过点A 作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往往会出现:①.把垂足标注在A处,②.垂直线段是相对与水平方向的直线而言。
追溯原因,我想学生对于垂直的“标准形式”不能灵活变通。
在认识“平行与垂直”时,教者在提供例证时,不仅提供垂直的标准式,而且提供垂直的各种变式,过直线或直线上一点画垂线,不仅要画水平方向直线的垂线,而且要画出竖直方向的、斜方向的直线的垂线。
这样学生对互相垂直就达到了概括化的理解。
因此,在几何概念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非标准变式,通过变换概念的非本质特征而突出其本质特征。
3. 运用反例,完善概念认识概念的反例就是提供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对概念认识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反例的适当使用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精确,建立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预防或澄清学生在概念理解时可能出现的混淆。
比如在认识“圆”这一概念时,学生很容易将圆形与球体混淆。
教学时,可事先准备一个活动的球体,指出这不是平面图形中的“圆”,而是一个立体图形。
同时任意截取球体一个横截面,说明这个横截面才是平面图形中的“圆”,球体教具可以看做学生认识圆的一个反例,从反面加深学生“圆”是一个平面图形的认识。
不难看出,反例恰恰从反面来反衬和激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概念的运用策略 1.复习法概念的巩固是在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中去完成和实现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复习,巩固离不开必要的复习。
在复习几何概念时,应引导学习构建概念网络体系,实现概念的结构化。
于几何概念之间具有联系性,任何一个几何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若干个几何概念联系而成,在概念体系中去复习概念,引导学生把相关的几何图形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并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建立概念结构,促进概念的进一步内化。
2.应用法在几何概念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具体到抽象,形成概念,又要让学生抽象到具体,运用概念,学生是否牢固地掌握了某个概念,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灵活地应用,特别是有些几何概念的内涵相近,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如体积与容积。
因此在概念的巩固阶段,要注意组织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弄清易混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促使概念的精确分化,在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概念的发展策略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空间与图形”几何概念的教学中,对于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不难达成。
但发展空间观念是个更上位、更有利于学生后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还要实施先“动态想象”再“动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