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6.26《小石潭记》导学案2 新人教版
刚才同学们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对文中的重点词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年,柳宗元满 怀壮志地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不幸失败,被贬到偏远荒凉的湖南永州,那种心境不言而喻。你能体会文章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吗?试着谈一谈。
五、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
⑵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小 石潭记
课题:小 石潭记
课型:新授
编号:
主备人:
审核:
小主人
学习目标:1、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
知识点链接:
自学导读:
自学检测: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⑵俶尔远逝
2、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故劳而无用。(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释〕①梁攦(lì):屋的正梁。②堡坞:土筑的小城堡。③箭:小竹子。④疏数(cù):疏密。⑤中州:中原。⑥更:经历。⑦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3.第(3)段中描写潭的水源,抓住溪流、岸势的什 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4.第(4)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甲文〕《小石潭记》全文。
〔乙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攦①之形;其旁,堡坞②,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 见的文言实词:清、去、 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字 词, 提高阅 读文言能力
难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
导学
后
反思
一、复习旧课:
二、介绍文章体裁:“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
四、分析课文
1、 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6、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六、文章小结:
七、效果检测————检测我的收获
1、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2、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3、填空:
本文描写潭水时运用了()和()相结合,
()和()相结合的手法。
本文点明主旨的语句是()。
4、《小石潭记》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 作者简介:
四、自学指导1------听课文朗读录音:
1、画出生字词:
2、注意句子的节奏: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篁竹()卷石底()为坻()为嵁()
参差披拂()佁然()俶尔()往来翕忽 ()悄怆幽邃()
自学指导2-------默读课文:
借助文下的注释,试着运用精彩的语言翻译各段。
语文8 下 导学案:26.小石潭记
26.《小石潭记》
导学卡:
一、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实词、虚词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联系背景,理解作者乐中含忧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预习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因其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称柳河东或柳河州。
写作背景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10年,他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极为压抑,常游览本州山水名胜,写下《永州八记》等不少诗文名篇,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二、自我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坻.()岛屿.()嵁.()佁.()然
俶.()尔翕.()忽悄怆
..
()幽邃.()
2、解释下列短语
⑴蒙络摇缀⑵参差披拂⑶斗折蛇行
⑷凄神寒骨
⑸影布石上⑹悄怆幽邃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⑴从小丘而.行有二十步⑵心乐.之⑶下.见小谭⑷近.岸
⑸斗.折蛇.行
⑹犬牙
..
差互⑺凄.神寒.骨⑻仙与游者乐.
4、翻译下列句子
⑴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
⑵青树翠蔓,蒙缀摇缀,参差披拂
⑶潭中鱼可有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⑷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⑸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石潭的什么特点写的?作者对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小石潭记2导学案模板(2)
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教师用)设计:吴泽群审核:审批:印制数量: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学习课题:26、《小石潭记》第_ 2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目标了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注释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并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
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自身的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学习过程:(备注栏内请老师们补充复备情况,请同学们补充课堂笔记)流程及预见性问题学习要求时间安排备注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1、听写字词2、找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找出不准确的地方。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字词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圈划出来在小组内解决,再弄不懂的在班上交流,5分钟后看谁那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1.自学文本,对照提出的问题。
2.交流研讨,教师进行小组内指导。
3.质疑答疑。
教师提示:解释加粗的字词西( )行心乐()之清洌()为坻()为屿()为嵁( ) 青树翠蔓()参差( )披拂蒙( )落( )摇缀()许()空游( ) 下()澈()影()布佁然()俶尔()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寂寥()幽邃()乃( )4.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记忆并比一比,看谁记的快。
5.同学之间相互质疑。
出示专题进行测评。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同小组的学生对本课文进行翻译,如有解决不了的在班上交流,6分钟后看那个小组做得最好。
5’再次熟悉文本。
5’着手翻译课文。
5’理解重要词语。
3’6’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初中八年级下册(初二第二学期)语文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句。
一、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柳宗元,字____ ___,我国______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选自___ ___。
