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几个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关键信息项:1、遗传因素遗传素质的定义遗传素质对身心发展的影响遗传素质的局限性2、环境因素环境的分类环境对身心发展的作用环境影响的双重性3、教育因素教育在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教育的局限性4、个体主观能动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内涵个体主观能动性在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培养个体主观能动性11 遗传因素111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这些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112 遗传素质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生理前提。

例如,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某些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如果遗传素质尚未成熟,相应的发展就难以实现。

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和发展水平。

不同个体在遗传素质上存在差异,这使得他们在身心发展的速度、特点和方向上有所不同。

113 然而,遗传素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它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要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

同时,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随着个体的发展而逐渐减弱的。

12 环境因素121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等因素,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方面。

122 环境对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不同的环境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个体。

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例如,不良的社会环境可能会阻碍个体的健康成长。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和随机性,个体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123 环境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而不良的环境则可能对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携带着来自父母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点。

遗传因素能够影响到身体结构、智力发展、健康状况等方面。

比如,一些疾病如白化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

此外,遗传因素还决定了个体的智力发展潜力,一些高智商家庭的后代往往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

生活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可以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比如,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可以为个体提供良好的营养、卫生条件和教育资源,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智力的提高。

社会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比如,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个体的情感健康和社交能力,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绪调节。

教育环境是指个体所接受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方式,可以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优质的教育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有助于个体的智力发展和个人素养的提升。

教育因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价值观等方面。

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个体的情感健康和社交能力,而苛责和冷漠的家庭环境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是个体接受的正式教育,对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塑造有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包括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等方面。

素质教育的实施可以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可能过分强调记忆和应付考试,对个体的全面发展可能产生限制。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教育学部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一般来说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进行备考。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一)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是遗传提供的可能变成现实。

例如:孟母三迁、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例如(1)荀子:生而同生,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2)康德: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产物。

(3)洛克: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例如:逆境成才、出淤泥而不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

1.“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这句话反映了( )因素发展的重要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个体能动性【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知识点。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作用关键信息:1、遗传因素: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3、教育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发展的推动作用。

11 遗传因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11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例如,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会影响人的智力发展,人的身高、体重、外貌等生理特征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

112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某些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才会表现出来,例如,儿童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

113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12 环境因素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21 自然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122 社会环境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123 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科技水平等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3 教育因素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3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132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133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交关系等等。

这些因素与个体的成长、学习和情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分析其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一、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在人身心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人类的遗传基因携带着各种生理特征和智力潜能,直接决定了个体的生理构造和智力水平。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使人更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影响,而其他基因则可能使人更加聪明或具备艺术天赋。

因此,遗传基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人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个体积极的情感状态和健康的人格特征,而不和谐或有暴力倾向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人的情绪压力和心理问题。

因此,家庭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教育背景教育背景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教育能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和机会,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适应能力。

教育背景不仅包括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往往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好的职业发展,这对于身心健康和人发展乃至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交关系社交关系是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通过社交交往,人能够建立人际关系、学习和分享经验、培养品格和情商。

积极的社交关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和情感健康,而缺乏社交关系或社交关系不良可能导致人的自卑、孤独和心理问题。

因此,发展良好的社交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众多,其中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社交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

人们应该重视这些因素,并在每个方面给予个体适当的关注和培养。

只有在多方因素的积极影响下,我们的身心发展才能得到全面的促进和提升。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桐乡市茅盾中学王嘉德现代教育倡导学生的个性张扬,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人身心发展因人、因环境、因条件而异,可以说,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一种独特的组合,但也有其共性,准确把握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对学校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粗略地归结了六大因素,,其中相互之间也有交叉和渗透。

因素1:人身心发展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①人的发展既决定于又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人是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发展是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

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生存和发展的说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

②人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而社会发展能为人的潜能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在一定历史时期总是有限的,人的潜能在现实中能起到怎样的开发会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的数量和人的体力素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的质量和人的精神素质。

人的发展水平越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越大,只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才可能使社会获得更快、更全面和更健康的发展。

③马克思认为,一个缺乏个性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人;一个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缺乏活力的僵化而单一的社会,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作为未来社会的基础原则。

因素2: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①对社会发展而言,教育为社会造就符合一定需要的人;对人的发展来说,教育促进着人的社会化。

教育可以有效地把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化为人的素质,这同时也就把人的发展水平提高到了社会发展的水平上。

如果没有教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很难有效地和普遍地实现其转化的。

②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当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只存在于教育真空中的抽象的人,也不能把受教育者当作可以任意搓捏的泥人,而应尊重和引导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能动性。

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识、智力才能,思想品德不全是教育注入的结果,而是在教育引导下经过受教育者自己努力的结果。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人身心发展是指身体和心理双方面的全面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首先,遗传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特质都与其遗传基因有关。

例如,身高、体型、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特征都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

同时,一些疾病和疾病的易感性也可以通过基因传递。

因此,遗传因素对于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环境因素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人们居住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及其所处的文化和教育条件。

社会环境决定了一个人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例如,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养机会,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此外,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期望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进而影响其身心发展。

另外,个人因素也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和动机等。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个性的塑造和兴趣的培养。

这些个人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选择,从而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人身心发展产生影响。

其中包括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社交关系等。

教育水平能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从而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和休息等,对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有直接影响,进而影响身心发展。

社交关系也是影响人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个体的身心成长。

总结起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非常多样化,可以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等。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综合影响着每个人的身心发展。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并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只有在多维度的因素相互作用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人的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过程,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者,身心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了解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影响这些发展的因素,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教育下一代以及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在身体方面,我们先学会抬头、翻身,然后学会坐、爬、站,最后学会走路、跑步。