2、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平、性格和品质。
3、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4、给加点字注音:篁竹()清冽()卷()石底为坻()为嵁()佁然()参差()披拂俶()而远逝悄()怆()幽邃()翕( )忽青树翠蔓()二、学法指导:(一)朗读课文,把握字音、字形。
(二)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文言文的翻译六法:对---对译换--替换留--保留删--删略补--补充调--调换1、解词(1)伐竹取道()(2)水尤清洌()(3)为坻()(4)为屿()(5)潭中鱼可百许头()(6)佁然不动()(7)俶尔远逝()(8)斗折蛇行()()(9)往来翕忽()(10)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12)不可久居()(13)乃记之而去()(14)隶而从者()2、翻译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中考写真阅读《小石潭记》(节选)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准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备课组补充
学
习
流
程
一、导入:齐读课文,让学生复述课文,体会景物蕴涵的作者感情。
二、检查预习
三、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作者抒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第4段描写了幽深冷寂的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6、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能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2、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清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交代同游者
四、探究质疑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 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通晓文章 大意并背诵全文。
2 .了解一些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3.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背诵及翻译原文
学习难点
感 受并提炼课文主旨
学法
指导
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多,但其中不少字和词不大好认,也不大好懂,因此,先要过文字关,理解各个字同、各个句子了含义,做到能够通泽全文。然后把重点放 在对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的理解上,思考一下,是什么引起作者的忧伤之情,在文中哪些语句中得到体现。同时,还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这种特写 镜头与总写景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优质教案:初二下学期语文八年级下册26小石潭记 (2)教学设计
八下语文导学案课题:小石潭记(2课时)姓名:班级:组号: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习重难点】通过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轻松预习】一.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积累字词。
自测: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⑵俶尔远逝2、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
⑴皆若空游无所依空:⑵斗折蛇行斗:蛇: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⑷凄神寒骨凄:寒: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句子是:⑵“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上文哪句话相呼应:⑶描写潭中鱼静态的一句是:。
写其动态的一句是: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作者山水游记的一大特点。
想一想,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5、文中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课堂学习】1. 交流预习内容。
质疑交流解决疑难。
2. 整体感知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生交流回答。
发现小石潭------ ------ ------ -----3.精读文章,品味写法: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4.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刚才同学们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对文中的重点词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年,柳宗元满怀壮志地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不幸失败,被贬到偏远荒凉的湖南永州,那种心境不言而喻。
你能体会文章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吗?试着谈一谈。
5.背诵全篇【拓展训练】比较阅读(一)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小石潭记》全文。
〔乙文〕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攦①之形;其旁,堡坞②,有若门焉。
八年级小石潭记导学案
八年级小石潭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并背诵全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和特点。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坻”“嵁”“佁然”等。
(2)学习作者移步换景和定点特写相结合的写景方法,感受小石潭的清幽之美。
2、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复杂情感,体会其贬谪后的孤寂、凄凉。
(2)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思考作者通过描写小石潭所传达的人生态度。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文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境想象法:结合文中的描写,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构建小石潭的画面,增强对景色的感受。
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 年—819 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2、写作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
在永州,柳宗元生活艰苦,心情抑郁。
但他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
五、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佁然()俶尔()翕忽()犬牙差互()寂寥()悄怆()幽邃()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水尤清冽尤:_____ 冽:_____(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 许:_____(3)日光下澈澈:_____(4)佁然不动佁然:_____(5)俶尔远逝俶尔:_____(6)往来翕忽翕忽:_____(7)斗折蛇行斗:_____ 蛇:_____(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_____ 差互:_____(9)凄神寒骨凄:_____ 寒:_____(10)悄怆幽邃悄怆:_____ 邃: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 新人教版-2.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新人教版-2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文之美。
2.疏通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细读品味,感受柳宗元的幽婉心迹。
4.联系背景,感悟柳宗元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学习难点:品鉴语言,披文入情,感受柳宗元的幽婉心迹以并体悟其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之一。
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代表作《永州八记》、《捕蛇者说》。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柳宗元因为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被贬至永州为司马。
任期十年中,他专心著述,以山水为寄托,遍游住所附近奇山异水,写下了许多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永州八记》就写于此时。
一、课前预习2.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释重点字词,同时在课文中划出疑难的词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似与游者相乐。
..()远逝,往来翕忽潭西南....()。
..(),明灭可见..()而.()望,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二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重点句的翻译。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特征,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怨愤抑郁的心情。
流程一:自主学习一、给加点字注音篁竹()珮环()清冽()为坻()为嵁()佁然()俶尔()翕忽()二、题解和作者1、“记”是古代一种,以(填表达方式)为主,相当于今天的文。
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代家、家和思想家,与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并称“刘柳”;与、、、、、、并称“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参与革新,遭反对而惨败,后被贬永州司马,10年间写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和诗歌,最著名的是《》,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三、知识清单1、解释加点的字词心乐之水尤清冽卷石底以出可百许头佁然不动俶尔远逝2、辨析一词多义⑴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⑵而:①潭西南而望②乃记之而去⑶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明灭可见⑷清:①水尤清冽②以其境过清⑸游:①皆假设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3、找出下面词类活用的词并加以说明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⑵皆假设空游无所依⑶斗折蛇行⑷其岸势犬牙差互⑸凄神寒骨⑹心乐之⑺近岸,卷石底以出流程二:文意探究一、阅读课文,用原文答复下列问题1、文章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欣赏景物的,从文中“ ”和“”两个句子空游看得出。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3、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了什么手法?找出文中相应的动词。
4、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来写了小石潭?5、小石潭的`源流溪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6、在欣赏景物的时候,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二、主旨把握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将自己的心情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渗透着自身的感受和情怀,抒发了作者。
流程三:能力修炼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人教语文八下26.小石潭记第二课时导学案
26.小石潭记第二课时导学案武鸣区宁武镇宁武中心学校莫立英学习内容:26.小石潭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品味文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怀。
重点:1.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品味文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难点:2.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怀。
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小石潭的概况。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小石潭记》。
齐读课题1.重点词从小丘西.行向西心乐.之:以……为乐伐.竹取.道砍伐;开辟水尤.清冽.格外;凉日光下澈.穿过、透过影布.石上映俶尔..轻快敏捷..远逝忽然往来翕忽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隶.而从.者跟着;跟从以:全石以为.底(把)卷石底以.出(而)以.其境过清(因为)为:全石以为.底(当作、作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2.翻译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头、潭周气氛)我们去欣赏小潭的景色。
二、明确学习目标三、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第1和2自然段,思考: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怎么写的?体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一)自主读课文,完成以上的问题(二)展示自主学习内容(指名回答)(三)小结学法:读--找--品--读让我们环顾小潭四周,看看四周是怎样的一种景色?四、合作探究自读第3和4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小潭的溪流及岸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气氛?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五、总结1.作者按浏览的先后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景物,条理清晰。
2.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运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比喻、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
3.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在凄寒幽邃的氛围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凄苦忧伤的情感。
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答案)
第26课《小石潭记》【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
(重点)2、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难点)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4、背诵全文并能熟练的翻译全文。
预学案预习课文,你一定能过关!1. 知识储备●作者简介:__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文学家。
唐德宗贞元时中进士,年二十一岁。
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故亦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有《柳河东集》。