在心理方面,我们先发展感知觉,然后是记忆、思维,最后是情感、意志等高级心理机能。

这种顺序性是不可逆转的,就像我们不可能先学会跑再学会走一样。

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时,要遵循这个顺序,不能揠苗助长。

阶段性也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主要矛盾。

比如,童年期的孩子主要是发展形象思维和直观感知能力,而青年期则更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和重点,我们需要根据这些特点来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支持。

人的身心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

一方面,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例如,人的身高在青春期会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而在其他时期则相对缓慢。

另一方面,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也具有不平衡性。

比如,在幼儿时期,语言发展迅速,而生殖系统的发育则相对较晚。

这种不平衡性提醒我们要抓住关键期,在发展的最佳时期给予适当的刺激和训练,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互补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身体机能之间可以互补,比如盲人的听觉往往更加灵敏;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能互补,比如身残志坚的人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身体上的缺陷,取得非凡的成就。

互补性让我们明白,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来弥补不足。

个体差异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身心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都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聪明早慧,有的孩子大器晚成;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有的孩子性格内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素质的发展过程及其成熟程度。它既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某
些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它的超越性发展提供了限 制
主 讲 人:
03
遗传是人的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
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即遗传素质共性。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人的体态上,如高、矮、胖、瘦等,还
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 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 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也叫做遗传 素质。我们通常所说的与生俱来的“天赋”即指
此。
02
遗传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与阶段
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人们常说的
“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就反映了人的遗传
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实验
TIPS:
除2%左右的天才与白痴外,一般人之间的差异都是比较小的。 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 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马克思
伤仲永的故事
——方仲永离开了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教育,尽管他有良好的天赋,但也不能成 才。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对于教育者来说,
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 重要和困难的工作;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
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区别;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主 讲 人:
案例一
表现在感官和神经活动的类型上。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则 迟缓或喜静或好动或抑郁或乐观等。这都反映了不同的人在高 级神经活动类型上的个别差异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使青少
但无可否认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有一定的个别差异。
年儿童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才能和个性特征等等即
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 主 讲 人:
主 讲 人:
人的发展的现实。
总 结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主 讲 人:
1.遗传
物质基础
2.环境
重要条件
3.教育
主导作用
4.主观能动性
发展动力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THE
主 讲 人:
END
案例二
• 1920年,在印度米德那波尔地区的狼洞里,发现了两个“狼孩”。 救回以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 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过了四年(约7、8岁)经过系统的教 育,才开始能讲一点话,智力约相当于正常婴儿的水平。
04
拓展: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 果,片面和机械地看待教育和环境的作用。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斯金纳
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
世界。环境按成分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
自然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环境,人 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
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类型的 人。 ——华生
主 讲 人:
第三节 教育在人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01
学校教育具有 明确的目的性 和方向性
02
学校教育具有
较强的计划性 和系统性
03
学校教育具有
04
教育可激发受 教育者的潜能
被研究者 血缘关系水平 0 0 0.5 0.5 0.5 0.5 1.0 生活在同一家庭 0.23 0.20 0.50 0.49 0.53 0.53 0.87 0.75 0.40 生活在不同家庭 -0.01
无血缘关系者
成人和收养子女 父母和亲生子女 兄弟姐妹 同性别异卵双生子 异性别异卵双生子
同卵双生子
05
教育可对环境
高度的组织性
因素进行选择
与控制
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
教育的产物。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他在《论人的理智能力和 教育》中,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遗传素质不存在差别,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 物,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结果。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可形成健
主 讲 人:
02
环境的多样性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外环境:爷爷奶奶,父母工作单位,父 母的朋友,社区 大环境:父母的社会阶层,价值观,法 律,风俗习惯,父母的信仰
小环境:家庭,幼儿园,邻居 中环境:两个小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 讲 人:
03
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尔、威尔逊、霍尔。(口诀:苏孟德说四只耳朵)
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
——高尔顿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
第二节 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
01
环境的定义
02
环境的多样性
03
环境在人身心 发展中的作用
04
拓展:环境决
定论
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
01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环境。
04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除了遗 传给他的可能性外,主要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所受的教 育和个人的努力程度等等,即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主 讲 人:
53项研究归结出的三种血缘关系水平者 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
全的道德,从而改变社会现状,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
持教育万能论者普遍忽视或否定了遗传素质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 作用,把社会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节 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
01
主观能动性是 个体身心发展 的动力
02
主观能动性的 巨大作用
01
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
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要使这种可能性的因素变成现实性的 因素,只能通过学生的身心的活动才能实现。因为人不是消极 地、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积极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地、能动地反映外部环境的。
主 讲 人:
02
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四节 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 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
01
遗传是身心发 展的生理前提
02
遗传制约着人 身心发展的 过程与阶段
03
遗传是人的个 别差异的重要 原因
04
遗传在人的身 心发展中不起 决定性的作用
05
拓展:遗传决 定论
01
遗传是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主 讲 人: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
5.“龙生龙,凤生凤,————— —”的下一句是什么?
6.“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 明了什么的重要性?
7.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 发展的因素
主 讲 人: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
4.主观能动性
CONTENTS 目录
第一节 遗传
第二节 环境
第三节 教育
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 观能动性的高低。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 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
05
拓展:关于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受先天的遗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质所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及其个性品质在生殖细胞的 基因中就决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只能延缓或加 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
主 讲 人:
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人物:苏格拉底、孟子、弗洛伊德、卢棱、高尔顿、格塞
• 孟母三迁 •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 葬,躄[bì ],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 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 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 (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 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 ——西汉· 刘向《列女传· 卷一· 母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