●作品简介:《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后,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写成《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拇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篇。
这就是有名的《_永州八记_》。
●文体常识:“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散文的范畴。
2.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你一定能读准的,对吗?)(1)注音篁(huáng) 珮(pâi) 冽(liâ) 坻(chí) 堪(kān) 怆(chuàng) 邃(suì) 佁(yǐ) 俶(chù) 翕(xī)3、试试你的身手,你一定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有二十步⑵心乐.之⑶下.见小谭⑷近.岸⑸斗.折蛇.行⑹犬牙..差互⑺凄.神寒.骨⑻仙与游者乐.作业案(一)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比一比,看谁解释得又对又准确。
篁竹..(竹林)尤.(格外)卷.石底以.出(弯曲)(而)披拂..(随风飘拂)下澈.(透过、穿过)影布.石上(映照)佁然..(轻快敏捷的样子)..(忽然)翕忽..(呆呆的样子)俶尔悄怆..(忧伤的样子)隶.(跟随)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心乐.之(乐: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斗.折蛇.行(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像蛇一样)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小石潭记学案2新人教版
《小石潭记》学习目标:1、积存文言实词,文学常识,准确翻译前两段并背诵。
二、学习多角度描述景物的写作手法。
学习进程:一、检测预习1、作者,《》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写的一系列山水游记,唐宋八大伙儿是八位闻名的散文作家。
2、游记是一种文学文体,是的一种。
它往往用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述,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
3、听读后正音。
清冽()佁然()俶尔()翕忽()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悄怆幽邃()二、自学学习内容:说明加横线字义,疏通文意。
方式:文言词解词方式:查、换、加、留、联。
句子翻译方式:直、补、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三、探讨探讨一:翻译要求:(1)3号位主持翻译,其他同窗补充。
(2)组长标出小组疑难字文句。
(3)全组用红笔做好笔记,做好预备测评。
探讨二:明白得体味学习多角度描述景物的写作手法一、作者是如何发觉小石潭的?移步换景:小丘——()——()——下见小潭二、如何描述了小石潭的清澈?侧面描述:作者从(游鱼)()()三个角度描述出潭水的清澈。
3、写游鱼采纳()结合的方式如:()()4、明白得背诵四、应用与检测一、背诵层次:发觉小石潭——(小石潭全貌)——()——()二、请别离从《与朱元思书》、《三峡》、《小石潭记》中找出描述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句子。
《与朱元思书》:《三峡》:《小石潭记》:五、补读帮困、知者先行一、组长检查作业和背诵。
二、知者先行(方式指导:排除法、猜读法。
)(1).以下句中“许”字意思相同的是()和(),()和()A.潭中鱼可百许头 B.高可二黍许C.杂然相许 D.时人莫之许也E.遂许先帝以驱驰 F.曳屋许许声G.以身许国 H.封官许愿(2).以下句中“为”字意思相同的是()和()A.全石以为.底 B.为.坻,为屿C.孰为.汝多知乎 D.此不为.远者小(《两小儿辩日》)E.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F.凡能够辟患者何不为.也G.有所为,有所不为. H.不足为.外人道也I.为.人五文汇学校初二年级(下)语文指导教学书—教材(人教版)课题:《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课型:文言文主编人:高丽审核人:高丽学生信息: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积存文言实词,文学常识,准确翻译后三段并背诵。
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8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语文: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doc
26.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具准备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
教学方法:本文条理清楚,前后多处照应,充满诗情画意,可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复述法、点拨法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彩屏显示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1.(彩屏显示。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彩屏显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dǐ)B.为屿.(yǔ)为堪.(kān)怡.然(yí)C.亻叔.尔(chù)翕.忽(xī)差.互(chā)D.寂寥.(1iāo) 悄怆.(chuàng) 幽邃.(suì)(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做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语文8 下】导学案:26小石潭记
5、依据课文推断,作者的立足点在潭的( )面。
教
学
反
思
赠送文档,欢迎留存!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攻略
想要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 笔试是考生面临的第一道入门关 卡,而面试则是考生面临的决胜关卡。 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考试一 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抽题备课、 试 讲、答辩等方式进行。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 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 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进行综合性评分。 答辩这部分虽然所占的比 例没有说课或试讲的分值大,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可谓是相当重要 的,甚至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谈谈 教师招聘考试中面试问答的常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知识。 这类题目内容是在问答题中比较常见的。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 基础理论和教育基本理念的熟悉程度。 这类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笔 试中的教育基础理论的问题, 但是问题的侧重点更加注重教学及 教学的理念,考生们要引起关注。在这些题目中,近年来比较热 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成为很多地区青睐的问题角度之一。 对于新课 程改革,考生需要知道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 生的发展。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更多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放在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上。 这类题目的复习要求考生 在考完教育基础理论后还不能完全丢掉教育理论, 还要立足于教 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以便完整的应对此类题目。 接下来,就是学科专业类这类题目可谓是每次必考的题目。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导学目标】1.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能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复杂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时计划】2课时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山一水真朋友,一花一鸟好兄弟。
”历史上的文人们在失意郁闷时往往喜欢寄情山水。
在唐代,有这样一位文学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到达永州后,他到处寻访山水美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这个人就是柳宗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小石潭记》。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篁.(huánɡ)竹清冽.(liè) 为坻.(chí)为屿.(yǔ) 为嵁.(kān) 佁.(yǐ)然俶(chù)尔翕.(xī)忽差.(cī)互寂寥.(liáo) 幽邃.(suì) 悄怆.(chuànɡ)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水尤.清冽.:尤,格外;冽,凉。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之二
《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稿一、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虚词,通解全文。
2.按照游览的顺序,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
3.体会作者的感情,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在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
33岁的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协助王叔文等改革弊政,为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
王叔文革新集团执政不到7个月,因遭宦官和豪族大官僚的联合反扑而失败。
宪宗即位,柳宗元被贬为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司马。
在永州10年,艰苦生活的磨练,辛勤的创作,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元和10年(815),柳宗元奉诏回京,但旋即又改贬为柳州(现在属广西)刺史。
柳州所处荒僻,环境恶劣,柳宗元尽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如释放奴婢、组织开垦荒地、兴办学堂、破除迷信落后风俗、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等。
4年后卒于柳州,年仅47岁。
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柳宗元集》。
2.文体介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二.自主学习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解释词语。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下见小潭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皆若空游无所依空:___________⑸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6 小石潭记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6 小石潭记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
版
按照游览的顺序,
)段中描写潭的水源,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
)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
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中幽深冷寂的气氛。
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但无人赏析,四周被竹林的比衬,表现了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抑郁心情。
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
一经凄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课《小石潭记》
第一部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精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学习重点:精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习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解释重点词语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
3)明灭可见或现或隐
4)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
5)日光下澈向下
6)影布石上照映
7)隶而从者随从、跟从
8)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
2 翻译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课堂学习研讨
1、齐读课文,复述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清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
___ ——小潭源流 __ ——小谭气氛 ____ ——交代同游者
三。
当堂训练巩固
1、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比一比谁找的又快又准确,并说出理由。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水尤清冽 ______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 ____ ___ ____
_____________ _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四面竹树环合……悄怆幽邃 ______ _
_________ _
_________ _____
2、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序写景组织材料。
写小石潭,先写“声”(隔篁竹,闻
水声 ),后写“形”(如珮环 ),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潭水、游鱼
),后写“远望”(小谭源流 ),最后概写谭中气氛,引发作者
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
3、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点拨:第一段,先声夺人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
的手法,如“”,用“”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
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
“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4、文中的“景”与“情”: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
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心情
的主调。
娱情山水是为了排遣这种心情,所以就乐了,但是这种乐趣是短暂的,一经凄凉的环
境触发,悲苦的心情又流露出来。
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
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
②作者用反衬
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四.课后拓展延伸
必做:
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二
选做:
能力培养题
第三部分课后反思
学后记:。